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阀与理论旨趣 中文提要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阂与理论旨趣 中文提要 政治伦理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学科建设出发,勾勒政治伦理的 研究对象和主要论域;一是从问题出发。探讨政治伦理的研究领域和主题范畴。 本文以为,无论学科建设还是问题探求都应确定其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作为应 用伦理学视阈的政治伦理旨在探讨和揭示处于非均衡关系态的政治与伦理关系 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以反恩人类美好生活及其实现方式,实现公共善为价值 诉求的政治伦理主要有两大理论旨趣:一是政治制序的合法性基于国家法律 基础上的社会伦理( 包括价值层面以及规制事实层面) 认同;二是政治主体建构 的合理性“社会政治主体”和“政治权力主体”的协同合作。“社会政治主 体”的缺席和“政治权力主体”的强化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维的根本缺陷。 关键词:伦理学应用伦理学政治伦理公共善 作者:李西杰 指导教师:李兰芬 墼! ! 坚! 竺! 竖! ! 蔓翌! 嫂! ! ! ! 堡盟! ! ! 塑! 堕竺盥墅型曼塑! 皇! ! ! 黧! r e s e a r c h p e r s p e c t i v e 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p o i n t so f p o l i t i c a le t h i c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e x i s tt w ok i n d so fm e a n si nt h es t u d yo fp o l i t i c a le t h i c :o i i ei st t w o u g ht h e s u b j e c tc o n s t r u c t i n gs t a r t i n go f f , d e s c r i b i n gt h eo b j e c to f s t u d ya n dt h ec o v e r so f r e s e a r c h ;t h eo t h e ri ss t a r t i n go f ft h r o u g ht h ep r o b l e m ,t op r o b ei n t o t h er e s e a r c h 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 t h e m ec a t e g o r yo fp o y m c a le t h i c 。t h i st h e s i sm a i n t a i n st h ep o l i t i c a l e t h i cr e s e a r c ho u g h tt oh a v eac l e a r - c u tv i e wa b o u tr e s e a r c h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p o i n t s f r o ma p p l i e de t h i ca n g l e , p o l i t i c a le t h i c a lv a l u ei st ot h i n k t h eg o o d l i f e ( p u b l i cg o o d ) o f m a n k i n da n di t sm o d eo fr e a l i z a t i o n p o l i t i c a le t h i c sa i mi sl e g i t i m a c ya n dr a t i o n a l i t ya b o u t t h en o n - e q u i l i b r i u mo fp o l i t i c sa n de t h i c s 。t h el e g i t i m a c yi d e n t i t yo f p o l i t i c a li n s t i t u t i o n si s s o c i a le t h i c s f r o ma p p l i e de t h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 ,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v ep u r p o s ei np o l i t i c a l e t h i ci sal e g i t i m a c ya n dr a t i o n a l i t y p o l i t i c a le t h i cr e s e a r c hp r i m a r i l yc o n t a i n st w o t a r g e t s :s o c i a l e t h i c si s l e g i t i m a c yi d e n t i t y , i t st y p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 o nn a t i o n a ll a w f o u n d a t i o n ;a n o t h e ri s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nr a t i o n a l i t yo ft h ep o l i t i c a ls u b j e c t , w h i c h d e p e n d so nc o 。