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检测-完整版推荐word范本.docx_第1页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检测-完整版推荐word范本.docx_第2页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检测-完整版推荐word范本.docx_第3页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检测-完整版推荐word范本.docx_第4页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检测-完整版推荐word范本.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行为与文化 绪论1关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B、了解“异文化”C、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D、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2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的人是()。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3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4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2.1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布厄迪B、马林诺夫斯基C、博厄斯D、弗雷泽2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3关于文化与人格学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B、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C、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D、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4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5 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1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A、儿童的社会化问题B、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C、人格与文化的关系D、以上都是2人类学中,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是()。A、费孝通B、许烺光C、马林诺夫斯基D、鸟居龙藏3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4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5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A、博厄斯 B、列维斯特劳斯 C、埃杜阿德比.泰勒 D、摩尔根2.3文化与文明1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 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 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2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A、物质造物 B、社会造物 C、观念造物 D、情感造物3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A、机械 B、运河 C、社团 D、道路4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5语言和宗教都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2.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1“一定的文化系统是人们适应不同环境的产物”一句,体现了心理文化研究的哪项原则?() A、普遍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相对性原则 D、关联性原则2对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文化优于咖啡文化 B、文化可分优劣 C、文化具有相对性 D、应该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待文化3人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哪一纲?()A、哺乳纲 B、爬行纲 C、鸟纲 D、真兽亚纲4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 5心理文化研究中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族群的进化程度高于另一族群。() (应为普遍性)6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A、普遍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相对性原则 D、以上都是2.5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里视角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造物的是()。 A、制度 B、知识 C、法律 D、伦理2以下属于影响人心的客观因素是()。 A、人的情感 B、人的意志 C、人的信仰 D、人的内酚酞分泌3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中,比较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纯主观的过程。() 5社会科学的许多概念以定量描述为主。