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从《左传》和《国语》看春秋时期的妇女及妇女观.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 妇女对社会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但是她们 在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针对这一现象 本文以 左传 国语 为主要考察范围 以贵族妇女为主要考察对象 对春秋时期妇 女的婚姻 家庭和政治生活状况以及贵族男子的妇女观展开论述 探寻影响妇女 生活的社会因素 挖掘妇女存在的社会价值 并对当时贵族男子的妇女观试作辨 析 主要内容包括 一 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着重分析春秋时期 的礼教 贞节观念和宗法制度与妇女之间的关系 试图探寻影响此时妇女生活的 社会因素 二 春秋时期妇女的生活状况 主要探讨妇女在当时各种婚姻形式中 的地位 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在政治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 以期揭示此时 期妇女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状态 三 春秋时期贵族男子审美视野中的妇女 重点 讨论贵族男子对妇女的审美观 并对 红颜祸水论 的错误观念试作初步的辨析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左传 国语 妇女妇女观 a b s t r a c t i i i 觚c i e n tc h i i l 岛w o m m a d eac 0 n t r i b u t i o nt os o c i e 吼w i t ham a j o ri m p a c to n m es o c i e 哆h o w c v l i m ei m p o n a i l c ew 硒a t t a c h e do nt l l e i rr o l 懿i i ls o c i e 够觚d 胁i l yl i f e i n 讥e wo ft l l i sp h 饥o m e i l o i l sp 印e rd i s c u s s 鹤t h e i i r o m e i l sm a r t i a g e f a m i l y 锄dp o l i t i c a ll i f em l dn o b l e m e n sv i e w so nw o m a ni nt ks p r i n g 锄da u t u m n p e r i o dt s oc h 啪 e x p l o r e st l l es 0 c i a lf a c t o 玛a f f 融i n gw o m e i l sl i v 鹪 e x c a v a t c st h e s o c i a lv a l u eo fw o m e n 锄d 觚a l y z 伪t l l em e n sv i e w so nw o m a na t l a tp e f i o d w i n l 2 如 功幽咒a i l dd 括 甜瑙嚣矿历p 口纪 嬲m a j o rs c o p eo fs t u d y 弱w e l l 嬲n o b l e w o m e i l 鹪r c s e a r c h i n go b j e c t m a i nc o n t 钮t si l l c l u d e i s o c i a lf a c t o 硌a 仃e c t i n gw o m e i l sl i v 铭i nt h es p r i n g a n da l i t 咖p 丽o d a n a l y s i ss h 2 l l lb ef o c u s e do nt 1 1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w o m e n 锄d c o n 如c i 趾0 rf i c u d a le l i c a lc o d e c o n c e p to fc h 嬲t i t y 勰w e l l 嬲n 印o t i s t i cs y s t e mi i l m es p r i n g 锄da u t u m np e r i o di no r d e rt 0s e e ko u tt l l es o c i a lf a c t 0 稻a 仔 e c t i n g w o m 饥 sl i v e s i i w b m e l l sl i v i n gc 0 n d i t i o 粥i i lt l l es p m g 锄da 劬瑚np 甜o d s t l l d y s h a l lb ef i o c u s e d0 nw o m c n sp o s i t i o n si i lv 撕o u sf o m so fm a 耐a g ea tt h a tt i m e r o l e s i i lt l l e 伽n i l y 锄dv a l u ei np o l i t i c a ll i f ct od i s c l o s et t l el i v i n ga n ds u i v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t 血i sp 嘶o d i i i n o b l em e i l sa e s m e t i cv i e l r so nw o m 觚i n 舭s 州n g 锄da u 仰彻 p e r i o d d i s c u s s i o ns h a l lb ef o c u s e do nn o b l em e n sa e s t l l e t i cv i e w so nw o m 锄 w i m p r i m a r ya i l a l y s i so n m n gc o n c 印to f h e l 即o f l r o y k e yw o r d s s 砸n g 趾da u t u i i l l lp 嘶o d 1 如c h u 锄 d i s c o u r s e so ft h es t a t e s w 6 m 饥 e wo nw 6 m a 2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五华 r 期 加一 务岁j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 正华导师签名 黼 贫同期 沙 o 厂 乡i 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绪论 