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论文格式.doc_第1页
学生小论文格式.doc_第2页
学生小论文格式.doc_第3页
学生小论文格式.doc_第4页
学生小论文格式.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一行)(空一行) 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力学探析(空一行)作者姓名 丁兰乔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空一行)摘要 行设置为:左右各缩进7.5mm,首行不再进一步缩进。摘要两个字为小五黑体。摘要内容字体为小五楷体。关键词的格式同摘要。关键词:本段落设置为段前6磅,断后0磅。(空一行)一、 引言(空一行)全文的页面设置为:A4纸(宽21.0厘米,长29.7厘米);版芯为14厘米21厘米(上下页边距4.35厘米,左右页边距3.5厘米)。正文用5号宋体,每段首行缩进0.75厘米。单倍行距。本格式说明文件是用WORD2000编辑。(空一行)二、 1级小标题 4号宋体(空一行) 同上。(空一行)三、 标题层次、表格、图、公式等(空一行)3.1 标题层次2.2 击打后场高远球,所谓的“规范动作”,只是为了达到如下要求:一、球拍和身体获得足够大的速度;二、完成球拍与球的正碰;三、击球过程绷紧。下面从力学角度就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以右手握拍为例)。2.2.1球拍动能 1、在同等条件下,球拍和身体速度越大,所击打的球速度也越大,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其力学原理是:羽毛球的速度来源是球拍和身体的动能,质量一定的条件下,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同理,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量越大,则动能也越大。 (1) 2、获得比较大的动能的原理是使球拍的速度和质量都足够大。 2.2.2击球要正碰 当到达击球状态时,要使球拍与球发生“正碰”。 1、正碰就是使球拍在击球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拍面垂直,见图正碰。 2、垂直的原因是羽毛球的动能是通过网线(以及拍杆)的弹性形变所储存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要使羽毛球所获得的动能比较大,则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网线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大,二是储存的势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动能。而正碰则是满足这两个前提的必要条件,正碰使网线垂直于拍面往后凹(见图后凹),发生弹性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如果不是正碰(可称之为侧碰或斜碰),比如往下拉球拍(见图下拉),则网线将发生侧移(见图侧移),侧移过程网线之间发生摩擦,使球拍的动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内能),造成网线的弹性形变量减小,而在弹性势能释放的过程中(即由侧移向原来状态的恢复过程),又再次发生摩擦,机械能再次损耗,羽毛球所获得的动能大大减少。如果经常采用下拉击球,会发现网线出现上移而不能恢复到原状,同时,网线之间的摩擦会造成弹性变弱且易断。当然,在搓球和吊球时所采用的摩擦主要是网线与球之间的摩擦,一来是技术的需要,二来因为力量小,网线之间的摩擦也较小。 2.2.3击球过程要绷紧 绷紧是指击球瞬间手腕和手指处于绷紧状态,同时身体的相关部分也处于绷紧状态,而不是松弛状态。其目的是尽量不让球拍反冲,保证球拍与身体的主要部位构成一整体(这一点很多业余爱好者不太注意),使身体的一部分动能也与球拍动能一起转化为羽毛球的动能。其转化过程是这样的:击球时经过碰撞,使球拍和身体的动能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再由弹性势能转化为羽毛球的动能。如果球拍被反冲,即被反弹,一是说明有一部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球拍的动能,羽毛球所获得的动能必然减少,速度不够;还说明了在击球瞬间关节没有绷紧,导致手臂动能基本没有参与转化为弹性势能。可以这样说,球拍被反冲,就意味着浪费了很多能量。 做到球拍不反冲关键在手指。