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细解答 2003PDF.pdf_第1页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细解答 2003PDF.pdf_第2页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细解答 2003PDF.pdf_第3页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细解答 2003PDF.pdf_第4页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细解答 2003PDF.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细解答 2003PDF.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中 国 药 科 大 学 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 试题答案与分析 仅供参考 一 选择题 共 40 分 2 分 小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经不同途径循环一 周后 则 C A 无论经何种途径 各途径上的功值相等 B 无论经何种途径 各途径上的热量值相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 页 等 C 无论经何种途径 每一条途径上的热量 与功值相等 D 无论经何种途径 每一条途径上的热量 与功值无关 点评 虽然功和热都是途径函数 path function 但是因为内能是状态函数 state function 所以经过一个循环后 内能变化为零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无论途径如何 都有热量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 页 和功值相等的结果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 页 2 有一个真空绝热瓶子 通过阀门和大气 相隔 当阀门打开时 大气 视为理想气体 进 入瓶中 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 A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点评 设终态时绝热瓶内所包含的空气为体 系 始态和环境间设想有一界面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 页 打开阀门后 n mol 空气进入瓶内 在此过 程中 环境对体系作功 o 1 p V 体系对绝热瓶子 作功为零 体系作净功 o 1 p V 绝热过程热交换 Q 0 o 11 UWp VnRT 1 又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中 有 21 V UCTT 2 联立 1 2 式得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 页 121VV nRTC TC T 211 p V VV C nRC TTT CC 空气可以假设为双原子的理想气体 绝热指数 1 4 1 所以 T2 1 4T1 温度升高 物理化学试题 第 7 页 3 在 298 K 10132 Pa 下 化学反应 Zn s CuSO4 m1 ZnSO4 m2 Cu s 此反应可在烧杯中进行 反应热效应为 Q1 反应 体系的焓变为 rHm 1 如果将反应安排成可逆电 池进行 反应热效应为 Q2 反应体系的焓变为 rHm 2 则 C A rHm 1 rHm 2 Q1 Q2 B rHm 1 rHm 2 Q1 Q2 C rHm 1 rHm 2 Q1 Q2 物理化学试题 第 8 页 D rHm 1 rHm 2 Q1 Q2 点评 不管反应如何进行 其焓变相等 因 为焓 H 是状态函数 而 Q 不同 因为 Q 是途径 函数 物理化学试题 第 9 页 4 理想气体与温度为 300 K 的大热源接触 作等温膨胀吸热为 600 J 而所作的功是变到相 同终态最大功的 20 则体系的熵变为 B A 2 J K 1 B 10 J K 1 C 100 J K 1 D 10 J K 1 点评 虽然是等温过程 但由于题干后半部 关于作功能力的描述可以断定并非一个 可逆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0 页 等温膨胀过程 等温可逆膨胀时 其吸热为 600 20 3000 J 因此熵变为 1 3000 10 J K 300 S 不要以为等温过程就是等温可逆过程 这就是一 个很好的例子 为近年来少见之题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1 页 5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pVm RT bp b 0 1 mol 该气体向真空膨胀后 其温度将 C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先升后降 点评 气体的焦耳系数为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2 页 V U V p pT TT VC 可以证明对该气体 焦耳系数 J 0 U T V 所以进行焦耳过程时 温度保持不变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3 页 6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 A B 形成理想溶 液 液相中两物质摩尔比 xA xB 5 1 与溶 液成平衡的气相中 A 的摩尔分数为 0 5 则 A B 的饱和蒸气压之比为 C A 5 B 1 C 0 2 D 0 5 解 根据道尔顿定律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4 页 A A AB 0 5 p y pp 所以 AB pp 根据拉乌尔定律 有 AA BB 5 51 1 51 pp pp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5 页 所以 A B 1 5 p p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6 页 7 假定正离子的迁移速率是负离子迁移速 率的两倍 同一价离子 当有 3F 电量通过电 解池时 两极各有物质析出 则此时通过电解池 内有一横截面的离子为 B A 正负离子各 3 mol B 2 mol 正离子 1 mol 负离子 C 2 mol 负离子 1 mol 正离子 D 不能确定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7 页 8 25 时 某离子在两种混合稀溶液中的 活度系数相同 由此可知 C A 该离子在两种混合溶液中的浓度相同 B 