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预案手册.doc_第1页
工作预案手册.doc_第2页
工作预案手册.doc_第3页
工作预案手册.doc_第4页
工作预案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预案手册(2007年版)目 录1.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预案( )1.1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指挥部成员名单( )1.2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名单( )2.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名单 ( )2.1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技术专家组名单( )2.2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事故处理工作程序( )3.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 )3.1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技术处理小组名单 ( )3.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名单 ( )3.3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常用电话号码( )3.4电梯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3.5起重机械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3.6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3.7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3.8客运索道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3.9液氯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3.10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3.11液氨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 )4.各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4.1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2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3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4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5龙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6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7南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8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9宁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预案(闽质监特函2005 290 号,2005年9月2日施行)为有效处置我省区域内发生的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引发的经济社会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省委、省政府福建省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的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下称紧急情况),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号令),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本身主要因素而发生的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还会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破坏社会安定稳定等严重危害和影响的事故。一、紧急情况级别的划分紧急情况按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严重、重大、特大、特别重大五个级别。1、一般性事故紧急情况,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2、严重事故紧急情况,是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3、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4、特大事故紧急情况,是指造成死亡10人-29人,或者受伤50人-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5、特别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二、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一)事故发生后,按规定立即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值班室(电话报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接报后立即报告省政府办公厅值班室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值班室。(二)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发生事故设备的有关参数;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6、 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事故的调查工作按国家关于特种设备事故调查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积极进行事故抢救,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财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并拍照、录像和详细纪录,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和痕迹物证。当地公安部门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负责做好警戒保卫和维护治安秩序。(四)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重大以上事故报告后,应会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经在现场核实有关情况后,向省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省政府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报告。三、紧急情况的处置机构及职责(一)领导机构1、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设立重特大紧急情况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卫生厅、民政厅、劳动保障厅、环保局、消防总队等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其主要职责是:编制重特大紧急情况紧急处置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以上紧急情况和其他特殊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工作;督促各设区市按紧急处置工作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紧急情况处置工作落实情况。根据省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的部署,承办处置特大、特别重大紧急情况的专项工作,作为领导全省处置紧急情况的非常设领导机构。2、 各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相应紧急情况工作领导小组。(二)省紧急情况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要职责1、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事故以上紧急情况的调查处理工作;紧急情况发生后,会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卫生厅、民政厅、劳动保障厅、环保局、消防总队等有关主管部门(单位)开展紧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各设区市按紧急处置工作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2、组织特种设备检验技术机构,根据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需要,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配合紧急情况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技术保障措施,开展有关事故检测技术鉴定分析等项工作,为最大限度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供技术决策性意见。紧急情况涉及相关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有关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以及管理的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省直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紧急情况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三)紧急情况发生后的紧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 紧急情况发生后,紧急情况工作领导小组应成立紧急处置组织机构。1、重大以上紧急情况发生后,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卫生厅、民政厅、劳动保障厅、环保局、消防总队等有关主管部门(单位)开展紧急处置工作。