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寻根西柏坡:追忆新第一缕光明.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7/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1.gif)
![[光明日报]寻根西柏坡:追忆新第一缕光明.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7/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2.gif)
![[光明日报]寻根西柏坡:追忆新第一缕光明.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7/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3.gif)
![[光明日报]寻根西柏坡:追忆新第一缕光明.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7/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4.gif)
![[光明日报]寻根西柏坡:追忆新第一缕光明.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7/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1d2762e1-d46a-4050-bfe4-b9abcf794beb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明日报寻根西柏坡:追忆新中国第一缕光明2010年06月03日 09:12:21 来源: 光明日报光明日报第一任总编辑胡愈之与其夫人沈兹九在李家庄。(资料照片) 参加此次活动的新闻单位记者在平山县采访。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山脚的小学,静谧,清新。上课铃声响起,向教室奔去的孩子程柏旭急急转回头,大声用河北平山方言解释他的名字:“柏旭嘛,就是西柏坡的柏,旭日东升的旭”。举起相机为孩子拍照。不经意间,校园围栏外、蓝天白云下一块硕大的“西柏坡”路标被纳进取景框。记者的思绪回到六十一年前那个西柏坡的春天。1949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早,刚过春分,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就已泛绿,细嫩的春蕾绽放在枝头。毛泽东和党中央从这个“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启程,去北平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毛泽东将这次远行喻为“赶考”。六十一年倏忽而过。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答卷上,聚精会神、处变不惊地破解难题、写满睿智。100名年轻新闻工作者5月下旬从北京来到滹沱河畔的西柏坡,看看这里的新貌,寻找传统的根脉,读解时代的命题。寻根:共和国的黎明从这里点亮似乎,珍存在西柏坡纪念馆里的旧衣、马灯、火盆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起居用的简陋物什,还在向我们诉说那段既艰苦卓绝又洋溢着浪漫气息的红色岁月;似乎,在曾经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小院里,毛泽东的报告“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还在回荡;似乎,陈列在西柏坡纪念馆一角的党中央开赴北平时乘坐的吉普车,依然承载着对共和国未来的深沉思索和无限憧憬柏坡岭上,一道泥墙围住的几间土坯房便是中共中央旧址。轻风吹过,小院里的梨树叶沙沙作响。在作战室,发黄的地图前,年轻的讲解员打起了快板,绘声绘色讲解中央解放军总部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辉煌战绩,让人仿佛感受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烽火硝烟。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外,面向鲜红的党旗,100名年轻编辑记者举起右臂庄严宣誓:“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新闻工作优良传统,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感悟:小米饭养活了新中国第一批报人踩着田埂,我们来到平山镇里庄人民日报社旧址。白墙蓝瓦,屋檐低矮,屋内的摆设一如当年景象,土炕方桌、小煤油灯加上一个英文打字机让人仿佛看到当年在油灯下奋笔疾书的新闻工作者。据介绍,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在这里创刊,在办报发行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靠人背马驮投递到各解放区。新华社进驻平山后,围绕战局播发了大量军事报道,记录下新中国解放事业的历程。范长江、张磐石、吴冷西、朱穆之等著名新闻工作者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以笔为矛,为推翻反动派统治而奋斗。这里,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地。1948年夏秋之间,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发表讲话时,提出党报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即: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马列主义的修养,政策和路线知识,做独立的艰苦的工作。期间,刘少奇还对记者们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中宣部旧址、在人民日报旧址,在观看纪录片为共和国新闻大厦奠基后,我们深深感到,那时的西柏坡不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国的红色新闻中心。”参观后编辑记者们发出由衷的感慨。追寻:光明日报与李家庄的不解之缘驱车二十多分钟,记者一行从西柏坡赶到李家庄。