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图 6 1 4图 6 1 3图 6 1 5 第六章力和机械第六章力和机械 6 1 怎样认识力6 1 怎样认识力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如图 6 1 1 a b 所示 主要反映力能使物 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b 选填 a 或 b 主要反映力能使物体 的形状发生改变的是 a 2 如图 6 1 2 甲所示 桢炜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 弹簧 观察比较 a b 两图 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方向 有关 如图乙所示 家鑫用力推字典 作用在 A 点时 可推字典平动 而作用在 B 点时 会使字典倾倒 可 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 有关 3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 牛顿 符号是 N 如图 6 1 3 所示用手托起两个鸡 蛋的力约为 1N 4 如图 6 1 4 所示 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仔细观察图片 我们还可以发现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运动员的头被撞得很疼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5 现在各中小学都坚持 每天锻炼一小时 如图6 1 5所示是同学们课外活动在玩 造 房子 游戏 玉洁单脚站立依次将 物块 踢进事先在地上画好的框内 完成造房任 务 当 物块 被踢出时 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6 下列因素中 不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D 甲图 6 1 2 乙 图 6 1 1 图 6 1 7 图 6 1 8 A 力的大小B 力的方向C 力的作用点D 力的单位 7 下列过程中 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 它是 B A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B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 8 志祥用桨向后划水 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D A 船桨B 船C 小明D 水 9 如图 6 1 6 所示 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 A 10 如图6 1 7所示 小宇压在爸爸背上的力约为 C A 2 5NB 25NC 250ND 2500N 11 多选 在下列现象中 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 态的是 BD A 用力揉面团 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B 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 C 用力握小皮球 球变瘪 D 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舞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2 下列加点字中 属于物理学里的力的含义的是 D A 想象力 B 记忆力 C 说服力 D 拉力 13 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 如图 6 1 8 所示分别用不同的力推它 F1 F3 F4 F2 使其 发生 A B C D 各图中所示的形变 则 B 用力蹬 自行 车加速前进 A 用力拉弓 弓弯了 C 用力垫球 球飞出去 D 瞄准射击 子弹飞出 图 6 1 6 图 6 2 2 图 6 2 4 对比图A 和 B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对比图A 和 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对比 A D 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上述探究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6 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6 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图 6 2 1 所示测量力的仪器是 弹簧测力计 它的测量范围为 0 5N 分度值为 0 2N 此时的示数为 3N 2 中国跳水队被称为 梦之队 如图 6 2 2 所示 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 跳板的过程中 跳板由于发生弹性 填 弹性 或 塑性 形变 产 生的弹力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填 形状 或 运动状态 发 生改变 3 劲光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他选取了甲 乙两种规格的 弹簧进行测试 绘出如图 6 2 3 所示图象 图中 OA 段和 OB 段是弹 性形变 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应选用 乙 弹簧 若 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应选用 甲 弹簧 4 测一个约 6N 力时 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规格是 A A 量程 10N 分度值 0 2NB 量程 5N 分度值 0 1N C 量程 15N 分度值 0 5ND 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5 一根长 8cm 的弹簧 当所受拉力 8N 时 长度变为 12cm 当长度 变为 14cm 时所受拉力是 B A 10NB 12NC 14ND 20N 6 如图 6 2 4 所示 君豪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 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C A 0NB 2N C 4ND 8N 7 甲 乙 丙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 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 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C A 甲的体重大 所用拉力大B 乙的手臂粗 所用拉力大 图 6 2 1 图 6 2 3 C 丙的手臂长 所用拉力大D 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 8 如图 6 2 5 为志翔观察到一人拖动物体的不同表现 他对此场景提出什么问题较合理 B A 是否水平拉动时最省力 B 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为多大时才最省力 C 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越小越省力吗 D 拉力与水平线的角度越大越省力吗 9 涵彬用手抓住绳子提起一条鱼 鱼受到向上的拉力 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 A 绳子B 鱼C 手D 地球 10 多选 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 测量前要将指针进行校零处理 B 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 C 读数时 视线应正对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D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必须竖直提着用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1 