成立紧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以上有关部门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担任,具体承办指挥部交办的事项、紧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发布工作。2、指挥部下设5个组:警戒保卫组。由省公安厅牵头,负责现场警戒,维持治安保卫与交通秩序。事故调查与抢险救灾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省公安消防总队、环保局和事故发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参加,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处置。开展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医疗救护组。由省卫生厅牵头,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后勤保障组。由事故发生地政府牵头,负责提供抢救所需物资、装备的调集和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善后工作组。由事故发生地政府牵头,省民政厅、劳动保障厅、有关保险机构和事故发生单位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和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四、紧急情况的启动程序和实施1、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单位尚有能力和条件自救的情况下,事故单位在立即报告事故的同时,应首先按本单位制定的预案展开自救。2、当地县(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按本地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预案的规定,组织先期处置队伍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紧急处置,同时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迅速参与到紧急处置处置工作中。3、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未知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程度情况时,首先要迅速了解情况,组织紧急情况发生地的县级局及有关部门开展紧急处置工作,并根据情况及时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设区市委、市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紧急情况的处置等级,以便全面协调、指挥紧急情况工作。4、在事故态势或次生事故灾害未能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时,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启动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预案,并配合地方政府组织紧急处置。五、紧急处置体系及演练(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应负责制定处置工作方案并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演练。公安消防部队是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工作的主要力量,(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紧急处置组织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省级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技术队伍,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三)各设区市结合本地实际组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队伍,并依托有关部门、企业现有的处置器材资源,配备相应的紧急处置器材,并定期进行演练。六、新闻报道分工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配合省委宣传部负责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新闻报道,组织新闻发布会,回答有关单位以及记者的提问。新闻发言人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担任。七、其他工作(一)预案管理各级紧急情况工作领导小组应制定紧急情况处置和处置工作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每两年或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紧急处置预案及时进行评审和更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部门负责本预案的日常管理、提出修订草案。紧急处置指挥部成员及其办公室成员和通讯联络表,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编制落实。紧急处置指挥部成员变动时,应及时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二)奖励与责任对紧急情况处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在紧急情况处置中的表彰奖励和惩处等工作,依照福建省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通知执行。8 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指挥部成员名单指挥部单 位领导成员业务处室及联系人姓名职务办公室电话及手机姓名职务办公室电话及手机总指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序和局长刘德忠办公室主任8784370413805048769第二副总指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冯贵明副局长87804660刘德忠办公室主任8784370413805048769成员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孙贞坚处吴涛特种设备处主任科员8780914413950305985成员省公安厅卢士钢副厅长87093023楚光治安巡警总队科长8709326213328851338成员省卫生厅陈秋立副厅长8785230513905004153张永裕医政处副处长8785260013805044750 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指挥部成员名单(续上页)成员省环保局陈宇副局长2837990813905914136徐威科技处长2837987113705077371成员省消防总队连辉煌参谋长8708910113609563198李大祖战训处参谋8708913213763831119成员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宋建华副厅长1390635387曹岁明工伤保险处副处长87516395说明:第一副总指挥届时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市人民政府领导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名单姓名单 位职 务办公室电话手机冯贵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8780466013950310961孙贞坚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87809144/8780454513905908613刘德忠省质监局办公室主任8784370413805048769辛振宇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 87809144/8780454513860625716叶助光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调研员 同涛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主任科员同贤祖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总工程师同 辉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主任科员同向东省质监局法规处处长8784453113509376977丛国建省质监局计财处处长8782544613960929831张元榕省特种设备检验院院长87854608 1390502658711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名单一、 事故调查中心的主要职责:(一)根据事故工作要求,参与对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的调查;(二)指导市、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事故发生单位对严重事故、一般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三)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四)收集有关事故资料,建立事故数据库; (五)研究并提出事故预防措施;(六)参与起草事故调查、处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七)受事故调查组的委托开展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八)造成或可能还会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破坏社会安定稳定等严重危害和影响,具有突发性的重大事故,启动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预案时,事故调查中心即转入应急处置状态,接受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指挥部指挥。 二、事故调查中心组成人员(一) 事故调查中心组成人员主 任:冯贵明 省质监局副局长常务副主任:孙贞坚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处长 副主任:辛振宇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副处长张元榕 省特种设备检验院院长办公室成员:叶助光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副调研员黄贤祖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副总工程师 吴 涛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主任科员 林 辉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主任科员 陆文武 厦门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处长 杨相君 厦门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副处长(二)技术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分为按专业分为8个组,分别由省特种设备检验院有关负责人担任。