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8 卷第1 8 期 2 012 年9 月 机械工程学报 J O U R N A L0 FM E C H 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b l 4 8N O 1 8 S e p 2 0 12 D o I 1 0 3 9 0 1 J M E 2 0 1 2 1 8 1 3 0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数学模型及其验证木 周德海吴成斌石文星王宝龙李先庭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 10 0 0 8 4 摘要 热管 蒸汽压缩复合空调机组应用于全年需冷空间时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用于热管和制冷模式切换阀件对其可靠 节能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出适用于熟管 蒸汽压缩复合空调机组模式切换的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结构 根据其工 作原理建立数学模型 对阀门切换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研究 并建立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性能测试试验台对仿真结果进 行验证 仿真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其模式切换时的动力学特性 关键词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动力学特性仿真 中图分类号 T U 8 3 1 S i m u l a t i o na n dT e s to nt h e D y n a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T h r e e p o r t P i s t o n 场l v e Z H O UD e h a iW U C h e n g b i n S m W e n x i n g 後N GB a o l o n g L I X i a n t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u i l d i n gS c i e n c e T s i n g h u a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10 0 0 8 4 A b s t r a c t C o m b i n e da i r c o n d i t i o n e rb yh e a t p i p ea n dc o m p r e s s i o na p p l i e d i ns p a c e sr e q u i r i n ga n n u a lc o o l i n gh a sg o o d e n e r g ys a v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T h r e e p o r tp i s t o n v a l v eu s e df o rw o r k i n gm o d es w i t c ho fc o m b i n e da i r c o n d i t i o n e r p l a y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i nr u n n i n g s a f e l y a n dr e l i a b l y At h r e e p o r tp i s t o nv a l v ea p p l i e df o rm o d es w i t c ho fc o m b i n e da i r c o n d i t i o n e rb yh e a tp i p ea n dc o m p r e s s i o ni s i n t r o d u c e d O p e r a t i n gp r i n c i p l eo ft h r e e p o r tp i s t o nv a l v ei se l a b o r a t e d T os i m u l a t et h ed y n a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t h r e e p o r tp i s t o n v a l v e d y n a m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m a t h e m a t i c sm o d e l o f t h r e e p o r tp i s t o nv a l v ei sd e v e l o p e d T h ed y n a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s w i t c h i n g m o d ei ss i m u l a t e d f r o mc o m p a r i s o no fs i m u l a t i o na n dt e s tr e s u l t s t h es i m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u