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doc_第1页
地大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doc_第2页
地大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doc_第3页
地大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大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 各位观众,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参观。本馆是一座由邵逸夫先生捐资加学校自筹资金建成的全新博物馆,自xx年5月开馆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是因为这个馆有几个显著的特色:一是有一批好标本,其中部分标本在全国和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当然,在讲解得时候,我也会时不时地指着某一块标本说,这块标本在目前世界上或全国排名第一;二是广泛采用了声光电技术;三是普遍采用了模拟技术,包括实地场景模拟和虚拟仿真;四是采用了信息化展示技术;五是采用了互动技术,也就是有些项目观众可以参与。后面这几个技术体现了现代化博物馆的特点。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面墙壁,这可不是普通的墙壁,而是一片化石,是2亿多年前的动物留下的痕迹形成的化石。大家先看那条规矩的曲线,可不是我画出来的,而是当时的鱼游泳的痕迹,也就是鱼游动的时候,鱼尾巴和鱼鳍扫出来的痕迹;这边的一道一道得线条,也不是我画的,是当年的无脊椎动物也就是虫子在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再看那边,有大量的爪子印,那是当时的小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留下的脚印。这片化石墙壁产在陕西北部,面积100平方米,在当今世界排在第一位,号称“世界第一墙”。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上楼参观第一个展厅地球奥秘展厅。 我们现在来到了地球奥秘展厅。这个展厅将通过一系列珍贵的标本和景观模型给大家展示地球的来龙去脉。现在请大家先往上看,这个展厅的顶部是弧形,我们就把这个巨大的旋涡星系的照片贴上去了,造成一种星空的感觉,进到这个展厅就好比是站在地球上看宇宙。 02我们从这边开始。这是用动态手段展示的太阳系,左边这个巨大的火球就是太阳,从左到右依次排开九大行星。看到第三颗行星,我们感到特别亲切,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有水、有空气、有生命,在太阳系中她是最独特的。大家请看右下角,我们为太阳系设计制作了一个虚幻景观,九大行星正在围绕太阳旋转。 03大家请往后看,这是我们的一个独特的构思。这里有一个大胆的假设,1 就是假设把大地表面完全拉平,不留下任何坑坑洼洼,就象这块玻璃一样平,那么整个大地将被大海淹没,深度将达到3700多米。如果是这样,这些景物都将无一例外地要被淹没。这个场景说明的是地球上海洋面积大,因为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0.78%。在遥远的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我们的祖先们看到的几乎都是陆地,就叫我们这个星球为地球,如果古人们早就知道我们这个星球竟然有这么大面积是海洋,就该叫水球或者海球了 04我们馆有一部分观众可以参与的装置,这就是其中之一。观众通过操作这排按钮,就能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一看就很明显,地球内部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他的基本结构和一个鸡蛋差不多,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只不过这个巨大的鸡蛋可不容易吃,非常复杂,研究的难度很大。看来上天比入地要难多了。 05我们博物馆有很多珍贵的标本,这就是其中之一。这块标本看起来似乎其貌不扬,但它在全世界也就没几块,因为它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年龄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它的年龄距今43亿年,而我们的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这块岩石就有43亿年,如果对它进行研究,我们就能知道地球的幼年时期发生了哪些事情。 06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珍贵的标本就是矿物标本,它们的形态和造型是纯天然的。这是萤石,化学成分是氟化钙。这块孔雀石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都属于国家级的宝贝。这是水晶的天然的晶体,它是一种宝石,可以制造戒指、项链等等,也可以制造眼镜片。如果你戴一付水晶眼镜的话,就可以降压、清火,还能避邪。刚才我们看到的矿物晶体标本绝大部分产生地下深处的一个洞里边,这种洞我们叫它矿物晶洞,就是装满了矿物晶体的洞。这种洞平常人很难发现,谁可以发现呢?在地下采矿的人,开挖隧道的人,没准能偶然发现这么一个洞,一旦发现这样一个洞,那就发了大财。当然,如果你发现了这样的洞,而又搞不清楚的话,可以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 07我们脚下的大地一直在动,从来也没有安稳过,只不过有的极其缓慢,有的很剧烈。我们在这里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地震平台,它和旁边的侯风地动仪模型是连动装置,开启按钮之后,侯风地动仪的龙嘴里边吐出一个珠子,这个平台马上就开始震动,模拟的地震震级为七到八级,能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地震发生的时候大地是如何在颤动的。 2 08感受了地震以后,我们现在来了解地下火海。这个模型一目了然,展示了地下深处岩浆的分布。我们的脚下实际是一片火海。这片火海离我们这双脚的平均深度是22公里。大致在任何一个地方,你挖一个洞下去,都会碰到它们,只不过非常烫手,因为岩浆的温度非常高。大家知道,地下深处压力大,地表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