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极限承载力.pdf_第1页
钢管极限承载力.pdf_第2页
钢管极限承载力.pdf_第3页
钢管极限承载力.pdf_第4页
钢管极限承载力.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4卷第2 期 2 0 0 7年 6月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Vo l 2 4 No 2 J u n e2 0 0 7 文幸编号 1 6 7 3 一 2 0 4 9 2 0 0 7 0 2 一 0 0 7 4 一 0 6 圆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极限承载力 田宏伟 2 赵均海 魏锦 l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710 0 6 1 2 昆山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昆山215 3 0 0 摘要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考虑钢管中间主应力 径向压力 对环向拉力和纵向压力的影响 建 立了钢管的承载力公式 同时 避开混凝土破坏准则中侧压影响系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混凝土 破坏时的统一强度准则建立其承载力公式 进而叠加建立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公式 在此 基础上 按照弹性模量理论推导出钢管混凝土长柱的稳定影响系数 建立了其极限承载力公式 结 果表明 改变加权参数值 计算得出的承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与相关文献中的试验值进行比 较 发现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良好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柱 长柱 极限承载力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中图分类号 T U 3 9 2 3文献标志码 A U l t i ma t e 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 C o n c r e t e f i I l e dC i r c u l a r S t e e I T u b u l a r L o n gC o l u mn s w i t hA x i a l C o m P r e s s i o n T I A NHo n g 一 w e i 2 Z HA OJ u n h a i WE I J i n l 1 Sch o o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a n g a nU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7 1 0 o 6 1 S h a a n x i C h i n a 2 K u n s h a n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L t d K u n s h a nZ 1 5 3 0 0 J i a n g s u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i n t e r m e d i a t ep r i n c i p a ls t r e s se f f e c to ft h es t e e lt u b eo n t h e c i r c u m f e r e n t i a l t e n s i o na n dl o n g i t u d i n a l c o m p r e s s i o nb a s e do nt h et w i ns h e a ru n i f i e ds t r e n g t h t h e o r y a f o r m u l ao f 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 s t e e l t u b e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Me a n w h i l e i nt e r m s o f t h e u n i f i e ds t r e n g t hc r i t e r i o no fc o n c r e t ea n da v o i d i n gu n c e r t a i n t ya n a l y s i so fe f f e c tf a c t o ro f c i r c u m f e r e n t i a l c o mp r e s s i o ni nc o n c r e t ef a i l u r ec r i t e r i o n t h ef o r mu l ao f 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 c o r e c o n c r e t e w a s e s t a b l i h e d A n dt h e nb ys p l i c i n gt h e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 s h o r t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s t e e l t u b e C F S T t h e f o r m u