o p e r a t i o no f t h e s o c i a lp o l i t i c a ls u b j e c ta n dt h e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s u b j e c t t h eb a s i cd e f e c to f t h ei d e o l o g yc h i n a s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a le t h i c sm e a n s t h ea b s e n c e o f t h o u g h t s a b o u tt h es o c i 越p o l i t i c a ls u b j e c t ,a n d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t h ei n t e n s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o u g h t sa b o u t t h e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s u b j e c t k e yw o r d s :e t h i c ;a p p l i e de t h i c ;p o l i t i c a le t h i c ;p u b l i cg 。蕊 w r i t t e nb yl ix i - j i e s u p e r v i s e db y p m l it a n - f e n l i 驴6462 5 7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乜。垡丝7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期:q 一垆孓。 辑日期:掣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引誊 写l言 ( 一) 阁题懿攥出及文献综述 1 、问题的提出 伦理学成为擞学的标悫有二,其一伦理学再次居为哲学的中心。,其二伦理 学研究领域与理论黩趣的转变或扩展。政治伦理便是 仑理学在对2 0 世纪6 0 年代 戳来政治领域问题凸现酌潮应帮反艨中应运褥生静一门应用伦理。 艾赛旺伯林在1 9 6 1 年写道:“2 0 世纪没有出现一本政治理论方面的权威 蕊馋。”嚣嚣方致渗磐学戆这一状猛鞭罗零颓歪义谂的发表嚣改变。1 9 7 1 零 画世的罗尔斯的经舆著作正义论构成了西方政治伦理理论发展的“轴心式转 摄点”( 哈贝马额谗) 。这一转折体现在正义阙题构戏了珏方哲学的魏澄闻题,构 成了伦理学的重要主题。它一改自1 9 0 3 年壤尔发表的伦理学原理以来元伦 理学占据伦理学生流之地位,由关注于分析伦理学的概念、判断及命令表达的逻 辑关系、功挠、 垂稠,磅究伦理学谣言、语辞( 术语) ,重薪确立规范伦理学。躺 主流地位。规范伦理学的辨起在思想发展史上,是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曰益滑向形 式主义、远褰享圭会凌实生滔薅磐然茨动。它豹享圭会意义秘瑾谂懑义都燕现实瑟又 积极的。换言之,伦理学从元分析理论向规薇理论的复归或转型是“现代西方伦 理学进入当代最掰发展的黧要理论栎志之一”* 。 就伦理学自身发展而宙,自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伦理学研究的中 心逐渐发生了转向。在这个过程中,伦理学对产生于社会各领域中的种种道德难 趣展开了广泛的磷究,进弱形成了一个薪静分支学稀簸者学辩形态应用伦理 举。政治伦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领域学科”或“部门学科”。 扶学辩程矮费度秀言,黢治稔璞跫在鬈攀豹餐袋论基穗之上鹣震开。转统鼗 学的进路都是从“知识论”作为哲学起点,分辨真假对错,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 。人类哲学史i :第一次伦理学占据哲学中心地位是由苏格控底开创的商对自然的关注到对社会生活的入学 的转向,井嫩终由希腊化时代斯多暇学派完成的以关注人生存本身的伦理学时代。第二次是始_ r1 9 世纪以 关注社会生溪实践的蛾燕伦理学时代。 嚣转瑙鑫盛辩蠹正冀论) 对辅爹尔舞愚戆的发展k 潮江夫学学掇1 9 9 8 年第3 期。 o 一般来说所谓规范伦理学是指。以关注为 们的道德行为制定和提供各种原则、规范并借助于形而 j 二学或经验料学方法来确证这些原则、规范的难当性与台理性的伦理学体系。 o 万俊a :现代嚣方豫理学史下卷,j 京太学电教挂1 9 9 2 年舨,第6 7 1 更。 释之所戳将斑用绝理学弊定为“新的分支学科躐者学辩形淼”,是因为当髓理论羿辩廊用伦理学构学科定位、 学科性质尚束达成共识这一点奉文将在下面探讨。国内有学者将这一脬态概括为“伦理学的问题论转向” ( 参见江畅;论伦理学的问题论转向,哲学l i 究2 0 0 4 年第l 期) 也就是说,从思想史角度而占,成 翅稔理举是举嚣手传缝耩犍绝理学、攫莛艳理带麴超琵瓷除段+ i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闽与理论旨趣引言 形上学的原理原则,是为本体论、宇宙论、人性论的课题,再在此基础上探讨伦 理学的规范以及其实践方案。尼采通过权力意志论颠倒了柏拉图主义的基本学说 对于存在的理解,使得西方形而上学得以寿终,从而预示了技术统治时代 的到来。这标志着哲学从本体论、认识论角度转向到价值论,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已经初步在学界达成共识,而应用伦理学( 包括政治伦理) 不过是现代哲学在道 德研究中的展开而已。这种转向出现在1 9 世纪中叶,它的标志是一种自觉的以 价值问题为主题的哲学理念的诞生。“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分离是哲学价 值论转向在政治学领域的反映,这不仅促成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分离。更使 得以生活实践为价值旨归的伦理学得以突现。 2 、文献综述 西方政治伦理主要关注的是正义与善的关系问题。当然,当代政治伦理研究 已经不只是古典式的抽象原则或口号,而是侧重于可操作的制度层面。政治伦理 的基本理论诉求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就是伦理学所谓的政治与伦理的关系问 题。 以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政治伦理( 学) 是西方 政治哲学的轴心。自由主义政治伦理对“社会基本结构”( 更确切的是“社会主 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 的 关注重于对个人德性的强调,也就是e 义( 权利) 优先于善。