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有限公司“两会”期间不停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1 总则为保障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生产作业现场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炭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条规制定本预案。在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有限公司恒隆井范围内从事1511运输巷掘进、11#煤轨道巷掘进、总回风扩巷发生的一切生产安全事故时,必须遵守本预案进行抢险救灾。2、 编制预案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煤矿安全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安监应急字2007108 号文件3、编制预案的目的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分级、风险评价,制定控制风险计划,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和抵御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的失控,以达到两会期间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救援为辅”,变控制事故向控制隐患(危险源)转变,确实达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一旦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4、编制预案的目标在整合、利用现有各种人力、物资、设施、装备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建立起一个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作协调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使应急救援工作有章可循,起到应急指导作用。总目标:主要控制意外、突发的危险源失控后事态发展,保障煤矿财产安全,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恢复正常生产状况,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对防范风险的领导与指挥意识。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1511运输巷掘进、11#煤轨道巷掘进、总回风扩巷发生的一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预案启动顺序与衔接生产采掘开队(班组)区科(车间)矿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瑞泰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山西汾西矿业集团职能部门山西焦煤应急救援指挥部晋中市政府山西省国资委应急救援领导职责衔接安全监察员、瓦斯检查员、带班班长、跟班副队队长副区长、区长矿业务科室负责人矿业务分管副矿长矿长、书记集团公司业务分管副总指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山西焦煤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晋中市政府市长省国资委主任。第1章 瓦斯、一氧化碳及其它有毒有 害气体超限应急预案1 预案编制依据、目的、目标、原则1.1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应急200788号文件、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安监应急字2007108号文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1.2编制目的进一步增强应对有害气体超限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3编制目标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制,建立起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作协调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1.4编制原则1.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突发超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职工家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危害。1.4.2启动迅速、措施得力应急救援体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采取的措施,首先要科学,还必须要实用,做到行之有效。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抓不懈,实现一专多能,关键时刻能拉出去、用得上、打得赢。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正珠煤业1511运输巷掘进、11#煤轨道巷掘进、总回风扩巷发生的有害气体超限事故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511运输巷掘进、11#煤轨道巷掘进、总回风扩巷发生瓦斯超限、局部瓦斯积聚可能造成窒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发生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时,可能会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4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发生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时,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4.2、听从指挥,统一行动。发生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时,由本预案中设置的指挥中心全权负责事故抢险救护工作的指挥和调度。预案中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服从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4.3、协调组织、保障供给。相关单位要做好事故救援的协调组织工作,保障救援必须的人、财、物的供给。5 指挥机构及职责5.1 正珠煤业成立有害气体超限事故应急救援领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5.1.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弓乃照 李跃强副总指挥:王君义成 员:郭继明 王书江 王广辉 宋金周 辛来军 惠 彬 牛建斌 张国栋 王秋庭 吕连廷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任由王君义、王广辉担任,成员由张国栋、王春生、常岳全、杨向宏、陈怀柱、吴永华、耿文辉组成,具体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方案制定、救灾演练和组织救援工作。5.1.2 汇报方式:电话汇报 调度室电话:8058 8075 8076 80775.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组织日常矿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矿井发生有害气体超限事故后,负责对事故单位应急救援的全面指挥工作,对事故迅速做出分析判断;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批准现场抢救方案;发布应急抢救命令;调遣应急救援人员队伍、物资、装备器材、医疗、通讯、后勤等工作;决定是否请求外援;上报上级部门等工作。