一凡同学在探究 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 时 找来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 量的钩码 她先用弹簧来做实验 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如下表 1 分析数据 一凡可以得出 结论是 在拉力不大于 2 5 N 的情况下 弹簧的 伸长量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结论可 用来制作弹簧测力计 3 一凡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 作的 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 系 图象 如图 6 2 6 正确 的应该是图 B 填序号 所示的图象 6 3 重力6 3 重力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大觉山位于抚州市资溪县境内 大觉山漂流急流飞舟 惊险刺激 如图 6 3 1 所示 水往 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当橡皮筏碰到大石块时 马上会改变方向 说明力可 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 6 2 5 图 6 3 1 图 6 3 2 图 6 2 6 2 图 6 3 2 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乙是坐在船中的吴昊用手推另一只船时 自己坐的船同 时后退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图丙是建筑工人 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 否竖直 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 如图 6 3 3 所示 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 8N 2 使弹簧伸长的力是 表拉弹簧的力 选填 表的重力 表拉弹簧的力 或 弹簧拉表的力 4 如图 6 3 4 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0 5N 分别用如图甲 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正确的握持方式是 甲 选填 甲 或 乙 按照正确方法测量的物体对弹簧 测力计的拉力为 2N 由此可计算出物体的质量为 0 2kg g 10N kg 5 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如图 6 3 5 所示 水平仪 R 来检查 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 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 水平 若空气泡在 A 端 则表示墙面 A 端高 以上两空 均选填 水平 A 端高 或 B 端高 6 甲 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 3 2 体积之比是 4 3 则它们所受的重力之比是 2 1 7 如图是 6 3 6 四位同学绘制的重力 质量图像 其中正确的是 B 8 如图 6 3 7 所示 子俊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 错将物体 挂在了拉环上 当物体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9N 则物体的 实际重力 B A 等于 9NB 小于 9N C 大于 9ND 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9 用结实的绳子把沙袋吊在支架上 沙袋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B A 沙袋B 地球C 绳子D 支架 10 下列图 6 3 8 事例中属于应用了重力方向的特点的是 C 图 6 3 4 图 6 3 3 图 6 3 5 ABCD 图 6 3 6 图 6 3 7 图 6 3 8 图 6 3 10 30N 50N 图 6 3 10 A 敲打钉子B 用力拉弹簧 C 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D 往前推车 11 重 500N 的物体可能是 B A 一只兔子B 一个中学生 C 一只大象D 一只西瓜 12 关于图 6 3 9 中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C 13 关于 5kg 和 49N 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5kg 49NB 5kg 49NC 5kg 49ND 无法比较 14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 下列增强体质的活动中可以进行的是 C A 举哑铃B 用跑步机进行锻炼 C 用拉力器进行锻炼D 引体向上 15 多选 如果没有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河水不向下流B 物体没有质量 C 人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D 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6 伊然用 30N 的力拉着重 50N 的行李箱在水平路面上向右行走 拉力方向水平面成 30 角 请在图 6 3 10 乙中画出行李箱所受的重力与拉力的示意图 17 如图 6 3 11 所示 铅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 不考虑空气阻力 请在图中画出铅 球的受力示意图 18 如图 6 3 12 重 5N 的小球沿斜面自由滚下 请在图中画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9 宏伟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 乘坐电梯时 发现电梯上在 醒目处张贴了如图 6 3 13 所示限重标志牌 假若该电梯只 图 6 3 9 图 6 3 11 图 6 3 12 G 图6 3 11 图 6 3 12 图 6 3 13 装载乘客 不装载货物 则此标志牌预算的人均重力为多少 N g 10N kg 人均质量 m m 总 n 1050kg 14 75kg G mg 75kg 10N kg 750N 20 在 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 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钩码质量 千克 重力 牛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牛 千克 10 11 20 22 30 44 1 在表格中填写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发现该比值 不变 选填 改变 或 不 变 2 分析表中数据 可得出的初步规律是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21 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 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 g值仍有差异 下图是各个不同城 市g值的大小 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 g值相同的城市是 武汉和上海 2 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赤道和北极 3 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g 值大小可能跟地球纬度有关 6 4 探究滑动摩擦力6 4 探究滑动摩擦力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向云同学用如图 6 4 1 所示的毛刷探究摩擦力的方 向 他发现当毛刷在静止的桌面上向左滑过时 刷毛偏 向右侧 当手握住毛刷不动 向左移动桌面时 发 现刷毛偏向左侧 2 汽车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 