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南北朝文学史料述论.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南北朝文学史料述论.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南北朝文学史料述论.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 论文作者签名: 亟兰鳖日期:垃丛:生上6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f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特r 论文作者签名:垒! :坚导师签名;日期:迎:生矽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南北朝的文学史科,穆克宏先生在他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 一书中 有全面,系统的论述但穆先生更多地是介绍南北朝以后,人们对南北朝文学史 科的整理和研究成果,丽对南北朝时期原生态的文学史料的著录较为粗略为此, 本文试图从南北朝原生态的文学史料入手,分析南北朝文学史料的最初状态以及 形成该状态的原因,并对南北朝文学史料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期给读者和研究者 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将南北朝文学史料分为作家传记史科、文学作品史料和文学理论批评史 料三部分共四章,十节,四万余字 第一章主要论述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南北朝的作家传记史料,与前代相比 更为丰富,呈现出兴盛的局面主要表现是这个时期的作家传记史料有多种不同 的存在类型南北朝作家传记史科的兴盛与当时作家地位的提高、传记创作观念 的发展以及史学文学地位的确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形成 了自己的特点:在内容上更多地侧重对传主文学方面的论述。带有很大的轶事性 和虚诞性;在形式上呈现出语言骈俪化的倾向等 第二章主要论述南北朝文学作品史料中的别集本章首先指出别集起源于西 汉刘向、刘歆父子受诏整理图书时,分析了南北朝别集兴盛的主要原因:文学观 念的进步、文学地位的提高、文学创作的繁荣以及当时人们很注意对文学作品的 保存和整理等其次论述了南北朝别集的存在形态,总结了其不同的辑结类型: 自编和他编,着重分析了他编的诸多情况最后探讨了南北朝别集的特点:数量 多( 包括帝王剐集) 、类型丰富多样,而且又有具体细致明确的记录,凸显出成熟 期别集的特点 第三章主要论述南北朝文学作品史料中的总集及小说和散文史料总集部分 主要分析了总集的起源、南北朝总集的编撰背景及特点本章认为诗经) 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总集关于南北朝总集的编撰背景,本章涉及到三个方面:作家作 品的日益增多和别集的大量涌现、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观念的影响、文坛上思想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活跃和各种文艺思潮的发展较量南北朝总集在数量、种类上超过前代,在编 纂上采用。以类相从”的体例,在编辑思想上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觉意识,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小说和散文史料部分,主要分析了它们不同的存在类型,并 对南北朝人们对小说、散文的认识和整理作了简单介绍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史料认为:南北朝文学创作的繁荣、 思想的空前活跃和解放、齐粱文坛上复古新变两种思潮的斗争以及魏晋时期的文 学理论批评的成就等,共同促成了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史料的繁荣南北朝文学 理论批评史料有三种存在类型:文学理论批评专著( 如文心雕龙 和诗品) ) 、 文学总集中的文学理论批评史料和单篇论文形式的文学理论批评史料,并对各种 存在类型的特点作了论述 2 关键词:南北朝文学史料作家传记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批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st ot h eb i s t 优蜘a l 口i a l so ft h e $ o u t l l e ma n dn o r t h e r ni y n a s 6 瞄,m rm u k e h o n gh 船m a d ea 伽衄p f 曲螂戚v e s y s t e m a t i cs t a l 锄蹦lh o w e v e r , m rm um o s t l y i n :乜o d l | c e st h ea e l l i e v e m e n t so fe o l l e c t i o n 觚d 醒翱鞠r c ho f t l 豫p e o p l ea j k t h es o u t h e m a n dn o r t h e r nd = y s t i 鹤s o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a t t e m p t st ob e g i nf r o mt h eo r i g i n a l , h i s t o r i c a l 嫩t e r i a l so f l i t e n d t a r eo f t h e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m s t i e st oa n a l y s et h e i r o r i g i 删e x i s t e n c e sa n dt h ec a u s 豁a n dt 0d i s c u s st h e i rc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s ot h a ti tc a ng i v e r o 眦l e l ss o m ei e 矗髫朗宅s m w h o l et h e s i sc o n t e n t s3p a r t s :t l l c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o fw r i t e r s b i o g r a p h y ,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n 场眠= r i a l so ff i t e r a r yw o r k sa n dt h ek i s t o r i e a l l a t e 耐o d so ft h et l 璩。