l t sc a i lb ew e l l i d e n t i c a l a n dt h es i m u l a t i o nm o d e lC a n b ee n s u r e dt oa n a l y z et h ed y n a m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K e yw o r d s T h r e e p o r tp i s t o n v a l v e D y n a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S i m u l a t i o n 0 前言 随着互联网和网络商务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 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为之服务的通讯基站 互联网 数据中一I I n t e r n e td a t ac e n t e r I D C 机房等类的建筑 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通信基站和I D C 机房内主要是 高发热量的通讯设备 为之服务的空调系统需要全 年制冷运行 导致其能耗增加和寿命缩短问题日益 严重 1 1 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是推进基站和I D C 机房节 能的关键 如何在保证降温需求的前提下缩短空调 系统 确切说是压缩机 的运行时间 如何充分利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1 1 7 6 0 8 4 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5 1 1 2 5 0 3 0 资助项 目 2 0 1 1 0 9 0 5 收到初稿 2 0 1 2 0 3 1 5 收到修改稿 自然冷源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已成为目前电信行 业关注的焦点 热管 蒸汽压缩复合空调机组 简称 复合机组 是解决以上难题的有效地途径之一1 2 曲J 也为类似基站的高发热量空间提供了全年冷却的节 能技术方案 复合机组具有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模式 简称制冷模式 和制冷剂自然循环模式 简称热管模 式 到目前为止 两种模式间的切换主要是采用 两只电磁阀 3 4 电磁阀 单向阀1 5 6 实现 故 不可避免会出现电磁阀持续发热 自然循环时制冷 剂将进入压缩机排气管等导致机组可靠性降低 以 及制冷循环时因电磁阀内漏导致机组能效降低等问 题 因此 尚需要研发换向更为可靠 密封性能更 好的模式切换装置 为此 笔者提出用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 简称三 通阀 进行模式切换 以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运行能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9 月周德海等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数学模型及其验证 1 3 1 效pJ 三通阀的结构如图1 所示 它不需要任何外 力 仅根据复合机组管路内的压力特性 压缩机吸 排气压差 和内置弹簧的弹簧力来完成制冷剂的流 路切换 根据压缩机的启停 三通阀自动接通各自 流路 完成 非此即彼 非热管即制冷 的流 体方向控制功能 图l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结构图 1 蒸发器接管2 弹簧3 阀芯下部腔体4 活塞型阀芯 5 阀芯上部腔体6 压缩机排气接管7 阀盖8 密封圈 9 冷凝器接管1 0 阀体 为研发不同容量的三通阀 则必须建立数学模 型 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计算 研究其模式切 换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规律 才能确定三通阀各部 件的结构参数和性能指标 1 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 1 1 工作原理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在复合机组中的连接位 置如图2 所示 结合图1 2 可以看出 当复合机组 处于热管模式时 图2 中虚线箭头表示其制冷剂流 向 压缩机停机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后通 过三通阀 图1 中的流向为5 6 进入冷凝器 在冷 凝器中冷凝降温后经电磁阀流回蒸发器 完成自然 循环 此时 三通阀的活塞型阀芯在弹簧弹力作用 下关断压缩机排气接管 图1 中的7 避免制冷剂进 入压缩机排气管内 图2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当复合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时 图2 中实线箭头 表示其制冷剂流向 压缩机启动 压缩机排气接管 内压力逐渐升高 当阀芯两侧的压力差足以克服弹 簧阻力和阀芯静摩擦力时 阀芯移动 直至关断蒸 发器接管 图1 中的5 此时 压缩机排气经三通阀 图1 中的流向为7 6 