5.3 应急成员单位职责5.3.1调度室:按照总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全面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负责事故汇报的接收和命令的下达;掌握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保证应急救援期间的通讯畅通;参与对事故的分析调查、评审报告等。5.3.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应急救援行动提供事故现场技术资料和水文地质等情况,对事故现场作出分析报告。5.3.3安监部:负责监督事故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对事故处理后的调查工作和评审报告工作。5.3.4救护消防大队: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负责按照制定的抢救方案,组织现场的紧急抢险和救援工作。5.3.5供应部、机运部:负责为事故矿井提供处理事故所需材料、设备,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及时到位。5.3.6通风部: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通风技术服务保障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5.3.7集团公司医院:成立事故医疗急救小组,负责对事故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5.3.8保卫科:负责应急救援启动后,协助事发单位对事故矿井现场进行交通管制、警戒、现场保卫等有关方面的保障工作。5.3.9劳资科、工会: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6预防与预警6.1预防措施6.1.1通风部应加强通风系统管理,杜绝风量不足及无风、微风作业现象。6.1.2通风部应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掘进揭露老巷或过断层,采区开拓巷道第一次揭煤时,必须制定专项瓦斯管理措施。采掘作业期间,发现瓦斯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异常涌出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6.1.3通风部应加强防灭火管理,杜绝自然发火现象,防止因自然发火导致一氧化碳超限。6.1.4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面或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启封密闭,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由救护队启封。6.1.5监控中心要搞好监测系统管理,通过安全监测系统24h监测井下相关地点瓦斯及一氧化碳涌出情况。6.1.6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杜绝无计划停电停风。6.2预警行动6.2.1矿井发生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6.2.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按本矿事故汇报程序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领导进行汇报,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意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安排、协调相关单位组织抢救。6.3应急响应6.3.1响应分级根据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分为A、B两类,事故发生时,执行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6.3.2事故应急响应程序6.3.2.1 A类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根据总指挥指示,由调度室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中。(2)、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3)、指挥中心研究、决策事故处理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6.3.2.2 B类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矿调度室值班员应立即通知通风值班员赶到矿调度室,由通风部值班人员查明事故原因,组织人员进行处理。6.4事故处理程序6.4.1 A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正常作业的采掘工作面瓦斯突然涌出造成瓦斯超限的应急措施:.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程序: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到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撤离前必须按照调度室要求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因瓦斯异常涌出造成出现人员窒息、伤亡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搞好自救、互救。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的处理程序:a.立即通知可能受灾害影响范围内作业人员撤到采区进风大巷新鲜风流中。b.通知矿长、总工程师、通风部区长、矿值班领导、事故单位主要领导及各救援工作组成员赶到矿调度室成立救灾指挥小组,研究事故处理方案,同时通知煤矿救护大队赶到事故地点组织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工作程序:a.根据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及人员撤离情况判断可能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伤亡情况、撤离情况,明确需要救护地点人员、救护路线等,并安排救护队组织营救。b.组织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置方案,并落实救护队组织实施。需要调整通风系统时,由通风部负责制定方案,通风部、救护队负责落实。.救护大队接到通知后的应急处理程序:a.救护人员按照规定时间赶到矿调度室。b.简单了解事故发生地点、范围等现场情况。c.下井实施救护工作。d.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在安全地点设立临时救护基地。e.安排救护人员分组进入灾区,按救灾指挥小组指示,组织营救可能受伤人员,查找遇险、受伤人员并积极组织抢救。.事故处理注意事项a.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先救人,后救灾。b.若有毒有害事故不能在24h内处理完毕,又不能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或可能导致事故扩大,则必须在24h内对灾区进行封闭。c.若因火灾造成一氧化碳超限时,一并执行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独头巷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时,由调度总指挥决定是否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6.4.2 B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a.井下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及其作业地点瓦斯浓度达到1.3%时,安全监测系统必须切断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如安全监测系统不能切断电源,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手动切断所有机电设备电源),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到采区主要进风巷中,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值班员立即通知通风工区值班人员下井组织查明原因,同时汇报矿值班领导、总工程师、通风部值班人员未到达现场前,由瓦检员和安监员在现场监护瓦斯变化情况及撤人情况,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查明原因后,应将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汇报矿调度室,由通风部部长组织制定处理措施。