() 6关于人类心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心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B、人类心理收文化影响较大 C、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来完全呈现人类心理活动 D、人类的内心想法和外部行动都保持高度一致7以下哪项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A、文化 B、习俗 C、宗教 D、知识3.1需要的概念1社会心理学中,关于“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就是欲望与本能 B、需要是人的身体和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状态C、需要通常是显性的 D、人类具有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2威廉托马斯提出的人类的四种需要不包括以下哪项?() A、对信仰的需要 B、对新鲜经验的需要 C、对安全感的需要 D、对承认的需要3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安全上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情感和归属的需要4比起欲望,需要更强调人的生物性。() 5许烺光将人类需要分为对安全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对地位的需要。() 6以下不属于“欲望”的特点是一项是()。A、欲望常指向某种具体的东西 B、欲望通常是显性的C、欲望是一种缺乏状态 D、欲望通常很难被完全满足3.2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 1人类饲养宠物这一行为,满足的是以下哪种需要?() A、生物性需要 B、社会性的需要 C、情感性的需要 D、经验性的需要2在人类的安全需要中,处于最低层级的是()。 A、社会性安全 B、情感性安全 C、经验性安全 D、生物性安全3种族延续属于人类的哪种需要?() A、生物性需要 B、社会性的需要 C、情感性的需要 D、经验性的需要4以下不属于人的情感性需要的是()。 A、表达悲欢的需要 B、倾诉的需要 C、爱与被爱的需要 D、延续族群的需要5生物性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 (自我实现)6有序的生活、相对稳定的生活和收入都属于社会性安全层面的满足。()3.3交往需要和地位需要 1以下不属于角色交往的是()A、师生交往 B、同事交往 C、买卖双方的交往 D、母子交往2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般性交往,指的是()。 A、情感性交往 B、生物性交往 C、社会性交往 D、利益性交往3社会交往中,最低层次的交往是()。 A、生物性交往 B、社会性交往 C、情感性交往 D、精神性交往4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五种情感性关系是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5夫妻之间的交往属于社会性交往。()3.4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限制(满足)人的需要所需三系统不包括()。 A、输出输入系统 B、反馈系统 C、调节系统 D、反馈控制系统2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印度教社会中僧侣的地位最高 B、有限制而文明立,无限制而文明废C、罪恶的根源来源于人内心的需要 D、巫术对人的行为没有规范和约束作用3在调节人的行为方面,儒家倾向于强调()的作用。A、宗教 B、法律 C、道德 D、巫术4法律、道德、宗教都对人的行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5文化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4.1 PSH模型的概念 1主流社会科学倾向于把人分割开来进行静态的研究,其原因不包括()。 A、整体的人无法进行科学分析 B、行为不完全是理性的C、人的生理构造不同于其他生物 D、人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2社会科学中从整体来把握人的模型是()。 A、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B、理性人假设 C、大象模型 D、心理社会均衡模型3意念、感觉、情感在心理社会均衡模型中属于前意识层。() 4潜意识这一概念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 5描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互动的场的模型是()。A、渐进模型 B、索罗模型 C、心理社会均衡模型 D、马文.哈里斯模型4.2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 1隐私跟人的()有关系。 A、潜意识 B、前意识 C、可表意识层 D、限表意识层2构成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的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亲密之人 B、心爱之物 C、求知之心 D、执著之念3 PSH模型中的哪一层有“生命包”之称?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4区分限表意识和可表意识为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提供了空间。() 5 PSH模型中的第四层指的是人的限表意识。()4.3 PSH模型与PSH原理 1对PSH模型中的远离的社会与文化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紧贴着外部世界的一层 B、这一层的人和物与实际生活没有功能上的联系C、是PSH模型的第一层 D、我们对这一层的人和物有情感的投注2以下哪一层的关系产生不均衡时,会给人带来心理紧张感?() A、潜意识层 B、可表意识层 C、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 D、外部世界层3 PSH模型中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最大区别是下面哪一项?() A、意识的表达 B、情感的投注 C、文化的规范 D、法律的制约4我们对PSH模型中的外部世界层的理解,通常比较无知,会存在诸多错误。() 5 PSH模型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但是没有个体上的差异。