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2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 学习目标 表达技巧 1抒情手法2描写手法3修辞手法4篇章结构 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 即事感怀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 表达技巧之 抒情方法 1 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 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 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 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李白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 没有一字说伤怀 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难尽 随水长流 可谓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意韵含蓄深远 3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虞世南的 蝉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垂緌 下垂的帽带 此指蝉低头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也就是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 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李清照的 乌江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宁肯乌江自刎 也不愿过江偷生的英雄气概 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 不思北上的行为 简洁而有意味 颇显豪气 表达技巧之 抒情方法 5 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 如杜甫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6 用典抒情 用典 也叫用事 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 使诗典雅耐读 富于文采 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 咏史言志 总之都能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使语言精炼 内容丰富 如李商隐 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诗人通过化用 庄周化蝶 杜鹃啼血 的典故 表达了 忆华年 时对往事似幻似真 迷离恍惚之感 意境朦胧凄美 描写手法 1 衬托 正衬 烘托反衬2 反衬 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3 虚实结合 联想和想象4 对比5 白描6 细节描写7 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 如 以对方写自己 8 侧面描写 如视觉 触觉 听觉 嗅觉9 侧面虚写 曲写 如以对方写自己 委婉含蓄 田园乐 写景手法 衬托渲染层次安排运用修辞联想想象色彩搭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近景远景动静结合明暗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表达技巧之 描写手法 一 描写手法1 描写角度 上下 远近 如杜甫 绝句 俯视仰视 如寇准 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2 描写内容 所见 视觉 所闻 听觉 所感 触觉 味觉 嗅觉 如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3 描写方法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 动静相谐 3 虚实相生 4 明暗相衬 5 点面相结 6 白描工笔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一 从 衾枕冷 写 写被子 枕头的冷 衬托雪之大 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二 从 窗户明 来写 这是视觉所见 雪越大 就越明亮 看到的越明亮 反映雪也就越大 三 从 折竹声 来写 是听到的 雪大 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 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 折竹声 自然烘托雪大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借 行者 少年 耕者 锄者 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返回 2 动静相谐 动静相谐是指对事物 景物作动态 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 多角度开拓意境 构成一种情趣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杜甫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首联 颔联写自然美景 一阵新雨过后 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 夜幕降临 凉风习习 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 静 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动 颈联进一步写动景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 莲叶浮动 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返回 返回 3 虚实相生 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 有据为实 假托为虚 显者为实 隐者为虚 现实为实 想象为虚 客观为实 虚构为虚 正面直接描写为实 侧面间接描写为虚 虚实相生指眼前的 现实的 具体的景 事与过去的 想象中的 虚构的景 事互相映衬 交织 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写了两次 巴山夜雨 第一次是实写 前两句 第二次是虚写 后两句 想象未来一天与妻子团圆 共剪西窗烛 时再回忆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 4 明暗相衬指的是色彩 光线等方面的衬托 古代诗人很善于运用色彩 也很讲究着色艺术 他们常巧妙地运用词语进行色彩搭配 并赋予色彩生命或借色彩传情 从而寄寓特定的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 王维林深树密 阳光很少 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 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 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 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 这一点点亮光 反而使人更感到林的昏暗 幽深 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 张继暗的 江枫 与明的 渔火 相映成趣 返回 返回 5 点面相结 所谓 点 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所谓 面 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 点 的详细描写和 面 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 可以突出重点 体现深度 面 可以顾及全局 体现广度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千山 万径 是 面 孤舟 蓑笠翁 是 点 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 朱敦儒静态的 千里水天 的画面上 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 全诗点面结合 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 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6 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纯用线条勾勒 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 巧妙地排列开来 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 写出了 断肠人 眼中的凄凉景象 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工笔即细节描写 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 使读者有清晰 深刻的印象 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表达了异乡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返回 01 比兴02 比喻03 拟人04 对偶05 对比06 用典07 双关 谐音双关08 夸张09 叠字10 互文11 反问设问12 反语 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类赏析题答题指津 1 情景关系类 1 设问方式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请从 情 景 的角度对这首诗作赏析 某诗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2 答案要素 景 情 情景关系 表达效果 3 答题思路 诗歌写了哪些景物 抒了什么情 情景关系怎样 请从 情 景 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本词上阕先写薄暮凄清之景 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 长鸣传来 不见雁影 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下阕的 孤灯 与上片相呼应 景 融情于景 情景关系 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情 