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农村建设方案.doc_第1页
2012新农村建设方案.doc_第2页
2012新农村建设方案.doc_第3页
2012新农村建设方案.doc_第4页
2012新农村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交市2012年新农村建设方案为切实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其在“三农”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预期目标,特制定2012年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四项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的原则;基础建设与生产发展并重统筹发展的原则;政府投资与企业帮扶相结合,多方筹资的原则),实施“四个一批”,取得“四大成果”,总结经验,扩面提档,巩固旧成果,扩大新成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二、总体目标2012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认真总结建设经验,立足古交实际,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四大成果”,保证新农村建设成效。1、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特色更加突出。把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一村一品”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培养种、养殖龙头企业,壮大种养规模,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2、农民培训进一步加强,增收能力提升。紧紧抓住当前煤炭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契机,增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积极投资现代农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3、村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通过抓重点、攻难点、增亮点的方式不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村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4、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矛盾有效缓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农村不和谐因素得到有效缓解。 三、重点工作按照“巩固、提高、完善”的思路,对 个村居进行分类建设,实施“四个一批”工程,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打造一批(3个村居)1、实施地点: 2、建设标准:街巷硬化全覆盖,并配套下水设施和路灯;完成村庄周边和主街主巷的绿化;彻底清除垃圾,配套垃圾池或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建筑物立面全部统一粉刷,整治家庭院落和屋顶;主街巷有亮点景观。南头村建设小游园。(二)巩固一批(31个村)1、实施地点:河口村、寨上村、河下村、咀头村、阴家沟村、下雁门村、上雁门村、长足上村、会立村、梭峪村、营立村、姬家庄村、关头村、大济沟村、周山庄村、白岸村、科头村、龙子村、康家社村、永树曲村、滩上居委会、炉峪口村、西沟村、鹿庄社区、原相村、西庄头村、麻家口村、辛庄村、梁庄村、邢家社村、南头村。2、建设标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保洁清洁、花草树木管护、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等基本制度,保证有人管理,专人管护,保持建设成果。(三)提升一批(29个村居)1、实施地点:阁上村、冶元村、加乐泉社区、岔口村、康庄村、南龙沟村、河口村(原相乡)、上白泉村、常安村、高升村、郝家庄村、许家山村、小济沟村、安家沟村、小峪沟社区、曲坪村、水溢村、镇城底社区、耿家庄村、解家塔、港立新村、白草塔村、风坪岭村、木瓜会社区、石家河村、关头村、宋家庄村、毛儿尖村、长峪沟居委会。2、建设标准:街巷硬化全覆盖;垃圾彻底清除,垃圾池或垃圾桶配套到位;主要街巷立面统一粉刷;按照规划逐步进行绿化和亮化;重点打造几处亮点景观;已有的“五个一”工程项目进一步完善。(四)新增一批(25个村居)1、实施地点: 2、建设标准:村容村貌整洁,垃圾全部清理,街巷硬化全覆盖,主街适度绿化、亮化。以上投资共374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760万元,企业帮扶2270万元,自筹710万元。(具体情况见附表)四、共性建设标准1、硬化道路纵横向坡度、平整度符合要求,不出现局部裂缝、脱皮现象;小街小巷硬化厚度均匀,强度稳定,下水道收水井设置规范。2、绿化规划、设计合理,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树型、灌木、草种,做到树位一条线,树高一个点,灌木一个面,草坪全覆盖。3、亮化大小高低适宜,光线照射和谐。4、净化立面整洁,围墙整齐,颜色协调;街巷清扫到位,垃圾归池;院落房顶、住舍干净、整洁,煤堆、柴堆堆放有序,门窗油漆一新,玻璃干净透明。5、“五个一”工程各村居学校、卫生所、便民店要与市直有关部门密切联系,按照标准完善达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村规民约,板面上墙,印制成册。会议记录、档案管理有专人负责。办公场所整洁,办公人员到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五、工作措施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的新农村建设职责。各单位、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建立“一把手”抓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将新农村建设真正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要把乡镇、街道所在地及其周边村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把转制村建设作为今后新农村建设重点,做到认识上统一,领导上强化,责任上落实。2、城乡统筹,以工补农。完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作机制,在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驻地企业中,继续开展 “三帮一”活动,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干部每人确定至少一个重点推进村和示范连片区作为联系点,协调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一企一村、一矿一村、结对帮扶、工农共建”活动,采取政府支持、乡村街居自筹、企业帮扶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有效地利用好农业产业项目资金,项目资金要采取集中捆绑使用,优先向重点推进村居倾斜。市财政2012年将投入 万元专项补助用于新农村建设。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大力扶持帮扶村;凡开工生产的企业,帮扶资金一定要到位,因煤矿整合而停工的企业可暂缓交付帮扶款,待开工后及时进行帮扶。市委、市政府督查组要及时督查帮扶资金到位情况,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3、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严格审批程序,确保开工的项目符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做到规划更加规范,预算更加严谨,施工管理更加严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4、深入一线,高效服务。各包联领导和包联单位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住建、交通、林业等相关部门还要主动到新农村建设一线进行工程技术指导和监督。5、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要深入乡村第一线,采集报道先进典型事迹,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6、认真考核,严明奖罚。市新农办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抓好对承担建设任务乡村、帮建单位和企业的考核考评等工作,强化帮扶、帮建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各部门和企业的帮扶、帮建资金要先汇入新农办帐户,由新农办转付。建立逐月汇报工作、按季检查进度、全年考核评比等制度,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上进行通报,并对成绩突出的乡镇、街道和村居以及包扶单位和企业给予大力表彰,对不履行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