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pdf_第1页
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pdf_第2页
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pdf_第3页
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pdf_第4页
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试论江西进士的地理分布 郑建明 提要从唐代到清代 江 西各地进士数量的增减大体与 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如吉安府 南昌府 抚州府 等 但也有一 些例外情况 如建昌府及唐代的衷州宜春郡即衰州 府 因此 江西各地进士数量的增减既体现了历史的自然性 也 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 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江西进士地理分布 进士是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最为人所重 的人才 进士的多少 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方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水平 因而 很有探讨的必要 现代江西版图从明 清以来已基本固定只有婆 源县民国以后才从安徽徽州府划人 因而 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内 本文基本上以明 清时期的府为单位 论述自唐代一年 开始 到光绪六年年 江西各地的进士分布及其变化不包 括 一 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少量进士 在唐 宋 元 明 清五 大朝代统治的多年 中 江西共产生进士名 其各地分布 的多寡与原因及发展变化 正是本文试图加以探讨的主要 内容 一唐代江 西进士的分布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其著名的 滕王阁序 中曾赞美江西为 一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之 区 但这对宋代以前的江西来说主要属文 学夸张之辞 而对宋 元 明三朝来说则可谓天才的预测 作为以后 人才勃兴的酝酿时期 唐代出 自江西的人才不多 进士也只有 名 见表 表唐代江西进士一览表 地地方方袁州宜春郡郡饶州翻阳郡郡洪州像章郡郡信州广信郡郡虔州南康郡郡 回回 衰衰衰州州宜春春隔 又 二 二 叫 叫嗣嗣 丰州 州 日日阵昌昌网 网国国匝匝网网 赣县县粤都都都 降降降降降叫叫阵月月月月月严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 数数目目 卜卜 分田 田 小小计计 写写写写 资料来源 光绪 江西通志 卷二十一 选举表二 从表 可以看出 在唐代江西名进士中 属于袁州宜春郡 的就有名 占全省进士 总数的写 可谓独领风骚洪州豫 章郡和饶州都阳郡各有名进士 各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以 上三郡进士共名 占全省进士 总数的 另外 信州有进 士名 虔州有进士名 而吉州庐陵郡 抚州临川郡和江州得阳 郡尚未有一名进士 其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唐代江西的进士分布是否反 映了当时江西各地经济文化与教 育的发展水平呢 从表 可以看出 唐代江西进士 的分布只部分地反映了当时 江西各地的发展情况 具体地说 拥有人的洪州与拥有 人的饶州 都产生名进士 反映了这两郡较高的经济文 化发展水平 而有着人的吉州 人的抚州及 人的江州没有一名进士 仅有人的袁州却拥有名进士 这无疑是历史上罕见的非正常现象 对这种现象 或许应该从经济 文化因素以外 即主要从唐代政治因素方面去寻找解释 众所周知 唐代的科举取士 制度毕竟还没有象宋元以后那样 完善和严格 这无疑就为人为因素发挥作用提供了方便 而恰恰在 表唐代江西各地人口 书院 进士对比表 地地方方人 口口 书院院进士士 洪洪州豫章郡郡写写肠肠 江江州得阳郡郡 饶饶州都阳郡郡 虔虔州南康郡郡 吉吉州庐陵郡郡 袁袁州宜春郡郡 抚抚州临川郡郡 信信州广信郡郡缺载载载载载 总数数 资料来源 新唐书 卷四十一 地理志 李才栋 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第页 江西教育出版社 光绪 江西通志 卷三十一 选举表 这方面 