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立意如何创新.doc_第1页
浅谈作文立意如何创新.doc_第2页
浅谈作文立意如何创新.doc_第3页
浅谈作文立意如何创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作文立意如何创新 杨正志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高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立意呢?怎么去立意才会有创新呢? 一、大题小做,小题大做 话题作文因给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与特长的舞台而备受喜爱,同时,不少考生面对这些话题却“欲说构思好困惑”,因而面对不同的话题,要区别对待,应用好“大题小作”与“小题大做”之术,就能迅速打开思路,快速入题。 (一)掌握“大题小做”之术 1.细化话题法 构思时,将话题切分为小的子话题,从中筛选出最拿手的写。如以“变化”为话题,可立足于“路”的变迁,“灯”的变化;可以“昔日野菜无人问,而今野菜待嘉宾”为题折射出时代的巨变;可写“电话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新变;可用“老太太跳起巴山舞”“奶奶们穿红又挂绿”写出老人的新观念新时尚。 2.添加成分法 在话题前、或话题后,添加修饰性的词语,从而使文章选材范围指向更明确、更集中。如以“幸福”为话题,可在前面添,如“游子思归是幸福”;可在后添加,如“幸福是一种感觉”;也可前添后加,如“享受幸福,享受生活”。这样文章的立意就更明确,更集中。 3.多方设问法 顾名思义,就是对话题进行设问,以此使话题明晰,缩小选材范围。如“理解”的话题,不妨发问,什么是理解?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有理解?你理解别人吗?“幸福”“责任”等一类的话题,都可以采用此法。这种方法能迅速激活思维,诱发真情实感,锁定写作的切入点,并使思维逐渐的深入。 (二)活用“小题大做”之技 1.横向扩大选材范围 在“感受高三”话题中,多数考生笔下高三生活是紧张,是焦虑,是烦恼,但有的考生认为“不经几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高三生活是通向成功,走向成熟必需的磨练。面对家长的唠叨,考生写到:“得意时,妈妈的唠叨是善意的提醒;失意时,妈妈的唠叨是一种精神的抚慰;当不该出现的毛病再犯时,妈妈的唠叨又何尝不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这些能在同类题材中翻出新意,体现出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同类题材翻出新意 如以“我爱我家”为题,可以拓宽视野,突破常规,充分挖掘“家”的字面义,而将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家乡、温馨的集体、难舍的亲情、亲爱的祖国纳入家的范畴,如此,选材更开阔,内容更新颖,立意更深刻,就会不同凡响。 3.透过字面挖掘含义 如以“对手”为话题,多数学生总会把“对手”理解为敌人;其实,只要深思细想,虚伪、自私、不光彩的想法等何尝不是“对手”?再如,各种诱惑也是你的对手。这样立意,文章就会高人一等。换个角度思考,动物也有“对手”,植物也有“对手”,如此构想,文章就别有洞天。 二、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逆向思维,即思考问题时,不是从常规思维的方向去思考,而是从反向思考问题。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作文立意上,就是“反弹琵琶”。 1.大与小的逆反 即把大的说成小的,把小的说成大的。端木蕻良的老鞋匠写老鞋匠一刻不停地为人修鞋,“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他不只是修补鞋子的人,也是一个为人们修补流去时间漏洞的人。”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看得极为重要,这就是大与小的逆反。 2.好与坏的逆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当今,我们提倡要敢于展示自我,敢于推销自已,于是,我们批评千里马不善于表现自我,不善于推销自我,去体现自身价值。只是变换一个角度,好与坏就可以逆反。如泰戈尔的失败者之歌、刘心武的起点之美也都是用反向思维来表现主题。 3.前后反差鲜明的逆反 有时又叫它情节逆转。记叙文中特别是小小说中常用此法。如汪曾祺的陈小手,写陈小手医术高明,尤善接生。联军团长的太太难产,请陈小手接生。接生完,团长又是请酒又是送钱。当陈小手跨马驰去时,团长却从后面一枪将他打死了。前后鲜明的反差将团长的阴险暴露无遗。 三、跳出自我,大气高远 井底之蛙如果不能勇敢的跳出这方天地,相信它的目光永远只有井底一般大小。如今学生的作文,普遍呈现“小气”现象:选材小,心胸小,见识小,那么,如何写大气的文章呢? 1.读大气文章 阅读大气文章心中有了效法的榜样,有了追求的目标,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