EOC-AV7400d测试方案和技术要求.doc_第1页
EOC-AV7400d测试方案和技术要求.doc_第2页
EOC-AV7400d测试方案和技术要求.doc_第3页
EOC-AV7400d测试方案和技术要求.doc_第4页
EOC-AV7400d测试方案和技术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oC系统评估测试方案江苏有线EoC测试方案V2.0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第 57 页 共 44 页 广电秘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1. 测试目的与范围测试目的 测试评估EoC产品对江苏有线有线广播电视基本业务的影响和对增值业务的支持能力,在性能、组网能力、管理能力、互通性等方面,确保系统和设备能满足广播电视运营的需要。本次测试重点为:1、 对业务的支持及管理能力2、 网管的互通性3、 不同厂商产品兼容性的测试。测试范围本次评估测试由实验室测试为主。实验室有线电视仿真网中的电缆分配网结构包括无源树型、无源集中分配型和有源树型三种类型。被测EoC系统是符合江苏有线EOC标准的系统。设备类型有EoC局端设备、终端设备。实验室测试项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物理层性能测试;2) 数据链路层性能测试;3)服务质量(QoS)性能测试;4)数据链路层功能测试;5)系统应用测试;6) 网管功能测试;7)互通性测试。8)运行维护功能测试3测试环境和被测设备描述3.1 被测设备基本情况序号调查项目调查选项1厂家名称2参考规范IEEE P1901 HomePlug AV HomePlug BPL 3设备采用芯片4工作频段(请注明具体工作频率及频段)5缺省子载波数量 6局端产品种类 网络侧接口/上联口类型和数量: RF输出口数量:7终端产品种类 提供单LAN接口: 提供多个LAN接口,LAN接口数量: 提供LAN和VoIP接口 提供家庭网关功能,提供LAN和VoIP接口; 内置机顶盒模块具备无线接口,请注明: 其它类型,请注明:8MAC层最大传输带宽9是否支持组播是 否如是,请指出支持的组播组数: 10支持以太网相关2层协议请指出:11单局端支持最大终端数最大终端数: 每终端分配带宽:12网管模式C/S方式 支持Web 两者均支持13设备管理参数访问支持SNMP 专有协议:14是否支持EPON和EoC的统一网管是 否15支持加密是 否 如果是,请指出加密方案和加密方向(下行或双向):双向128位AES加密16QoS支持 支持802.1P 支持 其它QoS标准:IP ToS 按照用户控制QoS,独立控制每个用户的保证带宽和最大带宽 按照业务控制QoS,独立控制每个业务的保证带宽和最大带宽 支持的优先级数:8 不同用户的不同业务隔离 同一用户的不同业务隔离 正常业务与软件升级业务隔离17支持用户上、下行限速 上行限速,限制范围: 下行限速,限制范围:18是否支持动态带宽分配 支持 不支持19终端设备MAC地址接入数限制 支持,可通过网管设置 不支持20EoC信号与CATV信号混合方式 内置式 外置式21最大链路衰减22最大跨接放大器的级数23实际应用网络(如在多个网络部署,请全部列出)3.2测试平台、仪器设备和软件 1)有线电视实验室仿真网; 2)有线电视基本业务测试平台; 3)有线电视增值业务测试平台; 4)Smartbits 网络测试仪; 5)有线电视分析仪;6)实时频谱频谱分析仪; 7)网络分析仪;8)snmp网管测试软件;9)有线广播电视综合业务网络;10)单频噪声发生器。4 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框图基于无源树型网络的EoC测试框图如图1(a);基于无源集中分配型网络的EoC测试框图如图1(b);基于有源树型网络的EoC测试框图如图1(c); 注:四分配器各路输出所接树型分配网络相同,图中仅画出1路输出连接图。图1(a) 基于无源树型网络的EoC测试框图图1(b) 基于无源集中分配型网络的EoC测试框图注:A、B、C点所接树型分配网络与D点相同。图1(c) 基于有源树型网络的EoC测试框图4.1 物理层性能测试4.1.1系统实际RF带宽测试测试项目系统数据通道的实际RF带宽测试说明测试框图二分配终端局端测试图衰减器局端频谱分析仪二分配局端衰减器频谱分析仪终端端终端测试图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进行校准;2) 将被测设备设置为连续发射并输出最大电平,若无此功能,直接见3);3)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局端输出的-3dB和-40dB带宽;测试预期结果应符合厂家规格要求实测结果-3dB带宽-40dB带宽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1.2被测设备输出电平测试测试项目被测设备输出电平测试说明测试EoC局端、终端的输出电平测试框图二分配终端局端测试图衰减器局端频谱分析仪二分配局端衰减器频谱分析仪终端端终端测试图测试步骤1)按图连接仪器,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进行校准;2)测试衰减器及电缆衰减量,记为A;3)将被测设备设置为连续发射并输出最大电平,若无此功能,直接见4);4)用频谱分析仪对被测设备标称带宽输出电平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记为B;5)被测设备输出电平为:P=A+B测试预期结果应符合厂家规格要求实测结果最高输出电平为 dBuV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1.3带外抑制测试及其杂散电平的测试测试项目带外抑制测试测试说明测试被测EoC系统局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带外抑制电平。