绪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妇女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她们在物质生产和 人类自身的生产中都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对社会 家庭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 在人群的进化里 有两件显然是背驰的事 第 件是那 满足私欲 的财 产占有权 第二件是妇女地位的r 益低落 为何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形 中国 古代妇女的生活状况怎样 男子是如何看待她们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 就有必 要回溯她们曾经走过的路 对她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状态进行探 究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旧交替的独特时期 此时期的妇女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 左传 和 国语 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较为集中 可 靠的材料 本文就以 左传 国语 为主要考察范围 以贵族妇女为主要考察 对象 对春秋时期妇女的婚姻 家庭和政治生活状况以及贵族男子对妇女的审美 观展开论述 对春秋时期妇女相关课题的研究自2 0 世纪2 0 年代以来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妇女课题研究的论文 著作数量众多 这里只列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主要论文和专著 l 通论性的妇女史研究 如 陈东原 中国妇女生活史 上海书店1 9 8 4 年版 通过对历朝妇女生活的追溯 分析了 男尊女卑 妇道 礼法 等封 建思想 礼教习俗的形成过程 陈顾远 中国婚姻史 上海书店1 9 9 1 年版 介绍了婚姻的范围 婚姻人数 婚姻方法 婚姻成立 婚姻效力和婚姻的消灭等 内容 陈鹏 中国婚姻史稿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则是一部集资料与学术于一 体的专著 全书分十二卷 分别就婚姻的语源 形态及婚礼 定婚 结婚 离婚 等过程作了具体细致的论述 可以说是研究中国古代婚姻史的必读书 通论性的 史著对春秋时代的妇女生活叙述简略 只是作为全书完整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 存在 对 左传 和 国语 中的妇女论述也比较少 2 对妇女地位与形象的论述和分析 对妇女地位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郑 姜亮夫 姜亮夫文录 云南人民i 版社1 9 9 9 年版 第1 1 9 页 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慧生专著 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 河南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版 主要论述原始 社会到周代的婚姻制度和妇女婚姻地位的发展与演变 较深刻地揭示了此时期男 女在婚姻生活中地位的不平等状况 但是由于篇幅短小 春秋时期妇女的其他方 面的生活涉及不多 对 左传 和 国语 中的女性也没有集中地研究 此类论 文有丁联 周代妇女社会地位面面观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5 年第1 期 等 对 左传 和 国语 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是近年春秋时期 妇女研究的热点 论文如 李艳华 女性形象探微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 0 0 4 年4 月第2 4 卷第2 期 于淑华 描写的女性形象 昭马达蒙族 师专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 0 卷第l 期 王文才 论 中的女 性形象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0 年第1 期 彭建华 论 的智者女性形象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2 0 0 4 年第 2 4 卷第三期 都是从文学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 缺少对妇女生活相对全面的探 讨 3 新视角下的妇女研究 如 从女性主义视角的有刘建波博士论文 女性 主义视角下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 0 0 8 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的有赵东玉论文 论西周春秋时期性别角色的深化 社会 科学战线 2 0 0 7 年第二期 新视角的选择 开创了妇女研究的新局面 丰富了 研究的方法 但二文对理论方法的强调 淡化了对妇女本身生存状态的深入讨论 4 妇女观的研究 如 杜芳琴专著 女性观念的衍变 河南人民出版社 1 9 8 8 年版 主要阐述了儒 道 墨 法各流派的妇女观的衍变过程 是一部女 性观念发展史 对各派女性观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都做了比较到位的分析 但只是 将 左传 和 国语 中出现的妇女作为对儒家女性观进行阐释时引用的事例偶 有涉及 也没有就春秋时期的妇女生活状况展开专门论述 刘淑丽著作 先秦汉 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 学苑出版社2 0 0 8 年版 该书由从殷商时代到两 晋时代中国传统的妇女观的发展历史与上述历史时期文学表现女性的历史两部 分构成 将妇女史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于先秦时期的妇 女观作者着重阐述的是 周易 里提出的妇女观和春秋战国时期孔子 墨子 孟 子 苟子 韩非子的妇女观 并没有涉及 左传 和 国语 综上所述 我国上世纪2 0 年代以来的春秋时期的妇女研究 呈现以下几方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面特征 第一 通论性著作较多 且多集中在妇女的婚姻问题上 对妇女生活相 对全面的论述较少 第二 对妇女的社会地位探讨和对妇女形象的分析较常见 而对妇女的综合性研究不多见 鉴于此 