自由主义的这种个 人主义倾向和抽象自由权利观念具有导致道德虚无主义和直觉主义的可能性,并 进而使自由主义文化中的道德缺乏公众性、共有的合理性或可证明性。从而造成 如麦金太尔所指出的由于坚持抽象的个人观念以j 下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依靠的 是一种主观的、非理性的道德直觉,因而在当今文化多元社会条件下难以实现其 普遍性和可通约性。在社群或共同体的观念中寻找合法性的替代物,建立在共同 的经验、能够形成不断自我修改的习惯和相互作用原则基础上的共同体,是社群 主义设计的试图解决自由主义政治伦理困境的“良药”。以查理斯泰勒、桑德 尔等为代表。的社群主义的政治伦理观是:它要求将实现善良的公共生活、维护 。海德格尔将哲学的终结描述为哲学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这种位移体现为存在论的消解、知识与 主体的分离体现为“从知识对主体的脱离转化为知识对存在的脱离”。( 参见盂彦文:哲学的终结与伦理 学的兴起哲学研究2 0 0 4 年第2 期) o 其代表作有:罗尔斯的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 、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罗纳德德 沃金的认真对待权利和威尔凯姆里卡的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等。 。理论界的一般看法是二十世纪七八卜年代自r h 主义占据西方政 f i 哲学支流地位( 当然,自由主义又可 分为以罗尔斯等为代表的占据现代西方主流社会思想地位的广义自由主义和以哈耶克、诺齐克等为代表的 狭义的自由放任主义。这反映了自由主义对自由与平等或正义的两种基本认识理路或者如麦金太尔掏露的 是自由主义内部平等与个人权利的不可通约和化解。) 九十年代以来。社群主义的拦起构成了对自由主义 主流地位的挑战。与此同时新保守主义也随着美国布什政府的上台而日渐成为“显学” 。其代表作有;迈克尔桑德尔的 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 、查理斯泰勒的自我的源泉t 现代认同的 形成、迈克尔华尔采的正义的范围:对多元主义和平等的辩护和罗伯托昂格的知识与政泊,和 戴维- 米勒的市场、图家与社群等。 2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引言 共享的价值理念和促进社群的和谐繁荣等视作是政治的目标,并反映在一个能增 强成员之凝聚力和“道德系数”( m o r a lq u o t i e n t ) 的政治制度上。 此外,西方政治伦理研究领域还存在着以下几种流派:麦金太尔在传统主义 立场上通过对罗尔斯、格沃斯( a 1 s ng e w i r t h ) 等当代康德主义规范伦理学家强 调中立性普适价值作为伦理规范的批判,而代之以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美德伦理, 即强调人们的道德价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只有理解个人所处的社会的历史传统 和文化环境,才能解释个人所拥有的价值与目的;福柯、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者 解构传统道德,否认道德的普遍有效性,以反对理性霸权主义,反对政治对道德 的干涉,强调人的生命、欲望、意志、情感等非理性世界的后现代主义道德;以 列奥斯特劳斯为代表的( 新) 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反对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 由主义的道德文化生活的“国家中立”立场,强调古典政治哲学使政治服从于道 德德性,更服从于理论德性( 作为人的目的或人的灵魂之完善) ,但现代政治哲 学从马基雅维里开始则将德性服从于政治( 看成只是政治上有用的德性) ,并且 使哲学变成服务于人类现实需要的手段,降低了人类的可能性。保守主义者认为, “价值决定是政治及制度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制度本身,而非我们这些旁观者 的偏见迫使我们想知道哪些政治制度更好。”这是由于“一种政治制度的设立, 因此带有一种关于生活价值的主张,表明对人类理想的价值冲突作出了裁决。”。 而这种价值指向于对“恶”的排斥。在做出这一价值决定时。“政府职能不是把 他人的意志和行为强加给国民,不是教导,不是强使他们过得更好或更幸福( 除 非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不是指导,不是引领或管制他们,政府的职能仅仅是裁 决。圆 国内伦理学界对政治伦理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开始于1 9 8 0 年代( 主要是以罗 尔斯正义论等西方政治伦理著作的译介为标准) 。目前尚缺乏有影响的研究 成果,有限的研究多集中在法学界和政治学界。按照万俊人的说法,“是因为对 其中许多问题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释。”。这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对政治伦理 的定位或者说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野何在,即在何种视角上认识与探究政治伦理学 问题,这是目前伦理学( 包括政治哲学) 界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 通过咀上对中西方政治伦理的关注点的综述,可以发现这样几个基本问题: 如何从学科角度把握研究政治伦理的基本内容? 或者说,它应该在什么视野中探 讨属于自己的理论问题? 这是本文试图关注的问题。 ( 二) 关于政治伦理概念的界定 任何一种思想、理念的课题研究总是要借助某种概念性的理论框架进行的, 。