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汉代是中国封建婚姻制度形成中的重要时期 其中两汉帝 室婚姻较为典型 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 是两汉时代政治婚姻的缩影 在本论文中 两汉帝室婚姻仅限 于对皇帝婚姻缔结时等级性状况的考察 总体上来看 皇族内 部比较重视婚嫁关系中对方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地位 这种婚 姻缔结的等级性在两汉时期呈现出逐步加深的趋势 本文主要 分为四个部分 一 两汉帝室婚姻的变迁 两汉帝室婚姻的变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汉高祖到 汉武帝中后期 这一时期帝王纳妃大多数不论贵贱 不重贞操 第二阶段为武帝后期到西汉末 其特点是帝王选妃的范围在缩 小 限于功臣 贵族 豪强家族之中 婚姻缔结时的等级性与 统治阶级的联姻之风交织在一起 第三阶段为整个东汉时期 这一时期 正式建立了遴选后妃制度 帝王越来越重视后妃的 家庭地位及本人的素质 这三个阶段中 帝室婚姻缔结时的等 级性呈现出越来越加深的趋势 并最终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门阀婚姻制 二 两汉帝室婚姻变迁的原因 原因有三 第一 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 西汉政权建 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个体小农经济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整个 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它的影响下 婚姻极具开放性和积极性 等级观念淡薄 随着土地兼并现象的e t 益严重 直至东汉大地 主土地所有制的最终形成 这就要求婚姻中婚配的两户经济地 位上要相匹配 第二 政治及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 西汉时期 选拔官吏主要依据 尊贤尚功 的原则 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 发展 三位一体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与选官制度的结合 至 西汉后期族第逐渐被列为举荐的标准 东汉选官从政更是注重 门第的高低 不同的选举原则影响着两汉帝室婚姻 第三 思 想文化方面的原因 汉初奉行黄老思想 清静无为 放任自 流 这使西汉前期的婚姻风尚比较开放 武帝 罢黜百家 独 尊儒术 后 儒学纲常学说得到充分的发展 东汉建国以后 儒家经典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礼制趋向完备 三 两汉帝室婚姻变迁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两汉帝室婚姻的变迁给两汉政治格局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 响 由于封建社会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由于封建君主可以拥 有三宫六院 七十二妃 这样在众多的后妃中 展开了为争夺 皇位的一场场生死搏斗 同时封建帝王婚姻缔结等级性的加深 选择的后妃出身门第高贵 后族势力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强大 容易造成后妃外戚结党营私专权揽政的局面 两汉重亲婚姻的 严重发展 使正室无嗣 破坏嫡长子继承制 从而引发朝内争 权夺利的斗争 削弱了两汉政权的统治基础 加速了其灭亡的 步伐 四 结论 由此可见 两汉帝室婚姻关系中重视等级有一个发展过程 西汉前期相对说来比较松散 西汉末到东汉就逐渐加强 这一 趋势的发展导致魏晋门阀婚姻的形成 但两汉时期等级婚制注 重的是相互的经济 政治和社会地位 还不很严格 两晋到唐 则集中表现为族姓 门第的划分 可以说 两汉是族姓门阀婚 姻的萌发阶段 a b s t r a c t t h ei m p e r i a lm a r r i a g eo ft h eh a n d y n a s t y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i n 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f e u d a lm a r r i a g ea m o n gt h o s ew h a t st y p i s t m a r r i a g ei st h a to fh a nd y n a s t y i td e e p l ye m b o d i e dt h es o c i a la n d p o l i t i cl i f ea tt h a tt i m e i ts h o u l db em a d ec l e a rt h a tt h ei m p e r i a l m a r r i a g eo ft h ew e s t e r nh a r tw a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a to ft h ee a s t e r n h a n 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i m p e r i a lk i n s m e nt o o kp o l i t i ce c o n o m i c a n ds o c i a ls t a t u ss e r i o u s l y a n dt h i sh i e r a r c h yo fm a r r i a g es h o w e d t h et e n d e n c yt od e e p e ng r a d u a l l y t h et h e s i sh a sf o u rs e c t i o n sa s f o l l o w s 1 f o r mo fe x p r e s s i o no fi m p e r i a l m a r r i a g e i nt h eh a n d