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棉花种植模式实行高效简化栽培鲁西南大面积植棉已有近30年的历史,30年来,棉花生产发展较快,产量由低到高,品种不断更新,耕作方式日趋科学完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突出表现在:耕作方式相对落后,管理水平因循守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产量的提高,影响着棉农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基层科技人员从2001年起进行田间试验,大胆地对现有棉花生产耕作管理制度试行改革,收到良好效果。一、现行的棉花种植模式及其弊端鲁西南及同类棉区现行的大积棉花种植模式是1991年起逐步推广开来的三二式加地膜麦棉套种方式,这种模式是在上世纪80年代麦棉塞和二一式套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三二式麦棉种效益可比二一式或麦棉塞种植提高30%左右,当时被誉为黄淮棉区麦棉两熟的最佳模式,对生产力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日趋壮大的今天,农民进城做工,土地逐步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这种模式已相对落后,广大棉农渴望对棉花实行简化栽培,而且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1、行距配置不尽合理三二式的棉花为大小行配置,一般大行宽1.1m,小行宽0.5m,实际生产中由于盖膜操作困难等原因,小行宽度多大0.5m以下,这样的小行,到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极易造成小行内落蕾落铃,增加烂铃,并且导致棉株向大行倒伏而减产。另方面,这种模式也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以致活劳动投入太多,成本上升。2、种植密度偏大,群体与个体关系不协调原来的三二式种植密度多在4.55.25万株hm-2,高者达6万株hm-2左右。盲目追求群体产量,而忽视个体优势的发挥,以致群体与个体关系失调,欲速而不达。在肥力提高的情况下,田间郁蔽严重,脱落率增高,病害加剧,产量下降。尽管近年密度有所下降,但仍然不适应高效简化栽培的要求。3、棉田光能利用率低棉花在开发以前,田间叶面积系数太小,漏光损失严重,不利于产量提高。4、棉田管理繁杂,耗用工时太多棉花从种到收经历放苗、间苗、定苗、除草、打药、施肥、去叶枝、抹赘芽、打边心、打顶心等过程,每公顷约耗用标准工时192个,一个劳动力管理0.4公顷棉田,从种到收,几乎天天泡在地里。5、化学调控单一、只控不调化学调控单一化,未能从棉花生理内在要求出发综合调控棉花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叶片光合作用不强,内部营养分配不合理。6、棉花病害防治效果差未能有效控制棉花病害的发生,造成许多棉田群体不足,进而严重影响产量。二、改革后的种植方式与管理技术改革种植方式的目的,就是要对棉田实行简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增加效益。针对原来种植模式的弊端,从2001年起,我们连续进行了四年的试验种植,获得初步成果。其技术要点是:放宽行距,等行种植,降低密度,利用叶枝。1、改三二式大小行为三一式等行距种植原来的三二式种植模式为:1.5m一带,秋种三行小麦占地0.4m,留1.1m宽大套行,翌春种两行棉花,麦棉间距0.3m麦收后棉花为大小行,大行1.1m,小行0.5m。棉花的种植密度一般4.5万5.25万株hm-2,高者达6万株hm-2上下。这种种植方式虽然利于棉花苗期、蕾期的生长发育,但初花期以后,特别是花铃盛期不利于棉花发育。明显地是因小行大窄,通风透光差,落蕾落铃,烂铃严重,导致棉株向大行倒伏,不利于创高产,多雨年份尤其突出。改后的三一式种植模式为1.01.2m一带,秋种三行小麦占地0.4m,留0.6m到0.8m宽大套行,翌春种一行棉花,麦收后棉花为1.01.2m等行。和三二式相比这种模式棉苗生长发育墩实粗壮,花铃期棉株四周通风透光均匀,落蕾落铃少,烂铃轻,成桃率高,发病率低,不易倒伏。邻行棉株根系发育好,不交叉,根系营养面积大,棉株后期不易早衰。这种模式适于创高产,试验证明,在相同条件下,三一式较三二式棉花增产7.3%14.9%。另外,这种模式还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操作。2、降低棉花种植密度改为三一式种植方式后,实行稀植大棵简化管理创高产。从兼顾多拿优质铃考虑,棉花密度不宜过稀,每公顷株数一般比三二式减少0.75万1.5万株为宜。高肥水地块2.73.3万株hm-2,中肥水地块3.34.2万株hm-2。降低密度后,应继续完善生产条件,增加对土地的投入,选用结铃性强单株生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这样可充分发挥单株优势,以小群体大个体及群体与个体并重两种方式创高产。密度降低后,可适当保留叶枝,对棉田实行简化管理,减少对棉田的人工投入。3、科学利用棉花叶枝棉花主茎下部的叶枝,尤其是靠近果枝的两个叶枝(常称优势叶枝)具有较好的结铃特性。生产中科学利用叶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叶枝棉可增产。