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基于arm的旅客列车平稳性测试系统的研究.pdf_第1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基于arm的旅客列车平稳性测试系统的研究.pdf_第2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基于arm的旅客列车平稳性测试系统的研究.pdf_第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基于arm的旅客列车平稳性测试系统的研究.pdf_第4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基于arm的旅客列车平稳性测试系统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 2 国内外列车平稳性测试系统现状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检测一直是各国铁路机构研究的重要内 容,平稳性指标是其中一个重要豹指标。对于平稳性澍试,国内外从 检测车到便携式设备检测都有相应的产品。目前国内外开展铁路客车 运行平稳性检测试验普遍采用试验列车加试验车的测量方法,如铁道 科学研究院在做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时采用的是基于网络技术 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布置在试验车 上,传感器安装在各被试车上,通过屏蔽电缆连接到数采系统上,平 稳性数据是通过试验车的采集处理系统得到的,对列车进行平稳性评 价。通过专业部门使用专门实验设备来做动力学试验,需要投入相当 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n “。 便携式平稳性测试仪器灵活多变、适应范围比较广,可以随车做 试验,也便于现场分析。国内外有相应一些产品,如国外的公司:英 国d a t aa c q u i s t i o nl t d 研制的1 6 0 0 型平稳性指标仪,英国t d m t a p es e r v i c e sl i m i t e d 公司生产的m l ( i i 型便携式平稳性指标仪, 日本铁路应用佐佐木研制的新型轻量化心盘加速度测定装置等“”,都 是属于便携式平稳性测试仪。国内的大学和公司也对此做了开发,有 铁科院的基于d s p 的平稳性指标仪“”,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西南交 大国家牵引动力学实验室都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车辆平稳性测量 仪器等“”“1 平稳性指标测试需要知道车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横向振动加 速度、列车运行的速度、位置以及当前时间,并且对振动加速度进行 复杂的信号处理,涉及复杂算法,将来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数据的采 集和记录,而且增加一些较多外设控制和数据处理算法,能够便于移 动计算和网络连接。目前,国内外所研制的平稳性测试仪器都有局限 性:造价都比较高,例如基于虚拟仪器的平稳性测试仪是基于p c 和 数据采集卡,需要笔记本电脑;功耗高、可扩展性差,如d s p 平稳性 测试仪扩展外设需要另加芯片,编写单独的驱动程序:数据存储和传 输不方便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由于基于a r m 的嵌入式系统具有其本身 体积小、运算速度快、运行操作系统,支持包括u s b 、以太网、无线 传输等较多外设、存储容量大等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技 术保证。 1 3 嵌入式技术及发展趋势 2 第一章绪论 嵌入式系统被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 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当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 结合有两种方式: 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中。就是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为 依托,实现各种仪器的功能“”。虚拟仪器就是指的这种方式。 虚拟仪器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显示器的显示功能来模拟传统仪 器的控制面板,以多种形式表达输出检测结果,利用p c 机强大 的软件功能实现信号数据的运算、分析、处理,利用接口设备 来完成信号的采集、测量与调理,从而完成各种测试功能。 将计算机装入仪器中。就是所谓的智能化仪器。目前出现含嵌 入式系统的仪器,它就是属于智能化仪器,可以称专用计算机 系统。本课题就是研究此类仪器的设计 将嵌入式技术结合传统的信号采集与处理进行手持计算开始逐 渐成为主流。嵌入式系统这一概念实际上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早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它就被用于对电话交换进行控制,当时被称为“存 储式过程控制系统”( s t o r e d p r o g r a mc o n t r o ls y s t e m ) 。