y n a s t y t h ec h a n g e so fi m p e r i a lm a r r i a g ei nt h eh a nd y n a s t y c o u l d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e r i o d s t h ef i r s ts t a g ew a sf r o mt h e e a r l yp e r i o do fw e s t e r nh a nt ot h em i d d l ep e r i o do fh a n w u d i d u r i n gt h i ss t a g e t h ee m p e r o r s s e l e c t e d i m p e r i a l c o n c u b i n e s w i t h o u tr e g a r d i n gt h e i rc l a s so r i g i na n dc h a s t i t y t h es e c o n ds t a g e w a sf r o mt h el a t ep e r i o do fh a n w u d it ot h ee n do ft h ew e s t e r nh a n d y n a s t y i t sc h a r a c t e rw a st h a tt h er a n g eo ft h ee m p e r o r s s e l e c t i n g i m p e r i a lc o n c u b i n e sw a sr e d u c i n g l i m i t i n gi nu p p e r c l a s se l e m e n t s t h eh i e r a r c h yo fm a r r i a g ew a sc o n n e c t e dw i t hu n i mb ym a r r i a g e t h ee a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b e l o n g st ot h et h i r ds t a g e t h es y s t e mo f s e l e c t i n gi m p e r i a lc o n c u b i n e sw a sc o m p l e t e l y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t h e e m p e r o r sg r a d u a l l yr e g a r d e dt h ef a m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o fi m p e r i a l c o n c u b i n e sa n dt h e i rq u a l i t y 2 c a u s e so ft h ec h a n g e so fi m p e r i a lm a r r i a g ei nt h eh a n 1 一 d y n a s t y i ti n c l u d e dt h r e ec a u s e s f i r s t i tw a st h ec a u s eo ft h e e c o n o m i cb a s e s e c o n d i tw a st h ec a u s eo f p o l i t i cs y s t e m t h i r d i t w a st h ec a u s eo fc u l t u r e 3 t h ep r o f o u n di n f l u e n c e st h a tt h ec h a n g e so fi m p e r i a l m a r r i a g eb r i n ga b o u tt ot h es o c i a lp o l i t i c si nt h eh a nd y n a s t y f i r s t c o n c u b i n e sf o u g h tf o rt h en g h t w h i c hm i n e dt h ep a l a c e s e c o n d i tc a u s e dt h er e l a t i v e so fc o n c u b i n e s d i c t a t o r s h i p t h i r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b i g a m ym a d ee m p e r o r sh a v en os o n s w h i c h d e s t r o y st h es y s t e mo fs u c c e s s o ro fe m p r e s s e l d e s ts o n s om a n y g o v e m m e n to f f i c i a l sf o u g h tf o rt h er i g h t i tw e a k e n st h er o l eo ft h e h a nd y n a s t ya n df a s t e n st h es t e po fi t se n d 4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i nt h et h r e e s t a g e s t h eh i e r a r c h yo f m a r r i a g er e i n f o r c e d w h i c hf i n a l l yo p e n st h ed o o ro fh i e r a r c h i c a l m a t r i m o n ys y s t e mi nj i na n dn o r t h e r na n d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s o t h eh i e r a r c h yo fm a i a g ei nt h eh a nd y n a s t yw a st h eb a s eo f h i e r a r c h i c a lm a t r i m o n ys y s t e m d 一 两汉帝室婚姻的变迁 西汉王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 