进入冷凝器冷凝降温 再经 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吸热 然后再流回压 缩机 完成制冷循环 由此可见 三通阀能否迅速切换到位 到位后 是否关闭严密是影响复合机组可靠性和运行能耗的 关键问题 故必须建立其数学模型 探明其切换过 程的动力学特性 才能研发出合格的三通阀 1 2 数学模型 在实际复合机组中 在压缩机吸 排气管上需 要分别设置气液分离器和油分离器 故可将气液分 离器 压缩机和油分离器视为压缩机 建模时 在 无特殊说明时 将压缩机开机过程称为三通阀的开 启过程 将压缩机关机过程称为三通阀的关闭过程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内部结构形状比较复 杂 因此 在建立其数学模型前须进行必要的简化 忽略不影响其动力学特性的部分因素 建立数学模 型时 特作如下假定 1 将压缩机吸 排气视为理想气体 2 压缩机停机瞬间的阀芯温度为压缩机稳定 工作时的排气温度 3 忽略阀体 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表面与 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以及芯移动过程中的产热 4 忽略制冷系统各连接管中的沿程阻力 根据三通阀的连接位置和复合机组的工作特 点可知 在三通阀开启过程中 膨胀阀和电磁阀均 关闭 此时可将冷凝器视为具有一定容积的容器 以简化复合机组制冷系统的模型 同时采用厂家提 供的压缩机性能数据参照文献 8 中方法建立压缩 机模型 下面给出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动力学特性的 数学模型 1 2 1 连续性方程 取微元时间段出进行分析 则微元时间出内 进入压缩机排气管的制冷剂气体质量 d m q m d t 1 式中d f 微元时间 g d f 时间内进入压缩机排气接管的制冷 剂气体质量流量 即压缩机排气质量 流量 微元时间d f 内进入压缩机排气管的制冷剂气 万方数据 1 3 2 机械工程学报第4 8 卷第1 8 期 体质量d m d 一部分引起压缩机排气管内制冷剂气 体质量变化d m d 另一部分质量为d md 泄漏至阀芯 下部腔体 进入阀芯下部腔体的制冷剂气体 一部 分质量为d m 的进入冷凝器接管中 另一部分质量 为d m 的进入蒸发器接管 进入冷凝器接管的制冷 剂气体一部分引起冷凝器接管内制冷剂气体质量变 化d m 另一部分质量为d m 的泄出 进入蒸发器 接管的制冷剂气体一部分引起接管内制冷剂气体质 量变化d m 另一部分质量为d m 的泄出 由连续 性方程可得 d m d i d m d d m d 2 d m d d m f d m f 3 d m d m d m 4 d m d m d m 5 1 2 2 泄漏量方程 泄漏量是指白阀芯上部腔体泄漏的制冷剂气 体流量 按阀芯移动的位置 制冷剂气体的泄漏主 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阀芯上部腔体的制冷剂气体泄漏至阀芯下 部腔体主要是由于制冷剂气体在压差驱动下通过阀 芯与阀体内壁间隙造成 当阀芯未移动时 阀芯上表面与阀体内壁间隙 J 1 以及阀芯侧表面与阀体内壁的配合间隙如以及阀 芯长度三共同决定了泄漏量的大小 在弹簧预压缩 量的弹力作用下 阀芯上表面与阀体内壁紧密接触 间隙6 1 主要有加工工艺精度决定 由于间隙尺寸相 比阀芯尺寸较小 制冷剂在间隙中流动时雷诺数较 小 可视为层流流动 对于阀芯上表面与阀体内壁间隙间的层流流 动 该泄漏量g 1 通过式 6 求解 8 对于阀芯侧表 面与阀体内壁间隙间的层流流动 该泄漏量g 2 通 过式 7 求解 9 由连续性方程 微元时间d t 内泄漏 量d m d 等于经阀芯上表面与阀体内壁间隙的泄漏 量g 1 也等于经阀芯侧表面与阀体内壁间隙的泄 漏量g 2 即式 8 9813 再pa 两pm qml 6 0 l n D D d 6 2 6 1 7 2 了 了 一 L J d m 予 q 1 q 2 8 式中p d f 时刻压缩机排气接管内的制冷剂气 体压强 P f 时刻阀芯肩台处的制冷剂气体压强 P f 时刻蒸发器接管内的制冷剂气体压强 仇 压缩机排气接管内径 D 活塞型阀芯的直径 D 制冷剂气体的运动黏度 联立式 6 8 可得 竺生 丝二丝 f 9 出 置 尺2 R l 6 0 l n D 万p 一D d 1 0 i 一 0 1 丁c D l R 面1 2 0 万L 1 1 7 上J D 式中R l 阀芯上表面与阀体内壁间隙间的气阻 R 2 阀芯侧表面与阀体内壁间隙问的气阻 当阀芯移动位移为x 时 活塞型阀芯上表面与 阀体内壁问隙间的气阻R 1 的求解公式由式 1 0 变为 式 1 2 由式 1 2 可以看出当x 增大时 尺1 变小 即 活塞型阀芯上表面与阀体内壁间隙对泄漏量的影响 降低 阀芯上表面的泄漏量主要受活塞型阀芯侧表 面与阀体内壁间隙如的影响 泄漏量可通过式 1 3 来求解 属 岽掣 1 2 牛1 菩矿 d m a o 盟 f 1 3 1 一 一 I m 恐 2 当阀芯移动到阀芯上部腔体与冷凝器接管 交接时 制冷剂气体自阀芯上部腔体泄漏进冷凝器 接管内 若阀芯位移为工 如图3 所示 设计时 为节省阀体耗材以及降低热管模式下的流动阻力 常将阀芯下表面紧挨冷凝器接管上管线 则阀芯处 于初始位置未移动时 冷凝器接管管心轴线到阀芯 上表面间的距离为 D 2 则阀芯上表面与冷凝 器接管上管线间距 与阀芯位移x 间的关系式如式 1 4 所示 设此时冷凝器接管管心轴线与阀芯上表 面和冷凝器接交接的两个点连线所成的较小角度为 目 可通过三角形关系式求得 见式 15 此时泄漏 气体的过流截面积彳可通过第一类曲面积分求得 见式 1 6 x x L 1 4 口 j 2 a r c C O s1 2 t D c 一 砬 