真正意义 上的嵌入式系统是在上世纪7 0 年代出现的,发展歪今已经有3 0 多年 的历史,进入9 0 年代后,以计算机和软件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取得 了迅猛发展,不仅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军事、交通、通信等相关行 业,而且深入到家电、娱乐、艺术、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掀起了一 场数字化技术革命。多媒体技术与i n t e r n e t 的应用迅速普及,电子、 计算机、通信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嵌入式技术再度成为一个研究热 点,嵌入式系统成为后p c 时代i t 领域发展的主力军。美国著名学者 尼葛洛庞帝1 9 9 9 年1 月访华时曾预言:4 5 年后嵌入式智能产品将是 继p c 和因特网之后最伟大的发明,现在可以说预言已经变成现实, 目前嵌入式系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单芯片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同时具有检 测、伺服、指示设备相配合的功能。这一类型的系统大部分用于专业 性极强的工业控制系统中,一般没有操作系统支持,通过汇编语言对 系统进行直接控制。这一阶段系统主要的特点是:结构和功能相对单 一、效率较低、存储容量较小、几乎没有用户接口。由于这种嵌入式 系统使用简单、价格便宜,以往在工业领域中应用较为普遍。 第二阶段是以嵌入式中央处理器( c p u ) 为基础,以简单操作系统 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这一阶段系统的主要特点是:c p u 种类繁多、通 第一章绪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振动是有害的,它对振动对象的精度、寿命和可靠 性都会产生影响。当然,振动也有可以被利用的一面,如振动加工、 振动监测、故障预报等。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人们已逐步形成了一门较完整 的振动工程学科,可对振动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但这些毕竟还是建 立在简化和近似的数学模型上,还必须用试验和铡量技术进行验证。 另外,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机器设备提出了 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以及对主要生产过程或重要设备进行监测、 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振动的试验和测量设 备仪器。 振动测量是以振动对象的振动为信息源,通过振动参数的变化 特征判别振动对象的状态。从振动的频率范围来看,有高频振动、低 频振动和超低频振动,按振动信号转换的方式可分为电测法、机械法 和光学法,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电测法,电测法是通过振动传感器将振 动转换为电量进行测量,或可配用专门的运算分析器和计算机,对测 量结果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用于铁道车辆平稳性测试的振动测量 属运输工具振动测量,车辆的振动频率为低频,目前通常采用电测法 进行振动测量”。 在电测振动中,由测振传感器接收的信号通常是复杂的时间函 数,利用信号处理技术来处理。例如,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 换成频域信号加以分析的方法就称为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技术包括幅 值谱分析、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互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相干函 数分析、倒频谱分析等。振动信号经过频谱分柝,可以求得信号的频 率成分和结构,并进而分析系统的传递特性;通过频谱分析,还可以 对被测对象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当然还有诸如时 序分析法、特征分析法等其他办法分析“”“2 ”。由于采集处理的数据 量大,振动采集处理实现计算机化是必须的。 1 。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本课题主要研制:旅客列车平稳性测试仪。 旅客列车平稳性测试系统尽管体积小,但牵扯的面比较广,涉 及a r m 、嵌入式l i n u x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电路设计、g p s 等技术和振动理论、平稳性理论、速度测量部分铁道车辆运行标准等。 这里把整个系统大致分为四部分:振动加速度测量部分、速度测量部 分、数据采集处理部分以及地面数据处理部分。本论文主要对实时数 据采集与处理部分利用a r m 嵌入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于3 2 位a 删嵌入式微处理器,软件刚基于专门为a 脚量身定做的嵌 入式l i n u x 操作系统一 r l 卜l i n u x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 提出并设计平稳性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并对系统的平稳性 理论基础及测试方法作一个介绍。 2 研究以a 芯片为核心的平稳性测试系统开发方法以及硬件 电路设计。 