l a o f 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w a s f o r m e d B a s e d o ni t t h r o u g he l a s t i c m o d u l u s t h e o r y t h es t a b i l i t ye f f e c t f a c t o ro f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s t e e l t u b u l a rl o n gc o l u m n sw a sd e d u c e da n d t h e nt h e f o r m u 1 a o f i t s u l t i m a t e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w a s b u i l t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b ya l t e r i n g w e i g h t e dp a r a m e t e rv a l u e t h e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s t e e lt u b ei sc h a n g e d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sa r ea l la g r e ew e l lw i t h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r e s u l t s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n g w i t h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v a l u e s o f r e l a t e dr e f e r e n c e s K 盯w o r d s c o n c r e t 亡 f i l l e d c i r c u l a r s t e e l t u b u l a r c o l u m n l o n g c o l u m n u l t i m a t e 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 t w i ns h e a r u n i f i e ds t r e n g t ht h e o r y 0 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钢管混凝土开始引人中 国以来 在不到50 a 的时间里 钢管混凝土不论是从 理论推导上还是从工程实践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 一幻 但大部分研究工作都集中在短柱上 对长柱 收稿日期 2 0 0 7 一 0 1 一 1 5 墓金项目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2 0 o 4 0 710 0 o 1 陕西省自 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2003E 2 1 5 作者简介 田 宏伟 1981一 男 山东鱼台人 长安大学工学硕士研究生 E 一 mail tianho ngw ei 7 126 com 第 2 期田宏伟 等 圆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极限承载力 的研究不是很多 有些学者把钢管和混凝土看成统一体 一 并 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的表观本构方程和极限承载力公 式 即 NO A sc 几 1 式中 NO 为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 A sc 为钢管 混凝土柱横截面面积 几为钢管混凝土组合抗压强 度设计值 文献 1 1 中考虑了钢管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分别根据钢管和混凝土的单独承载力 叠加得出总 的极限承载力为 方法计算简便 但理论性较差 鉴于上述分析 笔者运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和 混凝土统一强度破坏准则 分别建立了钢管和混凝 土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两者叠加可得钢管混凝土短 柱的极限承载力 并根据弹性模量理论推导出钢管 混凝土长柱的稳定影响系数 从而建立了钢管混凝 土轴压长柱的计算公式 N A fC 1 稠 1 1 夕 0 1 2 3 5 A o fc 1 2 口 0 镇1 2 3 5 2 式中 A 为钢管内的混凝土横截面面积 A 双D 2 一t 2 D为钢管直径 t 为钢管厚度 fc为混凝土轴 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0 为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 文献 1 2 一 1 6 和文献 1 1 中的思路相同 只 是根据不同的强度破坏准则推导出了不同的承载力 公式 比较以上各文献 对钢管的极限承载力分析中 除了文献 1 3 中没有考虑纵向应力的降低及文献 1 6 中忽略钢管的承载力外 其他文献中均考虑了 环向拉力对纵向应力的降低影响 对钢管的屈服分 析中 文献 1 1 1 3 1 5 中采用V o nMi s e s 屈 服准则 文献 1 4 中采用最大剪应力理论 文献 1 6 中采用 T resca 屈服条件 得出了不同的承载力公 式 但以上各文献中均忽略了钢管径向应力即中间 