(见附件1)事故调查中心按关于印发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预案的通知(闽质监特函2005 290 号)、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试行)(见附件2)开展工作。三、通信联络办法事故调查中心电话87804545传 真:87808954;电子邮箱:地 址:福州市华林路147号;邮政编码:350003附件:1技术专家组组成人员名单2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试行) 19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技术专家组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批准资格范围办公室电话住宅电话手机张元榕省特检院院长高工机电类高级检验师878548048783475813905026587许 航省特检院副院长高工锅炉检验师、容器检验师8782742313950285166姚 钦省特检院副所长高工承压类高级检验师878745978394581313960980883曾钦达省特检院院长助理高工承压类高级检验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510038772043613705913066林 尧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二部部长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游乐没施检验员878207238343580713809522984陈国凯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二部副部长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546088783535013509389964刘季能莆田特检站副站长高工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0594-878548238783463613705038823柳秉康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二部技术负责人高工机电类高级检验师878207238785607313075979860谢 靖省特检院检验管理部部长高工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67271513055529206陈木菊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二部检验科长高工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346088301625813328232268傅顶和省特检院厂车中心检验员高工电梯、起重机、厂内机动车辆检验员87879162名单位职务职称批准资格范围办公室电话住宅电话手机张元榕省特检院院长高工机电类高级检验师878548048783475813905026587许 航省特检院副院长高工锅炉检验师、容器检验师8782742313950285166姚 钦省特检院副所长高工承压类高级检验师878745978394581313960980883曾钦达省特检院院长助理高工承压类高级检验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510038772043613705913066林 尧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二部部长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游乐没施检验员878207238343580713809522984陈国凯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二部副部长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546088783535013509389964刘季能莆田特检站副站长高工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0594-878548238783463613705038823柳秉康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二部技术负责人高工机电类高级检验师878207238785607313075979860谢 靖省特检院检验管理部部长高工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67271513055529206陈木菊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二部检验科长高工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346088301625813328232268姓 名单 位职 务职 称批准资格范围办公室电话住宅电话手 机谢知坚省特检院监检部副部长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191252493249313705967045胡永章省特检院厂车中心高工8787916213405913881谢家树省特检院评审部工程师起重机械检验师8785485013809541722袁 征省特检院监检部副部长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游乐设施检验员878191258731194713705036027刘 毅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二部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878346088733166613959193909龚凌诸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一部部长高工承压类高级检验师835699978776500113665056186夏家喜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部长工程师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师836515488364559813905926384谢智明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工程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8365154883645598汪永强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一部副部长高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878565928771703713705977791陈棋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部长助理高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836515481332869858613386973595公涛省特检院中心检验一部工程师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师8356999713159421345吴敏祥省特检院管道气瓶部部长工程师气瓶检验员878045918332479913705937567梁航省特检院管道气瓶部副部长工程师压力容器检验师878045918732417413850144099雷荣开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高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8366800413763876362陈伟胜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副部长工程师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师836680048336662113950301301姓 名单 位职 务职 称批准资格范围办公室电话住宅电话手 机庄明梓省特检院福州检验一部部长助理高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8359104413600825148陈林涛厦门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所长工程师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师0592-5398563525132213606045589黄学斌厦门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所长高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0592-5398601221883913606918367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事故处理工作程序(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特种设备重大事故调查工作及时、客观、规范地进行,特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中心(以下简称事故调查中心)得到事故信息后应登记,并立即报告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处(以下简称特设处),特设处按规定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三条 市县区质监局接到事故信息后,应立即向省质监局特设处报告,规定的责任人应立即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 第四条 事故调查中心得到事故信息后,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技术工作,尽快对事故原因作出初步判断,并及时报告特设处。 第五条 发生重大事故,事故调查中心按发生事故类别、机电和承压设备分类,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 第六条 事故调查中心人员应组织(参与)现场调查工作,并负责协调联络,根据事故有关具体情况分别与当地政府、质监、安监、公安、消防、工会、监察、环保、劳动、卫生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争取支持与配合。 第七条 事故调查中心按程序为事故调查组有关人员联系现场工作,准备现场防护服、图文音像采集处理及通讯设备、现场分析测量器具等。市县区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给予必要的协助并配合工作。 第八条 事故调查工作以事故调查组为主进行(根据事故有关具体情况,事故调查负责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领导组成事故调查领导小组,指挥和协调事故调查工作)。