髓啦c a l c r i t i c i s mo fl i t e r a t u r e ;a l m “锄o u m st o4c b a p 帕强1 0s 硎o n s l n o r et h a n4 0 ,0 0 0 ,0 f d s c h a p t e r ld c s c r i b e st h e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o f w r i t e r s b i o g r a p h y , w h i c h d e m o 蝴t e st ob em o r ea b u n d a n tc o m p a r e d 、i mf o r m e r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i th a sv 出- i o u s t y p 骼o fe x i s t e n c e1 0d i s p l a y , w b i c hh 觞d o s er e l a t i o n sw i t h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w r i t e r s s t 翻m 文e t c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n 璩硎a l so fw r i t e r s b i o g r a p h yo ft h es o u t h e r n 锄dn 删h e m d = 删嚣h 鼬f o r m e di t so w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l a y i n gn l o l l ee m p b 雒i so nt h el i t e r a r y i n c l i n a t i o ni nc o n t e i i le t c c h a p t e r2d e s c r i b e st h ec o l l e c t e dw o r k so f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m a t e r i a l so f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f i r s t , p o i n t i n go u ti t so r i g i n 卸da n a i y s i l l gt h e 肌| i nr e a 璐 o fi t sp r o s p e f i t y ;s e c o n d , d e s c r i b i n gi t ss h a p 酷o fe , d s t e n c e 柚d 蛐唧曲御i z i i l gi t s 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t a k e nf o r m ;t h i r d , p r o b i n gi n t oi t sc h 啪c t c r i s t i c s :i nl a r g eq u a n t i t y ( i n c l u d i n ge m p e r o r sc o l l e c t e dw o r k s ) ,t h et y p ei sr i c ha n dv a r i e d ,e t c c h a p t e r3 d e s c i - i b e s 妞g e n e r a le d l l e e t i o m n o v e l sa n dp r o s e so f t h eh i s t o r i e a lm a t e r i a l so fl i t e r a r y w o r k s mp a no ft h eg e n e r a lc o l l e c t i o n sa n a l y s e si t so r i g m , c o m p i l i n gb a c k g r o u n d s 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mp a no ft h en o v e l sa n dp r o s e sa n a l y s e st h e i rd i 彘删t y p e so f c ) 【i 蹴瞬m a i n j y c h a p t e r4d e r i b e st h eh i s t o i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o f t h el b 鲫柳c a le r i t i e i 锄 o fl i t e :咖 u 坤f i r s t , i td i u s s 髓t h e u s 龉o fi _ t sp r o s p e f 蚵:t h ep r o s p e r i t yo fl i t e :瞌r y 口土i o n s ,t h ea c t i v e n e s so f t h o u g h t s ,e t c s e c o n d , i ta n a l y s e st h et h r e ek i n d so f i t st y p c s o fe x i s t e n c e :t h em o 掣a p h so f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c r i t i c i s mo fl i t e 期士i l 托,e t c a n di t d e s c r i b e st h ec h 却息d 蟹r i s 吐c so f t h et h r e et y p e s k e y o r d l :s o m h e m 衄dn o t h e m 功m a s i e s ,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o f l i t e r a t 啪e , w r i t e r s b i o g r a p h y 1 i t e r a r yw o r k s , t h e 凹e t i c a lc r i t i c i s mo f l i t e r a t m e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刖蟊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已经出版了一些著作,如:潘树广先生主编的中 国文学史料学 ( 黄山书社。