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元代科举研究以日本的研究介绍做为中心【日】渡边健哉序言科举重要性当然不用说。关于科举,到现在为止阐明科举制度的研究狭义的科举研究是中心。但是,近几年,围绕科举的社会、文化的研究广义的科举研究繁盛起来。科举研究朝多方面发展。刘海峰提倡包括了狭义、广义的广泛的“科举学”。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概括了到现在为止数量众多的科举研究。书中列举的多种多样的题目表示着科举研究的扩展。本论文介绍的元代科举研究,在近几年也迎了新的局面。元代科举于仁宗皇庆二年(1313)所颁布。于延祜元年(1314)时在各地施行乡试,翌年56人成为了首批的进士。至元元年(1335)十一月,顺帝下诏罢科举。但是,至元六年再次恢复已经停罢科举制度,以后元代科举一直延续到至正二十七年(1366)。现在,元代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变化,元代的科举研究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论文探讨近几年的元代科举研究的发展,拟对最近的研究动向做出探讨。森田宪司、陈高华、樱井智美已经写过关于介绍科举研究的论文3。本论文在以上三位老师介绍科举研究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新的研究介绍。原因有二个:一、史料的大量整理;二、萧启庆对元代的进士名簿的调查,使得科举研究变得更清楚了。本论文,首先介绍探讨元代科举制度的“狭义的科举研究”。次之,以萧启庆的研究为主,进而触及近年来逐渐完备之合格者名单。最后,主要以日本学者的“广义的科举研究”为中心作以下介绍。一、元代的科举制度研究首先,介绍关于科举制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元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以安部健夫、宫崎市定、姚大力等的研究为代表1。最近出版了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通史(全5卷)2。第2卷关于宋、辽、金、元代的科举制度。陈高华执笔的元代内容,由元朝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元朝科举考试制度的内容、元朝学校考试和其它考试的三章而构成。最近,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3卷宋、第4卷辽金元也出版了3。该书汇集了有关科举的资料。由陈高华撰写的第5编元朝学校考试及其它考试验制度、第6编元朝科举考试制度,收集了元典章、个人的文集、地方志等之中有关科举的史料。另外,作为首部有关元代科举的专门著作,桂栖鹏撰写的元代进士研究出版了4。本书上篇的通论是写进士的为官经历和活动的,下篇的专门讨论是写各种史料中的高丽、色目人、蒙古族进士的。第l章元代进士仕官研究处理进士的为官经历的问题,探讨他们在官僚制度中进士怎么逐级升迁的。同时,第4章元代进士的文化活动论述进士的著作、文学活动和教育活动,很有意义。关于乡试,有李治安元代乡试新探5。阐明乡试的实施状况,认为乡试可以促进在地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关于殿试,有桂栖鹏元代殿试有无黜落问再探6,用永乐大典所引用的衡山县进士题名记、正德建昌府志所引用的新城县进士题名记,指出了殿试以名次来确定进行。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对制度的理解更清楚了。二、元代的进士一览在近几年的元代科举研究中,萧启庆的研究最为重要。特别近几年,萧氏元代的进士名簿有了一定的成就。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作为元代的进士合格者名簿,除了清代的抄本元统元年进士录和北京市孔庙辛卯(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以外没有其它的7。因此,其它的年度的名簿,须从各种史料中查找。这样的工作是由清代的钱大昕亲手做的。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有清钱大昕辑元进士考稿本一册,不分卷。8近几年,元进士考登载在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五卷上9。但是,陈高华、陈得芝和沈仁国发现这个全集,在文字上、标点符号上有很多的问题10。所以在看元进士考时须加以注意。关于作为第一次的科举的延祜二年的科举,有由于楼占梅、植松正的二人的研究。楼占梅伊滨集中的王征士诗11,是研究王沂的功绩的,文中列举了与王沂同年的40位进士的名字。另一方面,植松正元代江南地方官任用考察了37人12。两者一样利用王德毅等编纂的元人传记资料索引13。还有,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收录了元代科举中的高丽进士、元代色目人进士考、元代的蒙古族进士,提出了高丽、色目人、蒙古族进士的名单。同时,陈高华元泰定甲子科进士考14,明确了作为泰定元年进士49人的功绩。萧启庆的研究超过了前人,进行了元代进士名录的全面复原。根据萧启庆的研究,关于16次的科举的进士合格者的概况可以确认。我想对萧启庆表示衷心的敬意。萧启庆,以元统元年进士录校注为开端,先后公布了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校补、元延祜二年与五年进士辑录、元至治元年进士辑录、元泰定元年与四年进士辑录、元至顺元年进士辑录、元至正前期进士辑录、元至正后期进士辑录15。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元代进士辑考即将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行。在科举学论丛中有萧启庆之赓续钱大昕的未竟之业:谈元代进士录的重构,此篇中记录了元代进士辑考的构成16。依据此论文,元代进士辑考可分为正篇及附篇。正篇的第一部分为元统元年进士录及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第二部分则是以自己已发表的论文为来源,列出上述两项之外的进士名录,并附有详细之传记。附篇则收录了有关于科举的史料。我也衷心的期待着此书之出版。沈仁国也同样在做着与萧启庆一样的研究。沈仁国以元泰定丁卯科进士考为始,公布了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甲午科进士续考、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末四科进士续考、元延祜进士再探17。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末四科进士续考,关于至正17、20、23、26年的四次的科举探讨。