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三组教学主题:再见了,亲人 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二 设计者:邢会娟 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勇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阅读叙事性的文章,能说出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面,人物等。2.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该单元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我们的任务是在阅读中了解哪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再见了,亲人是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3.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上这些能力的具备,为学习本课打好了基础。但是,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上的局限,对于体会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用常态的教学手段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准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书写“战役、暂时、硝烟、噩耗、刚强”等词语。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 2、通过自由朗读、同桌互助的方式,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运用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等阅读方法,感受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交流自己在预习中认为难读难写难懂的字词,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完成目标一。评价任务二:通过默读的方式画出使自己感动的词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通过自读,感情朗读的方式,完成目标二。评价任务三:通过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及体会作者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活动一ppt课件出示本文12个生字,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 全班交流等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活动二1ppt课件出示“战役、暂时、硝烟、噩耗、刚强”等词语。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学生认读。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写后,同桌互改,纠正。(完成目标一)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词。(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活动一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助,全班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教师提问:“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环节三品读课文感受美德活动一一教学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学生能准确画出让最感动的句子相关语句,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等阅读方法简要批注阅读感受。活动二1.同桌交流,画出描写“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的相关语句及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全班交流描写“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的相关语句,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角色置换,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备注: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句子中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借助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以及配乐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反问句、祈使句的表达情感。2.朗读时要正确理解语句内涵,准确把握人物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活动三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1.总结学法放声读划句子。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小黑板出示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完成目标二)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创设引语:1、在火车站台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真有道不完的离别话,诉不完的离别情。然而就在志愿军和大娘她们挥泪惜别之际,火车“呜”地启动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呼唤。(学生接读课文)2、火车徐徐开出,那隆隆的声音牵动着志愿军的心。今朝分别不知何时再相见,此时,他们心中唯有希望什么?(学生接读课文)3、战士们深深依恋朝鲜的山,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向前驶去。战士们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伫立车站,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此刻,泪水模糊了战士们的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几句惜别的话,然而相距已远,只能默默地在心头一次又一次地呼喊着,(学生接读课文)能透过中朝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境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评价目标二)环节四领悟写法积累运用活动一1.小组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小结:前3个自然段写法大体相同,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中间叙述的内容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难忘的往事组成。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完成目标三)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关注文章表达,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中间叙述的内容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难忘的往事组成。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等方面的描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评价目标三)活动二1.ppt课件出示文中插图,配乐,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走入情境:挑选志愿军为朝鲜人们所做的事,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中的一个角色,以她的口气写一个片段,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作业不仅让学生又回到那依依惜别的告别场面,而且使学生再次感悟出那份浓浓的深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2.全班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回馈社会计划
- 制定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计划
- 法学概论考试的互动学习模式与试题及答案探讨
- 前台文员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计划
- 信息技术市场的变化与机遇测试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品牌预期与消费者行为的关联计划
- 提升项目交付能力的策略计划
- 2024年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中建八局项目管理手册(44P)
- 辅助生殖技术健康教育
- 《互联网产品开发》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
- 2025年山东科技面试试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条款
- 粮食仓库安全生产课件
- 《信息技术》课件-模块二 信息检索技术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运动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