措施要汇报矿总工程师并经同意后,由通风部负责组织实施。b.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工区值班人员,安排跑片瓦检员负责查明原因,瓦检员在查明原因后,应将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报矿调度室和通风工区值班人员,由通风工区值班人员制定处理意见,并现场组织处理瓦斯积聚。c.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3.0%时,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室。调度室立即通知采区内所有作业人员撤至采区主要进风巷中,并汇报矿值班领导、矿总工程师、矿长。按照瓦斯事故处理措施,立即汇报集团公司,要求公司救护大队立即出动,赶赴现场查明原因。排放瓦斯前,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并严格按 “一通三防”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报批。如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工作面。7 应急结束矿井灾害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救援结束,救援人员方可逐步撤离事故现场,善后处理及生产恢复工作由事故单位进行。8后期处置8.1 安监部、通风部负责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清事故原因,落实解决方案。8.2 办公室、工会负责做好伤亡员工家属的安抚工作,做好受伤者的医疗救护工作,协调工伤保险的理赔工作。8.3 保卫科负责维护好事故后的社会治安,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9抢险救援物资的保障9.1监控中心要保证矿井通讯系统的畅通,保证事故发生后,相关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9.2 供应部负责组织事故发生后抢险救灾必须的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供应;9.3 机运部负责保障抢险救灾物料、设备的井下运输。9.4 办公室、供应部要备好铁锨、木板、消防水管、水泥、沙子、黄土等必备救灾物资,事故处理期间,必须安排好装卸人员保证救灾物资随要、随装、随运。9.5 通风部要备齐消防材料库材料,需要使用时可以立即调用。第二章 瓦斯、煤尘应急救援专业预案1、预案编制依据、目的、目标、原则1.1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应急200788号文件、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安监应急字2007108号文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1.2编制目的进一步增强应对防范瓦斯、煤尘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3编制目标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制,建立起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作协调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1.4编制原则1.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突发瓦斯、煤尘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职工家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危害。1.4.2启动迅速、措施得力应急救援体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采取的措施,首先要科学,还必须要实用,做到行之有效。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抓不懈,实现一专多能,关键时刻能拉出去、用得上、打得赢。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正珠煤业发生的瓦斯、煤尘事故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1瓦斯、煤尘正珠煤业所采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11m3/t。因此,矿井存在瓦斯、煤尘燃烧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1以人为本原则。事故处理应最大限度保证遇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4.2控制事故原则。应科学迅速地组织应急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4.3保护环境原则。要把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污染)控制到最小范围内。5、组织机构及职责5.1指挥机构及职责5.1.1正珠煤业成立矿井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正珠煤业调度室。总指挥: 董事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其他副矿级领导成员单位:调度室、通风部、机运部、生产技术部、安监部、供应部、保卫科、集团公司救护大队、集团公司医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5.1.2总指挥部职责组织日常矿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矿井发生事故后,负责对事故单位应急救援的全面指挥工作,对事故迅速做出分析判断;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批准现场抢救方案;发布应急抢救命令;调遣应急救援人员队伍、物资、装备器材、医疗、通讯、后勤等工作;决定是否请求外援;上报上级部门等工作。5.2各成员单位及部门职责5.2.1调度室:按照总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全面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负责事故汇报的接收和命令的下达;掌握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保证应急救援期间的通讯畅通;参与对事故的分析调查、评审报告等。5.2.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应急救援行动提供事故现场技术资料和水文地质等情况,对事故现场作出分析报告。5.2.3安监部:负责监督事故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对事故处理后的调查工作和评审报告工作。5.2.4救护消防大队: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负责按照制定的抢救方案,组织现场的紧急抢险和救援工作。5.2.5供应部、机运部:负责为事故矿井提供处理事故所需材料、设备,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及时到位。5.2.6通风部: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通风技术服务保障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5.2.7医院:成立事故医疗急救小组,负责对事故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5.2.8保安科:负责应急救援启动后,协助事发单位对事故矿井现场进行交通管制、警戒、现场保卫等有关方面的保障工作。5.2.9劳资科、工会: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5.3现场指挥部矿井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转为现场指挥部,由矿长担任现场抢险指挥部总指挥,负责组织制定抢险方案和现场指挥抢救工作。5.4建立地面、井下救援基地矿井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救援队伍到达后,应立即建立地面、井下救援基地。