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全面数字化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电视台全面数字化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电视台全面数字化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电视台全面数字化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电视台全面数字化方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台全面数字化方案设计 作者:黎正云 许新光 时间:2005年10月19日来源:转载 【字体:大 中 小】 一 引言 长沙电视台几年来通过“三系统一充实”的技术改造,建成了三信道数字新闻直播系统,播出总控加四个专业频道自动播出系统,六信道数字转播车系统; 充实了新闻节目摄制设备,使新闻摄制设备数字化、小型化。同时几个专业频道又先后建成了非线性节目制作和硬盘播出网络系统,加上新闻稿件采编网络系统和财务管理网络系统的建成,我们认为现在应该是着手解决全台数字化问题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技术管理,合理调度和利用各方面的设备网络资源,让电视台综合管理工作上台阶,出效益。为此我们设计了“电视台全面数字化方案”。 二 网络构架 由于MPEG-2 IBP帧标准压缩格式的视音频数据量大大的减少,在全台范围内采用基于以太网的数字网络系统就成为可能。以太网具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且成本较低。在系统中,大量素材的存储、实时管理、图文文稿编辑、MPEG-2视频节目编辑、配音及自动播出管理均可依靠以太网完成。 以太网的主要结构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由网络交换机连接所有工作站点,完成集中式视频素材和新闻文稿数据的管理,多终端工作站点编辑,实现实时网络多通道播出。 系统采用双服务器双交换机热备份技术,确保系统运行绝对安全可靠。服务器与交换机由1000Mb/s光纤模块连接,交换机与终端采用100Mb/s以太网连接。公共网络存储器可采用带RAID容错控制器的高速硬盘阵,360GB为基本配置,可存储100h节目。 系统采用标准以太网结构,标准的以太网布线,故可联入广电局、电视台公共网络系统,与广电局、电视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并网或共网运行。 三 系统管理 为了实现流畅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率的管理,提高节目的制作速度和设备使用调度能力,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系统管理方案,其管理功能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账号管理、栏目管理、磁盘管理、设备管理和日志管理。 1. 账号管理 (1) 建立用户的登录口令。每一个操作者都必须在系统中注册属于自己的口令,系统根据操作者的口令来辨别该操作者的身份以及在系统中所拥有的操作权限。操作者的身份包括: 领导、记者、编辑、播音员和系统管理员。系统规定了不同的操作者身份所具有的不同操作权限。 (2) 管理权限的设置。系统可以设置不同的操作者身份所具有的不同操作权限。如: 一个不具有删除某栏目素材权限的人,只可以删除属于自己的素材,而绝不允许删除其它操作者所有的素材。而一个具有删除某栏目素材权限的人,就有权删除该栏目下所有操作者的素材。当某些素材需要长期保留或继续使用时,可将这些素材设置成为重要素材加以保留,这样即使是编辑也不能够删除这些素材了。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更改系统的网络路径,其它人员均不可以对其进行更改,以保证网络工作路径的正确性。 (3) 操作者工作情况的自动记载与查阅。在账号管理中,可以随时查看每一位操作者所编辑的节目数量,其中包括每个节目的长度、节目的创建时间、节目中所使用素材的数量以及每个节目引用了哪些视频文件。 2. 栏目管理 栏目管理包括栏目和成员两部份: (1) 栏目: 用于建立系统中新栏目和栏目信息设置。