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地质灾害预案.doc_第1页
2012年度地质灾害预案.doc_第2页
2012年度地质灾害预案.doc_第3页
2012年度地质灾害预案.doc_第4页
2012年度地质灾害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沐川县宇业煤矿2012年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和四川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了及时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在地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一、地质灾害预案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和四川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矿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沐川县宇业煤矿2012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二、地质灾害预案编制目的 编制沐川县宇业煤矿2012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目的,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做到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预案编制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是指在地质灾害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地质灾害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1、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 2、地质灾害发生后积极寻求当地政府为主组织自救;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支持,配合地质灾害救援,并提供救援所需的切便利和条件4、当发生本预案中的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事故预兆或重大险情时,矿长是处理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负责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安监科,矿长为指挥长,矿值班副矿长为副指挥长。由指挥长根据灾害事故性质确定指挥部成员,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下达相关救灾指令。5、矿安监科是第一时间接到事故报告的部门,当接到事故报告后,部门负责人就是矿值班领导的第一助手,协助矿值班领导按预案先行组织救灾。6、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发生灾害事故时,由安监科长负责,立即按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通知集中人员一览表(附表)的要求,通知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集中,接到通知的人员必须迅速到达。7、为防止应急救援过程中灾害事故的扩大,对抢险救灾中需要矿井停产、人员撤离,进入灾害区域进行救援工作的指令,必须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的命令下达,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一律无权下达。8、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和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及时撤人,加强观察积极自救,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和矿井财产免受损失。9、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单位行政负责人是地质灾害发生现场的全权指挥者,及时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灾情情况,并严格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所规定的抢险救灾任务。10、及时抢险原则11、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12、通讯畅通原则。井上下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13、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 14、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15、部门管理原则。四、成立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地质灾害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立沐川县宇业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一)组织机构及应急救援体系1、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总指挥长:赵志忠(董事长兼总经理)职责:应急救援工作诸事项的决断权。矿所有资源的调配权。申请外部应急资源的决断权。副总指挥长:朱明贵(副总经理)职责: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分管的救援队伍,开展相应工作;对应急决策的建议权。2、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朱晓东(矿长)主要职责: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 副组长:、王万云(安全副矿长)、徐文清(总工程师)、廖明富(机电副矿长)、傅贵强 (生产副矿长)成员:祝玉忠(办公室主任)、胡克万(生技科科长)、冯晓东(通风科科长)、王金银(安监科副科长)、张德维(机电科副科长)、刘孔忠 (机电科副科长)、赵大平(运输科科长)、罗培银(运输科副科长)、赵冬(物资供应科科长)蒋财富(库房管理员)、廖俊平(辅助救护队员)、王强(辅助救护队员)、罗启坤(辅助救护队员)李军(辅助救护队员)、李伟(辅助救护队员)、胡仕兵(辅助救护队员)主要职责: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快速制定救护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指挥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3、应急救援技术专家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机电科、生技科、通风科、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造成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提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现场相关测量工作。 4、应急救援物资供应组:组长:副总经理 副组长:办公室、物资供应科、财务科、机电科负责人。 成员:办公室、运输科、物资供应科、机电科等单位有关人员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电、给排水设备;立即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负责提出伤员临时救治、医疗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事故中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 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五、矿区概况 (一)概况沐川县宇业煤矿位于沐川县黄丹镇南东马边河对岸,井田西边界距黄丹镇平距不足0.5km。井田行政区划属黄丹镇与高笋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343141034506,北纬290846291021。(二)自然地理马边沙湾公路由井田西部马边河对岸通过,至沙湾成昆铁路火车站约60公里,交通方便,井田属低山切割地貌,地形为中部高,冲沟切割部低,最高海拔760m,最低海拔320m,相对高差440m。区内气候属温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最高气温达38,最低气温2,霜冻期短,年降雨量1300mm左右,雨季多集中在69月。区内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及薯类、竹、木、药材和茶叶等经济作物。工业有水电、黄磷、水泥及煤炭。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不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煤炭开发劳动力可就地解决。本区燃料以煤为主,厂矿及居民用电由黄丹供电所供给。燃油依靠外地供应。本区于1979年发生过震级为4级左右,烈度度地震。据区域地震资料,该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三)水文地质概况1、地质条件望乡台井田地貌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为中高部,冲沟切割部低,最高海拔760m,最低海拔320m,相对高差440m。井田主采的K32煤层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下,地表水系主要为马边河流域水系。井田边界距马边河最近为100m,最远为600m,如岩体裂隙发育,地表水易沿裂隙渗入,对矿床有一定充水影响,特别是井田西部沿煤层露头线,古老窑多被地表水淹没。民访老窑采空区最深达400m,现黄丹电站蓄水后,其老窑多被地表水淹没。本次勘查无法准确圈定老采空区边界,为此井田开采马边河沿线应预留足够的保安煤柱,并做到“有颖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严防岩孔隙裂隙水的影响。井田矿床充水除地表水外,煤层顶、底砂岩孔隙裂隙水是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具相邻煤矿生产巷道调查,煤层直接充水孔隙裂隙含水层厚度小,含水弱,对矿床充水影响小。