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竹 材物 理 力 学性 质 试 验 方 法 g s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t e s t i n g me t h o d s f o r p h y s i c a l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b a mb o o 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 竹 材物理力 学试材采集和试 样截取 试验方法 基本规定 试验方 7 洲 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胸高直径5 0 m m以上 竹壁厚度4 m m以上的片状无疵竹材节间小试样的物理力学 it质试验 2 试材采集和试条劈制 2 门试材采集 2 门 1 为获得某种竹材的基本性质 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竹子产区采集试材 对分布广的竹种 应按不 同气候 地理位置 土壤等自 然条件 分区采集 2 1 2 在采集区的竹林中 从胸高直径5 0 m m以上 不少于 1 0 0 株的样竹中 分散选取有代表性 成 熟 无缺陷的样竹不少于1 5 株 竹材成熟期以当地习俗为准 2 1 3 样竹伐倒前 在胸高部位以上标明北向标记 2 1 4 样竹伐倒后 记录胸径 枝下高及竹高 每株从离地约1 5 m的整竹节处 向上截取约2 0 m长 一段 在整竹节处截断作为试材 枝下高较低 胸径较小的竹种 可以从离地约1 0 m的整竹节处 向上 截取约2 0 m长一段 在整竹节处截断作为试材 试材应有明显编号 2 1 5 试材采伐后 应及时交运 以免变色 开裂 腐朽和虫蛀 2 2 试条劈制 2 2 门从每株约 2 m长的竹段中 选择无明显缺陷及竹青无损伤 节间长度在2 0 0 m m以上的两节竹 筒 靠下面的一节竹筒 按图1 在东 南 西 北方向分别劈制宽度为1 5 m m及3 0 m m的竹条各一根 宽 度为1 5 m m的竹条供制作干缩性 密度 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试样 宽度为3 0 m m的竹条 供制作 顺纹抗压 顺纹抗剪试样 靠上面的一节竹筒 按图2 在东 南 西 北方向分别劈制宽度为1 5 m m的竹 条各一根 供制作顺纹抗拉试样 如节间长度不足2 8 0 mm时 允许在试样端部6 0 m m长的夹持部位带 有竹节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5 一 1 2 一 0 8 批准1 9 9 6 一 0 7 一 0 1 实施 g b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图 1 千缩 密度 抗弯 顺纹抗压 顺纹抗剪试条劈制方法图2 顺纹抗拉试条劈制方法 2 2 2 制作干缩性试样用的试段 应浸泡于常温清水中至尺寸基本稳定后 方可制作试样 其他劈制后 的试条 应在室内疏堆气干 堆集时应竹黄朝下 并在最上层用重物适当加压 以防试条翘曲变形 2 2 3 试条气干后 置于温度为2 0 士2 c 相对湿度为6 5 土5 的环境中进行含水率调整 至质量达 到基本稳定 方可制作试样 3 试验方法荃本规定 3 1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3 1 1 除在试验方法中另有规定外 试样不允许有缺陷 试样相对的两个径面应平整并相互平行 两个 弦面保留竹青及竹黄原状 径面与端面应相互垂直 每个试样上必须清楚地写上编号 3 1 2 试样制作精度 除在各项试验方法中有具体要求外 试样长度允许误差为11 0 m m 宽度允许 误差为士0 5 m m 但在试样全长上宽度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0 2 m m 3 2 试样含水率的调整 用气干试条制作的试样 应置于温度为2 0 士2 0c 相对湿度6 5 士5 的恒温恒湿室或恒温恒湿箱 中 调整试样含水率约为1 2 对的平衡状态 如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2 0 士2 时 需相应降低或升高相对 湿度 以保证试样含水率为i 2 3 3 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应保持温度2 0 土2 c 相对湿度6 5 纬士5 如实验室不能保持这种环境时 经调整含水率后 的试样 应存放在密闭容器中 试验时才取出 3 4 试验设备的校正 试验机及其他精密计量仪器和测试量具 应按国家计量部门的检定规程定期检定 3 5 试验结果的计算 3 51 各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结果 均应按各项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公式计算 