3 结合平稳性测试系统的研究,研究基于a 跚一l i n u x 的平稳性测 试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第二章系统理论基础及方案基础 的平稳性指标v r ,v r 平稳性指标不仅用于对样车和现有机车车辆的 试验结果进行评估,而且也在新车开发阶段普遍的用于评估数学模型 的输出。美国的杰奈威舒适性j 矗n e w a y 系数,是通过测定车辆的振动 加速度来判定乘坐的舒适性。日本国铁在早期参考美国的j 8 n e w a y 舒 适度标准方案,在1 9 8 1 年以i s o 一2 6 3 1 为基础,考虑了铁道车辆的 振动特性,提出了乘坐舒适度水平方案。i s o 一2 6 3 1 是国际标准化组 织( i s o ) 提出的影响人体的振动评价标准,虽然是一个不具约束力 的通用评价指南,但却给各国全身振动研究带来很大影响,成为有关 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种狄克曼指标可以较简便地判别人体对结 构振动具有良好感觉的界限,它能基本判别司机、旅客和桥上行人在 列车过桥时的感觉“”。他们针对自己的标准都开发了相应的检测仪 器口4 1 在这里根据我国平稳性测试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主要介绍 s p e r l i n g 平稳性指标和由此引出的g b 5 5 9 9 8 5 即“铁道车辆动力学 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的平稳性指标。整个平稳性测试系统也是 围绕g b 5 5 9 9 8 5 的平稳性指标进行研究和开发的。 2 2 1 s p e r lin g 平稳性指标 德国铁路以及欧洲铁路联盟( u i c ) 均采用s p e r l i n g 提出的平稳 性指数来评定车辆的运行品质。s p e r l i n g 等人在大量单一频率振动 的实验基础上提出影响车辆平稳性的两个重要因素。m 一个重要因素是位移对时间的三次导数。亦即z 一口( 加速度变化 率) 。若上式两边均乘以车体质量m 。,并将m 一之积改写成,则 m 。;i f 或j t 彘,由此可见,;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力的变化率,f 的增减变化引起冲动的感觉。如果车体做简谐振动,z - z 。s i nw f ,则 ;z o w 3s i n w f ,其幅值为目t m ,) 3 。 影响平稳指数的另一个因素是振动时的动能大小,车体振动时 的最大动能为: 丢m 。;2 - 三m 。( w ) 2 一圭m 。( z 。h ,) 2t 白 ( 2 叫 删枷,) 2 鼍 s p e r l i n g 在确定平稳性指数时,把反映冲动的加速度最大幅值 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疡口j r 。和反映振动动能( 知,) 2 的乘积( 扫) 5 0 ,5 作为衡量标准 来评定车辆运行品质。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数的经验公式为: 1 0 2 7 ”厄丐军丽= o 8 9 6 ( 2 2 ) 式中靠哼覆幅( c m ) o ,振动频率( 日z ) ; 4 加速度俘,其值为:d 一( 缸,) 2 ; f ( r ) 与振动频率有关的加权系数: 当矗的单位为占= 9 8 l 时,公式中的系数为7 0 8 。 f ( ,) 对于垂向振动和横向振动是不同的,具体取值如表2 1 。 表2 1s p e r l i n g 平稳性频率修正系数 垂向振动 横向振动 ,( m ),( ,),( 胁)f ( ,) o 5 5 9 0 3 2 5 ,2 0 5 5 4 o t8 ,2 5 9 2 0 : 5 4 2 6 6 形z 2 0l - 0 2 61 0 以上的平稳性指数只适用种频率一个振幅的单一振动,但实际 上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的振动是随机的,即振动频率和振幅都是随时 间变化的。因此,在整理车辆平稳性指数时,通常把实测的车辆振动 加速度记录按频率分解,进行频谱分析,求出每段频率范围的振幅值, 然后对每一频段计算各自的平稳性指数啊,最后求出全部频段总的平 稳性指数: f ;似”+ 叼o + + 职o ) “1 ( 2 3 ) 根据f 值来评定平稳性指标与等级。s p e r l i n g 的客车平稳性等 级列于表2 2 中。 第二章系统理论基础及方案基础 表2 2s p e r l i n g 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与等级 w 值 运行品质w 值乘坐舒适度( 对振动的感觉) 1很好 l 刚能感觉 2好 2 明显感觉 3满意 2 5 更明显,但并无不快 4可以运行 3 强烈,不正常,但还能忍受 3 2 5 很不正常 4 5运行不合梧 3 5 极不正常可厌,不能长时忍受 5危险 4 极可厌长时忍受有害 2 2 2 国内的平稳性指标 当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平稳性指标,s p e r l i n g 平稳性指标在 我国铁路得到长期的非正式的应用,直到1 9 8 5 年发布了g b 5 5 9 9 和 1 9 9 3 年发布的t b 2 3 6 0 两个标准,我国才正式采用平稳性指标对客货 车辆以及机车的运行品质进行定量的评估。我国平稳性指标的计算公 式和频率修正系数等都基本与s p e r l i n g 平稳性指标相同,但是对指 标的分级做了简化,仅分为优、良好、合格三个级别,并规定新造客 车和货车的平稳性指标不得低于“良好”1 。 一客车运行平稳性指标公式为; o s ”阿 彤。