2 1 2 n 2 a r c c o s 2 x D c 一1 X c 砬 2 1 5 A o 1 2 5 0 s i n 0 D 2 1 6 结合以上分析 当阀芯移动到超过冷凝器接管 上管线 时的泄漏量求解公式 式 1 7 式 1 7 中的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9 月周德海等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数学模型及其验证 1 3 3 流量系数 可通过文献 9 中的数据 O 8 4 0 9 0 取为0 8 7 i r n c i q 么4 2 p P d P c m 4 式中 P 为制冷剂气体的密度 q H 厂 心o 1 眈 一 ll o 取值范围 h d U d m m d u 2 3 1 2 4 热力学方程 f 1 7 1 对理想气体方程两边求微分 阀芯上部全部腔 体 阀芯下部全部腔体以及冷凝器接管内腔体 分 别为 p A A x V o d 4 x 毗 R 乃d m d m d R d 乃 2 4 一P e A p d X V o 一A s x d P e R T e d m e m R d L 2 5 圪啦 R L d m m c R d T 2 6 图3 冷凝器接管泄漏时阀芯位置图 1 2 3 能量方程 取t 时刻阀芯上部全部腔体为开口系统 微元 时间段m 内系统与环境的热量交换为d Q 吸热为 正 放热为负 进入系统的质量为d m d 的制冷剂 气体焓值为h 加流出系统的质量为d m d 的制冷剂 气体焓值为h a o 等于t 时刻系统内的制冷剂气体焓 值蚴 系统对外做功为d W 系统内的热力学能量 变化为出 忽略系统中制冷剂气体的动能和位能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d Q h a f d m 如一h d d m d d d W 1 8 出时间内 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化为 d d m d U d U d d m d m d d u d 1 9 式中 U d 为t 时刻阀芯上部腔体内制冷剂气体热力 学能 d f 时间内 系统对外做功 d W P a d P d 4 d x 2 0 式中肋 f 时刻阀芯上部腔体内的制冷剂气体 压强 f 时刻阀芯上部腔体体积 彳厂阀芯截面积 联立式 2 1 8 2 0 基于假定d Q 0 h a h d 可求得 h d l 一 d d m d f 一 h d U d d m d m d d u P d A s d x 2 1 同理 对于阀芯下部全部腔体以及冷凝器接管 内腔体分别取开口系统进行分析 其能量方程 一U d m m d u 一P A p d x 2 2 式中圪 厂阀芯上部腔体的初始体积 阀芯下部腔体的初始体积 对于理想气体而言 由d u c d T 得 d u d c v d T d d u c v d T d u c v d T c 式中 c 矿为制冷剂气体质量定容热容 2 7 2 8 2 9 将式 2 7 2 9 分别代入式 2 1 2 3 得 一勺乃 d m 如一 一C V r d d m 如 聊d C v d T a P d A s d x 3 0 1 h d C V E 帆 m c y d 一p Ad x 3 1 h d C V d m m c C y d 乏 3 2 1 2 5 动力学方程 活塞型阀芯的动力学方程为 m 矿d 2 x 砌一见 4 k x 嘞 一F 3 3 式中m 活塞型阀芯的质量 k 弹簧的刚度 X O 弹簧的预压缩量 卜活塞型阀芯所受摩擦力 该方程组的初始条件为 f P d2 P d P c2 P c P e P e l 乃 乃oC 乏 疋 r e o m m 暑0m 乏 0乏m 0 c 3 4 I 如2 2 2 r lm d o 0m c 0m 即 0 lx 0 式中p 厂压缩机排气接管内初始气体压强 p c 0 广一冷凝器接管内的初始气体压强 p 厂蒸发器接管内的初始气体压强 z 知 压缩机排气接管内的初始温度 珞广一冷凝器接管内的初始温度 疋o 一蒸发器接管内的初始温度 当蒯 时 运动结束 万方数据 1 3 4 机械工程学报第4 8 卷第1 8 期 1 3 数学模型的求解 由式 1 3 4 组成描述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 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 可以看出该方程组是非线 性微分方程组 对于式 3 3 的高阶微分方程 引入 变量 速度v 将方程组转换为一阶微分方程组 利用M a t l a b 编程软件进行仿真计算 求解时考虑到 阀芯上部腔体与冷凝器接管接通时压力变化较大 迭代过程容易发散 因此采用变步长求解动力学特 性方程组 降低循环迭代时间 提高求解精度和 速度 此外 由摩擦学理论 10 J 可知 当两者接触间隙 小于材料的加工精度造成的糙粒的突起高度 接触 面间方产生摩擦力 反之两接触面间不存在摩擦力 限于加工和装配工艺水平 配合间隙往往大于糙粒 的突起高度 从理论上讲 阀芯与阀体内壁间的摩 擦力不存在 但在阀芯运动过程中 由于阀芯侧表 面受力不均 将使阀芯与阀体内壁间产生摩擦力 由于此过程中摩擦力的不确定性 在求解动力学特 性的数学模型时 暂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2 试验方法和验证方案 2 1 三通阀性能试验台 对于自力式三通阀的性能试验 如将三通阀接 入系统中 启动压缩机进行测试 过程复杂且耗费 巨大的人力物力 因此 研发出能近似模拟自力式 三通阀开启和关闭过程动力学特性的用于检验自力 式三通阀性能的试验台至关重要 经综合考虑 拟 用高压氮气瓶作为高压气源 通过逐渐开启高压氮 