测试框图终端带外抑制电平测试图以太口ECO局端频谱分析仪衰减器EoC终端SmartbitsTV口局端带外抑制电平测试图以太口EoC终端频谱分析仪衰减器EOC局端SmartbitsTV口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进行校准; 2) 将被测设备设置为连续发射并输出最大电平,若无此功能,直接见3);3) 同时用SmartBits对EoC系统进行吞吐率测试;4) 用频谱分析仪对被测设备标称带宽以外,特别是85862MHz有线电视频段内的杂散输出电平进行测量。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1.4 设备接收动态范围测试测试项目EoC设备设备接收动态范围测试测试说明测量“1对1”条件下,上、下行接收动态范围;测量“1对2”条件下,两终端链路衰减差为14dB时的上、下行信道吞吐率。测试框图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系统和测试仪器;2) 调整可变衰减器衰减量,测试可变衰减器及电缆衰减量,使其为40dB,记录此时的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为A; 3) 用SmartBits对EoC系统下行信道进行吞吐率测试,包长512字节;4) 以10dB步进逐步增大或减少可变衰减器衰减量,测试EoC系统吞吐率,直至吞吐率为0,记录可变衰减器衰减量B与相应的系统吞吐率5) 计算不同吞吐率下的链路衰减储备值:Y=B-A+40(dB)。6) 用SmartBits对EoC系统上行进行吞吐率测试,包长512字节,重复步骤4)-5);7) 测量“1对2”条件下,两终端链路衰减差小于3dB和链路衰减差为14dB时的上、下行信道吞吐率。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1对1动态范围下行上行40dB50dB60dB70dB80dB90dB95dB100dB1对2差分动态范围下行上行小于3dB14DB差分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1.5抗单频干扰能力测试测试项目抗单频干扰能力测试测试说明本项目在“1对16”即1台局端设备对16台终端设备情况下测试。测试框图EoC设备参照图1a测试步骤1)按相应的设备类别和测试图连接系统和测试仪器,EoC系统中混入有线电视平台信号;仪器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进行校准; 2)将被测设备设置为最大输出电平;3)用SmartBits对EoC系统进行吞吐率和丢包率测试;4)设置单频干扰信号,频率为被测信号中心频率f0;5)在EoC局端混入EoC系统。逐步增加单频信号幅度,直至吞吐率为0(无论包的长短,只要出现0为止),记录每一步EoC系统吞吐率和单频干扰信号电平;6)设置单频干扰信号频率为f05MHz,重复步骤5);7)设置单频干扰信号频率为f05MHz,重复步骤6)8)绘制不同干扰频率下,干扰信号幅度与吞吐率关系曲线曲线。测试预期结果应满足厂家规格要求实测结果中心频率f0= MHz树型拓扑 +40dB衰减+测试512字节噪声强度F0频率噪声下行速率F0+5MHz噪声下行速率F0-5MHz噪声下行速率80dBuV90dBuV100dBuV110dBuV树型拓扑+20dB衰减+测试512字节噪声强度F0频率噪声下行速率F0+5MHz噪声下行速率F0-5MHz噪声下行速率80dBuV90dBuV100dBuV110dBuV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1.6 反射损耗测试测试项目反射损耗测试测试说明测试被测EoC系统局端设备、终端设备各RF接口的反射损耗性能。测试框图EOC 被测设备RF网络分析仪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2) 用网络分析仪对EoC系统的局端设备、终端设备、中继设备的RF端口进行反射损耗测试;3) 记录RF端口各频段的反射损耗值。备注:测试过程中,多余的端口需要接75欧姆匹配负载。测试预期结果符合GY/T 185标准,16 dB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1.7 插入损耗测试测试项目插入损耗测试测试说明本项目适用于内置有线电视信号与EoC信号混合器的EoC设备;也适用于外置混合器。测试框图EOC 被测设备或混合器RFRF网络分析仪 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2) 用网络分析仪对EoC系统的局端设备、终端设备的或外置混合器进行有线电视信号插入损耗测试;3) 记录被测设备有线电视信号的插入损耗值。