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1 0 0 4 9 4 7 9 2 0 0 8 0 1 0 1 6 7 0 7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 透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特征 荀志欣 1 曹诗图 2 1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宜昌4 4 3 0 0 2 2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4 3 0 0 8 1 世界地理研究 WO R L D R E G I O N A LS T U D I E S 第1 7卷第1期 2 0 0 8年3月 V o l 1 7 N o 1 M a r 2 0 0 8 收稿日期 2 0 0 7 0 5 0 3 修订日期 2 0 0 7 1 1 1 4 作者简介 荀志欣 1 9 8 3 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旅游文化和旅游开发研究 E m a i l c a o s h i t u y a h o o c o m c n 摘要 文章从文化地理的视角 在园林类型 园林规模 造园艺术 园林与建筑的关系 美学风 格 艺术渊源 审美情趣方面对中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比较 对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特 征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东西方园林艺术融合对中国城市绿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西古典园林 比较 文化地理 形成背景 中图分类号 F 5 9 0文献标识码 A 在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中 以中国古典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最为灿烂夺目 著称于世 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 东方民族和西方民族由于所受的哲学思想 历史文 化 民族性格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造成了古典园林艺术在园林类型 规模 美学艺术风 格等园林艺术特征方面迥异 体现了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 本文试从文化地理的角度 分析 比较这两种古典园林艺术特征及其差异形成的原因 1中西园林艺术特征的分析比较 1 1园林类型 从园林类型看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 是在一定空间内 经过精心设计 运 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 水 植物 建筑等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 从而做到 虽由人作 宛若天成 的境界 体现了 天人合一 的观念 这种 师法自然 的造园艺术 体现 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 由曲折之水 错落之山 迂回之径 参差之石 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 以此借景生情 托物言志 其最有代 表性的是苏州园林 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 崇尚开放 整齐 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 通过 人工美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显示人为的力量 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 地 毯式的花圃草地 笔直的林荫路 规整的水池 华丽的喷泉 精美的雕像 整形的树木 或造型 的绿篱 恢宏的建筑物等 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花园 1 2园林规模 在园林规模上 中国古典园林相对较小 即使是最大的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也只有 5 8 4公顷 而苏州古典园林一般只有几十亩大小 西方园林规模相对较大 法国的凡尔赛宫 的占地面积达6 7 0公顷 中轴线长达3公里 总体而言西方的古典园林在规模上十分追求宏 伟壮观的气势 1 3造园艺术 在造园艺术上 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画 山水诗为美学原则 通过叠山理水 栽植花木 布局园林建筑 并用匾额 楹联 书画 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 文化意 识和审美情趣 设计者多为画家 诗人 园林刻意体现诗情画意 追求生境 画境 意境 追求 自然美 含蓄美 静美 如水景以天然喷泉 瀑布为主 布局呈生态型自由式 追求自由灵活 讲究迂回曲折 曲径通幽 移步换景 故中国园林有 步行者的园林 之说 1 西方古典园林以几何 建筑为美学原则 设计者多为建筑师 追求人工美 图案美 动美 如水景以溪池滴泉为主 强调主从关系 理性与秩序 园林构景要素按一定的几何规则加 以组织 保持中轴对称布局并突出中心建筑物 主体建筑物前面多有一个面积较大的广场 布局大面积的草坪 配以笔直的林荫路 修剪整齐的树木花圃 几何形状的水池与人工喷泉 大理石雕塑 园林讲究规整 直观 开朗 一览无遗 以俯视观赏审美效果最佳 故西方园林有 骑马者的园林 之说 1 1 4园林与建筑的关系 在园林与建筑的关系上 中国古典园林是园林统帅建筑 设计遵循 山水为主 建筑为 辅 的原则 西方古典园林则是建筑统帅园林 人工高于自然 中国园林在总体布局上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的构图主题 花木配合山水布置 亭 台 楼 榭等建筑只为观赏和点缀风景而设计 使建筑自然化 目的在于造成富有自然山水情 趣的艺术效果 追求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 而西方古典园林构图特别强调园林的中轴 对称布局 花坛 水池 喷泉 雕塑以及呈放射性小路都围绕在这条中轴线布置 并且在轴线 最高处起点上布局宏伟高大 严谨对称的建筑物 建筑物控制着轴线 轴线控制园林 这种设 计完全出于理性主义的指导 人为地使自然接受对称法则 1 5美学风格 1 5 1人工美 自然美 中 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 不仅布局对称 规 则 严谨 就连花草都被修整成规规矩矩的 绿色雕塑 处处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从现象 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 既不求轴线 对称 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 而是山环水抱 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 即使人 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 力求与自然融合 使人 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 市而得林泉之趣 1 5 2形式美 意境美 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 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各有侧重 西方造园 虽不乏诗意 但刻意追求的是形式美 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 但倾心追求的是意境美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 提升自然美 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即形式美 西方园林轴线对称 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 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情景交融 