1 9 9 2 年出版) ,徐有富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史 料学 ( 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出版) ,陶敏、李一飞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史料 学 ( 中华书局,2 0 0 1 年出版) 和穆克宏先生编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 ( 中 华书局,1 9 9 7 年出版) 等潘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料学 分。史源论”、“检 索方法论”、。鉴别方法论”、。文学史料分论”,“编纂方法论”和。现代技术应用 论”六部分徐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 分。文学史料类型”、。文学 史科鉴定”,。文学史科整理”和。文学史料检索”四部分这两本著作都是通论 性质的,在论述过程中虽然也涉及到南北朝文学史料,但内容比较少,也不很具 体穆克宏先生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 是目前唯一一部具体、系统、全 面地介绍南北朝文学史料的著作全书。南北朝文学史料”部分,分南朝文学史 料、北朝文学史料,南北朝乐府民歌史料、小说史料和文学理论批评史科几个部 分各节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作家的史料。一是关于作品的史料 作家史料部分主要是对作家生平事迹的简略叙述,作品史料部分包括历代书目对 作家作品的著录情况、版本情况以及对研究著作的介绍等,所论较为翔实、完备, 而且在介绍文学作品史科时还加入了作者自己的评论在里面,给读者和研究者提 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该书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把文学作品史料中的文学 总集文选) 列入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史料) 一编中,而没有单列总集部 分虽然文选) 包含有丰富的文学理论批评史科,但它首先是作为一部文学作 品总集而存在的。又如,对南北朝时期原生态文学史料的著录较为租略笔者在 穆克宏先生论述的基础上对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史科进行了进一步搜集并加以整 理,试着将南北朝时期的原生态文学史料,分为作家传记史料、文学作品史料( 包 括作家别集、文学总集以及除别集、总集之外的其他作品史料) 和文学理论批评 史料三部分来进行论述,希望能够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诗歌、骈文、散文、小说、 文学理论批评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此丰富了这个时期的文学史料 南北朝文学在魏晋文学自觉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的时代i 癌着文 学自觉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学独立地位的最终确立,人们对文学的重视,提高到了 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作家的地位也显著提高,有关作家的传记史料也随之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大量产生由于文学地位的提高,文学创作日趋繁盛,文学作品日益增多,文人 将作品辑结成集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作家别集大量涌现作家别集的大量 涌现又推动了文学总集的编纂南北朝时期产生的文学总集很多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文选和玉台新咏 是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两部总集其他文学作品史 料如小说、散文等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它们同作家别集、文学总集一并构成 了南北朝时期丰富的文学作品史料另外,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取得了很 大的成就,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专门论述文学理论批评的单篇论文,而且出 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 和钟蝾的诗品 等文学理论批评巨著,代表了南北朝 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高成就 总起来说,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史料( 包括作家传记史料、文学作品史科和文 学理论批评史科等) 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了各自繁瘟的局面并形成了各自 不同的特点,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基础南北朝以后,人们对南北朝文学史 科不断发掘整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时问和论文篇幅关系,本文仅限于 探讨南北朝文学史料的最初状态与特点,论述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对南北朝文学史 料的认识和整理 本文的写作方法:首先,本文是立足于史料角度对南北朝文学史料展开论述 的。