要在击球时正确运用好手指的作用,正手击球时,拇指在下,食指在上,击球瞬间手指扣紧球拍(而击球前是比较放松);反手击球时,则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可在网上观看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的视频。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握拍时用虎口卡住拍柄(好象握苍蝇拍一样),这样,虎口就构成了一个支点,造成击球时球拍绕虎口向后转动;另一个错误是反手击球时未改用“反手握拍”,仍然采用正手握拍动作,使到拇指失去了“顶压”作用,球拍可以绕大拇指向后转动。无论是正手握拍还是反手握拍,都不能用食指和拇指夹住同一位置,而应该上下错开,使之产生一个“力臂”,并利用位置在上的手指的顶压作用产生力矩来抵消球拍的后旋,从而达到绷紧的目的。这里要防止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在反手击球时要靠大拇指来发力,这不仅容易造成大拇指关节受伤,实际上也不能增加球的速度。除非是网前小球,在其他时候,拇指仅在最后一刻起到“顶压”的作用。 由于一般在用力的时候通常都会绷紧腕关节和肘关节,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的就是手指的绷紧。3讨论与分析3.1球拍动能获得比较大的动能的原理是使球拍的速度和质量都足够大。这就要利用“引拍”和旋转动作来实现。 “引拍”目的是为了使球拍在击球前有一段加速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在击球时获得较大速度。引拍不是直接把球拍往后撤,而是右脚后撤,同时把身体的上半身向后旋转90度,使身体组成的平面与球网垂直(胸脯对着边线),见“引拍”图。而旋转就是实现加速的手段,如果没有旋转,仅仅是直线加速,所得到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旋转过程既是为了获得比较大的角速度,也是一个逐步增大旋转半径的过程,这样才能获得较大的(线)速度;而且,由于整个上半身在旋转,身体所获得的动能很大。 旋转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气呵成),第一部分是身体及肘部的旋转。动作是以左脚为轴,身体右侧绕轴向前旋转90度(注意只是原地旋转,所以右脚不向前跨),同时肘部顺势旋至正对前方,手腕放松,球拍自然下垂于身体背部。见“旋转”图。第二部分是小臂及手掌的旋转,动作是以肘关节为支点,小臂由下往上旋转,同时手掌以腕关节为支点向上旋转来带动球拍旋转,直至到达图“完成旋转”所示的击球状态。此时,球拍和整个手臂成一条直线,并绷紧腕、肘、肩等关节,使整个手臂与球拍成为一个整体与球发生碰撞,相当于把手臂的质量叠加在了球拍上,变相地实现了增加球拍质量的目的。 旋转过程既实现了角速度最大,也实现了半径最大,还巧妙地增大了球拍质量,可见旋转动作的重要性。在这里,最常见的不规范动作是小臂没有向上旋转打开,与胳臂有90度左右的夹角;并以肘关节为支点直接“甩”拍;又或者以肩关节为支点向左前方“扫”或向下“拉”等等,虽然角速度不小,但半径过小,线速度不够.3.2击球要正碰要做到正碰,动作要领其实还是在旋转阶段。由于拍面与拍杆在同一平面,要使球拍速度垂直拍面,由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球拍速度也要与拍杆垂直。这就要求在击球瞬间球拍的转动支点应该在球拍上的某个点或者在拍杆的延长线上的某个点,而能成为支点的通常就是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其动作表现是:击球瞬间,至少小臂与拍杆是在一条直线上;打后场球,则整个手臂都应与拍杆在一条直线上。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要出现“拖”、“扫”、“拉”等附带动作,否则,“支点”将会有一个侧向速度,不能保证“正碰”。实现正碰动作的要领:后场击打高远球由于要求球速快,转动半径也应足够大,如前所述,支点在肩关节,在击球一刹那,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三点一线,且与拍杆线重合。3.3 击球过程要绷紧解决的办法是击球时先“引拍”,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引拍获得向前的速度,增大对羽毛球的“冲量”,二是利用引拍的滞后效应,待来球的速度较小时再击球。由动量定理 ( )可知:在球受到的冲量一定时,来球速度越小,被反弹的速度越大。总之,球拍速度是靠转动而获得的,多数的转动是绕支点转动并使用球拍上线速度最大的部位来击球。