3 5 2 处理试验结果时 必须计算出下列各统计量 3 5 2 按式 1 求出算术平均值 s 巫 宁 一 1 式中 s 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二 每个 试祥的试验结果 试样的个数 3 5 2 2 按式 2 求出标准差 g b t 1 5 78 0 一 1 9 9 5 一 s 艺 z 一 z 刀 一1 式中 s 试验结果的标准差 15 2 3 按式 3 求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一一 s s 士 去 一 f 式中 s 试验结果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3 5 2 4 按式 4 求出变异系数 以百分率计 v 三x 1 0 0 式中 v 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 3 5 2 5 当置信水平为 9 5 时 按式 5 求出试验结果的准确指数 以百分率计 一 2 s 了 x 1 0 0 a 1 3 5 尸 试验结果的准确指数 2 6 按 0 9 5 的置信水平 p为 5 时 按式 6 求出试验所需最少试样数量 一 刀m l n一 v t p 式中 n 所需最少试样数 v 待测定性质的变异系数 t 结果可靠性指标 按 9 5 的置信水平取1 9 6 尸 试验结果的准确指数 取5 0 3 5 3 为近似估计试验所需试样最少数量 可利用下列竹材各主要性质的变异系数平均值 竹材性质变异系数 密度8 顺纹抗压强度1 3 抗弯强度1 5 抗弯弹性模量1 5 顺纹抗剪强度1 4 15 4 各项物理力学试验结果计算的修约应符合g b 8 1 7 0 k 数值修约规则 的规定 4 试验设备 4 1 试验机 4 1 1 根据不同的试验项目可分别采用最大荷载不大于5 0 0 0 n或 5 0 0 0 0 n的加荷范围 并应具有 gs r 1 5 7 8 0 一 1 9 9 5 球面滑动支座 4 1 2 示值误差不大于土1 0 本 2 能调节温度2 0 士2 c 相对湿度 士5 写的调温调湿机或调温调湿箱 4 3 夭平 准确至 0 0 1 g 4 4 百分表 准确至 0 1 m m 并应附有百分表架 4 5 游标卡尺 准确至0 1 m m 4 6 烘箱 应能保持 1 0 3 2 c 4 了 玻璃干燥器 称量瓶 4 8 秒表 5 竹材试验方法 5 门含水率的测定 5 1 1 原理 试样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全干试样质量之比 以百分率计 5 1 2 试样 在试条或物理力学试验后的试样上选取 附在试样表面上 的竹屑 碎片应清除干净 513 试验步骤 5 1 3 1 选取试样后立即称量 准确至 0 0 1 g 将结果填入附录a含水率测定记录表中 5 1 3 2 试样在烘箱内保持温度1 0 3 士2 c 烘至4 h 后 取 1 2 个试样进行试称 以后每隔2 h 试称 一次 至最后两次之差不大于0 0 0 2 g 时 即可认为达到全干 5 门 3 3 从烘箱中取出试样 放入装有干燥剂的玻璃干燥器内的称量瓶中 盖好称量瓶和干燥器盖 试 样冷却至室温后 自 称量瓶中取出称量 准确至 0 0 1 g 4 结果计算 试样含水率按式t 7 计算 准确至 l lo w m l止 二rn a x 冲r 1 0 0 t 7 w 试样含水率 试验时试样质量 g 试样全干时质量 9 干缩性的测定 1 中2 5式导 5 2 1 原理 含水率低子纤维饱和点的竹材 其尺寸和体积随含水率的降低而缩小 竹材从湿材到气干时或全干 时的尺寸 体积之差值 与湿材尺寸 体积之比 表示竹材气干时或全干时的线干缩性及体积干缩性口 5 2 2 试样 52 二 2 1 试条劈制 按22 条规定 5 2 2 2 在每一试条上截取一个试样 试样用饱和水分的湿材制作 尺寸为1 0 m mx1 0 m mx t m m 竹壁厚 不允许与密度的测定用同一个试样 5 2 2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按3 1 条规定 5 23 线千缩性测定 52 3 门试验步骤 5 23 1 1 在试样任一径面长度的中央 划一条垂直于竹青和竹黄面的直线 在靠近直线两端的竹青 g b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竹黄处 各划一圆点 并在竹黄面的中心位置划一圆点 用百分表测量装置 在试样上的圆点处分别测量 径向 弦向尺寸 填入附录b 干缩性测定记录表中 准确至 0 1 m m 5 2 3 1 2 试样在 3 2 条规定的环境中气干 1 0 天后 用 2 3 个试样试测弦向尺寸 然后每隔 2 天试 测一次 至连续两次试测结果之差不大于 0 2 m m时 即认为已达到气干 再按5 2 3 1 1 条测量试样 径向 弦向 尺寸 并称量试样质量 准确至 0 0 1 g 5 2 31 3 将试样放在烘箱中 按 5 1 3 2 5 1 3 3条规定进行烘干并称出试样全干时质量 按 5 2 3 1 1 5 2 11 4 5 2 3 2 5 2 3 2 1 条分别测量出径向和弦向尺寸 