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1对1字节下行(Mbps)上行(Mbps)上行+下行(Mbps)64Byte128Byte256Byte512Byte1024Byte1280Byte1518Byte1对16字节下行(Mbps)上行(Mbps)64Byte128Byte256Byte512Byte1024Byte1280Byte1518Byte1对64字节下行(Mbps)上行(Mbps)64Byte128Byte256Byte512Byte1024Byte1280Byte1518Byte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2 数据链路层性能测试4.2.1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测试项目EoC系统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测试说明分两种情况测试:“1对1”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1对16”即1台局端设备对16台终端设备;“1对64”即1台局端设备对64台终端设备;测试框图见图1a,1b,1c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2) 在测试点A混入有线电视信号,不加任何干扰信号,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3) 用Smartbits分别测量系统上行、下行吞吐量,即系统实际数据传输带宽。包长分别为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测试“1对1”条件下同时上、下行的吞吐量。4)利用4.1.1的测试结果,计算系统频谱利用率。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2.2系统时延测试测试项目EoC系统时延测试测试说明分两种情况测试:“1对1”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1对16”即1台局端设备对16台终端设备。测试框图见图1a、1b、1c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2) 在测试系统中混入有线电视信号,不加任何干扰信号,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3) 用Smartbits测量系统时延,包长分别为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测量速率为被测系统实际数据带宽的90%。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1对1字节上行时延(ms)下行时延(ms)64Byte128Byte256Byte512Byte1024Byte1280Byte1518Byte1对16字节上行时延(ms)下行时延(ms)64Byte128Byte256Byte512Byte1024Byte1280Byte1518Byte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2.3丢包率测试测试项目EoC系统丢包率测试测试说明分两种情况测试:“1对1”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1对16”即1台局端设备对16台终端设备。测试框图见图1a测试步骤1) 按图1a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2) 在测试系统中混入有线电视信号,不加任何干扰信号,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3) 用Smartbits测量系统丢包率,包长为64、512、1518字节字节,测量速率为被测系统实际数据带宽的90,测试时间5分钟。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1对1字节上行丢包率下行丢包率64Byte512Byte1518Byte1对16字节上行丢包率下行丢包率64Byte512Byte1518Byte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 4.3 业务质量(QoS)性能测试4.3.1支持VLAN优先级(802.1P协议)测试项目支持VLAN优先级(802.1P协议)测试说明测试框图机顶盒电视机EOC终端1 二分配减器EOC 局端EOC终端2RFVOD服务器RF 可变衰减器ETH ETH EOC 局端SmartBits EOC局端测试步骤1) 如图a搭建测试环境,VOD业务和Smartbits数据测试均不设优先级或设置为同一优先级,选择较低速率进行Smartbits数据测试,使VOD业务工作正常;2) VOD视频流编码格式为MPEG4,码率为1.5Mbps3) 调整Smartbits的流量,使VOD图像处于时断时续状态;4) 提高VOD业务的优先级,观察VOD收看效果;5) 降低Smartbits数据测试流的优先级,观察VOD收看效果。测试预期结果应满足厂家规格要求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3.2动态带宽分配(DBA)(可选测试)测试项目动态带宽分配(DBA)测试说明EoC系统应采用动态分配机制(DBA)来提高系统宽带利用率以及保证业务公平性和QoS。