袁州宜春郡占有一定的为江西其他州郡所不具备的方便 条件 这就是韩愈和李德裕的先后贬官袁州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年 十月 韩愈在谏迎佛骨遭贬潮阳 后量移袁州 担任过一年的袁州刺史 二十年后 唐文宗大和九年 年四月 李德裕在牛李党争第一个回合的较量 中失利 被贬 为袁州长史 时间也是一年 这两人在袁州的贬官生涯虽然短暂 对他们本人而言也绝不是什么好事 但对当时相对偏僻 落后的袁 州宜春郡 来说 却无疑是难得的机遇 此二人都是誉满朝野的名 家高手 且很快又都重新回朝担任要职 在他们的提携下 袁州出 韩诗有 莫以宜春远 江山有胜游 句 可以说明这一点 一 现了 比江西其他州更多的进士 唐披言 卷四记载 韩文公名播 天下 自潮州量移宜春郡 郡人黄颇师愈为文 亦振大名 与黄 颇 同时 的卢肇 易重等人也都或多或少 或直接或 间接地得益于 韩 李二人物的点拔与培养 因而在元和一年以前 袁州 只有名进士 在韩 李 过化 之后 即开成年间 一 年以 后 袁州涌现出名进士其中包括江西第一名状元卢肇 晚唐著 名诗人郑谷及状元易重等 虽不能说袁州宜春郡在唐代江西进士 分布中独领风骚完全是韩愈 李德裕的功劳 但起码可以说 这一 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韩 李二人的暂时官场失意 因此 唐代江西进士 的分布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时江西各地 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因书院在唐代刚萌芽 此处不赘 象袁州宜 春郡那样在人口上处于倒数第二 而进士却 占全省以上的情 况实属历史上罕见 的特例 在以后江西历代的进士分布中也未再 出现这种现象 二两宋时期江西的进士分布 两宋时期 一 年 江西地区人才辈出 进士众多 共 达名 比唐 元 明 清总数还多 这既与当时朝廷大量取士的 政策有关 也是 当时江西各地经济文化发达 教育普及程度高的 反映 见表 从表 可以看 出 在两宋三百多年江西所产生 的名进 士 中 吉州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全省第一 饶州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全省第二 建昌军 宋史 卷一百五十五 选举志 许怀林 试论宋代江西经济文化的发展 载 中华文 史论丛 增刊 宋史论文集 不包括制科 童子科及特奏名进士 表宋代江西各地人口 书院 进士对比表 地地方方人 口口 书院院进士士 隆隆兴府洪州州 瑞瑞州州 环环 袁袁州州写写 临江军军 吉吉州州纬纬 抚抚州州环环 建建昌军军写写 信信州州 肠肠 饶饶州州 南南康军军 江江州州 赣赣州州 南南安军军 兴兴国军军 宗宗室室室室室室 总总数数 资料来源 光绪 江西通志 卷四十七 舆地略四 及 宋史 卷八十六 地理志 李才栋 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第 一 一 页 光绪 江西通志 卷二十一至二十三 选举表 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全省第三 抚州有 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四洪州隆兴府有 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五临江军有名 占全 省进士 总数的 名列第六信州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 的 名列第七 南康军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八赣州有名 占全省进士 总数的 名列第九瑞 洲有 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十袁州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十一 在江西各地的赵宋宗室人 员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十二 江州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十三南安军有 名 占全省进 士总数的 名列第十四兴国军有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名列第十五 除兴国军今属湖北省外 尽管从到 从到 有 十多倍的差距 但在整个江西进士史上 这 仍是最不悬殊的一个朝代 足可以反映两宋时期江西各地的经济 文化和教育得到普遍发展 的历史 由于州 军有大小之分如吉州 洪州有八县 而南康军 绮州 等只领三县 那些辖县多的州很可能仅因其辖县多而占有优势 因而有必要以县为单位进行一番考察见表 