本文试图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对 春秋时期的妇女具体生活状况进行探究 探寻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挖掘妇 女在当时社会的存在价值 此外对当时贵族男子的妇女观试作辨析 妇女观 有 些著述也称为女性观 即人们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对女性存在的本质 状 况 及价值的认识 其实 女性观也并非一定是系统的理论 每个人都会对女性 形成一些看法 也就是说 在每个人的头脑中 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女性观念 因而 所谓女性观 也可能是零散的 不完整的 本文着重论述当时贵族男 子以妇女为审美客体 对妇女所进行的审视 评价 从而揭示春秋时期妇女的生 存状态 函魏国英 女性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 第1 5 7 页 3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礼教 中国古代是很看重礼的 儒家尤甚 孔子曾说 为国以礼 非礼勿 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圆 说文段注 日 礼 履也 所以祀 神致福也 王国维 观堂集林 释礼 日 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回可见 礼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们用来祭神求福的礼节仪式 后来发展成 礼者 人之履 也 失所履 必颠蹶陷溺 即礼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南 准则 苟子 大略篇 礼之所以正国也 譬之衡之于轻重也 犹绳墨之于曲 直也 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故 人无礼不生 事无礼不成 国无礼不宁 礼记 曲礼上 夫礼者 所 蹴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j 弛 左传 则日 礼 经国家 定社稷 序人民 利后嗣也 又日 礼 之可以为国久矣 与天地并 君令 臣共 父慈 子孝 兄爱 弟敬 夫和 妻柔 姑慈 妇听 礼也 由此可知 礼不仅是对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 同时也是对思想道德的要求 与约束 礼对人们往往带有训令教导的性质 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礼教 周初周公 制礼作乐 礼教初步形成 此后人们 尤其是贵族阶级 的一切言行 都被 纳入到礼教所统辖的范围之内 妇女也理所当然地受其影响 春秋承西周之余 绪 礼教对妇女的思想行为仍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集中体现在 对男女有别的 强调 社会上出现了一批自觉恪守礼教的妇女 另外 社会动荡 礼崩乐坏 悖礼的事件时有发生 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简要分析 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1 9 页 o 同上 第1 2 3 页 汉 许慎撰 清 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版 第2 页 西王国维 观堂集林 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 第2 9 l 页 国王先谦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5 0 6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坊记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6 2 2 页 杨们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2 3 0 页 o 杨宽 两j f i i 目史 f 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版 第8 0 5 页 杨伯峻 奋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2 2 9 页 劬同上 第2 7 9 页 5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哀姜参与共仲谋害闵公之事泄 齐人杀之 此处评价认为 齐国杀一个妇人 实在是太过分了 因为妇人有 三从 之义 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 子 哀姜已经嫁鲁 生死当由鲁国来定夺 然不论是齐还是鲁来决定 都 反映出妇女只能服从于男子 即男尊女卑的客观事实 左传 宣公十七年 载 晋侯派邵克到齐国召请齐侯参加盟会 邰克身 残腿瘸 行走姿势很不雅观 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其母萧同叔子让她观看 萧同 叔子在厢房里忍不住笑出声来 邵克恼羞成怒 发誓说 所不此报 无能涉 河 返晋后 立刻请求领兵攻打齐国 直到成公二年齐晋案之战 晋大败 齐军 有意不接受齐国的贿赂 坚持要萧同叔子作人质 以报当年邹克在妇人 面前出丑之辱 回 邵克被萧同叔子笑后便发誓报仇雪耻 乃至多年后仍念念不忘 耿耿于怀 非惩治她不可 其原因是萧同叔子是个女子 被女子嘲笑是让男子难以容忍的 事情 这反映了一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偏见 其次看外内之别 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 载 丙予晨 郑文夫人芈氏 姜氏劳楚子于柯泽 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 君子日 非礼也 妇人送迎不出门 见兄弟不逾阈 戎事不迩女器 就是说 依礼 妇女的活动区域应在家庭内部 迎来送往都不得跨出大门 即 使见自家兄弟 也不可越过门槛 女子也不可参与军政事务 这种礼教将女子 家庭活动范围划分成外内两个部分 所谓 男不言内 女不言外 内言 不出 外言不入 这是单方面对女子的禁闭与限制 使女子的生活局限于 闭锁的狭小空间 国语 吴语 载 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 退守于会稽山上 采取一 系列的富国强兵之策以图东山再起 报仇复国 其中一项措施就是与夫人作外 杨天宇 