测试最小分配带宽、最小带宽分配颗粒、带宽分配精度。测试框图ETH ETH RFEOC 局端EOC终端2SmartBits 二分配减器RF可变衰减器EOC终端1测试步骤1) 如图搭建测试环境;2) 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Smartbits向EoC终端发送以太网数据流,帧的大小设为512字节。3) 配置局端对终端1的DBA参数为CIR5M,PIR10M;配置局端对终端2(采用GE口)的DBA参数为系统最大传输带宽。4) 对终端1发送上行10M流量,检查终端1和终端2获得的上行带宽。5) 停止对终端2发送业务流,检查终端1占用的带宽,并且与步骤4的结果相比较。6) 测试DBA的精度、颗粒度和最小可配带宽。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 数据链路层功能测试4.4.1 同一局端下的用户相互隔离测试项目同一局端下的用户相互隔离测试说明同一局端的用户,可以根据网络环境需要,选择相互隔离或不隔离。测试框图RFEOC 局端EOC终端2二分配减器RF 可变衰减器EOC终端1PC1PC2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设备;2) 打开终端隔离功能,用PC1 Ping PC2,观察能否Ping通;3) 关闭终端隔离功能,用PC1 Ping PC2,观察能否Ping通。(可选测试)测试预期结果打开终端隔离功能,终端不能相互Ping通关闭终端隔离功能,终端可以相互Ping通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2 上下行限速测试测试项目上下行限速测试测试说明验证系统上下行限速功能。测试框图ETH ETH RFEOC 局端EOC终端2SmartBits 二分配减器RF 可变衰减器EOC终端1图4.4.2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设备,通过网管在EoC局端上设置终端1的最小可配置上下行限速。2)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EoC终端用户端口发送流量(包长固定为64、1518bytes),在数据网络分析仪观察接收到的流量。3)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从EoC终端用户端口发送流量(包长固定为512bytes),在数据网络分析仪观察局端接收到的流量。4)配置终端1的上行限速为1Mbps,重复步骤2,记录限速精度;5)配置终端1的上行限速为4Mbps,重复步骤2,记录限速精度;6)配置终端1的下行限速为1Mbps,重复步骤3,记录限速精度;7)配置终端1的下行限速为4Mbps,重复步骤3,记录限速精度; 测试预期结果终端1的上下行速度被限制在设定值,误差不超过5%实测结果下行限速64字节限速精度1518字节限速精度限速128K限速1Mbps限速4Mbps上行限速512字节限速精度限速128K限速1Mbps限速4Mbps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3 组播支持能力测试测试项目组播支持能力测试测试说明验证系统组播支持功能。测试框图EoC设备参照图1a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使用仪表向被测设备发送100个组的组播流量3)在局端上禁用IGMP SNOOPING功能,观察终端1、2端口流量接收情况,有预期输出1。(可选测试)4)在局端上启用IGMP SNOOPING功能,观察终端1、2端口流量接收情况,有预期输出2。5)终端1、2使用IGMP协议加入组播组,观察终端1、2端口流量接收情况,有预期输出3。6)终端2发送离开组请求,观察终端1、2端口流量接收情况,有预期输出4。7)终端1使用IGMP尝试加入10个组播组,记录单终端所支持的最大组播组数量。8)终端1至终端4使用IGMP分别尝试加入40个组播组,记录终端1-4所一共所支持的最大组播组数量。测试预期结果1)在局端上禁用IGMP SNOOPING功能时,终端1、2端口应均可接收到组播流量。2)在局端上启用IGMP SNOOPING功能时,终端1、2端口不能接收组播流量。3)终端1、2端口发送组加入请求后,可接收组播流量。4)终端2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后,终端1端口应可接收到组播流量,终端2端口不能接收组播流量。实测结果单终端支持的最大组播数为 条;局端系统支持的最大组播数为 条;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4 白名单支持能力测试测试项目白名单支持能力测试测试说明验证局端白名单支持能力测试框图RFEOC 局端EOC终端2二分配减器RF 可变衰减器EOC终端1PC1PC2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设备;2) 打开局端白名单功能,设置EoC1属于白名单;用PC1 Ping 局端,观察能否Ping通。观察PC2能否上线。测试预期结果打开局端白名单功能,PC1能Ping通局端PC2不能上线。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5广播包/未知包的抑制测试项目广播包/未知包抑制功能测试测试说明验证系统对广播包/未知包抑制功能。