沈仁国打算着手补充钱大昕元进士考的内容。他的研究,为中国科举辞典(翟国璋主编)的附录奠定了基础18,沈仁国也据此制作了进士名录。以后,我们要以这样的研究为参考。以上,我概括了介绍了关于元代进士的研究。当萧启庆的研究出版时,元代的科举资料完善时。我们还要有新的研究。三、围绕科举的研究关于所谓的“广义科举研究”,发表了许多各形各色之论文。以下,特别以日本学者的研究为中心,介绍广义的科举研究。近年在日本的科举研究中,对于科举相关出版物的研究逐渐盛行。首先,要提到的是宫纪子对策对策19。宫的论点广泛,可归纳为对考生如何学习这一问题的考察研究。相关研究中稍后将会涉及到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太平金策镜、答策秘诀等科举考试用书。最后介绍了丹墀独对。丹墀独对虽为科举考试用书,但记载了元代政治机构等内容,补充了现有史料。对于科举考试时唯一可以带进考场的韵书的研究,樱井智美已发表了两篇论文。樱井智美在礼部韵略与元代科举中20,对唯一许可带入考场的礼部韵略的版本问题和礼部韵略系统的韵书进行了介绍。元代科举受验持込许可书21,首先从属于礼部韵略系统韵书的文场备用排字礼部韵注这本书,探讨了皇帝的避讳问题。论文的后半部分,论述了科举制度恢复之前各种韵书大量出版、购买,与恢复科举制度的密切联系。这在展开讨论恢复科举的历史问题中,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论点。关于事林广记中收录的恢复科举时史料,“元代社会文化”研究班编事林广记学校类(二)、家礼类(一)译注中用现代日语作出了译注22。另外,关于事林广记,宫纪子对学界未知的两本事林广记对马藩宗家保存的元刊本和睿山文库所藏的抄本作了介绍23。森田宪司在元朝科举资料24中对宋元科举题名录、元统元年进士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1卷)、元进士考、三场文选其各自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解说。关于早就关注的科举考试用书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很大地研究也发展。森田宪司元朝科举资料与陈高华两种三场文选中所见元代科举人物名录大体上同时被发表了。特别陈高华论文,利用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列举乡试、会试合格者的名字,补充了进士一览的缺少内容。陈高华元朝科举诏令文书考25,介绍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甲集圣朝科举进士格式的诏令。关于在那里利用事林广记新编事文类翰墨大全等订正了十四种的诏令,对这十四种的诏令逐一进行探讨。陈高华的研究是关于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的有效利用。他给我们一个新的启示。再者,黄仁生元代科举文献三种发复是关于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的目录学的考察26。樱井智美元代仕官科举27,是关于庆元路哈剌鲁的进士讨论。从现存的史料,庆元路的进士可以确认5人,5人中的3人是哈剌鲁,指出,元代的哈刺鲁仕官可能利用科举制度。众所周知,元代的科举存在着南北间和民族间的种种差异,也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饭山知保从多角度展开分析金代的士人层,阐明了金代华北社会的容貌。在金元代华北外来民族儒学习得契机中28,就驻屯于濮阳县的探马赤军人家系唐兀台家为何学习儒学的,从社会状况的角度讨论了其契机。并推断出,由于外来民族的驻屯军家系无法与蒙古上层、高官相互勾结,学习儒学是其提升社会地位的可能手段之一。另外,女真、支配下华北科举受验者数考察了金代至元代的华北科举考生的人数29,推测出华北地区蒙古时代初期“儒人选试”有两万人、恢复科举后有两万三千人参加考试。由于出仕途径多样化,汉人考生人数比金代减少。另一方面,关于江南士人的仕途,三浦秀一发表了从思想史观点出发的研究成果。首先,三浦秀一在元朝南人科举朱子学讨论了恢复和科举对江南士人的影响30。着眼于袁桷和虞集等考官的史料,直面恢复科举,描绘出了当时的混乱状况。论文后半部分就江南学者许谦、程端礼、吴当对恢复科举做出了怎样回应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另外,三浦秀一在学生吴澄与南宋末叶的江西书院一文中31,追随吴澄青年期的思想形成轨迹的同时,对南宋最末期江西书院的学问倾向进行了分析。其考察了南宋末期的状况,而因为探讨了元代以后江西人才辈出的事实,可以称得上是意义深远的研究。由广义科举研究之观点所写成的渡边健哉科举制元大都中32,从于大都举行之科举礼仪,探讨元代中期的大都。对于科举进行之场所探讨,第一阶段之乡试考场、第二阶段之会试考场、由全国聚集而来之考生歇宿于何处、第三阶段之殿试考场以及于此之后与合格者有关之仪式的举行会场。从关于场地之研究中,可发现元代中期以后,举行科举之场所为大都的中央地方。总之,大都之发展由宫城所在之南部区域所展开,渐而向北边扩展,于元代中期时开发拓展至大都之中央区域。近几年的研究,从分析制度的研究摆脱出来,从仅仅限于历史学这个范畴,发展到横跨几个领域的研究。今后,这种方向更加迅速地发展。小结如上所述,和有着丰富积蓄的宋代、明代科举研究相比,数量极少的元代科举研究,近年来情况开始渐渐好转。作为背景,由陈高华和萧启庆所做出的基础研究的丰富成果不用多说。特别是本文未介绍到的萧启庆陆续发表的探讨元代科举的整体性论说。本文虽未全部论说,希望亦能予以参考。特别是萧启庆元代科举特色新论中33,网罗了目前为止的问题,加以分析改正,并提出了新的见解。沿着那样的研究步伐,从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多角度进行探讨,可以说科举研究正逐渐发展成为“广义的科举研究”。附记:本论文于近年元代科举研究(集刊东洋学96,2006年)之上,添加了近年研究内容之论述。于日本以外之研究仅触及了一部分而已,恳请原谅。此外,本论文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三浦秀一代表“科举文献明代中国思想史社会史”)之下之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注释:1安部健夫:元代知识人科举,载史林(42-6),1959年,后收入元代史研究,创文社,1972年;宫崎市定:元朝治下蒙古的官职蒙汉关系科举复兴意义再检讨,载东洋史研究(23-4),1972年,后收入宫崎市定全集,岩波书店,1992年;姚大力:元代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6),1986年等。