该离子在两种混合溶液中的活度相同 C 该离子在两种溶液中的离子强度相同 D 该离子在两种混合溶液中的浓度和活度 均相同 点评 此即为 Lewis 经验公式 ln AI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8 页 9 在下列电池中 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氯 离子的活度无关 B A Zn ZnCl2 a1 KCl a2 AgCl Ag B Ag AgCl KCl a Cl2 p Pt C Pt H2 p1 HCl a Cl2 p2 Pt D Zn ZnCl2 a Cl2 p Pt 点评 只要写出 Nernst 方程即可解题 物理化学试题 第 19 页 10 任一原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条件下放 电时 其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量 B A 为零 B 等于 T S C 等于 H D 不能确定 点评 注意区分恒压热和可逆热 p QH 封闭体系 其它功的恒压过程 r QT S 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0 页 11 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而 放电的是 C 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 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 C 极化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 D 极化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 点评 本题就是关于放电优先顺序问题 对 于阴极上的反应 当然是氧化性强的离子优先放 电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1 页 12 在化学动力学中 质量作用定律 C A 适用于任一恒温反应 B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恒温反应 C 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D 只适用于恒温恒容化学反应 点评 只能说 C 答案是基本正确的 Law of mass action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 物的有效质量成正比 原理的有效性 1 基元反应 2 反应物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2 页 的浓度不太大 而且其速率真正有反应的化学过 程决定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3 页 13 催化剂的主要作用为 D A 使反应的 rG 越负 故反应越容易进行 B 使反应速率增大 产率增加 C 对放热反应 使反应放更多的热 D 降低活化能 点评 催化机理 1 参与化学反应 2 降低活化能或者增大活化熵 3 不能改变 H S G o K 等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4 页 14 恒容下氨在钨催化剂上分解反应 当初 始压力为 26664 Pa 1129 K 时经 500 s 压力改为 7599 Pa 1000 s 压力改变 15190 Pa 则此反应的 反应级数为 A A 0 级 B 1 级 C 1 5 级 D 2 级 解 反应物 NH3的压力 匀速 降低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5 页 759915190 5001000 符合 0 级反应特征 33 NHNH d d pp k tt 因此是 0 级反应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6 页 15 平行反应 A B g 产物 C g 副产物 1 2 已知反应的活化能 Ea 1 80 kJ mol 1 Ea 2 40 kJ mol 1 为有利于 B g 的生成 应当采取以 下哪种措施 B A 恒温反应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7 页 B 升高反应温度 C 降低反应温度 D 将副产物及时排出反应器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8 页 16 对于 As2S3溶胶 下列电解质的聚沉值 大小排列次序为 D A CaCl2 KCl LiCl K2SO4 B K2SO4 LiCl KCl CaCl2 C K2SO4 KCl LiCl CaCl2 D LiCl KCl K2SO4 CaCl2 解 因为 As2S3溶胶带负电 因此优先考虑 正离子 正离子有 Li K Ca2 聚沉值的大 小顺序是 Li K Ca2 钾盐有 KCl 和 K2SO4 物理化学试题 第 29 页 因此要考虑 Cl 和 2 4 SO 对聚沉的影响 聚沉值的 大小顺序是 2 4 SO Cl 可见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LiCl K2SO4 KCl CaCl2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0 页 17 某材料的细粉 密度与水相同 能漂浮 在水面上 用该材料制成毛细管插入水中后 水 在毛细管中 B A 上升 B 下降 C 无法确定 D 不升不降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1 页 18 U形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有半径为1 10 2 m 和 2 5 10 2 m 的小液泡 如右图 平衡时液 柱显示的压差 p 为 液体 50 10 2 N m 1 A A 12 Pa B 6 Pa C 24 Pa D 3 Pa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2 页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3 页 19 2HI g I2 g H2 g 用波长为 253 7 nm 的紫外光照射碘化氢时 吸收 307 J 的 光能 有 1 30 10 3 mol HI 分解 则量子效率 为 普朗克常数 h 6 626 10 34 J s 光速为 c 3 0 108 m s 1 阿伏加德罗常数 L 6 022 1023 mol 1 B A 1 0 B 2 0 C 3 0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4 页 3 5 解 量子效率定义为 发生反应的分子数 被吸收的光量子数 入射光的 Einstein 为 5 9 0 1196 4 714 10 