栏目信息设置包括: 给该栏目分配的磁盘空间、栏目的类型、播出时间等,并且可以设置该栏目对系统中哪个驱动器具有访问的权限。这样,系统管理员就可根据在系统中编辑制作节目的各个栏目的实际需要,来分配存储器,以利于有效地使用存储设备,也有利于各栏目组的素材和节目的独立管理。 (2) 成员: 在一个栏目中设立多个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还可以随时添加或删除本栏目中的成员。可以设置被禁访问本栏目的操作者,如: 操作者“”被设置为禁止对“长沙新闻”进行访问了,那么当“”用其账号登录到系统时,他就不能进入“长沙新闻”这个栏目,更不能对该栏目进行任何操作。 3. 磁盘管理 用于设置、查询各栏目及各操作者对共享硬盘的使用情况,其中包括: 给每个栏目、每个用户分配其所用硬盘空间的容量; 设置禁止某个栏目对某存储器进行访问; 查询各栏目和操作者已占用的硬盘空间、占用率百分比等信息。 4. 设备管理 该功能可以对系统中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统计。 操作者使用设备预约登记: 当某台工作站被某一操作者预约后,其它操作者在这个预约的时间内均不可以使用该工作站。系统管理员可以将某台工作站设置成某一操作者在某一时间段内禁止操作。 设备使用情况的查询: 可以按设备、用户账号和自定义内容来分别进行查询。 设备使用情况的统计: 对各台工作站的使用时间,可以分别按账号、设备和自定义内容进行统计。 5. 日志查询 日志管理功能使系统中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均有据可查。操作者在系统中所作的每一项操作均被自动记录到事件日志中。当系统中文件被删除或节目被更改时,事件日志就会记录下是哪个操作者所作的操作。可以按事件发生的时间、所发生的事件来查询事件日志,也可以按用户账号进行查询。还可以用自定义方式查询在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操作者在某一台工作站上所作的全部操作。可以随时查看系统上有哪些操作者正在在线操作。 针对本系统的具体情况,具体管理功能和管理方式将在以上五个方面的基础上参考海外中心现有的文稿管理系统,发挥网络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化的优势,调整组合各个功能模块,使本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流程尽可能地向原管理系统靠近,使本系统的投入使用不至于使原有的管理和工作模式发生大的变化。 四 文稿系统 文稿的处理在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占具重要位置,文稿利用与管理是新闻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能使新闻节目制作过程规范化,保障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环节的作业内容一致性,便于新闻稿件的统一管理、使用、存档与交流。该文稿系统是采用了文稿与新闻制作紧密结合的思路建立起来的面向网络的文稿制作。它的功能除支持全英文界面及中英文界面切换外,主要包括: 任务管理、稿件管理、串联单、管理工作统计子系统、采访线索子系统、内部电子邮件子系统、公共讨论区子系统、安全与维护子系统和新闻素材资料管理子系统等等。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 任务管理 提供任务申请、任务审批、任务下达、任务回复和任务查询等功能。 (1) 任务申请和任务审批: 外出采访人员要采访非上级下达的任务时,可以向其主管申请外出的任务,由主管审查之后批准或否决此外出任务。 (2) 任务下达和任务回复: 领导可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直接指定任务; 当新任务到达时,系统会自动提示; 记者可以对领导指派的任务进行回复。 (3) 任务查询是通过列表的方式自动列出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的任务,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自动排序,并显示只与自身相关的条目。 2. 稿件管理 提供稿件编辑、稿件多级审查、电讯通联稿件管理、稿件查询、远程稿件等功能。 (1) 提供稿件内容的拼写检查功能; 写稿和审稿时可浏览素材库中的视音频素材。 (2) 提供稿件内容操作的无限多次的撤消; 提供剪切、复制、删除、粘贴和全选等编辑功能; 可以自动换行,每行的字数可以自行设定。 (3) 可打印通过终审的稿件,也可以详细阅读当前报片信息。 (4) 完成接收外来稿件后的处理和多个文稿内容的合并。 (5) 文稿修改轨迹。可以查看以前的修改轨迹,修改人的姓名及修改内容,可以用颜色和中划线的方式显示修改情况。 (6) 文稿的发放和接收,正稿和字幕在同一编辑器中编写和选中文本的时间统计。 (7) 英文、中文、字数、时间的混合统计。时间统计的播出速度可以调整。 (8) 可通过写稿日期、播出日期、作者、来源等多种属性,方便、快捷地查询新闻稿件,并支持全文检索。从而完成对查询结果的操作。 (9) 稿件可以自动保存,保存的时间间隔可以分钟为单位调整。 (10) 初审和终审人员可以对稿件打分,评分的等级和每级的评分名称、评分制和在总分中的百分率可以自动规定和调整,最高可支持九级评分。 (11) 查询结果不仅仅可输送到打印机,还可输送到文件。 (12) 可以文件方式自动发送文稿内容和字幕; 对不合格的稿件可以废弃,或由作者自行决定是否删除。 (13) 提供新到稿件提示、远程写稿、审稿和查询功能。 3. 串联单 (1) 提供新闻编排及查询功能; 节目单两级审核。 (2) 根据版次、时段的要素浏览播出串联单。 (3) 提供字幕与题花字幕的自动生成; 分别显示正文和导语的时间及总长。 (4) 扩大待选稿件的版面。以不同的颜色标定稿件的状态,并可按各个字段排序,快速查找出所需的稿件。 (5) 配音表、导语表的自动发送,也可以手动修改和发送配音表、导语表。 (6) 制定包括片头、片尾、片花、问候语等的模板,可根据版次和星期的不同自动调用模板。 (7) 显示全文检索串联单及其中的文稿: 完成对查询结果的操作。 (8) 有新到串联单提示; 与广告系统结合,产生插播广告。 4. 管理工作统计子系统 (1) 提供按作者、节目单、栏目、来源、日期等统计稿件和稿酬的功能。 (2) 提供按工种、人员统计外出情况功能; 提供工作业绩分析功能; 提供稿件及串联单工作流程记录和查询功能。 5. 内部通信子系统 1) 建立采访线索库,供采访人员查询、使用。 (2) 内置基于数据库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满足领导任务下达和部门用户交流的需要。 (3) 提供内部公告板,用于发布各种消息、讨论各种问题。 6. 安全与维护子系统 (1) 提供历史资料存档、查询和恢复。 (2) 对工作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采用两种不同数据备份方案,在不降低系统运行效率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安全性。 (3) 提供保证系统安全的权限控制。 (4) 开放、灵活的系统维护功能,如人员、频道、时段等要素的维护。 7. 新闻素材资料管理子系统 (1) 提供资料带信息及图片的标引入库。可按素材类型的不同定义多达20个特征字段。 (2) 提供多种条件的查询功能,以及全文检索素材。 (3) 对查询结果的操作; 在客户端利用浏览器实现多媒体查询。 8. 其他 (1) 提供中英文界面和动态切换,以及英文拼写自动校正。 (2) 与台内其它新闻系统的连接; 用户可通过本系统集中访问台内其他新闻系统的信息。用户可通过电话线远程拨入本系统,进行新闻稿件的处理,远程访问。 具有远程登录功能,在现场的记者或远程的站点可通过海外中心计算机机房与台内进行业务来往。 (3) 完成与广电局电视台内部OA系统以及Internet的连接 用户可通过本系统的接口与局台内部OA系统连接,可以从OA系统获取相关的信息存入系统内部公告板或指定地方。用户可通过本系统与台内互联网连接,直接获取Internet上的资料加入本文稿系统。用户可使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并可以与Internet互通电子邮件,记者可以通过其他Internet接入点向本系统发送信息。 本系统与台内OA系统的物理连接可以通过以太网络交换机(Switch)的一个端口连接到OA系统的Switch上,当然还可以通过使用路由器连接两个网络,并获得更好的网络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网络结构见图。 