李家庄是一个距离西柏坡数华里的仅有200多人的库区小村,也是中央统战部的旧址所在,这里也是光明日报的发起之地。中央统战部旧址是一个普通的北方院落,前院的南厢房是食堂,其他均是住宿和办公的屋子。既有李维汉、高文华的住室,还有诸如蒋区工作室、南洋问题室和少数民族工作室等。六十多年过后,虽然这里已物是人非,但我们仍然能从资料和乡亲们的话语中还原当时的情形。1948年到1949年初,李家庄作为统战部的中转站,曾经接待了大批被称为“特客”的民主人士,诸如张澜、吴晗、雷洁琼、费孝通等,直至他们翌年春天离开平山赶赴北平。这批特殊的客人中,就包括光明日报首任总编辑胡愈之。1948年9月底,胡愈之夫妇从海外辗转来到西柏坡,党中央给予很高的礼遇。10月3日下午,胡愈之夫妇去西柏坡参加中央聚餐,餐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那次交谈中,毛泽东提出新中国要办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光明日报的设想。时任李家庄村公安员的85岁老人刘军祥,为我们回忆了那段往事: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1948年5月来到李家庄,负责人是罗迈(李维汉)和高文华,在经过前期的考察后,他们进驻李家庄,1948年9月,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更名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以专管政协、海外及国统区的工作。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民主人士非常重视,经常在西柏坡和李家庄与他们恳谈。刘军祥回忆说:“毛主席经常坐汽车进村来,在村南一棵槐树下坐着看书,等待一批又一批从外地来的客人。”1949年1月22日,包括胡愈之在内的55位民主人士签署发表了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的声明,表明了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真诚合作的决心。展望:“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传下去”阎清海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在西柏坡岗南水库经营观光游船第一人。改革开放后,眼见着来西柏坡参观的人多起来,他就想到用船载着参观的人看看太行山和水库周边的风景,肯定受欢迎。说干就干,1983年,阎清海买回了一条玻璃钢船,在水库上率先搞起了观光游览,很快就成为了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咱西柏坡的党员不能再抱着越穷越革命的老观念坐等国家救济了,我得带头从这水库里找致富路。”阎清海说。在他带动下,西柏坡村的游船目前已经发展到17条,人们还成立了景区游船管理处,开展合伙经营,进行统一管理。而阎清海当年那条小船,现在已经换成了能载30人的环保游船。阎清海不仅是经营游船第一人,也是建设西柏坡纪念馆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上世纪50年代由于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淹没。进入上世纪60年代,来这里寻访的工人、学生多达数十万。当时,阎清海是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民兵连长,他带领几个人前往北京,请求重建中央在西柏坡的旧址。旧址开建以后,他又几次到北京搜集当年的文物。多年来,无论是发展乡村经济还是参与公共事务,阎清海总是走在前面。这或多或少与他年少时的一段经历有关。1948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董必武夫妇在西柏坡村口的一个碾盘上发现了一个啼哭的婴儿。芦苇席里的孩子已经气息奄奄,看起来像生了重病。董必武夫妇把孩子送到中央机关医院,治好了他的病。这个孩子,就是董必武房东家的三儿子阎清海。几十年过去了,阎清海依然清晰地记得这段往事。“这件事母亲给我讲了无数遍。她总是说,我能活下来是个奇迹,是共产党、是董老一家给了我生命。”在西柏坡村,阎清海这样的党员有20多位。村里的每一点发展变化,都浸透了他们的努力。如今,西柏坡村内道路全部完成了硬化,栽植树木1万余株,还建起了群众文化广场。现在全村79户有近40户都在从事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专业村。阎朝书今年66岁,是一名老党员,曾长期担任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妇女主任。她告诉记者,在不同的年代,西柏坡的党员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战争年代,西柏坡人踊跃支前,参军作战;1958年,为防范洪水修建水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紧急意外抢救预案试题
- 小学生英语游戏教学课件
- 思维导图教学第三版课件
- 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产权转让违约金规定合同
- 餐饮企业承包经营合作协议范本
- 国家电网电气安全作业知识相关内容试卷
- 家用纺织品设计元素考核试卷
- 危险化学品仓储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评估准则考核试卷
- 培训评估与组织战略匹配度分析考核试卷
- 燃料储存罐材料考核试卷
- 2025年4月自考03346项目管理试题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安全生产月一把手讲安全公开课三十二(91P)
- 2025课件:红色基因作风建设七一党课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工智能(北理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康复科护理管理制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合集汇编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第6章_悬移质泥沙运动20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