让车轮停止转 动是通过增大 压力 来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 轮胎 在路面留下一道痕迹后汽车停下来 这是利用 变滚动为滑动 地点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 g值大小9 7809 7889 7949 7949 8019 8039 8169 832 地球纬度0 23 06 30 33 31 12 39 56 40 40 55 45 90 图 6 4 1 图 6 4 2 的方法增大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3 在图 6 4 2 向左走 向右走 的漫画中 女孩用 15N 的水平拉力拉着重 200N 的箱子 水平向右匀速行走 则箱子受到地面给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15 N 方向 水平向左 4 一辆小汽车在通过结冰的小道时 打滑 这时司机请了几个正放学回家的同学上车同 行 车子很顺利的就穿过了泥泞小道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 压力 增大 从而增大 摩擦力 的缘故 5 如图 6 4 3 所示 我是一支铅笔 我和圆珠笔是好朋友 都爱在纸上 玩 不同的是 我在纸上 滑 它在纸上 滚 我与纸面间的摩擦为滑 动摩擦 6 如图 6 4 4 所示 装有沙的箱子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 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 若要增大箱与地面的摩擦力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A 取出一些沙子B 增加一些沙子 C 在箱与地面之间放上几根圆木棍D 增大拉力 F 7 在如图 6 4 5 所示的实例中 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C 8 如图 6 4 6 所示 阳光社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拔河赛 不计绳重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A 比赛时 体重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B 比赛时 运动员身材矮小的一组最终获胜 C 比赛时 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 比赛时 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9 多选 关于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鞋底刻有花纹 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 B 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D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所以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10 多选 在下列事例中 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CD A 夹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B 机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 C 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D 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擦 6 4 4 图 6 4 3 图 6 4 5 图 6 4 6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1 子伊是个聪明的小女孩 一天 爷爷要将一个沉沉的木箱从他房间移到对面的杂物间 爸妈又不在 子伊想了想 利用家中的中铝球 景德镇的制瓷人用来磨铀的研磨体 俗 称球磨子 如图 6 4 7a所示 均匀的铺在地上 让爷爷顺着中铝球铺好的路往前推 爷爷很快就轻松的完成了任 务 高兴地对子伊直翘大拇指 如图b所示 请你说出子伊设 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木箱放在中铝球上 把原来的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 从而使摩擦减小 所以推起来更轻 松 12 用图 6 4 8 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 实验时 要求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 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它的示数是 1 6 N 3 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数 据 圣喜绘出如图 6 4 9 所示图像 由图像可知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摩擦力 跟压力的大小成 正比 摩擦力 f 随压力 F压大小变化的数学关系式是 f 0 2F 4 实验结束后 圣喜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 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 测得摩 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他由此得出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接触面越小 摩擦力越小 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不正确 理由是 没有控制木块对水平面 的压力相同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3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 伟林将长方体木块平放于水平桌面上 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拉木块 如图 6 4 10 所示 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 触面相同 对桌面的压力相同 由表可知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0 7 N 在这三次实验中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 3 次是相同的 2 伟林接着把长方体木块侧放 再做了一次实验 他是探究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 实验次数12345 压力 F N34567 摩擦力 N0 60 81 01 21 4 a b 图 6 4 7 f N F N 0 4 0 8 1 2 2460 1 6 81357 0 2 0 6 1 0 1 4 图 6 4 8图 6 4 9 F1 N 0 图 6 5 1 1 2 3 4 5 0 20 40 6L1 m 6 图 6 5 4 积大小是否有关 6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6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新栋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 实验过 程中 保持阻力 阻力臂不变 在杠杆水平平衡时 测出每 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 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 与L1的关系图像 如图 6 5 1 所示 请根据图像推算 当L1 为 0 1m 时 F1为6N 2 有一杠杆经过调节 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所使用的钩码重均 为 0 5N 如图 6 5 2 所示 在 A 点悬挂两个钩码 要使杠杆水 平平衡 需在 B 点悬挂3个钩码 取走悬挂在 B 点的钩码 