主应力的影响 在对核芯混凝土的应力分析中 都考 虑了侧向压力即套箍力对提高纵向应力的影响 三 向受压的混凝土破坏准则都采用下式 川 fc fc k P 3 式中 fc 为等侧压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k 为侧压 影响系数 P为侧向压力 各文献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提高侧压影响系数k 的确定方法的差异 文献 1 1 1 4 中根据大量试 验数据拟合出了不同的非线性公式 文献 13 中k 取2 5 文献 16 中k 取4 3 这些k 值基本上由试 验确定 理论性较差 1 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 1 1 基本假定 1 平截面假定 2 钢管和混凝土之间无滑移 纵向应变协调 3 屈服后截面的形状不变 钢管将不会发生局 部屈曲 4 钢管达到强度设计标准时 混凝土达到破坏 状态 1 2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1 9 9 1 年俞茂宏在双剪强度理论的基础上 以双 剪单元体和双剪屈服准则为基础 建立了一种全新 的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的双 剪统一强度理论 即用一个统一的模型 统一而简单 的数学表达式 能方便灵活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特性 的材料 其表达式为 12 F 氏一 口 1 b b 几 妈 J 1 厂 一 了一 丁L 氏 十 b 丙 少一 a 妈 牛 氏 1月 卜口 成 等 摆 兰 4 竺 去 争 5 由于长柱的承载力计算中要考虑稳 各国学者在推导稳定影响系数的过程中 响 有以 下2 种方法 一种是以文献 g j 10 为代表的根据 组合弹性模量确定临界力和稳定影响系数 此方法 理论性强 但计算复杂 另一种是以文献 1 1 为代表 的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稳定影响系数的关系式 此 式中 a 为材料的拉压强度比 对于韧性金属材料a 为0 7 7 1 0 0 对于脆性金属材料 a 为0 3 3 一0 7 7 对于岩土类材料 a 小于0 5 b为加权系数 它反映 了中间切应力及相应作用面上的正应力对材料屈服 或破坏的影响 同时 b 取不同值也对应着不同的强 度准则 1 3 极限承载力 对钢管混凝土同时受荷的荷载方式 可建立组 合同心圆柱体的计算模型 如图1 所示 在受荷初期 由于钢管泊松比大于混凝土泊松 比 钢管处于单向受力状态 随着轴力的增大 混凝 土泊松比渐渐超过钢管泊松比 两者之间产生了紧 箍力 钢管处于轴向和径向受压 环向受拉的三向应 力状态 如图2 所示 在钢管刚达到弹性极限状态 时 由于径向压力不大 使得其环向拉力很小 纵向 压力降低较小 随着钢管塑性和混凝土泊松比的进 一步增大 超过0 5 钢管将不再承受增加的荷载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 0 0 7年 凝土短柱端部 由放松的圣维南边界条件可得 伪 A 丙 A N 式中 A 为钢管的横截面面积 A 1 1 二 D 2 一 图 1 计算模型图2 钢管受力 F i g I C a l c u l a t i on Mode lF i g Z L 0 a dofS 慨I T u be 只起套箍作用 径向压力不断增大 使得环向拉力随 之增加 根据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钢管纵向压力将 显著降低 但由于考虑了径向压力的影响 其降低幅 度将小于文献 1 1 1 4 1 6 中钢管的纵向承载 力的降低幅度 钢管在塑流阶段处于三向应力状态 由图2 可 以看出 钢管的环向拉力 奴和径向压力 氏 的关系 D 2 一t 2 N为外加轴向荷载 将式 7 1 0 代 人式 1 1 整理得 二 atl D 一Z t L 厂 二 fc 甘 一 不渝俏 乞 二 一 川 As L 获 1 劝1 P fc K 一1 只 式尸 一1 2 A 牛N 1 2 丫 J c一 J c Z K 从式 1 2 中可以看出 极限承载力 N为侧向压 力P的函数 因此对P 求导 由极值条件d N d P 今0 可得 p fC K 一1 4 A A c D一Z t Z t 一b a 1 b 一 一1 一 fc 1 Z K 一1 2 K 一1 1 3 式中 P 为最大轴向荷载时的侧向压力值 同时 由 为 奴二 力为负 D一 Z t 氏 本文中规定 压应力为正 拉应 钢管的平衡条件式甄 力的限值为 D一 2 成fy 可解得侧向压 将各应力代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公式 4 5 可得 1 下 一 厂 下气 少 民一 b 口 洲 十 Q 伪 氏气 勺 1月 卞 0 Z t P一 气 石 丫 丁 砚了 J 产 山乙 1 4 从而可得钢管纵向应力为 氏1 aa 1 b 奴一b 口 r 7 式中 几 为钢管的屈服强度 在进行承载力计算 时 要根据式 1 3 14 先确定出极限荷载状态下的 侧向压力值 式中 伪 为纵向压力 氏为混凝土抗拉强度 在常规的三轴受力强度丙 二几 丙 时 破坏准 则为 1 氏 1 伪 一巩 K 一1 一分 氏 芬 分 一1 二0 8 K 一 K K 式中 al 丙 几 分别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的3 个 主应力奴j rc al 与其单轴抗压强度人 的比值 K 为混凝土单轴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 根据本文中正负号的规定 将巩 几 几 的表达 式代人式 8 整理得 2 轴压长柱的极限承载力 对于长细比很小的短柱 其破坏是由于钢管在 三向应力下屈服和混凝土在三向受压下被压坏所 致 对于长细比很大的长柱 其破坏是由于弹性失稳 