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举措(定稿).pptx_第1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定稿).pptx_第2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定稿).pptx_第3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定稿).pptx_第4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定稿).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叫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 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另一方面 求知识于世界 向西方国家学习 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摆脱外来压迫 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历史上称为 明治维新 2 明治维新的举措 五条誓文 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 发展资本主义 改革封建制度 向西方学习 一 目的 2 摆脱外来压迫3 发展资本主义 二 举措 实现民族振兴 政治 破除旧政治体制 经济 殖产兴业 军事 富国强兵 文化 文明开化 特点 破旧 和 立新 推翻幕府统治 1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西方列强侵略 废藩置县 东京 京都 大阪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 县 1 政治上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 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主要意义 1 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后续改革创造了条件 2 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一 政治举措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皇族 华族 士族 平民 自由通婚 就业居住自由 兵役 纳税平等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不能逾越 主从关系 从属关系明确 限制人民自由 农民对领主的从属关系打破 提供自由劳动力 四民形式上平等 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士 2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废除武士特权 武士 劳动者 资本家 带刀者斩 大凡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思考 材料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 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8 二 殖产兴业 是指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 其基本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通过政策和手段 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 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 措施 1 大力创办官营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运用国库资金 设立 模范工厂 3 实行 劝业政策 通过向私人发放无息贷款 补助金等 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 第一阶段 方针 采取 官营示范主义 国家资本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引导民间兴办企业 推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经济改革 一 殖民兴业 日本当时民智未开 经济落后 人民群众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 信心 技术 资金等 日本资义薄弱 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11 第二阶段 方针 处理 官营企业 和大力扶持 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措施 1 将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资本家 2 对资本家免征商业税 明治政府出售国营企业价格极其低廉 有时近乎无偿赠与 政府投资兵库造船所81万元 财产估价32万元 出售价格18万元 政府投资釜石铁矿237万元 财产估价73万元 出售价格仅1万多元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 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意义 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政策大大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870年10月岩崎弥太郎在土佐藩设立的九十九商会 贩售铸铁制成的 天水桶 1873年3月 改名为三菱商社 2008年有6家下属公司位居 财富 世界500强之列 三菱集团 三菱集团的崛起 二 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允许买卖 承认土地私有制 1868年4月6日 明治天皇在 御笔信 中郑重宣布 经营天下 安抚汝等亿兆 欲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思考 日本政府在军事上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和抵御外国的入侵 对内镇压 对外扩张 1 实行义务兵役制 建立常备军 2 设立军事院校 3 改革军事机构 直接隶属于天皇并对天皇负责 4 扶植军事工业 5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三 军事上 富国强兵 评价 1 废除了武士垄断军职的特权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近代军队 2 增强国防力量 提升了国家地位 为摆脱民族危机 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3 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四 文化上 文明开化 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文化科学 生活方式等 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建立资产阶级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从而实现日本的资本主义近代化 目的 振兴现代教育 教化国民 实现日本的近代化 18 实质 用资产阶级文化改造封建文化a 教育改革 整顿机构 颁布法令 建立近代学校体制 培养人才 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b 成立团体 传播启蒙思想 明六社 c 改革社会风俗 20 21 1 教育改革促进和推动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 使日本教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 培养了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 改造了旧文化 建立了新文化 局限 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 封建色彩浓厚 和魂洋才 三 明治维新的意义 如何评价 1 性质 2 影响 以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积极 1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 道路的标志 2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并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 3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摆脱了民族危机 实现了民族独立 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4 为亚洲邻国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消极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如天皇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 使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侵略道路 1 政治领域 核心词 立宪政体 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改革政治体制 相对滞后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实现了民族国家统一 为推行其它改革 实现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 制定宪法 召开国会 给予人民权利 土地改革 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确立 促进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2 经济领域 核心词 殖产兴业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 2 经济领域 核心词 殖产兴业 土地改革 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确立 促进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殖产兴业 国家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出访欧美 学习经验 发展民用企业 突出国企引导 廉价出售国企给民间资本 聘请专家 派遣留学 设立东京大学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仅用30年时间 就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建立常备军 实行义务兵役制 培养人才 设立军事院校 武士道教育 忠君尚武 浓厚军国主义色彩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3 军事领域 近代军队 增强国防力量 提升了国家地位 为摆脱民族危机 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打破等级制度取得显著成果 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 改变落后愚昧 推动了本国民主的发展 4 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改革 核心词 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介绍西学 重视传媒 社会习俗 建立近代学校体 兴办学校 重视自然科学 重视培养师资 传播启蒙思想 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提倡衣食住行欧洲化 思考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社会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 幕府的专制与锁国导致日本落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引起社会阶级分化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民族危机加深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破除旧政治体制 殖产兴业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日本崛起 专题小结 日本明治维新中的 废藩置县 的 藩 是指 a 天皇的领地b 将军的领地c 大名的领地d 武士的领地 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 a 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b 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c 废藩置县 d 将大名迁居京都 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 奉还版籍 废藩置县 措施时出现争论 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 其中正确的是 加强中央集权 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废除封建专制 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强化君主专制 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消灭封建割据 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a b c d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 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a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b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 改革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d 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b 消除封建割据状态c 完善政府管理职能d 确立土地私有制 基于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 的认识 明治政府开始 a 实行地税改革b 开化社会文明c 引进欧美科技d 鼓励工商贸易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 殖产兴业的重点是 a 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b 发展交通运输业c 创办国营企业d 推动民间企业的发展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 脱亚入欧 的道路 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 又兼日本特色 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 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a 政府干预经济 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 采用近代先进技术 积极发展工商业c 发展对外贸易 拓展国际市场d 发展近代教育 培养建设人才 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 苟有国则有兵备 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这最能说明 a 日本实行义务兵役制b 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c 日本实行募兵制d 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 主要 新 在 a 实行义务兵役制b 仿照欧洲建立近代化常备军c 保留了深厚的军国主义色彩d 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的 文明开化 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 a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b 允许不同阶层的人通婚c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 提倡西方文化 发展近代教育 1873年的一天 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 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 革除封建礼仪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 带动文明开化d 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明治维新时期 西服流行的同时 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 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 西洋歌剧开始唱响 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其主要依据是 a 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b 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 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d 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2011 高考江苏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 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 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 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 示以实例 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 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 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工部省 开拓矿山 制造机械和造船 不计利息 不计减损 产品不能销售之物 则自行标价 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 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 即或是矿山 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 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 1880年 发表评论说 政府之制造 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 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 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 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 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 明治维新 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 19世纪80年代 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材料二 三 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 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 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 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答案要点 1 方式 官营 原因 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 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 变化 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 官营企业经营不善 亏损严重 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 民营企业迅速发展 竞争力增强 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 认识 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 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2011 苏 锡 常镇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 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 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 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 毫无羞耻之处 相反 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 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 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 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 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 改革军事 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 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 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 从 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的 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解析 第 1 问 由材料一中 不是受外力强迫 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 看出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