5.4.1地面救援基地应建在靠近矿井井口且安全的地点,负责救援装备器材、车辆、物资的供应。地面救援基地应有现场指挥部成员、通讯员、气体化验员、仪器修理员、医护人员、汽车司机等人员值班,接受现场指挥部领导。5.4.2井下基地应建在尽量靠近灾区、通风支护良好、通讯畅通、运输方便、不受有害气体威胁及爆炸冲击的安全地点。井下基地应由救护队指挥员负责与地面指挥部、地面基地的联络、协调,接受地面指挥部的指挥,同时直接指挥井下救援人员的救援行动。井下基地应设有待机小队、通讯设备、必要的救护装备、值班医生、有害气体监测仪器和临时充饥的食物、饮料等。6、预防与预警6.1危险源监控6.1.1矿井瓦斯6.1.1.1瓦斯治理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原则,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和矿制定的相关指施。6.1.1.2矿井通风系统要合理,通风设施要完好,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6.1.1.3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转稳定、可靠,反风设施齐全、有效。6.1.1.4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要求安设瓦斯监控系统,并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定期调校,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和掘进工作面的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6.1.1.5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汇报通风调度和现场工作人员。瓦斯浓度超过规程规定要求时,瓦检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及时汇报矿调度。6.1.1.6矿、科(区)、队、班组长、安全员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光学甲烷检测仪。6.1.1.7严格执行井下防灭火有关规定,杜绝明火和电器设备失爆现象的发生。6.1.1.8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规定的爆破器材和炸药,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6.1.1.9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停风影响的地点,都必须经过通风、瓦检人员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6.1.1.10矿井要认真开展瓦斯治理研究工作,进行瓦斯预测预报,掌握瓦斯变化规律,然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6.1.1.11定期对井下职工进行“一通三防”和瓦斯防治的知识培训工作,强化职工瓦斯安全意识。6.1.2矿井煤尘6.1.2.1采掘工作面要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从源头消除煤尘。6.1.2.2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6.1.2.3井下各运输机装卸、转载点要敷设自动喷雾;采掘机组要有完好的内外喷雾装置,能覆盖滚筒;综采工作面要设置支架自动喷雾;放炮采用水炮泥,炮采工作面按规定设置放炮自动喷雾,坚持放炮前后冲洗巷道;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6.1.2.4 按规定要求定期冲洗进、回风巷道,清洗积尘,并按规定设置净化水幕。6.1.2.5 严格执行井下防灭火的有关规定,杜绝一切火源和机电失爆,规定地点必须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6.1.2.6 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设置隔爆装置。6.1.2.7 有专人定期测定井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6.1.2.8 必须按规定设置防尘装置,坚持使用个人防尘防护用品。6.1.2.9 加强对井下职工防尘意识培训教育,强化职工防尘安全意识。6.2 预警行动6.2.1 瓦斯、煤尘预警: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超限、积聚或煤与瓦斯突出预兆等情况时。6.2.2 当现场发现以上预兆后,生产队组要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对险情地点重点防控,随时掌握事态发展动向,并及时向调度汇报。现场人员无法处理或处理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时,事故影响范围内应立即断电、撤人,汇报调度,矿指挥部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汇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7 信息报告程序7.1 报警当井下现场人员发现一至三级范围内灾害事故时,立即向本单位调度室汇报。7.2 接警总调度室值班员接到紧急事故报警时,须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及人员伤亡、设施破坏情况,以及汇报人的姓名、单位、所在位置,并准确详细记录。之后立即向当日值班领导汇报,当日值班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正珠煤业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7.3 汇报方式:电话汇报。调度室电话: 8 应急处置8.1 响应分级见“综合预案”中事故预警分级,一级(预警)启动矿(子、分公司)应急预案,二级(现场应急)、三级(全体应急)启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8.2 响应程序8.2.1 现场响应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长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展开事故抢救,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解救被困人员,撤出灾区所有受威胁区域的作业人员。8.2.2 应急启动总指挥到达指挥部后,果断判断应急级别,凡接警情况在预警二级(现场应急)、三级(全体应急)范围内时,立即启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发出应急救援令: 召集各副总指挥、全体成员到总指挥部集中待命; 各级救援保障机构和救援物资及时到位; 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和其他救援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8.2.3 扩大应急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同现场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出现事故现场情况恶化,应请求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派专家、友邻矿山救护队进行增援。8.3 救援行动8.3.1 撤人8.3.1.1 井下发生灾害后,在矿山救护消防队及医务人员未到达之前,职工应迅速组织自救和互救,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时,还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然后沿规程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1501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1501工作面1501运输巷8.3.1.2 遇到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躲至安全地点等候营救。