为保证调查的工作时效与质量,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可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要求,派出技术专家组组成若干专业小组分别工作,由事故调查组统一指挥,其工作结果对事故调查组负责。 第九条 事故调查组可通过事故调查中心进行技术原因分析、鉴定,对分析、鉴定工作有困难的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原因分析、鉴定,并出具书面报告等工作。 第十条 事故调查人员对现场调查工作过程应记录并收集客观见证材料,主要应包括现场整体和重点部位及事故损坏、爆破位置照片、录像资料、会议或座谈记录、调查笔录、证人证词、典型物证等。 第十一条 事故调查组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采集的客观证据进行分析,提出事故原因的技术分析报告,技术分析报告,由事故调查中心提出规范化、标准化的内容、格式等。 第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负责起草事故调查报告。如调查过程中有技术检测、失效分析等内容,则应在事故调查报告中附有技术检测、失效分析等报告。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由事故调查中心主任审阅。 第十四条 事故调查报告书的批复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完成。特殊情况,经省质监局批准,批复期限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180日。 经省质监局批复后,事故调查工作结束。该报告由事故调查处理中心送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地市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及结案资料由事故调查中心归档并输入事故案例库。归档内容包括事故通报、事故调查报告及结案批复、现场工作见证材料等。 第十六条 在执行事故调查工作过程中,遇有其它因素干预,致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或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事故调查组应迅速如实上报。 第十七条 在执行事故调查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客观、公正地做好调查工作,如有违反,按规定严肃查处。事故调查工作程序示意图国家质检总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事故信息事故调查中心事故原因作初步判断按要求组成事故调查组组织(参与)现场调查现场工作见证材料收集(照片/录像带/座谈记录/调查笔录/证人证词/典型物证等) 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原因的分析报告 事故调查组起草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中心主任审阅 特设处审核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复资料归档并输入事故案例库(归档内容包括事故调查报告、现场工作见证材料等)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组织机构与职责院设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设在检验管理部。各设区市分别设立各自的应急技术处置小组。(见附1、2、3、4)(一)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院长助理。成员:院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各设区市相关人员。2、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院长副主任:院长助理、检验管理部负责人成员:检验管理部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3、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专家组4、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小组(二)职责:1、组长:负责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督促院职能部门和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人员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负责事故调查、鉴定报告的审批。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当组长出差在外时,代行组长职责,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到现场参与事故处置,组织应急技术处理小组确定技术处置措施。3、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协调和组织全院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置工作。检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落实情况。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现场协助副组长和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制订技术措施。4、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成立应急技术处理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4),组长由院指定的人员担任,成员35名,由具有检验师资质或相应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根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派出应急技术处理小组成员为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技术支持,为事故处置提出技术处理措施。建立当地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单位组成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名录(具体名单见附件5)。5、院办公室、各设区所、站综合室:负责接警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院内部处置资源的调配,提供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的物资、装备、车辆等, 协助并配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有关善后处理工作。按统一口径,做好新闻报道工作。二、接报警与应急响应(一)事故报告1、本院所有人员:本院所有人员在接到任何方面特种设备事故报告(或疑似事故)后,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和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特殊情况下,可同时报告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本院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压制事故报告。2、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逐级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常用通讯联络方式见附件6)。事故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发生地点及时间(年、月、日、时、分);设备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对于由于情况紧急,事故详情未及时了解的,各有关部门应在上报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证实、了解,并根据事故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及时补充续报。3、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设区市所、站综合室接到事故报警后,必须迅速做好电话记录,电话记录内容应包括: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同时记录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伤亡及损失情况等。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接警的,应迅速将情况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同时通知相关人员。由各设区市特检站综合室接警的,应迅速将情况报部门负责人和领导小组办公室。4、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负责人应迅速对事故等级进行初步判定,联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并同时派员赶赴事故现场参与事故处置。5、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事故的处理进行跟踪与检查。对重特大事故,立即将事故发生和处理情况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协调组织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二)基本响应程序1、赶赴现场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与事故单位或业主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取得联系,协助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事故技术处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未到现场时,应当了解事故发生情况,认真查看现场,并将上述信息反馈给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负责人。2、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负责人根据信息反馈和现场实际情况,对严重事故以上的事故立即向发生事故中心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和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三)现场工作的主要内容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在事故现场实施事故现场紧急处置。应本着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减少事故损失、严防事故(污染)扩散的原则。