从搜集材料烈写作的整个过程。都力求做烈广泛而全面地占有第一手资科, 文中所用资料大都为当时史书等著作中的原始资料因为:一方面,第一手资料 相对来说比较可靠,它们本身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广泛而全 面地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使文章的建构有一个基本的依托,并为文章的具体论 述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本文在大量采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以 整理、分析与归纳广泛而全面地占有第一手资料是论文的基础,对资料的整理 与辨识是论文的关键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占有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辨伪、去伪、 存精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南北朝文学史科不同的存 在类型及特点,使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文章在具体论述 过程中采用了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南北朝的文学史料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很大程 度上是相对于前代文学史料而言的,它对魏晋时期的文学史料有继承的一面,更 有发展的一面本文力图通过将南北朝文学史料同魏晋文学史料进行一定的比较 分析,凸显出南北朝文学史料的独特风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作家传记史料 第一节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的兴盛和原因 ( 一) 作家传记史料在南北朝的兴盛 作家传记,顾名思义,即是指有关作家生平事迹等方面的记传,是广泛意义 上人物传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人物传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四库全书总目 卷五十七史 部传记类序) 云:。纪事始者,称传记始黄帝,此道家野言也究厥本源,则 晏子春秋 是即家传,孔予三朝记 其记之权舆乎o 相对于人物传记而言, 作家传记的起源则比较晚到西汉司马迁创作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 传体史著史记 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传记才产生司马迁的史记 包括十二。本 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其中的。本纪”、“世家。 和。列传”都是人物传记这些人物传记中保存有相当珍贵的作家传记史料,如 屈原列传 等- 作家传记自西汉兴起以后,到魏晋时期得到长足发展由于魏晋时期特殊的 社会历史条件和当时文学地位的显著提高,作家在当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 作家立传也逐渐发展起来这个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专门为作家立传的著作文 士传) 文士传 实际上与后世正史中出现的文苑传) 和文学传 相似,可 以看作是文苑传 或文学传 的前身魏晋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正史以外的 传记:杂传尤其是这个时期。别传”的大量产生,直接构成了魏晋时期作家传 记史料的发展,如嵇康别传。等本身就是作家传记,丰富了作家传记资料 南北朝时期,作家传记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繁荣的局面这个时期的史 著大量涌现,而且随着文学及作家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正史中往往安持文苑传 或文学传) 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立文苑传 始,后世史书家多因袭沿 用此外,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以各种形态存在的作家传记它们同这个时期正 史中的文苑传 和文学传 一起,共同构成了南北朝作家传记的繁荣,促成 四库全书总目 t 永珞等撰中华书局1 9 6 5 年第l 版 参见史记 ,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 9 8 6 年第1 版 世说新语 刘孝标注引见世说新语笺琉 ,余毫锟笺琉,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上海古籍出 版社1 9 9 3 年第l 版。第埔、6 0 7 ,6 5 1 页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兴盛的局面 南北朝的作家传记史料呈现出兴盛的局面,其具体表现是: 第一,南北朝时期的正史中保存有这个时期作家传记的丰富资科,尤其是正 史安排的文学传 或文苑传 南北朝时期的正史南齐书) ( 卷五十二) 梁 书,( 卷四十九、五十) 、陈书 ( 卷三十四) 、南史( 卷七十二) 皆设文学传 , 魏书) ( 卷八十五) 、北齐书( 卷四十五) 、北史( 卷八十三) 则皆设文苑 传) 只有宋书和周书未立文学传或文苑传,但重要作家都有传记,并且 宋书 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论) 和周书卷四十王褒、庚信传论 实际上 是文学传论或文苑传论的变体,这些都是了解南北朝时期作家传记的主要资料o 第二,传录体。