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pdf_第1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pdf_第2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pdf_第3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pdf_第4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2014 北京高考理综题解析北京高考理综题解析 1 B 题干中两种生物的比较 细胞核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方式 细胞器 蓝藻 无 有 有氧呼吸 仅有核糖体 酵母菌 有 无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线粒体等多种 主要考查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蓝藻和酵母菌作为高中课本中常见的物种 其 特征需掌握 2 D 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 题干中很容易判断出身体所需的调节效果是减少散热 增加 产热 避免体温下降 A 选项是增加产热 B C 选项是减少散热 而 D 选项是通过体 液调节减少产热 如果对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从而增加产热 该知识点不熟悉 也可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 3 C 考查生物膜的选择通透性 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的常见物质有水分子 气体分子 2 O 2 CO等 甘油等 协助扩散的条件是需要载体但不耗能 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 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能量 图中展现的结果可以判断出所检测物质的过膜方式 人工膜仅有双层磷脂 无载体 2 O 2 CO 甘油透过两种膜无差别 可推理出是自 由扩散的方式 且分子越小 越易通过 2 H O通过生物膜速率比通过人工膜快 可分析 出生物膜上应该有 2 H O的载体 通过生物膜的速率是KNaCl 几乎不能透过人 工膜 说明生物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载体 对物质有选择透过性 4 C 考查种间关系 进化的相关内容 病毒严格寄生 病毒与兔子肯定是寄生关系 病毒与 兔子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双向选择的 强毒性病毒快速致死宿主后其本身也无法生存 而 中毒性病毒可使宿主存活一段时间 既有利于宿主的生存 也使病毒本身可存活更长时 间 因此 病毒与兔子通过这种寄生关系共同进化 兔子的抗病毒能力上升 病毒致死 性下降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5 A 考查必修基础实验和选修知识 温度是实验的关键因素 高中生物实验中除了标明低温 水浴加热等实验外 均在室温进行 B 选项需沸水浴 C 选项需在 37 的恒温培养箱中 培养 D 选项需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培养基 6 B 本题考查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 类似于 2010 年第 6 题 A 项中乙醇为易燃液体 B 项中硝酸为氧化剂 有腐蚀性 是腐蚀品 C 项中NaOH有腐蚀性 无氧化性 D 项中 HCl气体有腐蚀性 无氧化性 故答案选 B 7 D 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 金属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Al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保护 内部金属不被进一步氧化 K Na Fe均无此性质 故选 D 8 B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电源及电极反应 在燃料电池中 正极通入氧气 氧气得电子 发生 还原反应 故选 B 其余电池工作时均无需通入氧气 9 C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C 选项中 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电离产生的自由离 子有关 与是否通电无关 故不应在条件中写入 通电 本题选 C 10 A 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基本性质 A 选项中丙三醇是易溶于水 苯酚在常温下在水中溶 解度很小 1 氯丁烷难溶于水 故此溶解度顺序正确 B 选项中 3 HCOOCH 甲酸甲酯 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23 HCOOCH CH 甲酸乙酯 中有三种不同环境的H 原子 所以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的方法加以区分 C 选项中 23 Na CO与乙酸反应有气泡产 生 而乙酸乙酯与 23 Na CO溶液不反应 并且有分层现象 所以可以区分开 D 选项中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 而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钠与丙三 醇 故选项错误 本题选 A 11 A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与物质检验 A 选项中未反应的水蒸气同样可以使肥皂水冒出气泡 故不能验证气泡为Fe与水蒸气反应产生 B 选项中酚酞变红一定是试管中化学反应生成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了氨气 C 选项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试管中一定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D 选项中石 蜡油加热分解可以生成烯烃 