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管理流程简介任务名称节点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时限相关资料企业文化建设规划C2D2B2A2B3程序一、企业发展战略二、文化建设管理制度行政部制定企业文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编写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规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等各职能部门配合行政部收集整理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素材和资料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报行政总监审核,报总经理审定5个工作日重点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标准切实、可行理念识别系统建设C3D3C4C5程序一、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二、企业经营理念汇总行政部依据领导的批示,整理公司的理念识别系统资料,组织公司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政部及时收集理念宣传、思想教育成果和各种信息的反馈,了解员工的最新思想动态,对教育成果进行评估整合理念识别系统,归纳、总结、倡导公司的先进理念,并将这些理念梳理汇编成系统文件必要时聘用专业咨询机构,也可组织专家委员会讨论随时重点理念识别系统的建设标准科学、合理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C6B6A6C7D7C8程序一、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二、员工守则结合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要求,并报企业党委、总经理审核批准依据领导批示,组织贯彻落实员工守则和行为规范要求即时不断总结员工守则的执行情况,表彰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即时对行为识别系统的各类文件进行评估,提出修改、完善、持续改进的建议组织文化管理流程(续)任务名称节点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时限相关资料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C6B6A6C7D7C8重点一、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二、员工守则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标准科学、合理、可行管理标识识别系统C9B9A9C10D10C11程序一、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二、企业标识应用规定行政部制定企业标识应用规定,确保标识在经营活动中的应用效果;该规定经领导审批后正式实施对公司标识的使用进行审核和监控随时及时了解企业各部门落实公司理念、行为规范和标识使用的情况,并进行汇总 即时重点管理标识识别系统标准准确、合理、可行4.6 运行和维修4.6.1 总则a)对所有新安装和改造的设备,应进行开车后审查,确认建设(建造)与设计相符,审查情况要记录存档,所需的验证试验全部完成并被接受,所有建议(偏差)都有了结论并得到指定技术管理部门的批准。b)满足或优于适用的法规要求。运用明确的、正式的操作、维修检验或腐蚀控制体系,保持运行、技术的先进性和机械的完好性。c)设置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为保持装置在这些参数范围内运行,员工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d)编制明确的开车、操作、停车和维修规程,并指定专门的审查批准人员等。e)停车维修和改造的设备再次投用前,要进行检查和试验,并记录检查结论和试验结果。具体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安全检修制度和改扩建、检修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f)制定保护系统试验和维修计划,包括临时解除的管理办法,以保持可靠性和可用性。g)评估、管理因在运行装置上或其附近进行同时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风险。h)监测废水、废气、噪声、生物多样性和能源使用,并采取措施将此影响降到最低限度。i)制定综合性的“三废”管理办法,确保“三废”排放量降到最低,得到重复利用、循环或进行恰当的处置。j)对于使用达到报废期的设备或装置,要在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废弃、修补和恢复再用的计划。k)要有质量保证办法,确保更换或改造的设备保持完好运行。4.6.2 地球物理勘探4.6.2.1 陆上石油地震勘探的野外施工、营地管理、临时炸药库管理、发配电站管理、长途搬迁、野外交通运输等,按SY 5868的要求执行。4.6.2.2滩海石油地震勘探的施工安全组织、滩海作业、应急部署、长途搬运等,按SY 5728的要求执行。4.6.2.3 沙漠地震勘探野外施工的现场作业、营地管理、长途搬运、遇险营救等,按SY 6047的要求执行。4.6.2.4 地震勘探电法施工的组织管理、现场作业、营地管理、长途搬运等,按SY 6048的要求执行。4.6.2.5 地震勘探钻机的检查、操作、行驶、维护和存放等,按SY 6349的要求执行。4.6.2.6 地震勘探中爆炸物品的运输、装卸、储存、使用与销毁等,按SY 5857的要求执行。4.6.3 钻井作业4.6.3.1 钻前施工管理a)井场及钻井设施 钻井井场设备布置、安全距离等具体要求,按SY 5225-1994中3.2和SY 587693中3.1规定执行。b)井架的验收钻井井架检查与检测的要求、内容、方法与判废依据,按SY 6442的要求执行。4.6.3.2 钻井设备的安装与拆卸a)安装与拆卸的基本要求,按SY 604394第3章的规定执行。b) 钻井设备及辅助设备、机房设备、钻井泵、钻井液管汇及水龙带、钻井液净化系统、井控装置、电器系统的安装与拆卸的具体程序及要求,按SY 6043的要求执行。4.6.3.3 开钻验收a)钻井生产管理部门应组织HSE管理、装备、工程技术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开钻前验收工作。b)井场、井架、钻台、钻井泵及高压管汇、净化系统、机房、电气设施、防喷防火设备、电气焊设备的验收内容,按SY 5876的要求执行。c)钻井井场照明、设备颜色的具体要求,按SY 6309的规定执行。d)验收中提出的问题,钻井队及相关单位应积极组织整改,经复查合格并签发开钻批准书后,方可进行钻井作业。4.6.3.4 钻井作业a)钻井司钻应持司钻安全操作证上岗,司钻的条件、培训、考核、发证、复审的具体要求,按SY 5720的规定执行。b)钻台操作、二层平台操作、井口操作、井控装置操作、配合吊车吊装、起停泵操作的具体资质、方法等岗位作业要求,按SY 5974的规定执行。c)油气井正常钻井作业、控制溢流作业及其它作业的作业程序、岗位之间的配合和安全操作的具体要求,按SY 5974的规定执行。d)石油天然气钻井应做好防火防爆工作,钻井设计、井场及钻井设施、防喷防火装备、没气层钻进、特殊作业的具体要求,按SY 5225的规定执行。e)油气井钻井工作过程中工伤与急救、人身防护设备、防火与防爆、易燃液体的使用及储存、钻机的电气系统、特种作业、绳索作业、强行起下钻和不压井起下钻、中途测试、固井作业、焊接与切割等具体要求,按SY/T 6228的规定执行。