五 MPEG-2关键技术 目前数字非线性编辑及网络制作系统大都采用Motion-JPEG(简称M-JPEG)压缩格式,而M-JPEG的压缩效率不高,数据量大,压缩格式又不具备兼容性,所以在全台的规模化联网,在制作、存储、传输和播出的一体化数字网络构架中,M-JPEG压缩格式显然已经无法胜任了。其实,人们在几年前已经将目光投向了MPEG-2压缩格式,MPEG-2格式具有高压缩效率、低数据量的特点,而且是国际标准的视频压缩数据交换格式。目前,已有产品成功地将MPEG-2格式用于电视节目存储、传输和播出系统。但是,人们最关心的是采用MPEG-2来进行帧精确的非线性节目编辑。 在讨论MPEG-2压缩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M-JPEG压缩。M-JPEG是针对活动图像进行优化的JPEG压缩而言的。而JPEG是针对一帧图像DCT变换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通过对电视数字信号(422数据)的每一帧进行JPEG压缩,以减少电视数字信号数据量,因此压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数据量成倍减少,降低了存储成本,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减少了对计算机总线和网络带宽的压力。所以,自从电视信号数字化以来,在保证最佳的视觉质量前提下,如何提高数据的压缩比是人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电视编辑、特技制作均需要以帧为基本单位,所以对以帧为单元进行压缩(帧内压缩)的M-JPEG格式被成功地用于数字视频系统,特别是在数字非线性节目编辑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非线性编辑系统大都采用41 M-JPEG压缩,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广播级水平。当PAL制422数字信号采用41压缩时,其数据率是5MB/s(40Mb/s),每小时视频节目占用18GB存储空间。 那么,是否有更好的压缩视频图像数据的方法呢?既能保证最佳的视频图像质量,又能大幅度地提高压缩比,以便更好地减少数据量,无疑MPEG-2是用于广播级视频压缩的最佳方式。 MPEG压缩是根据运行图像相邻帧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原则,通过运动预测,参考前一帧图像与这一帧图像的相似情况,去掉与前一帧相似的冗余数据,而只记录这一帧与上一帧不同的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视频数据的压缩效率,这种压缩方法也称为帧相关压缩。 MPEG-2压缩是以图像组(GoP)为一个单元的,由I、B、P帧构成。一般情况下一个图像组(GoP)由15帧组成,第一帧为1个I帧,依次为1个P帧,2个B帧,由此构成I PBB PBB PBB结构。I帧称为参考帧,所谓参考帧是其它帧都参考的起始帧,所以I帧是一个能够完全记载这一帧全部图像数据的帧,亦称作全帧。P帧是前向预测帧,是根据与前一帧图像的比较,去掉与前帧相似的数据而构成的帧。B帧是双向预测帧,是根据与前后一帧图像的比较而得到的帧。P、B帧是不完全帧,它需要依靠I帧而成立。可见MPEG-2有两大特点: 第一,因为采用运动预测帧相关的压缩方式,针对视频压缩有很好的效果,在获得广播级数字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实现201的压缩效率,数据率可降至1MB/s(8Mb/s),1h视频节目占用3.6GB空间。数据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网络传输效率是M-JPEG系统的5倍以上。第二,由于MPEG-2格式只有I帧是一个完整的帧,所以电视节目需要精确地进行剪接时,以帧为单位进行画面处理就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虽然我们已经了解到了MPEG-2的种种好处,也建立了MPEG-2的电视台数字化视频网络的理想构架。那么,目前为什么还没有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基于MPEG-2数字视频网络系统的解决方案呢?那是因为我们还必须要解决两个难题。 1. 