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C 点竖直向上拉 使杠杆水平平衡 测力计 的拉力为0 75N 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使之斜向 左上方 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则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选 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3 智晟利用身边的简易器材制作了一个捕鼠器 如图 6 5 3 所示 长 1 0m 重 1 5N 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木板左端离桌面 沿 0 4m 上面挂一诱铒 若一重 0 5N 的老鼠偷吃食物 沿木 板向左端爬去 当老鼠爬过离桌沿 0 3 m 时 木板会失去平衡 而使它落入桌子下面的水桶中 该捕鼠器是利用 杠杆平衡 原理制成的 4 如图 6 5 4 所示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则F的力臂是 B A OAB OC C ODD FD 5 图 6 5 5 甲为用瓶起开启瓶盖的情景 图乙中关于该瓶起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D 次数 木块运 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 示数F N 1加速0 8 2匀速0 7 3减速0 5 图 6 4 10 乙乙 图 6 5 5 图 6 5 3 图 6 5 2 图 6 5 9 L2 F2 L1 图 6 5 8图 6 5 9 6 堉昌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 再用弹簧测 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 如图 6 5 6 所示 他这样做的最终 目的是 C A 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 便于直接测量力臂的大小 C 便于多次实验探求普遍规律 D 便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减小实验误差 7 紫杰学习了杠杆的知识后 想用公园的翘翘板来估测一块石 头的重 如图 6 5 7 他将石头放在翘翘板 A 位置 自己坐在 B 位置上 翘翘板在水平位置平衡 若紫杰体重 500 N 可估 得石头的重为 B A 100 NB 250 NC 500 ND 1000 N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8 如图 6 5 8 为揭开井盖的示意图 O 为支点 请在图中画出拉力 F 的力臂 如图 6 5 9 所示 杠杆 OA 在力 F1 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L2是 F2的力臂 在图中画 出力 F1的力臂 L1和力 F2 9 杠杆平衡时 阻力 F2为 1200N 动力臂 l1为 1 2m 阻力臂 l2为 0 1m 求动力 F1 由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F2 l2得 F1 F 2L2 L1 1200N 0 1m 1 2m 100N 10 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 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 水平 位 置平衡 这样做是为了 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 则可将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 测量时应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使杠杆重新在该位置平 衡 这是为了 便于测量力臂 图 6 5 8 图 6 5 6 图 6 5 7 图 6 5 16 甲乙 图 6 5 15 图 6 5 14 G F 0 7m0 3m 图 6 5 10 是紫瑜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 实验时所用每个钩码重 0 5N 杠杆上每一格长 5cm 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1 完成表格中空格处数据填写 15 2 2 紫瑜的第 3 次实验存在错误 其错误的原因是误将图中 L1看成动力臂 6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2课时 6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2课时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搬运砖头的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 6 5 14 所示 车箱和砖头总重 G 为 1000N 推车时 人手向上的力 F 为300N 使用它可以省力 选填 省力 或 省距离 2 如图 6 5 15 甲所示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胶棉拖把 只需要用手在 A 处向上拉动即可把 海绵里的水挤干 非常方便 卫生 这里拉杆 ABC 是 省力 选填 省力 等臂 或 费力 杠杆 如图 6 5 15 乙所示海绵被折叠 压扁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 状 3 罐头的瓶盖很难拧开 如图 6 5 16 所示 用螺丝刀把瓶盖撬起一个缝隙 会听到 噗 的一声 瓶盖就很容易被拧开 听到 噗 的一声是 空气 振动产生的 撬瓶盖时用的 螺丝刀相当于省力杠杆 实验次数动力 F1 N动力臂 L1 cm阻力 F2 N阻力臂 L2 cm 11 5101 2120 10 31201 510 图 6 5 10 图 6 5 18 4 以下 6 5 17 四幅图描绘的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属于费 力杠杆的是 填相应的序号 5 钓鱼时 钓鱼竿可看成是一个 费力 杠杆 其支点位于图 6 5 18 中的A 点 若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 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 离应增大一些 填 增大 或 减小 6 如图 6 5 19 是一款指甲刀 它有3根杠杆组成 手柄CBA 是省 力 选填 省力 或 费力 杠杆 7 图 6 5 20 中 OB 为一轻质杠杆 O 为支点 OA 0 3m AB 0 1m 将重 30N 的物体悬挂在 B 点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在 A 点至少需加40 N 的拉力 这是一个费力杠杆 选 填 省力 费力 或 等臂 8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 图 6 5 21 中 乙 剪刀是省力杠杆 理发时应选用 甲 剪刀 选填 甲 或 乙 9 如图 6 5 22 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D 10 多选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 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下列生产和生活 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CD A 天平B 人的前臂C 扳手D 螺丝刀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图 6 5 22 起子 镊子 图 6 5 17 筷子 锤子 图 6 5 19图 6 5 21 图 6 5 20 图 6 5 26 乙 图 6 5 26甲 图 6 5 27 甲图 6 5 29乙 11 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 如图甲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 水龙头手柄看作 是一个杠杆 请你在图乙所示的示意图中画出阻力臂 L2 并画出施加在 A 点的最小动力 F1及其力臂 L1 12 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 