()4.4超意识、生命包、个人 1弗洛伊德认为,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的根本动力是()。 A、利益趋力 B、爱趋力 C、性趋力 D、精神趋力2修订后的PSH模型增加了以下哪项?() A、前意识 B、外部世界 C、限表意识 D、超意识3 “生命包”是对人与人相互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 4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是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变化的关键。() 5在修订后的PSH模型中,“意识谱”指的是以下哪个范围?()A、第二层以外的诸层 B、第三层及其以外的诸层 C、第四层以内的诸层 D、最外两层4.5间人、亚类型、人的维度、评价 1提出“间人”概念是与“个人”相对应的另一种基本人际状态的学者是()。 A、冈正雄 B、中根千枝 C、鸟居龙藏 D、滨口惠俊2 “基本人际状态”一说的提出者是()A、泰勒 B、弗洛伊德 C、滨口惠俊 D、许烺光3缘人是日本的基本人际状态。() 4在基本人际状态类型中,古以色列型是一种以强调人的相互性为特点的类型。() 5对自己情绪感受的认识、调节和自我评价,指的是以下哪种基本人际状态维度?()A、交换 B、集团 C、自我认知 D、情感控制4.6基本人际状态与伦人的概念 1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是()。 A、伦人 B、阶序人 C、缘人 D、德人2人存在的社会文化属性的最小单位是()。 A、基本人格状态 B、基本情感状态 C、基本人际状态 D、基本心理状态3潘光旦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4基本人际状态有个体的差异,也有文化的差异。() 5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被称为“天伦”的关系不包括()。A、父子关系 B、兄弟关系 C、夫妻关系 D、君臣关系4.7伦人的PSH模式 1对于“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下列手法错误的是()。 A、“伦”表示同辈、同类,条理和秩序 B、推崇稳定、谦逊、中庸、节制的人格类型C、伦人的PSH均衡模式获得均衡较容易 D、论人具有较强的个人主义精神2“差序格局”理论的提出者是()。 A、费孝通 B、潘光旦 C、许烺光 D、泰勒3伦人的PSH均衡模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A、动态、多变 B、静态、停滞 C、静态、稳定 D、动态、恒常 4基本人际状态和国民性是一致的,重点是对人的性格和状态的研究。() 5在伦人的“生命包”中,神明偶像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6对伦人主义价值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是伦人亲属关系的主旨 B、价值观是基于人的相互性而定的C、推崇仁、义、礼、信 D、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个体性而定的4.8伦人的维度、美国人的PSH模式 1 “信用借贷型交换”属于以下哪种基本人际状态的交换模式?() A、极致个人 B、阶序人 C、缘人 D、伦人2在美国人的PSH均衡模式中,第0层特别大的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爱国者型 B、传教士型 C、组织型 D、遁世型3美国人的PSH模式是一种多样、动态的均衡模式。() 4超级爱国者型按照PSH图式来讲,它的第3层十分大。() 5在“伦人”社会中,()关系的属性决定了亲属关系的特点。A、母子 B、夫妻 C、父子 D、兄弟4.9美国人的维度、健康生命包 1下面哪一项不是哈佛大学“幸福课”的建议?() A、保持良好睡眠 B、勇敢 C、从内心释放热情 D、拒绝失败,提倡完美2在“极致个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中,亲属体系的主轴是()。 A、父子关系 B、兄弟关系 C、夫妻关系 D、母子关系3在“极致个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交换模式,是以交易型交换为主的。() 4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独立、自由、平等、仁爱、忠孝、谦逊、礼义等。() 5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者是()。A、亚伯林罕.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费孝通5.1集团、亲属集团与家庭的概念 1集团按其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下面哪两类?()A、初级集团和高级集团 B、中级集团和高级集团C、初级集团和次级集团 D、高级集团和次级集团2为了某种目的,人为缔结起来的集团被称为()。 A、初级集团 B、中级集团 C、高级集团 D、次级集团3拟亲属关系不属于亲属关系。() 4亲属集团属于初级集团的典型。() 5关于集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家庭是亲属集团的典型代表 B、一对夫妻无法构成家庭集团C、家庭人类最古老的集团形式 D、亲属集团是由血缘、婚缘两者共同联系起来的集团5.2家庭的功能、基础、形态 1只有一组夫妻关系的家庭被称为()A、核心家庭 B、亲密家庭 C、生育家庭 D、基础家庭2家庭存在的生物学基础是()。 A、血缘关系 B、生育机制 C、父子或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D、雄性和雌性之间持续的性关系3家庭至少是需要由一组夫妻关系来组成。() 4在现代社会,家庭的休息娱乐功能已经完全被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所取代。() 5家庭的功能不包括()。A、生育功能 B、生产功能 C、补偿功能 D、消费功能5.3对家庭的解读与许氏假设 1家庭对人类产生影响,主要是依靠()。 A、家长管理 B、宗族权威 C、道德约束 D、直接接触2哪两项共同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亲属集团?() A、婚姻、感情 B、婚姻、亲情 C、血缘、感情 D、血缘、婚姻3 “许氏假设”中的“轴”,指的是()A、个体 B、二人关系 C、三人关系 D、四人关系4关于父子轴的属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连续性 B、权威性 C、排他性 D、无性爱性5主轴的属性无法决定个体的行为模式。