文章志”一类文学专科目录及其他目录学著作中保存有作家 传记的宝贵资料。文章志”一类汇集诸家作品篇目的文学专科目录在晋至南朝间 产生并兴盛,形成了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繁荣局面晋代苟勖的文章叙录, 是。文章恚。的开端,隋书 卷三十三经籍志二史部簿录类) 著录为杂 撰文章家集叙十卷,o 并载作家事迹同时或稍晚的挚虞撰集古今文章,类聚区 分为文章流别集) 隋书) 卷三十五经籍志四集部总集类) 著录;文章 流别集) 四十一卷,注云:。粱六十卷,志二卷,论二卷”又文章流别志、论 二卷卷三十三史部簿录类) 著录:文章志 四卷文章志 久佚,但三 国志 裴松之注,世说新语 刘孝标注、文选 李善注等都保存了许多佚文 如三国志 卷十九魏志陈思王传) 裴松之注引挚虞文章志) 说:。刘季绪 名修,刘表子官至东安太守著诗、赋、颂六篇”。可见,文章志 是既著录 作者文章,又有作者生平提要的传录体式文学目录,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物传记 南北朝( 主要是南朝) 产生的。文章志”,据隋书) 卷三十三经籍志二) 记载, 有;南朝宋傅亮续文章志 二卷、南朝宋明帝晋江左文章志) 三卷、南朝粱沈 约宋世文章志 二卷据陈述补南齐书艺文志) 卷二史部目录类) 记载, 南朝宋丘灵鞠撰有江左文章录序 。又据清代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 卷八记 载,南朝宋邱渊之撰有文章录又有文章志 ,撰者亡o 这些著述虽然今均 亡佚,但从群书所引的佚文可以推断,它们的基本做法、提要体制与挚虞的文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 _ - _ _ _ _ _ _ _ _ _ _ - _ - 。_ 。_ _ _ _ _ _ _ _ 。_ 一 。 南齐书) 萧子星撰,中华书局1 9 7 2 年第1 版;粱书蠕思廉撰。中华书局1 9 7 3 年第1 版;陈书 撬恩廉撰,中华书扁1 9 7 2 年第1 版l 南史 李廷搿曩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1 版;奠书 ,魏收曩,中 华书局i 州年第1 版;a 粥 ,季百药曩,中华书局1 9 7 2 年第lj 瓦( - t 匕史 李廷寿曩,中华书局1 9 7 4 年 第1 束栅,珏爆中华书局1 9 t 4 年第l 眠调韵,锏喇荸品中华书局1 9 1 1 年第l 舨 隋书h 魏征等曩,中华书局1 9 7 3 年第l 敝 三国志 ,陈寿撰,中华书局1 9 8 2 年第l 版 二十五史朴编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辑。中华书局1 9 5 5 年第1 敝 同 7 山东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章志一脉相承南朝齐王俭撰七志 ,其所收各书均撰有提要,提要的体制也 完全承袭了自挚虞以来文章志 的传录体做法。隋书经籍志二总序 称七 志 。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o ,这。传”就是一种侧重作者 生平的提要。相当予传录体的叙录七志 传录体提要是晋宋以来。文章恚”传 记作者、评论著作做法的延续和发展由此可见,南北朝( 主要是南朝) 时期产 生的传录体。文章志系列及有关的目录学著作( 主要指王俭七志) 中保存了 这个时期作家传记的宝贵资料。 第三,南北朝时期的作家传记以单篇形式存在居多单篇杂传,或称为散传, 一般为个人传记 南北朝时期这种单篇的个人传记存在类型之一就是自传自传,就是自己给 自己写传记自传的名称有时称。自记一、。自叙”,也有的称之为“自述”、。自序 南北朝时期的作家自传,严可均全粱文 卷二十三收有南朝粱萧子显自序) , 卷三十九有梁江淹的自序传 ,卷六十五有梁王筠的自序 o 又。南朝粱作家 刘孝标和陈江总也撰有自序 ,分别见粱书 卷五十文学传刘峻传 和南 史) 卷三十六江总传) 另外。除了以上明确以。自序”、“自序传”命名的自传 外,有些作家作品中的传记史料,如颜之推观我生赋 和庚信哀江南赋 o 等 都有自叙传的性质,也可以被看作是。自传”类型的作家个人传记自传作品是 自己撰写自己的人生经历,能够真实地反映传主的丰富人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南北朝时期单篇的作家个人传记存在类型之二是他传他传,就是作者为他 人撰写的传记他传还有。别传”,“外传”等多种名称南北朝时期的作家他传 主要有:梁简文帝撰写的昭明太子传 南史 卷八粱简文纪) 云:。所著昭 明太子传 五卷,诸王传 三十卷”严可均全梁文卷八有梁简文帝的上 昭明太子集、别传等表) 又,严可均的全梁文 卷五十二有王僧孺的太常敬 子任府君传,( 任府君即任防) 毫无疑问,昭明太子萧统和任防都是当时重要的 作家此外还有李士谦传,崔廓撰北史 卷八十八隐逸传崔廓传 云: 。( 廓) 与赵郡李士谦为忘言友,时称崔、李士谦死,廓哭之恸,为之作传,输 之秘府。按北史 卷三十三李士谦传 云:。士谦平生时时为咏怀诗,辄毁 其本,不示人又尝论刑罚,遗文不具”可见,李士谦也称得上当时的一位作家, 李士谦传自然本身就是可贵的传记资料 南北朝时期单篇的作家个人传记存在类型之三是碑铭碑铭,又名碑传,是 见隋书,嚣三十三 全粱文 严可均辑冯瑞生审订商务印书馆1 9 年第l 版 见全隋文 番十三。严可均辑史建桥审订,商务印书馆1 9 年第1 版 见度予山集注 卷二,倪焉注许选民点技,中华书局1 9 8 0 年第1 版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 i i _ 一 古代石刻中的种,它为死者而立,为死者而传,碑石上记录者死者的生平事迹 碑铭包括墓志铭、神道碑,墓表等墓碑立于地上为碑,立于墓前或大道之侧叫 。神道碑0 或称。神道表”或。墓表”墓碑堙于地下的为墓志铬,或称。葬志一 。埋铭”等南北朝时期,为亲朋好友树碑立传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碑铭的写作也随之兴盛,尤其是墓恚铭的写作南史 卷三十三裴子野传 云:。及葬,湘东王为之墓志铭,陈于藏内邵陵王又立墓志,堙于羡道羡道 列志,自此始焉。”