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 支架 细线 质量相同 的钩码若干 1 将杠杆装在支架上 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左调 2 如图 甲 所示 若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应该在 B 点位置挂上相同规格的3 个钩码 3 文峰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 根据这一组数据马上得出了探究结论 他这种做法不对 填 对 或 不对 理由是实验次 数太少 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4 如图 乙 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在 C 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 时 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选填 变 大 变小 或 不变 其原因是 其力臂变小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3 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重 500 N 一头着地 求抬起另一端所需力至少多大 解析 因为粗细均匀的木棒重心在中心 所以动力臂 L1 2L2 FL1 GL2F L1 500N L2F 250N 14 建慧同学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1 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 建慧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 6 5 29 甲所示 根据实验 他得出杠 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阻力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你 认为这个结论是 错误 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的 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 是 便于测量力臂 2 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大树某处 静止后大树水平平衡 如图乙所示 现将大树 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 A B 两段 根据图乙可判断 GA GB 选填 或 图 6 6 3 6 6 探究滑轮的作用6 6 探究滑轮的作用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如图 6 6 1 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 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 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 定滑 轮 选填 定滑轮 或 动滑轮 2 图 6 6 2 中 A 装置是 定 滑轮 它的实质是 等臂杠杆 使用它的目的是 改变力的方向 3 如图 6 6 3 所示的是一幅科学漫画 画中所用机械的特点是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若胖子 瘦子 袋子的重分别是 G1 G2 G3 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G1 G3 G2 4 如图 6 6 4 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 的衣服 取下晒干的衣服 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 功能 图中动滑轮有2 个 此装置 能 填 能 或 不能 改 变动力的方向 5 借助简单机械将重物提升 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图 6 6 5 装置中最省力的是 D 6 如图 6 6 6 所示的各滑轮组中 物体重力都是 G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 使物体匀速 上升 拉力F最小的是图 B 7 多选 下列图 6 6 7 所示工具中 使用时能省力但不能省距离的是 ABC 图 6 6 4 图 6 6 6 AB图 6 6 5CD 滑轮 蒸汽活塞 牵引索 甲板 图 6 6 1 图 6 6 2 A 动滑轮B 订书机图 6 6 7C 羊角锤D 镊子 图 6 6 8 图 6 6 8 图 6 6 10 图 6 6 12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8 如图 6 6 8 所示 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 拉力 F 竖直向上 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 变形的杠杆 请在图中标出它的支点 O 并画出 F 的力臂 L 9 工人师傅想用最小的力 利用滑轮组把重物提升到楼上 请你帮助工人师傅组装图 6 6 9 所示的滑轮组 10 如图 6 6 10 所示 浩成站在地面上 他通过使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请你画出他所能使 用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11 漠昀利用图 6 6 11 所示的滑轮组在 20s 内将重 4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 2m 所用拉 力为 250N 求 1 物体上升的速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 若用此滑轮组将重 900N 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不计绳重和摩擦 力 拉力应为多大 解 1 物体上升的速度sm s m t h v 1 0 20 2 物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sm s m t s v 2 0 20 22 绳 2 当提起 G1 400N 的物体时 所用拉力为 F1 250N 由 2 1 动物 GGF 可得动滑轮的重量为 NNNGFG10040025022 11 动 当提起 G2 900N 的物体时 所用拉力为 NNNGGF500 100900 2 1 2 1 22 动 12 心岚用如图 6 6 12 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是否有 关 首先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拉物块的细绳保持水平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8N 接着在物块 上面放一个金属块 仍然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使物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此时物块受到的滑动 图 6 6 9 图 6 6 9 图 6 6 10 G 图 6 6 11 图 7 1 1 图 7 1 2 摩擦力为3 8N 你根据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 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3 如图 6 6 13 所示 不计滑轮质量及转轴处的摩擦 物体 A B 重均为 6N 在水平拉力 的作用下使物体 A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它们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均为 2N 则拉力F1为2 N F2为 1 N 14 如图 6 6 14 所示 A B 两个滑轮中 A 是 定 滑轮 B 是 动 滑轮 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 物体与桌面的摩擦 力是 90 N 匀速移动物体 水平拉力 F 为 30 N 