在测量过程中 试样如发生开裂或形状畸变时应予舍弃 结果计算 试样从湿材至全干时 径向或弦向的全干缩率 按式 8 计算 准确至 i l 一 l b 二 一x 1 0 0 j j 1 一 8 式中 b 试样径向或弦向的全干缩率 l 湿材试样径向或弦向靠竹青 竹黄处尺寸的均值 mm l o 试样全干时径向或弦向靠竹青 竹黄处尺寸的均值 mm 5 2 3 2 2 试样从湿材至气干时 径向或弦向的气千干缩率 按式 9 计算 准确至0 1 0 0 0 b lm 一 l x j m 1 0 0 9 式中 b 试样径向或弦向的气干干缩率 l 试样气干时径向或弦向靠竹青 竹黄处尺寸的均值 m m 5 2 3 2 3 根据试样气干和全干时的质量 按5 1 4 条规定 计算出试样气干时的含水率 以说明其变 化范围 5 2 4 体积干缩性测定 5 2 4 1 试验步骤 5 2 4 门 1 按 5 2 3 1 1 5 2 3 1 3 条进行试验 在试样任一横断面上的中部 划一条垂直于竹青 竹黄的直线 在靠近直线两端的竹青 竹黄处 各划一圆点 测出试样纵向湿材时 气干时 全干时的尺 寸 5 2 4 1 2 计算出试样湿材时 气干时 全干时的体积 5 2 4 2 结果计算 5 2 4 2 1 试样从湿材到全干时的体积全干缩率 按式 1 0 计算 准确至0 1 9 v m 二 一 v v x l o o 一 t o 式中 9 试样体积的全干缩率 v 试样湿材时的体积 mm v o 试样全干时的体积 m m 5 2 4 2 2 试样从湿材到气干时的体积干缩率 按式 1 1 计算 准确至 1 y0 g s t 1 5 7 8 0 一 1 9 95 3 0 一 v 二 一 v w v 义 1 0 0 1 1 式中 fl 试样体积的气干干缩率 v 试样气干时的体积 mm 5 3 密度的测定 5 3 气 原理 试样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求出竹材的密度 5 3 2 试样 5 3 2 1 试条劈制 按2 2 条规定 5 3 2 2 在每一试条上截取一个试样 试样尺寸为1 0 m mxl o m mx t m m 竹壁厚 不允许与干缩性 的测定用同一个试样 5 3 2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试样含水率的调整 分别按 3 1 条和 3 2 条规定 5 3 3 气干密度的测定 5 3 3 1 试验步骤 5 3 3 1 1 在气千试样的任一径面 端面的中央 各划一条垂直于竹青 竹黄面的直线 在靠近直线两 端的竹青 竹黄处各划一圆点 并在竹黄面的中心位置划一圆点 用百分表测量装置 在圆点处分别测出 试样径向 弦向 纵向 尺寸 准确至0 0 1 m m 称出 试样质量 准确至 0 0 1 g 将测试结果填入附录c密 度测定记录表中 5 3 3 1 2 按5 1 条将试样烘干 测定其含水率 5 3 3 1 3 测量试样全干时的径向 弦向 纵向尺寸 准确至 0 1 m m 5 13 2 结果计算 5 3 3 2 门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气干密度 按式 1 2 计算 准确至0 0 0 1 g c m 一 t 11 v 1 2 式中 p w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气干密度 g c m w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质量 9 v w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体积 c m 5 3 3 2 2 试样的体积干缩系数 按式 1 3 计算 准确至 0 0 1 k vw一 v v w x 1 0 0 二 1 3 式中 k 试样的体积干缩系数 认一 试 样 全 干 时 的 体 积 c m w 试样含水率 5 3 3 2 3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气干密度 按式 1 4 计算 准确至0 0 0 1 g c m o p 1 z p w e l 一 0 1 1 一k w 一1 2 一 4 一 一 1 4 式中 p i z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气干密度 g c m g a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试样含水率在 9 1 5 范围内按式 1 4 计算有效 5 3 4 全干密度的测定 5 3 4 试验步骤 5 34 1 1 按5 1 3 2 5 1 3 3 条 将试样烘干 称出试样全干时的质量 准确至 0 0 1 g 5 3 4 1 2 按照5 3 3 1 1 条 用百分表测量试样全干时的径向 弦向和纵向尺寸 准确至 0 l m m 5 3 4 2 结果计算 试样全干时的 密度 按式 1 5 计算 准确至0 0 0 1 g c m e 1 5 式中 po 试祥全干时的密度 g c m 试样全干时的质量 g 5 35 基本密度的测定 5 3 5 1 5 3 5 1 1 