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pdf_第1页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pdf_第2页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pdf_第3页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 卷第6 期 2 0 0 8 年1 1 月 潍坊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o fW e i f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V 0 1 8N O 6 N O V 2 0 0 8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 管 潍坊学院 山东 文 潍坊2 6 1 0 6 1 摘要 介绍了拖拉机离合器的发展 进行了离合器的改进 开有梯形槽的碟形弹簧在制造过程中易 产生应力集中 把梯形槽改为弧形槽使离合器寿命大有提高 石棉有机摩擦材料和金属陶瓷摩擦材料在高 温段的摩擦力矩均不稳定 在石棉有机摩擦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陶瓷粉末 试验证明其抗高温性能高于 前二者 关键词 离合器 磲形弹簧 摩擦材料 中图分类号 T H l 3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6 7 1 4 2 8 8 2 0 0 8 0 6 一0 0 6 5 一0 3 拖拉机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动力机 械 在农业生产中与相应的农具配合具有广泛的用 途 拖拉机离合器看似结构简单 工作原理浅薄 但 是其结构的发展却经历了上百年 融合了几代人的 智慧和心血才达到今天的地步 其设计理论也从传 统的机械 力学领域深入到热 电 材料 控制等众多 领域 今天 技术已发展到电子化 信息化 离合器 的发展也面临着用新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 1 离合器的发展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 锥形离合器最为 成功 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1 8 8 9 年德国戴姆勒公司 生产的钢质车轮的小汽车上 结构如图l a 所示 它 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 件 采用锥形离合器的方案一直延续到2 0 世纪2 0 年代中叶 对当时来说 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容 易 摩擦面容易修复 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驼毛带 皮革带等 那时也曾出现过蹄一鼓式离合器来替代 锥形离合器 其结构如图1 b 所示 该结构采用的是 内蹄一鼓式 这种结构型式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 使蹄紧贴鼓面 蹄一鼓式离合器所用的摩擦元件为 木块 皮革带等 其重量较锥形离合器轻 无论锥形 离合器或蹄一鼓式离合器 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 甚至出现主 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 当时 所提供的材料复合体的摩擦系数变化很大 容易引 起自锁 现在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 合器 它是直到1 9 2 5 年以后才出现的 多片离合器 最主要的优点是 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 无 冲击 早期的设计中 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 一个钢 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 采用纯粹的金属对金属的摩 擦副 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 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性 能 浸在油中的盘片式离合器 盘子直径不能太大 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 此外油也容易把金属盘 片粘住 不易分离 但毕竟还是优点大于缺点 因为 在当时许多其他离合器还在原创阶段 性能很不稳 定 圈1 锥形离合器 a 蹄一鼓式离合器 b 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片式离合 收稿日期 2 0 0 7 一1 0 2 6 作者简介 管文 1 9 6 8 一 女 山东高密人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一6 5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潍坊学院学报2 0 0 8 年1 1 月 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 能耐受更高的温度 此外由 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 因 而可以减少摩擦片数 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 合器转变的关键 早期的单片干式离合器有与锥形 离合器相类似的问题 即离合器接合时不够平顺 实际上早在1 9 2 0 年就出现了单片干式离合器 这和 发明了石棉基的摩擦面片有关 但在那时相当一段 时间内 由于技术设计上的缺陷 造成了单片离合器 在接合时不够平顺等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 期 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盘金属片上是没有摩擦面片 的 摩擦面片是贴附在主动件飞轮和压盘上 弹簧布 置在中央 通过杠杆放大后作用在压盘上 后来改用 多个直径较小的弹簧 一般至少6 个 沿着圆周布 置直接压在压盘上 成为现今最为通用的螺旋弹簧 布置方法 这种布置在设计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 处 使压盘上弹簧的工作压力分布更均匀 并减小了 轴向尺寸 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 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 小 散热性好 结构简单 调整方便 尺寸紧凑 分离 彻底等优点 而且由于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 已能 做到接合平顺 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 中 小各类车 型中 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 当完善 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 提高了离合 器的接合平顺性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 振器 防止了转动系统的扭转共振 减小了传动系噪 声和动载荷 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 近年来车辆在性能上 向高速发展 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 载重车 趋于大型化 但随着发动机功率不断加大 离合器 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 现离合器从动盘的直径 已达4 3 0 m m 增加离合器传扭能力 提高其使用寿 命 简化操作 已成为重型离合器当前的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 可采用双片干式离合 器 在理论上 相同的径向尺寸双片离合器的传扭 能力和使用寿命是单片的2 