8.3.1.3 矿调度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员、升井人员和被困人员的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8.3.2 现场救援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事故矿井应首先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进行自救、互救,以迅速控制事故,最大限度保证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8.3.3 侦察及救援方案的制定8.3.3.1 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矿井后,应立即组织矿山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在侦察过程中,救护队员应把救助遇险人员当作首要任务,同时要准确探明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被困人员可能所在位置,以及巷道内气体情况和通风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8.3.3.2 指挥部应根据侦察结果和其他方面准确信息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制定救援方案,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下列原则: 1)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时救助遇难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2)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3)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把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污染控制到最小范围。9 处置措施9.1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救援行动处置措施9.1.1 侦察措施9.1.1.1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首先到达事故矿井的救护队救护队员在简单了解情况后,应立即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侦察工作由矿山救护队担任。9.1.1.2 侦察前,侦察小队和待机小队必须做好战前检查工作,都必须携带1台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和2个压力不低于18MPa的备用氧气瓶,以及氧气呼吸器工具和备件袋,CO 、C02 、CH、02等各种气体和温度检查仪。带队指挥员要负责检查氧气呼吸器及所携带联络绳、灾区指路器、各种气体检测仪等必要装备器材的完好性,听清执行侦察任务时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9.1.1.3 侦察时,井下基地必须设待机小队,并用灾区电话与侦察小队保持不断联系,只有在抢救人员的情况下,才可不设待机小队。侦察小队和待机小队都不少于6人,分别由中队以上指挥员带队。9.1.1.4 灾区侦察内容主要包括:爆炸地点及其事故波及范围;遇险遇难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构筑物破坏情况);灾区气体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一氧化碳等);是否发生了火灾;防爆门是否被吹开等情况。9.1.1.5 在灾区侦察过程中,救护队首要任务是迅速抢救遇险人员,应把侦察小队派往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抢救原则是“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抢救中要做到有巷必查,发现遇险人员应立即救助,并将他们护送到进风巷道或井下基地,然后继续完成侦察任务。9.1.1.6 进人灾区侦察时,必须携带探险绳等必要的装备。在行进时要注意暗井、溜煤眼、淤泥和巷道支护等情况,视线不清时,可用探险棍探测前进,队员之间要用探险绳联结。9.1.1.7 侦察小队进入灾区时,要规定返回的时间,并与基地保持联络。如没有按时返回或通讯中断,待机小队应立即进入救援。9.1.1.8 在进入灾区前要考虑到如果退路被堵时应采取的措施,返回时应按原路返回,如不按原路返回,必须经布置侦察任务的指挥部同意。9.1.1.9侦察行进中,要遵循“先支护,后行进”原则,前进中因冒顶受阻,应视扒开通道的时间,决定是否另选通道,如果是唯一通道,应立即进行处理,不得延误时间。遇有巷道交叉口时要设明显的标志(如矿灯、冷光管或堆放煤块、矸石等),防止返回时走错路线,也便于待机队寻找。 9.1.1.10在进入时,小队长在队列之前,副小队长在队列之后,返回时与此相反。在搜索遇险人员时,小队队形应与巷道中线斜交前进。9.1.1.11侦察小队要有明确分工,分别检查通风、气体含量、温度、顶板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把侦察结果标记在在图纸上。9.1.1.12在侦察过程中,如有1名队员身体不适或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难以排除时,全小队应立即撤出,由待机队进入。9.1.1.13在远距离或复杂巷道中侦察时,可组织几个小队分区段进行侦察。侦察工作要仔细认真,做到有巷必查,在走过的巷道要签字留名,并绘出侦察路线示意图。在发现遇险人员的地点要检查气体,并做好标记。9.1.1.14在侦察过程中,应密切监视灾区瓦斯浓度及其变化,认真检查有无残留火源,发现火源应立即彻底处理,同时应防止瓦斯再次聚积到爆炸浓度而引起二次爆炸。9.1.1.15 在侦察中,应尽力查清现场情况,如爆炸后遇险遇难人员的倒向、伤害部位与伤害程度,巷道、支架、设备的损坏与移动情况等,以确定爆炸源与爆炸波传播方向及影响区。9.1.1.16 侦察结束后,应有带队指挥员向指挥部汇报侦察结果,以便采取下一步行动措施。9.1.2 处理措施9.1.2.1首先应根据侦察结果,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人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人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救护力量少时,要沿进风方向进人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行进,对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进风巷道垮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巷进人灾区,在回风巷行进时要注意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伤害。救护力量多时,可以同时从进、回风两侧派人进入。9.1.2.2对爆炸后,经侦察确认无火源时,应尽可能恢复通风,以利于其他救援人员在安全区内进行工作。9.1.2.3 如果发现爆炸后引起火灾,应立即组织人员同时进行救人和灭火。并派专人监测瓦斯浓度,防止瓦斯聚积。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制止火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特别是在火源地点附近有瓦斯聚积的盲硐,应千方百计防止火焰蔓延到盲硐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工作。火区内无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火势特大或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险或用直接灭火法无法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死亡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用综合灭火法灭火,待火熄灭后,再寻找遇难人员。9.1.2.4 进入灾区前,还应慎重考虑是否切断电源。如掘进工作面瓦斯引起火灾,则应考虑切断局部通风机电源后可能引起工作面瓦斯聚集,再次发生爆炸,威胁救灾人员的安全。如进入灾区后发现电器设备附近瓦斯达到危险浓度,则不允许在该处切断电源,应在采区变电所或其它安全地点切断电源。9.1.2.5 瓦斯煤尘爆炸后发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他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在此情况下,救护队员应在旁进行监护并做好准备,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人灾区抢救遇险人员。9.1.2.6 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认进风方向的人员已经完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分慎重。