5 3 5 1 2 湿润状态 5 3 5 1 3 5 3 5 2 试验步骤 用饱和水分的试条制作试样 按照5 3 3 1 1 条 用百分表测量试样的径向 弦向和纵向尺寸 测量过程中 试样应保持 按5 1 3 2 5 1 3 3 条 将试样烘千 称出试样全干时质量 准确至 0 0 1 g 结果计算 试样的基本密度按式 1 6 计算 准确至 0 0 1 g c m 一m v 二 1 6 r 试 样的基 本密 度 b c m v u 试样饱和水分时的体积 c m 顺纹抗压强度试验 1 原理 沿试样的顺纹方向 2 试样 中44 式5 5 以均匀速度施加压力至破坏 确定竹材的顺纹抗压强度 试条的劈制 按2 2 条规定 在每一试条上截取一个试样 试样尺寸为2 0 m m x 2 0 m m x t m m 竹壁厚 八2弓 2z 料545 4 4 2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试样含水率调整 分别按3 1 条和3 2 条规定 试验步骤 在试样长度和宽度的中点处 用百分表测量竹壁厚度尺寸为试样厚度 弦向靠竹青 竹黄处的 555 尺寸 取均值为宽度 准确至 1 m m 5 4 3 2 将试样放在试验机球面滑动支座的中心位置 施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平行 5 4 3 3 试验时以均匀速度加荷 在1 士 5 m i n 内使试样破坏 将破坏荷载填入附录e顺纹抗压强度 试验记录表中 5 4 3 4 试样破坏后 立即将整个试样进行称量 准确至0 0 0 1 g 按5 1 条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5 4 4 结果计算 5 4 4 1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按式 1 7 计算 准确至 1 mp a g b t 1 5 78 0 一 1 9 9 5 尸m 6 w h i 1 7 式中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mp a p 破坏荷载 n b 试样宽度 m m t 试样厚度 竹壁厚 m me 5 4 4 2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按式 1 8 计算 准确至 1 mp a 6 1 2 a w 仁 1 0 4 5 w 一 1 2 1 8 式中 a z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mp a w 试样含水率 试样含水率在 9 一1 5 范围内按式 1 8 计算有效 抗弯强度试验 1 原理 采用简支梁的支撑方式 在试样长度的中央 以均匀速度施加集中荷载至破坏 求出竹材的抗弯强 度 5 5 2 5 5 2 1 5 5 2 2 5 5 2 3 5 5 3 5 5 3 1 试样 试条劈制 按 2 2 条规定 试样尺寸为1 6 0 m m x 1 0 m m x t m m 竹壁厚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试样含水率调整 分别按3 1 条和3 2 条规定 试验步骤 抗弯强度只作弦向试验 在试样长度中点处 用百分表测量竹壁厚尺寸为宽度 弦向靠竹青 竹黄处的尺寸 取均值为高度 准确至 1 m m 5 5 3 2 采用中央单点加荷 将试样放在试验装置的两个支座上 跨距为1 2 0 mm 沿试样弦向以均匀 速度加荷 在1 士0 5 m i n内使试样破坏 将破坏荷载填人附录f抗弯强度试验记录表中 准确至1 0 n 5 5 3 3 试验后 立即在试样靠近破坏处 截取约3 0 m m长的竹块一 i h 行称量 准确至 0 0 1 g 按 5 1 条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5 5 4 结果计算 5 5 4 1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抗弯强度 按式 1 9 计算 准确至0 1 mp a a 3 p l q 2 b h 万 二 1 9 式中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抗弯强度 mp a 破坏荷载 n l 两支座间跨距 为1 2 0 m m b 试样宽度 竹壁厚 m m h 试样高度 m m 5 5 4 2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抗弯强度 按式 2 0 计算 准确至 1 mp a g s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6 b 二a b w c 1 0 2 5 w 一1 2 2 0 式中 a 6 1 2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抗弯强度 mp a 试样含水 率在90 1 5 范围内 按式 2 0 计算有 效 5 6 抗弯弹性模量的测定 5 6 原理 试样受力弯曲时 在竹材弹性工作范围内 