4.6.3.5井控管理a)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主管钻井的领导,钻井技术和安全及直接从事钻井生产指挥与管理的人员,钻井队干部、司钻、井架工、大班司钻、机械工长、安全员应持井控操作合格证上岗,井控培训、考核、发证、复审、管理、工作变迁的具体要求,按SY 5747的规定执行。b)油气井喷着火抢险施工作业的准备、灭火程序、方法、技术要求、安全防护及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按SY 6203的规定执行。c)其他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油技字16号关于转发的通知执行。4.6.3.6硫化氢防护含硫油气田钻井作业时,井场及钻井设备的布置、硫化氢的监测、井控装置的安装和材质要求、钻井设计院特殊要求、钻井操作的具体要求,按SY 5087规定执行。4.6.3.7浅海钻井管理在浅海区域内进行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钻井的条件、一般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和资料、防火防爆、井控、用电管理、起重作业、钻井专用设备的安全、浅海钻井作业安全、浅海石油作业事故管理等其它要求,按SY 6037的规定执行。4.6.4地质录井作业4.6.4.1 录井准备设施、设备的搬迁、设施、仪器安装调校、简易钻时装置的安装、电气系统的安装的要求,按SY63481998中第3章的规定执行。4.6.4.2 录井作业钻时录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荧光录井、气测录井、工程录井、特殊作业的要求,按SY 6348-1998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4.6.4.3 化学药剂使用与管理的要求,按SY 63481998中第5 章的规定执行。4.6.4.4 录井现场环境管理的要求,按SY 6348的有关规定执行。4.6.5 测井作业4.6.5.1 生产准备、现场施工安全要求、上井及归途中的车辆交通安全, 按SY 5726的规定执行。4.6.5.2 放射性物质的储存、运输及使用要求 按SY 5131、SY 6204的规定执行。4.6.5.3 爆炸物品的运输和使用要求,按SY 6204的规定执行。4.6.5.4 浅海测井中的资格认可、吊装、危险品运输及监护、现场作业的要求,按SY 6204的规定执行。4.6.5.5 放射性测井安全防护要求,按SY 5131的规定执行4.6.5.6 油气井射孔和井壁取心用的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和销毁的要求,按SY 5436的规定执行。4.6.5.6 油气井射孔用多级自控安全起爆器的入厂检验、贮存、领取、运输、使用等要求,按SY 6350的规定执行。4.6.6试油与井下作业4.6.6.1 施工准备及完工要求,按SY 52251994中4.1的规定执行。4.6.6.2 施工场地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志、井场布置及施工流程系统要求,按SY 6023第4章的规定执行。4.6.6.3 作业设备井架系统(井架、井架基础、井架绷绳)、提升系统(游车大钩、吊环、吊卡、提升钢丝绳、提升短节、抽油杆吊钩、抽油杆、吊卡)、动力设备(作业机、液压动力钳、钻台、转盘)等作业设备的具体要求,按SY 602394第5章的规定执行。4.6.6.4 井场用电石油井下作业配电线路与发电、配电箱、照明、电取暖器、保护接零与接地的具体要求,按SY5727的规定执行4.6.6.5 施工过程管理a)压井与起下作业、不压井作业、特殊作业(射孔、替喷、诱喷、放喷求产、压裂、酸化、化堵)的具体要求,按SY 6023和SY/T 6228规定执行。b)石油天然气试油、井下作业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按SY 5225的规定执行。4.6.6.6 浅海井下作业管理浅海井下作业中的基本条件、安全管理、井控、井下作业专用设备的安全、井下作业安全,按SY 6321的有关要求执行。4.6.7 采油、采气4.6.7.1 油气井生产、湿蒸汽发生器、原油集输、油气井、站设备维修动火、的要求,按SY 5225的规定执行。4.6.7.2浅海采油的基本条件、一般安全规定、制度和资料、井控、采油专用设备、采油(气)生产等要求,按SY 6321的规定执行。4.6.7.3油田工程维修油田维修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安全生产管理、现场施工和人员、施工机具及设备、生产厂区内施工、季节性施工、用电安全、用火安全、高处作业、起重作业、铆工和管工作业、焊接作业、电气作业、仪表安装作业、无损检测作业、绝热防腐作业、容器及管道试压、试运转的要求,按SY 6444的规定执行。4.6.8 油气集输4.6.8.1油气集输过程中的井场及计量站、原油计量、脱水、稳定、污油污水处理、输油泵房,天然气气计量压缩、脱水、脱硫及尾气处理,储存、装卸、专用容器、压力容器和加热炉、供配电、消防以及改建、扩建、检修和抢修施工的要求,按SY/T 6320的规定执行。4.6.8.2天然气处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生产要求,按SY 6278的要求执行。4.6.8.3输油站、输油机泵、加热炉、储罐、原油装卸栈桥、阀门、输油干线、管道及仪表维修等要求,按SY 5737的规定执行。4.6.8.3原油库的管理要求,按SY 5920的规定执行。4.6.8.4天然气管道的使用管理和检验要求,按SY 6186的规定执行。4.6.8.5 含硫天然气集气站的设计、安装、运行验收、生产管理、检修要求,按SY 6456的规定执行。4.6.8.6含硫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建设、投产试运、生产管理和检验要求,按SY 6457的规定执行。4.6.9 浅海石油作业4.6.9.1 作业者或承包者在勘探、开发和生产等不同阶段,应根据作业领域环境特点,编制应急预案。4.6.9.2 其他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 安字467号文件中浅海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4.6.10 石油机械制造、修理石油机械制造、修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作业环境条件、安全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机械设备安全要求、热工设备安全要求、电器设备设施安全要求、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场所安全要求,按SY 5445的规定执行。4.6.11 多种经营a)对多种经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b)企业对多种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与主体企业同等要求、同等考核。c)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 安字467号文件中多种经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4.6.12 设备的管理a)制定或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b)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有关设备安全运行的教育、培训,做到“四懂”、“三会”;c)加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d)加强大机组和关键设备的管理;e)加强联锁保护系统的管理;f)严格执行电气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g)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4.6.13 锅炉、压力容器管理4.6.13.1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报废的管理,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安全监察规程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执行。