又是在长期的农 民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 封建的各种经济 政治制 度并不完善 并不成熟 治国思想不统一 与此相适应的婚姻制 度也就相对的疏阔 等级观念相对的淡薄 在帝室的婚姻上表 现为不论贵贱 不重贞操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一 西汉前期帝室婚姻不论贵贱 不重贞操 西汉初年 中国新兴的地主阶级基本脱离战国秦朝的军功 地主时代 进入了士大夫官僚地主时代 但这时在他们中间还 没形成一个门阀士族阶层 创汉之主刘邦 平民出身 其臣僚 也多起于布衣 靠立功以取得将相的高位 本身细微起家 贵 贱观念就比较淡薄 史载刘邦兼并天下 就皇帝位 但每逢朝 见廷会 那些出身细微的勋臣故旧 不以皇帝为贵 规矩全无 饮酒争功 醉或妄呼 拔剑击柱 i2 闹得不亦乐乎 另外 西汉诸侯王皆同姓 而同姓又不能通婚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 境下 就使西汉前期皇帝纳妃呈现出不讲贵贱的特点来 出身 贫贱的女子有的是因一时的机缘而贵为皇妃 例如薄姬是一个 私生子 被俘后做织奴 高祖悦而纳之 汉文帝的窦皇后原是 吕太后宫内的一名普通宫女 汉宣帝的许皇后 其父许广汉是 身受腐刑的刑徒 有的是凭着出众的色艺 或芳蓉皎丽 或能 歌善舞 而备受皇帝宠爱 最终成为后妃 如汉高祖刘邦最宠 爱的戚夫人 就是一位 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唱 出塞 入 塞 望归 之曲 1 3 的风流女子 武帝卫皇后原是平阳公主 家的歌奴 是处于社会极低层的女性 李夫人是街头卖唱的歌 女 其兄李延年是民间乐师 汉武帝钩弋夫人 父亲是宦官 出身微贱 孝宣许皇后父许广汉因犯罪处腐刑 作为宦官 社 会地位极低 成帝赵皇后歌伎出身 得幸爱 立为皇后 其妹 也进为昭仪 姐妹横行朝野 这班贵为皇后皇妃的美女娇娃 都不是出身显赫的家族 平平凡凡 或至微至贱 这种不分贵 贱的帝室婚姻在西汉历史上还很多 据 汉书 卷九十七 外 戚传 的记载 西汉十一位皇帝 共二十二家外戚 其中出身 微贱者占十一家 这正是 浴不必江海 要之去垢 马不必骐 骥 要之善走 士不必贤世 要之知道 女不必贵种 要之贞 好 l 这几句话很能反映西汉人的社会风貌 西汉婚俗不看重女子童贞 节烈观念比较淡薄的现象也十 分明显 对于社会上妇女的改嫁 人们也都觉得是合乎伦理道 德的正当行为 高帝的薄姬原是魏王豹宫中的一名织女 曾委 身于魏王豹 汉景帝的王皇后也曾是已婚之人 并且在前夫金 氏家生过一个女孩 这种行为不仅社会承认 就连名儒董仲舒 也很赞同 他主张 夫死无男 有更嫁之道 同时 在帝 王无子 皇室血统将要中断的情况下 帝王择婚时 根本就不 考虑出身 等级 贞操诸多条件 统治阶级为了宗族的延续和 祖宗的祭祀 往往只要是 宜子妇人 就可让其居于皇妃之 位 例如汉成帝无子 大将军王风就将具有生育能力 已婚的 小姨张氏进献后宫作皇妃 他不仅不以之为讳 反觉此举功德 无量 而那口念儒经的谷永 见成帝无嗣 竟然奏劝皇上 急 复益纳宜子妇人 毋择好丑 毋避尝字 毋论年齿 i6 1 盖西 汉祖宗家法如此 故谷永敢讲出这话来 正如鲁迅所说 由汉 至唐 也并没有鼓吹节烈 直到宋朝 那一班 业儒 的才说 出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的话 看见历史上 重适 两个字 便大惊小怪起来 e n7 二 武帝后期帝室婚姻缔结等级性的明显化 自武帝以后 豪强地主开始兴起 西汉政权一方面对他们 损害中央政权的行为进行打击 但另一方面还要依靠豪强地主 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因此又采取了对豪强地主妥协 联合的政 策 在这种政治环境下 皇室与豪强地主 贵族 功臣之间的 联姻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 皇帝选妃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对于皇帝来说 通过纳妃表示对臣下格外宠幸的政治手段 哀 帝宠幸董贤 旬月间赏赐累巨万 觉得还不够 乃召其妹入宫 封为昭仪 至于宣帝把王奉光那个嫁不出去的女儿召进宫封为 健仔 除了提携贫贱时故旧这层意思外 还有不忘根本的微意 这和他 诏求微时故剑 讽立许皇后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豪强地主 功臣 贵族送女入宫 也出于政治需要 昭帝 时期 上官安和霍显欲依中宫椒房之重 固其权位 分别送女 入宫 立为皇后 闹出两个大乱来 还有一个王子威 成帝时 做丞相 皇太后曾诏其女 欲以备后宫 他表示不愿意 后来 有人告了他一状 自知为政敌王风所伤 惶怖 更欲纳女为援 乃因新幸李健仔家白见其女 f 1 8 j 这时他女j 1 i e 在病中 玉体 不爽 也顾不得了 这种政治行为的婚姻使皇帝选妃的范围在 逐渐缩小 限于有权有势的地主 官吏 功臣之中 像孝昭上 官皇后 她出身于官僚世家 祖父上官桀 少时为羽林期门郎 武帝病重时 以桀为左将军 与霍光共同辅佐少主 父上官安 曾为车骑将军 而 孝宣霍皇后 大司马大将军蹲陆侯光女 也 1 9 l 孝宣王皇后 其先高祖时有功赐爵关内侯 自沛徙 长陵 传爵至后父奉光 2 0 孝元冯昭仪 其父是关内侯冯奉 世 孝元王皇后其祖父为武帝缡衣御史 其父王禁为延尉史 孝成班健仔亦出身于官吏之家 而 孝平王皇后 安汉公太傅 大司马莽女也 2 1 1 根据彭卫所著的 汉代婚姻形态 一书中 附录表一 汉代帝后家庭状况简表 可以看出 从高祖至武帝 五位皇帝共二十三位后妃中 有四位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而 从昭帝到平帝六位皇帝共十九位后妃中 则有九位出身不凡 通过这两组数据的比较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 西汉前期 皇 帝纳妃 立后不避出身微贱者 反映了西汉前期婚姻还没有明 显的等级界限 随着西汉后期豪强地主的兴起 皇室开始逐渐 靠拢他政权的支持者豪强地主 使婚姻关系较为明显地体现了 封建的等级性 但是这时的婚姻等级性还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 那样严格 当然 西汉后期 皇帝婚姻等级性加强了 但并非 每个后妃都出身豪门 许皇后赵皇后就是一个例外 但这是有 特殊的原因的 宣帝许皇后出身卑微 其父许广汉曾是暴室啬 夫 这主要是因为宣帝身长于民间 