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报告范本.doc_第1页
之六、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报告范本.doc_第2页
之六、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报告范本.doc_第3页
之六、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报告范本.doc_第4页
之六、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报告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工程概况12 工程运用23度汛方案24实施措施35附件:5.1樟树岭水库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5.2樟树岭水库调洪计算成果表5.3正常溢洪道泄量表1工程概况江西省高安市樟树岭水库座落在高安市伍桥镇境内,距高安市区30km,是修河南潦河支流黄沙港水上游的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6.8km2,总库容1990万m3。该水库是高安市的一个暴雨中心,库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823.1mm,设计洪峰流量336.9m3/s,校核洪峰流量520.9m3/s,设计洪水位106.87m,校核洪水位 107.70m,正常高水位105.00m,校核洪水最大下泄流量332.2m3/s。设计灌溉面积3.05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2.20万亩。樟树岭水库始建于1965年10月,于1969年3月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并开始蓄水受益,后经1978年10月至1979年2月加固配套成现有规模。水库建成后交由当时的伍桥公社管理,79年加固后移交至樟碧水库工程管理局管理。水库运行三十多年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其设计灌溉面积3.05万亩;其防洪范围包括:奉新县城和伍桥赤岸一乡一镇,5km县级主要公路,15万亩耕地和15多万人口,还担负着高安市水稻杂交制种及我省高科技项目一冷灌两系杂交育种基地的灌溉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投资限制,水库初建时留下了不少质量隐患,后期加固中又留有较大尾工,加之年久失修,工程在施工及运行中均存在着许多问题,致使水库长期以来限制水位运行,不仅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而且严重威胁着下游城镇、公路、耕地及十多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渠系工程(总干、南干和北干渠)。樟树岭水库大坝为塑性砼心墙坝,坝顶高程为110.85米,顶宽8.0米,最大坝高33.85米,顶长200米;设计洪水位106.87m,校核洪水位 107.70m,正常高水位105.00m,死水位86.00m,溢洪道最大泄量为332.2m3/s(校核洪水位);历史最高水位为106.0m,发生时间为1975年8月9日。樟树岭水库自兴建以来共有七年超过正常蓄水位并通过溢洪道泄洪,别是1975年和1983年。本次加固的主要内容有:1、大坝坝体坝基防渗,上游护坡及下游反滤重建;2、涵管内衬钢管,进出口处理、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换;3、溢洪道加固处理;4、防汛公路建设等。2 工程运用樟树岭水库加固工程2003年12月开始实施,2005年8月水库保安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并正式关闸蓄水,通过几个主要施工项目施工后的运行考验,大坝运行良好,影响大坝的安全基本消除,其效果主要表现在:1、大坝塑性砼心墙和坝基帷幕灌浆防渗。经过处理后,在2005年7月6日汛期库水位为102.26m(相应库容1184万m3)时,原坝下渗漏点(管涌)消失,大坝运行正常。3、坝下涵管加固。涵管工程于2004年7月完,确保了当年农业灌溉。原涵管存在管身砼蜂窝麻面、节缝止水破坏、管身断裂漏水、检修闸门漏水、前后闸启闭机损坏等,工程运行十分困难,该工程经加固处理后,上述问题已完全得到解决,经过两年试运行,涵管状况良好,闸门管制自如,流量可以控制。3 度汛方案3.1设计洪水标准樟树岭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利工程,根据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其设计洪水标准为五十年一遇(p=2%),相应库水位为106.87m,库容1854万m3;校核洪水标准为千年一遇(p=0.1%),相应库水位为107.70m,库容1990万m3.3.2 坝址设计洪水及调洪演算樟树岭水库设计洪水及调洪演算,采用2002年6月宜春地区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江西省高安市樟树岭水库加固初设报告的成果,其设计洪水过程线见附表1;调洪演算成果见附表2。