从表 可以看出 以县为单位 进士最多的地方并不是吉州 的 某县 而是建昌军南城县 该县在两宋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抚州临川县因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而名 列第二第三名为饶州德兴县 共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第四名才是 吉州庐 陵县 有 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与那些只有一两名进士甚至没有进士的县比 这种悬殊的差 距堪称霄壤之别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吉州 饶州排名全省各州 军 的一 二名 靠的是县多和各县实力比较均衡建昌军屈居第三 吃 亏在辖县太少抚州居第四则主要 由于各县实力不均衡 从表还可以看 出 从总体上来说 两宋时期江西各地的经济 文化和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 因而呈现出户口繁庶 书院 众多 进士分布面广的特点 但从表中也可 以看出 各地的发展仍 然是不平衡的 拥有人的吉州 其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 写 为全省人口第一大州 而进士占全省的 其比例并 不算高 饶州虽然只有人 其人 口规模在吉州 洪州 赣州 抚州之下 但却拥有所书院 占全省 书 院总数的 为全 省书院数量之最 所以该州进士占全省的 主要应是得益 表宋代江西进士一览表 地地方方数目目百分比比地方方数目目百分比比地方方数目目百分比比 洪洪州州州州瑞昌县县信州州州州 南南昌县县写写吉州州州州上饶县县写写 新新建县县庐陵县县贵溪县县 丰丰城县县吉水县县玉山县县 进进贤县县永丰县县 王 铅山县县 奉奉新县县泰和县县 纬纬 弋阳县县 靖靖安县县安福县县环环虔州州州州 武武宁县县永新县县赣县县写写 分分宁县县 写写 龙泉县县宁都县县 隆隆兴兴万安县县兴国军军 瑞瑞州州抚州州粤都县县 高高安县县临川县县石城县县 新新昌县县祟仁县县信丰县县 袁袁州州肠肠宜黄县县瑞金县县 宜宜春县县乐安县县龙南县县 分分宜县县金溪县县会昌县县 万万载县县建昌昌昌昌南安安安安 萍萍乡县县南城县县大皮县县 临临江江江江南丰县县南康县县 清清江县县写写新城县县上犹县县 新新淦县县写写广昌县县南康康康康 新新喻县县饶州州州州星子县县 峡峡江县县都 阳县县都昌县县 江江州州州州乐平县县建昌县县 德德化县县余干县县安义县县 湖湖口县县德兴县县环环环环环 德德安县县浮梁县县宗室室 彭彭泽县县安仁县县肠肠总数数 资料来源 光绪 江西通志 卷二十一至二十三 选举表 一 于教育普及程度高 而建昌军 洪州 抚州等州军进士的全省排各 靠前 也大都与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及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分不开 因此 总起来看 两宋时期赣 中一带经济文化较发达 教育发 展较快 因而进士众多 赣南 赣北则因经济文化与教育事业相对 落后 人口也较稀少 因而进士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 建昌军南城县 的进士众多是与该县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李靓创办的吁江书院分 不开的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没有吁江书院培养的高素质人才 就没有南城县和建昌军在两宋时足以傲视全省的众多的进士因 为单就人口规模和书院数量来说 建昌军和南城县都无法名列全 省前茅 所以 虽然从总体上看 两宋时期江西进士的分布反映了 各地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水平 但南城县和建昌军进士众多反 映的却主要是著名书院教育的质量 三元代江西的进士分布 从元成 宗大德 年间 一 年到元顺帝至正二 十 年 年 在元朝取士 的六十多年里 江西共出进士名 分布 在个地方见表 从表可以看 出 吉安路的吉水县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总数的 为全省各县进士数量之冠临江路的新喻县有进士 名 占全省进士 的 为全省第二名 江州路的彭泽县有进 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为全省第三名建昌县的南城县有 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为全省第四名龙兴路的宁州有 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为全省第五名 