所致 此时的纵向应变尚处于弹性范围 其极限荷载 可用 E ule r 公式确定 而介于长柱和短柱之间的相 当范围的中柱 其破坏是由于非弹性失稳所致 其极 限荷载可用修正的 E uler公式 即将 E uler公式中 1 二1 俩 一 氏仁 少 一 石 芬 一 伪c 一 L 八 一 卜 下 八 一八 的弹性模量以切线模量代替 切线模量公式为 介 Z E 人 千一 1 5 1 dr J 十 吸 瓦一 上 J 今 解式 9 伪 今人 arc 人 一 1 厂 斋一 1 乙1 c 9 1 0 式中 入为构件平均临界应力 久为构件长细比 Et 为柱的综合变形模量 根据文献 1 4 应力一 应变曲线的经验公式为 二 2 二一 二 2 1 6 a uE u佗 u4 式中 氏为构件极限应力 为构件纵向极限应变 将式 1 6 两边乘以氏 然后对 求导 可得 在钢管和混凝土交界处 即r D 2一 t 处 满足 dr arc 本文中统一用 P表示径向压力 在钢管混 n le 乙t 乙 a 气 一 一 下钾 万 C 舀 1 7 第 2 期 田宏伟 等 圆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极限承载力 将式 1 7 代人式 1 5 可得 2 万 2 氏 k 几 份 丁 丁 气1 一 一 人 一 C u u 1 8 式中 k 为临界状态时的应变 同理 临界状态时的应力一 应变关系为 一 2 昌 一 雳 1 9 由式 1 8 1 9 可得 兀 21 兀 4 叭 U 十丽一 习鱿 十 万 2 0 之赶窗只麟肠坦半 将式 2 0 代人式 1 8 或式 1 9 可得 二 2 人 一 下 玉 厂二 2 口 艺 改 一 了1 月 一一 一 一 几 e V人 石入 u 轴压钢管混凝土长柱的稳定影响系数为 0 5 时 所得参数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按本文计算的极限荷载与 文献中的试验值吻合良好 表1 中 当b 二0 5 时 实测值与计算值之比为 78 1 23 平均为0 9 6 9 均方差为0 102 当b 二0 8 时 实测值与计算值之 比为0 7 5 1 1 7 平均为 0 9 2 5 均方差为 0 0 9 5 当b 1 0 时 实测值与计算值之比为0 73 1 14 平均为0 9 0 2 均方差为0 0 9 2 图3为钢管混凝土长柱极限承载力随着长细比 和加权系数b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 1 b 二 一 玉 一 牟 au几 一 C u 十 共一 其 人 e 丢入 C u 2 2 一 叫 b 0 b 1 由文献 9 1 0 1 4 定义长细比 入 1 二 153 0 4 5 长细比4 6 07 59 0 街1醉J能vlJ叶Jur滋览 000000 208642 叨 J万且 丝 乒 代 人 式 2 2 可 得 少 甲令 贡 2 兀 2 1 十 其 一 其 几1人 1 2 3 图3 长柱承载力与长细比的关系 F i g 3 R e l a t i o n价t w e e nL o n g C o l u m nBea r i n g C a P a c i ty a ntl s l e n d e rness R a t i o 根据式 1 2 23 可得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 极限承载力公式为 NL 沪 Ns 2 4 式中 NL Ns 分别为钢管混凝土长柱 短柱的极限 承载力 圆钢管混凝土的纵向极限应变为 1 5 0 0 1 2 s fc 6 0 0 3 3 3 fc 护 2 2 5 由于式 2 5 是在轴压短柱的基础上推导出来 的 而轴压长柱在破坏时的纵向应变与长细比有关 根据文献 1 0 1 1 1 8 一 2 1 中的试验数据 推 导出长柱破坏时的纵向极限应变为 e 二 1 3 0 0 1 2 s fc 6 0 0 3 5 3 fc 尸 1 一 0 0 6 江又 百 2 6 式中 大为钢管混凝土的圆 柱体抗压强度 奋 为套箍 系数 右 二人A fcA 3 算例验证 由 于钢管的拉压强度dl和几相差不大 因此 笔者认为钢管的拉压强度相等 即a 二1 文献 8 中的 钢管屈服强度为几 338 g M P a 文献 2 叼中 的钢管屈服强度为几 348 IMP a 加权系数b 由图 3可以看出 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极限 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但在 久 1 2 0 之前 轴压承载力基本上保持不变 这表明长细 比较小时 钢管混凝土属于强度破坏 随着长细比的 增大 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受稳定的影响逐渐 明显 随着加权系数b的增大 本文中的计算结果 呈增大的趋势 但变化不明显 表明采用统一强度理 论中不同的屈服准则 计算结果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4 结语 1 笔者建立了圆钢管混凝土长柱的轴压承载 力的计算公式 对于不同长细比的柱均有较好的适 应性 2 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承载力以柱的长细 比又 2 为界限 在又 2 0 之前 钢管混凝土长 柱的承载力降低不多 在人 2 0 之后 随着长细比 的增大而显著降低 3 加权系数b 的变化影响着钢管承载力 随着 b 的增大 钢管的承载力增大 同时钢管混凝土的极 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大 但影响并不明显 从本文中 的计算看 当b 0 5 时 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 好 此时钢管对应的屈服准则是加权双剪统一强度 理论 7 8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7 