9.1.2.7 发生连续爆炸时,救护队员在抢救遇险人员的情况下可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应严密监视通风和瓦斯情况并认真掌握连续爆炸中时间间隔的规律,考虑在灾区往返时间,当间隔时间不允许时,不能进人灾区。在灾区无人或确认人员已经牺牲时,不得利用爆炸间隙进人灾区,应采取措施,消除爆炸危险后再进入。在抢救事故中,要防止事故扩大、增加伤亡。9.1.3 恢复工作9.1.3.1 如果在侦察任务结束后,没有发现因爆炸引起火灾或有火灾被很快扑灭时,在抢救完遇险人员后,应迅速恢复灾区通风,解放灾区,以便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救援行动,加快救援速度。9.1.3.2 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将局部通风机安在新鲜空气处外,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9.1.3.3 恢复正常通风,经测定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消除后,其他不佩带呼吸器救援人员应与救护队员一道参与灾区清理恢复工作。10 应急结束矿井灾害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救援结束,救援人员方可逐步撤离事故现场,善后处理及生产恢复工作由事故单位进行。1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1.1 矿井都要按照要求的数量和质量配备应急物资,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同时要保证随用随取。12 处理瓦斯、煤尘事故所需主要物资、装备处理瓦斯、煤尘事故所需主要物资、装备序号物资装备名称规格型号单 位数 量备 注1局部通风机及开关230KW台62电 缆矿用Km33风筒布2m4m块504正压风筒60010条2005负压风筒80010条2006圆木、板材方207隔离式自救器台1008水管2寸、3寸m10009风障4m4m块1010消防水带m1000第三章 顶板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涉及范围,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产健康、财产安全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发生顶板灾害等引发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和井下运输事故。三、工作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落实事故的预防和隐患排查、措施,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尽可能地避免和减轻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事故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2)统一指挥。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通过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应急救援、恢复生产等各项应急工作。(3)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加强培训演练,充分提高应急救援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四、矿井概况1、自然情况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珠有限公司(恒隆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75万吨/年,井田面积4.0092km2,开采15号煤层本矿开采15#煤层,15#煤层自然倾向等级级,易自燃。瓦斯涌出量9.11m3/t、1.45m3/min,为低沼矿井,矿井涌水量40m3/h,最大涌水量43m3/h。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联合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斜井安装有胶带输送机,主要承担提升运煤、进风、行人任务;副斜井安装轨道,承担辅助提升、运料、进风和行人任务;回风斜井为专用回风井,作为矿井的另一安全出口,安装有主要通风机两台,型号为FBCDZ NO17,275KW,一台在用,一台备用。井下开拓巷道高度不低于2.1m,采区顺槽高度不低于2.0m,采用锚杆支护,巷道宽度满足规程要求,矿井为“双回路”10KV供电,井下建有中央变电所,10KV双回路高压入井,采区供电为660V电压,有接地网、过流、漏电等保护设施,保证用电安全;排水系统及设备:井下主水泵房位于+1120m水平主斜井井底,矿井水由泵房经主斜井敷设的排水管路排至地面沉淀池。现有3台IS80-50-3202F型水泵,流量:50m3/h,扬程:160m,配用电机功率为45kW。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量时,两台工作,一台备用。水仓容量为350 m3。排水管路采用2趟1084型无缝钢管。正常涌水时为一趟管路工作,一趟管路备用,最大涌水时,两趟管路工作。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采,配备综采支架型号为ZF3200/16/26型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采用MG150/375-W型采煤机落煤,运煤选用两部SGZ 630/264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输顺槽采用SGB-620/240T型转载机和DSJ-65/40型带式输送机运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两个掘进工作面为综合机械化掘进,采用EBZ50悬臂式掘进机,配备刮板运输机(SGW-40T)和DSJ65/40皮带运输机运输,采用锚杆、锚索支护。FBD-6 215kw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井下运煤全部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矸石和材料采用矿车运输。2、事故求援条件本矿救护人员均为兼职,我矿与山西汾西矿业集团矿山救护队和冀中能源井矿集团矿山救护队签定救护协议签订了救护协议,救护队员年龄在2535岁之间,身体状况良好,具有煤矿井下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救护知识,并具有救护队员资格证.救护大队装备有救护车、苏生器、灭火器等救灾设备和器材,具有在煤矿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进行抢险救灾的能力。3、医疗抢救条件本矿无医护人员,约5km处有县医院,具有抢救创伤,烧伤和中毒伤害的能力。五、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顶板灾害存在场所有: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各类运输、回风行人巷道。顶板灾害是井下煤炭开采中经常发生的灾害之一。井下主要提升巷道为料石砌碹。区段运输、回风顺槽采用锚网支护,回采工作面为综采液压支架倒架、咬架、支架失稳、空顶距大、顶板悬露面积大、放顶不及时、初撑力不足等。当工作面巷道内支护方式不当,支架失稳、支护质量差、审顶问邦不严、回采工作面支柱失效、机头机尾缺梁少柱、超前支护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顶板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巷道为锚网支护,在锚杆支护设计不合理、支护质量差、巷道失修、支护材料不合格、不按设计施工、掘进工作面支护不及时、空顶距大、地质原因等容易造成顶板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六、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为了加强对发生事故后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本矿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各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序号姓名职务内部电话手机1弓乃照董事长8001159356386982李跃强总经理8002150356290805王光辉安全矿长130334388577郭继明工会主席135035825828王书江生产副总经理8003150356083699牛建斌财务总监1393581499713惠彬机电副总80081503560838612张国栋调度主任80181362066087513王秋廷瓦斯矿长80451354614770214吕连廷技术部长80211354614744016边会明综合部长80161503560838517弓介武办公室主任1330344358518孙友供应部长80391503560837919高拥军财务部长80461503560838020瑞泰办公室0354-310723421瑞泰调度室0354-860012322井矿调度室0311-8208675423煤管局0354-863615024矿山救护理未来到前,由值班经理负责,并组成以值班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事故抢救小组。