追求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 意境 古代中国很少有 世界地理研究1 7卷1 6 8 专门的造园家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 文人 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 诗词和文学的影 响 而诗和画又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追求 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一个好的园林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 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 但由于侧重不同 西方园 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 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1 5 3明晰美 朦胧美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 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 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 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这是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 遵循形式美的法则 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 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另外西方人擅长 逻辑思维 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揭示其本质 这种逻辑思维习惯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 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 虚幻 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朔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这是中 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 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 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 直接反应 而是一种心智活动 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 中国园林的 造景借鉴诗词 绘画 力求含蓄 深沉 虚幻 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 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 实中 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 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汇 浑然一体 虽无明晰可言 却处处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美 含蓄美 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是一部明朗欢快的交响曲 中国 古典园林则是一首委婉细腻的抒情诗 1 2中西园林差异的文化地理分析 2 1人文地理环境 生态 原因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迥异 根源在于各自民族文化的不同 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深深影响 着民族文化的风格和特质 从地理环境上讲东方文化起源并兴盛于内陆的大河流域 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适合农 业生产 因此形成封闭保守的农耕文化 也造就了东方人稳定有序的生活方式和恋土情结 具有了 静 的特质 2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也使得东方人有很强烈的时间意识 园林艺术因此注重园内四季景色的变换和季节轮回的寓意 如个园的四季假山等 总体而 言东方民族的生存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 因此他们多养成了清静淡泊 自然无为 温顺 好养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性格 这些民族性格也深深地烙印在东方民族的艺术文化 中 园林艺术就是其中的表现 与之相反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 罗马 属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岛屿如星 土地 贫瘠 光热水土组合较差 耕植困难 需要从海外进口粮食和从海洋获得生活之源 人们在海 上贸易和与海浪搏斗中造就了冒险与开拓精神 从而形成了 动 的文化特质 并注重对自然 的改造 2 海上活动也使得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 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 产生强烈的空间感 受 因此西方的园林艺术非常注重空间的布局和空间感的体现 另外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植被也有明显不同 中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园林 植被以乔木居多 西方 欧洲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园林植被以草坪和常青树 居多 从人文环境来说的 中国的城市方正严谨 如西安 北京 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产 物 一部分性灵未泯的士大夫和文人们 想逃避封建君权和礼教的束缚 向往君权所不及的 荀志欣等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透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特征1期1 6 9 自然中的生活 向往仙境和桃花源似的生活 因此把园林造的幽雅恬静 园林就是他们意象 表达的最重要的形式和精神生活追求的象征 而欧洲城市布局曲折 如法国 意大利 是封建 分裂状态下的产物 历史上经常是长期内乱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一部分贵族 为了发展经济 渴望结束分裂局面 建立集中统一 秩序严谨的君主专制政体 因此造园就造的方正规整 以 此表达他们的政治追求 2 2文化原因 2 2 1自然观或哲学观 若从园林文化艺术渊源上深究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受传统文化中的儒 释 道宗教文 化和古典美学思想以及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正统 思想 在天地人认识上提出 地载万物 天垂象 取材于地 取法为天 是以尊天而亲地也 将 天地视为生存之本 讲求 顺应 而不是 对抗 认为要忘却自我 存其本性 达到 天人合一 的境界 尤其是孔子提出的君子 比德 说 把自然山水幻化为人格美 品德美和精神美的象 征 使得艺术心境完全与自然象融合 道家认为 自然 无所不在永恒不灭 提出崇尚自然的 哲学观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 认为 天地之间有大美 大巧若拙 大朴不 雕 不露痕迹的天然美才是真正的美 禅宗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融合了中国诸多文化思想精 髓所形成的佛教宗派 禅宗重悟 提倡人类运用直觉思维方式 在感性中通过 悟 达到精神 上的解脱与自由 这都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将 