年 表 1 计算结果比较 b 0 5 Tab I C o m p a r i sono f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s u l ts b 0 5 文献 试件 编号 钢管尺寸 DXt XL m m 混凝土立方 体强度 MP a 钢管承 载力 k N 棍凝土承 载力 k N 短桂承 载力 k N 纵向极限压 应变 1 0 一 长细 比 稳定 系数 Nl k NN k N No N订 1 8 CI 一 C31 0 8 X4X3 2 4 3 5 71 5 9 58 6 2 010 2 1 4 3 1 6 10 6 7 50 9 9 910 2 0 410 8 2 7 1 0 6 C4 一 CS1 0 8 只4 X6 4 8 3 0 0 91 3 1 70 9 9 210 1 3 2 8 2 6 50 8 2 2 9 2 91 7 3 2 0 9 7 89 9 8 98 1 2 30 8 1 C 6 一 CSI O 8 X4X8 6 4 2 8 5 92 1 3 90 9 5 19 7 1 4 8 1 0 00 8 1 Cg 一 C1 01 0 8 X4 X10 8 0 2 7 0 83 1 2 20 8 3 1 8 4 8 86 6 5 70 7 8 Cl l 一 C1 31 0 8 X4X16 2 0 2 5 8 14 0 6 50 6 7 86 9 2 56 8 2 0 0 9 8 C1 4 一 C1 61 0 8 X4X21 6 0 2 4 7 04 9 7 00 5 4 1 5 5 2 66 4 9 01 1 7 C1 71 0 8 X4 X27 0 0 2 3 6 95 8 4 00 4 3 54 4 4 3 5 4 6 31 2 3 C1 8 一 C Z O1 0 8 丫4 火32 4 0 2 1 8 97 4 8 60 2 9 63 0 2 3 3 3 6 61 1 1 CZ I 一 C2 31 0 8 X4X43 2 0 2 0 3 19 0 1 40 2 1 52 1 9 6 2 1 8 00 9 9 C2 4 一 C2 51 0 8 又4X54 0 0 2 0 0 99 2 3 00 2 0 6 2 1 0 42 1 3 01 0 1 C2 61 0 8 X4只55 6 0 2 0 s c 13 0 1 一 21 0 8 X4又35 1 03 1 8 1 6 3 8 8 2 9 59 9 3 32 2 3 46 1 4 4 0 4 0 44 0 1 33 9 5 00 9 8 s c l3 0 31 0 8 X4沐35 1 0 4 6 810 3 3 011 9 6 82 5 7 06 5 9 00 3 6 3 4 3 4 24 4 0 01 0 1 s c l4 l l 一 21 0 8 X4X38 0 7 3 1 88 2 9 59 9 3 3 2 1 8 66 5 9 20 3 6 33 6 0 23 6 0 0 1 0 0 s c l4 9 1 一 21 0 8X4X40 2 3 4 6 810 3 3 011 9 6 8 2 4 7 67 4 1 40 3 0 03 5 9 5 3 1 9 00 8 9 s c 15 4 1 一 21 0 8 X4X41 5 8 3 1 88 2 9 59 9 3 3 2 1 3 17 1 0 90 3 2 2 3 1 9 53 1 7 00 9 9 10 3 3 011 9 6 8 2 4 5 27 6 2 50 2 8 73 4 3 1 2 8 9 00 8 4 s c 15 4 3 一 41 0 8X4X41 5 84 6 8 注 N 为试验极限荷载 4 根据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和混凝土统一破坏 准则 建立了不用确定侧压影响系数 k的钢管混凝 土短柱的承载力公式 理论性强 适应性好 5 根据文献 1 0 1 1 1 8 2 1 通过试验 结果分析 笔者建立了钢管混凝土长柱的纵向极限 应变公式 并根据弹性模量理论建立了稳定影响系 数 计算结果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且偏于保守 6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钢管的极限承载力在 破坏状态时降低较多 但由于考虑了中间主应力的 影响 采用统一强度理论的计算值比文献中采用其 他屈服准则的计算值要大 说明利用双剪统一强度 理论计算极限荷载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 参考文献 Re fer e n C es 1 张建民 郑皆连 肖汝诚 钢管混凝土拱桥吊装过程的 最优化计算分析 J 中国公路学报 2 0 0 5 1 5 2 4 0 4 4 Z HA N GJ i a n 一 m i n Z HE N GJ i e l i a n X I A OR u 一 c h e n g C a l c u l a t i o nMe t h o dfor0 p t i m i z i n gt h eI n s t a l l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 S t e e l T u b e A r c h B r id g e J 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Hig h w a ya n dT ran s P o r t 2 0 0 5 1 8 2 4 0 一 4 4 2 陈宝春 肖泽荣 韦建刚 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肋灌注 混凝土时的截面应力分析 J 中国公路学报 2 0 0 5 1 8 1 7 3 一 7 6 C H E NB a 仓 c h u n X I A OZ 亡 r o n g WE I J i a n g a n g A n a l y s i s o nS t r e s s e s o f D u m b b e l 1 s h a p e dC r o