仪礼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4 年版 第3 0 8 页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7 7 1 7 7 2 页 同 第7 9 7 页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3 9 9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内则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4 6 2 页 同上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内之别 勾践说 自今以后 内政无出 外政无入 内有辱 是子也 外 有辱 是我也 即妇人不过问男子外部的政事 男子不涉足女子内部的家 务 所谓 内和而家理 外和而国治 外内之别 从 男主外 女主内 的分工来看 是一种强与弱 尊与卑 的力量与等级划分 含有歧视妇女的思想倾向 实质也是尊卑之别 第二 受礼教的影响 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主动自觉地恪守礼教规定的妇 女 左传 成公二年 载 齐侯免 辟女子 女子曰 君免乎 日 免矣 日 锐 司徒免乎 一日 免矣 一日 苟君与吾父免矣 可若何 一乃奔 齐侯以为有礼 既而问之 辟司徒之妻也 予之石穷 o 齐晋案之战中 齐败 齐侯回国途中有女子从车前经过 这个女子是齐臣锐司 徒之女 辟司徒之妻 她问了两个问题 先问国君是否免于祸难 后问父亲是 否免于祸难 得知二人均幸免于难时 就跑开了 齐侯认为她有礼 先问君后 问父 符合当时君臣 上下 尊卑的等级秩序 所以查明身份之后 赐给她石 穿作为封地 表示褒奖 锐司徒之女之所以先问君后问父 是因为礼教思想 包括宗法思想 作为 一种意识形态在妇女的耳濡目染中已经习惯成自然 融化成一种自觉遵守的行 为规范 对妇女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束缚作用 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记载了齐国与莒国的一次战役中 齐大夫杞梁壮 烈牺牲 其妻闻讯往吊的事迹 齐侯归 遇杞梁之妻于郊 使吊之 辞曰 殖之有罪 何辱命焉 若免于罪 犹有先人之敞庐在 下妾不得与郊吊 齐侯吊诸其室 o 徐元诰 国语集解 吴语 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 第5 5 8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昏义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6 8 l 页 杨f f l 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7 9 5 7 9 6 页 如同上 第1 0 8 4 1 0 8 5 页 7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上海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杞梁战死在郊外 为了表示对为国献身的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哀悼之意 齐侯命 人就地对他进行吊唁 却遭到了杞梁之妻的辞谢 理由是地点不合适 因为 古 礼 唯所谓贱者受郊吊 齐侯派人郊吊 是对丈夫的轻视 辱没了丈夫大 夫的身份 她若接受 便是承认丈夫为 贱者 故辞之 齐侯于是改到她的 家里再行吊唁 杞梁之妻身为女子 但对古礼甚为熟悉 并依礼维护了丈夫的尊严 这也 是礼教对妇女行为影响的体现 左传 襄公三十年 记载了一位为礼而情愿葬身火海的寡妇 或叫于宋大庙 如日 禧禧 出出 鸟鸣于亳社 如曰 禧禧 一 甲午 宋大灾 宋伯姬卒 待姆也 君子谓宋共姬 女而不妇 女待人 妇义事也 o 谷梁传 襄公三十年 亦载 伯姬之舍失火 左右曰 夫人少辟火乎 伯姬日 妇人之义 傅母不在 宵不下堂 左右叉日 夫人少辟火乎 伯姬日 妇 人之义 保母不在 宵不下堂 一遂逮乎火而死 公羊传 襄公三十年 何休注 礼 后夫人必有傅母 所以辅正卫其身也 选老大夫为傅 老大夫妻 为母 宋伯姬身处火海 不忘礼教的条规 没有傅母的陪伴 宁死也不肯下堂 终至 葬身火中 成为以身殉礼的烈妇 这说明伯姬恪守礼教之严 礼教对妇女的影 响之深 国语 也记载了一位对礼教严格遵守 秉持不二的寡妇 她就是公父文 伯之母 杨伯竣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1 0 8 5 页 o 同上 第1 1 7 4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2 4 3 2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2 3 1 4 页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公父文伯之母到季康子家 季康子正在厅堂办公 与她打招呼 她不回应 季康子一直跟到居室的门外 她还是不应便进屋了 季康子问其原因 她说外 朝是天子与诸侯处理政事之处 内朝是祭祀神灵的所在 卿以下的官员 在外 朝处理本职工作 在内朝处理家族的事情 寝门内是家属居住之地 是妇女料 理家务的处所 所以在外朝和内朝都没有与之答话 礼教所谓的男女之别 外内之分 已经成为她与男子交往时自觉遵守的法则 季康子到她家看她时 她开着门与季康子交谈 彼此都不越过门槛 祭 祀时 季康子向主人献祭肉 她也不亲手接受 祭祀完毕也不和季康子一起宴 饮 孔子听说 以为别于男女之礼矣 礼教所谓 见兄弟不逾阈 男女授受不亲 俨然已经成为其主动遵循的信条 在为儿子娶妻时 宴请主管礼乐的家臣 并吟诵 诗经 中的 绿衣 篇 第三章的诗句 师亥听说 称赞她 诗以合室 歌以咏之 度于法矣 即 她的行为甚合礼法 o 当儿子去世时 她早哭儿子 晚哭丈夫 一是因为儿子与丈夫在家族中 的地位是有尊卑等差的 不可同时进行哭礼 二是因为 寡妇不夜哭 但 是哭自己的丈夫是不会招惹是非的 她深明此礼 不可思议地将感情作了理性 的划分 以求符合礼教的规定 在她的心目中 礼教超越了个人情感 情感完 全服从于礼教的需要了 所以礼教的圣人孔子也说她 可谓知礼矣 爱而无私 上下有章 由此可见 春秋时期 礼教对妇女们的言行依旧保持着 定的影响力 上 层社会的一些妇女开始不同程度地将礼教的某些规定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规 范和准则 徐元诰 国语集解 鲁语下 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 第1 9 2 1 9 3 页 圆同上 第1 9 9 页 同上 西同上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3 