刘小枫:刺猬的温顺演讲及相关论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0 5 页 o 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 ,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4 8 页。 。万俊人等t 学习是学者的永恒美德万俊人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2 0 0 3 年第1 期。 3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引言 凭借这种概念性的理论框架人们从而能使历时的、共时的、分散于不同层面的经 验性事实和思想性碎片聚集于一个色彩斑驳的整体图景之中。由之,这种概念性 的理论框架即被赋予了某种思维工具的理性价值。恰如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奥克肖 特所说的:“这种框架并非是他虚构并加之于这些记载之上的而是源于他相信 这是自己从事研究中萃取的历史真实,从而使自己的思路有序连贯。”。 本文涉及的概念较多,在此,只对政治伦理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简单说明、厘 定,详细论述在正文中会有进一步解释。 首先,政治伦理不同于政治伦理学。一般来说,政治伦理学是一个尚需界定 的概念。譬如万俊人教授将政治伦理学界定为“是指一种把道德问题与社会政治 问题( 制度、结构、法律、行政管理程序、权力、权利和义务等组织程序;等等)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伦理学理论” 。而政治伦理则是存在于政治领域中的 伦理现象及其伦理学把握,或者说。政治伦理是政治领域中的伦理问题。 其次,政治伦理亦不同于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政治存在、 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的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即是政治存在、政 治价值和政治话语。从整个思想史来看,政治价值是它最重要、最独特的论域。 。政治价值是指那些为全社会所普遍认可和崇尚、构成一个社会全部政治现象赖 以成立的依据和全部政治活动的最终目标,从而对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 治过程具有指导和解释意义的价值。现代西方最重要的基本政治价值只有两个: 自由和平等。” 所谓政治伦理,是关于政治与伦理( 道德 ) 的关系,以及对这一关系的价 值判断的伦理性反思。政治伦理核心范畴是政治价值,即它在价值论层面上探讨 人类政治生活的伦理意蕴,它以政治与伦理相互关系为基本问题,并在该基本问 题基础上反思政治伦理秩序建构、公共权力的运用以及政治行为,是一应用伦理 问题。 一方面,政治伦理寻求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政治伦理 和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极具紧迫性的实践问题。转型期的中国在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正确反思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每一位政 治伦理学者所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另一方面。政治伦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反思探求重构“政治主体意识”。政治 。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 ,l :海文艺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页。 o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6 7 i 页。 o 朱士群: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一试论作为公共哲学的政治哲学学术界2 0 0 0 年第3 期。 。姚大志:“译后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1 - 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版,第5 0 6 页。 o “道德”与“伦理”的涵义互为表里摹本相通。在闩常生活中两者常常相互替代或连用。首先伦理 是道德的原版和内容,道德则为伦理的实践和行动;其次,“道德”与“伦理”均关涉人类生活和行为的普 恶意义和价值规范;再次“道德”与“伦理”都具有调节人类行为和关系的价值规范功能。在学理上两 者是有区别的。譬如黑格尔认为:伦理是社会的。道德是个体的。严格区分界定道德与伦理不是本文的主 旨。故此。本文中我将在没有特别表明的情况下将两者通用。 4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引言 主体分为“社会政治主体”和“政治权力主体”两个层面。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 维的根本缺失是“社会政治主体”认识的缺席和“政治权力主体”认识的强化。 。政治伦理意在探求政治理想、政治原则在合法性( 即狭义上的获得国家法律的 认同它主要是一个政治科学问题) 基础上获得社会伦理( 包括价值层面以及 规制事实层面) 的认同。 再者,政治伦理的本质是关注人类美好生活及其实现方式。伦理学就其本质 来说是一种关于价值观的学问。伦理学以道德为核心概念。道德是人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生存方式不只是独立的或自足的,而且是相互的或关系性的,用现代伟大 哲人海德格尔的话说,不只是“此在”性的而且是“与在”或“共在”的。道德 体现为一种人类相互性关系,相互性关系的实质,意味着人类存在本身具有一种 道德的方式或维度,并历史的、有限的或相待的存在于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中。 政治伦理关注政治领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而言之,政治伦理是在关注人们的 政治关系、实现善的政治生活。 ( 三) 文本思路 1 、关于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 从学科建设角度关注政治伦理问题,是本文的一个基本研究思路。政治伦理 由于涉及政治学与伦理学双层领域,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因此,必须从政治学与 伦理学相互联系、耦合互动的实际关系中梳理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从政治学角度而言,政治伦理关注的对象是政治价值理论,而非一般的政治 哲学理论;政治伦理研究并非是从本体论角度关注政治存在本身,这是因为,按 照康德的看法,政治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已经为经验科学在经验世界或现象界充分 地证明了其自身的有效性和真理性,也就是说政治伦理学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政治 存在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而是反思与把握蕴涵在政治存在背后的价值底蕴。 从伦理学角度而言,政治伦理是对政治生活意义予以反思和追求,从而探讨 政治伦理学的理论旨趣与应用伦理学学科定位。 2 、研究思路 理解一门学科的定义和内涵包括四个基本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 方法、研究目的。 本文首先从政治学、伦理学角度探讨政治伦理的研究视角。认为,政治伦理 是应用伦理问题的部门展开;其次,明确政治伦理的研究主题。政治伦理关注政 治价值问题,即主要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等社会基本结构必须体现合 乎伦理的价值理念,这种理念为政治权力提供了伦理合法性支撑;再次,在实践 。葛荃: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与重构关于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思路,仲国人民大学学报 2 0 0 3 年第5 期。 5 政治伦理的研究税闻与理论昔趣 日 落 瑟瑟上反愚政浚正义性救蘸薰维度:一是政治投力的运傲的合理配嚣的徐僮判 断:二怒政治主体价值认同的形成。 ( 四) 文本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本文试图在综合国内外政治伦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政治伦理的研究视角与 基本理论研究领域。 、政治伦理的聚究方法 ( i ) 哲学分析法。 “没蠢誓学惑考获学秘怒建立不越来瓣。”这其孛弱瓤蠢不稷巍予鲶理学本 身就是哲学的二级学科,更在于没有哲学思考的举科,始终没有自己探索问题的 哲学背景,没有建构学科的知识( 理论) 资源,因而也就找不到真e 属于自己学 稀豹话谮舞台。 ( 2 ) 历史分析法。 列宁搬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闲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裁 是要把问题提升判一定的历史范嗣之内。”婶政治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 不仅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制约,而熙必然要爨到上层建筑和社会意 移 形态其缝霆素,翅法建、蛰学、文髦蒜夔影皎。困魏,磺究 王餐耱竣浚埝壤 现象都必须联系当时社会的历史条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察,才能在理论与察 践上找出食理的认识。 ( 3 ) 理论联慈实践法 对基本的伦理概念和范畴的正确搬握,还应从事法律、经济、社会以及文化 警方西的理论研究,为中心蛉跨学科论理研究梅建稳固的理论框架。雯一方露, 伦理闷激的研究应勾现实问题褶结合,既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攒。 又可以从现实问题巾获得理论研究的经验来源。 2 、本文豹基本文本框絮霹楚终秀| ;差下鹭式: 。 列宁选集,第2 卷,入民出叛社1 9 7 2 年叛,第5 1 2 页。 6 敬澹伦理的硪究榄斓每理论旨趣一、政治伦理的学科榄阐 政治伦理的学科视阈 一门学萃埠,器能够成立,先决静镕# 掇是,看它有没有自艺静研究对象、内容、 方法与爨瓣,就是说,鸯没窍一秘炙有窀研究,蠢其链学科不磷究,或不g 研究 这梯一秘专属于它的对象。从事致浚稔理磺究,簧先震要骧磺或讨论黔阀题,是 政治伦理的勰究对象和磺究方法,也就是说必缓是从学科角度磺究技会现实的政 治伦理阅题。这是因为,作为一萼巾理论磺究慰象,只有从学辩角度爿“能系统金藤 而有效的把握其本质特镊、藻本性质和现实价值。 科学界定政治伦理的研究对象魁研究政治伦理的逻辑前提。赫伯特a 瑗 蒙曾精辟地指出:“一个交叉学科不会因命令按照台作的只是将两个任选出 来的学科或分支学科硬性搭配在一起而被创造出来。只有当两个或者更多的 不同领域的知识在解决某些特定问题上变的相互联系起来时,富有成效的交叉学 科研究才得以发展。”。政治伦理作为政治学与伦理学边沿研究领域,必须首先明 确自己的学科视闽或者说研究税角。从而为把握它的学科性质和理论旨趣,创制 合理有效韵研究框絮、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围。 绶治伦瑾作为政治学与伦理学之交叉学科研究特征表明:一方面,从社会思 想变来看,“任何总您、硗煮韵理解和解释,任何历史流传物的读解和阐释都有 其毽解帮溺释韵理论视城问题。这种理论褫躐苞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理解者 帮阐释者本巍所其奢所逡择豹用潋瑷解释解释对象静理论丰觅蠛,另一方面是指理 瓣者帮鳞释者钛其鑫有鹃理论褫域漤发对掰要理解鞠溺释的愚怨躐点和历史流 传携豹选择葶爨礁定,这鼹方瑟是锼任褒毽解帮解释具有溪能性帮有效性静最基本 敷要求。对予历史滤传物豹瑾勰巍骈究,最根奉豹簿题不在予已有材辩熬重新撵 列和再度组会,丽更在予以毅的理谂视热与掰要理然和阙释豹毒季辩达到耨戆援赛 融合。”