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检查要点.doc_第1页
GMP检查要点.doc_第2页
GMP检查要点.doc_第3页
GMP检查要点.doc_第4页
GMP检查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产品GMP检查检查员通常要看的内容一、厂房设施厂房设施现场看一下1. 按照从物料,包装容器,密封系统,中间物料,产品的顺序看厂房设施的设计是否可防止污染。2. 检查地板,墙,吊顶是否表面光滑,坚硬,且易于清洁3. 检查硬件是否可充分控制压差,微生物,灰尘,温湿度。4. 检查高效过滤器的控制(完整性测试,维护等)二、人员在关键和控制区域观察人员的行为方式1. 检查人员的培训记录:关于GMP和无菌生产技术的2. 检查人员的资质确认包括更衣资质确认3. 检查更衣要求是否适当,更衣程序是否得到了严格的遵守4. 检查预先包装好的无菌服的情况5. 检查无菌区操作人员的培训程序和培训记录6. 检查再培训的情况三、物料,容器和包材密封系统检查储存条件1. 检查是否物料,药品容器及密封系统的处理和储存可有效防止污染。2. 检查是否原料容器的开封,取样和再封口的处理方式可防止其内容物受到污染。3. 必要时检查无菌设备和无菌取样技术的应用方式。4. 检查是否每个物料,容器和包材密封系统按照书面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所有必要的检验。5. 检查是否每批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查的物料,药品容器或容器密封系统在使用前进行了微生物检查。6. 必要时检查微生物负载和或热原负载的数据。7. 评价药品容器和包材密封系统在使用前进行了清洗,灭菌和去除热原的处理。8. 评价是否药品包材是否有书面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清洗方法,灭菌方法和去除热原的方法,且实际是按照这些规程进行操作的。9. 评价是否容器和包材的清洗清洁程序进行了验证10. 评价是否容器和包材的灭菌工艺进行了验证11. 评价是否容器和包材的除热原程序进行了验证12. 检查所有物料,容器和包材的不合格报告(首次和最终的调查,要在限定的时间完成,且有必要的整改预防措施)13. 检查容器密封系统的完整性测试,检查容器密封系统的完整性验证四、设备现场检查所有关键生产设备1. 评价是否设备器具的清洁,维护,消毒规定有适当的时间间隔限制以防止污染。2. 评价是否建立并遵守书面的设备器具的清洁消毒日程程序3. 评价是否保存设备器具的清洁消毒记录4. 评价设备的清洁程序是否进行了验证5. 评价是否设备的灭菌程序进行了验证6. 评价是否设备的除热原程序进行了验证7. 检查呼吸过滤器的控制(完整性测试,定期维护)8. 检查是否所有接触产品的不锈钢表面进行了钝化处理9. 评价是否所有接触产品的不锈钢表面的焊接情况10. 评价设备上带的仪表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校验11. 评价设备清洁灭菌后在使用前是如何进行保护防止污染的12. 检查已经清洁消毒或灭菌了的设备上面是否标注有时间限制(清洁消毒或灭菌后到下次使用前的时间限制)13. 检查设备的设计是否和其用途相适应14. 检查设备的结构,其接触产品的表面是否和产品反应或吸附产品,是否可确保其生产的产品不会受到污染。15. 检查已经灭菌的设备是如何进入无菌区的16. 检查设备的设计是否可保证双门的设备在无菌侧和非无菌侧的门不可能同时对开。17. 评价是否清洗设备(如洗衣机,洗桶机,洗塞机,洗瓶机)得到了适当的验证。18. 评价除热原设备是否得到了适当的验证19. 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20. 评价关键设备的不合格报告/事故或设备运行异常的报告(最早的和完整的调查,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且要有适当的整改预防措施,明确涉及批次的情况和处理方式,最终处理)五、生产和工艺控制:在生产区走一遍观察生产1. 检查生产的每个阶段的完成是否建立了适当的时间限度来保证药品的质量2. 检查与设定的时间限度是否存在任何偏差3. 检查为了预防无菌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是否建立了书面的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生产4. 检查除菌过滤之前产品的微生物负载的检测数据5. 检查是否最终产品的灭菌器是否进行了适当的验证6. 检查是否按照经过批准的装载方式进行灭菌7. 检查最终产品的灭菌周期是否进行了合适的验证8. 检查湿热灭菌器的下水道是否有气封防止污染空气倒灌9. 检查实际灭菌与SOP建立的灭菌周期参数是否有任何偏差10. 检查灭菌/除热原周期是如何选择的11. 确认分装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划分是否适当12. 评价不合格批次(根本原因调查,包括时间限制,整改预防措施和不合格批次最终处理)13. 检查产品的所有不合格批次的报告14. 检查是否有返工和重新加工。六、冻干:现场检查设备观察装箱/卸料1. 检查冻干周期是否进行了验证2. 检查冻干机是否经过了验证3. 检查操作人员如何选择合适的冻干程序4. 检查是否打破真空用的过滤器的安装方式适当且进行了完整性测试5. 检查冻干机的清洗清洁6. 检查冻干机的灭菌7. 检查冻干机的维护保养8. 检查和冻干相关的不合格报告9. 检查不合格的冻干批次10. 检查返工或重新加工七、空调系统:现场检查整个系统观察检测1. 检查空调系统图纸2. 确认图纸是否是最新版本3. 检查图纸是否标明了空气流向和压差4. 