气瓶上的减压阀来近似模拟压缩机的启动过程 通 过各连接管上的电磁阀的开启 来控制气体的流动 通过在各连接管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采集自力式三 通阀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压力信号 经过信号D A 转换 得到自力式三通阀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压 力变化 鉴于此 为检验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动力学特 性 建立如图4 所示的自力式三通阀性能测试系统 图4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性能测试系统示意图 在压缩机排气接管 图4 中标记为D 冷凝器接管 图4 中标记为 以及蒸发器接管 图4 中标记为四 处设压力传感器 测试三通阀在模式切换时各接管 内压力变化情况 在减压阀后设压力传感器 测试 气源压力 2 2 试验方法 测试开始前 将减压阀关闭 将各连接管处的 电磁阀开启 测试开始时 将减压阀慢慢开启 控 制增压速度为2 0k P a s 左右 维持一段时间后 将 减压阀慢慢关闭 控制减压速度为2 0k P a s 左右 用压力传感器每0 5s 采集全过程中的压力信号 压 力传感器精度为0 2 5 重复以上操作 进行多次 试验 2 3 验证方案 选取某容量的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 将结构参 数输入到数学模型中 其中 压缩机排气接管直径 D 产1 2 8i n i n 冷凝器接管直径D c 1 9 1m i l l 蒸发 器接管直径D 产1 9 11 T I I T I 三通阀阀体内径D r 2 2 m n l 活塞型阀芯的长度L 1 8l l l i n 配合间隙如 0 1 m l n 弹簧的弹性系数k 1 2 0N m 弹簧的预压缩量 X o 1 0m i l l 阀芯最大位移X m x 3 0m l n 验证时 工 作介质采用N 2 由于自高压气源来的N 温度基本 无变化 因此可忽略三通阀在切换时的热力学能的 变化 3 验证结果与比较 3 1 开启过程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开启过程中各处压力的 仿真与测试情况如图5 所示 由图5 可以看出 模 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趋势能较好地吻合 但在5 8 S 内压缩机排气接管内压力和蒸发器接管内压力的 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的误差较大 主要是由于此时 阀芯移动至阀芯上部腔体与冷凝器接管交接处 由 于冷凝器接管的泄漏 导致冷凝器接管内压力出现 波动 而阀芯上部腔体内压力降低 此时压力出现 波动 而阀芯上部腔体内压力降低 此时阀芯上下 压差变化 导致阀芯在阀体内振荡 如图6 所示 测试时 压力传感器前接管内的气容将缓解此过程 的压力波动 且阀芯移动过程中靠近冷凝器接管侧 的阀芯表面压力大于其对侧的表面压力 使得阀芯 远离冷凝器接管侧的表面与阀体内壁间产生摩擦 力 阻碍了阀芯的振荡 此外建立模型时的假定和 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 导致此部分误差偏大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9 月周德海等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数学模型及其验证 1 3 5 时间 s 图5开启过程中各处压力仿真与测试情况 由图6 可以看出 由于弹簧的预压缩量影响 压缩机排气接管与蒸发器接管内压力差足以克服弹 簧预压缩量的弹力时 阀芯开始移动 此前由于阀 芯与阀体内壁间隙的存在 制冷剂气体自阀芯上部 腔体泄漏至下部腔体 由于其流动惯性导致蒸发器 接管内压力上升 当阀芯移动至最大位移时 P d 和 P 上升 P 降至常压 三通阀完成开启过程 开启 过程大约耗时1 3S 自阀芯开始移动到开启过程结 束大约耗时9 s 吕 姜 k 桧 笾 构 窒 图6 开启过程中阀芯位移情况 3 2 关闭过程 由图7 可以看出 三通阀关闭过程中压缩机排 气接管内压力和蒸发器接管内压力的模拟结果与试 验结果吻合较好 冷凝器接管内压力的模拟结果和 试验结果误差有点大 主要是由于压缩机排气接管 内制冷剂气体流量减小 阀芯上下压差降低无法维 持弹簧在最大位移时 阀芯回弹 蒸发器接管内泄 漏量增加 P 增加 P 变化最大 压力传感器前的 气容使得传输延时 且阀芯移动过程中靠近冷凝器 接管侧的阀芯表面压力大于其对侧的表面压力 使 得阀芯远离冷凝器接管侧的表面与阀体内壁问产生 摩擦力 阻碍了阀芯的回弹 此外建立模型时的假 定和实际情况的差异也造成了这部分误差 由图8 可以看出 当阀芯两侧压差小于弹簧最 大位移时的弹力时 阀芯做回弹移动 当阀芯移动 到使阀芯上部腔体与冷凝器接管隔绝时 由于泄漏 量小 阀芯在弹簧弹力下压缩阀芯上部腔体内制冷 剂气体 使P 矗升高 阀芯两侧压差增加 当压差大 于此时弹簧弹力时 阀芯将朝弹簧压缩的方向移动 进而P d 降低 压差减小 阀芯继续做回弹移动 如 此多次往复运动 阀芯最终复位 三通阀完成关闭 过程 自阀芯开始移动到关闭过程结束大约耗时4 S 时间f s 图7 关闭过程中各处压力仿真与测试情况 g 要 渣 过 搀 星 图8 关闭过程中阀芯位移情况 由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开启过程和关闭过程 