严可均全粱文卷十八有梁元帝的散骑常侍裴子野墓志 铭 另外,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墓铭( 尤其是墓志铭) 主要还有:谢庄司空何 尚之墓志,毋粱简文帝华阳陶先生墓志铭、仪同徐勉墓志铭 等o ,粱元帝黄 门侍郎刘孝绰墓志铭 、中书令庚肩吾墓志) 、太常卿陆佳墓志铭) 、隐居先生 陶弘景碑 o ,梁邵陵王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 巴沈约司徒谢黜墓志铭k 尚 书右仆射范云墓志铭 、太常卿任防墓志铭) o 等等以上所举碑及碑铭等的所记 传主都是当时重要的作家由于墓碑多为死者的子孙后代或亲朋好友为追悼死去 的亲人、朋友所撰写,故往往注重颂扬功德,有褒无贬,影响了碑铭的史料价值 但不管怎样,南北朝时期的碑铭仍然保存有作家传记不可替代的原始史料有些 史料还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并研究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南北朝时期的作家传记史料还见于当时出现的氏谱家传中家传,也 可称为家史,所谓。高门华胄,奕世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 贻厥后来”o ,也就是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外篇和州志列传总论) 中所说的。一 家之书”毋南北朝时期是势族极盛的时期,他们为了炫耀门第创作了大量的氏谱 家传这一时期产生的氏谱家传( 主要是家传) 中有不少保存有当时作家传记的 珍贵史料,如宋裴松之裴氏家传) 和梁裴子野续裴氏家传) 按南史) 卷三 十三裴子野传) 云:。子野少对集注丧服、续裴氏家传 各二卷”粱裴子 野续裴氏家传 是宋裴松之裴氏家传 的继续,裴氏家族中又有不少为当时 有名的作家,裴氏家传中保存的他们的个人传记。是当时作家传记的一种重要存 在类型又,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 卷一史部杂传类 著录有陈顾野王顾 氏谱传 十卷;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 卷七著录:范氏谱) ,卷亡,王僧 孺撰o 它们中也保存有作家传记的一些资料另外,根据隋书) 卷三十三经 见全束文眷三十五,严可均辑苑育新审定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第1 版 见全集文誊十三 且全凳文 誊十八 里全集文 鬈= 十 见全粱文,眷兰十 史通通释 眷十t 内篇杂述 ,刘知几曩,浦起龙并上海古籍出版挂1 9 7 8 年第1 版 o 文史运义校洼) 。章学诚著,藁瑛技洼中华书局1 9 8 5 年第1 版第6 6 8 页 均见二十五史补编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籍志二杂传类 记载,还有:粱信武记室明粲撰明氏世录六卷、王褒撰王 氏江左世家传 二十卷、姚氏撰i 周齐王家传 一卷虽然这些家传不可考其具 体情况,但可以推测它们可能记有作家传记的某些资料南北朝时期产生的这些 氏谱家传( 家史) 对有关祖上的情况、生卒年月日时、字号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记 载,所以在考有关作家世系和生卒等问题上,与国史、方志等传记作家相比,资 料更为可靠;同时又为我们研究南北朝时期氏族作家状况等提供了很多史料。 第五,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一系列“以类相从”的杂体传记中也保存有这个时 期作家传记的某些资料“以类相从。的杂体传记,一般为多人的合传,相对于单 篇的个人传记而言,可以称之为类传南北朝时期产生的类传种类非常多,考之 史籍,若按其所传人物类型划分,主要有以下类别:先贤人物传、隐逸人物传、 释民人物传、忠孝人物传、烈女人物传、列仙人物传等等尤其是当时产生的隐 逸人物传和释民人物传,如粱阮孝绪高隐传 、释慧皎高僧传 、裴子野众 僧传、周弘让的续高士传 等,保存了不少作家传记的重要史科 ( 二) 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兴盛的原因 南北朝时期的作家传记是当时人物传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家传记史料 的丰富自然离不开当时人物传记兴盛的大背景 首先,传记创作观念的发展变化和史学、文学独立地位的确立,导致了这一时 期史学著作及各种人物传记( 包括作家传记) 的大量产生中国自汉代以来,随 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 想,儒家的几部代表作诗 、书、礼 、易) 、春秋 被尊奉为“经典”随 着“经。的地位的确立,对。经。的阐述诠释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经学”由 此开始并日渐兴盛由于儒家“经学”统治了整个汉代的学术文化,各个不同的 学术门类都被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传记的写作由此也受其影响,在著述思想上一 直未能最终挣脱儒家。经学。的束缚前人讲到。传”或。传记”。往往总和4 经” 或。经学”联系在一起。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 卷三内篇传记中指出: 。古人文无定体,经史亦无分科春秋三家之传,各记所闻,依经起义,虽谓 之记可也经礼 二戴之记,各传其说,附经而行,虽谓之传可也。即使是汉 代司马迁的史记 ,其创作的最终目的也还是通过对人和事的传述而阐发以儒家 思想为支柱的道德伦理观念史记 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云:。先人有言; 自周公卒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 继春秋,本诗 、书 、礼 、乐) 之际? 意在斯乎l 意在斯乎l 小子何 见( h i 书 卷三十三经籍志二史部杂传类 著录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i i _ - _ _ _ - _ - _ -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_ _ -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 敢让焉。