井田开发应重点预防原老窑采空区充水。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2、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井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也接受基岩侧向补给,地下水向北迳流,就近冲沟及马边河边呈泉排泄。3、矿床充水因素(1)地表水井田煤层大部分低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地表水(马边河水)在岩体裂隙发育段易沿裂隙贯入,引起矿井充水。为此井田开发中沿马边河应留足保安煤柱,杜绝地表水沿裂隙贯入引起矿井充水。矿区境内有马边河靠井田北面自西向东流过,在矿井主井口以西上游约350m处是黄丹水电站,库容117.6万立方米,开敞式溢洪道,正常水位373.6米,坝顶全长76米。黄丹水电站防洪具体事宜由沐川县负责。 (2)岩层水据相邻煤矿井巷调查,矿井以顶板滴水为主,尚未发现股状流水。宇业煤矿上山煤大面积采空后,其日排水量不足100m3。预测井田排除地表水及老窑水,其正常涌水量为200m3/d,最大涌水量为500 m3/d。井田开发为斜井开拓,矿井水用水泵抽排。 六、地质灾害对矿区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我矿的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行人井井口至炸药库房值班室一带靠近山体一侧,灾害源主要为山体崩坍、飞石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上煤坪至家属宿舍区、职工宿舍、食堂外停车场、矿办公大楼一带靠近马边河一侧主要为矸石堆积而成,目前尚未完全稳定,容易发生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另外行人井井口、地面配电房、工业广场煤坝、矿办公大楼一带山洪爆发易发生洪水威胁,造成财产损失。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地质灾害预案涉及的范围 预案的重点保护对象:行人井井口、地面配电房、工业广场煤坝、矿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机修车间、木工房、坑木堆放场一带、家属宿舍区。 (二)灾害事故报告制度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直接影响着是否可以减少人员伤亡,控制事故蔓延和降低事故损失,当发生突发性灾害事故、事故预兆或险情时,严格按照事故报告制度报告,以利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灾。1、报告程序:当发生突发性灾害事故、事故预兆或险情时,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人、现场管理人员或员工必须立即向上一级领导和矿长报告;矿长向董事长(总经理)报告。2、报告内容:灾害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所采取的抢救人员、财产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3、矿长接到灾害事故报告后,按规定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三)地质灾害处理地质灾害发生后,矿长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员撤离。(四)地质灾害速报内容在24小时内提交的速报报告,应根据已获得信息说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人数、地质灾害类型,并尽可能说明灾害的规模,可能诱发因素,地质成因和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各部门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五)地质灾害预警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信号,应急通讯保障,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等行动方案,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时完成辖区内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建立汛期巡查,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划定警戒区域,要建立与打锣、广播、吹号等报警信号,设立负责与有关单位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传达指挥小组的抢险指示,做好与公安、卫生主管部门等单位的应急通讯保障制度,要制定人员财产搬迁、转移路线,选定紧急疏散撤离路线,并报高笋乡政府审查批准实施应急行动方案。(六)地质灾害巡查每年五八月是地质灾害多发时节,为了严格按照事故报告制度报告,以利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灾,及时有效地在灾害发生时,人员及时撤离,以利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五八月由安全副矿长带队组织矿相关部门负责人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巡查,暴雨后组织一次巡查,安监科作好巡查记录,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向矿长或总工程师报告,以便采取防范措施。(七)地质灾害巡查路线1、巡查路线由行人井井口锅炉房澡堂家属住宅区炸药库房沐川县宇业煤矿老井口岩口半岩上消防水池副井口主井口机修车间地面配电房工业广场煤坝2、上煤坪家属宿舍区职工宿舍食堂外停车场矿办公大楼一带靠近马边河一侧堡坎。(八)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主要职责1、董事长(总经理):是处理灾害事故的总指挥长,负责协调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根据事故现场及现场外部信息,向应急救援人员下达有关指令,矿所有资源的调配权,申请外部应急资源的决断权,负责组织救援所需物资和资金。2、矿长:是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现场救援工作领导,执行指挥长下达的各项救灾指令,指挥危险区域现场人员的撤离。3、副总经理: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副指挥长,执行指挥长下达的各项救灾指令,负责组织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灾害事故的性质确定指挥部成员及分工,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下达相关救灾指令。4、矿值班副矿长:是矿救灾指挥长、副指挥长的有力助手,根据灾害事故性质确定是否需要矿应急救援机构以外的应急服务机构的帮助;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实施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启动应急救援设施和系统;及时与应急救援现场负责人配合,指挥危险区域现场人员的撤离。5、矿总工程师:在矿救灾指挥长、副指挥长领导下,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技术工作,根据救灾指令负责处理某一方面的救灾工作。6、安监科科长: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实施的应急救援方案、措施和救灾指挥长、副指挥长的指令,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7、生技科科长:准确无误地提供相关图纸资料,并在图中标明:相关的安全设施和系统、安全区域、灾害事故地点(段)的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掌握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8、安监科长:接到灾害事故报告后,立即按本预案通知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集中,并根据灾害事故情况,分别通知做好医疗救急和救护车车准备。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及时下达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并做好记录。9、矿办公室主任:保证急救援设备、设施和器材和通讯工具畅通,保证所需的交通运输工具,以便及时运送人员和救援物资。10、后勤科科长:按要求及时准备和提供有关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和器材,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迅速送达指定地点。11、副总经理、矿长、总工程师:评估事故规模,决定是否需要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以外的其它应急救援服务机构,并报告指挥部;落实本单位参加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时准备应急救援所需物资;明确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有序安排受伤人员和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明确撤离步骤、程序、路线);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所规定的抢险救灾任务。12、其他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所规定的抢险救灾任务。(九)防止矿井水灾事故1、有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图纸及说明书,准确掌握小矿、老窑等的开采面积和积水量。2、接近井田边界、小矿、老窑、钻孔等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3、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并加强排水工作。4、井上下抽放水系统,要定期检查做好并泵排水工作。(十)抢险责任 1、各部门应坚持24小时值班,保证随时到位。按照地质灾害区的划分,各司其职,作好本区的灾害预防工作,在矿井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