7 0 8 1 二r _ f ( f 1 ( 2 4 ) 在g b 5 j 9 9 8 5 即“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中“,将平稳性指标分为3 个等级,如表2 3 所示: 表2 3 客、货车运行平稳性等级 | 平稳性等级评定平稳性指标 客车货车 f l 级优 a r m 7 系列 a r m 9 系歹4 a r m 9 e 系歹0 a r m l o e 系列 a r m l l 系列 s e c u r c o r e 系列 i n t e l 的x s c a l e 其中ra r 【7 、a r m 9 、a r m 9 e 、a r m l o 、a r m l l 为5 个通用处理 器系列,每一个系列提供一套相对独特的性能来满较高的应用而 设计1 。 由于a r m 是3 2 位的r i s c 芯片,它的体系结构为:处理器有 七种运行模式、使用便于流水线操作的单周期指令、寄存器为3 7 个,存储器支持大端格式和小端格式,此外执行速度快,所以决 定了a 蹦适合运行操作系统。运行操作系统后才能完成一些复杂 的功能,如以太网协议、u s b 通信等,也便于应用程序开发。执 行速度快,存储空间大可以适合便携式产品设计。 3 3 2a r m 9 处理器的特点 a r m 9 系列微处理器在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方面提供了好的 条件,它具有以下特点;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统。通常,应用系统对嵌入式软件的基本要求是体积小、执行速 度快、具有较好的可裁剪性和移植性。嵌入式操作系统负责嵌入 式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工作,控制协调并发活 动,它必须体现所在系统的特征,能够通过装卸某些模块来达到 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 两种:商用型和免费型。商用型实时操作系统功能稳定、可靠, 有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如v x w o r k s 和w i n d o w s c e 等,但往往 价格昂贵。免费型实时操作系统在价格方面具有优势,目前主要 有l i n u x 和u c o s 。不管选用什么样的系统,都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加以考虑: 操作系统的硬件支持( 包括是否支持目标系统、可移植 性) 。 开发工具的支持程度。 能否满足应用需求。 许多嵌入式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过多的干预,而且 要求不能够在运行中出现什么故障。在这种条件下,要求负责系 统管理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选择一款既能满足 应用需求,性价比又达到最佳的实时操作系统,对开发工作的顺 利开展意义重大。 在嵌入式平稳性测试装置的设计中,采用嵌入式l i n u x 作为操 作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l i n u x 作为一个非常流行的通用操作系 统,人们在它的嵌入式应用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l i n u x 与其 它嵌入式操作系统( q n x ,w i n d o w sc e ,v x w o r k s ,h o p e n ) 相比,具 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非常适合嵌入式应用。它的优势体现在以下 方面: 内核稳定、功能强大、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应用软件多、 兼容性好 内核可根据需要任意裁减。 使用成本低,免费开放源代码。 多专业的商业公司参与,发展潜力大。 l i n u x 是一个类u n i x 的操作系统,其代码是完全重新开发的, 内核功能强大,实现简洁。最新的乙i n u x 内核支持多种体系结构的 处理嚣,包括目前流行的i n t e lx 8 6 ,m o t o r 0 1 a i b mp o w e r p c , a r m 等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同时,l i n u x 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也不断 地得到扩充。 比较常见的嵌入式l i n u x 操作系统有:r t l i n u x ( 实时l i n u x ) , 第三章系统采集处理硬件平台设计 u c l i n u x ( 用于非m m u 设备的l i n u x ) ,m o n t a v i s t al i n u x ( 用于a r m , m i p s ,p p c 的l i n u x 分发版) 、a r m l i n u x ( 专门用于a r m ) 的l i n u x 等。本系统采用的是a r m l i n u x ,它专用于a r m 处理器,支持具 有a r m 9 2 0 t 内核的a r m 处理器“”“。 3 4 2 嵌入式l n u x 特点 嵌入式l i n u x 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l i n u x 系统是层次结构且内核完全开放。l i n u x 是由很 多体积小且性能高的微内核系统组成。在内核代码完全开放的前 提下,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需要方便 地对内核进行改造,低成本地设计和开发出满足自己需要的嵌入 式系统。 第二强大的网络支持功能。l i n u x 诞生于因特网时代并具有 u n i x 的特性,保证了它支持所有标准因特网协议,并且可以利用 l i n u x 的网络协议栈将其开发成为嵌入式的t c p i p 网络协议 栈。