s s s e c t io n o fC F S T A r c hR i bD u r i n gCon c r e t eP o u r i n gCon s t r u c t i o n J C h i na j o u r n a l o fH i g h w a ya n dT r a n s P o r t 2 0 0 5 1 8 1 7 3 一 7 6 黄文金 陈宝春 钢管混凝土析梁受弯试验研究 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6 2 3 1 2 9 一 5 5 H UA N G We n ji n C HE N Bao c h u n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e s e a r c ho nC o n c r e t 仑f i l l e dste e lTu b eTr u s sGi r d e r U n d e r B e n d i n g J j J o u r n a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6 2 3 1 2 9 一 3 3 丁发兴 余志武 恒高温后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弹 塑性分析 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 O 06 2 3 1 3 4 3 8 D I N GF 于 x in g Y Uz h i一 w u E l a s t o p l a s t ic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C i r c u I a r S t e e l Tu b e S t u bC o l u mn sA f t e r Con s t a n t H i g h T e m p e ra t u r e J J o u r n a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ea n d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6 2 3 1 3 4 一 3 8 李小伟 赵均海 朱铁栋 等 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 的力学性能 J 中国公路学报 2 0 0 6 1 9 4 7 7 一 5 1 L IX i a 于w e i Z HA O J u 介h a i Z HU T i 亡 d o n g e t a l Me c h a n i c s Beh a v i o r o f A x i a l l y L o a d e dS h o r t C o l u mn s w i t hCon c r e t e f i l l e dSqu a r eS t e e lT u b e J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Hi g h w a ya n dT r a n s p o r t 2 0 0 6 1 9 4 7 7 8 1 第 2 期田宏伟 等 圆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极限承载力 7 9 1 0 1 7 1 8 1 9 2 0 1 2 1 3 张阳沼肠 旭东 蔡松柏 等 大跨析式钢管混凝土拱 桥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J 中国公路学报 2 o 06 1 9 4 6 5 一 7 0 Z H A N GY a n g S H A OX u 一 d o n g C A I Son g 一 b a i e t a l S p a t i a l N o n 1 i n earF i n i t eE l e m e n t A n a l y s i sforI o n g s p a n T r u s s e d C P ST A r c h B r i d g e J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H i g h w a ya n dT ran s p o rt 2 0 0 6 1 9 4 6 5 一 7 0 裴万吉 赵均海 魏雪英 钢管混凝土的截面形式及其 承载力分析 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 o 06 23 1 4 9 一 5 3 P E I Wa n ji Z H A OJ u 介h a i WE I X u e y i n g A n a l y s i s o f Sec t i o nT y p e s o f Con c r e t e f i l l ed S t e e l T u b e a n dl t s LOa d C a p a c i t y J J o u r n a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6 2 3 1 4 9 一 5 3 韩冰 王元丰 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分 析的比较 J 中国公路学报 2 0 0 7 2 0 2 5 3 一 8 6 H A NB i n g WA N GY u a n 一 f e n g C r e e pA n a l y s i s C o m P a r i s o n o fC i r c u l a rA x i a l l yCom p r e s s e d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ste e l T u b u l a r Me m b e r s J 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 