得到许家的帮助 立许后 只是不忘i i t 恩罢了 而赵飞燕赵皇后是以歌伎而受宠至尊 这 主要是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而促成的 2 2 三 东汉时期纳妃制度的建立 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东汉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日益成 熟 大地主庄园经济的不断兴起 政治上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 强 儒家学说的独尊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影响的日渐深刻 东汉 的帝室婚姻出现了不同于西汉的特点 首先东汉开始形成了严 格的选妃制度 其次对后妃出身的家庭 社会地位有一定的要 求 再者东汉皇室的重亲之风较之西汉更为广泛 更为盛行 西汉的纳妃没有明确的制度 锻炼史料 可抽象为三种形 态 2 3 一种为召纳 是汉帝自选宫妃的纳妃形式 汉书 卷 九十七 外戚传 载 孝成赵皇后 本长安宫人 初生时 父 母不举 三日不死 乃收养之 及壮 属阳阿主家 学歌舞 号飞燕 成帝尝微行出 过阳阿主 作乐 上见飞燕而悦之 召入宫 大幸 有女弟复召入 俱为健仔 贵倾后宫 一种为 选纳 是专职人员到民间为皇室选妃的纳妃形式 同传又载 孝文窦皇后 景帝母也 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最后一 种为纳献 是郡国或个人向皇帝进献女子的纳妃形式 汉书 卷九十八 元后传 载 五风中 王禁 献政君 年十八矣 入掖庭为家人子 王莽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为皇后 巩固政权 上书奏言 皇帝即位三年 长秋宫未建 掖庭媵未充 乃者 国家之难 本从之嗣 配取不正 请考论 五经 定取礼 正 十二女之义 以广继嗣 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 者适子女 于是 太后遣长乐少府 宗正 尚书令纳采见女 还奏言 公女渐渍德化 有窈窕之容 宜承天序 奉祭祀 有诏遣大司徒 大司空策告宗庙 杂加h 筮 皆日 兆遇金水 王相 卦遇父母得位 所谓 康强 之占 逢吉 之符也 2 4 三种形式中 定期性的选纳是主要形式 可以看出 在选妃 方面的记载 汉书 中的材料还不完整 但是西汉末年的选妃 程序 无论是在合法相上 还是在合礼制要求上 都初见东汉 采女制的倪端 东汉时期 正式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后妃选纳制 度 即 八月箅人 的采女制 据 后汉书 卷十 皇后纪 记载 汉法常因八月箅人 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 于洛阳 乡中阅视良家童女 年十三以上 二十已下 姿色端丽 合法 相者 载还后宫 择视可否 乃用登御 所以明慎聘纳 详求 淑哲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第一 选女有了固定日期和专职 官员 每年秋季八月开始从民间遴选良家女子 并 遣中大夫 与掖庭丞及相工 到民间阅视良家童女 第二 选妃有了具体 的标准 规定年龄为 十三以上 二十已下 相貌要求 姿 色端丽 合法相者 所谓 姿色端丽 就是端庄秀丽 具有 庄重之美 合法相 即合乎相面术 汉代人迷信相面之术 皇 室为王室着想 也要通过相面来选定面贵之人 第三 对后妃 提出了 德 的要求 后汉书 卷十 皇后纪 云 登建嫔 后 必先令德 东汉皇室总结西汉时的教训 提出 明慎聘纳 详求淑哲 的要求 皇后是天下之母 母仪天下 统摄六宫 掌管内廷事务 因此 必须选择德贤兼备之人 以便辅佐皇帝 执政 这样 东汉把选妃制度与封建统治的稳固紧密地结合在 了一起 东汉时期 帝室婚姻更加重视后妃出身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及其本人的修养 东汉朝廷选妃这样规定 清白人家女儿只要 姿色 法相 合格便可入选 一旦为妃都有被立为皇后的 可能 然而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东汉皇后都出身世家豪族 即 使皇帝本人也无法按个人好恶择偶 桓帝因宠爱宫女田圣 先 立她为妃 又欲立之为后 就此遭到朝臣的激烈反对 蕃以田 氏卑微 窦族良家 争之甚固 帝不得已 乃立窦后 2 这 里的良家 其实就是豪家 查阅典籍 我们自然会发现东汉后 妃中 除桓帝田贵人卑微 灵帝何皇后家是屠户外 其余二十 多人的家庭均属社会上层 如东汉光武帝郭皇后 出身於河北 真定的名门显姓 阴皇后是南阳 比于邦君 的大宗族 马氏 窦氏 梁氏 邓氏家族更为显赫 马皇后之父是赫赫有名的 伏 波将军 窦氏兴于窦融 本是西北军阀 邓皇后的祖父邓禹 官至太尉 列于 中兴二十八 之首 梁氏也是西北大族 这 四大家族出了众多的皇后与贵妃 据 后汉书 卷十 皇后纪 可知 后汉共十七位皇后 七人出自马 窦 邓 粱四家 而 窦氏 邓氏 梁氏各占二个 而贵人就难以统计了 由于这些 女予都出身于名门望族 因而大多数形色端庄 并具备良好的 儒学素养 不会也不存在西汉时期的贞操问题 如明德马皇后 十三岁被选入太子宫 马皇后端庄秀丽 有一头乌黑秀美的头 发 据 东观汉记 载 明帝马皇后美发为四起大髻 但以发 成尚有余 绕髻三匝 马皇后喜读儒家经史 少壮时但慕竹 帛 志不顾命 能诵 易 好读 春秋 楚辞 尤善 周 官 董仲舒书 2 6 她深受儒家礼教的熏陶 自觉辅佐明 帝 常有良策为汉明帝采纳 正是由于马皇后能够按照礼教 妇德的要求辅佐丈夫治理国家 维护汉家天下 因而 被史学 家称赞为 贤后 和熹邓皇后 六岁能 史书 十二通 诗 论语 被家里人称为 诸生 她十五岁被选入宫 长 七尺二寸 姿颜姝丽 绝异于众 恭肃小心 动有度法 承事阴后 夙夜战兢 接抚同列 常克己以下之 虽宫人隶役 皆加思借 2 7 1 邓皇后尊崇儒术 请班昭入宫教授经史 她常 常 昼背王政 夜则诵读 并请大儒们为皇室子弟传授儒家 经典 让他们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邓皇后也被史家认为 是德贤兼备的有为之主 由上述可见 东汉时期皇帝婚姻缔结 中的等级观念比西汉更为明显 四 两汉帝室婚姻的重亲状况 根据杨树达 汉代婚丧礼俗考 的说法 所谓熏亲就是婚 姻之家复结婚姻 重亲有二 有姻家恒为姻家 婚家恒为婚家 者 有彼此互为婚姻者 