意境 视为最高追求境界的文化渊源 中国古 代哲学 儒 道 佛 的尊崇自然 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 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 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 这无疑深刻影响着中国古 典园林的造园艺术风格 西方古代提倡的 人文主义 是西方哲学的本源 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好多自然科学家 和哲学家发展和深化了人文思想 伽利略认为 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的 笛卡尔 相信唯有透过理性才能获得确实的知识 认为 理型的世界 是最完美的 可以说在笛卡尔之 后就形成了以唯理主义和自然科学占主导的哲学体系 在这样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的影响下 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经过古希腊 古罗马 文艺复兴到1 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法国式的古典园 林艺术风格 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园林艺术更多地追求精确 严谨的风格 重视秩序 追 求符合几何规则 几何图案的美 园林建筑的设计不是按照人的需要建造 而是重视建筑的 气势和形式 把人和自然分开看待 体现了 天人相分 的哲学思想 2 2 2美学思想 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 唯理 和 重情 的美学思想的差异 是导致中西园林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从西方历史上看 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 调理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著名的 黄金分割定律 这种美学思想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它强调整一 秩序 均衡 对称 推崇几何图形 欧洲几 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 唯理 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 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诗人 画家的直接参与和 经营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色彩 中国画 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 影响最为直接 深刻 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 起来的 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 外师造化 内发心源 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 的蓝本 内发心源则是强调不要机械地抄袭自然山水 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 世界地理研究1 7卷1 7 0 精华 除绘画外 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 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 诗是无形的画 画是有形的诗 诗词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 缘情 的一面 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 所营造 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趣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 重情 的美学思想 此 外 在审美上 儒家崇尚中和之美 道家崇尚自然之美 禅宗崇尚空灵之美 这都深刻影响到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的美学思想 造园离不开自然 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只是美的一种 素材或源泉 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不经过人工改造就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 人工创造的 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 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 探求所遵循的是另一种途径 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 的某些方面 在中国人看来 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 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 契合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 还可以通过 移情 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 此外 羡慕神仙生活的出世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园林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汉朝代的 帝王出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在营建园林时 总要开池筑岛 并命名为蓬莱 方丈 瀛洲以象 征东海仙山 逐渐形成了 一池三山 的模式 到了魏晋南北朝 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 使社会 动乱分裂 士大夫阶层为保全性命 多逃避现实 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 甚至过着隐居的 生活 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 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便描绘了这样一种世隐生活 这一 思想深深影响到以后的园林美学思想的发展 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 便营造私家园 林 以求安贫乐道 与世无争而怡然自得之趣 2 2 3民族性格与气质 在民族性格和气质上 东方人内向 文静 柔弱 含蓄 中庸 守常 表现出较多的粘液质 抑郁质成份 2 中国古典园林的静 幽 曲折 隐蔽 小巧 秀雅都与中国人的性格气质相符 合 同样规范 秩序 直观 开旷 庞大 恢宏的西方古典园林特质与西方人的外向 刚毅 自 信 坦率 冒险 竞争 表现出较多的多血质 胆血质的民族气质是密切相关的 2 2 4审美情趣 中西方在审美情趣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表现在 重人 和 重物 上 中国人偏于抒情 重在意境的的创构 把自然人化 把人自然化 意境是要靠 悟 才能获取 而 悟 是人的一种 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中国造园的经营要旨重在追求的意境 西方人偏于写实 重在形式的塑造 认为自然是为人服务的 可以受人支配的 所以他 们的古典园林与西方的绘画艺术一样 很注重建筑实体的表现 凹进凸出 注意光影变化 的效果 运用数学和几何原理来设计建筑立面的均衡比例以及处理分划问题 重视个体建 筑完整的透视效果 3 在园林营造与鉴赏上 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 西方人偏于现实 美的享受 2 3园林功能差异成因 中 西古典园林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所以在用途和功能上也不相同 中国古 典园林是在商周的 灵囿 灵沼 基础上逐渐在西汉时期走入达官贵族的家庭 