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七章运动和力 7 1 怎样描述运动7 1 怎样描述运动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如图 7 1 1 猎豹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当它向前飞奔时 人 们会感觉地面在风驰电掣般向后运动 这时人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猎豹 2 文婷在窗前看见小狗欢欢正在墙边晒太阳 过一会儿 文婷又发 现欢欢已躺在花园中 文婷笑了笑说 欢欢跑得真快啊 文婷判断小狗欢欢在跑动的 依据是 欢欢相对于窗户的 位置 改变了 这里的窗户就是我们研究机械运动必须选定 的 参照物 3 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 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 变 若以卡车为参照物 长途汽车是 静止 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的 4 新邵县寸石镇的何芹姣同学 四年如一日 坚持背着患病女 孩何颖慧同学上学 被誉为 最美少年 在何芹姣同学背着 何颖慧同学上学的途中 若以何芹姣同学为参照物 何颖慧同学是 静止 选填 静 止 或 运动 的 5 在某边防缉毒的一次追捕逃犯过程中 罪犯所骑摩托车的速度约为 100km h 对于已经 追上罪犯的缉毒警察而言 要能够尽可能靠近罪犯 其车速应尽量控制为100 km h 这是为了让两车保持相对静止 6 龟兔赛跑 新篇 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 成为了好朋友 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 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 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 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 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以兔子为参照物 乌龟是运动的 B 以乌龟为参照物 兔子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 乌龟是静止的 兔子是运动的 图 6 6 14 F1 AB F2 图 6 6 13 图 7 1 4 图 7 1 3 D 以地面为参照物 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7 如图 7 1 3 所示为 神舟十号 飞船与 天宫一号 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后 天宫一号 内的航天员看到 神舟十号 纹丝不动 地球在缓慢转动 则航天员选择 的参照物是 D A 太阳B 地球 C 神舟十号 D 天宫一号 8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晓菲上学 途中妈妈提醒晓菲 坐好 别动 这个 别动 的参 照物是 A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9 如图 7 1 4 所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 m 的高空驾机飞行时 发现脸旁有一只 小虫 在跟着 于是用手一抓 竟抓到一颗 德国子弹 据你分析 这颗子弹射来的方向是在飞机的 D A 上方B 下方C 前方D 后方 10 一天某市的天气格外晴朗 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飞行 某人走向一座高高的商业大厦时 抬头一望 惊呼大厦在移动 该大厦其实牢牢地耸立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 造成此人错 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D A 地面B 商业大厦 C 蓝天D 飞行的白云 来源 Z xx k Com 11 艳平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 感觉无风 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 此时 的风向是 A A 向下游B 向上游C 向对岸吹去D 从对岸吹来 12 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 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D A 河岸上的树B 河水C 迎面驶来的船D 乘客所在的船舱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3 多选 在电视连续剧 西游记 里 常常有孙悟空 腾云驾雾 的镜头 这通常是采 用 背景拍摄法 让 孙悟空 站在平台上 做着飞行的动作 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 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 同时加上烟雾效果 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 雾等一起摄人镜头 放映时 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里 观众所选的参照物 是 CD A 孙悟空 B 平台C 飘动的白云D 烟雾 14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 看到身旁的一架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 则直升飞机相对 地面的运动 D A 一定向上运动B 一定向下运动 C 一定是静止D 无法确定 7 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7 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图 7 2 1 中 汽车速度表示数为80km h 2 水平地面上的甲 乙 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运动 甲 乙的 s t 图象 如图 7 2 2 所示 行驶中 以甲为参照物 乙是运动的 选填 静止 或 运动 甲运动的速度为0 1m s 3 如图 7 2 3 所示是睿欣家所住的小区一角 图中两个标志牌表示的含义分别是时速不 能超过 5km h 禁止鸣笛 按规定 汽车在小区内行驶 500m 至少需要360s 行驶过程中 以汽车为参照物 标志牌是运动的 4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 它们的运动路程之比为 l 4 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1 3 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3 4 5 如下表所示 是某短跑运动员某次短跑的时间随距离的变化数据 从这组数据可以算出 他跑完这 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10 m s 距离 m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0100 0 时间 s0 001 882 963 884 775 616 457 298 139 0810 00 6 以下运动过程最接近于匀速直 线运动的是 C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B 汽车遇到红灯刹车 C 顾客在自动扶梯上自动下行D 树上苹果成熟自由下落 7 由速度公式 v s t 可知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 A v 与 s 成正比B v 与 t 成反比 C s 与 t 成正比D 以上都不对 8 如图 7 2 4 是利用每秒闪光 10 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 其中 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 9 如图 7 2 5 所示 在四幅运动图像中 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 A 和 B 和 C 和 D AB图 