基于MPEG-2的IBP帧精确编辑 作为一个标准的MPEG-2的压缩是应该具有完整IBP结构组的,采用这种标准的MPEG-2 IBP(全GoP)格式的系统产品,在存储、传输、播出方面已经有较成熟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基于DVD光盘的MPEG-2存储系统,基于MPEG-2的视频播出服务器(如泰克Profile,Sony VSR2000),基于DVB-S的数字卫星电视、DVB-C数字电缆电视和DVB-T数字地面广播。如果没有基于MPEG-2 IBP格式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那么在存储、编辑、播出的整个电视节目运作过程中的数字链路是不通的,势必需要存储、编辑、播出工作在的不同环节中进行视频信号的重采、数据转码等,既费时间,又增加了设备负担,并在多次的重采转码过程中,使视频信号劣化。 基于MPEG-2的IBP帧编辑,一直是各硬件板卡生产厂商和软件系统设计厂家的开发重点,这其中也有了一些过渡的方案,MPEG-2 I帧编辑是目前较典型的过渡方案之一。为了解决编辑中帧的精确剪接、搜索等问题,在采集时按照MPEG-2编码压缩,但这种压缩只对I帧,不对BP帧,因为I帧是一个全帧,它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编辑中的帧的精确问题,但是I帧压缩仍然是帧内的压缩,由于放弃了BP帧压缩的优势,所以基于I帧的MPEG-2压缩效率并不比M-JPEG有所提高。而基于I帧压缩的MPEG-2数据格式也是不标准的,无法被其他设备所兼容。 2. 基于标准的MPEG-2文件系统 只有建立了标准的MPEG-2 MPG文件系统,才能使不同厂家的硬件系统处理标准的MPG文件,实现在整个系统中的设备互换性和视频信号同一性,这对电视台数字视频网络系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系统中选择最佳的采集上载系统、最好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最好的存储系统、播出系统和传输系统。 经我们认真考察得知,奥维迅采用独创的技术,率先实现了MPEG-2 IBP精确到帧的非线性节目编辑,从而打通了基于MPEG-2视频网络链路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高效、低成本、符合国际标准设备互连性的电视台视频网络构架,终于迎来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MPEG-2电视台数字视频网络系统,采用标准的MPEG-2 MPG文件系统,确保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所以我们采用单一的以太网网络架构,全程实现标准的MPEG-2 IBP格式,在保证广播级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数据量可降到1MB/s,使多通道播出、DVD光盘存储和几十个终端来构架一个全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系统成为可能。 六 方案实施 1. 前期节目源采集系统 a. 卫星数字信号直接收录系统 卫星数字视频信号已是标准的DVB MPEG-2 TS码流,通过标准的数字卫星接收机和专门的DVB TS码流接收技术,可以直接将DVB MPEG-2 TS码流转换成为标准的MPEG-2文件保存到MPEG-2网络系统的集中存储器中,整个数字卫星信号在接收、存储的过程中,没有对MPEG-2数据重新解压缩、再压缩的过程,也没有将数字压缩数据变成模拟视频信号和再进行数字化压缩的重复过程,所以确保了最好的数字视频信号质量。同时也省却了视频编解码、压缩解压缩的硬件板卡,降低了收录系统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号质量。 b. 卫星或微波信号上载记录工作站 卫星或微波多路信号被接收后,经解调、解码,以视频信号(复合、Y/C、YUV均可)送至收录工作室,经分配切换器将信号传到上载收录工作站。按设计要求可接收20个卫星或微波传送节目频道,同时可收录8个信道的节目。考虑到每一个接收信道的收录节目有明确的时段性和规律性,可以根据时间安排,将不同信道的信号分配给指定的收录工作站。将20个信道的信号分成4组,每一组内最多同时可以录两个信道的节目,通过84视音频矩阵切换器,将5个信道的信号分配给收录工作站的两个输入端口。 