9 9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坊记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6 2 2 页 o 徐元诰 国语集解 鲁语下 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 第1 9 9 2 0 0 页 同上 第2 0 l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坊记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6 2 2 页 营徐元诰 国语集解 鲁语下 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 第2 0 l 页 9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 礼教相对宽松 违礼的事件时有发生 春秋时期 社会变革 王纲 解纽 礼教也显现松懈之势 不合礼法之事屡见不鲜 前文提到的宗妇以币为 贽迎接哀姜 郑文夫人苹氏 姜氏劳楚子于柯泽 都是有背常礼之事 被斥为 非礼也 又 左传 隐公八年 载 郑公子忽到陈国迎娶妻子陈妫 回国后 二人 没有按照婚礼先告祭祖庙就同房 缄子骂道 是不为夫妇 诬其祖矣 非礼 也 氏族制禁止族内通婚 故自远古以来已有 同姓不婚 之制 周人尤为 强调此点 回据 礼记 载 孔子说 取妻不取同姓 以厚别也 故买妾 不知其姓 则卜之 意谓不娶同姓为妻以加强血缘区别 且 其庶姓别于 上而戚单于下 昏姻可以通乎 系之以姓弗别 缀之以食而弗殊 虽百世而昏 姻不通者 周道然也 庶姓 指同姓的分支 就是说不仅同属于一宗一支 的男女不可通婚 就连旁支别系也受严格限制 这一法定原则自西周始就延续 下来 所以王国维说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一日立子立嫡之制 三 日同姓不婚之制 至于理由 据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载 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 另 左传 昭公元年 载 内官不及同姓 其生不殖 国 语 晋语四 载 同姓不婚 恶不殖也 同姓 则 同志 同志 虽远 男女不相及 畏黩敬也 畏乱灾也 异姓 则 异类 异 类虽近 男女相及 以生民也 有学者认为这些属于远因 而 近因就是 周初统治者建立姓氏之分 立姓建氏而设立周人的宗法制度 建立百代同姓不 婚之制可以保证宗法继承血统的纯洁性 同时与外姓广泛联姻 附远厚别 可以巩固周人的统治基础 正好收到一箭双雕之效 国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5 9 页 口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 第2 1 2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坊记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6 2 2 页 o 阮元 十三经注疏 礼记正义 大传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5 0 7 页 o 王国维 观堂集林 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 第3 5 3 3 5 4 页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如年版 第4 0 8 页 o 同上 第1 2 2 0 页 徐元诰 国语集解 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 第3 3 0 页 同上 第3 3 7 页 王晖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版 第3 7 l 页 l o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冈素 但此制至少在春秋时贵族阶级中已见初步破坏 如 左传 襄公二 十五年 载 齐棠公之妻 是东郭偃的姐姐 棠公死后 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 去吊唁 崔武子见棠姜很美 便托东郭偃娶之 东郭偃说 男女辨姓 今君 出自丁 臣出自桓 不可 圆杨伯峻注 崔氏出自丁公 东郭氏出自桓公 同为姜姓 故不可嫁娶 于是 崔武子占筮 陈文子说不吉利 武子说 嫠也 何害 先夫当之矣 意思是说她是个寡妇 有什么妨碍 死去的丈 夫已经承担过凶兆了 最后还是娶了棠姜 再如 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 载 齐国庆舍宠幸家臣卢浦癸 便将女儿嫁 给他 庆舍别的家臣劝卢浦癸说 男女辨姓 子不辟宗 何也 一 杨伯峻 注 庆氏与卢浦氏皆姜姓 同宗 故云不避宗 弦 卢浦癸却说 宗不余 辟 余独焉辟之 赋诗断章 余取所求焉 恶识宗 一 不避同宗 只取其所 需 表现出对婚礼 合二性之好 的灵活变通与随意违逆 春秋之世 礼教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基于个人道德观念的自我约束 尚 不具备严格意义上强制性的法律效力 因而其约束力也就显得十分的有限 也 就导致悖礼事件的频频发生 第二节贞节观念 春秋去古未远 原始社会的流风遗俗有所存留 婚姻和男女两性关系呈现 出较为复杂的两面性 一面是比较开放自由 一面是受到一定的控制 反映在 贞节观念上 一方面 贞节观念较为淡薄 改嫁 私通等现象得到公认和许可 另一方面 社会舆论开始指责 惩罚通奸者 而且出现了为数不少自觉守贞的 妇女 贞节观念开始萌芽 一 贞节观念的淡薄 首先 体现在妇女改嫁的现象上 左传桓公十 五年 载 o 童书业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1 0 9 5 页 同上 第1 0 9 6 页 同上 第1 1 4 5 页 同上 杨伯竣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1 1 4 5 1 1 4 6 页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祭仲专 郑伯患之 使其培雍纠杀之 将享诸郊 雍姬知之 谓其母 日 父与夫孰亲 其母曰 人尽夫也 父一而已 胡可比也 遂 告祭仲日 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 吾惑之 以告 祭仲杀雍纠 尸诸周氏之汪 杨伯峻注日 女子未嫁时 人人皆可以为其丈夫 至于父亲 为天然骨血关 系 只有一人 不能与夫相比 但又日 婿 女子之夫 表明雍姬已 嫁作雍纠之妻 