圆政灏 仑理从来都是政治学与舱理学关注的羹要内容,不能脱离疆誊数理 论背景两贸然评价政治伦理问题,也不能无视历史形成的不屈硪究方法( 一般来 说,政治学侧重于从勰释学角度梳理政治哲学史,聪伦理学更加强调政漩存在的 价值反恩以及价值规范的预设) 。另一方面,政治伦理阀题的磺究,一般憋政派 与伦理两种社会现象之关系作为政治伦理的首要问题。并以之为基础推延摄究政 治权力配置、制度安排以及政治行为的道德问题。 o 赫伯特a 秘蒙:科学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中霹科学院鲵列1 9 9 8 年第3 期,第2 2 3 贾,转譬l 自李 兰芬主编 管理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个案分析,讧苏人民l f l 敝社2 0 0 4 年版,第6 页。 o 李建盛:历史文钝审美t 庄子哲学秘美学理瓣静墨代载域,求索1 9 9 7 年第4 髑t ,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 一、政治伦理的学科视闽 ( 一) 政治学视野中的政治伦理观 般来说,政滚学磺究戆对象是毒圭会繁理,季主会营瑾涉及裂蔽力懿获准襄较 力的使用。进一步分解政治学研究对象,w 以将其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政治科 学,致浚壤论积政浚踅学。政治秘学又称经验政滚学,是礤宠政治静事实瓣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地把握和反映政治现实,对各种政治事物、政治现象作经 验描述和经验分极,以把援政治现实竣浅层本矮。俄妇,避于基家、政党这样一 些政治事物的研究,经验政治学侧重于对某一或巢些具体的国家、政党实际是什 么进行研究,研究它们设爨了一些什么榉的机构、设旌,这些杌橡、设施的功能 怎样,关系如何,以及它们如何运作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经验事实的范畴。政 治理论则怒在经骏政治学所把握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政治世界更深 瑟次的本矮。而政治哲学则是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政治存在、政治价德和政治话语。 其研究论域包括研究事实的政治存在论( 政治本体论) 、探究社会政治制度基本 豫羽的致治价值论( 规范欢治理论) ,戳歉说鞠、诠释和壤解古典政治哲学遗产 的政治诠释学( 政治理解论) 致治谂理磅究盛矮强确与致活哲学的荚系。竣治哲学的角色功能或者理论旨 趣在于公拭事务中的理性和正义。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治伦理具有广义和狭义之 努。狭义羔豹欢治伦理是臻致浚落魂关系审豹政治芷义犍阗嚣。广义上静教活稔 理包括后者,还有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和公民道德等三方面内容,而“政治与 稔理豹关系溷题囊就是致渗是否趣该其鸯菜耱稔嚣徐僮懿润嚣”o 。致治毒伦理 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政府的正当职能问题,也就是政府是否有权或如何将他 入数意志裙嚣戈强宓鞋于国民闻题。这令趣爨进瑟涉及到政浚会法谯瓣惩。黢治与 伦理的关系,“从理论可能性上来区分,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政治涵括 伦理或伦理涵摄政溃;第二,政治与论理攘瓤离,彼此零翘关;繁三,政浚与舱 理作为彼此独立义相互联系的因素,在外延上交叉,在内容上交融。在历史 上骞在的绝大部分是第三秘情况。”。 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政治伦理的核心是政治与道德的关系。西方政治哲学 史上不同的流派鸯羞不同的观点。筠单恧蠢,政治与道德的历史溅变,大体经历 了三大阶段:古典时代的滟沌形态、马基雅维里升刨并有自由主义坚持的近现代 分离形态、以及即将到来的融合形态。 古典藏治伦瓒表现为政治与伦理之间的融会贯通。吉希腊恿想家认为政治的 本质就是实现人和城邦的游,所以其范围咒疑包括伦理,弼该时期的道德裙学也 深深豹怀商一种追求衽会藏治秩海的政治价值趋向,“几乎所有的希膳哲学理论 都怀有秩序、和谐与调和的理想,人应该服从理性的约束、克己、对待一切事情 。府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8 页。 尊江雪莲t 荚于政治| 幺理证闭题瓣思考,攀悫师范太学学摄缔k 会科掌数) 2 0 单第4 甥。 8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阐与理论旨趣一、政治伦理的学科视阈 都守中庸之道。”。古希腊政治哲学中认为政治( 城邦) 必须以伦理为基础和目 标,政治充当着伦理的手段,政治只有具有伦理关怀才具有正义性。伦理不能独 立于城邦政治而真正得到实现,城邦政治统摄了伦理。城邦作为整体具有个人无 法代替的价值。个人的道德完善必须求诸于城邦自身整体道德的完善。因此真正 好的城邦政治就应该是正义的,也即应具有伦理上的价值取向。这体现了一种整 体主义和目的论。伦理价值理念规制着政治活动的实施,因而能对政治进行价值 上的批判与反思。这种伦理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必然导向伦理对现实批判的审视以 及通过政治手段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并努力寻求现实完善自身的途径。 “中世纪使一种具有宗教献身精神和道德训示的生活观念居于统治地位。”9 在马基雅维里以前,西方政治思想领域中流行道德支配政治的观点。中世纪政治 与伦理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体现在学者的理论视野之中,另一方面体现在教会与世 俗政权关系之中。奥古斯丁确立的上帝的王国和恺撒的王国,以及基督教的“君 士坦丁赠礼”和“两把剑”理论将国家与教会区分开来,确立了教皇与世俗君主 双重统治的西欧封建政治制度结构的二元性特征,并使得教会权威优先于国家政 权。