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地质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1页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2页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3页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4页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第一章绪论 走进秭归,走进基地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 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 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 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XX),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 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甚产各种天然奇石。 秭归县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矿与金矿,此外为灰岩及建材。 因此区内矿产开发业不发达而且难以发展。 但是,其余有关经济发展项目却存在较好前景。 2,交通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3,自然地理 a地貌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b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实习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因此600米以下形成逆温层,即在冬天形成沿江两岸的冬暖带,年均气温18,极端最低温只有-3,有利于柑桔特别是脐橙的生长三,地质实习概况 1,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为了巩固与加强我们所学的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加深学生们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a)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步骤; b)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 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 b)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 c)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 d)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 e)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2,实习时间及组队情况 本次实习自20xx年8月22日至20xx年8月30日。 第二章实习 路线一 时间:20xx年8月23日 地点: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 天气:多云 任务:观察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接触处 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 变质岩:以片岩、片麻岩为主 1、观察花岗岩 从外形来看这里的花岗岩是一种灰白色、中立、黑云母角闪斜长花岗岩,它的主要成分有石英、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 其中斜长石和石英都是有浅色光泽的物质,黑云母和角闪石都是暗色物质。 它们的区别是黑云母有油质光泽而长石是肉色,没有油质光泽;黑云母 是片状金属光泽,角闪石是柱状无金属光泽。 2、观察灰色片麻岩 灰色片麻岩是在30亿年前形成的,有“大陆岩石之母”之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长石和云母属于混合变质岩。 呈片状构造。 3、观察它们的侵入关系 片麻岩形成之后,由于岩浆的喷发,侵入岩石形成黄陵岩。 地点:二、杉木溪大桥东700米 任务: 1、观察、辨认变质岩(35种) 岩浆岩-?变质岩(正变质) 沉积岩-?变质岩(负变质)2、辨别几种变质岩 1绿泥石的片岩:呈淡绿或暗绿色,呈块状或鳞片状,片理明显,常具有 小褶皱,片理面触之有滑腻感,绿泥石一般很细肉眼不易辨识,其质地很软,用指甲便可刮伤之,有时可看到斑状变晶的石榴子石与磁铁矿。 2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鳞片或叶片、粒状变晶结构。 原岩主要是含长石砂岩 和安山质火山岩。 3二云母片岩:灰色。 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4黑云母斜长角闪岩 5条带状混合岩 6黑云母斜长岩 片麻岩结构和片岩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有颗粒状、不连续 地点:三、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 任务:观察断裂构造、震旦系莲沱组和座椅褶皱 西100米:这里主要是观察断裂构造,包括裂隙构造和断层构造。 其中裂隙构造是山体无移动,断层有山体的错位。 在这个观察点有明显的断层和裂隙构造。 在山体上出现了巨大的裂隙,左边的山体发生了移动。 东100米:这里观察的是座椅褶皱,这个褶皱分为多个层次,位于山腰上。 由于地势险要,我们只是对部分主要层次进行了了解。 第一层:薄层装的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 第二层:钙质页岩 第三层:泥灰岩加页岩 第四层:薄层泥质岩 第五层:条带状灰质泥岩 第六层:含碳质页岩 路线二 时间:20xx年8月24日 天气:小雨 地点:九曲脑中桥后700米 震旦系莲沱组:变质岩、沉积岩交汇处,分别有南沱组、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闫家和组、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覃家庙组。 莲陀组:区内莲沱组在横向上岩性、厚度变化较大,主要可分为上、下两段,部分区域可分为三段。 上段:主要为砖红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中细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互层,砂岩中水平层理发育,偶见波状层理或交错层理,紫红色粉砂质页岩中常夹浅灰色、灰黄色粉砂质泥岩条带,水平纹层发育。 下段:底部为灰绿色、褐黄色厚层状砾岩、含砾粗砂岩,具有多个韵律,常见交错层理发育。 中部砖红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偶含细砾。 上部砖红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薄层状粉砂质页岩。 上段:下部为灰绿色厚、巨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细砾砂岩。 上部为紫红色粉沙质泥、页岩与灰绿色薄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中段:砖红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互层,砂岩中交错层理发育,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中水平层理发育。 下段:灰绿色、褐黄色厚层状砾岩、含砾粗砂岩,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脉石英、闪长岩和片麻岩等 南陀组:区内南沱组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灰绿色含砾泥岩,砾石一般为23cm。 分选较差,圆至次圆状,无定向,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岩浆岩、 与变质岩等。 上段:为灰绿色含砾泥岩,砾石一般为23cm。 