检查是否有适当的温湿度限度5. 检查空调系统的监测6. 检查压差读数,警告限,行动限,OOS结果7. 检查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维修8. 检查是否所有的滤器的安装,检测,监控适当9. 检查空调系统的确认10. 检查空调系统的验证11. 检查烟雾研究是否适当(流型测试)12. 检查烟雾流型测试是否是在动态下进行的13. 检查换气次数14. 检查空气流速15. 检查与空调系统的不合格报告16. 检查空调系统的接收标准八、监控:检查环境监测:现场检查环境监测用的所有的设备或仪器1. 检查工厂是否使用适当的消毒剂2. 检查消毒剂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控制。是否进行了除菌过滤?3. 检查消毒剂的使用是否适当4. 检查在关键区域是否有对于温湿度的适当控制5. 检查工厂的环境监测程序及趋势分析数据6. 检查工厂的监测程序中是否包括了如下内容a. 公用设施i. 水ii. 氮气iii. 压缩空气b. 生产区域(A, B, C, D级或百,千,万级)c. 原料d. 产品料液的预过滤e. QC实验室(无菌检查)f. 人员7. 确认是否环境监测中用的所有方法和设备经过了适当的确认或验证8. 评价取样点是否充足9. 评价取样频率10. 评价环境监测的接收标准11. 评价警告限和行动限12. 评价环境数据13. 检查工厂是否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并审核趋势14. 检查工厂是否对环境监测中得到的阳性菌落进行鉴别,尤其是关键区域监测到的。15. 评价偏差报告,调查和整改措施16. 评价所有的环境监测结果的OOS和不合格数据。17. 评价尘埃粒子监测18. 评价浮游菌监测19. 评价表面菌监测20. 评价人员监测21. 检查环境监测用的培养基的制备准备22. 检查环境监测是否是在动态的情况下进行23. 评价是否有重新取样的情况九、水系统现场检查整个系统观察水系统的取样1. 现场检查所有设备2. 评价水的预处理系统3. 检查水系统图纸4. 检查水系统操作记录5. 检查水系统维护记录6. 检查水系统监测记录7. 检查水系统确认报告8. 检查水系统验证报告9. 检查在水系统中是否有任何计算机控制系统10. 检查任何的水的OOS检测结果11. 检查水系统的清洗消毒12. 检查水系统储罐的任何呼吸滤器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灭菌,安装和检测。13. 检查管道的倾斜度是否适当14. 检查注射用水系统是否有死角15. 检查注射用水系统是否有丝口连接16. 检查是否使用了合适的阀门17. 检查是否所有的不锈钢进行了钝化18. 检查焊接是否适当19. 检查与水系统相关的不合格报告20. 检查多种水的接收标准:纯化水,注射用水21. 评价任何在线检测或监控高纯水的程序和记录,如TOC,电导率22. 评价任何的重新取样和或重检十、微生物实验室现场检查实验室和设备观察无菌检查,内毒素检查或其他检查1. 检查工厂接收,准备,标识,储存和使用微生物培养基,化学试剂的程序和记录2. 检查对于微生物培养基进行的检测3. 检查工厂对于原料,工艺中间样品和成品的微生物负载,热原负载和控制菌检测的程序和记录4. 检查工厂对于抗菌试验的程序的记录5. 检查工厂的水的检测程序和记录6. 检查工厂接收,储存,控制,检测,使用和评价生物指示剂7. 检查微生物菌种鉴别的规程和记录8. 检查灭菌柜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确认9. 确认灭菌周期是否进行了适当的验证10. 确认干热烘箱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确认11. 确认除热原周期是否进行了适当的验证12. 确认培养箱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确认和监测13. 评价无菌检查的规程和记录14. 评价无菌检查不合格批次15. 评价内毒素检查的规程和记录16. 评价内毒素检查的不合格批次17. 评价兔法热原检查(如有)18. 评价微生物实验室的不合格报告19. 评价重新取样或重检 十一、培养基灌装观察培养基灌装1. 检查工厂培养基灌装的程序和记录,包括促生长试验方面。(频率和次数,每次的时间,批次量,分装速度,环境条件,培养基选择,培养条件,检测结果的解释等)2. 确认培养基灌装是否模拟了正常和最差条件的生产3. 检查用于培养基灌装的培养基的制备和检测4. 检查没有培养所有灌装的产品的理由5. 检查工厂培养基灌装的接收标准6. 检查参加培养基灌装的所有的人员(培训及资质)7. 检查培养基灌装中所有的阳性结果8. 检查工厂是否对于培养基灌装中发现的阳性结果进行了充分的鉴别9. 检查培养基灌装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了适当的培养10. 检查用于培养基灌装的培养箱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确认(温度分布验证)和监测。11. 检查是否培养基灌装后观察培养结果的所有人员都接受了充分的培训,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12. 检查所有失败的培养基灌装13. 检查培养基灌装不合格调查报告14. 检查无效或不合格培养基灌装十二、无菌操作观察物品是如何进入无菌核心区域的观察人员着装(无菌眼镜等)活动观察在无菌核心区域的人员操作1. 观察无菌操作是否是在100级(A级)动态环境下进行2. 观察将无菌灌装的产品在被放入冻干机前是否一直处于100级条件的保护之下3. 观察是否保持,监测且记录了合适的压差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