如果读者所击打的球能发出短促而清脆的声音而不是拖拉沉闷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并不需要用原来那么大的力,但球速却快了许多,动作也比原来更协调、更舒展,离“规范”的要求和“潇洒”的境界也就越来越近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除了前述技术动作外,还有一个接球时机问题,就是应该在来球速度快些时接球还是速度慢些再接?答案是速度减慢后再接。其力学原理涉及到物理中的一个知识:“动量定理”。学过高中物理的可能就容易理解,其原理是:羽毛球的动量改变等于它所受到的冲量,而人在击打羽毛球时作用的冲量是有最大极限的,那么在最大冲量下,静止的羽毛球所获得的速度最大。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接球时尽量先移动脚步,使来球位于身体侧面,并同时使拍后撤,待球速减慢后再接球。 机械地去反复练习“规范动作”,而不能从道理上去理解,总有被动接受、枯燥乏味之嫌;而明白了道理,并在实践中去对比规范与错误动作之间的效果差异,就会比较积极地去纠正原来的错误。当然,由错误动作到规范动作有个过程,不一定能立杆见影。但是,乐趣往往就在这份坚持与提高的过程之中。 小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必要时可按上述规律类推,4级以下均用宋体。表格须有表序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用小5号宋体。根据表的大小,可以通栏排列,也可只占两栏之一。表序和表题在栏内居中,在上下可各留3磅的空。表序应连续编号。表题要简明确切,末尾不加句号. 表序与表题之间空1格。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表中文字用6号宋体。例如:表1 合金的断裂韧性值 (MPam1/2)合金号123427-2925-2825-2716-203.3 插图图应有图序和图题. 图序应连续编号。图题应简短准确,末尾不加句号,置于图的下方。图序和图题用小5号宋体,二者之间留一空格。插图尽量直接插在排版文件之中,若无条件,请附合格的墨线描图或黑白照片。描图一定要保证规范清晰,所有图注都应为印刷体。(可先绘大图并贴好图注,再缩印或扫描后,贴、插在图框内。)最好用计算机绘图,直接插入文稿之中。例如:图1 圆柱壳承受均布线载荷作用图和文字之间也要适当留有空隙,例如6磅。3.4 公式文章中重要的或后面要重新提及的公式要按全文总体顺序编号,公式可用Word软件直接输入。注意变量应用斜体,标量为白体的斜体,矢量、张量为黑体的斜体。上下标要分明,指标符号的指标用斜体,物理意义的缩写标记用正体。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符号用Symbol。公式中的字符尺寸定义为:标准10磅,上标、下标6磅,次上标、次下标5磅,符号15磅,次符号10磅。例如:(1)公式编号要通过定位的方式在行尾,并将位置对齐(建议:使用右对齐制表符定位,在公式编号前按Tab键定位)。公式行可采用单倍行距,上下各空3磅。(空一行)四、 结论(空一行)结论是文章最终和总体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并有条理性,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在格式上作为一级小标题的连续编号的一段。文字格式同正文。(空一行)致谢:(空一行) (责任编辑:姓名)(空一行)参 考 文 献(空一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个字之间留2空格,小4号宋体。文献部分采用小5号宋体,序号后面没有标点符号。文字部分缩进0.5厘米。下面给出各类文献的示例。所引文献要在文中引用处用12等标明。1高景德,王祥珩. 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 清华大学学报,1987; 27(1): 182Robert C L, Keneth E T. Computer Graphics, 1987; 21(3): 2483竺可桢. 物候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134Timoshenko. 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s. 2nd ed, New Youk: McGraw Hill, 1959: 17365尼科里斯,普利高津著;罗久里,陈奎宁译. 探索复杂性.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2152726Matsumoto T, Tanaka M, Kani M. A Numerical Evaluation Scheme for Singular Integrals in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