吉安路的庐陵县 和饶州路的德兴县各有名进士 各 占全省进士的 并列全 省第六名 如果以路为单位进行比较 其结果又略有差别见表 李才栋 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第 一 页 表元代江西进士一览表 州州县县数目目百分比比州县县数目目百分比比 龙龙兴兴都阳阳 新新建建余干干写写 奉奉新新 写写浮梁梁 进进贤贤乐平平 靖靖安安安仁仁 宁宁州州德兴兴 衰衰州州上饶饶 宜宜春春弋阳阳 万万载载玉山山 萍萍乡乡写写贵溪溪 清清江江写写庐陵陵写写 新新喻喻吉水水写写 新新淦淦安福福 富富州丰城龙泉泉 上上高高泰和和纬纬 抚抚州州永丰丰 祟祟仁仁永新新 乐乐安安写写万安安 金金溪溪 彭泽泽 南南城城德安安 新新城城湖 口口 建建昌昌 都都昌昌不知何地地 总总数数 资料来源光绪 江西通志 卷二十四 选举表 从表可以看 出 拥有吉水和庐陵等县 的吉安路有进士 名 占全省进士 的 第一名非其莫属拥有德兴等县的饶州 路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排名第二拥有 宁州 等州县的龙兴路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排名第 表元代江西各地人口 书院 进士对比表 地地方方人 口口 书院院进士士 龙龙兴路路 吉吉安路路 瑞瑞州路路 袁袁州路路 临临江路路肠肠 抚抚州路路写写 江江州路路 南南康路路 翰翰州路路 建建昌路路 南南安路路 信信州路路 饶饶州路路 南南丰州州 铅铅山州州 总总数数 资料来源 元史 卷六十二 地理志 铅山州丁口据乾隆 铅山县志 卷三 户口 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第 一 页 光绪 江西通志 卷二十四 选举表 三拥有新喻等县 的临江路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排名第四拥有南城等县的建昌路和拥有彭泽等县的江州路各有 名进士 各占全省进士的 并列第五信州路有 进士 名 占全省进士 总数的 排名第七袁州路有进士名 占 全省进士的 排名第八抚州路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排名第九 南康路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排名 第十瑞州路仅有名进士 占全省进士的 排名第十一另 有一名不知出处 而赣州路 南安路以及省辖的南丰州 铅山州均 没有一名进士 显然 元代江西各地进士分布比宋朝的差距更加悬 殊 但比起唐代则又小得多 从以上排名可以看出 无论以县还是以路为单位 元代吉安路 都稳居全省第一名 其在全省所占比例从宋代的上升为 写 进一步巩固了该路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而饶州路虽然仍排 名第二 但其在全省所占比例却从宋代的下降为 其第二地位已遭到削弱 龙兴路洪州 临江路 江州路及袁州路 均比宋代所占比例有较大上升建昌路有所下降 抚州路 瑞州路 下降明显 赣州路和南安路这两个位于赣南的路在元代竟无一名 进士 与赣北江州路的突飞猛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表还可以看出 吉安路能排名全省第一 自有其雄厚的经 济文化与教育基础 该路有人 口 人 占全省人口总数的 为全省人口第二大路有所书院 占全省书院数量的 为全省之最 所以吉安路进士全省第一实在是顺理成章的 事 饶州路有人口人 占全省人口的 是全省人口 第一大路有所书院 占全省书院的 居全省第二 因而 该路取得全省进士第二也属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 在该路人口大增 的同时 其重视教育 大办书院的劲头已被吉安路所超越 这也就 是吉安路前进 饶州路后退的原因所在 龙兴路和临江路的进步也 与其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同步 如前所述 建昌路和江州路的排 名靠前恐怕与位于那一带的著名的吁江书院南城和白鹿洞书院 庐山所发挥的非 同一般的培养人才的功能分不开 所以对这两 个地方在元代江西进士分布中的成就 不能仅从经济文化水平及 书院数量上去理解 总之 虽然元代存在时 间较短 取士时 间不长 取士数量有限 但毕竟元代江西进士 的分布还是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各地的经济文 化与教育发展水平 这就是赣 中继续保持优势 赣北大有进步 饶 州开始后退 赣南与赣 中的差距拉大 形成了元代江西进士分布的 新格局 四明代江西进士的分布 假如说宋 元时代的江西因其名家辈出而给人以蓬勃向上的 印象的话 明代的江西则给人以虽人才鼎盛却在逐渐走向衰落的 感觉 虽 然明代江西拥有解络 杨士奇 汤显祖等全国性人物 