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教参:锁定命题的两大视角+理综选择题提速练3.doc_第1页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教参:锁定命题的两大视角+理综选择题提速练3.doc_第2页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教参:锁定命题的两大视角+理综选择题提速练3.doc_第3页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教参:锁定命题的两大视角+理综选择题提速练3.doc_第4页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教参:锁定命题的两大视角+理综选择题提速练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三)(满分:126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实例中,未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转换)功能的是()A神经细胞传出兴奋引起肌肉收缩B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C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D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解析:选B神经细胞传出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时,红细胞会从外界溶液中吸水甚至涨破,该过程不涉及信息传递,没有体现细胞膜信息传递功能;记忆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该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2小鼠睾丸中存在一种为精原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相关激素的间质细胞。用显微镜观察睾丸组织切片,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的细胞最多含两条性染色体B间质细胞和精原细胞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功能不同C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不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D观察到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解析:选D正常情况下小鼠的体细胞中含有2条性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能观察到4条性染色体;间质细胞和精原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观察到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姐妹染色单体。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B受精后,种子发育过程中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为果实C脱落酸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D乙烯在番茄成长和成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解析:选B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改变细胞的代谢活动;自然条件下,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生长素,是由发育的种子合成的;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能促进果实(番茄)的成熟。4已知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体系,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但是其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有限。线粒体的1 000多种蛋白质中,由自身合成的仅有十余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DNA、RNA聚合酶、氨基酸等物质B线粒体这一细胞器中也会含有其他细胞器C若用药物抑制核基因的表达,则不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D线粒体中进行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选C线粒体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其内部必然存在DNA、RNA聚合酶、tRNA、氨基酸以及核糖体等。由于线粒体中大部分蛋白质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故用药物抑制核基因的表达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5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C图中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 D用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36解析:选C基因型为A1a1和A2a2的个体杂交,产生的植株X的基因型有四种:A1A2、A1a2、A2a1、a1a2,比例相等,即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X含有14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有28条(14对)染色体,每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共形成14个四分体;由于“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故甲植物与乙植物的配子形成的合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联会,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也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根据上述分析,若使植株X可育,也可用低温等处理植株X的幼苗,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型为A1a1的植株经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1A1a1a1,可产生雌雄配子各三种:A1A1、A1a1、a1a1,其比例为141,自交后代只开白花(a1a1)的占1/61/61/36。6社鼠出生30日后即发育成熟。研究者调查统计了某岛屿社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结果如下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大小B34月未成年个体的比例高,说明23月可能是社鼠的繁殖高峰C种群的年龄组成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D在种群数量处于下降期时雌性多于雄性,而处于上升期时则相反解析:选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大小。34月未成年个体的比例高,而23月份成年组比例高,说明23月可能是社鼠的繁殖高峰。种群的年龄组成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由图可知性别比例远大于1或小于1时种群数量较小,在1左右种群数量较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主要发生化学变化B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易醉人D对含SO2、NO2等的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可减少酸雨的形成解析:选DA项,干馏为化学变化,分馏为物理变化;B项,葡萄糖不能水解;C项,大米酿的酒密封保存时间长,可生成酯类物质,酒比较香,但乙醇含量减小,故不是保存时间越长越易醉人。8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硝化、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3种C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选DA项,苯的硝化属于取代反应,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错误;B项,C8H10含苯环的有机物有乙苯和邻、间、对二甲苯,共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乙烯是平面形分子,苯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它们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甲烷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乙烷中的碳原子属于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错误;D项,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正确。9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2,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W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单质的重要用途是制作光纤BX单质不可能置换出W单质C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D由非金属性强弱可知,不可能由W的含氧酸制备Z的含氧酸解析:选C由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2及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可知,X和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即X为Mg,Z为Cl,则W为C,又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推知Y为S。A项,单质硅可制光电池,而SiO2可制作光纤,错误;B项,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错误;C项,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gSCl,正确;D项,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错误。1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1.0NAB0 、1个标准大气压下,22.4 L NO和22.4 L O2混合所得气体中分子总数为1.5NAC含4 mol 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数为2NAD将11.2 L 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解析:选C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所以1.8 g重水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不是1.0NA,A错误;NO和O2反应生成的NO2又转化为N2O4,混合后所得气体中分子数小于1.5NA,B错误;每个氧原子形成2个硅氧键,C正确;没有指明标准状况,D错误。