() 6夫妻关系具有连续性的特征。()5.4许氏假设的内容与评价 1根据许氏假设,传统中国家庭是以()为主轴的。 A、父子关系 B、母子关系 C、夫妻关系 D、兄弟关系2心理文化学派认为,()是人类人生中最重要的集团。 A、自由结社 B、宗教集团 C、亲属体系 D、次级集团3许氏假说的重点是()。 A、分析人类意识 B、从亲属关系研究国民性C、次级集团的研究 D、家庭主轴及其属性分析4根据弗洛伊德学说,力比多性仅存在于母子之间。() 5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家庭,家庭规模通常较大。() 6对于母子关系,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母子关系具有无性爱性属性 B、母子关系具有依赖性属性C、母子关系具有包容性属性 D、母子关系具有扩散性属性5.5许氏假设验证之中国家庭模式1台湾学者杨懋春概括的中国传统家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复式家庭 B、重男轻女 C、女系制度 D、财产共有2 “许氏假设”的提出者是()。A、许荻晔 B、许悼云 C、许良英 D、许烺光3中国家庭推崇的形式是()。A、大家庭 B、小家庭 C、组合家庭 D、混合家庭4传统中国的家庭模式中,夫妻关系占优势地位。()5兄弟关系是一种代际关系。()5.6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 1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关系的“权威性”与以下哪项中国人格特点无关?() A、忠君 B、尊老 C、敬宗 D、中庸2传统的师徒关系是以下哪种关系的延伸?() A、夫妻关系 B、兄弟关系 C、母子关系 D、父子关系3中国古代传统家庭中的多子主义,指的是要有尽可能多的男性后代。() 4祖先崇拜是忠义这一道德规范的延伸形式。() 5弗洛伊德提出的“奥狄浦斯情结”指的是()。A、自恋情结 B、恋父情结 C、恋母情结 D、恋兄情结5.7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 1在家庭各种关系中,夫妻关系的纽带是()。 A、性 B、情感 C、契约 D、血缘2中国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受贬斥以及蓄妾制度与父子关系的哪项属性有关?() A、权威性 B、包容性 C、非性爱性 D、连续性3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在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常常要让位于父子关系。() 4在中国传统家庭语境中,提倡夫妻间应当互相表达爱意。() 5以下建筑类型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大家庭特点的建筑是()。A、塔 B、窑洞 C、吊脚楼 D、四合院中国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受贬斥以及蓄妾制度与父子关系的哪项属性有关?()A、权威性 B、包容性 C、非性爱性 D、连续性5.8许氏假设验证之美国家庭模式1以下不属于代际关系的是()。A、兄弟关系 B、父子关系 C、母子关系 D、爷孙关系2以下属于不拟亲属关系的是()。A、结拜姐妹 B、干爹与干儿子 C、夫妻 D、拜把子兄弟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夫妻关系具有非连续性与排他性 B、美国家庭是父系制家庭 C、在美国家庭中,夫妻关系的性爱属性受到较大强调 D、在美国人家庭是以兄弟关系为主轴的4四合院这种住宅方式,强调家庭内部的凝聚和向心,强调家庭内部与外部的分割。()5在乡村人际关系中,拟亲属关系是亲属关系的一种。()5.9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 1夫妻关系占优势地位,不会导致以下哪种问题?()A、代沟 B、奥狄浦斯情结 C、强调独立意志 D、强调权威意志2中国人的代际之间是以()为联系的。A、义 B、忠 C、孝 D、仁3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分别表现的是下面哪两种关系占优势地位的故事?()A、母子关系,夫妻关系 B、父子关系,夫妻关系C、夫妻关系,父子关系 D、夫妻关系,母子关系4在古希腊人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占有优势地位。()5在美国人的家庭中,公开示爱是一种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5.10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 1在印度教徒家庭中,下面哪一项关系占优势地位?() A、兄弟关系 B、父子关系 C、母子关系 D、夫妻关系2中国人的亲属关系形状是()。 A、点状 B、矩阵状 C、放射状 D、网状3日本亲属体系的特点是()。 A、父子关系占优势,母子关系占亚优势 B、母子关系占优势,父子关系占亚优势C、夫妻关系占优势,父子关系占亚优势 D、夫妻关系占优势,母子关系占亚优势4美国亲属体系的特点是,以集体生活为中心。() 5美国人的亲属关系呈现网状结构。()6.1次级集团的概念与连带原理 1集团这种社会造物的构成元素是()。 A、情感 B、血缘 C、人 D、文化2造成不同社会的次级群体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 B、血缘 C、制度 D、文化3以下不属于次级集团的是()。 A、政党 B、家庭 C、工会 D、军队4人与人之间几种重要的群体连带原理不包括()。 A、“缘-约”原理 B、亲属原理 C、契约原理 D、阶序原理5初级集团就是次级集团,它们在构造上没有差异。() 6家庭是初始集团的典型代表。()6.2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与发展 1日本人的主要次级集团“家元”的缔结原理是下面哪一项?() A、“缘-约”原理 B、亲属原理 C、契约原理 D、阶序原理2印度教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缔结原理是()。 A、“缘-约”原理 B、亲属原理 C、契约原理 D、阶序原理3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级次集团是自由结社。() 4日本人的主要次级集团“家元”具有半血缘半契约的性质。() 5印度教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是()。