4.6.13.2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报废的管理,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执行.4.6.13.3 气瓶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报废的管理,按气瓶安全技术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执行。4.6.13.24石油专用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报废的管理,按SY 5845的要求执行。4.6.1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4.6.14.1 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报废的管理,按GB/T 6067的要求执行。4.6.14.2 厂内机动车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报废的管理,按GB 10827的要求执行。4.6.14.3 其它安全要求,按SY 54451999第8章的规定执行。4.6.15 消防设施管理a)消防设施的管理要纳入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工作中,设专人负责,建立消防设施台帐,定期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试验、称重、药剂更换补充等进行监督检查。b)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泵房、泡沫泵站、装置及罐区内固定消防设施、小型移动式消防器材等。c)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消防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4.6.16 安全标志管理a)安全标志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变形、破损或变色,不符合安全色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b)具体要求,按SY 6355的有关规定执行。4.6.17 危险品码头安全管理a)危险品码头的新建、改建、扩建必须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做到劳动卫生、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b)进行装卸危险品作业的趸船,必须具有经交通部船舶检验部门鉴定的危险品作业许可证,才能投入使用。c)危险品码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d)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危险品码头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4.6.18 罐区安全管理a)在罐区建设、改建、扩建工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b)罐区管理重点是:罐区布置、防火堤、消防系统、储罐及储罐附件、罐区的防雷和防静电。c)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罐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的有关要求执行。4.6.19 液化石油气球罐安全管理a)球罐的选材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b)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阀门、法兰和垫片;2)安全阀;3)球罐底部开口;4)液位计;5)报警和联锁;6)紧急切断阀;7)可燃气检测报警仪;8)注水线;9)安全筏和气相放空线;10)切水。c)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液化石油气球罐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4.6.20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a)报警器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应达到100。b)报警器校验用标准气体、校验仪器、校验方法及校验人员应取得所在地市级计量部门的书面许可。c)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4.6.21 浅海石油作业通信管理a)新建、改建、扩建或从国外新购置的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和石油作业专用船舶无线电通信设施,应报请企业通信主管部门和浅海安全监督部门审查批准。b)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浅海石油作业无线电通信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4.6.22 防火防爆a)易燃易爆物质的监控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生产使用氢气十条规定、使用液化石油气及瓦斯安全规定、防止储罐跑油(料)十条规定执行。b)火源的监控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安全用火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十大禁令、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和HGJ 21的有关规定执行。 4.6.23 防止中毒窒息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防止硫化氢中毒十条规定执行。4.6.24 动火作业a)根据动火部位爆炸危险区域的危险程度及影响范围,油田企业工业动火分为四级。b)动火作业前,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并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一式五份。按审批权限上报,批准后方可动火。c)动火申请报告书批准后,有关人员应到现场检查动火准备工作及动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监督实施,确保安全施工。