系统可定时收录和遥控切换收录,根据系统时钟,收录工作站定时将接收的信号录到网络集中硬盘阵列存储器或工作站的本机硬盘。收录工作站可设定一张定时收录采集表。根据采集表中设定的时间和信道,自动地控制矩阵切换器,使切换到该时段的信道进行收录。收录工作站通过RS-422接口与矩阵切换器连接,完成信道自动遥控切换。 c. 高效专业的数字化上载 目前,电视台前期仍以磁带为载体,所以如何高效合理地将基于磁带的节目上载到网络的硬盘载体上是本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1) 磁带上载工作站。磁带录入、上载工作站是专门用于磁带信号上载到网络数据硬盘的设备。上载工作站和以太网相连接,将磁带节目素材、交流节目、广告、片头片尾或成片节目等直接录入到集中式网络硬盘阵列存储体中。上载后可供网络非线性编辑终端和节目合成播出系统使用。 上载工作站可通过RS-422A接口遥控录像机,确定每一个上载的素材在磁带上的时码出入点,构成一个批采集表。执行采集后,系统根据“批采表”自动遥控录像机搜索、预卷、走带,自动完成上载工作,并且批采表可以被保存。系统提供复合、Y/C、YUV模拟分量和SDI数字接口(选件)。系统采用广播级标准的背板式固定接插座,稳定连接各种类型的录像机,既减少了频繁换线的繁琐,又能够兼容多种类型录像机。 (2) 演播室数字摄像机信号,通过数字卡SDI直接上载。 d. MPEG -2远程节目网络 越来越多的用户与电视台、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采用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实现基于MPEG-2远距离数字网络节目制作系统,特别是对于有一定从属关系的有线电视网,下一级电视台或记者站及远程外采记者均可以采用便携式MPEG-2非线性编辑设备进行移动编辑,并直接通过有线电视光纤网以快于实时的速度,用MPEG-2数字视频数据的方式报送节目。通过光纤转发器接口,可完成远距离光纤网络的传输和管理。 (1) 远距离光纤网络 用光纤转发器,通过有线电视光纤网络,连接多个远距离局域网(电视台或记者站),如果远端局域网络也采用MPEG-2数字网络制作系统,则可以采用统一的节目管理系统,电视台中心网络系统可以通过远距离光纤网络,将远端的节目直接调入中心网络。 (2) 远距离光纤传输 如果远端局域网络不是MPEG-2数字网络制作系统,则可选用MPEG-2上载工作站,将视频节目转换成MPEG-2数据文件,电视台中心网络系统可以通过远距离光纤网络,将远端的上载工作站上节目文件直接调入中心网络。 如果是其他可以得到标准MPEG-2节目文件的系统,也可以在远端将文件入库到电视台中心网络上来。 2. 基于MPEG-2的网络非线性编辑 a. 精确到帧的连续搜索 在视音频编辑的过程中,随心所欲地快速搜索声音和图像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标准MPEG-2 IBP结构中是以15帧(I PBB PBB PBB结构)构成一个压缩包,在15帧中只有第一帧(I帧)是全帧,其他B帧和P帧是需要通过继承I帧的一些相关数据才能构成完整的帧,在快速搜索到B帧或者P帧时是否能够快速顺畅地得到(看到)该帧画面,对MPEG-2 IBP来说是一个大难题。 我们选用的奥维迅MPEG-2非线性编辑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精确到帧的快速连续搜索。在搜索的过程中可以流畅地看到每一帧,可以精确地停到任何一帧(I帧,B帧或P帧),并逐帧地搜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实现精确到帧的快速、连续倒放搜索并且精确地停到任何一帧,也可以逐帧地进行倒放搜索。 是否能够很好地解决精确到帧的快速连续搜索,是检验MPEG-2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否真正实用的重要衡量标准,有些系统采用只搜索I帧,跳过B帧和P帧的方法来实现快速搜索; 有些系统采用搜索I帧和B帧,但跳过P帧的方法来实现快速搜索,这些系统从表面上来看好象实现了视音频搜索,但不能精确到帧,在非线性编辑时是无法真正应用于实际的。 b. 精确到帧的非线性编辑 MPEG-2 IBP结构中是以15帧为一个压缩包的,但视频编辑的编辑点必须要精确到每一帧。如果编辑素材的入点不在I帧,那么就得不到完整的图像帧,这一直是困扰MPEG-2非线性编辑的难题。 