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名人,一名言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1页
【历史】一名人,一名言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2页
【历史】一名人,一名言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观点,原文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的兴盛或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顾炎武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名炎武,号亭林。明朝灭亡后,顾炎武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在南明政权下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并决意不与清廷合作。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此后,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顾炎武终身为反清事业奋斗奔波,这与国破家亡的经历和他一直受到的良好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知识链接】上述内容反映的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由此我们可以链接以下相关知识。(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秦朝儒家思想遭压制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新意”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被借用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抨击。 (2)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3)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如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即时训练1.汉宣帝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影响汉朝形成该刑罚原则的主要因素是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2.某学者曾写道:“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 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A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B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C体现了现代民本思想D是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的结合3.近代学者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梁启超这段话直接针对的是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妥协卖国C.推翻清政府统治D.迫切唤醒人民大众的责任感4.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取其精华,弃之糟粕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5.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纪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充满宗教迷信的神怪传说,而用人的行动来阐释历史的发展变化。作者撰述历史时所体现的思想不包括A人文主义 B关注现实C教会从属于国家D摆脱神学束缚6近年来,数以千计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学,在当今世界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阅读材料:材料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材料二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三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材料四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鲁迅狂人日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据材料二归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他们在文化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3)结合材料三分析伏尔泰为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4)材料四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5)当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参考答案与解析1. B诏书的意思是,从现在起,儿子包庇父母,妻子包庇丈夫,孙子包庇祖父母的,都不再连坐;而父母包庇儿子,丈夫包庇妻子,祖父母包庇孙子的,犯死罪的,应请廷尉进行决断。这体现了儒家重视家庭和谐的伦理观,故选B。2.B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根据材料信息“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可知,黄宗羲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选B。3.D抓住材料中“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梁启超认为人民大众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毒害,缺乏危机、责任意识,因此需要解放人们的 思想,唤醒人民大众。4.D康有为、严复、陈独秀等人都利用进化论来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其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题干中体现的是陈独秀等人利用西学,而没有提到“西学中源”,排除C项。答案为D。5.C材料说明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对佛罗伦萨历史的介绍不再从上帝创世纪开始,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这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特点。A、B、D都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C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C。6.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孔子的言语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抑儒”,而汉武帝是尊儒,他们的目的都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只是手段不同而已。第(3)问,从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来思考,并结合孔子“仁”的思想分析。第(4)问,从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方面来思考。第(5)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答案(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核心:“仁”和“礼”。(2)态度:秦始皇压制;汉武帝尊崇。相同之处: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3)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体现了人道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