J mol 253 7 10 Einstein 被吸收的光量子的量为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5 页 4 5 307 6 512 10 mol 4 714 10 量子效率为 3 4 1 30 10 1 996 6 512 10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6 页 20 在一定温度下 有以下平衡存在 223 432 43 Ng3Hg2NHg NH HSsNHgH Sg NH ClsNHgHClg 一开始向反应器中放 NH4HS s NH4Cl s 两 种固体以及物质的量之比为3 1的氢气和氮气 平衡时系统的组分数为 B A K 4 B K 3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7 页 C K 2 D K 1 点评 物种数 S 7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R 3 浓度限制条件 R 1 所以 K S R R 7 3 1 3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8 页 二 填空题 共 50 分 1 4 分 吸附等量线是 1 可用吸附等 量线求 2 热效应 答 吸附等量线是吸附量一定时 吸附压和 吸附温度的关系曲线 可用吸附等量线求出吸附热效应 物理化学试题 第 39 页 2 4 分 下图是 Bi Sb 体系相图 画出 Bi 含 50 的体系熔融液冷却时的步冷曲线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0 页 271 Bi Sb 630 t T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1 页 3 4 分 298 K 时 乙醇水溶液的界面张 力 N m 1 和乙醇浓度 c mol dm 3 的关系为 3692 72 100 5 100 2 10cc 当乙醇浓度为 0 5 mol dm 3溶液的界面吸附量为 1 0 10 10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2 页 4 5 分 请用 Kelvin 公式解释液体的过热 现象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答 当有小气泡在液体内部产生时 由于附 加压力的影响 因此液体的蒸气压至少要反抗附 加压力和大气压 而曲率半径又取负值 液体的 饱和蒸气压小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为了使液体 的蒸气压等于外压 附加压力 大气压 必须 升高温度 从而导致了液体过热现象 加入一些 多孔物质 由于多孔物质含有较多的半径较大的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3 页 气泡 从而可以直接越过小气泡最难生成的阶段 而沸腾 因此可以消除过热现象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4 页 5 5 分 可用 10 FeCl3水溶液在热水中 水解制备 Fe OH 3溶胶 试画出 Fe OH 3的胶团 结构示意图 点评 Fe OH 3溶胶的结构简图 3 Fe OH FeO ClCl x m nnxx iii 至于结构示意图参见山东大学教材 page 427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5 页 6 5 分 溶液中 溶质 B 的化学势表达式 为 BB lnT pRTx B B T p 是指 xB 1 符合亨利定律的假想标准态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6 页 7 4 分 将反应 Pb s HgO s Hg l PbO s 设计成电池 其电池表达式为 Pb s PbO s OH HgO s Hg l 点评 电池的正 负极都是第二类电极 这 是这几年来的第一次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7 页 8 6 分 一水盐体系相图如下图所示 指 出相区 1 2 3 4 5 中各相是什么 f 点 D B E F 代表的是什么相 类别 相 态 自由度 1 S 1和 S2的不饱和溶液 2 2 S 1 S1的饱和溶液 1 3 S 2 S2的饱和溶液 1 4 S 1 B 溶液 F 0 5 S1 S2 B 0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8 页 类别 相 态 自由度 D S 1的饱和溶液 0 B S2 10H2O 0 E B 的饱和溶液 0 F 同时饱和 S1和 B 的溶液 0 物理化学试题 第 49 页 H2O S1 NH4Cl S2 Na2SO4 D E B S2 10H2O F 1 2 3 4 5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0 页 9 8 分 查表可知 o1 fm2 H O l237 19 kJ molG i o1 fm2 H O g228 60 kJ molG i 请解释为什么会有此差别 2 H O l3170 Pap 答 可以设计如下的可逆过程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1 页 o fm2 12 3 H O go 2 0 2 0o 22 H O g H O g 3170 Pa H O l 3170 Pa H O l G GG G p p 稳定单质 oo fm2fm2 1 H O lH O g 8 314298 153170 228 60ln 1000101325 237 19 kJ mol GGGGG i 123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2 页 10 5 分 有人研制了一种装置 如图所示 中间通入压缩空气 两边分别出冷空气和热空 气 试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这一过程能否发 生 空气视为理想气体 Cp m 29 3 J K 1 mol 1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3 页 点评 该过程是不同温度气体混合过程的逆 过程 2 mol 空气 404 kPa 21 1 mol 空气 101 kPa 60 1 mol 空气 101 kPa 18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4 页 m m 1 18273 15 ln 21273 15 60273 154 ln2 ln 21273 151 22 679 J K p p SCR CRR i 0 Q T Q S T 所以分离过程可以进行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5 页 三 计算题 共 60 分 10 分 小题 1 25 碳酸水溶液的电导率为 1 87 10 4 S m 1 