A、情感 B、血缘 C、种姓 D、契约6.3中国宗族的概念与特点 1关于“联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家联宗后由互帮互助的义务 B、需要举行仪式C、联宗后能提升集团在社区中的地位 D、两家必须要有血缘关系2在正规的族谱中,记载的内容包括()。 A、宗族的出徙和迁移 B、祖产和族规 C、成员的名字、辈分 D、以上都有3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宗族的特点()。 A、拥有共同的行为规范 B、有关于成员的详细记录(族谱)C、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D、有共同的祭祖仪式和祭祀场所4宗族集体为个人提供的保障不包括()。 A、宗教方面的保障 B、经济方面的保障 C、情感保障 D、社会性保障5“宗”指的那些有共同祖先的人。() 6同宗者必定同族。()(同族者必定同宗,同宗者未必同族)6.4中国宗族的连带感与变迁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宗族作为一种有形的社会制度形式,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并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 B、大门大户是一种较大的宗族力量的表现C、中国的宗族在城市里同样广泛存在 D、农村选举过程中,宗族连带非常明显2中国宗族的变化不包括以下哪项?() A、1949的土地革命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B、农业合作化组织冲淡了宗族组织的作用 C、阶级意识削弱了宗族的连带感 D、农村宗族组织向城市转移3中国的宗族集团发生变化是从下面哪个阶段开始的?() A、1966年文革 B、清朝末年 C、1949年新中国成立 D、1978年改革开放4中国宗族集团中的成员资格会因为距离、情感和地位变化等因素而丧失。() 5宗族的连带感反映在荣誉共享,责罚共担上。()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连带感是宗族中个人向上奋斗的重要心理动力 B、连带感是一种对荣誉和责任的分担C、宗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离开宗族集团的人,都有一种回归宗族集团的倾向D、一般宗族中的人没有明确的定位6.5宗族在现代社会状态及影响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B、中国历史上非亲属自然性团体缺乏活力 C、“桃园结义”体现的是拟亲属集团D、中国人脱离宗族集团跟其他次级集团接触时就不再受原宗族集团的缔结原理影响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亲属连带原理的差序性决定了“分圈子” B、“亲人圈”中人与人无需相互依赖C、伦人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扩散分成若干圈子D、“亲人圈”中人的亲密程度由里向外逐渐递减3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特点不包括()。 A、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分圈子交往 B、强调亲情C、“关系”与“人情”相互依赖 D、交往上注重距离感,不提倡亲密4政党是一种契约性的次级集团。() 5生人圈子里的人在PSH模型中位于第3层。() 6亲属原则的特点不包括()。A、自动性 B、血缘或拟血缘性 C、包容性 D、差序性6.6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1中国社会交往具有零距离化倾向,这种交往关系的极致表现是()。 A、互帮互助 B、信赖友爱 C、不分彼此 D、讲求义气2关于“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系可以推动人际关系 B、利用关系无法直接接受他人帮助C、关系可以建立和维护有利网络 D、关系可以相互得利3在中国乡村集团中,非亲属非地域的自愿性团体数量众多。() 4 “大信不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中的交往模式不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 5下列关于中国人际交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视关系与人情 B、追求零距离化倾向 C、强调直接接触 D、强调间接接触6.7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利弊 1以下典故中,体现了“报恩”思想的是()。 A、白云苍狗 B、草木皆兵 C、程门立雪 D、衔环结草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身上有沉重的人情负担 B、中国人有强烈的义务感C、中国人倾向于逃避人情 D、人情负担过重会带来负面影响3中国人在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和帮助时,都要考虑下面哪一项()。 A、逃避 B、继续接受帮助 C、利益 D、还报4中国人人际交往的弊端在于过于重视人情,导致回报人情的负担很重。() 5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关系网。()6.8美国次级集团的缔结1下面哪一项是美国社会“自由结社”的特点?()A、自愿性B、权威性C、纪律性D、排他性2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作者是()。 A、哈耶克B、卡尔.马克思C、萨特D、托克维尔3美国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是社团,缔结社团的原理是()。 A、“缘-约”原理 B、亲属原理 C、契约原理 D、阶序原理4在美国的自由结社团体中,缔结集团的条件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模式。() 5美国人最主要的次级集团是以契约连带相联系的各类社团。()6.9美国社团的特点 1西方社会的共济会,其前身是()。 A、农业联合会 B、家族团体 C、自由石匠盟会 D、行业互助协会2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日是每年的()。 A、42381 B、42386 C、42384 D、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3种族歧视是社团什么特点的彰显?() A、平等性 B、自愿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4 “自由结社”的特点不包括()。 