按荷载与变形的关系确定抗弯弹性模量 5 6 2 试样 试样应符合5 5 2 条规定 可与抗弯强度用同一试样进行试验 先测定弹性模量 后进行抗弯强度 试验 5 6 3 试验步骤 5 6 31 采用弦向加荷 试样宽度和高度的测量 按5 5 3 1 条规定 5 6 3 2 采用中央单点加荷 用百分表测量试样的变形 试验装置如图3 0 裁 v 图 3 抗弯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1 一试样 2 一百分表 3 一百分表架 5 6 3 3 测量试样变形的下 上限荷载 为1 0 0 2 0 0 n 试验时以均匀速度先加荷至下限荷载 立即读 百分表指示值 读至0 0 0 5 m m 并填入附录g抗弯弹性模量记录表中 然后经约1 0 5 加荷至上限荷载 再记录百分表指示值 随即卸荷 如此反复5 次 每次卸荷 应稍低于下限 然后再加荷至下限荷载 5 6 3 4 抗弯弹性模量测定后 如不进行抗弯强度试验 应立即按5 5 3 3 条规定截取含水率试样 按 5 1 条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gs r 1 5 7 8 0 一 1 9 9 5 5 6 4 结果计算 5 6 4 1 根据后三次测得的试样变形值 分别计算出 上 下限的变形平均值 上 下限荷载的变形平均 值之差 即为上 下限荷载间的试样变形值 56 4 2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抗弯弹性模量 按式 2 1 计算 准确至1 0 mp a ew二 二 2 1 式中 e w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抗弯弹性模量 mp a p 上 下限荷载之差 n f 上 下限荷载间的试样变形值 m m 5 6 4 3 抗弯弹性模量值不换算为含水率1 2 时的数值 但要说明 该竹种试样试验时含水率的变化 范围 5 了 顺纹抗剪强度试验 5 7 1 原理 由加压方式所形成的剪切力 使试样受剪面呈顺纹剪切破坏 以测定竹材的顺纹抗剪强度 5 了 2 试样 5 7 2 1 试条劈制 按2 2 条规定 5 7 2 2 在每一试条上截取一个试样 试样形状 尺寸见图4 试样受剪面为径面 长度为顺纹方向 图 4 顺纹抗剪试样 5 7 2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试样含水率的调整 分别按3 1 条和3 2 条规定 5 了 3 试验步骤 5 7 3 1 用游标卡尺刀口处测量受剪面长度及厚度 竹壁厚 准确至 1 m m 5 7 3 2 将试样装入抗剪试验装置中 见图5 用调整螺杆移动垫块2 直到与试样密切接触为止 但 不许用调整螺杆紧压垫块和试样 g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图 5 顺纹抗剪试验装置 i 基座津 一可移动垫块渔一 调整螺杆 4 压块 5 一试样 5 7 3 3 将装好试样的试验装置 放在试验机上 使压块的中心 对准试验机上压头的中心位置 5 73 4 试验时以均匀速度加荷 在 1 走 5 m i n内使试样破坏 将破坏荷载填入附录h顺纹抗剪强 度记录表中 准确至 1 0 n 5 7 35 将试样破坏后的大块部分 立即称量 准确至 0 0 1 g 按s 1 条测定试样含水率 57 4 结果计算 5 74 1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顺纹抗剪强度 按式 2 2 计算 准确至 1 mp a 一 p tl 2 2 式中 r w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顺纹抗剪强度 mp a 1 111 破坏 荷载 n t 试祥厚度 m m l 试样受剪面长度 m m 5 7 42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顺纹抗剪强度 按式 2 3 计算 准确至 一 1 mp a z 1 2 一 w 1 0 2 5 w 一1 2 2 3 式中 r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 顺纹抗剪强度 mp a 试样含水率在 9 0 0 1 5 范围内按式 2 3 计算有效 5 8 顺纹抗拉强度试验 5 8 1 原理 沿试样的顺纹方向 以均匀速度施加拉力至破坏 求出竹材的顺纹抗拉强度 5 8 2 试样 5 8 2 门试条劈制 按 2 2 条规定 5 8 2 2 试样形状和尺寸见图s o g b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r 厂 一 一 门一 一 一 下 一 一 一 习二二 口 勇 二 二 二 刀 3 0 甘卜 6 图 6 顺纹抗拉试样淞状和尺寸 5 8 2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试样含水率的调整 分别按3 1 条和 3 2 条规定 5 8 2 4 试材节间长度不足2 8 0 m m时 允许在试样的夹持部分带有竹节 