2 动静关系类 1 设问方式 分析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请从 动 静 角度赏析这首诗 2 答案要素 动景和静景 动静关系 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3 答题思路 写了哪些动景和静景 动静关系怎样 抒发了什么情感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从 动 静 角度赏析下面这首诗 冬柳陆龟蒙柳汀斜对野人窗 零落萧条傍晚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 寒鸥惊起一双双 诗的前两句 写冬柳的环境和形态 是静景 诗的后两句 写枯枝断落 寒鸥惊飞 是动景 动景和静景 动静结合 动静关系 描绘了冬日早晨野外寒冷衰落的景象 构成了一幅寒冽 冷清的江景图 表达效果 3 其他技巧类 1 设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试作分析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抒发了什么情感 有何效果 2 答案要素 表达技巧 具体分析 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3 答题思路 指出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表达技巧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分析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采用了比喻来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达技巧 以 小松 喻人 写 小松 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出凌云大树 具体分析 作者表达了人才出身可能卑微而终成大业 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常见问题类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或表达方式 提问变体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 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该句 联 诗 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怎样的效果 试结合诗的内容 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手法的 正确解答 这类提问 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 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 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审题时注意区分题干中的 一 些 主要 等关键词 问 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 只可写出一种 多写无效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至少写两种以上 不可少写 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 必须写出主要的 可写一到两个 若题干中没有明确要求 也要做到 抓住一点 不及其余 不要面面俱到 浅尝辄止 设题方法 1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2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怎样的效果 3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 试结合诗的内容 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手法的 解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题分析1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明确 A借景抒情 B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 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断肠人 C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 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题分析2 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A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归不得的孤寂凄凉之情 B 寒灯 二字渲染了旅馆氛围的凄凉清冷和诗人心境的凄凉 使得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情切动人 第三句采用曲写 侧面虚写的写法 步骤一 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 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 我 这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 步骤二 这样写 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 更显情真意切 感人至深 步骤三 1 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例题分析3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写 寒灯 有何作用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 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具体说明 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 步骤一 三四句中 芳树 对 春山 花 对 鸟 自落 对 空啼 步骤三 对偶的运用 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 整齐 写出了诗人 春行 途中的所见所闻 有山有树 有花有鸟 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花自落 鸟空啼 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 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 例题分析4 雨后池上刘攽 b 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比喻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 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Aa一二句以 水面平 明镜 照檐楹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 b三四句 忽起 垂杨舞 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 万点声 响等 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 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 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 以静显动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 试从 静 与 动 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例题分析5 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1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2 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答案要点 A a 诗中有画 突出色彩的描写 绘形绘色 b 以声衬寂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B 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答案要点 闲适恬静 乐于归隐 写景 例题分析6 1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 甘露 寺名 在镇江北固山上 下临长江 银山 江中巨浪 巩固练习1 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 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分析 解析1 a虚实结合 b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 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 松涛就在床下轰鸣 让人觉得如临万壑深渊 在这里千峰 万壑都是虚写 c却给了艺术体验之真 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 解析2 a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b塑造出一种豪壮 崇高之美 c为了领略那银山般浪涛的壮观 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的气势 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 以涤荡心胸 2诗题为 宿甘露僧舍 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寺院的建筑或历史 诗中更没有一点儿佛教所倡导的清静淡泊 超脱尘世的意味 作者的真实意图在哪 解析 以甘露寺所处之地为立足点 借以展现祖国江山的辽阔 尤其是长江的雄伟 同时抒发了作者豪迈 进取的胸怀 3前人评价这首诗说 放入 一词最显气魄 你同意吗 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同意 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 充分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气概 2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 此诗写作背景 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