因重亲之故而稽其行辈 相当者 有 不相当者 在两汉 皇室婚姻存在大量不拘行辈的重亲 据 汉 书 卷九十七 外戚传 上云 孝惠张皇后 宣平侯敖尚帝姊 鲁元公主 有女 惠帝即位 吕太后欲为重亲 以公主女配帝 为皇后 惠帝取张敖之女 则以亲母舅娶甥女为妇也 又以公 主女配皇室 婚姻之家复为婚姻 28 同传又载 孝昭上官皇 后 祖父桀 初 桀子安取霍光女 畴上官安有女 即霍光外孙 诏召安女入为健仔 安为骑都尉 月余 遂 立为皇后 年甫六岁 又云 孝宣霍皇后 大司马大将军博 陆候光女也 初许后起微贱 登至尊日浅 从官车服甚节 俭 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长乐宫 亲奉案上食 以妇道共养 及 霍后立 亦修许后故事 而皇太后亲霍后之姊子 故常竦体 敬而礼之 宣帝之娶霍后 则以叔祖母为妇也 f 2 钉哀帝傅皇 后系哀帝祖母傅太后娘家侄女 傅太后仿效吕后故事 把她娶 来做孙儿的皇后 于是乎哀帝以外家诸姑为妻 如此联姻 班 辈颠颠倒倒 真不知当时彼此间怎样称呼 然而这种荒唐的婚 姻却能存在 是当权的太后或外戚为了巩固本家族势力实行重 亲所致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经济 政治地位 反映了封建礼 教对社会生活包括婚姻事务影响的强化和深化 正如恩格斯所 说 对于骑士或男爵 以及对于王公本身 结婚是一种政治的 行为 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起决定作用 的是家世的利益 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 3 0 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豪族地主阶 级的兴起 使东汉时期出现了更加顽强 更加广泛的封建宗法 势力 统治阶级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 维护统治 在婚姻上往 往采取了与世族地主联姻的方法 这就使东汉时期的重亲更为 盛行 许多豪族大姓世婚帝室 绵延数代 如邓氏一门 两皇 后 三公主 叠为外戚 几乎与汉室相终始 后汉书 卷十六 邓禹传 禹 长子震卒 子乾嗣 乾尚显宗女沁水公主 乾卒 子成嗣 成卒 予襄嗣 襄尚安帝妹舞阴长公主 襄卒 长子某嗣 少子昌袭母爵为舞阴侯 嗣子藩 亦尚 显宗女平皋长公主 据 后汉书 卷十 皇后纪 载 邓氏 出了和熹邓皇后 即太傅禹之孙也 桓帝邓皇后 即禹曾孙香 之女二位皇后 来氏 耿氏亦均以功臣兼外戚 累代重婚帝室 来歙字君叔 父仲 哀帝时为谏大夫 娶光武帝祖姑 生 歙 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 歙死 子襄嗣 襄子棱 尚显宗女武安公主 覆早殁 襄卒 以棱子历为嗣 历卒官 子定嗣 定尚安帝妹平氏长公主 p l j 后汉书 卷十九 耿 弁传 云 父况 及况卒 少子霸袭父爵 弁卒 子忠嗣 忠 卒 子冯嗣 冯卒 子良嗣 一名无禁 延光中 尚安帝妹濮 阳长公主 腧麇候霸卒 子文金嗣 文金卒 子喜嗣 喜卒 子显嗣 显卒 子援嗣 尚桓帝妹长社公主 牟平侯舒卒 子袭嗣 尚显宗女隆虑公主 袭卒 子宝嗣 宝女弟为清河孝 王妃 阴氏 窦氏 樊氏 梁氏诸家 则纯以外戚而世婚帝室 绵延数代 阴氏一门 二女为后 一子尚主 后汉书 卷三十 二 阴识传 云 阴识字次伯 南阳新野人也 光烈皇后之前 母兄也 识卒 子躬嗣 躬弟子纲女为和帝皇后 又同卷 阴 兴传 云 兴字君陵 光烈皇后母弟也 兴弟就 就子丰尚郦 邑公主 窦氏自西汉以隆 迨东汉孝顺之世 一门两后 二 贵人 三尚公主 后汉书 卷二十三 窦融传 云 融长子 穆 尚内黄公主 带友为城门校尉 穆子勋 尚东海恭王疆女 池阳公主 友子固 亦尚光武女涅阳公主 梁松尚光武女舞阴 公主 松弟竦 肃宗纳其二女为贵人小贵人 生和帝 后来追 尊为恭怀皇后 顺烈粱皇后 则是大将军梁商之女 恭怀皇后 弟之孙也 其妹被封为贵人 梁氏 一门前后七封侯 三皇后 六贵人 二大将军 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 尚公主者三人 其余卿 将 尹 校五十七人 3 2 次若樊氏 伏氏宠贵虽不 及窦梁诸家之盛 但也累叶重婚 蔚成贵族 由此可见 西汉 的重亲 很少超过二世 而东汉以来 重亲多到四五世 东汉 帝室这种与世家大族累世通婚的现象无疑是婚姻政治化的一种 表现 正是由于帝室与世家大族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紧密联系在一 起 从而促进了门阀世族的兴起 这一趋势在东汉已经开始 到了中期更为突出 据 四民月令 载 世家大族之间 请召 宗族 婚姻宾旅 讲好和礼 以笃恩纪 阀阅世族成为东汉 社会上一支重要势力 二 两汉帝室婚姻变迁的原因 西汉时期的帝室婚姻由西汉比较开放的婚姻风尚 比较淡 薄的等级观念 比较疏阔的婚姻制度 转变为相对严格的等级 意识和严格的婚姻制度 对于这一变化 如果我们仅把眼光停 留在婚姻制度和习俗本身 就把问题表面化 定的婚姻制度 婚姻习俗和婚姻观念是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 及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相适应的 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 政治 制度和社会风尚制约和影响着该时期的婚姻制度 习俗和观念 婚姻 是社会制度的产物 它将反映社会制度的发展状况 3 3 1 因此 我们就从社会的经济结构 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来 探讨一下两汉时期帝室婚姻的变迁的原因 一 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 西汉王朝是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 上建立起来 个体小农家庭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 它们是社会 结构中最小的细胞 属于国家的编户齐民 这种小土地所有制 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 极大地调动了个体小农的生产积 极性 把个体小农经济卷入了自强不息的竞争状态 虽然这 种竞争是不完全的 初步的 3 4 墨子曾说 他们 早出暮入 强乎耕稼树艺 多聚菽粟 