这就排除了雍姬于未嫁时在丈夫与父亲的选择中重父轻夫的情 况 而是指雍姬在丈夫死后还是可以选择其他男子出嫁的 反映出妇女可以改 嫁现实 从一而终 的观念还比较淡薄 又 左传 僖公三年 载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 荡公 公惧 变色 禁之 不可 公怒 归之 未绝之也 蔡人嫁之 蔡姬摇舟触怒了齐桓公 桓公将她休回娘家 婚姻关系还没有完全断绝 娘家 人又将她改嫁于他人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左传 成公十一年 载 声伯之母因不聘而婚被赶了出去 后改嫁齐臣 管于奚 生下一男一女 托付给声伯 声伯将 外妹 嫁给了施孝叔 等晋臣 邰筚来聘 声伯又将她嫁给了邰筚 左传 哀公十一年 载 卫太叔疾娶于宋子朝 后子朝逃亡 孔文子使 太叔疾赶走原配 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父亲将女儿嫁给了有妇之夫 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 载 邾国大夫庶其流亡至鲁 季武子将守寡的姑 母嫁给他 这是典型的寡妇再嫁 郑穆公女夏姬 先嫁夏御叔 再嫁连尹襄 老 后嫁申公巫臣 妇女不仅可以改嫁 甚至一嫁再嫁 国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1 4 3 页 o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2 8 6 页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8 5 2 8 5 3 页 同上 第1 6 6 5 1 6 6 6 页 o 同上 第1 0 5 6 页 1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这些事例可以说明在当时妇女改嫁和再嫁被视为正常的现象 是被社会所 允许和公认的 贞节观念在人们的意识里比较淡薄 其次 春秋时期贞节观念的淡薄还体现在男女私通现象上 下面用表格 的形式加以说明 序号男方及身份女方及身份资料内容资料出处 鲁桓公夫人文公会齐侯于泺 遂及文 左传 桓公十八 1 齐侯 姜姜如齐 齐侯通焉 年 鲁庄公夫人哀共仲通于哀姜 哀姜欲 2 公子共仲 左传 闵公二年 姜 立之 鲁宣公夫人穆宣伯通于穆姜 欲去季 左传 成公十六 3 鲁臣宣伯 姜孟 而取其室 年 陈灵公与其 陈灵公与孔宁 仪行父 左传 宣公九年 4臣孔宁 仪 陈臣妻夏姬 通于夏姬 行父 晋文公女赵庄 5晋臣赵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左传 成公四年 姬 齐顷公夫人声齐声孟子通侨如 使立 左传 成公十六 6鲁臣侨如 孟子于高 国之间 年 桓子卒 栾祁与其老州 左传 襄公二十 7 家臣州宾晋臣妻栾祁 宾通 几亡室矣 一年 左传 襄公二二十 8 齐庄公齐臣妻棠姜庄公通焉 骤如崔氏 五年 蔡景侯为大子般娶于 左传 襄公三十 9 蔡景侯太子般妻 楚 通焉 年 及季姒与饔人檀通 而 左传 昭公二十 1 0 饔人檀鲁臣妻季姒 惧 五年 季鲂侯通焉 女言其情 1 1 季鲂侯齐悼公夫人 左传 哀公八年 弗敢与也 孔氏之竖浑良犬k 而 左传 哀公十五 1 2 竖人浑良夫卫臣孔文子妻 美 孔文子卒 通于内 年 卫侯为夫人南子召来 左传 定公十四 1 3 宋公子朝卫侯夫人南子 朝 会于洮 年 昭公奔齐 王复之 又 左传 僖公二十 1 4周公子昭公周王后隗氏 通于隗氏 四年 晋臣祁胜与晋臣祁胜妻与 左传 昭公二十 1 5晋祁胜与邬臧通室 邬臧邬臧妻八年 晋献公之夫人 1 6 优施公之优日施 通于骊姬 国语 晋语 骊姬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据上表显示 从双方的身份看 比较复杂 男方有国君五人 公子三人 大臣五人 家臣小吏四人 女方有王后一人 国君夫人七人 大臣妻七人 国 君女一人 太子妻一人 男方绝大部分属贵族阶级 而女方则全是贵族女子 这说明当时的私通现象主要盛行于贵族阶级 贵族女子在受到贵族男子的宠爱 被 通 的同时 也利用自己的高贵身份去宠爱较自己地位低的贵族男子和自 己心仪的非贵族男子 表现出贵族女子在爱情追求上的相对自由性 从双方的 辈分看 比较混乱 有叔公 通 侄媳 父 通 儿媳 弟 通 兄妻 童书 业认为这 皆似与家长制家庭 即 宗法 制氏族之基础 之存在有关 我们认为 这些事例也可以作为此时期人们的贞节观念单薄之证据 二 贞节观念的萌芽 表现在 第一 社会指责 惩罚通奸者 鲁桓公夫人文姜与同父异母的兄长齐襄公 通奸 严重违反了婚姻道德伦理 所以 公将有形 遂及文姜如齐 圆时 大 夫申缔说 女有家 男有室 无相渎也 及至庄公二年冬 夫人姜氏 会齐侯于禚 回 左传 称 书 奸也 一 陈灵公与其臣孔宁 仪行父通 于夏姬 恬不知耻地将夏姬的内衣穿在身上 在朝廷里追逐取乐 大臣泄冶反 对说 公卿宣淫 民无效焉 且闻不令 君其纳之 蔡景侯为其子太子 般娶于楚 结果与儿媳通奸 郑子产指责说 其为君也 淫而不父 侨闻之 如是者恒有子祸 左传 定公十四年 载 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 会于洮 大子蒯聩献盂于齐 过宋野 野人 歌之日 既定尔娄猪 盍归吾艾獗 大子羞之 谓戏阳速日 从我 而朝少君 少君见我 我顾 乃杀之 一 卫灵公夫人南子与宋子朝通奸 其子蒯聩经过宋国的郊外 野人 借此来讥 笑他 要他还回子朝 太子为此感到有愧并决定杀其母 嚯书业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1 6 6 6 页 同上 第2 6 3 页 同上 第1 5 2 页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 社会上开始出现以贞节观念约束自己的妇女 春秋时代 周易 在上层社会逐渐得到普及并流行起来 出现了很多为 周易 所作的解释之辞 其中 象 辞在解释 恒卦 中 恒其德 句说 妇人贞吉 从一而终也 夫子制义 从妇凶也 说明要顺从一个丈夫终身不改 男人则必须裁制事 宜 若像妇人那样柔顺必有凶险 女人服从于男子 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发端 于此 男子与女子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蕴含其间 周易 和 易传 的这种思想首先被有机会接受良好文化教育的贵族妇 女所接受 据 左传 襄公九年 载 鲁宣公夫人穆姜与宣伯通奸 想要帮宣 伯除掉季氏与孟氏 侵占他们的家产 事泄之后 被囚于东宫 在入住之前 占卜遇 艮 之 随 显示逃亡之兆 她完整地引用了 乾卦 文言 中解 释 元亨利贞 的话 对自己的以往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忏悔之意 她说 亡 是于 周易 日 随 元 亨 利 贞 无咎 元 体之长也 亨 嘉之会也 利 义之和也 贞 事之干也 体仁足以长人 嘉德足以合礼 利 物足以和义 