试样中部6 0 m m的有效部 分与两端夹持部分之间的过渡弧表面应平滑 并与试样中心线相对称 5 8 3 试验步骤 5 8 11 在试样有效部分中央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宽度 竹壁厚 和厚度 准确至 1 m m 5 6 3 2 将试样两端夹紧在试验机的钳口中 使试样的两个径面与钳口相接触 竖直地安装在试验机 上 5 8 13 试验时以均匀速度加荷 在 1 士 5 m i n内使试样破坏 将破坏荷载填入附录i 顺纹抗拉强度 记录表中 准确至 1 0 ne 5 8 3 4 如拉断不在有效部分或有效部分拉断宽度不足 1 2 的试验数据应予舍弃 5 8 15 试验后 立即在靠近拉断部分选取一段 按5 1 条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5 8 4 结果计算 5 8 4 门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顺纹抗拉强度 按式 2 4 计算 准确至 1 mp a a 2 4 恤bt 一 式中 a w 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顺纹抗拉强度 mp a 尸 二 破坏荷载 n g 试样有效部分宽度 竹壁厚 m m t 试样有效部分厚度 m m 5 8 4 2 顺纹抗拉强度试验值 不换算为含水率1 2 时的强度 但要说明该竹种试样在试验时含水率 的变化范围 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须说明竹种 试材来源 取样方法 试验项目及采用的试验方法 试样尺寸及数量 主要设 备性能 加荷速度 实验室温度和相对湿度 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各统计量 c s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附录a 含水率测定记录表 补充件 竹种 实验室温度 产地 实验室相对湿度 试样编号 试验时试样质量 g 全干时试样质量 g 含水率 备注 年月日测定 计算 审核 g b t 1 5 7 8 0 一 1 9 9 5 附录b 千缩性测定记录表 补充件 竹种 产地 实验室温度实验室相对湿度 试 样 编 号 试样尺寸 m m 试样质量 b 气 丈 干缩率 备 注 试 样 体 积 mm 湿材时气干时全干时全干时气干时 径 向 弦向纵向 径 向 弦向纵向 径 向 弦向纵向 一 湿 of 气 干 时 全 tof 湿 tht 气 f 全 干 时 口 水 率 径 问蒸 体 积 径 向 f7 o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年测定 计算审核 2 2 0 c s t 1 57 8 0 一 1 9 9 5 附录c 气千密度 全干密度测定记录表 补充件 竹种产地 实验室温度 实验室相对湿度 试 样 编 弓 试样尺寸 m m 试样体积 mm 试样质量 h 含 水 率 环 体 积 干 缩 率 体 积 干 缩 系 数 0 n 气干密度 g f c m 全 干 密 度 9 介m 备 注 气千时全干时 含 水 率 w 时 含 水 率 1 2 日 寸 径 向 弦向纵向 径 向 弦向纵向气 干 时 全 干 时 气 干 时 全 干 时 靠 竹 青翼 均 值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靠 竹 青 靠 竹 黄 均 值 靠 竹 青 掌 竹 黄 均 值 年测定 计算 审核 2 2 c b t 1 5 7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行总监聘用合同范本
- 进货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通行道闸安装合同范本
- 造林用苗采购合同范本
- 酒吧投资股东合同范本
- 酒店污水清理合同范本
- 酒店用沐浴露合同范本
- 酒店蔬菜配送合同协议
- 酒店销售劳动合同范本
- 钢筋棚搭建合同协议书
- GA 1814.3-2023铁路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3部分:运营线路
- 实验五担子菌亚门真菌基本形态及所致病害的观察
- 食品营养学(暨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大学(威海)
- 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胶凝体系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 1.工程建设前期法定建设程序检查表GD1701
- 钢结构加工安装合同 钢结构构件加工合同(3篇)
- GB/T 16674.1-2004六角法兰面螺栓小系列
- 涡轮风扇发动机原理
- 中药材的采收与产地加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