此外,l i n u x 还支持e x t 2 、f a t l 6 、f a t 3 2 、r o m f s 、j f f s 2 等文侉 x 第三章系统采集处理硬件平台设计 的交互,向上通过一个通用的接口挂接到虚拟文件系统上。它是 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间的一个抽象层。 总之,在l i n u x 系统中,文件操作是对设备操作的组织与抽 象,、而设备操作则是对文件操作的最终实现。 当用户进程发出i o 请求时,l i n u x 把请求的处理权限放在 虚拟文件系统,虚拟文件系统通过设备驱动程序提供的接口再把 任务下放到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根据需要对设备控制器进行操作, 设备控制器再去控制设备本身。这样,通过逐层隔离,l i n u x 对 用户进程基本上屏蔽掉了设备的各种硬件特性。 3 。5 平稳性测试仪器开发模式 平稳性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的设计在大体上可以分为硬件 平台设计、软件平台设计和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硬件系统功能 和设计的正确性需要通过软件在硬件系统的运行来验证,操作系 统的移植和驱动程序测试需要应用程序配合,而应用程序的测试 只需要按照软件工程理论测试的方法来进行。如图3 3 所示。 图3 3 平稳性测试仪开发模式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3 6 核心平台设计 3 6 1 核心平台硬件设计 嵌入式平稳性测试仪器要求能够把现场测量数据经过a d 变 换,采集到存储器里,并进行处理和显示,可以通过u s b 或网络 实时传输。由于测量数据即使经过压缩但仍具有很大的数据量, 为了便于在本地直接存储,可以通过u s b 接口直接对仪器操作, 也可以使用以太网传输。由于时间和技术原因,本文没有使用以 太网接口,只是使用了u s b 接口。 根据a t m e l 公司的a t 9 l r m 9 2 0 0 处理器芯片的特点,本系统 以a t 9 l r m 9 2 0 0 处理器芯片为核心,配备f l a s h 、s d r a m 、u s b 接 口、串口转换等芯片完成系统所要求的核心模块。详细的硬件设 计原理见第四章。 3 6 2 核心平台软件设计 软件结构基本框图如图3 4 : 图3 4 嵌入式平稳性测试系统核心平台软件结构框图 l i n u x 强大的网络支持功能,低廉的价格以及众多开发人员 第三章系统采集处理硬件平台设计 的维护成为设计嵌入式平稳性仪器的首选操作系统。同时硬件平 台众多的存储器资源为运行l i n u x 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由于 本系统的功能较为复杂,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已不可缺少。 a r m l i n u x 支持具有a r m 内核的微处理器,尤其是具有a r m 9 2 0 t 内核的a t 9 1r m 9 2 0 0 ,这样嵌入式l i n u x 操作系统的移植将会变 得简单( 详见第五章) 。 软件平台包括如下几部分: 引导程序:能实现系统的快速引导,提供瞬间开机功能。负 责将l i n u x 内核加载到内存,并将控制权交给内核初始化程序。 具体工作包括:寻找或将指定的内核映像解压,解压文件系统。 l i n u x 内核:l i n u x 是一个单一内核操作系统,但可以动态 装入和卸载内核中的部分源代码。l i n u x 内核由内存管理、进程 管理、定时器中断管理、模块管理、虚拟文件系统、接口文件系 统、设备驱动程序、进程间通信、网络管理及系统启动等构成。 设备驱动程序是内核的一部分,它像内核中其它代码一样运行在 内核模式。l i n u x 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有:对设备进行初始 化;使设备投入运行和退出服务;从设备接收数据并将它们送回 内核;将数据从内核送到设备;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 文件系统:包括根文件系统r a m d i s k 和建立于存储设备的 j f f s 2 文件系统。 初始化进程:系统在刚刚启动时,运行于内核方式,这时候 只有一个初始化进程在运行,首先做系统的初始化,然后执行初 始化程序( 一般是s b i n i n i t ) 。初始化进程是系统的第一个进程, 以后所有的进程都是初始化进程的子进程。初始化的时候被调用 a d 驱动程序、键盘驱动、l c d 驱动、u s b 驱动以及串口驱动等驱 动程序,它们主要监测所要驱动的硬件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 工作。 应用主程序: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处理模块、通信模块、转 储模块及人机交互模块等。主要任务是将 x 第三章系统采集处理硬件平台设计 图3 5 a d s l 2 开发界面 调试工具需要示波器、万用表等,同时需要支持a d s 的仿真器。 3 7 一软件调试 嵌入式系统通常为一个资源受限的系统。直接在此嵌入式系 统的硬件平台上编写软件是不可行的。这里,采用的办法是,先 在通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然后,通过交叉编译,生成目标平台 上可运行的二进制代码,最后通过串口或者网口下载到目标平台 上的特定位置上运行。建立调试环境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嵌入式l i n u x 交叉开发环境。这里采用开放的交 叉开发环境,典型的代表是g n u 工具链,目前已经能够支持x 8 6 、 a r m 、m i p s 、p o w e r p c 等多种处理器。