贞固足以干事 然 故不可诬也 是以虽 随 无咎 今我妇人 而 与于乱 固在下位 而有不仁 不可谓元 不靖国家 不可谓亨 作而害身 不可 谓利 弃位而姣 不可谓贞 有四德者 随 而无咎 我皆无之 岂 随 也哉 我则取恶 能无咎乎 必死于此 弗得出矣 o 谓自己不顾国君夫人的尊贵身份 而将自己打扮得妖冶艳丽 去迷惑叔孙乔如 这是对丈夫的背叛 是不贞的可耻行为 表明贞节观念在当时贵族妇女的思想 意识里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春秋时期 贞节观念萌芽的标志性人物可以说是息妫 息妫是陈国女 息 侯娶之于陈 经过蔡国 蔡哀侯 止而见之 弗宾 息侯大怒 借楚伐之 楚文王败蔡于莘 蔡哀侯为报复息国 在楚王面前赞美息妫 楚王为之所动 灭息并霸占了息妫 但婚后直到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 息妫都不肯主动与楚 黄寿祺 张善文 周易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年版 第2 7 0 页 o 可参看卜书第l o 页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9 6 5 9 6 6 页 劬同 上 第1 8 4 页 同上 同上 第1 9 8 页 1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王说话 楚王问其因 她说 吾一妇人 而事二夫 纵弗能死 其又奚言 一 这是 种明确的 一女不事二夫扫的贞节观念 在她看来 息侯把自己迎娶回 家 就应该一生跟随他 伺候他 为他生儿育女 但是楚王以暴力灭了夫国 野蛮地占有了她 给她带来亡国谴夫之痛 为丈夫悲伤的同时 她深感愧疚与 自责 认为不能 从一而终 是对丈夫的叛逆 因此对造成这一后果的楚王自 然心存怨恨 遂以不主动说话这种无言的方式来表示对他的不满与反抗 另据 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载 在楚文王死后 令尹子元想诱惑息妫 在她的宫 旁建造馆舍 且在里面摇铃跳力 舞 以引起息妫的注意 息妫听说后哭道 先 君以是舞也 习戎备也 今令尹不寻诸仇雠 而于未亡人之侧 不懈 圆意 思是说这种舞蹈 楚文王在世时是用来演习战备的 现在令尹却拿来引诱寡妇 是不应该的 子元当时握有军政大权 他向息妫表露心迹 预示着接下来的行 动就是夺之为妻 这是完全可能凭借他手中的权势轻而易举达到的目标 有鉴 于此 不肯 事二夫 的息妫担心再一次地失节背叛第二任丈夫 所以她哭着 说出了这番话 对令尹子元的做法加以批评 指责 子元有所触动 醒悟 随 即出兵伐郑 没有对息妫有进一步的动作 息妫因此维护了她作为女子的尊严 表现出对楚文王的忠诚 这体现了贞节观念对女子所发挥的束缚作用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 左传 定公四年 载 伍子胥为报父仇 助吴 王联合蔡国和唐国攻楚 三战及郢 楚昭王溃不成军 仓惶逃遁 命乐人钟建 负其妹季芈畀我随行 第二年 等到国事基本安定之后 昭王准备将妹妹嫁出 去 季芈畀我推辞说 所以为女子 远丈夫也 钟建负我矣 昭王于是将她 嫁给了钟建 季芈畀我认为 女子是要同男子保持距离的 所谓 男女授受不 亲 钟建曾经背过她 那么按礼就应该嫁给他 否则就是不贞 这里不排除 患难见真情的因素 即季芈畀我对背负自己在乱离中逃难的钟建产生了感激爱 恋之情 知恩图报而以身相许 说 钟建负我矣 也就是说钟建已接触过自己 的身体 只是以此为借口来增加说服力的 但无论出于感恩图报还是礼规 都 得嫁给他而不能再嫁别人 所以昭王满足了她的要求 除了对妹妹在感情上的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1 9 9 页 国同上 第2 4 l 页 白同上 第1 5 4 5 1 5 4 6 页 同上 第1 5 5 4 页 阮元 十三经注琉 礼记正义 坊记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6 2 2 页 1 7 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偏爱之外 更重要的还是妹妹曾被钟建背过的事实 说明贞节观念作为一种道 德规范 已经被社会所认同 并且自觉地作为约束行为的准则 第三节宗法制度 在周代典章制度中最主要 最根本的东西 应当说是宗法制度 它是全 部上层建筑的重要支柱之一 揭示出周代封建社会的特点 可见周代宗法制 的重要性 礼记 中关于宗法制有如下记载 别子为祖 继别为宗 继祢者为小宗 有五世而迁之宗 其继高祖者 也 是故 祖迁于上 宗易于下 尊祖故敬宗 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庶子 不祭祖者 明其宗也 有百世不迁之宗 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 别子之后也 宗其继 别子之所自出者 百世不迁者也 宗其继高祖者 五世则迁者也 尊祖故 敬宗 敬宗 尊祖之义也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 有大宗而无小宗者 有无宗亦莫之宗者 公子是 也 公子有宗道 公子之公 为其士大夫之庶者 宗其士大夫之适者 公 子之宗道也 关于 别子 的概念 大宗 和 小宗 的关系 赵光贤说 所谓别子就是诸侯的嫡长子之弟 受封为卿大夫的人 他的嫡子 世 世奉他为祖 叫做大宗 别子为祖 就是说别子是大宗之祖 别子的地 位是百世不变的 别子的庶子 虽也是别子之后 但是他们没有宗子的地 位 只能算是小宗 这小宗是五世而迁的 那就是说 五世之后 同族人 嚏光贤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1 5 0 8 页 回同上 1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春秋时期影响妇女生活的社会因素 即没有宗族关系 有丧事也不服丧服 此外 继祢 继祖 继曾祖 继高 祖的诸宗都是小宗 简单地说 大小宗的区别就是如此 以上材料被很多学者谈到宗法制时当做不易之论而征引 但有一个问题经常被 忽略了 就是这里认为宗法制主要行于大夫士阶层 金景芳曾力主此论 认为 宗法之制 以分封制为前提条件 上不及天子诸侯之至尊 下不及庶人之至 卑 仅行于大夫士阶层 圆赵光贤 很怀疑汉儒之说是否正确 以为 礼 记 所述宗法制度不足以代表自西周以来的宗法观念 他指出 天子 诸 侯 卿大夫 士之间的关系都是用宗法制来维系着的 他们之间的关系应当看 成相对的 那就是说 天子对诸侯与王朝卿士来说是大宗 诸侯对其同族是大 宗 对天子是小宗 诸侯之别子为卿大夫 对诸侯来说是小宗 对其诸弟来说 是大宗 这样一来 宗法便成了 各级贵族的关系网的脉络 至于宗法制的建立的原因和目的 王国维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断 传子之法 实自周始 由传子之制而嫡庶生焉 夫舍弟而传子者 