配制此溶液的水的电导率为 6 10 6 S m 1 假定只需考虑碳酸的一级解离 且已知其 解离常数 o7 4 31 10K 求此碳酸溶液的浓 度 已知 4 m H 349 82 10 S m2 mol 1 4 m3 HCO 44 5 10 S m2 mol 1 解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6 页 46 41 H COH O 1 87 106 10 1 81 10 S m i 232 溶液 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有 mmm3 44 421 H COHHCO 349 82 1044 5 10 394 32 10 S m mol ii 23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7 页 233 H COHHCO 00 111 c ccc 2 o o 1 c K c i oo 1Kc c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8 页 mm c oo m oo 10001 1 10001 Kc c K c 物理化学试题 第 59 页 1 oo m 1 4 47 1 1000 1 01 10 1 1000394 32 104 31 10 0 144 K c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0 页 2 o o 2 o 7 1 0 144 10 144 4 31 10 c K c c c i i 53 23 1 78 10 mol dm 1 78 10 mol m c i i 这道题是电导测定的综合运用 近年来未出 现过的试题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1 页 2 将 1 958 10 3 mol 的 I2 g 放入体积为 0 25 dm3的石英容器中 高温下进行反应 I2 g 2I g 在 1073 K 时 测得容器内的平衡气体 总压力为 74 393 kPa 已知 1273 K 时 此反应的 平衡常数 Kp 16 598 kPa 假定反应热不随温度 变化 求 1 958 10 3 mol 的 I2 g 在 1073 K 完 全分解时的热效应 解 1073 K 时反应平衡时的总物质的量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2 页 3 3 743930 25 10 2 085 10 mol 8 314 1073 n 设平衡时被分解为 I g 的物质的量为 n 则该 反应的物料关系 I2 g 2I g 开始时 1 958 10 3 0 平衡时 1 958 10 3 n 2 n 33 2 085 101 958 102nn n 1 27 10 4 mol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3 页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别计算 I2 g 和 I g 的分压 2 34 I 3 3 1 958 101 27 10 8 314 1073 0 25 10 65 337 10 Pa g p 4 I 3 3 2 1 27 108 314 1073 0 25 10 9 064 10 Pa g p 因此可以计算压力平衡常数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4 页 2 2 2 I g I 9 064 1073 K 0 795 kPa 65 337 p g p K p 根据范霍夫方程计算反应热效应 rm 1073 K 11 ln 1273 K 12731073 p p K H KR 1 rm 172 542 kJ molH i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5 页 3 二甲醚的气相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 CH3OCH3 g CH4 g H2 g CO g 504 K时把二甲醚充入真空器内 测得反应到777 s 时容器内压力为 65000 Pa 反应无限长时间容 器内压力为 124000 Pa 计算 504 K 时 1 反 应速率常数 2 反应半衰期 3 当容器内压 力 83000 Pa 时反应所需时间 解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6 页 3342 0 000 000 CH OCH gCH gH gCO g 0 p ppppppp ppp 000 0 32 t ppp 总 0 3 2 t pp p 总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7 页 0 0 3pp pp 总 总 0 0 0 0 0 41 2 111 lnlnln 3 2 124000 2 1 3 ln 77712400065000 4 34 10 s t tt ppp k pp tpttpp 总总 总 总总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8 页 2 1 2 ln2 1596 8 st k 4 04 124000 2 2 11 3 4 34 10lnln 12400083000 t p tppt 总 总总 t 1615 7 s 物理化学试题 第 69 页 4 某溶液中的反应 A B P 当 43 A 0 1 10 mol dmc i 23 B 0 1 10 mol dmc i时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吸光度 A 随时间的变化 如下表 T min 0 57 130 A 298 K 1 390 1 030 0 706 0 100 A 308 K 1 460 0 542 0 210 0 110 当固定 43 A 0 1 10 mol dmc i改变 cB 0时 实验 物理化学试题 第 70 页 测得 1 2 t随 cB 0的变化 298 K 如下 cB 0 mol dm 3 1 10 2 2 10 2 1 2 t min 120 30 设速率方程为 AB ab rkc c 求 a b 及 k 和 Ea 解 设对 A 是一级反应 对 B 是二级反应 则当 A 的起始浓度不变 改变 B 的起始浓度时 A 的半衰期为 物理化学试题 第 71 页 kc t 2 0 B 2ln 2 1 从中可以看出 当 cB 0变为 2 cB 0时 2 1t降为原 来的 1 4 这和题中所给的条件一致 因此 a 1 b 2 k 22 101 2ln 120 k 57 76 mol dm 3 2 min 1 物理化学试题 第 72 页 另外也可以从题中的吸光度数据 计算速率 常数 kt AA AA 0 ln 代入相关数据 得 298 K 时 k 5 78 10 3 min 1 308 K 时 k 2 0 10 2 min 1 有了这两个数据 则可将之代入 Arrhenius 公式 物理化学试题 第 73 页 298 1 308 1 314 8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