7 2 4CD km h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图 7 2 1图 7 2 2 图 7 2 3 图 7 2 5 60 122 4 68 10 0 20 40 t s 乙车甲车 80 s m 图 7 2 6 图 7 2 8 图 7 2 7 10 2015 年 5 月 31 日 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 100m 比赛中 以 9 秒 99 的成绩获得第三名 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在这次 100m 比赛中 苏炳添的平均速 度约为 C A 0 1m sB 1m sC 10m sD 100m s 11 甲 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 s t图像如图 7 2 6 所示 经过 6s 两车的位置关系为 B A 乙在甲前面 80m 处 B 乙在甲前面 20m 处 C 甲在乙前面 80m 处 D 甲在乙前面 20m 处 12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前 5 s 通过的路程是 12 m 后 5 s 通过的路程是 18 m 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C A 6 m sB 5 m s C 3 m sD 4 m s 13 甲 乙 丙三只小兔各以 4 m s 200 m min 18 km h 的速度进行百米赛跑 最后 到达终点的是 B A 甲兔B 乙兔C 丙兔D 它们同时到终点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4 如图 被称为 世界最快的水陆两栖车 的 美洲豹 已经在海外正式上市 该车车身 质量约 1300kg 长度 4 6m 可乘坐 4 人 水上速度可达到 72km h 陆上速度最高达 130km h 美洲豹 车轮可通过液压方式进入底盘 使用一个喷气驱动控制杆从汽车 切换成快艇 只需要短短 15s 美洲豹 在陆地上以最高速度行驶 0 5h 通过的路程 是多少千米 s vt 130km h 0 5h 65km 15 一次汤姆 Tom 在屋檐下一木质直角三角架 如图 7 2 8 所示 上追杰瑞 Jerry 已知AB 3 m BC 4 m 汤姆逮到杰瑞后 在A点让杰瑞逃脱 杰瑞沿ABC路线以 3 5 m s 的平均速度拼 命逃窜 汤姆选择AC路线同时开始追赶并恰好在C点再次逮到 杰瑞 问 1 杰瑞到达C点需多少时间 2 汤姆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 t s v 3m 4m 3 5m s 2s 2 s 5m v s t 5m 2s 2 5m s 图 7 3 1 16 图 7 2 9 甲是小聪做 测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图 1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除了停表外 还要 刻度尺 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92 s 2 实验过程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的路程和时间 测出小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到全程的一半的路程和时间 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通过下 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 小聪把实验数据记在草稿纸上并进行了部分计算 如图丙所示 这是一种不良的 实验习惯 我们要养成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事先制好的表格中的习惯 请你根据小聪的 实验数据把实验报告中的表 一 补充完整 答案 如表格所示 4 实验结果表明 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是做 加速 运动 选填 匀速 减速 或 加速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7 小莉的脉搏每分钟跳动 75 次 她用这个随身携带的 生物钟 测出从校门步行到教室 脉搏跳动了 90 次 人的步行速度约 1 2 m s 则小莉从校门走到教室所用的时间约为 72 s 校门到教室的距离约为 86 4 m 7 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 1 课时 7 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 1 课时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鑫悦在立定跳远起跳时 用力向后蹬地 就能获得向前的力 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 是 相互的 离开地面后 由于 惯性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 2 如图 7 3 1 所示 长鼻子 校车已经广泛投入使用 校车行驶 过程中 以司机为参照物 路边的树是 运动的 乘坐校车时 甲图 7 2 9乙 图 7 3 2 要求学生系好安全带 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 由于学生具有惯性而造成伤 害 3 如图 7 3 2 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警示标志 它通常立在桥头 警示的内容是 通过车的质量不能超过 30t 一重型汽车行至桥头 司机看见警示标志 立即刹车 正在休息的副驾驶身体前倾 这是 惯性 现象 4 两个物体中 惯性较小的物体一定具有较小的 C A 密度B 体积C 质量D 速度 5 如图 7 3 3 为同一密封的小包袋 装食品的两张照片 a 图摄于 海拔 200 米的地方 b 图摄于 海拔 3200 米的地方 小包袋装食 品袋内气体不变的是 A 质量 惯性 密度 体积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6 如图 7 3 4 所示 用牛顿第一定律对图示现象的解释 正确的是 B A 原来静止的汽车要保持静止状态 B 原来运动的乘客要继续向前运动 C 原来静止的乘客要保持运动状态 D 原来运动的汽车要继续向前运动 7 日常生活中 惯性现象既有利 也有弊 以下属于利用惯性 有利 的一面是 C A 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 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C 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D 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8 如图 7 3 5 所示 在匀速行驶车厢内 文杰从 B 点正上 方相对车厢静止释放一个小球 则小球 B A 可能落在 A 处B 一定落在 B 处 C 可能落在 C 处D 以上都有可能 9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 如图 7 3 6 所示 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 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 G 表示重力 F 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正确的是 A 图 7 3 3 图 7 3 5 图 7 3 4 10 如图 7 3 7 一只钢球从弧形槽的顶端滑下 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 此 时小球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则此后 钢球的运动路线应是 B A 1B 2C 3D 4 11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 牛顿第一定律没有一句事实 是凭空想象的 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D 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12 多选 下列现象中 可以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BCD