H i g h w a y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2 0 0 7 2 0 2 8 3 一 8 6 钟善桐 钢管混凝土结构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 0 0 3 Z H O N G S h a n 一 t o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o fCon c r e t e f i l l e d S t e e l P i p e M B e ij i n g T s i n g h u a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2 0 0 3 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结构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4 HAN L i n h a i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 S t e e l T u b e M B e ij i n g Sci e n c e P r e s s 2 0 0 4 蔡绍怀 现代钢管混凝土结构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 版社 2 0 0 3 C AIS h a 合h u a i Mo d e r n C o n c r e t 仑f i l l e d s t e e lTu b e S t r u c t u r e s M B e ij i n g C h i n a Com m u n i c a t i o n s P r e s s 2 0 0 3 赵均海 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2 0 0 3 Z HA OJ u n 一 h a i S t r e n g t hT h e o r ya n dl t sE n g i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M B e ij i n g S c i e n c e P r e s s 2 0 0 3 赵均海 顾强 马淑芳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轴 心受压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研究 J 工程力学 2 0 02 1 9 2 3 2 一 3 5 Z HA OJ u n 一 h a i G U Q i a n g MAS h 比fan g T h es t u d y o f t h eAx i a l Com p r e s s i v eS t r e n g t ho f C o n c r e t eF i l I e d S t e e l T u b e B a s e d o nt h e T w i nS h e a r Un i f i e d S t r e n g t h T h e o r y J E n g i n e e r i n gMe c h a n i c s 2 0 0 2 1 9 2 3 2 3 5 李继读 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的研究 月 工业建 筑 1 9 8 5 6 2 2 5 一 3 1 L I J 卜 d u R e s e a r c ho f A x i a l Be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 Con c r e t e F i l l e ds t e e l T u b e J I n d u s t r i a l Con s t r u c t i o n 1 9 8 5 6 2 2 5 一 3 1 曹平周 钢管混凝土柱侧压效应系数分析和极限强度 计算 J 钢结构 1 9 9 5 1 3 3 2 0 一 2 4 C A OP i n g 一 z h o u T h e Con c r e t e L a t e r a l P r e s s u r e E f f e c t Coe f f i c i e n t A n a l y s i sa n dU l t i m a t eS t r e n g t hC a l c u l a t io n o f Con c r e t e f i l l e dS t e e l T u b eC o l u m n s J j S t e e l Cos t r u c t i o n 1 9 9 8 1 3 3 2 0 一 2 4 甘丛石 支喜华 唐丛一 钢管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方程 及极限承载力 J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1 8 1 4 3 6 8 一 7 3 G A NC o n g 一 s h i Z H I X i 一 h u a T A N GCon g 一 y i T h eE 1 a s t i c p l a s t i c C o n s t i t u t i o nE q u a t io na n dU1 t i ma t eC a p a c i t y t o S t e e l T u b e F i l l e di n C o n c r e t e J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s h a C o m mu n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