而不敢怠倦 口5 司马迁在 史 记 第一百二十九卷 货殖列传 中 也极其形象地描绘了人 们获取富贵的种种现象 他把这种现象归纳为 天下熙熙 皆 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他还特别提到 今夫赵女郑 姬 设形容 楔鸣琴 揄长袂 蹑利屣 目挑心招 出不远千 里 不择老少者 奔富厚也 三河一带的女子 鼓鸣瑟 踮 屣 游媚贵富 入后宫 犏诸侯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初期 个体小农经济的确立促使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社会充满 了活力 正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 婚姻关系也蕴含了鲜明 的时代精神 婚姻极具开放性和自由性 等级观念淡薄 3 6 一 些出身微贱的女子凭借着出众的色艺 出不远千里 不择老 少 游媚贵富 进入后宫 入主掖庭 由至微而体至尊 成为皇亲国戚 虽然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 国家富强 但经济 上孤立 单薄的小农经济 毕竟是一种不稳定的经济形态 它 承受不了国家租赋和徭役的重压以及天灾人祸的袭击 西汉初 年 小农的分化的情况比较明显 在文景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贾谊就尖锐地指出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失时不雨 民且狼顾 岁恶不入 请卖爵 子 m 小农分化 主要在于土地兼并 兼并土地主要有两类人 第一是依经营手 工业 商业 高利贷起家的 素封 地主 大商人 第二就是 享有特权的宗室 官僚 贵族 外戚世家 例如萧何 贱强买 民田宅数千万 f 3 8 淮南王 王后荼 太子迁及女陵得爱 幸王 擅国权 侵夺民田宅 妄致系人 3 9 1o 汉武帝时期土 地兼并的现象极其显著 邑有人君之尊 里有公侯之富 f 4 到了宣帝之后 豪富吏民 訾数巨万 而贫弱愈困 4 元 帝至哀帝年间 土地兼并日趋激烈 强者规田以千数 弱者无 立锥之居 4 2 1 成帝时大官僚张禹 家以田为业 及富贵 多 买田至四百顷 皆泾 渭灌溉 极膏腴上贾 4 3 哀帝宠臣董 贤一次赏田达两千多顷 在起决定作用的官僚地主的兼并活动 的刺激下 地方上的大地主势力也得到发展 西汉统治必须依 靠这些新兴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生存 这种依存关系表现在婚姻 上 即皇室选妃的对象逐渐偏重于豪强地主 官僚世家 婚姻 的等级性比西汉初期较为严格 西汉这种早期的封建制不成熟 一方面小农破产 另一方 面存在着严重的奴隶制残余 特别是在手工业 商业经济中有 大量的奴隶从事劳动 他们大都由 良民 转化而来 或因贫 穷而卖身 或因犯罪被没入 而东汉王朝则不然 它赖以建立 的社会阶级基础是豪强地主和归返田里的农民 就豪强地主而 言 刘家的亲戚都是 刘秀的外祖家樊氏 为乡里著姓 父重 字君云 世善农稼 好货殖 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 4 岳家阴氏 田有七百余项 舆马仆隶 比于邦君 4 开国功 臣也是如此 由于他们在动乱中往往率宗族宾客起兵 因此他 们的阶级基础没有受到过分的冲击和破坏 在封建制度重建的 过程中 他们就掌握了政权 占有更多的经济利益 名正言顺 地的扩大封建所有制 而东汉历代统治阶级对豪强地主经济一 直都采取妥协 纵容和保护政策 例如马援的儿子马防 资产 巨亿 皆买京师膏腴美田 使田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又 大起第观 连阁临道 弥互街路 多聚声乐 曲度比诸郊庙 宾客奔凑 四方毕至 1 4 除了以政治特权发展起来的达官贵 戚型的大地主阶级外 还有 馆舍布于州郡 田亩连于方国 4 7 的商人地主 地方豪族地主势力 他们同上层的贵族官僚地主 构成上下呼应 互为依傍的统治势力 东汉建国伊始 就是以 大地主所有制为经济基础建立封建统治的 几乎没有经过西汉 时期那种小农经济土地兼并再发展为大土地所有制的过程 对 于农民 以刘秀为首的封建集团一方面保护农业劳动力 尽量 不杀降 让他们回故乡 使之与土地相结合 另一方面先后下 了九道解放禁杀奴婢的诏令 保护和解放生产者 实现其身份 性的转变 使之与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结合为完备的封建生产关 系 形成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形态 4 8 1 东汉的豪强地主除了占有大量的土地 而且兼营商业 在 商品流通中牟取暴利 使自己拥有远非 素封 地主及西汉官 僚 功臣地主所能相比的经济实力 从而形成 膏田满野 田连千顷 的封建田庄 同时 封建宗法家族制度在豪强地 主身上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 豪强地主大都聚族而居 家族之 长和家族成员之间统治与服从关系 同 敬上慈下 的温情脉 脉的宗法制度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家兵 和 部曲 这类私人 武装也随之产生 大地主这种以聚结宗族收养宾客的形式 巩 固并发展大土地所有制 成为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这就要求 这一时期的婚姻中婚配的两户经济上要相互匹配 目的是为了 维护豪强地主在东汉政治生活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加强和扩大 他们的政治势力 这样就强化了帝室婚姻关系中的封建等级性 使其向纵深方面发展 二 政治及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 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封建上层建筑也逐渐地完善起 来 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以新的官僚制度取代了世卿世禄的家 族政治 官吏的选拔不再以血缘关系为唯一依据 而是按 尊 贤尚功 食有劳而禄有功 的原则 见功而于赏 因能而 授官 于是 那些身怀技能的奇士不再受等级门第身份的约 束 