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角及坐标计算.doc_第1页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doc_第2页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doc_第3页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工程各点方位角及坐标计算公式(一)各点方位角计算:1、 第一直线段(K0ZH):F=arctgY/X 注:直线方位角要考虑象限角才能定出正确线路走向2、 第一缓和曲线段(KZHKHY):1=(K0KZH)2/(2RLh)180/3、 圆曲线段(KHYKYH):2=2(K0KZH)Lh/2R180/2=(KHYKZH)/2R180/(K0KHY)/R180/ 无缓和曲线时:2=(K0KHY)/R180/(即圆曲线圆心角)4、 第二缓和曲线段(KYHKHZ):3=(KHZK0)2/(2RLh)180/5、 第二直线段(KHZKZH):F (左偏时F,右偏时F+)注:K0计算点的程 曲线交点偏角Lh缓和曲线长(注意有时第一和第二缓和曲线长不一样)(二)各点坐标计算XZH=XJDT?CosF XHZ=XJDT?Cos(F)YZH=YJDT?SinF YHZ=YJDT?Sin(F)1、第一直线段: X=XZH(K0KZH)?CosF中桩 Y=YZH(K0KZH)?SinF X边=X中B?Cos(F)边桩 Y边=Y中B?Sin(F)注:B中桩至所求点的距离(左幅时为B,右幅时为B,当设计轴线与线路不垂直时B取斜长,即B/Sin) 设计轴线 线路方向 。 B 图S-1 2、第一缓和曲线段: X X=XZHY?SinX?Cos X X X中桩 Y=YZHY?CosX?Sin Y ZH Y HZ X边=X中B?Cos(F1) HY YH边桩 Y边=Y中B?Sin(F1) JD Y注:(本公式只适用与图S-2线形) 图S-2曲线左转为1,右转为1 线路方位角与Y轴所夹的锐角,见图S-2Y=LL5(40R2Lh2);X=L3(6RLh)L7(336R3Lh3);(R圆曲线半径,L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至曲线起点长度)3、圆曲线段: X=XHY+2R?Sin?Cos(F+(+)中桩 Y=YHY+2R?Sin?Sin(F+(+) X边=X中B?Cos(F2)边桩 Y边=Y中B?Sin(F2)注:=(K0KHY)/2R180/;=(KHYKZH)/2R180/4、第二缓和曲线段: X=XHZY?SinX?Cos中桩 Y=YHZY?CosX?Sin X边=X中B?Cos(F1)边桩 Y边=Y中B?Sin(F1)注:1、 本公式只适用与图S-2线形,其他线形可根据本线形公式变换2、 式中符号与第一缓和曲线意义相同3、 注意有时第一缓和曲线长和第二缓和曲线长不一样4、第二直线段: X=XHZ+(K0KHZ)?Cos(F)中桩 Y=YHZ(K0KHZ)?Sin(F) X边=X中B?Cos(F)边桩 Y边=Y中B?Sin(F)注: F第一直线段的方位角(三)用CASIO fx-4500P计算已知坐标点在线路上的里程和距中线距离1、 直线段(已知坐标X、Y)Pol(X-XHZ,Y-YHZ):K=V?Cos(FW)KHZ B=V?Sin(FW)注:1、 在fx-4500P中计算结果存入变量储存区V和W,要显示储存区内容时按RCL V 、 W 键。2、 V= (XXHZ)2(YYHZ)2 ; W=arctg(YYHZ)/(XXHZ)3、 在第一直线中KHZ为直线起点里程,XHZ、 YHZ为直线起点坐标值2、圆曲线段Pol(X-XHZ,Y-YHZ):K=KHY(W)?R/180 B=VR注:1、 式中W、V、B意义同上一样2、 =arctg(Y圆心YHY)/(X圆心XHY)3、曲线左转为1,右转为1 ;B为正值时在线路左侧,为负值时在线路右侧说明:在以上公式中如没有特殊注明各个符号意义均相同;另外在现场使用时以上公式应根据实际线形加以调整。EXCEL中计算公路圆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L=F-H;注:L-所求点曲线长;F-所求点里程;H-圆曲线起点(ZY点桩号里程)X=XZY+2RSIN(L2R)COS(L2R)+SCOS(LR)+M;Y=YZY+2RSIN(L2R)SIN(L2R)+SSIN(LR)+M.注:-线路方位角;M-所求边桩与路线的夹角;S-所求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曲线左偏取“-”右偏取“+”;当S=0时极为中桩坐标。 本人经高速公路施工一线使用过的。记住在公式中加入Excel的Radians()函数将度转为弧度即可轻松方便地使用,从ZY点坐标准确快速推算地计算出整条圆曲线。注意要分清左偏6、曲线坐标计算公式:第一条缓和曲线部分:X=L- L 5/(40R2L 02) Y=L3/(6RL 0)这是以ZH点为坐标原点测设到YH点的计算公式圆曲线部分X=Rsin+m Y=R(1-cos)+p=( L i- L)1800/(R)+0m = L 0/2- L 03/(240R2)P= L 02/(24R)- L 04/(2688R3)0= L 01800/(6R)0= L 01800/(2R)T=(R+P)tg(/2)+mL= R(-20)/1800+2L 0切线角的计算= L21800/(2RL0 )缓和切线角的弧度计算:= L2/(2RL0)圆曲线切线角的弧度计算:=( L i- L 0) /R+ L 0/(2R)上式中:m表示切垂距。P表示圆曲线移动量。0表示缓和曲线的切线角。0为缓和曲线的总偏角。T表示切线长。L表示曲线长。表示缓和曲线上的切线角。表示圆曲线的切线角。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X= L - L 5/(40R2L 02) Y=L3/(6RL 0)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是以HZ点为坐标原点计算到YH点的计算公式。坐标转化:X=XHZ-X cos-Y sin Y= YHZ- X sin+ Y cosXHZ=T(1+ cos)YHZ= Tsini 为曲线点i的曲线长, T为切线长, 为转向角7、偏角法圆曲线: 偏角=长度(带求点到起点)/半径*180/2弦长=2*半径*sin偏角带求点 x=起点x+弦长*cos(起点方位角-+偏角)左减右加 带求点 y=起点y+弦长*sin(起点方位角-+偏角)左减右加缓和曲线:弦长=根号下(x12+y12)L带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