倍 但受到其他客观因 素的影响 如散热等 实际的效果要比理论值低一 些 近年来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不断改进 在国外 某些重型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 与干式 离合器相比 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冷却的结果 摩擦 表面温度较低 不超过9 3 因此起步长时间打滑 也不致烧损摩擦片 查阅国内外资料获知 这种离合 器的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5 6 倍 但湿式离 合器优点的发挥是一定要在某温度范围内才能实现 6 6 一 的 超过这一温度将起负面效应 2 离合器的改进 目前拖拉机离合器应用较多的压紧元件是开梯 形槽碟形弹簧 最近几年我国在拖拉机上也开始配 有膜片弹簧离合器 特殊的碟形弹簧 但应用不多 由于膜片弹簧的结构特别 使得其内应力复杂 不容 易掌握 且由于使用频率较高 在工作过程中承受循 环交变载荷 有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据统计 有的膜 片弹簧工作寿命小于3 0 万次 大大低于一般要求的 1 0 0 万次 目前此技术尚不够完善 图2 开弧形槽碟形弹簧 左 开梯形槽碟形弹簧 右 目前使用的开有梯形槽的碟形弹簧 见图2 右 在制造过程中易产生应力集中 尤其在各梯形 的交点处 从而降低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作者在梯 形槽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把梯形槽改为弧形槽 图 2 左 为6 5 马力轮式拖拉机离合器的碟形弹簧 弧 形槽的离合器经潍坊拖拉机厂试验 证明其性能大 有提高 寿命比同类型梯形槽离合器延长2 年 目 前改进的弧形槽离合器已被山东潍坊拖拉机厂成功 应用在6 5 马力轮式拖拉机上 3 离合器摩擦材料研究 直到今天 拖拉机离合器的摩擦材料中多数还 是以基础为石棉的材料编制而成 这种编制的面片 是由石棉纤维和铜丝或锌丝绕制成石棉线绳制成 采用它的原因是 一方面石棉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而 另一方面它又得到铜丝或锌丝的加强 具有较高的 摩擦系数 O 3 0 4 密度小 低温时性能稳定 耐 磨 具有必要的强度 制造容易 成本低 但摩擦系 数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当温度超过2 5 0 时 摩擦系 数下降到0 2 5 以下 磨损加剧 甚至导致衬面变质 或烧裂 因此石棉摩擦衬面适于在中 轻载荷下工 作 金属陶瓷摩擦材料作为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面 片 国外从2 0 世纪5 0 年代起 在工程机械及载货汽 车上就开始使用 由于金属陶瓷摩擦面片的摩擦系 数高于有机片 装用金属陶瓷摩擦面片的离合器相 对于采用有机片的离合器来说 在同一夹紧载荷下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第6 期管文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 可提供更大的摩擦力矩 即离合器的转矩容量较有 机片大 或在相同转矩容量下 所用夹紧载荷可较 小 使离合器接合更柔和 分离力更小 二者各有优点 但其共同的缺陷是在高温段的 摩擦力矩均不稳定 作者进行了大量试验 发现在 石棉有机摩擦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陶瓷粉末 试 验证明其抗高温性能高于石棉摩擦片 也高于陶瓷 摩擦片 见图3 图3 是我国研制的金属陶瓷片和石棉有机片在 不同温度下摩擦力矩变化情况 其中3 为作者试验 的加入一定比例陶瓷粉末的石棉有机片 从图中可 看出金属陶瓷片在较高温度下仍有较大的摩擦力 矩 从这L 侧面也可反映出它比有机片的使用寿命 要长 但高温时摩擦力矩值变化很大 作者在石棉 有机片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陶瓷粉末进行试验 结果 发现加入陶瓷粉末的石棉有机片摩擦力矩值变化平 稳 尤其在高温段 观察图3 曲线1 2 3 的高温段 不难发现加入陶瓷粉末的石棉有机片的摩擦力矩最 为稳定 而金属陶瓷片和石棉有机片在高温段摩擦 力矩变化极大 由此看出作者的设想是正确的 目 前该技术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I 3 2 6 01 2 01 8 02 4 0删 T P C 圈3 不同温度下摩擦力矩测试结果 1 一金属陶瓷片2 一石棉有机片 3 一加入陶瓷粉末的石棉有机片 4 结束语 介绍了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发展 并对离合器 的结构进行了成功改进 使其性能大有提高 同时对 目前离合器使用的摩擦材料进行分析对比 指出存 在的缺陷 提出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徐石安 江发潮 汽车离合器 汽车设计丛书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0 5 2 3 罗永荤 湿武离合器金属带武无级交速器 C V T D 杭州 浙江大学 2 0 0 1 3 管文 拖拉机离合器设计与研究F D 济南 山东大学 2 0 0 7 4 3 张军华 W i n d o w 系统下的新型汽车离合器扭转性能检验机的开发 D 重庆 重庆大学 2 0 0 4 5 曲秀金 陆念力 车仁炜 超越离合器综述口 机械传动 2 0 0 5 2 9 1 6 9 7 2 6 3 康海涛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研究 D 长春 吉林大学 2 0 0 4 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A n a l y s i so fT r a c t o rC l u t c h G U A NW e n W e i f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W e i f a n g2 6 1 0 6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r a c t o rc l u t c ha n di m p r o v e si t t o o T r a p e z o i dg r o o v e i np r o c e s s i n gm a n u f a c t u r ep r o c e s si se a s yt op r o d u c ec o n c e n t r a t e ds t r e s sa n dr e d u c ei t sl i f e T h i sp a p e r c h a n g e st r a p e z o i dg r o o v et oa r cg r o o v e a sar e s u l t c l u t c hl i f er i s e sg r e a t l y T h ef r i c t i o n a lm o m e n ti nt h e 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o fa s b e s t o sa n dc e r m e t sm a t e r i a li sv e r yu n s t a b l e T h ep a p e rj o i n ss o m ep o r c e l a i np o w d e ri na s b e s t o so r g a n i c l T e s t sp r o v et h a ti t s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 r e s i s tc a p a b i l i t yi sh i g h e rt h a ne i t h e ro f f o r m e r K e y w o r d s c l u t c h d i s hs h a p es p r i n g f r i c t i o nm a t e r i a l 责任编辑 肖恩忠 枷 眦 啪 言 l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 作者 管文 GUAN Wen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