协助事故发生单位开展自救。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1、根据设备和事故特点,对事故是否可能进一步扩大作出初步判断。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2、确定事故相关的特种设备,调阅相关设备资料、信息;检验检测报告,并根据需要,提供设备使用介质的相关技术资料。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提出防范措施和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资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处置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4、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决定启动预案后,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负责人应迅速派出应急技术处理小组汇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配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或事故调查组查明特种设备事故的性质、类别、影响范围及可能继续造成的后果,确定合理的技术处理处置方案。对于重特大事故的技术处理处置方案,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审定。对一般性事故和严重事故,积极配合事故发生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特种设备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7、8、9、10、11、12、13、14、)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重特大事故,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组织、协调下,迅速开展处置工作,为确定事故等级、协调、指挥处置事故提供技术保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用做好事故现场取证工作。同时,由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副组长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的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确定技术处置措施,协助开展事故处置。5、对于罐体泄漏等可能导致严重次生灾害(如爆炸等),提出人员撤离的建议。对发生易燃易爆有毒介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泄漏的,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采取措施,处置泄漏。组织消防人员灭火和对发生泄漏的气、液体进行消毒或稀释,对发生火灾事故的压力容器及其周边受影响的压力容器,进行喷淋降温。6、建议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如设备应急堵漏等。7、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介质排放、泄压等技术措施;对可倒换的,将事故设备及波及的其它隐患设备内部介质倒换至安全可靠设备之中,对于可移动的设备(如联苯、液氯、液氨、二氧化硫气瓶),在经有关专业人员判定可以移动后,组织具有安全防护知识和配备防护装备的人员,将设备移至可处理场所进行处置。8、根据介质毒性,提出预防和处置中毒的建议;抢救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向现场人员(包括处置人员)告知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自我防护知识。9、提出需要动用社会力量(人员、装备、车辆等)的建议;10、对抢险中的专业技术操作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对抢险工具的选用和使用)。(四)中心事故工作组人员的安全防护参加应急抢险处置的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人身安全,应当按要求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和必要的安全装备,事故现场应当在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五)特种设备事故救助联动企业针对特种设备事故的性质和特点,动用相应的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处置的方针。借助于企业的专业操作人员(抢险队伍)、专业抢险设备和抢险技术,进行事故应急处置,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危害、提高处置效率,减少处置风险。特种设备事故救助联动企业名单见附件5。参与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社会救助联动的企业,应拥有相应事故处置设备、物资,特别是快速带压堵漏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事故处置技能和实践操作经验,联动企业应有专项演练。三、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措施1、电梯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7);2、起重机械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8);3、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9);4、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0);5、客运索道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1);6、液氯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2)7、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3)8、液氨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4)四、预案管理与修订(一)本预案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当地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二)本预案由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每两年修订一次,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预案和紧急处置措施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更新。(三)本预案按照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福建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定期进行演练。(四)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名单2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名单3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专家组名单4. 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技术处理小组名单; 5 . 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名单;6. 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常用电话号码。附件:1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 张元榕副组长: 许航 黑小克 姚钦 曾钦达成员: 赖晓龙、潘崔、张志超、谢靖、陈书榕、龚凌诸、吴敏祥、夏家喜、林尧、谢志坚、陈永光、郑维澄、尤毅聪、蔡深海、钟广雄、肖巨明、吴绍明 附件:2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名单序号职务姓名部门部门职务电话1主任许 航副院长139502851662副主任曾钦达院长助理137059130663副主任赖晓龙检验管理部部4成员潘 崔质量管理部部长135591449935成员张志超技术部副部长136650507766成员陈书榕办公室主任135140770077成员李晓宁检验管理部副部长138095079108成员王护军检验管理部副部件:3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专家组电 梯 专 家 组:林 尧(组长)、张元榕、陈国凯、刘季能起重设备专家组:谢 靖(组长)、曾钦达、柳秉康、陈木菊厂(场)内机动车辆专家组:傅顶和(组长)、谢知坚、胡永章游乐设施专家组:袁 征(组长)、刘 毅、谢家树锅 炉 专 家 组:龚凌诸(组长)、姚钦、夏家喜、谢智明压力容器专家组:汪永强(组长)、曾钦达(兼)、陈棋、公涛管道、气瓶专家组:吴敏祥(组长)、姚钦(兼)、梁航、雷荣开汽车罐车专家组:陈伟胜(组长)、许航、庄明梓73 附件4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各设区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名单福州市:夏家喜(组长)、林尧(副组长)、汪永强、郑强(中心检验二部)、梁航单 位地 址姓 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手机福州市承压类专家组福州市北环中路45号夏家喜组长、福州检验一部部凌诸中心检验一部部棋福州检验一州市机电类专家组福州市北环中路45号林尧组长、福州检验二部部国凯中心检验二部副部征中心检验一部副部德市:陈永光(组长)、吴林军(副组长)、王祖生、洪天扬、魏翔单 位地 址姓 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手机宁德市承压类专家组宁德市蕉城北路45号昌隆大厦307室吴林军组长、宁德市锅检所所天扬宁德市锅检所副所翔宁德市锅检德市机电类专家组宁德市蕉城路1号A幢陈永光组长、福州检验二部部方营中心检验二部副部祖生中心检验一部副部田市:郑维澄(组长)、梁崇忠(副组长)、方立、刘季能、翁天林单 位地 址姓 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手机莆田市承压类专家组莆田市城厢区荔城路155号郑维澄组长、莆田市锅检所所立莆田市锅检所副所天林检验田市机电类专家组莆田市城厢区荔城路梁崇忠组长、莆田市特检站站季能莆田市特检站副站铸强检验州市:尤毅聪(组长)、黄志强(副组长)、苏泽川、林建立、谢教忠单 位地 址姓 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手机泉州市承压类专家组泉州市刺桐东路288号质监大楼5楼尤毅聪组长、泉州市锅检所所泽川泉州市锅检所副所长139059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