而烯烃可以使得 2 Br的 4 CCl溶液褪色 故正确 本题选 A 12 C 本题考查有关 2222 2H O2H OO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和计算 A 选项中 06 min 生 成 2 O的量为22 4 mL 标况下 物质的量为0 001 mol 则消耗的 22 H O为0 002 mol 则以 22 H O表达的速率为 2 0 002 mol 0 01 L 6 min3 3 10 mol L min 故 A 正确 B 选项 随着浓度下降化学反应速率会变慢 所以69 min 阶段的速率必然小于 2 3 3 10mol L min 故 B 正确 C 选项 反应至6min时 剩余的 22 H O浓度为 0 40 010 002 0 010 2 mol L 故 C 错误 D 选项 由 C 中的计算结果 所消耗 的 22 H O为起始 22 H O量的一半 故分解50 正确 本题选 C 13 B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高 平均动能大 所以 A 错 B 对 内能由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 所以 C D 错 14 C 反应前质量为 12 mm 反应后质量为 3 m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2 Emc 可得放 出的能量为 2 123 mmm c 15 D 由图可知 2 3 两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 故 2 3 两点电势相等 16 A 带电粒子在均强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mv R qB a的半径大于b的半径 故 aabb ab a b m vm v R R q Bq B 因两粒子动量相等 aabb m v m v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故可以判断 ab qq 所以答案为 A 17 D 图 1 为机械波在0t 时的波形图像 a点处于最大振幅处 速度为 0 加速度最大 b 点位于平衡位置 速度最大 加速度为 0 故 A B 均错误 图 2 为某点振动图像 0t 时该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且即将向y轴负方向振动 根据波的 位移方向向右可知 b点的振动情况满足该图像 18 D 手与物体分离时的力学条件为 手与物体之间的压力0N 所以A错误 考虑物体的 加速度 Nmg a m 在加速阶段 显然Nmg 所以B错误 物体离开手后只受重力 加速度就是g 所以C错误 19 A 由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斜面越光滑小球越接近与O点等高的位置 所以当斜面光滑的时 候小球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20 B 根据已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一侧 再由于折射率1n 所以入射角和折 射角与发现的夹角相等 故选 B 21 1 根据UEIr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 需要测出多组对应的路端电压U和干路 电流I 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影响会造成实验误差 电源内阻较小 所以电流 表分压影响较大 因此应选择甲电路 2 B C 3 略 4 1 5VE 0 83r 5 电源输出功率PUI EU U r 2 1E UU rr PU图象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 应选 C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22 设AB 质量为m 1 A 沿光滑弧面下滑 仅有重力做功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 1 1 0 2 mgRmv 1 22m svgR 2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12 2mvmv 21 1 1m s 2 vv 3 AB碰后到停下来的过程中 仅有滑动摩檫力f做负功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 2 1 02 2 2 fLm v fmg 可得 0 25mL 23 1 在北极地面称量时 物体因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为0 0 2 Mm FG R a 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时 物体因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为0 1 2 GMm F Rh 故 2 1 2 0 FR F Rh 当1 0 hR 时 2 1 2 0 0 98 1 01 FR F R b 在赤道地面称量时 物体因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为 2 2 FmR T 向 万有引力与弹簧秤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即 2 2 2 2 Mm GFmR RT 2 2 2 2 Mm FGmR RT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2 23 2 2 0 2 2 4 11 mR FRT GMm FGMT R 2 对现实地球与太阳 设地球质量为m 太阳质量为M 太阳密度为 则有 2 2 2 Mm Gmr rT 3 2 r T GM 其中 3 S 4 3 MR T即为地球公转周期 1 年 对 设想地球 系统 设地球质量为 m 太阳质量为 M 太阳半径为 S R 则有 2 2 2 M m Gm r rT 3 2 r T GM 其中 3 S 4 3 MR 3 3 1 TrGM TrGM 即 设想地球 的公转周期与现实地球一样 设想地球 的 1 年仍为 1 年 24 电动势 EBLv 电流 E I R 对MN 22 B L v FBIL R 做功 222 B L v WFv tt R 电能 222 BLvB L v WEI tBLvtt RR 电 热量 2 222 2 BLvB L v QI R tR tt RR 故WWQ 电 设面积为S 单个电子的电量为e 电子速率为v 