3.3 确定汛限水位本次加固完成后,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基本消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工程验收后将水库汛限水位提高至主汛期105.00m,后汛期105.00m,按设计正常蓄水。3.4 确定重点的防护对象本水库重点防护对象主要是:下游奉新县城和奉新县城工业区、高安市伍桥镇、奉新县赤岸乡,昌奉公路、高伍公路,下游15万余人口和15万亩耕地,防洪区面积达70余km2。3.5 防御洪水方案(1)防御设防标准以内的洪水方案根据库降雨情况,查降雨径流预报图,预报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主汛105.00 m,后汛105.00 m)以内,可不泄洪;预报超出汛限水位但不到105.00 m(溢洪道底高程)时,可通过坝下涵管进行调蓄,预报超出,但小于107.70m时,通过溢洪道自由溢流。(2)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在放水涵管和溢洪道已充分利用,预计库水位仍超过标准107.70m时,可在大坝坝顶加设防洪子堤,防止洪水漫坝。同时通知下游防洪区群众,按防洪预案指定路线进行人员财产转移。4实施措施洪水预报樟树岭水库的洪水预报,主要根据降雨径流预报方案,预报出来水量,再推算出库最高水位,为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防洪工程监测每月8、18、28日向市防办报8时水位,蓄水量、进出库流量;进入汛期,每日8时报一次;如果超过正常高水位,每日8、20时报一次,如果超历史最高水位,则每日2、8、14、20时报一次。情况危急应随时加报。防洪工程的防护抢险 当汛期水位达105.00m时,大坝安排2人在坝上巡逻。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当库水位达106.87m时,大坝组织4人昼夜巡逻;且组织150人的突击抢险队伍随时候命。溢洪道固定2人防护。当预报水位将超107.70m时,大坝坝顶加设防洪子堤,防止洪水漫坝。同时通知下游防洪区群众,进行人员财产转移。人员的转移安置当水库出现溃坝迹象时,下游村庄接到通知后,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安全转移。建议蔡溪胡家、关王庙、花园里、呜水吴家、杨家、庙背胡家、庙背钟家、上花坞 、下花坞 、伍桥、枫树下村、邹家岭、山下李家、陈家、钟家村、潘家、白土村、上六尺桥、下六尺桥等村庄各自北面山坡转移,而白路桥、会上、邓家村、汗里、口头张家、溪汪家等村庄则各自向南面山坡转移。具体组织工作由各乡镇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樟树岭水防汛工作,市人大副主席杨细保总负责,成员由罗惠华、郭水秀、郑素娥、王新华、陈江阔组成。樟碧水库管理局局长负责健全防汛岗位责任制,搞好业务分工,做好工程监测工作,做到各司其责。伍桥镇镇长郑素娥负责组织安排抢险队伍人员和防汛器材到位。技术负责制为了提高防汛指挥决策的科学性,水库调度应充发挥技术人员的专长,搞好水库洪水预报,确立技术责任。樟碧水库工程管理局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抗洪抢险指导。对重大决策要组织专家咨询,充分听取专业人员意见,避免和减少失误。抢险队伍根据防汛有关规定,由伍桥镇组建共1500人的抢险队伍。其中抢险突击队150人,预备队伍200人。抢险队伍应加强教育,克服麻痹思想,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各有关单位抢险队伍配备表单 位抢险队伍责任人责 任樟碧水库管理局10人局长负责水库枢纽工程的防护抢险联合行政村350人村主任承担水库工程的防护抢险及辖区群众的转移和营救安置工作伍桥行政村800人村主任承担水库工程的防护抢险及辖区群众的转移和营救安置工作桂塘行政村250人村主任承担水库工程的防护抢险及辖区群众的转移和营救安置工作白土行政村100人村主任承担水库工程的防护抢险及辖区群众的转移和营救安置工作合计1500人通信联络水库报汛配备对讲机4个。有关单位联系电话如下表:单 位联 系 电 话市防汛指挥部办公碧水库工程管理桥料准备由伍桥镇和汪家乡政府组织落实备足如下:防汛物料: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伍桥汪家合计编织袋条170013003000存放坝址处卵石方170130300存放坝址处块石方7040110存放坝址处95附件:5.1樟树岭水库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附表1 樟树岭水库设计校核洪水过程线 流量 频率 时段 (t等于3小时)0.1%2%100234.417.3363.827.3479.332.3581.4136.5675.626.8755.624844.622.5941.421.81058.619.411100.427.712154.34813220.789.414520.9336.915226.9128.416117.3105.11786.454.41880.748.81948.523.32034.919.92115.316.6228.511.3236.87.32465.8255.35264.64.1273.93.3283.22.5292.51.7301.50.8310.80Q(m3/s)2184.11168.2流量:m3/s5.2樟树岭水库调洪计算成果表附表2 樟树岭水库调洪计算成果表洪水标准P(%)洪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