2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通史(全五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3卷:宋、第4卷:辽金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5李治安:元代乡试新探,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李治安:元代乡试与地域文化,载元代文化研究(1),2001年,后收入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6桂栖鹏:元代殿试有无黜落问再探,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7关于元统元年进士录,也参看杨讷:关于元统元年进士录的版本与校勘,载祝贺杨志玖教授八十寿辰中国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另外,邢鹏在北京国子监元代进士题名刻石调查研究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刻石考弁(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5期)中论证,孔子庙的碑石不是元代的,而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制作。8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9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五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0陈高华:两种三场文选中所见元代科举人物名录兼说钱大昕元进士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1),2001年,后收入陈高华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陈得芝:嘉定钱大昕全集元史著述部分点校勘误,燕京学报(新)(11),2001年,后收入蒙元史研究丛考,人民出版社,2005年;沈仁国:嘉定钱大昕全集元进士考点校补正,载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008年。11楼占梅:伊滨集中的王征士诗,载史学汇刊(12),1983年。12植松正:元代江南地方官任用 ,载法制史研究(38),1989年,后收入元代江南政治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1997年。13王德毅等编:元人传记资料索引(全五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1982年。14陈高华:元泰定甲子科进士考,载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后收入元史研究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5萧启庆:元统元年进士录校注,载食货月刊复刊(13-1、2,3、4),1983年;萧启庆: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校补,载食货月刊(16-7、8),1987年;萧启庆:元延祜二年与五年进士辑录,载台大历史学报(24),1999年;萧启庆:元至治元年进士辑录,载宋旭轩教授八十荣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宋旭轩教授八十荣寿论文集,宋旭轩教授八十荣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2000年;萧启庆:元泰定元年与四年进士辑录,载蒙古史研究(6),2000年;萧启庆:元至顺元年进士辑录,载文史哲学报(52),2000年;萧启庆:元至正前期进士辑录,载燕京学报(新)(10),2001年;萧启庆:元至正后期进士辑录,载燕京学报(新)(15),2003年。16萧启庆:赓续钱大昕的未竟之业:谈元代进士录的重构,载科举学论丛,线装书局,2009年。17沈仁国:元泰定丁卯科进士考,载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15),2002年;沈仁国: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甲午科进士续考,载学海,2003年第2期;沈仁国: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末四科进士续考,载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16),2003年;沈仁国:元延祜进士再探,载燕京学报(新)(20),2006年。18翟国璋主编:中国科举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9宫纪子:对策对策科举出版,载木田章义编:古典学现在V,特定领域研究古典学再构筑总括班,2003年,后收入时代出版文化,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20樱井智美:礼部韵略与元代科举,载元史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5617-2025钢件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 2025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经典例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高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一》预测复习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新生儿电解质紊乱纠正原则
- 房产抵押展期合同(标准版)
- 卸船合同(标准版)
- 事业单位联考题库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效果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策略分析报告:市场需求与竞争策略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监理
- 股东出资协议书合同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
- GB/T 27060-2025合格评定良好实践指南
- DB45∕T 2789-202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