交叉开发环境是指编译、链 接和调试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境。它与运行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 境有所不同,采用宿主机目标机模式。 第二步进行交叉编译和链接。在完成嵌入式软件的编码之后, 就是进行编译和链接,以生成可执行代码。开发过程是在i n t e l 公司x 8 6 系列c p u 的通用计算机上进行,而本系统目标 x 第四章系统采集处理硬件平台设计 第四章系统采集处理硬件平台设计 a r m 最小系统一般包括a r m 芯片、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 电路、存储器( 包括a r m 芯片内s r a m 、外扩f l a s h 和s r a m ) 、u a r t 接口电路等“”“”。本章重在介绍以a r m 芯片为核心的平稳性测试系 统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具体硬件设计。为了实现程序运行的基本环境, 除了设计以a i 【m 为核心的最小系统外,同时为了满足实现数据采集显 示和转储的需求,还设计了a d 、l c d 接口、g p s 接口的串口、键盘输 入、u s b 等其他接口。这里介绍硬件平台的组成衣电路设计的实现。 4 1 硬件系统的功能框图 便携式平稳形测试系统核心模块并不复杂,核心模块功能图如图 4 1 所示。 p 器e tl i 串口1 【啦9 6 6 4l 斗 + 1 与g p s 通信 i l 一通信 卜慧z 。卜 p ( r 9 1 r m 9 2 0 0 时钟电路 |- i u s b h _ 毪篇卜一 一比d m a x 8 l lf 删1 2 8 6 4 意鎏裟卜 - _ j 键盘输入 a s 2 8 3 0 和s p x l l l 7l 图4 一l 核心模块功能框图 翠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2c p u 处理器 嵌入式平稳测试系统采用 片,此芯片采用a r m 9 2 0 t 核, 特性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集成a 删9 2 0 t 芯核 a t 脏l 公司的a t 9 1 胁9 2 0 0 处理器芯 除了具有a 蹦9 系列微处理器一般的 1 8 0 婀z 运行时有2 0 0 m i p s 处理能力 1 6 k b 的数据c a c h e ,1 6 k b 的指令c a c h e 全功能舢支持w i n c e 和l i n u x 1 6 i ( b 的内部s r a m 和1 2 8 k b 的内部r o m 外部总线接口髓i 。支持s d r 脒、s r a m 、b u r s tf 1 a s h 、 c o m p a c t f l a s h 、s m a r t m e d i a 以及n a n df l a s h 的无缝连接 全电源管理功能 带有报警中断的实时时钟 带有八个优先级、可单个屏蔽中断源、s p u r i o u s 中断保护 的先进中断控制器 七个外部中断源和一个快速中断源 四个3 2 位的p i o 控制器可以达到1 2 2 个可编程i o 引 脚( 每个都有输入控制、可中断及开路的输出能力) 2 0 通道的外部数据控制器( d m a ) l o m 1 0 0 m 的以太网接口 4 个u s a r t 3 个异步的串行控制器 s p i 接口。4 个外设芯片可选 2 个全速的u s b2 o 主接口和1 个从口 2 个3 通道1 6 位的定时计数器( t c ) 两线接口( t w i ) i e e e1 1 4 9 1j t a g 标准扫描接口 工作环境温度一4 0 。ct o + 8 5 。c a t 9 1 啪2 0 0 共有2 0 8 只引脚,采用t q f p 封装。尽管引脚多,但 分布很有规律。电源和接地引脚有近5 0 根,再除去地址总线数据总 线和通用的i o 口,以及其他的专用模块,如u a r t 、u s b 、姒c 等的 接口,需要认真研究的的引脚主要是控制信号。由于相关功能模块集 成在芯片内,所以简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芯片电路图如 图4 2 所示。 北京交通大学硕 童? 仁叫 蠢鹭璧 ; fj l 措 ;善地檑 式彝錾霎 蓁。:| 耄| 彝2 。鬟 资源的方式。 夔r l 鬻囊 模块虽然是内核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被编译到内核里面去。 蚕一臻一萎 它们被编译并连接成一组目标文件,不是固定地链接到某一地址 一瑷蓊目霎罄“ ;擘二 i 要 开始运行,而是根据需要在系统启动后动态地加载到系统核心之 ;i ! 瓣 椰i :圭;i s 中。通过动态地将代码载入操作系统的核心不仅可以减小核心代 繁 码的规模,而且使核心配置更为灵活。若在调试新核心代码时采 巍 ”5 “冀! 鏊 薹嚣 _ 萋 矍 _ ; v 囊 m | 鐾孽l , 雩薹篓等 臻霆_ j 熏 一j 鼍 目! i肆 矗 j ! 日| j j 謇 ? 毒 爱 群蓁 羹 载入运行中的内核。成为内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通常是设备驱 动程序) ,这也为系统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利用 ?,可以 根据需要在不重新编译内核的条件下将模块动态地 用模块技术,用户不必在每次修改后都需重新编译核心和启动系 统 。 模块机制是l i n u x 内核提供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机制,可以通 过模块编程来改造l i n u x 操作系统,如添加设各驱动程序、文件 系统、修改和增加系统调用等。 