且有 所谓 翰林多吉水 朝士半江右 的说法 但缺少象欧阳修 王安石 文天祥那样的历史伟人 明代江西共出进士名 分布在全省个州县见表 从表可以看出 明代江西拥有进士最多的县是南昌府南昌县 共 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第二名是拥有进士 名的吉安府安福县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第三名为南 昌府丰 城县 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第四名是拥有 名进士的吉安府吉水县 占全省进士总数第五名是吉安府 泰和县 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第六名为抚州府临 川县 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第七名是吉安府庐 陵 县 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第八名为南昌府进贤县 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第九名为吉安府永丰县 有进 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第十名为南昌府新建县 有进士 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在前十名的县 中 除第六名为抚州府临川县外 南昌府占有四 名 吉安府占有五名 这样一来 各府排名中的前两名也就可想而 知了见表 从表可以看 出 吉安府共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总数的 以绝对优势名列全省第一南昌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 表明代江西进士一览表 县县名名数目目百分比比县名名数目目百分比比县名名数目目百分比比 南南昌县县 临川县县安义县县 新新建县县崇仁县县德化县县 丰丰城县县宜黄县县德安县县 进进贤县县乐安县县湖口县县 奉奉新县县金澳县县彭泽县县 靖靖安县县东乡县县瑞昌县县 武武宁县县南城县县写写大庚县县 宁宁州州南丰县县上犹县县 高高安县县写写新城县县南康县县 上上高县县广昌县县崇义县县县县 新新昌县县沪澳县县赣县县 宜宜春县县上饶县县宁都县县 分分宜县县玉山县县粤都县县 万万载县县广丰县县县县石城县县县县 萍萍乡县县铅山县县兴国县县 清清江县县弋阳县县龙南县县 新新喻县县贵溪县县安远县县县县 新新淦县县兴安县县县县瑞金县县 峡峡江县县都阳县县信丰县县 庐庐陵县县余干县县会昌县县县县 吉吉水县县乐平县县定南县县县县 永永丰县县安仁县县长宁县县县县 泰泰和县县浮梁县县 万万安县县写写德兴县县 龙龙泉县县星子县县 永永新县县环环都昌县县 永永宁县县建昌县县环环总数数 资料来源康熙 西江志 卷四十九至五十二 科目 一 表明代江西各地人口 书院 进士对比表 地地方方人 口口 书院院进士士 南南昌府府 乙乙乙乙 纬纬 瑞瑞州府府 袁袁州府府 临临江府府 吉吉安府府 抚抚州府府写写 建建昌府府 广广信府府 饶饶州府府写写 南南康府府环环 九九江府府纬纬 南南安府府 赣赣州府府 总总数数 资料来源 明史 卷四十三 地理志 李才栋 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第 一 页 康熙 西江志 卷四十九至五十二 科目 士的 位居全省第二 抚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三饶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写 名 列第四临江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五 广 信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六建昌府有进 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肠 名列第七 瑞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八 九江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九南康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 列第十袁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十一 赣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称第十二 南安府有 