可以充分的施展其抱负 清代史学家赵翼有一篇 汉初布 衣将相之局 文中列举的封爵列侯绝大多数是 布衣 而出 身较贵者 地方政府的吏卒很少 无功名的 白徒 出身低 下者最多 史籍可考者有 曲逆候陈平 少时家贫 好读书 有田三十亩 家乃负郭穷巷 以獒席为门 4 9 1 郦食其 好读书 家贫落魄 无以为衣 食业 为里监门吏 p 0 j 绛侯 以织薄曲为生 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口l 淮阴侯韩信 始 为布衣时 贫无行 不得推择为吏 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 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 5 2 等等 这些均属社会下层 他们跟随 刘邦打天下 并因功封侯 此诚如赵翼所说 前此所未有也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5 汉武帝时更是人才辈出 b 式拔于刍牧 弘羊擢于贾竖 卫青奋于奴仆 曰碑出于降虏 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汉之得人 于兹为盛 儒雅则公孙 弘 董仲舒 兄宽 笃行则石建 石庆 质直则汲黯 b 式 推贤则韩安国 郑当时 定令则赵禹 张汤 文章则司马迁 相如 滑稽则东方朔 枚臬 应对则严助 朱买臣 历数则唐 都 洛下闳 协律则李延年 运筹则桑弘羊 奉使则张骞 苏 武 将帅则卫青 霍去病 受遗则霍光 金目碑 其余不可胜 纪 5 4 1 上述人物中 出身寒微者占了很大比重 西汉的选举 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种人才的晋升提供了保证 这种 尊 贤尚功 见功予赏 因能而授官 的选举原则影响着帝室的 婚姻 西汉前期 帝王选妃跟用人一样 诸帝注重实际 但求美 色 不重出身 有些儒官不断告诫皇帝对待婚姻问题要谨慎 因 为它是 王事纲纪 安危之际 选择后妃要 以崇至德 并 需 明尊卑序 对于这些告诫皇帝多不予理会 许多出身布衣 的重臣及其后裔也不响应 西汉皇帝选择后妃的条件一是金屋 藏娇 二是传宗接代 只要色佳又宜子的女子 无论其出身贵 贱 都有被选择到后宫至尊位的机会 封建皇帝手握着贵贱予 夺的大权 贱者可使为贵 贵者能使变贱 许多立功以取将相 的大臣和后裔 自起细微 亦不以贫贱为耻 西汉前期后妃出身卑微还与当时中央集权的加强有着密不 可分的联系 自西汉建国以来 就一直采取维护中央统治的措 施 刘邦曾寄希望于所谓亲亲相爱的宗室皇族 封同姓尤其是 亲生儿子为王 将其立为外藩 要求这些藩国屏辅汉室 然而 事与愿违 在权欲面前 这种血缘关系不足为依靠 七国之 乱 使皇帝的美梦破灭 到武帝时期 皇权的加强达到了鼎峰 开创中朝制外朝的集权体制 外朝丞相更换十二人 虚位奉命 而已 丞相府客馆渐渐变成了马厮车库与奴婢的宿舍 与此同 时 汉武帝又在景帝取缔王国行政权的基础上 进一步肢解王 国辖地 使诸侯不再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而存在 就在西汉 二大统治集团官僚 宗室败落之际 皇帝开始寻找忠于皇家的 政治势力 充当股肱心腹 于是与皇帝有姻亲关系的外戚遂成 为封建帝王政治上的青睐对象 但对于外戚却有明显的选择性 从史书可知 西汉前期后妃出身微贱 或为歌奴 或为倡户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武帝时期 武帝当时甚至要把匈奴降虏金 日碑的女儿纳入宫中 这并非是刘邦出于布衣而留下的传统 也并非以卫子夫为皇后是什么平民精神 这主要是由此造成的 外戚出身卑微 家族势单力薄 没有裙带以外的任何凭借 在 朝廷既无根基 又缺乏盘根交错的政治背景 更没有图谋不轨 的社会基础 这不仅便于皇帝利用出身低下 无势力的外戚 而且便于依据自己的喜好需求 或利用 或打击 或夷灭流放 或另寻新的外戚 另一方面这些外戚的富贵全在于皇帝的拔擢 以椒房之宠成为新的权贵 所以他们把自己的利益与皇权连在 一起 忠实地为皇帝服务 正是上述原因 汉武帝乐于从出身 卑微的家族中选择后妃 西汉前期的选举体制还能不拘一格 不掏思想流派 能够 广泛的选拔地主阶级中下层参政 对于扩大统治阶级的社会基 础 加强中央集权和安定社会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 由 于选举权掌握在中央和地方的官僚地主手中 从而埋下了任用 官吏的祸根 随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三位一体官僚政 治的形成和儒学与选官制度的结合 至西汉后期 族第逐渐被 列为举荐的标准 例如石显 平当均以其家为世代名族被察举 为官 这就使西汉末年选择后妃对象除了赵飞燕 宣帝许后之 外 都限于豪族名门 到了东汉 其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刘秀和他的将 帅皆有 儒者气象 1 5 5 也即他们这些人大多数读过书 有学 问 查阅史籍可知 刘秀在 王莽天凤中 乃之长安 受 尚 书 5 6 1 未起兵时就以 长者之风 闻名乡里 在朝理事后 数引公卿 郎 将讲论经理 夜分乃寐 1 5 7 1 对有名望的儒 士 则极力笼络 未及下车 而先访儒雅 舻 刘秀身边的 文臣武将也是喜史书 尚礼仪之辈 邓禹 年十三 能诵诗 受业长安 与刘秀同学京师 遂相亲附 5 9 j 贾复 少好 学 习 尚书 事舞阴李生 李生奇之 谓门人日 贾君之 容貌志气如此 而勤于学 将相之器也 1 6 0 耿弁出身书香 门第 其父 以明经为郎 耿弁 少好学 习父业 6 1 1 冯 异 好读书 通 左氏春秋 孙子兵法 6 2 j 还有景丹 耿纯 刘隆等都是留学长安的太学生 这些人都是冲锋陷阵的 武将 武将尚且如此 文臣爱好儒雅就更不待言了 这一 儒 者气象 与前汉开国君臣的布衣将相之局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 比 在东汉尊儒的气氛下 士族门阀开始形成 门阀在西汉时 称 阀阅 积功 曰阀 积日 日阅 即指积功和资历 东 汉以后至南北朝 阀阅逐渐演变为门阀 阀阅从西汉的功劳 资历到东汉的门阀 门第含义的演变说明了豪强地主向门阀地 主发展的趋势 6 3 东汉前期 豪强地主已开始带有门阀色彩 具有一定的门第观念 当时 选官从政已着重考察其门第 傅 干曾指出 世祖之兴有四 一日帝皇之正统 二日形相多异表 三日体文而知武 四日履信而好士 言语政事文学之 咸 尽其材 致之宰相 权勇毕力于征伐 播绅悉心于左右 此其 所以成大业也 