A 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 最终要停下来 B 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C 锤头松了 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D 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 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 但是仍向前运动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3 用如图 7 3 8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 具有相同的 速度 2 实验过程中 应将毛巾 棉布平整地铺在BC 选填 AB 或 BC 段 请将 毛 巾 和 木板 填写在表格中 所铺材料小车运动路程 m 毛巾0 28 棉布0 44 木板0 85 图 7 3 7 A BC 图 7 3 8 F F G G 图 7 3 6 A B C D G G F F F F G G 3 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 可以得出 阻力越小 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 4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 可以得到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 它将一直 做匀速直线运动 7 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 2 课时 7 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 2 课时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1 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惯性定律的是 牛顿 为纪念他在物理学上的巨大贡献 他的 名字被命名为 力 的单位 2 篮球表面的凹凸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 摩擦 的 如 图7 3 11所示 源昊击篮球时 手感到疼痛 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 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 惯性 而原 本向上运动的篮球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回地面 重力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百米运动员冲刺后 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B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 是为了增大惯性 C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抛出去的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才落回地面 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且受到重力 作用 4 下列在运动场上常见的一些现象 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C A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 B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C 跳高运动员跳过横杆后从最高点落向地面 D 投掷铅球时 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5 如图 7 3 12 所示 小球静止在弹簧上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若小球受到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 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A 仍保持静止状态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来 C 先做加速直线运动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先做加速直线运动 后做减速直线运动 6 如图 7 3 13 所示 细绳上端固定在 O 点 下端系一个小球 小球在水 图 7 3 11 图 7 3 13 图 7 3 12 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假如从某一时刻起 细绳断裂 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那么小球将 A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立即停止运动 C 运动越来越慢D 仍做圆周运动 7 如图 7 3 14 所示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同一架飞机上先后落下两颗炸弹 炸弹所受空气 阻力忽略不计 能正确反映某一时刻飞机和两颗炸弹相对位置的选项是 B 8 多选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中 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有关的是 BCD A 商场汽车通道标有 前面修路 绕道行驶 B 公路旁立有 雨天路滑 减速慢行 C 汽车后窗贴有 保持车距 D 交通规则写有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9 如图 7 3 15 a 所示 木块与小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时 木块的状态如图 b 和 c 所 示 请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判断 1 若 b 图中小车在加速 则小车是 向 左 选填 左 或 右 运动的 2 若 c 图中小车一直在向左运动 则小车在 减速 选填 加速 或 减速 10 如图 7 3 16 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竞聘农场社区工作者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2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事业单位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嘉兴海宁市中心医院公开招聘高层次急需卫技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中铁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新业务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标准的合同协议范本
- 宝鸡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5综合合同租赁协议范本汇编
- 2025居间服务合同协议范本
- 虚拟现实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志愿者安全培训课件
- 私募基金管理人尽职调查清单
- 前列腺剜除术手术技巧
- 居民自建桩安装告知书回执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1篇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教学课件
- 【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历年真题
- FZ/T 81004-2022连衣裙、裙套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故障录波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