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十三即最后一名 明代江西进士增长最猛的是吉安 南昌 抚州及瑞州府 尤以 吉安 南昌两府为盛 在明代进士大大少于宋代的情况下 这两府 进士却超过了宋代 无怪乎这两府进士雄居前两名 傲视全江西 了 在吉安 南昌等府高歌猛进的同时 饶州 建昌 临江 九江 袁 州等府则处在不同程度的衰退中 其中尤以饶州府为甚 而赣州府 和南安府这两个赣南府依然摆脱不了垫底的命运 从表还可以看出 吉安府之所以在明代进士众多 人才辈 出 关键还在于该府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大大高于其余各府 明初 吉安府有人 占全省人口的 为全省人口第一 大府 有所书院 占全省书院的 亦为全省之最 这雄厚 的双第一确保了吉安府进士全省第一的牢固基础 南昌府在明初有人 占全省人 口的 是全省 人口第三大府有所书院 占全省书院的写 为全省第二 加上南昌又是全省的所谓 首善之区 拥有一些他府所不具备的 方便条件 所以其取得全省第二实属正常现象 因出过晏殊 王安石等人而拥有 临川才子 美名的抚州府在 明初有人 为全省人口第二大府 但只有所书院 不仅 大大少于吉安府和南昌府 也少于广信府 建昌府和赣州府 所以 虽然经济文化发达 临川才子 表现 突出 也只好屈居第三 饶州府之所以在明代衰退明显 与该府经济文化与教育的衰 落分不开 明初 尽管该府有人口人 为全省人口第四大 府 但比起元代拥有人 高居全省第一的状况已不复存 在 与此同时 该府在明代尽管还有所书院 但其数量不仅被吉 一 安府远远地抛到了后面 而且还被南昌府所超越 所以 饶州府取 得第四名 是与该府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其余各府的进展 同以上四府大体相似 总之 明代江西 的进士依然主要分布在赣 中一带的吉泰盆地 赣抚平原和都阳湖平原各府 在赣南 赣北 赣东 赣西进士更加稀 少的 同时 都阳湖平原的饶州府进一步衰落 而吉泰盆地的吉安 府 临江府 赣抚平原的南 昌府 抚州府 瑞州州等赣中各府进士则 更加密集 赣中作为江西人才聚宝盆的形象更加明朗 江西进士的 赣中重心格局更加明确 五清代江西进士的分布 从顺治四年年 清朝取士 到光绪六年年 清朝风 雨飘摇 多年 中江西共出进士名见表 虽大大超过唐 代和元代的数量 但远非宋 明可比 这与江西在清代政治经济地 位的日趋衰落有关 从表可以看出 南昌府南昌县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继明代之后再次高居全省各县之首 南昌府新建县进士 名 占全省进士 的 位居第二建昌府南丰县有进士名 占 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三建昌府南城县有进士名 占全省 进士 的 名列第四南昌府奉新县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五建昌府新城县今黎川县有进士名 占全 省进士 的 名列第六 在清代江西进士前六名的县 中 南昌 建昌两府各占三名 不容他府染指 这在江西进士史上实属仅见 这 自然就牢牢地树立了这两府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见表 萧一山 清代通史 卷中 第 一 页 第页 台湾商务印书馆 县县名名数目目百分比比县名名数目目百分比比县名名数目目百分比比 南南昌县县环环永新县县星子县县 新新建县县莲花厅厅安义县县 丰丰城县县临川县县建昌县县 进进贤县县金溪县县都 昌县县 奉奉新县县 崇仁县县德化县县 靖靖安县县宜黄县县湖口县县 武武宁县县东乡县县彭泽县县 宁宁州州乐安县县瑞昌县县 高高安县县南城县县德安县县 新新昌县县南丰县县大庚县县 上上高县县新城县县崇义县县 宜宜春县县广昌县县上犹县县 分分宜县县卢溪县县南康县县 万万载县县上饶县县赣县县 萍萍乡县县玉山县县龙南县县 清清江县县广丰县县兴国县县 新新淦县县贵溪县县信丰县县 新新喻县县弋阳县县粤都县县 峡峡江县县铅山县县会昌县县 庐庐陵县县兴安县县安远县县 吉吉水县县肠肠都阳县县长 宁县县 安安福县县乐平县县会昌县县 泰泰和县县浮梁县县定南厅厅 永永丰县县德兴县县宁都县县 万万安县县万年县县石城县县 龙龙泉县县余干县县瑞金县县 永永宁县县安仁县县总数数 资料来源光绪 江西通志 卷三十二 选举表 起止年限为顺治四年至 光绪六年 表清代江西各地人口 书院 进士对比表 地地方方人 口口 书院院进士士 南南昌府府写写 瑞瑞州府府 袁袁州府府 临临江府府 吉吉安府府 抚抚州府府 建建昌府府 广广信府府 饶饶州府府 南南康府府 九九江府府 南南安府府 赣赣州府府 宁宁都直隶州州 总总数数 夕夕 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资料来源 光绪 江西通志 卷四十七 舆地略 人口 为嘉庆七年额 李才栋 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第 一 页 光绪 