中的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 可以看出 模拟 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开启过程 和关闭过程中各处压力的变化趋势 虽有部分误差 但不影响将数学模型用于分析三通阀的动力学 特性 4 结论 热管 蒸汽压缩复合空调机组的模式切换装置 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可靠性和运行性能 本文提出了 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 建立其 数学模型 并进行试验验证 得到以下结论 1 根据三通阀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其模式切 换过程的质量守恒方程 连续性方程和泄漏量方 程 能量守恒方程 能量方程 和动量守恒方程 动力 学方程 结合理想气体方程 热力学方程 构建了 描述三通阀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 万方数据 1 3 6机械工程学报第4 8 卷第1 8 期 2 建立了自力式三通阀性能试验台 对三通 阀动力学特性数学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模拟 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活塞型自力式三通阀切换过程 中活塞位移和各处压力的变化趋势 忽略阀芯与阀 体内壁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小 因 此可作为三通阀切换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l 李智 下一代通信机房及I D C 数据中心能源成本战略 c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 会分会场论文集 2 0 0 8 4 5 8 4 6 2 L IZ h i E n e r g yc o s ts t r a t e g yo ft h en e x t g e n e r a t i o n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r o o m a n di n t e r n e td a t a c e n t e r C T h e 1 0 t h M e e t i n go fC h i n a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 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I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dS o c i M D e v e l o p m e n tS e m i n a rV e n u e 2 0 0 8 4 5 8 4 6 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541-18:2025 EN-FR OPC unified architecture - Part 18: Role-Based Security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49:2021+AMD1:2025 CS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49: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electric appliances for keeping
- 初中数学垂直于弦的直径 课件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新解读《GB-T 14592-2014钼圆片》
- 人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DB6108-T 69-2023 马铃薯黑痣病防控技术规范
- 老年人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轮椅使用课件
- 老年人科学戒烟知识培训课件
- 重卡充电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舞蹈培训学校工作计划及方案范文
- 2025至2030年中国视频监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AIGC艺术设计 课件 第8章 AIGC艺术设计的思考与展望
- 物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九上语文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课件
- 增值税留抵退税培训课件
- 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台账表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
- 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课件 第6章 智能体
- 小学三年级秋季第一学期家长会
- 民用航空飞机电子系统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