尽管这种结构由于伴随着中世纪欧洲大陆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使得教会在信 仰、道德或教规等方面对世俗权力的最高权威受到了挑战在欧洲中世纪教权 与世俗王权之间的斗争最终以王权的胜利为结局固,并最终使得政治权威的合法 性依据转变为王权之上但是基督宗教对人们精神信仰的控制一刻也没有放 松,教会一直处于独立地位,并跟世俗政权互相牵制。 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以倡导政治与伦理分离的政治非道德主义的开创式人物 马基雅维里认为,政治生活中判断道德是否有价值,主要看它能不能巩固权力和 保卫国家。他把“国家利益”作为政治伦理的唯一行为准则,以政治功利来判断 道德价值。 马基雅维里开创的政治与伦理的分离观点构成了自由主义政治与伦理观的 重要渊源。自由主义基于保护个人的自由不受侵害为由主张政治与道德相分离, 认为私人道德不应该由政治权力和国家法律来干涉。国家无道德可言( 或国家道 德远低于公民道德) ,近代出现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将国家当作个人为了实现更好 的自我保存所不得不依靠的手段和工具,基于此种观点认识,西方主流意识认为 “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及其组成成员的利益,权力必须受到限制,这些权力并非权 力制衡机制本身造成的,而是社会成员在自身意志支配下以某种行为规则附加在 。梯利:西方哲学史 商务日j 书馆2 0 0 3 年增补修订版,第1 2 2 页。 o 弗吉尼亚斯- 佛姆:道德百科全书 ,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2 5 3 页。 o 这不论是英国体现教权的教会纳税制度由中世纪的对教皇权和王权双重纳税向1 6 世纪宗教改革而仅仅 向国王政府纳税表明“王权至尊”概念的确立( 刘城:英国教会;从取重纳税义务走向单一纳税义务 历史研究2 0 0 2 年第6 期) ,还是法兰西等国家君主权威的确立,教会权威在各种反对教会制度的国家 面前不断消解而民族图家逐步变为“一种共同的目的、一种真正具有十全的道德的合法性的东西”( 黑格 尔。历史哲学j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4 0 3 页) 而东正教则直接将教会纳入 世俗统治之下。 9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 一、政治伦理的学科视阗 这些斗争之上。”道德、习惯和法律等社会规范有着不同的价值指向,法律主要 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产物,而道德和传统习惯等则自生自发的存在于私人生活空间 中,并在哈贝马斯所谓的那种公共领域中达致成为一种不受政治干预的公共精神 空间。此外,古希腊型的政治伦理重叠的伦理政治观为自由主义者所批评的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极权的担心。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激烈批判了 柏拉图的政治伦理观,认为,乌托邦的社会工程很可能毁灭人类的自由,而柏拉 图的理想国就是第一个乌托邦。柏拉图把实现善的理念视为理想城邦的最终目 的,由于现实难以符合乌托邦的社会工程师对这种理想的构想,即使乌托邦本身 的目标是人类的解放,而这种理想的实施必将采用强制手段甚至是极权主义,这 样就会造成一种强制实行的封闭社会,由此将毁灭现代的开放社会所赖以存在的 个人自由的基础。“政治是在现有行动路线中选择最小之恶的艺术,而不是人类 社会追求至善的努力。政治是道德上和物质上可能之事物的艺术。这种艺术的实 践将使人类能够持续受益,而不是对至善的努力追求。”。建立在伦理与政治重 叠基础之上的“古典美德是一种高调的理想主义的美德,它秉持意图伦理和积极 的政治观,以为人活着的目的和一切政治活动的目标就是追求那个在天国中才有 的至善。”伦理与政治的重叠理论是一种“以国家为核心、以个人自由为代价” 的政治伦理观。而建立在伦理与政治相分离的“现代美德是低调的现实主义美德, 它秉持责任伦理和消极的政治观。” “国家道德中立”是自由主义政治伦理观的行为准则并体现在制度安排上。 所谓“国家道德中立”,即国家中立于其公民所追求的所有道德善的生活观念, 平等地宽容多元化的伦理道德;国家的任务在于制定和维持一些规则以保护个人 自由不受侵犯;国家的职能是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地选择和决定他们自己的善生活 的权利。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必须在个人的善的观念之间保持中立的立场,只有 这种中立才能使个人组成的各种团体把握住法律秩序,从而真正把握住自由的国 家。换句话说,“国家道德中立”是一种主张人们是否有权利自由地去过他 们愿意过的生活比人们的生活是否道德更重要“权利优先于善”的自由主义 政治伦理观。自由主义主张“国家道德中立”的价值准则和制度安排基于其对以 下三个问题的基本判断和合理回应:一、保护个人自由( 个人权利) 不受侵害是 国家的基本职能和政治价值;二,“国家是一种必要的罪恶:如无必要,它的权 力不应增加。”。国家无道德可言( 或国家道德远低于公民道德) ,国家政府干预 私人领域可能会导致通往“奴役之路”。“政治是在现有行动路线中选择最小之 恶的艺术,而不是人类社会追求至善的努力。政治是道德上和物质上可能之事物 。h a n s m o r g c n m ,p o l i t i c s a m o n g n a t i o n s :t h es t r u g g l e f o r p o w e r a n dp e t e r e v i s e db y k e n n e t h t h o m p s o n , n e w y o r k , a l f r e d a k n o p f , 1 9 8 2 ,p 2 4 4 o 转引自刘军宁;燕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 1 :海三联书店1 9 9 8 年版第2 页。 o 转引自刘军宁tt 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 9 9 8 年版,第3 5 2 页。 o 转引自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三联书店2 0 0 0 年版第1 4 3 页。 