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措施.doc_第1页
正兴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措施.doc_第2页
正兴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措施.doc_第3页
正兴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措施.doc_第4页
正兴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兴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措施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好矿井通风瓦斯管理工作,有效地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以及瓦斯灾害事故发生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施救,减少事故损失,将事故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特制定瓦斯灾害防治措施。1、 瓦斯基本情况根据正兴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1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17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44m3/min。为了加强矿井瓦斯管理工作,仍按高瓦斯进行严格管理。2、 防止瓦斯爆炸措施 (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1、加强通风。矿井通风工作是防止瓦斯积聚的基本措施,有效、稳定连续地通风是冲淡和排走瓦斯的有效保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矿井主要通风机具有足够的供风能力,保证通风机稳定连续地运转,严禁擅自停风。非生产班或节假日也不能停止运转。2)、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13)、建立并完善测风制度,坚持每月测风3次(每月上旬4日、中旬14日、下旬24日),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风量分配,保证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有足够的风量。4)、矿井采用正规的倾斜长壁采煤方法,俯斜开采。5)、矿井通风设施保持完好,使用材料符合要求,减少漏风。6)、井下通风巷道及时维修,保证足够的通风断面和风流的稳定。7)、井下局部通风机必须连续运转,严禁擅自停开。8)、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安设要符合规定,局扇及启动装置要安设在进风巷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碛头不得大于5m。9)、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2、严格执行各项瓦斯检查与通风瓦斯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请示汇报制度。2)、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的瓦斯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配备专职瓦斯检查人员,其它非生产班或生产班无人作业的瓦斯检查点,每班应至少检查1次瓦斯,杜绝瓦斯检查的空班漏检和假检。3)、瓦斯检查必须做到井下牌版、检查原始记录和瓦斯班报三对口。4)、瓦斯检查员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通风瓦斯隐患,杜绝 2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瓦斯超限作业。5)、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出去措施进行处理。6)、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严禁爆破。7)、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的电气设备和其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8)、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为瓦斯浓度,只有符合规定时,方可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9)、采掘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10)、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每天审阅瓦斯日报记录,掌握井下各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及时处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掘进工作面等地点的局部瓦斯积聚。12)、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应设置栅栏、警示牌,切断该地点的电源,禁止人员入内。313)、严格执行巷道贯通制度。巷道贯通时,必须派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被贯通巷道必须保持正常通风,每次爆破前,必须派专人和瓦检员共同到被贯通的巷道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只有在两个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均在1.0%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爆破。14)、采空区、其它废巷及时进行严密封闭。3、加强安全监测工作1)、矿井配备安全监控系统。2)、监控监测系统分站、传感器的布置:A、在回风井和采掘工作面及斜井底部各设置1台分站。B、在回采工作面回风侧上隅角和回风巷分别设置1台瓦斯传感器。C、在掘进工作面距碛头小于5md的范围内设置1台瓦斯传感器。D、在总回风巷测风站设置一台瓦斯传感器。3) 、根据采掘工作面变化情况及时对瓦斯传感器进行调整。4) 、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不影响行人和运输,安装维护方便。5) 、瓦斯传感器必须安设在坚固的支护处,防止冒顶及其它机械损伤,安设在采掘工作面中的瓦斯传感器,放炮时都应移至安全防护地点,放炮后再按要求移回规定位置。46) 、配备监测监控管理人员,安全监控设备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瓦斯传感器每7天必须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调试1次,每7天必须对瓦斯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检查处理。7) 、每天必须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或光学瓦斯检测仪与瓦斯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8小时内对两种设备调试完毕。 8)、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配备足够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二)、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1、防止产生爆破火花 1)、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在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时间不得超过130ms。 2)、炮眼封泥应使用水炮泥,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 3)、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爆破。 5 4)、炮眼深度和炮眼封泥长度应严格按作业规程执行。 5)、严禁使用明接头或裸露的放炮母线,放炮母线和爆破器的连接要牢固,防止产生电火花。 6)、严禁放明炮、糊炮和连珠炮。 7)、井下爆破工作由专职爆破员担任,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2、防止产生电火花 1)、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均选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定期、经常检查,杜绝失爆。 2)、井下不得带电检修和搬迁设备。 3)、井下供电线路不得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 4)、井下电缆要定期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5)、电器设备搬迁或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6)、严禁在井下拆卸矿灯,不得敲打和撞击灯头和灯盒。 3、防止产生明火 1)、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入井。 2)、禁止在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周围20m以内使用明火、吸烟或用火取暖。 6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风筒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4)、井下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工作。 5)、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和电炉取暖。 6)、严禁在井下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变压器油放在有盖的铁桶内及时拿出井外。 4、防止产生摩擦和撞击火花 1)、在井下,尤其瓦斯较大的地点从事启封密闭等工作时,不得使用易产生撞击火花的铁制工具,应使用难引燃性能的合金或铜制工具。 2)、应减少或停止在瓦斯浓度较大区域的人员活动。 3)、在摩擦发热的部件安设过流保护装置,在摩擦部件金属表面敷活性低的金属,使其形成的摩擦火花难以引燃瓦斯。3、 发生瓦斯灾害事故的避灾方法 1、瓦斯爆炸发生时,受灾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要采取 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面部向下,俯卧倒地或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爆炸冲击波的强力冲击,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爆炸波过后,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再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至新鲜风流中。 2、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引风撤退。 3、位于回风侧的人员,可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最快的速度顺风流撤退,尽快找到捷径进入新鲜风流中。 7 4、如果瓦斯爆炸造成严重的垮落冒顶,通风系统配合,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该范围所有人员都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在中毒。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退,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由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5、如果爆炸冒顶严重撤不出来,首先要佩戴好自救器,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以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并把矿灯、衣物等明显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如有压风管道,改善通风条件。四、瓦斯灾害事故的避灾路线 采掘工作面-工作面进风巷-二水平运输巷-下山绞车巷-一水平运输巷-+497m主斜井-地面5、 瓦斯灾害事故的救援程序1、井下发生瓦斯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要采取自救与互救,在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的带领下有组织地沿着避灾路线撤退,并向井下带班领导汇报情况,以便及时通知受灾区范围波及的所有人员尽快撤离。2、井下带班领导及时向矿领导汇报,矿领导接到汇报后,8应立即成立事故救援小组,并首先了解事故范围、灾区地点被困人员及受伤人员等基本情况,展开救援工作。3、救援小组成立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制度详尽可行的救援安全技术措施,由矿长全权指挥,组织好施救队伍,救援小组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统一协调,开展救援工作。4、矿上配备足够的矿灯、自救器及灾害事故所需的设备和物资。5、矿领导应及时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6、当事故性质严重时,矿技术力量无法开展救援应立即通知专业救护队。7、专业救护队到矿后,矿领导应主动汇报事故情况,并配合专业救护队人员开展救护工作。8、专业救护队应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组织抢救遇险人员。9、灾区被困人员救出后,救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