成为私家园 林的 园林主要是用于物质的享用方面 园林中的房屋可居住 水可荡舟 亭子可驻足观赏 廊榭可遮日避雨 庭院可纳凉 会友 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与人的文化心理密切相连 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使用功能 中国古典园林大部分是士大夫们的私人园林 为的 是暂时避去红尘世俗的烦嚣 是为自我心灵修建的诗意栖息地 因此侧重更多的是休闲功 荀志欣等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透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特征1期1 7 1 能 西方园林是在古埃及早期果蔬园的基础上演变成专门供统治阶级享乐的观赏性宫庭园 林 趋向于社交功用 意大利园林 法国园林 尤其是凡尔赛宫 建筑恢弘 装饰奢侈豪华 但 是居住功能上却不齐全 凡尔赛宫始建时做为狩猎宫 后来逐渐成为了举办皇家盛会 表演 歌剧 戏剧的开放的聚会场所 因此 西方园林的建造更多的是体现社交功能 3中西方园林艺术的融合和借鉴 近现代以来 中国园林艺术与西方园林艺术有日趋融合的趋势 中国园林艺术以自然的 倾向 宛自天开 的布局 清雅幽远的意境和纵横无涯的想象力 吸引并感染了欧洲人 以致 对欧洲园林艺术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并赢得了 世界园林之母 的美誉 4 如1 8世纪以后的 欧洲便开创了以自然乡村风光风格特点的自由式园林景观 现代更是注意吸收中国古典园 林的自由式构园手法 在巴黎就有2 0多处建有中国式建筑式样的花园 在中国 西方传教士的到来 不仅带来了宗教思想 而且也把西方艺术传播到了中国 许 多城市出现了教会兴修的教堂和住宅 庭院中出现了西方园林的式样 西方园林艺术也逐渐 引入皇家园林 代表性的是北京圆明园中的长春园 在典型的中国园林中可以看到凡尔赛式 的大喷水池等 位于沿海地区的广东 园林艺术更是深受欧陆风的熏染 岭南园林的中西合 璧的艺术风格就是明证 而近些年来 在中国城市绿化与旅游景观建设中 处处效仿西方园林风格 却只注重了 形式 没有学到精髓 几乎每个城市园林都采用草坪铺地和西方园林的设计手法 却不考虑 景观的和谐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在城市和旅游景区景观设计要警惕这种不良倾向 特别 对于山水园林城市和以自然山水为主的景区 不宜采取规整的景观设计方式 景观过于规 整 则和自然山水不易协调 从我们国家城市建设而言 笔者并不赞同过多的采用西方的规 整式园林 中国许多城市与欧洲气候大相径庭 不适合草皮的生长 每年为了维护草坪 不仅 需要付出一大笔经济支出 而且禁止人与草坪的接近 造成资金和空间的浪费 有的园林为 养护草坪 需要经常浇水 却导致草坪中的大树死亡 笔者认为 中国有些具有地形条件的新 建城市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适当采用西方规整式设计还是可以的 但是要注意同中求异 不要 千篇一律 千城一面 在植物种类选择上要结合本城市气候情况 因地制宜 最好是建造具有 西方规整形式但包涵中国园林文化元素的中西合璧的园林 但是如北京 苏州 扬州 杭州 承德这些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悠久的城市 园林建设应该尽量保持民族的特色 构成与城市原 有文化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 曹诗图主编 旅游文化与审美 修订版 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 0 0 7 7 5 7 6 2 曹诗图 孙天胜著 新编人文地理学 M 北京 大众文艺出版社 2 0 0 4 1 2 4 1 2 5 3 冯仲平 中国园林建筑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9 8 8 1 5 0 4 周武忠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J 2 0 0 3 1 1 9 2 世界地理研究1 7卷1 7 2 AR e s e a r c hR e v i e wo f T o u r i s t D e s t i n a t i o ni nC h i n a M AY o n g 1 Z H A N GX i a n g s h e n g 2 A c a d e m y o f 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4 3 0 0 6 2 A b s t r a c t s O v e r s e a s t o u r i s md e s t i n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s t a r t e di ne a r l i e r t i m e s w h i c hh a v ef o r m e da c o m p l e t e df r a m ea n ds y s t e m t o u r i s md e s t i n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a l s ow a se m p h a s i z e di nC h i n aa n d m a n ys c h o l a r s c a r r i e do u t k i n d s o f r e s e a r c ho nt o u r i s md e s t i n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a s p e c t st h a t t h er e s e a r c h e sr e f e r t oa r em u l t i f a r i o u sb e c a u s eo f t h ea b u n d a n t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w i d ee x t e n s i o no f t o u r i s m d e s t i n a t i o n Wea n a l y s i s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sw h i c h p u b l i s hi n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p u b l i c a t i o no f c h i n ai nt h i s d e c a d ea n dc a nb ei n d e x e db yC N K I r e v i e w e dt h e i n t e r n a l r e s e a r c hp r o c e s s o f t o u r i s md e s t i n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t h e r e s e a r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门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处安装、维护、拆除高处作业(复审)模拟考试题库试卷及答案
- 药品调剂与管理办法
- 绿化施工及管理办法
- 装饰装修咨询管理办法
- 行政中心前台管理办法
- 业务外协加工管理办法
- 上海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 中国农药登记管理办法
- it人才队伍管理办法
- 婴幼儿大便问题全解析
- 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案卷立卷规范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阅读测试题
- 沉降观测记录表(标准版)
- PCB流程介绍-VCP和龙门电镀简介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DB37-T 2368-202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第十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C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全套教学课件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小儿肥胖症
- 神华陕西国华锦界电厂三期工程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