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雨季三防应急预案1.doc_第1页
2011年雨季三防应急预案1.doc_第2页
2011年雨季三防应急预案1.doc_第3页
2011年雨季三防应急预案1.doc_第4页
2011年雨季三防应急预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金彩黔矿业有限公司岩脚煤矿2012年雨季“三防”应急预案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做好煤矿防汛工作,提高对因雨季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抢险救灾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集体财产、职工的人身安全及矿井的安全生产,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矿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洪水、暴雨渍涝、塌陷区积水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三)工作原则 本预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路,坚持行政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全力抢险、确保煤矿安全的原则。 二、矿概况 (一)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贵州高原的中山地带。矿区总体南北低、中部较高,最高点位于矿区中东部的望坡哨,标高1798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部的冲沟中,标高1500m,相对高差298m。中部为一东西向延伸的系列海拔标高1700-1800m的连绵起伏山峰组成,形成一矿井的地表水分水岭,分水岭以北为以煤系地层为主的反向坡,分水岭以南为夜郎组石灰岩地层形成同向坡的岩溶地貌为主。由于受构造及岩性控制,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井田北部的大部分范围,一般标高1500m1650m。煤层露头线主要分布在井田北部的斜坡地带,标高1500m1600m。冲沟基本与煤层露头线直交。总体上矿区北部冲沟较发育,使矿区内地形复杂,坡度在530之间。矿区南部为东西向展布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北部为东西向展布的煤系地层剥蚀地貌;抗风化剥蚀弱,形成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形。2.矿区地表水矿区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鸭池河上游三岔河段的北岸的山脊附近。矿区内无长年有水溪沟,在矿区的北东部外围有一常年有水的三岔河分支,河床标高+1400m左右,视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河水流量不大,15l/s(2008.12.10),为山区雨源型河。地表水大多为雨季“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水量较小,旱季时干涸。本次调查矿区范围2个冲沟断面(w1、w2)和1个井(泉)点(w3),均出露于煤系地层的两个冲沟中,流量分别为0.30l/s、0.20l/s、0.10l/s。3.气候煤区属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是温和湿润,降雨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据织金县气象局观测统计资料:历年日平均气温14.1,日极端最高气温34.5,日极端最低气温-3.8,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3.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3。年平均降水量1230.0mm。雨季多集中在69月,10-12月为平水期,次年1月到4月为枯水期。相对湿度为7586%。(二)本矿为斜井开拓,主井井硐方向为170,坡度为17,200m见煤;风井井硐方向为165,坡度为13,50m见煤;在主、风井井筒100m以浅有风化裂隙水渗入,水量为20-50m3/d,水引入井底水仓,水仓容积20 m3左右,然后用机泵将水排出。目前矿井为一级排水,水泵安装在主井井筒的+1464标高,水泵型号为80D多级矿用离心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目前矿井涌水量旱季20m3/d,每天抽水1次,每次抽半小时左右;雨季每天排2-3次,每次抽1小时左右;基本能满足有关规程规范的排水要求。(三)防汛形势分析 根据织金县历年气象资料统计,本地降水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内,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为冻结期,夏季应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四)洪涝风险分析 本井田为低中山区,无常年地表径流,雨季地表水体流入古堵河,只有极少量雨水渗入地下。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无地表水体存在。防汛工作主要是预防雨季期间降雨量过大而排水通道不通畅,从而形成雨涝灾害。 (五)洪涝防御体系 井田内煤矿工业广场及办公区修有防洪排水沟渠等排水工程。 (六)重点防护对象 井田内煤矿工业广场、井下工程、井下各生产系统设备、地面的公路、地面的高压供电线路、地面及井下的通信系统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 设立防汛工作指挥部,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部门的运作,统筹安排各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快速准确地制定出救灾实施方案。 总 指 挥:矿 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监科长 成员单位:调度室、安全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办公室、后勤部、采掘队组 指挥部下设在岩脚煤矿调度室 主 任:调度室主任(兼) 电 话二)成员单位职责 1、调度室:负责汇总天气预报,传递汛期信息,安排汛期值班,组织协调和检查“三防”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及有关 “三防”工作的汇报。调度监控室负责通讯设施的“三防”工作,保证汛期通讯线路畅通。 2、生产技术科:负责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防排水预测工作。负责“三防”工程资金计划的安排工作。负责井上、下水文观测,对地表河流、采煤塌陷地积水、裂缝等进行定期观测,安排防水工程,组织“三防”检查,做好汛期防治水工作。 3、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全矿的“三防”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做好“三防”以及地面排水沟的清挖、漏雨房屋的维修、防水工程的施工工作。井口及井下通风巷道积水检查工作。要求5月底以前地面排水沟必须清理一遍。 4、机电科:负责井上、下供电系统的“三防”工作。设置和测试各种避雷设施,井下机电设备,排水设备要进行效率测定并保证排水系统能满负荷运行。各种测试结果要及时上报矿“三防”办公室。 5、后勤部:负责危房维修拆迁及所辖范围内建筑物“三防”以及发生险灾后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负责组织“三防”抢险物资的储备及库房的“三防”工作。要求抢险物资能保证抢险需要, 并在5月底前做到专库专放。 6、综合工作部:负责成立“三防”抢险队伍并进行训练和演习。要求5月中旬前将抢险队伍组织情况向“三防”办公室汇报。负责矿汛期的治安保卫工作,保证汛期设施免遭盗窃和破坏。负责上级“三防”文件的及时传递和抢险车辆的安排工作。 7、采掘队组:负责组织井下水仓及排水沟的清挖和矸石山系统的防排水工作。 (三)机构职责 总指挥:全面负责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搞好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救援工作。 成员单位: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完成好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预警信息 调度室在防汛期间必须每天收集气象台发布的信息;安全科对防洪排涝工程每次下大雨后检查一次,发现险情及时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生产技术科协助安全科负责向调度室报送相关信息,矿调度室负责向上级部门报送相关信息,报送时间为每月的5、15、25号(特殊情况及时汇报)。 (二)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矿区气象信息(降雨量)情况划分为以下预警级别:第级:当出现较小的险情时,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各单位要将情况汇报调度室及安全科。第级:当出现影响矿井正常生产的险情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处于应急状态,根据险情听从应急机构组长的指令做好各自的工作。调度室要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上级调度。 (三)预防预警行动 1、预防预警准备 6月底,矿恢复并成立“三防”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上报“三防”工程计划,落实工程资金,落实责任人,制定“三防”应急预案,在雨季到来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为了扎实而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在每次下雨后要对全矿的“三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定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2、防洪预警行动 生产技术科编制的“三防”应急预案要求矿属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学习;启动级预案由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实施,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由矿调度室负责,需经“三防”指挥部副总指挥签字确认;启动级预案由“三防”办公室指挥部总指挥负责,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由调度室负责,需经抢险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签字确认。 (四)主要防御方案 当险情发生后,各单位要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要做好记录,并根据险情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按下列要求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1、一般险情,调度室通知雨季“三防”办公室,由“三防”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到现场察看,并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2、较大险情,影响局部生产系统正常运行时,调度室要通知矿值班领导和矿总工程师及“三防”办公室,根据矿总工程师指令调集队伍进行抢险和救灾。 3、重大险情,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时,调度室要按重大事故通知单位及人员名单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到调度室待命,并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救灾指挥部地点设在矿调度会议室。 (五)其它保障措施 1、根据要求,组织强有力的抢险队伍、抢险应急分队,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办公和措施,汛期前进行雨季“三防”演习。 2、加强对地表塌陷区的观测,发现陷坑、裂缝及时回填。 3、备足抢险物资、器材,做到专库专管,保证汛期抢险物资的及时供应。 4、汛期每天通过电台、电话、网络,随时收集水情和气象信息,并随时了解汛情,发现有特殊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到洪水来临之前,避免水灾事故发生。 五、汇报程序和制度: (一)汇报程序: 事故现场人或知情人矿调度室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应急抢险指挥部向上级调度室汇报 (二)制度: 1、主动报告灾情原则。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保证畅通。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时,发灾地点必须向调度室汇报,简要说明灾害的位置、性质、范围、严重程度等情况。 2、快速反应原则。接到事故通知后,有关部门负责人要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3、迅速抢险原则。“三防”指挥部要根据事故情况,快速准确制定救灾方案,抢险小分队等有关部门要争分夺秒的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拖延时间。 4、突出重点原则。首先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同时,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和扩大。 5、主动配合原则。各部门不仅要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而且要主动配合、密切合作,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整体效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必须服从整体。 6、矿行政领导负责原则。为避免各自为政,延误时间,事故发生后“三防”指挥部要立即进入救灾状态。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要绝对服从“三防”指挥部的命令,对执行命令不力的,“三防”指挥部有权作出处理。事后,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查办。 六、应急保障系统 (一)人力资源保障 应急由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救护、医务、保安等有关部门人员,保证预案的有效实施。 (二)通讯(信息)保障 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部门、人员应保证相互间通讯、信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的通畅,保证预案的及时启动。 (三)抢险救援物资的保障 矿后勤科应储备有“三防”事故抢险物资,并保证出现事故时,在第一时间投入抗灾抢险工作,达到控制灾情的目的。储备物资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并派专人管理。没有应急抢险指挥部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岩脚煤矿必备设备及材料应有:木材10方、水泥5吨、草麻袋200条、编织袋500条、水管1000米、铁锹100把、汽油1吨、柴油1吨、铅丝0.5吨、沙石料10吨、水泵3台、发电机1台、电缆1000米、镐50把。 (四)资金保障 矿备有专用应急救援费用,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保证抢险所需资金的畅通。 (五)演习 雨季“三防”应急抢险演习由矿综合工作部负责组织实施,并将相关资料上报调度室及生产技术科。 七、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一)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灾区内伤亡和遇险人员全部获救。 2、保证安全原则。抢险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隐患。 3、实施监控原则。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工和安全仪表的连续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隐患。 (二)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抢险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指挥部认真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批准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宣布救援工作结束,并向上一级救援指挥部汇报。 (三)后期处置 1、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