传记创作中的这种强烈的。拜经意识影响了以史传为主导的中国古 代传记作为一个独立学术门类的成立在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对各学 术门类所作的分类中,。文艺一。诸子靠、“诗赋。兵书。术数”、。方技”作为 不同的著述门类均已独立,而包括左传) 、战国策以及太史公司马迁一百三 十篇史传创作在内的历史著作,无论作为史学还是作为传记文学,都未能确立自 己的独立地位,而只是附于。文艺略”中的。春秋家”之内o 魏晋以降至南北朝, 儒家经学衰落,人们在传记创作方面的观念也产生了质的飞跃“传记”已经不再 仅是经学家“释经”的工具,也不再仅是少数史家借助人事来诠释正统的道德伦 理,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手段它已经成为许多人通过叙录人物来表达其个人 志向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有不少已经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儒家经学的束缚而逐步走 向独立自曹魏秘书郎郑驮将宫中藏书进行分类编订出新的目录中经 ,后苟勖 在此基础上编出晋文帝四部书目,又将史部从丙部上升为乙部,仅次于甲部五 经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各聚门徒,。江 左风俗,于斯为美”o 这四馆是按经,史、子、集来分的,汉书艺文志 中原 附于文艺春秋) 类的史传,和附于诗 类的文学,均已独立,与经子并驾齐 驱到梁代阮孝绪撰七录k 。记传”和。经典”地位相侔,并列为。录在七 录 。记传录”下,史部著述被分为: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铡、伪 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共计十二类o 阮氏的这一分类,为后来的 隋志 所本在阮氏那里,。杂传”第一次被用作传记类名;同时,它所代表的 各种不同形式的传记文学创作也第一次作为一项独立的著述门类,取得了与。国史” 同等的地位南北朝时期,不仅是秉承司马迁,班固的正史写作繁盛,各家不同体 制的历史著作,纷呈迭出,形成了我国古代史书著述的个高峰时期加上当时文 学的独立,人们对作家认识的提高,当时的史学著作自然保存有作家传记的丰富资 料同时,史传之外的杂体传记也大量涌现这些都与这一时期史学( 包括杂传) 、 文学独立地位的确立以及自魏晋以来传记创作观念的发展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九品中正制选举制的实行以及势族和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促使了 南北朝时期人物传记( 包括作家传记) 的大量涌现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基 本上,沿袭的是自曹魏起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各郡推选有 名望的人出任“中正”,。中正”负责评定散处各地的本州郡人物,依德行、才能 等将其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亦即九品,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这种选举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被选拔的人物 投书 ,班禺曩。中华书晨1 9 6 2 年第1 版 圆南史 卷二束奉纪中 参见阮孝绪七录序 后附七录目录,见全粱文 ( 下) 眷六十六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都要进行一番评论,并对其作出褒贬政治上的这种评论人物的要求,反映在史 学领域里则是褒贬人物的史学思想指导当时的史学创作,而这直接促使了编写人 物传记之风的盛行。九品中正制推行之后,随着世家豪族势力的迅速发展和门阀 制度的形成,各州郡的中正官便被一些豪族大姓所掌握他们出于家族利益的需 要,在品评人物时的标准主要是家世门第的高低,从而形成一种。下品无高门, 上品无贱族”国的状况而且,势族出身的人可以享受许多特权:入仕之年早于寒 族,起居车服异于寒族,不与庶族通婚等等这样,在门阀制度的控制下,寒人 求仕受到很大的阻碍。南北朝时期,即使是庶族偶然仕迸,也会受到排挤魏书 卷八十八窦瑗传 云:窦瑗任大宗正卿、卫将军等职,。宗室以其寒士,相与轻 之”北齐庶族赵隐任水部郎,。及文襄为尚书令摄选,沙汰诸曹郎,隐以地寒被 出为沧州别驾”又周书卷三十八吕思礼传) 记北周晋泰中,仆射司马子如 推荐庶族吕思礼为尚书二千石郎中,。寻以地寒被出”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此处仅举几例加以说明庶族与势族的重大差别,引发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 庶族寒人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同势族展开斗争以企图进入世家行列,从而得以分 享世家豪族的种种特权南北朝时期的史学领域获得极度发展的是以记述人物活 动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人物传记和与之关系密切的谱牒之学尤其是这个时期 出现了大量的氏谱和家传,而这正是势族和庶族矛盾斗争现象在史学领域的反映 一方面,世族为了炫耀门第,竭力为先辈树碑立传;另一方面,庶族也希冀通过 编写各种形式的人物传记以改变自己的出身并试图求名于后世 最后。