分选较差,圆至次圆状,无定向,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岩浆岩、与变质岩等。 下段:为灰绿色含砾砂岩与砾岩,砂岩成分复杂,为岩屑砂岩,分选较差,磨圆多为次圆与次棱角状。 陡山陀组:区内陡山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 两白加两黑、两厚夹两薄 上段:底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薄层状灰质白云岩,中上部为深灰色、灰黑色薄、中层状泥质灰岩与炭质页岩、泥灰质页岩互层,顶部为深灰色含泥硅质岩。 下段:底部厚层状灰色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上部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含豆状硅质结核与炭质页岩互层。 本组具有明显的两个韵律,每一段下部君为色浅的灰色灰质白云岩构成,上部为色深富含炭质的页岩构成,本组厚度39174米。 即: 一段:为灰白色厚层盖帽白云岩 二段:深灰色-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炭质泥岩 三段:灰白色厚层夹中厚层状白云岩 四段:炭质泥岩夹硅质灰岩透镜体 灯影组:两白夹一黑、两厚夹一薄 一段:灰白色厚层白云岩 二段: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纹层状)、内含黄铁矿 三段: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 顶部为灰白色厚层、巨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部为灰黑色薄层条带状含粘土质细晶灰岩,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灰质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底部夹燧石条带,厚度61254米。 天河板组:出露在334省道88公里界碑西行50米处,灰色中薄层泥质系带灰岩,有介形石、风暴石、和形状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其中风暴石可能是海底动荡环境形成的。 闫家河组:在横蹲岩处出露,为灰黑色中薄层含炭质泥灰岩、含炭质页岩。 在岩家和和水井沱组的分界处,有堑构造发育。 厚约50米,上部为黑色的含碳质的灰岩夹杂页岩,下部为薄层白云岩。 跨越震旦纪和寒武纪。 水井沱组:在横蹲岩隧道口西处前行约200米处出露,为黑色含炭质泥页岩夹黑色灰岩透镜体、。 黑色薄层含炭质细晶灰岩与薄层炭质页岩互层底部黑色炭质泥灰岩,在底部炭质泥灰岩中见大小不一的硅、磷质结核,结核多为扁圆形,大者直径可达1米,通常直径为50cm左右。 本组厚度88114米。 石牌组: 出露在334省道85公里界碑西行500米公路旁废弃采石场处,是灰绿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岩互层。 石牌组:出露在334省道85公里界碑西行500米公路旁废弃采石场处,是灰绿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岩互层。 石龙洞组: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在石龙洞组有溶洞。 下部为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夹粘土质微晶白云岩,上部为灰白色厚层白云岩夹风景角砾岩,厚度60106米。 覃家庙组: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夹泥质粉砂岩。 灰色中厚层砾屑白云岩夹徽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局部夹灰黄色薄层次泥岩及角砾状白云岩,顶部叠层石白云岩,厚度132211米。 路线三 时间:20xx年8月25日 天气:大雨 地点:泗溪公园外 任务: 1、观察沉积岩(莲沱组另一侧) 2、观察岩浆岩不整合接触(共10层),呈一定测仰角(两要素:倾角和倾向) 3、观察震旦系空陵岩陀组和河谷地貌 莲沱组一段(8层):1紫红色石英砂岩 2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 3紫红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4紫红色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互岩 5紫红色中层细砂岩 6紫红色粉砂岩与绿色泥岩互层 7紫红色细砂岩和紫红色泥页岩 8紫红色长石石英细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 莲沱组二段(两层):9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 10紫红色细砂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河流地貌的定义: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逐渐形成的地面形态。 河谷地貌:河谷形态及河谷内各种地貌类型的总称。 河谷:是河水所流经的线状延伸的凹地,由河水侵蚀冲刷而成。 形态组成:河谷主要包括谷坡和谷底两部分。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斜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 谷底比较平坦,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 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为坡麓,谷坡上缘与高地面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 形成和发展:河谷是河流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3个途径。 下蚀作用加深河谷。 河谷形成的最初阶段,水流侵蚀相对高起的地方,侵蚀下来的物质堆积在低洼地区,这两种作用不断地进行,使谷底愈来愈低平。 旁蚀作用促进谷坡剥蚀后退,使河谷拓宽。 谷坡苞蚀后退的过程包括坡面上的片蚀作用、沟壑侵蚀作用、块体崩落运动以及支流的旁蚀作用等。 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陆地抬升或海面下降使河流下蚀作用加强,延长河谷终端,加长河谷。 形成和发展:河谷是河流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3个途径。 下蚀作用加深河谷。 河谷形成的最初阶段,水流侵蚀相对高起的地方,侵蚀下来的物质堆积在低洼地区,这两种作用不断地进行,使谷底愈来愈低平。 旁蚀作用促进谷坡剥蚀后退,使河谷拓宽。 谷坡苞蚀后退的过程包括坡面上的片蚀作用、沟壑侵蚀作用、块体崩落运动以及支流的旁蚀作用等。 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陆地抬升或海面下降使河流下蚀作用加强,延长河谷终端,加长河谷。 河谷分为v型谷和u型谷,是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形成的,在河谷地貌中中上游为v型谷下游为u型谷。 路线四 时间:20xx年8月26日 天气:晴 地点:湖景天成旁的采石场和银杏陀滚装码头对面的采石场任务: 1岩浆岩的形成,SiO2和酸性岩含量(65%),中性岩(5265%),基性岩(4552%),超基性岩(45%) 2“英云闪长岩”矿物成分和识别:含有石英、云母、角长石、长石,属于中 性岩 3岩脉的形成:烘烤边和冷凝边 4岩浆岩的结构:“十”型节理、“析离体”、“俘虏体”、“球型分化” 路线五 时间:20xx年8月27日 天气:晴 地点:三峡大坝 任务:参观三峡大坝以及三峡的水 路线六 时间:20xx年8月28日 天气:晴 地点:链子崖 任务:观察新滩滑坡、链子崖危岩体和化石 链子崖 链子崖距长江三峡电站大坝26.5km,与新滩滑坡隔岸对峙。 危岩区河谷深切,岸坡陡峭,山顶高程1000m至1300m,岸坡30至40。 危岩体自动向西依次出露志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P)地层,斜坡上为第四纪(Q)堆积物。 志留系为薄层至中层砂页岩,泥盆系为厚层砂岩泥岩,地貌上形成陡崖,二叠系以厚层灰岩为主,夹薄层岩质页岩,构成危岩体,其底部为马鞍组煤系组成危岩体的软基和大面积采空区。 危岩体东、北两面临空,西、南两面与山体相连但大部分被裂隙切割。 危岩体南高北低,长约700m,南窄北宽,宽度30m至180m不等,被30多条裂缝切割,大的裂缝又13条,分别为0至12号,总体积约300万m3。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