畔l 章帝也在建元元年三月诏日 每寻前世举 人贡士 或起畎亩 不系阀阅 敷奏以言 则文章可采 明试 以功 则政有异迹 6 5 1 此 前世 指西汉时 从中可知东汉 用人 系以阀阅 据孔玉芳 西汉诏举考 6 6 j 和 东汉诏举 制度考 6 7 1 的统计 仅就贵族出身的应诏举者而论 西汉占总 人数的2 1 5 东汉占4 9 5 由此可见东汉时 权富子弟多以 人身得举 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 诤 选用官吏尚且依据 于门阀 那为皇太子皇帝择婚就更加重视门第匹配 这以后带 有门阀色彩的豪强地主进一步垄断察举征辟制 把选举制变为 他们扩张权势的工具 在察举和征辟中 贿赂请托 党援朋比 以族举德 以位命贤 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正象王符所言 豪门世族 亲其党类 用其私人 内充京师 外布列郡 颠 倒贤愚 贸易选举 6 9 1 例如累世为官的邓氏家族 自中兴 后 累世宠贵 凡侯者二十九人 公二人 大将军以下十三人 中两千石十四人 列校二十二人 州牧 郡守四十八人 其余 侍中 将 大夫 郎 诸者不可胜数 东京莫与为比 1 7 0 其 他的阴 马 邓 梁 窦等家族封侯者任用的官吏不可胜数 他们宠极殊荣 世代冠冕 婚姻帝室 世为名族 东汉皇后 世世出于望族 显官代代为高门所垄断 公侯子孙 必复其始 贤者之后 宜宰城邑 p 三 思想文化背景方面的原因 西汉时期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刚刚建立 与之相适应 并为之服务的各种思想上层建筑还未形成体系 汉初奉行的是 黄老思想 主张清净无为 这种思想虽然是适应当时社会政治 的需要 但同时作为治国的指导方针 它已深刻的影响到西汉 前期的婚姻制度 清净无为 放任自流 刻意与民休息 诸 事简易无繁的态度 使西汉的婚姻风尚比较开放 婚姻的禁网 亦比较疏阔 婚姻缔结时所受等级观念的影响较小 而此时 天下初定 礼仪多缺 儒家的封建纲常伦理等级秩序还未形成 体系 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贵贱贫富绳索 在西汉前中期还比 较少 这使得皇帝无所顾及 可以凭美色选取后妃 从而出现 了一大批出身微贱的佳丽 由至微而身至尊 造成了西汉前 中期后妃多自微贱之局 其次 西汉王朝建立初期 受楚风 楚俗的影响较深 社会风俗较为狂放不羁 西汉时期朝野上下 吟呕皆楚歌可为例证 秦时以文学征待博士的薛人叔孙通以儒 家礼法 起朝仪 刘邦要求 令易知 度吾所能行为之 7 2 1 叔孙通不得不向楚人的部分旧习俗妥协 而坚持儒家传统乐礼 原则的鲁生则被视作 真鄙儒也 不知时变 7 3 正因为西汉 时期统治者对儒家传统道德不屑一顾的态度和生活作风上的放 纵不羁 使这一时期人们不太注重妇女的贞操问题 从而出现 了连皇帝都不嫌娶再嫁之妇的现象 武帝时期 随着国力的强大和专制集权的加强 汉武帝开 始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儒学纲常学说得到充分的发展 曾在汉初 贾谊就提出严格封建等级制度 建立礼制的建议 接着董仲舒继续了贾谊的工作 他以天人为根据为封建等级制 度做了多方面的论证 他说 礼者 继天地 体阴阳 而慎主 客 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 而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 f 7 4 j 本着伦理政治一体化的儒家传统 逐渐形成了与封建专制主义 相适应的 三纲五常 的伦理体系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论证 了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的三纲 还制定 仁 义 礼 智 信 五常作为调整三纲关系的基本原则 由此可 见 这套伦理体系是以严格的封建等级制为基本内容 西汉后 期 刘向撰写了完整的 列女传 分母仪 贤明 仁智 贞顺 节义 辩通 孽嬖七章 从章名便可了解到西汉中期以后对女 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 虽然封建伦理纲常在汉代经汉儒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提倡 已初具雏形 但习俗观念的转变与礼法政策的更化之间总要滞 后一段时差 礼记 所载的各种妇礼多属道德规范 并不具备 法律约束的效力 西汉生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信号与系统试卷及答案
- 小米解锁l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交通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士兵军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书记员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
- 《新媒体营销》项目5 新媒体内容传播推广
- 2025年汽车基础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机组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集聚:模式与案例
- 催化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商法》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JJF 1033-202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血液透析的标准预防课件
- 全科规培:门诊SOAP病历考核模拟文档
- 《能源概论》课件
- 2023年湖南长沙湘江新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插花艺术与花艺课件
- CADCAM应用技术(CAXA2020)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仓库管理作业流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