传统的史官文化影响下的正史写作存在的某些局限以及南北朝独特的 人文氛围和社会思想的促发,是这一时期各种形式的人物传记( 包括作家传记) 大量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有着浓厚的史宫文化传统先秦以来撰史之风就很盛, 特别是司马迁撰成史记 ,班固创作汉书) ,为后世史学著述树立了榜样,同 时也积累了经验继之又出现了陈寿的三国志 和范晔的后汉书) ,这些都大 大激发了后世士人撰史的兴趣南北朝时期士人撰史受其影响就很大,出现了宋 书) 、南齐书 、魏书) 这样的传统正史虽然南北朝时期依先秦、秦汉制度私 撰史书的情况仍然存在,如范晔的后汉书) 和沈约的宋书 等都不是官修 但同时,南北朝时期的史书创作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政府干预的色彩,皇帝 令史官或私人修史开始出现沈约宋书虽不是官修,但是沈约奉命增删徐爱 之作而成,并且齐孝武帝亲自过问;萧子显作南齐书 之前是朝请得到梁武帝 的批准;魏收创作魏书 成,又被迫奉诏两度修改等o 这样,在官方监控下修 来书 眷九十四恩悻传, 分别见南史 卷五十七沈约传 、卷四十二萧子显传,北史 卷五十六t 魏收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成的正史,往往受官方的限制,修史之官为避免暴露统治者的黑暗面,大多黪恶 扬善而且很多民间史科正史也无法尽收,使得它们在史料方面仍有开拓的余 地与此同时,儒家经学在这个时期已经衰落,社会思潮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态势: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得到了发展,玄学风靡,佛教、佛学思想盛 行等等这样,那些不能参与正史写作或对正史有着这样那样不满、而对撰史又 有着浓厚兴趣的士人,在适时的氛围下就开始寻求另一种方式;创作野史杂传 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杂体传记,这些杂体传记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 地反映了传记作者的某些思想,加上传记作者又不受官方思想的束缚,所以这个 时期的杂体传记能够自由地叙写人生、描写社会,能较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的喜、 怒、哀、乐、情趣、志尚,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诸多矛盾而传统正史 的写作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封建政府的干预和官方思想的束缚, 已不能完全反映当时社会的诸多矛盾和思想状况大量的杂体传记的写作则顺应 时代潮流和社会思想发展状况,弥补了正史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南北朝作家传记 史料的兴盛同当时人们大量创作杂体传记是分不开的 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的丰富,兴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以上是其主要的原因 第二节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的特点 南北朝的作家传记史科,无论在其内容上,还是在其形式上,都有了自己显 著的特点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南北朝时期正史中所保存的作家传记史料,较前代更多地侧重对传主 文学方面的论述,尤其是正史中的文学传或文苑传 这是南北朝时期作家 传记史料在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这表现了南j e 朝时期史传的文学化倾向司 马迁的史记) 、班固的汉书及陈寿的三国恚 中的作家传记的传主身份, 并未被作为纯粹的文学家来看待,对传主的记述多不侧重在文学方面范晔的后 汉书 开创文苑传,但对传主文学方面的传述大多只在传末记录传主作品多少 篇o 范晔之后,这种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统史传中更为注重对传主文学方 面( 包括文学才能、文学创作、文学成就以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 的传述翻开 这个时期的史传。作者对传主的传述自始至终贯穿着文学的因素,从对传主幼聪 敏、少好学并善属文到创作文学作品、为时人所重、取得文学盛誉,再到著述多 少文集、行于时等,作者都作了详细的说明而且,作者在对传主的传述过程中 往往突出与传主关系密切的文学交( 友) 游活动如宋书 卷六十七谢灵运 后汉书 范晔撰。中华书局1 9 6 5 年第1 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_ - _ - i _ l - _ l _ i l _ _ _ i l _ - l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l _ - _ l _ _ _ l _ _ _ _ l l l i _ i - 传 云:。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颖川苟雍、泰山羊培之,以文 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又,宋书 卷五十八谢弘微传) 云: 。与族予灵运、瞻、晦、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常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 之乌衣之游一南齐书) 卷四十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 云:。子良少有清尚,礼 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迸集焉夏月客至,为设瓜饮 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又,南齐书 卷四十 七王融传) 云:“融文辞辩捷,尤善仓卒属缀,有所造作,援笔可待子良特相 友好,情分殊常”等等另外,南北朝时期大量。文章志”的出现也说明了这一 现象南北朝作家传记史料在内容上文学化倾向的特点,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更好 地认识并掌握这个时期文学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其二,南北朝的作家传记史料继承魏晋时期的传统,带有很大的轶事性和虚 诞性这是其在内容上的又一显著特点,尤其是这个时期保存在大量杂体传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