所以息争也 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 而兄之尊又不如父 故兄弟间常不免 有争位之事 特如传弟既尽之后 则嗣立者 当为兄之子与 弟之子与 以理论之 自当立兄之子 以事实言之 则所立者往往为第之子 此商人 所以有中丁以后九世之乱 而周人传子之制正为救此弊而设也 然使于诸 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 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 则其争益甚 故有传子之法 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 所谓 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 以长不以贤 者 乃传子法之精髓 当时虽未必有此语 固已用此意矣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 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 任人者争夺 定之以天 争乃不生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 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皆任天而 不参以人 所以求定而息争也 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 复以此通之大夫以下 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 于是宗法生焉 赵光贤 周代社会辨析 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 第l o l 页 参见金景芳 古史论集 齐鲁书社1 9 8 1 年版 第1 3 9 页 圆赵光贤 周代社会辨析 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 第1 3 9 页 国晁福林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2 5 9 3 页 同上 汉 许慎撰 清 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吉籍出版社1 9 8 8 年敝 第6 1 4 页 2 1 第二章春秋时期妇女的生活状况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媵嫁婚 关于媵的定义 公羊传 庄公十九年 日 媵者何 诸侯将娶一国 则二国往媵之 以妊娣从 姬者何 兄之子也 娣者何 第也 诸侯一聘九女 诸侯不再娶 关于媵女的人数 仪礼 士昏礼 贾公彦疏日 诸侯夫人 自有蛭娣 并二媵各有蛭娣 则九女 关于媵嫁的方式 左传成公八年 曰 凡诸侯嫁女 同姓媵之 异姓则否 从以上引文可知 媵嫁婚实施的方法是诸侯从一国娶夫人 该国以夫人的 蛭娣陪嫁 其他同姓的两国要送女为媵 即左右媵 媵也各以其蛭娣陪嫁 这样一国三女 三国共九女 据学者统计 左传 所记娣从媵凡四十见 可见妹从姊嫁在当时仍十分普遍 而蛭从媵仅三见 且只发生在鲁齐二国 回 这一统计反映了两点 其一 当时姬从媵的人数大大少于娣从媵的人数 其二 春秋时期是媵嫁婚的繁盛期 媵嫁婚是当时的主要婚姻形式 然而 春秋时期 媵嫁婚的具体情况又显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 首先 从媵者的人数上来看 并不总是如上述 九女 相符合 实际上 一种情况是 媵妾之人数并不能达到这一规定 据 左传 成公八年 载 卫 人来媵共姬 礼也 左传 成公九年 晋人来媵 礼也 春秋 成公 十年 齐人来媵 这三则材料共同记载了鲁国嫁伯姬时 他国送女陪嫁的情 况 但均未提及从嫁之媵的姬娣 且超过两国从媵陪嫁之例 此属唯一 又 左 传 隐公元年 载 惠公元妃孟子 孟子卒 继室以声子 玢 杜注 声子 盖 孟子之娅娣也 刀 惠公后来娶宋国的仲子作为夫人 但前后也都没有别国来媵 故从媵之女很难达到 九 个了 另一种情况是 诸侯占有和奴役的的女子往往 阮元 十三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2 2 3 5 页 o 阮元 十三经注疏 仪礼注疏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第9 6 8 页 圆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8 4 肌8 4 l 页 o 刘兴均r 妊从媵 考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 9 9 5 年第二期 第9 8 页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 第8 4 0 页 周上 第8 4 4 页 o 同上 第8 4 7 页 蛐同 第2 3 页 劬阮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新技术企业预算绩效评估体系的创新
- 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对茶乡发展的推动作用
- 国家审计强化金融数据治理的监控机制
- 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 水库运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 节能与环保要求下的建筑材料选型与优化策略
- 2024年宁波鄞州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
- 乐高帕奇课件
- 工业遗产场所重塑中的建筑美学与设计理念
- 硬件与软件在智能家居适老化设计中的协调优化
- 收费站岗位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鼻炎的培训知识课件
- 班组长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剖宫产术后腹胀护理
- 前列腺增生科普课件
- 项目部商务管理办法
- 202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编制外)招聘1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精麻药品培训知识课件
- 2025细胞与基因治疗科研领域蓝皮书
- 2025年财务核算招聘笔试模拟题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6《算盘》课时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