34 4l in u 的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管理i o 设备,完成向设备发 出命令、捕获中断并进行出错处理,向系统其余部分提供一个统 一接口,从而将系统硬件设备细节从用户视线中隐藏起来。在 l i n u x 中管理硬件设备的代码并没有放置在每个应用程序中而是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6 所示。 图4 6 复位电路原理图 4 5f l a s h 存储器电路设计 f 1 a s h 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编写的启动程序、操作系统内核以及 应用程序以及采集数据。s 2 9 g l 0 6 4 是s p a n s i o n 公司生产的8 m 闪存, 共有1 2 8 个扇区,4 8 管脚的t s 0 p 封装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单电源供电:3 v 读、写、编程操作 灵活的块结构 与j e d e c 标准兼容:命令通过微处理器的标准写时序写入,写 周期会依据编程及擦除操作的需要内部锁存地址和数据信号 每个块可经历l o o o o o 次擦除 数据存储期为2 0 年 9 0 n s 访问时间 4w o r d 8b y t e 大小的页读缓冲区 2 5 n s 页读取时间 引脚定义如下: c e 片选信号 s c k c l k串行时钟时钟 w p 硬件写保护引脚 r s t 芯片复位引脚 r d y b u s y 准各好忙引脚 本系统采用f l a s h 存储的程序在系统启动后加载到r 栅中运 行,所以一旦系统启动之后,f l a s h 就不与m c u 交互( 维护f l a s h 操 作除外) ,基于以上原因对于f l a s h 速度不做很高的要求。电路的设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图4 8s d r a m 电路原理图 4 7 键盘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键盘是实现人机联系最简便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向微处 理器送入数据和控制命令,它是最常用的一种输入操作。 键盘系统的主要工作包括及时发现有键闭合,求闭合键的键码。 根据这一过程的不同,键盘可以分为二种,即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本系统采用的是8 8 行列式非编码键盘。在系统中,非编码键盘由 c p u 通过键盘处理程序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相对c p u 来言,按键闭合 是随机发生的,键盘处理程序必须能够及时捕捉到闭合的键,并求出 键码。按照这一过程的不同,非编码键盘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程序扫描 方式和中断扫描方式。 本系统采用中断方式连接,共1 6 个功能键,通过控制芯片b c 7 2 8 1 a 与m c u 的接口,b c 7 2 8 l 共需要三根线,数据线d a t 、时钟线c l k 和按 键指示k e y 。其中c l k 和k e y 引脚分别为输入和输出引脚。当有按键 被按下时,会实时产生中断请求信号,通知c p u 处理。 键盘输入电路原理图如图4 9 所示。 l c d 接口数据定义如表4 一l 所示。 表4 一l l c d 接口数据定义 1 、i s so 电l 鞲地 2哪 s o v 睬电n 3v 0 eo v 一一1 0 v溅妯盟幂| 嚣攀础曦雎 l肌 i “l “震秣口盯t o 为疑毋描沓取群 s州札,l t ,”h ,“。h 戴群靛臻判睢7 悱嘲 隹,h “l 。h 一l 。毂赣哥烈慷媲豫 6 eh l 靶,h l ”档吁。f 雠沁铺弹o b ? 一哪 r a - “h ”,b “h “啪r 一般搬难棚d 时讹帕o 7啪 h l虢姑拽 孽船1h ,l虢非; k 9d b 2l戡船残 1 0睫3h l差 i 批线 1 1暇h ,l 壤甜= k 1 2雅5h l敉制f 1 3 d 瞒聃,l 枯萎4 r 譬 t 4d b 7h l般烈栈 1 5c s lh lh :地抒稿 :( zr 阜俯峙 1 6c s 2,l特:避钎嚣i jc ,1 f 一 稿坶 1 7i hh l 艇俯。哮f f 吼 j 螋能 1 8 ) l i t1 0 vl c d 驰,由辆瓢坪 1 e _h+ 5 o v 2 0孵 4 9a d 转换电路设计 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传来的模拟电压信号需经由a d 变换为数字量 送入a t 9 l r m 9 2 0 0 的s p i 做进一步处理。根据测试要求,a d 数模转 换芯片采用t l v 2 5 4 8 芯片,对c p u 访问是通过s p i 口访问,a d 模 拟量输入通道为8 路。通过a t 9 1 r m 9 2 0 0 的n p c s o 片选该芯片,外围 电流转电压电路可以实现4 路的电流输入和4 路电压输入。 a d 模数转换硬件主要是由t v l 2 5 4 8 转换芯片和a d 7 0 4 构成。 t v l 2 5 4 8 是1 2 位8 通路逐次逼近式a d 转换器,输入电压在o 5 伏,最大不可调误差小于l l s b ,它具有高速、高精度、温度、依赖 度低以及在长期工作条件下能耗小、重复性好等优点。 s p i 是一个同步协议接口,用来在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芯片之间 提供一个低成本易使用的接口,可以用来连接存储器、模数转换器、 传感器、l c d 驱动器等“1 。t l v 2 5 4 8 与c p u 接法如下图4 一l l 所示。 t l v 2 5 4 8 共有8 路输入信号,可以通过配置,输入相应的电压或 者电流信号。