处理事故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如下:1、经理是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技术负责人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计划。2、技术副总经理是经理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经理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及时掌握灾区情况的变化,决定撤出人员的范围,确定灾变期间的通风方法,根据灾害发展采取应急措施。3、各有关副总经理: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业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须的抢救人员,随时待命出动,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总经理严格控制和登记入井人员。4、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护,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援救和事故处理。5、安监部、通风部: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业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控。按照经理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方法,注视主扇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恢复被破坏的矿井通风系统,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6、调度室主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按照经理命令作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并且做好电话记录和其它记录。7、有关部室: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升井,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矿井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经理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变处理任务。8、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山救护队,经理、矿技术负责人,县局调度室、本矿其它领导和有关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经理命令,通知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入井人数和留在各地点的人数。9、考勤负责人和矿灯发放负责人(检身员和充电工):应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领取矿灯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办公室);对没有入井特别许可证的人员,不得发给矿灯,并在井口严格检查,制止入井。10、供应部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经理的命令,迅速运到指定地点。11、机运部长:根据经理命令,负责改变主扇工作方法,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井内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到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12、技术部长: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经理命令完成测绘工作。13、综合部长:负责对遇难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14、保卫人员:负责灾害处理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七、事故报告程序当各种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发现者立即用就近电话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灾情等汇报办公室,办公室值班员马上向值班总经理报告,同时通知领导组组长、副组长和其它全体成员到办公室集合。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召请最近的矿山救护队前来救援。煤炭局(电话:8636150)阎效珍(县煤管局总工,手机汾西矿业集团救护队(电话:8600986)八、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一)组织抢救队伍1、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副组长及其成员立即到矿办公室集中,根据事故发生的性质、类别、地点、影响范围等情况研究制定救灾方案,下达救灾命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2026年中国模锻件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禁止标志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碾米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安徽省合肥高升学校2025年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中国粉末冶金制品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2025年中国建筑渗漏维修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分切机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苦瓜种植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互联网+房地产中介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福建福州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 202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执法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公文写作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完整版)幼儿园大班升一年级数学测试卷
- 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解读
- B2B2C多用户商城平台详解
- 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下册Unit2PPT课件
- GB∕T 21437.2-2021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
- (新版)传染病防治监督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