测试框图ETH ETH RFEOC 局端EOC终端2SmartBits 二分配减器RF 可变衰减器EOC终端1图4.4.2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设备,通过网管在EoC局端上使能广播包抑制。2)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EoC终端用户端口发送20KPPS的广播流量(包长固定为512bytes),在数据网络分析仪观察接收到的流量(按照收到的广播报文的数量进行计算)。3)在EoC局端设置未知包抑制速率为200PPS。(可选测试)4)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EoC终端用户端口发送20KPPS的未知包流量(包长固定为512bytes),在数据网络分析仪观察接收到的流量,符合预期输出2。测试预期结果1)记录使能广播包抑制的抑制速率;2)接收到的流量与设置的流量一致。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6 MAC地址数限制功能测试项目EoC系统MAC地址数限制功能测试说明测试框图 RF 可变衰减器EOC局端RFEOC终端二分配减器EOC 局端PC1PC2PC3图4.4.测试步骤1)如图4.4.3搭建测试环境;2)设置EoC终端的MAC地址数量为2,让PC2和PC3同时Ping PC1,测试结果应该是PC2、PC3均能Ping通PC1; 3)设置EoC终端的MAC地址数量为1,让PC2和PC3同时Ping PC1,测试结果应该是其中1台能Ping通PC1,而另一台不能Ping通PC1;4)设置EoC终端的MAC地址数量为0,让PC2和PC3同时Ping PC1,测试结果应该是2台均不能Ping通PC1。测试预期结果支持此功能,并且功能可以正常使用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7 VLAN划分和管理测试项目VLAN划分和管理测试说明测试框图 测试步骤1)如图搭建测试环境;2)把EoC终端1 Port0的VLAN ID配为11,Port1的VLAN ID配为22;EoC终端2的VLAN ID为11.3)让PC 3 Ping PC1,PC 4 Ping PC2; 4)让PC 3 Ping PC2,PC 4 Ping PC1; 5)让PC 5 Ping PC1,PC 5 Ping PC2;6)将EoC局端的NMSVLAN ID设为11。7)用PC1 Ping EoC局端;用PC2 Ping EoC局端。测试预期结果设备VLAN可划分管理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8端口镜像功能测试项目端口镜像功能测试测试说明测试端口镜像功能测试框图EOC终端1RF 可变衰减器二分配减器EOC终端2EOC 局端RF12ETH ETH SmartBits 测试步骤1.如图搭建测试环境,配置局端上联端口2镜像端口1;2.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EoC终端1向局端端口1发包;3.观察端口1与端口2是否同时收到数据包。测试预期结果端口1与端口2同时可收到数据包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注:该功能的测试主要评估EoC的维护能力。4.4.9超长帧转发功能/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项目超长帧转发/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测试说明验证系统超长帧转发/异常帧检测功能功能。测试框图ETH ETH RFEOC 局端EOC终端2SmartBits 二分配减器RF 可变衰减器EOC终端1图4.4.2测试步骤1)如图连接设备。2)将测试仪器发送帧长度从大到小调节,直到找到设备能够正常处理的最大帧长度,记录测试结果3)对测试仪表进行设置,在正常数据流中按一定比例插入CRC错帧、超短帧等各种异常帧并发送至被测设备。测试预期结果1)记录被测设备各接口支持最大帧长度。2)被测设备能够过滤掉CRC错帧、超短帧等异常帧,并保证正常业务的转发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4.10固件升级能力测试 测试项目固件升级支持能力测试测试说明测试系统固件升级能力测试框图CATV光站输出信号PC机nPC2EOC终端nFTP服务器PC1EOC终端1RF可变衰减器N分配器EOC终端2EOC 局端RF测试步骤1)按图搭建测试平台,FTP服务器放置固件升级文件; 2)设置EOC局端相应参数3)设置EOC升级EOC1终端,观察EOC1终端升级前后的版本变化4)升级过程中,断开网络,观察EOC终端能否正常工作5)升级EOC局端,观察EOC局端升级前后的软件版本变化6)升级EOC局端过程中,断开网络,观察EOC局端能否正常工作测试预期结果1) EOC终端能升级到指定软件版本2) 升级过程中断,不影响EOC终端的正常工作3) EOC局端能升级到指定软件版本4) 升级过程中断,不影响EOC局端的正常工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5 系统应用测试4.5.1宽带接入能力测试 测试项目宽带接入业务支持能力测试测试说明本项目通过NetIQ测试EoC系统单个终端的宽带接入能力测试框图CATV光站输出信号PC机nPC2EOC终端nNetIQ服务器PC1EOC终端1RF可变衰减器N分配器EOC终端2EOC 