这里配置为四路电压和四路电流信号。电压输入电路设 4 0 第四章系统采集处理硬件平台设计 器盏出o i ii t 二舅誉卜一,。虑拳镣。w 薯i t o c m p 可卿际 1 4o o 。 i s,i 二- 7 事晶。 “uu j t 童懿 4 x t r i 。i 。钶i t r罩域; n c 1 6,i 磷 图4 1 1t l v 2 5 4 8 电路原理图 计如下图4 1 2 所示。 图4 1 2电压输入原理图 v i n l 4 是放大器a d 7 0 4 输出,为t v l 2 5 4 8 提供输入电压信号。 v i n p u t l 4 是a d 模块外部模拟量输入端子,接外部电压输入。 4 1 0u s b 设备电路设计 在现场的实际应用当中,有众多场合需求用u s b 串行接口来进行 数据传输“”。所以u s b 从设备的电路设计是为数据转储的需求。a t 9 l r m 9 2 0 0 内部集成的u s b 设备端口( u s bd e v i c ep o r tu d p ) 具有如下特 性: 遵从u s bv 2 ,0 规范,每秒1 2 m b p s 每秒。 嵌入u s bv 2 o 全速收发器。 每个端点配有双口r a m 。 这里可以直接从c p u 引出线外接即可,电路图如图4 1 3 。 4 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酲4 一1 3u s b 电路原理圈 4 1 1 串口电路设计 串口电路的设计一方面为了满足调试程序作为标准的输入和标 准的输出设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串口通信来设置一些系统的参数。 此外,可通过串口向上位机传输数据。同时这里另设计一个串口作为 g p s 标准模块的通信接口,接收列车速度和位置。 目前r s 一2 3 2 是p c 机与通信上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 它是在1 9 7 0 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 i a ) 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 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它适合 于数据传输速率在o 2 0 0 0 0 b s 范围内的通信,这个标准对串行通信 接口的有关问题,如信号线功能、电器特性都作了明确规定。由于通 讯设备厂商都生产与r s 一2 3 2 c 制式兼容的通信设备,因此,它作为一 种标准,目前已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 这里使用了a t 9 lr m 9 2 0 0 两个串口,输出的串行信号是t t l 电平, 必须经过电平转换输出符合e i a t i a 一2 3 2 电平。s p 3 2 3 2 e 是s i p e x 公 司生产的r s 一2 3 2 收发器,适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应用“”,串口电路设 计见图4 1 4 所示。 图4 一1 4 串口电路原理图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5 2 存储器系统分配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8 mb y t e 的f 1 a s h 和3 2 mb y t e 的 s d r a m 。所以f 1 a s h 空间软件分配如下图5 2 所示: r o m b o o t b i n1 0 0 0 0 0 0 0 u 咱o o t b i n1 0 0 0 f f f f 环境变量参数 1 0 0 1 0 0 0 0 1 0 0 i f f f f z i m a g e 1 0 0 2 0 0 0 0 l 0 0 7 f f f f r d i s k l 0 0 8 0 0 0 0 应用文件1 0 2 圩f f f j f f s 2 文件系统1 0 3 0 0 0 0 0 数据文件 1 0 7 e f f f f 图5 2f l a s h 空间分配 f l a s h 空间地址显示如图5 3 。 图5 3f l a s h 空间地址显示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b 初始化内存,包括启用内存库、初始化内存配置寄存器等。 c 初始化串行端口( 如果在目标上有的话) 。 d 初始化网络接口。 e 启用指令数据高速缓存。 f 设置堆栈指针。 : g 设置参数区域并构造参数结构和标记( 这是重要的一步,因为内 核在标识根设备、页面大小、内存大小以及更多内容时要使用引导参 数) 。 h 执行p o s t ( 加电自检) 来标识存在的设备并报告任何问题。 i 为电源管理提供挂起。 x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不仅支持m 丁d ,而且可以在m t d 基础上实现多种文件系统,比如 c r 鲫f s 、f a t 和j f f s 2 等。 支持中断。这为测试硬件中断的响应提供了方便。 详细的开发文档。由于大多数b o o t l o a d e r 都是开源项目,所以文 档都不是很充分。u b o o t 的维护人员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充分记 录了开发文档,所以为移植提供了方便。 5 3 3u b 0 0 t 移植 u b 0 0 t 的移植必须与设计的硬件相匹配。这就要求对于硬件的设 计以及u b 0 0 t 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移植过程中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