1 0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阈与理论旨趣 、政治伦理的学科视阈 的艺术。这种艺术的实践将使人类能够持续受益,而不是对至善的努力追求。” 。因此,国家无职、无权干预公民私人道德生活,私人道德不应受国家权力的干 涉;国家必须中立于所有公民道德,只为公民获得自由选择道德生活的权利提供 某种保障;国家权力必须受到严格限制。三、以个体自由为核心价值的现代性不 可避免的造成了韦伯所谓的“价值领域的诸神冲突”或柏林所谓的“不可通约性” 和“不可兼容性”的价值多元论。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可能导致:一方面国家 对任何一种道德观念的偏向都会损害到其他道德观念的追求者,另一方面国家对 任何道德提出强要求、迫使公民按照国家认定的善观念生活则从根本上违背了 “保护个人自由不受侵害”国家职能。如何保障多元价值和谐并存,需要国家以 正义规范它们,以权力保护人们自由作出价值选择的权利。 自由主义在极大的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个体本位意 识的道德观念体系发展的同时,却勿容质疑的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经济市 场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和社会人道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以个 体本位为核心价值的自由主义构成了现代性的基本内容,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现代社会的伦理以个人主义原则为核心。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韦伯所谓的“价值 领域的诸神冲突”或柏林所谓的“不可通约性”和“不可兼容性”的价值多元论。 在排斥“道德推论法律、政治”的道德主义这一垢习同时却忽视社会治理的根本 道德价值和目的,将治理价值中立化、简单工具化、形式化,使政治权力的运用 缺乏政治合法性和道德正当性,也无法使体现着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的法律和各种 社会政治规则与政策内化为公民内心信念,提升公民道德的水准,并由于公权力 的膨胀而威胁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在政治价值中立条件下,现代社会放弃或 忽略了具有终极性意义的超越、关怀和掌握世界的形而上的信仰追求,进而使得 人们陷入了“既定目标得到后的无聊、与得不到时的痛苦”的焦虑和虚无情结。 从而造成了社会价值多元化这一道德困境乃至社会问题丛生。现代化社会中人们 缺少一种具有主导性的强势价值导向系统,从而必然导致对作为“人类情感合理 性的结晶”的人性的摧残,导致“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 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 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曾诚如麦金太尔认为:“当代道德危机是道德权威的危机, 人们无从找到这种合理的权威。”。 韦伯认为,在一个已经除魅的、失去客观价值的世界上,价值判断是个选择 的问题,人人都需要选择自己据以行动和生活的价值,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赋予 自己的生命以意义,赋予自己的人格以尊严。英国学者a j 艾耶尔从哲学层面 讨论了这一问题。认为诸如人类生存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等问题,没有真答案。 o 转日l 自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 。上海三联书店1 9 9 8 年版,第2 页 o 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5 页。 o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译者前言,第9 页。 i i 政治伦理的研究视闽与理论旨趣一、政治伦理的学科视闽 哲学家所能做的就是“可以说明这些问题为什么和在什么意义上是不可回答的。 一旦弄清了这一点,那我们也就在某种意义上对此类问题作了一种回答。”o 在对政治伦理的认识上自由主义所秉持的政治与伦理的对立态度在西方受 到诸多理论流派的抨击与责难。这其中以保守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 批判最具特色。 保守主义者通常借助于对“道德立场”的说教。认为,确定的道德规则使人 获得安全归属感,尤其是反复被权威强调的道德规则。保守主义者施特劳斯认为: “自由民主政制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将宗教和道德逐至私人领域,以保障 个人自由的政治权利,恰恰为极权主义、放纵种族歧视的自我中心主义提供了条 件。”。他认为,哲学并不能因为对人类为获得何为“美好生活”论争了几千年未 果而否认政治哲学追思“美好生活”这一根本目的。施特劳斯认为,价值决定是 政治及制度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制度本身,而非我们这些旁观者的偏见迫使我 们想知道哪些政治制度更好。”这是由于“一种政治制度的设定,因此带有一种 关于生活价值的主张,表明对人类理想的价值作出了裁决。” 这种价值指向于对 “恶”的排斥。 保守主义者列奥施特劳斯( l e os t r a u s s ) 指出:“我们落到了这样的地位: 在小事上理智而冷静,在面对大事时却像个疯子在赌博;我们零售的是理智,批 发的是疯狂。”。古典政治哲学强调政治对德性的服从,而“现代政治哲学从马基 雅维里开始则将德性服从于人类现实需要的手段”。保守主义认为,“价值决定是 政治及制度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制度本身,而非我们这些旁观者的偏见迫使我 们想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