A、平等性 B、自愿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5美国社会中的大多数俱乐部都具有排他性特征。() 6以契约原理建立起来的团体会影响其中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6.10美国社团的契约原理 1契约原理的特点不包括()。 A、实用性 B、可计算性 C、高度的选择意志 D、基于信任与依赖2契约原理在以下哪个国家得到了最为精致的发展?()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印度3种姓的缔结原则是()。 A、契约原则 B、亲属原则 C、阶序原则 D、“缘-约”原则4在美国人的社团中,缔结社团的个体都是相互依赖的。() 5大量的自由结社的存在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亲密联系的表现。() 讨价还价这一行为体现了契约原理的哪个特点?()A、实用性 B、高度的选择意志 C、可计算性 D、基于信任与依赖 6.11契约原理的影响 1在契约原理影响下,人际关系的主要倾向不包括()。 A、交往关系的手段化 B、强调契约的重要性 C、人际关系的平等性 D、依赖人情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国人追求和维护权利平等的理念已经融入公民自觉意识B、如果毫无理由地给一个美国人特殊待遇,他会觉得不自在C、美国人以平等为荣 D、美国人以拥有特权为荣3在美国,人际关系的缔结是下面哪一种模式?() A、付出必有回报 B、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C、不相互信赖也能合作 D、只有相互信赖才能合作4关于契约(规则)的重要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际关系的缔结,自愿性和选择性程度较高 B、人际关系强调和谐的结果C、人际关系具有间接性、可测量性等特点D、这种关系较简洁,容易把握,是一种“不相互信赖也能合作”的模式5用条文和规则缔结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直接关系。() (间接)6在契约原理影响下,人际关系的交往是一种去感情化的交往模式。()7.1交换的概念与五个命题 1在下列人类学学者中,属于结构主义学派的是()。 A、费孝通 B、马林诺夫斯基 C、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D、摩尔根2构成现代交换理论的核心命题不包括()。 A、成功命题 B、刺激命题 C、价值命题 D、契约命题3霍曼斯现代交换理论中,其命题的缺陷不包括()。 A、预设每个人都是自利的 B、忽视社会变量 C、排除了情感因素 D、强调了文化力量4通婚也是一种交换形式。() 5狭义的交换是指:物,在人与人之间除掠夺以外的流动过程。() 6价值命题的含义是()。A、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B、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同样的行动C、某人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D、某种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人就会倾向于重复此行为7.2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1下面哪一项理论较好地描述了价格形成的机理?() A、权衡取舍 B、锚定 C、供需 D、杠杆2关于交往或交换,不正确的是()。A、交往是主体的交流,交换是客体的交流 B、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C、商品交换是符号交换,包括了人情等非货币化因素D、作为交往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3关于莫斯所描述的图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报礼物不是族群内部成员所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规则B、在族群内部,人们通过的交换来巩固和建立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团结C、礼物作为一种社会一体化的纽带被呈现出来D、礼物的交换是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社会结构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4商品交换是下面哪一项交换?()A、不等价交换 B、等意义交换 C、情感交换 D、符号交换5意义价值相等时要求交换价值必须相等。() 6等意义交换在后现代经济中被理解为交往,作为交往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7作为交往的交换,是等价交换()7.3等意义交换 1关于物物交换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与乙在交换的当初都希望从交换中的到好处,这种交换形式就是一种功能性B、交换者的地位平等,交换的价值相等,交换过程一般是同时完成的C、交换附带情感,交换过程中没有价值转换D、相同的行为可以同步发生在不同对象之间,而交换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随着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2下面哪一项不是信用借贷型交换的特点?() A、交换行为一般不重复出现 B、交换行为是附带感情的C、交换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 D、交换过程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3雇佣型交换中,受雇者也通常不是单纯的提供劳动,他对雇主还要求有忠诚、服务、服从等。() 4信用借贷型交换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 5下面哪一项不是等意义交换的形式?()A、信用借贷型交换 B、雇佣型交换 C、交易型交换 D、贸易型交换7.4价值转换及其与情感的联系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换是大范围、多维度、多层次的B、单次交换可能不平衡,多次交换会达到平衡状态C、衡量两个人的关系高尚程度主要看交换是否等价D、大部分交换都是一种等意义交换。2交换内容意义的大小是根据下面哪一项确定的?() A、人们的价值观 B、人们的兴趣爱好 C、法律准则 D、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