d)动火作业的具体管理,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安全用火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4.6.25 进设备作业a) 在进设备作业前,要做好工艺处理,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管线,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该设备经行吹扫、蒸煮、置换合格。b) 在作业前取样分析,取样点要有代表性、全面性。c) 确认人和审批应在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签字。d) 作业过程中,监护人要注意环境变化,随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停止作业。e) 具体监督内容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4.6.26 破土作业a)凡在企业内部地面开挖、掘进、钻孔、打桩、爆破等多种破土作业,应办理破土作业许可证。b)电力部门、生产、机动、安全、消防等部门指出专业要求,施工单位具体落实防范措施后,经签字审批后,方可作业。c)具体监督内容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破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4.6.27 起重吊装作业a)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和起重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部门培训、考核、取证后,方可上岗。b)起重作业前,要对多种起重器具的安全可靠性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c)在特殊条件下,吊装大中型设备、构件应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在起吊作业中,各方人员应协调一致,统一信号,统一指挥。e)具体监督内容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4.6.28 高处作业a)进行3级、特级高处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b)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c)在邻近地区设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烟囱及设备等场合,严禁进行高处作业;d)在六级风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作业。e)具体监督内容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4.6.29 临时用电作业a)在正式电源上接的一切临时用电,到供电管理部门办理临时用电票;b)安装临时用电线中的作业人员,应具有电工操作证方可施工,严禁擅自接用电源。c)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按供电电压等级正确使用。d)临时用电单位应严格遵守临时用电规定,不得变更地点和工作内容。e)具体监督内容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执行。4.6.30 放射作业a)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定期体检,接受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控制职业禁忌症。b)装置检修时放射性同位素设备的拆半、安装 ,铅罐活门的开户及关闭均要有专人负责,严格登记,并要有放射卫生报务人员现场监护。c)在装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场所和施工工地,要划出一定范围的放射保护区,并设置放射性危险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放射防护区,必要时设专人警戒。d)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单位,要有预防和处理意外事故的措施和设备。e)具体监督内容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放射线源卫生防护管理规定执行。4.6.31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a)工艺、技术、机动、仪表、电气等有关部门按照责任制要求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进行监控管理;b)各项工艺操作指标符合操作规程、工艺卡片要求,各种动、静设备、设施、附件达到完好标准,关键机组实行特护管理,仪表联锁不得擅自摘除,严格招待仪表管理规定;c)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齐全、完好,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要求;d)每季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及技术监控报告。e)具体监督内容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执行。4.6.32 消防安全管理4.6.32.1 任何单位、员工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4.6.32.2 任何单位、员工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4.6.32.3 应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消防意识。4.6.32.4 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内容有:a)火灾预防;b)消防组织;c)宣传与培训教育d)基础设施与设备;e)灭火救援等。4.6.32.5 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4.6.33 用电管理4.6.33.1 油气田变电所安全管理,按SY 6353的规定执行。4.6.33.2 带电作业安全要求,按SY 5856的规定执行4.6.33.3 其他要求,按DL有DL 409的规定执行。4.6.34 健康管理4.6.34.1 职业性健康检查企业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和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人员,应进行健康体检。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执行。4.6.34.2 职业病防治企业应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职业卫生管理规定执行。4.6.34.3 气体防护急救企业应做好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和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护工作。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执行。4.6.34.4 放射性源卫生防护企业应加强放射性同位素的储存、运输、使用管理,防止发生放射事故和丢失放射源事故的发生。具体要求,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放射性源卫生防护管理规定执行。