当叶枝利用合理的时候,叶枝棉的总铃数高于不留叶枝的棉花,多年试验表明,叶枝棉对总成铃有补偿效应,一般情况下,在总铃数中叶枝铃占的比重为18%36%,平均为24%,叶枝棉增铃幅度一般为每公顷5.25万8.25万个,平均每公顷增加6.75万个左右,增产率7.8%上下,达显著水平。应指出的是,叶枝铃对总铃数的补偿是有限度的,其阈值为26%31%,超出阈值范围,则平产或减产。(2)叶枝棉前期叶面积系数大,可减少漏光损失。叶枝棉前期生产势旺,叶面积增长快,减少了前期因棉株叶面积系数小而造成的光能损失。据测定,7月10日前叶面积系数LAI叶枝棉比不留叶枝的棉花增加1.093.64,增加66%103%,光热富裕期最适最大LAI可达到3.393.7,且出现时间早1622天,比不留叶枝的棉花增加23.1%36.2%,维持时间长达2530天,十分利于群体的光合作用,大大提高光合产物量,弥补了棉田前期因群体不足而造成的漏光损失。后期叶枝棉叶面积系数下降又可避免棉花贪青晚熟。需要指出的是,叶枝的叶面积系数占整株的适宜比例为30%40%,当叶枝的叶面积系数与主茎持平或超过时,叶枝生长对主茎有明显的负调节作用,不利于棉花增产。(3)叶枝棉的根系发达,可避免后期早衰,增强抗逆能力。据沙培棉株观察,叶枝棉的根系深层分布多,根日益增量大,根总量多,后期衰减速率快,但根总量仍比常规棉多,根系发达,棉株也健壮,抗逆能力强。据调查,在同一地块中,黄萎病二级以上的发病株率叶枝棉较常规棉减少67.7%,而且叶枝棉后期一般不早衰。(4)叶枝棉可省工节本增效。据调查,叶枝棉由于主茎和叶枝的顶端优势较强,赘芽很少滋生,因而可以简化整枝,每公顷可比原来省工45105个,平均90个;同时由于宽行等行距种植,利于机械化中耕锄草,比人工作业少工1.7个,合计省工7.7个,省工率19%,平均每公顷省成本1070元左右,节本率8.9%。再者,前面提到,叶枝棉比常规增产7.8%左右,按每公顷增皮棉84kg,每千克皮棉12元计,叶枝棉平均增值1008元,增值率7.5%。连同省工节本计算,叶枝棉每公顷净增产值2058元,净产值增加率14.9%,经济效益显著。另外,叶枝棉和常规棉相比,在纤维品质、衣分、早熟性等方面均无不良影响,因而发展叶枝棉是可行的。4、管理技术要点(1)平衡施肥。棉花利用叶枝,营养体加大,化肥投入宜增加10%左右,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基肥比重宜比常规棉增加10%15%,叶枝棉比常规棉需肥高峰来得早,宜早施花铃肥,一般比常规棉早施7天左右,纯氮用量每公顷300kg左右,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以氮:磷:钾=1:0.5:1.1为好。(2)简化整枝。科学利用叶枝,移栽地膜棉不需整枝(打顶心除外),直播地膜棉可留23个叶枝,当第一优势果枝长出34个二级果枝时或7月10日前,全株叶枝打去尖心,多雨年份去掉无效弱势叶枝。叶枝棉主茎打顶时间同常规棉,本区一般在7月20日前后,不迟于7月25日。(3)合理化调。由于叶枝生产对主茎中上部有负向调节作用,所以在缩节安的使用上,盛蕾初花期的化调时间比常规棉宜推后7天左右,且用量减半;中后期则因苗正常调控。一般情况下,叶枝棉期的化调时间比常规棉宜推后7天左右,且用量减半;中后期则因苗正常调控。一般情况下,叶枝棉选用生长势强的大株型品种,缩节胺使用应从种子处理开始(用100150mgkg-2浓度缩节胺浸种8小时以上),在初蕾、盛蕾、初花、盛花及打顶后的各生育阶段,按前轻后重原则都宜施用不同浓度的缩节胺,以达到促根壮株,优化株型,减轻病虫,增铃增重的目的。在施用缩节胺的同时,特别是在棉花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往往配以其他生产调节剂,如萘乙酸、对硝基苯酚钠(商品名爱多收)等。萘乙酸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同时可抑制脱落酸的形成,施用后对减少蕾铃脱落,棉铃膨大增重十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老人阅读题目及答案
- 现代刑侦推理题目及答案
- 葡萄糖知识培训课件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3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 2025计时工的劳动合同
- 物权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电气设备采购合同
- 新实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 课件 U6 China and the World
- 营销师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2025联营企业合作协议
- 鼓号队培训课件内容
- 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2
- 2025山西吕梁文水县公办幼儿园幼儿业务辅助人员招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柚子树栽培技术
- 上腔静脉综合征护理查房
- 安徽省2025年公需科目培训测验答案(科目一)
- 2025年新退休返聘人员协议书
- 公共财产管理办法
-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解读
- 造纸工艺工程师(涂布)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