江西通志 卷三十二 选举表 进士 为顺治四年至光绪 六年数 从表 可以看 出 南 昌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全省第一建昌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二吉安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退居第 三抚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四九江 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五饶州府有进士 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六瑞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 省进士的 名列第七广信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 进士 的 名列第八南康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名列第 九袁州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十赣州府 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十一临江府有进士 名 占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十二 宁都直隶州进士名 占 全省进士的 名列第十三南安府有进士名 占全省进士 的 列第十四即最后一名 南 昌府在清代取得进士人数全省第一主要是由于三个条件 一是正如上文所述 它是全省 首善之区 有着其他各地所难以具 备的便利条件二是清代南 昌府有人口人 占全省人口的 写 已代替吉安成为江西人口第一大府 经济文化较其他地方 发达 三是拥有所书院 占全省书院的 居全省 书院数 量第二 教育堪称发达 因此 南 昌府清代进士全省第一实际上是 反映了该府 当时在经济文化及教育事业等方面的全省领先地位 辖县不多 人 口处于中等规模 书院数量也不 占优的建昌府 在历经元 明两朝的连续衰退之后 终于在清代再次掘起 一举超 过吉安 抚州和饶州等传统的人口 人才大府 奇得全省第二 其奥 秘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一带从宋代以来就是江西传统的进士密集 区 人们对科举功名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强烈的进取欲望二是这里 有吁江书院 南城 曾氏学舍曾巩 曾布兄弟创办 南丰 所以 虽然从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来说 建昌府似乎不应该有如此 高的全省排名 但作为传统的进士密集区 建昌府夺得进士全省第 二也并非毫无根基 拥有人的吉安府 人 口占全省的 仅次于南 昌府拥有所书院 远多于南昌府 占全省书院的肠 居全 省第一 堪称清代江西经济文化与教育发达府一向是江西传统的 进士密集区 其进士在清代却不仅被南昌府超过 也被建昌府超 过 从宋 元 明进期全省第一变成了第三 其意义非比寻常 吉安 府进士 的衰落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江西人才的衰落 它是江西 一 人才在全国凋落的一个缩影 这或许只能用 盛极而衰 来解释 抚州府依然靠 临川才子 打天下 夺得清代江西进士第四名 已足以说明其 才子 美名 的确名不虚传 尽管进士前四名都属于传统上的赣 中一带 但赣北的九江府 南康府大有崛起之势 赣南的赣州 宁都 南安也显示了一定的发 展势头 这意味着在 都 阳湖平原遭到严重削弱之后 吉泰盆地 吉 安 临江 又遭重创 江西新的人才格局正在酝酿之中 总之 清代江西进士 的分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江西各地的经 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在传统的进士密集区 饶州 吉安 临江等地衰落的同时 赣北 赣南显示了一定的发展 六各地进士的总量分析 在以上逐朝考察的基础上 这里再将唐 宋 元 明 清五朝各 地进士累加起来进行一番分析和比较 其结果也是很有意义的见 表 从表 可以看出 宋 先 明三朝高居榜首 的吉安府 在历代 进士总数上依然是全省各府之冠 共有进士名 占全省总数 的 以较大 的优势处在领先地位虽然从元代起其进士在全 省的比重就在削弱之中 但饶州府仍以名进士 占全省总数 的 稳居全省第二位明清以来表现突出的南昌府以 名进士 占全省总数的 名列第三抚州府和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