电子密度为n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e e n S vt eQ In e S v tt 电子体密度 A m N n SL 电流 A A m N N ev m IneSveSv SLL 解得 5 7 8 10 m s A IL v N em 建立模型 自由电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 电子沿金属棒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与金 属离子碰后速度变为零 然后再加速运动 电子的 vt图如图所示 v指沿着 杆的速度 根据动量定理 m v f t 且 evB va tt m 代入得 fevB 25 1 3 丁二烯 a b 6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或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的基本命名 反应类型 信息反应的迁移应用以及同分异构体 顺 反异构和异构体书写 对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试题整体难度中等 1 考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 需要注意注明两个 碳碳双键 的位置 答案是 1 3 丁二烯 2 考查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学生需熟练掌握发生加聚和缩聚反应的官能团种类 碳碳双 键只能发生加聚反应 这道题实际上发生的是碳碳双键的 1 4 加聚 答案选 a 3 考查同分异构体中的顺反异构 顺式 指碳碳双键上较大的基团在同侧的结构 通过 直接观察 a b c 三个分子的结构即可判断出 a 分子为反式结构 b 分子为反式结构 c 物质不存在顺反异构 故正确答案为 b 4 考查对有机信息反应的迁移应用 由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 可推出分子式为 812 C H 结合信息 可知A由两个 1 3 丁二烯分子合成而成 其中一个分子只用了一个 碳碳双键 方程式为 根据信息ii可知 碳碳双键 被氧化处理后断键变成醛基CHO 可推出B物质结 构为 2 22 CHO CHCH CHO CH CH HO 也可以从 M 物质倒推 只需将 2 CH OH倒推成CHO C物质 为甲醛HCHO 因此1molB物质发生加成消耗 2 3molH 质量为6g 5 考查有机基本反应的灵活应用 此问有一定难度 结合教材中酚醛树脂反应的变形双 酚A反应的结构变化特点 结合N的分子式中碳的数目可知 N是由 1 分子HCHO和 两个生成 所以 化学方程式为 6 考查有机分子同分异构体 由B和C物质分别为 2 22 CHO CHCH CHO CH CH HO 和HCHO 逆推将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CHO变成CH 即为 2 22 CH CHCH CH CH CH CH 和 2 CH 其中两个双键结合成环 另两 个双键结合成端烯 经排列组合可得三个物质 其中一个为A 另外两个物质分别 为和 26 1 322 4NHO4NO6H O 2 21 pp p2 p1 减小 3 A 24223 2N OO2H O4HNO 4 3 NH 根据阴 阳两极得失电子守恒 产生的 4 NH 与 3 NO 物质的量之比为3 5 所以应该补充 3 NH 解析 本题是无机化学综合题 综合考察了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 第 1 题为直接送分 题 考察了学生对于课本中氨的催化氧化 第 2 题考察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平衡常 数 22 2NOO2NO 压强越大 平衡正向移动 NO的转化率增大 通过曲线 可以 看出 随着温度的升高 NO的转化率降低 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 平 衡常数K减小 第 3 题考察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NO化合为 24 N O放热 物质的气 态时能量更高 第 4 题考察电化学 考察电解NO制备 43 NH NO的原理 通过图示可以 看出 在阴极NO转化成 4 NH 在阳极NO转化为 3 NO 根据阴阳两极得失电子守恒 产生的 4 NH 与 3 NO 物质的量之比为3 5 所以应该补充 3 NH 27 1 2 CO 2 SO 2 O 342 Fe O3SO 2 22224 H OSO H SO 10 0 vy x 3 除去 2 SO并检验 2 SO是否除净 2 CO吸收瓶吸收前后的质量差 解析 本题通过测定钢材中硫 碳的含量考查了硫 碳氧化物的反应与性质 1 题干部分已告知在高温下钢样中碳 硫转化为 2 CO 2 SO 那么通过装置A生 成的气体必然含有 2 CO 2 SO 同时注意未反应完的 2 O也存在于气体a中 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反应物为FeS与 2 O 产物未知 那么 对于FeS中的硫必然转化为 2 SO 题干已告知 问题可能存在于FeS中亚铁的氧化产物 是什么 仔细观察反应物你会发现是3 FeS与 2 5 O 系数已告知 那么产物中的 2 SO就 是 3 个 另外一种产物我们根据原子守恒就能得到为 34 Fe O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2 题目测定S的方法为滴定法 且在第 问中也提到用NaOH滴定生成的 24 H SO 相当于告诉了我们 中氧化产物为 24 H SO 原因为 22 H O具有氧化性 将还原性的 2 SO氧 化为 24 H SO 方程式为 22224 H OSO H SO 若消耗1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 那么消耗V 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 的质量为V y克 钢样的质量x 那么钢中硫的质量分数就等于硫的含量除以钢样质量 即为100vy x 3 要测定钢样中碳的含量 题目中采用测生成 2 CO质量的方法 所以应先把 2 SO除 去并检验是否除尽 2 MnO为除去 2 SO 227 K Cr O 227 K Cr O浓 24 H SO检验是否除尽 2 CO是通过 2 CO吸收瓶进行吸收的 那么我们知道了 2 CO吸收瓶吸收 2 CO后质量 的增加 也就可以计算钢样中碳的含量了 28 1 溶液变为红色 2 23 2 Cl2Fe2Cl2Fe 3 还原 4 0 2mol