4.6.35 环境管理4.6.35.1 总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不断地改进工艺,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强生产管理,尽量减少“三废”排放数量,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4.6.35.2 环境监督管理a)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应遵守国家、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条例)。b)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按规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c)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试生产阶段应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d)建设项目在建成后应按规定程序向公司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e)企业重大污染源治理项目被列为公司和地方政府限期治理的应按期完成治理任务。f)企业“三废”排放污染物总量应符合地方政府要求并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g)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排污分级控制和总量控制。h)按照“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积极搞好“三废”的综合利用。4.6.35.3 环境现场管理a)企业及所属单位应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的环境管理方案,确定各自的环境因素、环境目标和措施,并不断地修正完善。b)作业及生产现场及独立的施工建设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c)作业及生产现场的操作规程应包含环境保护内容,对:“三废”排放点位、排放数据、控制指标等做出规定。d)环境管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环保设施、“三废“排放源等现场作业环境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e)作业工区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应设置排放口标志、采样口和计量设施。f)作业工区排放的工业废水要做到清污分流,工业废水(含生活污水)、假净下水、雨水应分质排放和分质处理。4.6.35.4 设计过程中环保要求a)设计前期工作要求1)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排放的污染物及环境现状等资料,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2) 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中的环境保护部分,应按中国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编写。3) 施工图设计应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进行。b)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1)应根据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环境背景资料,结合工厂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阐明可选择的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差异。2)厂址宜选在自然条件有利于废气扩散、废水排放的地区。3)厂区绿化,应按现行SHJ8进行。c)污染防治1)严格按SH 3024的要求执行。2)应做到全面规划、减少排污、清污分流、分级控制、综合治理、有效处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技术。3)水污染防治、废气、粉尘污染防治、废渣污染防治,噪声控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有关标准。d)环保管理与监测要求1)石油化工企业应按规定设置环保管理、环境监测的机构和人员。2)石油化工企业,应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监测工作条例,根据环境监测的任务,监测范围配置监测仪器设备。4.6.35.5 生产准备阶段环保要求a)选择施工现场位置及专用公路时,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树木、灌木、农作物、草原。b)保护用地和施工现场周围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免受破坏。c)选择施工现场要尽可能避开人口稠密的城镇、学校、医疗区及食品企业。d)修筑施工现场和道路,应防止原有的排水道被堵塞,施工现场四周及道路两旁应根据地形开挖合适的雨水排水沟,严禁与作业区内的污水沟相联通。e)用防渗材料为污水池或污水沟加衬,使污水沟和污水池能防渗漏、防垮塌。f)提供合适的储存池或储备罐。g)定期检查所有车辆的泄漏情况;被污染的路面要及时处理,严禁向车外乱扔废弃物。h)在有野生动物的地区行驶时需特别注意,靠近鸟群或其它野生动物时不得鸣喇叭。i)水上航行时,应低速行驶以减少对岸边侵蚀并防止燃油泄漏。j)过河时,不得造成自然环境永久性破坏,不增加水中沉积物,不堵塞鱼类回游通道,不破坏岸边植被以及改变河道或水流量。4.6.35.6 施工阶段环保要求a)施工材料和油料应集中管理,减少散失或漏失,对被污染的土壤应及时妥善处理。b)所有燃料、油、润滑剂、化学药剂都应放在合适的罐中、包装箱内或材料房里,并有专人管理。有毒化学处理剂应设明显标示,并建立收发登记制度。c)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废油、废液应存放在合适的容器中,回收再生利用。d)施工现场应保持无废料和杂物,所有废物、杂物和垃圾应放在合适的容器中,以便最终作适当的处理。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与公司劳务协议书
- 出租摊位定金合同范本
- 公司装修安全合同范本
- 厂家与代理商合同协议
- 借款无需偿还的协议书
- 农村大棚出租合同范本
- 劳务资质借用合同范本
- 生物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农村村民修房合同范本
- 位临时工转包合同范本
- 湖南省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5贵州惠水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大学高等数学上习题附答案
-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规定
- DB54∕T 0298-2023 电梯使用安全标志与标识
- 机场停机坪地坪施工方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慧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数学)课件
- 焊接中凝固温度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