MPEG-2非线性编辑系统采用非等长MPEG-2压缩包技术和帧缓存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精确到帧的出入点编辑。实现素材的出入点精确到帧的设定,实现零帧精确的MPEG-2无缝连接点编辑(在上一个素材的出点是B或P帧,下一个素材也是B或P帧的情况下,可以无缝连接); 实现MPEG-2素材的实时分切(刀片功能)。 MPEG-2新闻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基于高速以太网系统的编辑终端,通过100Mb/s以太网接口连接网络硬盘存储器阵列,实时共享网络存储器视音频素材,并进行实时视音频非线性节目的编辑。 c. 配音工作站 配音工作站是置于独立的配音室完成节目非线性配音的专门设备。通过以太网与服务器的连接,它在配音时完成对节目的实时监看、搜索、回放,实现实时看画面录配音,可进行插入配音、覆盖、入点预卷等功能。播音员配音时还可以直接从“文稿稿件”中得到“配音词”进行屏幕直接提词,可将传统提词器方式变为“字幕形式”,在虚拟编辑画面中播出,所以配音员仅仅需要照字幕配音,不必一边看监视器,一边看提词器。 在网络制作系统中,网络配音工作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网络配音工作站,则只能到节目编辑完成后,下载到磁带上才能进行配音工作。所以是否能在网络系统中实现广播级的专业配音,是衡量整个网络制作系统的重要环节。 专业网络配音工作站,采用广播级专业音频卡,实现广播级平衡音频线路、话筒输入和专业监听输出。 d. 新闻串联单工作站 责任编辑通过“责任编辑工作站”完成新闻串联单工作。责任编辑将已审定的“稿件”按栏目要求串联成一张串联单(播出表),完成节目总体串编工作。本系统采用了集中的数据管理,所以节目元素是按“稿件”为单位进行绑定的。因此只要对“稿件”和顺序作出排列,所有的元素(口播词、配音词、直播字幕、制作字幕和视频节目)均能被统一调度。 e. 广告串编系统 广告串编系统是位于广告部的一个网络终端,由它完成每天广告节目的编排和串编,广告串编表供播出系统调用。电视台广告部每天将客户的广告节目串联编辑成广告播出带,是一项繁重而又枯燥的工作堆积如山的广告素材带,不断地进带退带、来回搜索,工作量在不断地增加,磁带在不断地磨损。现在采用MPEG-2数字视频网络的广告串编系统,只需将客户广告节目一次录入到网络视频硬盘阵列存储器中,即可做到按用户要求随时编排播出。存入硬盘中的视音频素材是没有前后顺序的,仅仅需要按照我们每天广告节目所要求的顺序编排一个播出表,即可播出。播出表编辑是实时的,无须生成播出节目文件。针对多个频道、多个时段的广告播出,只需编排相对应的播出表即可完成每天的广告串编和播出工作。 3. 台长审片终端 一旦责任编辑完成节目串联后,即可提交台长(频道总监)审片。在审片终端可以全局地审看所有节目内容。也就是说审片时看到的是最终广播级播出质量的节目内容(包括视频、字幕、解说等),而不必分别地去审看视频、文稿字幕、解说词等。审片的领导还可以实现非线性审片,可以按任意顺序审看任意的节目而无需等待和准备; 可以在任何时候停止,也可以从任意点开始审看; 可以以任意速度进行搜索、审看,并对审看的节目进行批注。 4. 多通道自动播出系统 由于MPEG-2格式的数据量小、格式标准化、应用前景广,不仅可以用于视频播出,还可以用于VOD、网上视频服务器等。所以基于标准MPEG-2的视频服务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基于标准MPEG-2的视频服务器产品有: Sony VSR 2000广播级视频服务器; 品尼高 MediaStream系列视频服务器; 泰克的Profile硬盘录像机等。 MPEG-2电视台数字视频网络系统实现了全程标准MPEG-2格式数据,可以兼容标准的MPEG-2视频播出服务器,与标准的MPEG-2视频服务器可以实现直接快速数据链接,可以将网络编辑的节目以几倍于节目的时间发送(拷贝)到播出服务器中。 除了可以兼容标准的MPEG-2视频播出服务器以外,我们还专门配备有多通道视频节目播出系统。在MPEG-2电视台数字视频网络系统中,设计有独立的服务器和独立的硬盘阵列存储器,使之构成播出网络子系统,以确保播出安全。新闻系统、制作系统和广告系统的节目,通过网络发送给播出服务器,由播出服务器完成播出节目的汇总编排,通过播出终端实现多通道播出。播出终端由网络播出软件统一管理,播出终端可接收播出切换器或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