L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在aVc 时 Cl 放电 在cVb 时 2 Fe 放电 解析 本题通过 2 FeCl溶液的电解过程中分析放电顺序为载体 考察了学生对元素性 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 题干中控制电解电压 在电解过程之中 随电解电压降低 阳极产物先是同时有 3 Fe 和 2 Cl 电压下降后只能检测到 3 Fe 不能检测到 2 Cl 降到一定水平后 阳极就不再能检 测到氧化产物 这一现象的递变符合我们对 3 Fe 和 2 Cl氧化性的认识 而探究也就从此 开始 1 提问对于用KSCN检验出 3 Fe 的现象 这显然是溶液变为红色 想必多数同学可以直接 答出 2 本问开始探究三价铁产生的原因 Cl 在电解时会向阳极移动 因此在阳极得到的放电 产物中有 2 Cl比较符合一般推测 若 2 Cl生成后 将溶液中 2 Fe 氧化 可以是三价铁的来 源之一 这一离子方程式并不困难 为 23 2 Cl2Fe2Cl2Fe 3 当检测不到 2 Cl生成时 3 Fe 的生成则可能是由于 2 Fe 直接在阳极放电 这是基于其还 原性 到此为止 三个问题都是电化学载体下常见的考察点 元素性质 离子检验 氧化还原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方程式的书写 电极反应性与氧化还原相结合 并无太大困难 4 为了确定三价铁的具体生成原因 本题开始对NaCl进行对照实验 考虑到实验考查 的是Cl 是否会在avb 时放电 因此应保持Cl 与之前 2 0 1mol L FeCl溶液中等浓度 因而NaCl的浓度应是0 2mol L 本问考察 2 Cl的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是较为方便的选择 经过两个实验的对比 II 中avb 时 2 FeCl电解产物有 3 Fe 无 2 Cl IV 及 V 中 avc 时NaCl电解产物有 2 Cl cvb 时NaCl电解产物无 2 Cl 因此可知vc 时 阳极Cl 可能放电 两相对比 可知 cvb 时 2 FeCl电解产物中的 3 Fe 应是由 2 Fe 阳 极放电得到 而avc 时 则应当同时存在 i 2 Fe 直接放电和 ii Cl 放电后其产物 2 Cl 将溶液中 2 Fe 氧化为 3 Fe 两个过程 29 1 信息 2 空气 氧气 防止杂菌污染 茎芽尖端 3 促进 4 细胞长度 体积 增加细胞数量和促进细胞生长 5 3 6 18 协同作用 6 内源激素 解析 该题主要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实验的分析 主要涉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 论的得出 1 为基础知识的考查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对 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调节作用 的微量有机物 所以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信息分子 2 用滤膜封口主要是为了防止环境中的各种细菌进入污染培养物 但不能完全密闭是因 为茎芽细胞需要进行有氧呼吸 3 分析图 2 数据可知 GA3和 IAA 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 4 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 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由信息得知 抑制 DNA 复制也就是抑制细胞分裂并未完全抑制 GA3对茎芽伸长生长的诱导作用 所有 GA3对茎芽伸 长生长的影响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促进细胞生长 5 根据题中实验结果的数据可计算 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 GA3单独处理的倍数是 13 0 4 0 6 5 4 0 3 6 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 IAA 单独处理的倍数是 13 0 4 0 4 5 4 0 18 30 1 四分体 同源 2 II 和 III 3 2 1 4 4 1 号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蓝 红 蓝红 无 5 交换情况 乙 解析 该题综合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 PCR 技术与基因的连锁互换 是一道信息涵盖范 2014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1812 电话 010 82618899 围广 知识迁移要求高的试题 1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经过连续两次分裂 减 同源染色体分 离 减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最终形成四个单倍体花粉粒 2 PCR 过程中引物沿 5 3 方向延伸 选用引物 II 与 III 可获得其间一段 T DNA 与 A 基 因的复合片段 根据已知的 T DNA 与 A 基因序列与 PCR 扩增片段相比对便可寻找到插入 的位点 3 亲本为 AaBB AAbb 它们的配子分别为 AB aB 与 Ab 故 F1有 AABb 与 AaBb 两 种基因型 F2中 bb 的概率为 1 4 4 由图可知 F1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 故丙的出现是因为 F1第 1 号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的原因 当丙的花粉母细胞发生交换时 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基因型分别为 aC b aR b a CR b ab 颜色分别为蓝色 红色 蓝红 紫 色与无色 之所以选择 bb 纯合子 也是为了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特点 这样可以观察到来自一 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都在一起 由此根据四个花粉粒的颜色判断 C 与 R 位点之间的 交换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