局端RF测试步骤1)按图搭建测试平台; 2)用NetIQ测试64台终端的TCP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3)用NetIQ测试64台终端其中32台终端上行、另32台终端下行时的传输速率;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5.2数据透传功能验证测试项目数据透传功能验证测试说明验证VOD视频点播、PPPoE拨号接入、DHCP方式接入、FTP上传下载、Email收发等功能测试框图见图1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设备;2) 在EoC局端设备处混入有线电视信号,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3) 验证视频点播功能;4) 验证PC通过DHCP服务器获得IP地址,上网功能;5) 验证PPPoE拨号上网功能;6) 验证FTP下载和上传文件功能;验证Email邮件收发功能。测试预期结果正常实现各项功能。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签字4.5.3 放大器跨接能力测试测试项目放大器跨接能力测试测试说明CATV光站输出信号测试被测EoC系统跨接多级放大器的能力测试框图100米RFRFEOC终端EOC 局端跨接多级放大器ETH ETH SmartBits 测试步骤1)按图搭建测试平台,跨接2台放大器,各放大器之间接100米电缆;CATV光站输出信号为实验室仿真测试信号;2)用SmartBits测试系统吞吐率,记录测试结果,判断是否达到设计速率;测试预期结果被测系统具备最大跨接放大器的能力。记录吞吐率是否达到设计速率。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5.4 终端设备上线时间测试(可选测试)测试项目终端设备上线时间测试测试说明在仿真网中测试终端设备的上线时间测试框图 见图1测试步骤1)如图1搭建测试环境,EoC链路衰减40dB,EoC系统工作正常;2)中断EoC终端1射频信号,确定EoC离线后,在重新连接射频信号的同时,启动秒表,记录EoC终端1的上线时间; 3)关闭EoC终端1电源,确定EoC离线后,在重新打开EoC终端1电源的同时,启动秒表,记录EoC终端1的上线时间。测试预期结果3s 或者 5s 或者 10s 或者 20s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6 网管4.6.1 网管功能验证序号检验项目要求测试结果1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方式2局端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DNS/TELNET超时等),具备增加、修改、删除功能3配置局端设备、终端设备VLAN ID4CPE带宽限制功能5定义局端别名6CPE自动升级7更改系统工作模式和工作频段8批量配置,全局配置9故障管理查询历史告警记录。可以通过选择所属ND、告警等级、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条件查询历史告警记录10按条件查询告警11提供告警过滤功能12允许对TRAP服务器地址进行配置。13安全管理用户操作日志14权限管理15系统管理远程管理能力16远程软件升级、重启操作17通过MAC地址定义终端别名及用户详细信息,如:门牌号、用户姓名、联系电话等18组管理,可定义组名19按照MAC地址查找局端和CPE用户21Syslog信息可发送到管理日志服务器22查看CPE工作状态、上线时间、软件版本、线路状态信息23自动发现、更新网络拓扑24查看局端状态信息,包括生产厂家、型号、版本、最新软件版本与更新日期25性能管理性能管理监测:监控局端上联端口流量,查看局端设备负载状态26CPE上线数量、流量,局端流量。按日、周、月间隔收集数据并生成表格导出分析27设备MIB支持SNMP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库符合MIB-II(RFC1213)结构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注:网管实现请参考江苏有线EOC规范第十三章网络管理,该项测试将逐项验证江苏有线EOC规范所要求的各个OID。4.6.2 SNMP访问地址限制(可选测试)测试项目SNMP访问地址限制测试目的测试被测设备支持SNMP安全访问控制,限制访问地址测试环境 EOC局端PC1测试步骤1将用来安装MIB调用软件的主机和EOC局端连通。2在EOC局端上设置SNMP 访问地址限网络制。3在网管服务器上使用浏览器查询sysObjectID的值,记录是否返回有值。4在EOC局端上去掉对SNMP的访问地址限制。5在网管服务器上使用浏览器查询sysObjectID的值,记录是否返回有值。预期结果能够控制某个地址对SNMP的访问测试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6.3 SNMPv1、SNMPv2支持测试测试项目SNMPv1、SNMPv2支持测试测试目的测试EOC局端支持SNMP版本协议,包括v1,v2。测试环境EOC局端PC1测试步骤1. 将安装MIB调用软件的主机和EOC局端连通。2.