1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H12.1 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9.4 kJmol1B45.2 kJmol1C69.4 kJmol1 D45.2 kJmol1解析:选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CN(aq)OH(aq)=CN(aq)H2O(l)H12.1 kJmol1,H(aq)OH(aq)=H2O(l)H57.3 kJmol1,HCN电离方程式为HCNHCN,用可得HCN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N(aq)H(aq)CN(aq)H12.1 kJmol1(57.3 kJmol1)45.2 kJmol1。12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C反应至 6 min时,c(H2O2)0.3 molL1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解析:选CA项,06 min时间内,氧气的物质的量变化为103 mol,则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变化为2103mol,c(H2O2)0.002 mol0.01 L0.2 molL1,v(H2O2)3.3102 molL1min1,正确;B项,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v(H2O2)3.3102 molL1min1,正确;C项,6 min时,c(H2O2)0.002 mol0.01 L0.2 molL1,错误;D项,6 min时,H2O2分解率为50%,正确。13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陈述A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滴到湿润的蔗糖中,蔗糖变成黑色海绵状C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D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Ksp(BaSO4)Ksp(BaCO3)解析:选BA项,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错误;B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变黑,同时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与碳元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使蔗糖呈疏松的海绵状,正确; C项,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不具有导电性,但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用于传递光信号,错误;D项,硫酸钡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根离子浓度较大,使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为碳酸钡沉淀,不是因为Ksp(BaSO4)Ksp(BaCO3),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 s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 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解析:选Cx 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2 s内甲、乙都沿正向运动,24 s内甲沿负向运动,乙仍沿正向运动,故A错误;02 s内两者同向运动,甲的速度大,两者距离增大,2 s后甲反向运动,乙仍沿原方向运动,两者距离减小,则2 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s4 m1 m3 m,故B、D错误;由图知在04 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 m,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15(2015北京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一个质量为m的球挂在A点,平衡时细绳与竖直墙的夹角为,mg,FTmgBFNmg,FTmgCFNmgDFNmg,FTmg解析:选C以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重力mg、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TFNmgtan 球所受绳和墙壁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g,由于45则:FNmg。 16.蹦床运动可简化为一个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的小球运动,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以小球刚下落开始计时,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中的OA段为直线,与曲线ABCD相切于A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关于小球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t1t3t2B下落h高度时小球速度最大C小球在t4时刻所受弹簧弹力大于2mgD小球在t2时刻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最大解析:选C小球在B点时,a0,即mgkxB,AB过程,合外力:F合mgkxk(xBx)kx球B,x球B为球所处位置到平衡位置B的距离,同理可得BC过程也满足上述关系,故小球在AC之间的运动具有对称性,故t2t1t3t2,故A错误;A是下降h高度时的位置,而AB过程,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小球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小于g。B点是速度最大的地方,故B错误;由A点到B点的弹簧长度变化,由对称性得由B到C的弹簧长度再变化,故到达D点时形变量要大于2,所以弹力大于2mg,所以C正确;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只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作用,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在t2时刻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最小,故D错误。17带电质点P1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另有一个带电质点P2在桌面上运动,某一时刻质点P2的速度沿垂直于P1P2的连线方向,如图所示,关于质点P2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P1、P2带异种电荷,可能做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的曲线运动B若P1、P2带异种电荷,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可能都不变C若P1、P2带同种电荷,可能做速度变小的曲线运动D若P1、P2带同种电荷,可能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解析:选B若P1、P2为异种电荷,P1、P2之间的库仑力为引力,当P1、P2之间的库仑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的时候,P2球做向心运动,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大。故A错误。若P1、P2为异种电荷,P1、P2之间的库仑力为吸引力,当P1、P2之间的库仑力恰好等于向心力的时候,P2球就绕着P1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P2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都不变,故B正确。若P1、P2为同种电荷,P1、P2之间的库仑力为排斥力,并且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质点P2一定做曲线运动,由于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也就越来越小,所以P2的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增大,故C、D错误。18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P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以P的右端点为原点,中轴线为x轴建立一维坐标系。一个灵敏的小磁针Q放置在x轴上不同位置,设Q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实验测得sin 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该处地磁场方向水平,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的右端为S极BP的中轴线与地磁场方向平行CP在x0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Dx0处合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0解析:选C当x趋向无穷大时,小磁针所指的方向为地球的磁场的方向,所以根据题图可知,x趋向无穷大时,sin 趋向1,则趋向90,即小磁针的方向与x的方向垂直,所以x的方向为向东。当x非常小时,小磁针的N极沿x方向,即向东。由图可知,开始时N背离O点,所以O点处的磁极是N极,故A错误;由以上的分析可知,P的中轴线沿东西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垂直,故B错误;由乙图可知,x0处sin ,则45,P在x0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P,tan 45,所以:BPB0,故C正确;x0处合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B0,故D错误。19如图所示,两星球相距为L,质量比为mAmB19,两星球半径远小于L。从星球A沿A、B连线向星球B以某一初速度发射一探测器,只考虑星球A、B对探测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探测器的速度一直减小B探测器在距星球A为处加速度为零C若探测器能到达星球B,其速度可能恰好为零D若探测器能到达星球B,其速度一定大于发射时的初速度解析:选BD探测器从A向B运动,所受的万有引力合力先向左再向右,则探测器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当探测器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则有:GG,因为mAmB19,则:rArB13,知探测器距离星球A的距离为:x,故B正确;探测器到达星球B的过程中,由于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从A到B万有引力的合力做正功,则动能增加,所以探测器到达星球B的速度一定大于发射时的速度,故C错误,D正确。20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为,小物块上滑到最大位移的中点时速度为v;若木块以2E的初动能冲上斜面,则有()A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B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C小物块上滑到最大位移的中点时速度为vD小物块上滑到最大位移的中点时速度为2v解析:选AC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