设置EOC局端的snmpv1、v2服务的community。3. 分别设置Mib浏览器的版本为v1、v2,查看路由器sysObjectID的值。预期结果支持SNMPv1、v2的设备有结果返回。测试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6.4 SNMPv3支持测试(可选测试)测试项目SNMPv3支持测试测试目的测试EOC局端支持SNMP版本协议v3测试环境EOC局端PC1测试步骤1. 将用来安装MIB调用软件的主机和EOC局端连通。2. 在EOC局端上设置SNMPv3访问用户帐号和密码。3. 分别设置Mib浏览器的版本为v3,并设置访问的用户的帐号和密码。4. 通过浏览器查看相关的MIB。预期结果支持SNMPv3的设备有结果返回。测试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7 互通性测试4.7.1 EoC终端上线测试测试项目EoC终端上线测试测试说明测试不同厂商的EoC局端和终端设备的兼容性,终端设备能否正常上线互通产品局端型号:终端型号:测试框图ETH ETH 二分配减器 EOC终端1 RF 可变衰减器EOC 局端RFRFEOC终端2测试步骤1)按图搭建测试平台,EoC局端采用A厂商设备,EoC终端分别采用B、C、D厂商设备; 2)观察各EoC终端设备能否正常上线;3)EoC局端采用B厂商设备,终端分别采用A、C、D厂商设备,重复步骤2);4)以此类推测试。测试预期结果EoC终端能够正常上线,不同厂商的EoC局端和终端能够正常工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7.2 EoC终端强制下线测试测试项目EoC终端强制下线测试测试说明测试不同厂商的EoC局端和终端设备的兼容性,终端设备能否强制下线互通产品局端型号:终端型号:测试框图ETH ETH 二分配减器 EOC终端1 RF 可变衰减器EOC 局端RFRFEOC终端2测试步骤1)按图搭建测试平台,EoC局端采用A厂商设备,EoC终端分别采用B、C、D厂商设备; 2)观察各EoC终端设备能否强制下线;3)EoC局端采用B厂商设备,终端分别采用A、C、D厂商设备,重复步骤2);4)以此类推测试。测试预期结果EoC终端能够强制下线,不同厂商的EoC局端和终端能够正常工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4.7.3数据链路层性能测试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测试项目EoC系统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测试说明 “1对1”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互通产品局端型号:终端型号:测试框图见图1a,1b,1c测试步骤4) 按图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5) 在测试点A混入有线电视信号,不加任何干扰信号,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6) 用Smartbits分别测量系统上行、下行吞吐量,即系统实际数据传输带宽。包长分别为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测试“1对1”条件下同时上、下行的吞吐量。4)利用4.1.1的测试结果,计算系统频谱利用率。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系统时延测试测试项目EoC系统时延测试测试说明 “1对1”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互通产品局端型号:终端型号:测试框图见图1a、1b、1c测试步骤4) 按图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5) 在测试系统中混入有线电视信号,不加任何干扰信号,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6) 用Smartbits测量系统时延,包长分别为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测量速率为被测系统实际数据带宽的90%。测试预期结果实测结果1对1字节上行时延(ms)下行时延(ms)64Byte128Byte256Byte512Byte1024Byte1280Byte1518Byte1对16字节上行时延(ms)下行时延(ms)64Byte128Byte256Byte512Byte1024Byte1280Byte1518Byte测试人员签字被测方代表签字丢包率测试测试项目EoC系统丢包率测试测试说明 “1对1”即1台局端设备对1台终端设备; 互通产品局端型号:终端型号:测试框图见图1a测试步骤4) 按图1a连接仪器,测试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5) 在测试系统中混入有线电视信号,不加任何干扰信号,调整可调衰减器衰减量,使EoC系统链路衰减为40dB;6) 用Smartbits测量系统丢包率,包长为64、512、1518字节字节,测量速率为被测系统实际数据带宽的90,测试时间5分钟。测试预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