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态度调查——基于G市的调查研究.docx_第1页
城镇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态度调查——基于G市的调查研究.docx_第2页
城镇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态度调查——基于G市的调查研究.docx_第3页
城镇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态度调查——基于G市的调查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ebruary2015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2月n01 volume 140gurrang shiwei dangxiao xueba0第1期总第140期城镇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态度调查基于g市的调查研究许鹿罗翊萑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开始着手将延迟退休政策提上日程。然而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各类争议直接 导致政策迟迟不能出台。文章通过对g市城镇在职居民的简单随机调查,来了解城镇在职居民对延迟退休政策的真实 态度。结果表明,不同职业群体、年龄群体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关注点并不一样,我们应该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的关注点找 出化解矛盾的方法,减少延迟退休政策推行的阻力。关健词延迟退休政策;老龄化;年轻人就业;劳动力过剩中图分类号:d6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80x(2015)01003804一、问题的提出对象,就“对延迟退休政策的看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城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已经进人“老镇人口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希望以此了解各职业、年 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受到了 龄群体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找出抵触延迟退休的症结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 所在。 2013),中国拥有占全球14比例的老龄人口,养老金二、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收不抵支的省份高达19个,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1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每个人本 账户缺口约240亿元,养老金空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 身就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年龄,每个人的先天禀赋 题迫使我们反省现有退休政策。2012年6月12日,状况、劳动效率、人力资本存量都是不一样的,使人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透露,将启动研究有关退生理年龄层次与人力资本存量变化存在着非同步陛。 休年龄延迟的相关政策,并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 从劳动性质来看,脑力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随年 本养老金的政策建议。 龄、经验增加,劳动效率会更高,而体力劳动者则正好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政策褒贬不一,引发广泛讨 相反;从同一工作体系的职位来看,职位高者的人力 论,而讨论的重点集中在就业、劳动力过剩以及养老 资本存量随年龄、经验增加,劳动效率会更高,而职位 金三个话题上。由于职业和年龄的不同,每个人对延 低者则正好相反。夏永祥指出:“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 迟退休政策的看法不一样。本文以“城镇居民”为调查 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延退不仅解决不了新【收稿日期】20141207【基金项目】贵州大学文科重大项目”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研究(编号:gdzt2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许鹿(1964一),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从事地方治理与公共服务研究。罗翊萑(1990一),女,湖 南常德入,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地方治理与公共服务研究。l万方数据增劳动力的问题,而且会使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更加失 的,而且仍然有可能是劳动力过剩。”欧翠珍认为:“延 衡,即使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劳动力短缺或结构不合 长退休年龄应该谨慎决策,延长退休年龄给社会造成 理问题,尤其不能带来管理层的新鲜血液。”【2】白天亮 许多负面效应,例如与年轻人就业之间的矛盾,加大行 直言:“延迟退休最大的难度在于实施中可能诱发新 业间新的不公平等。”咧庆龙则指出:“当前推行延迟的不公。单位领导认为自己延退理所当然,员工未必退休政策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影响年轻人的就 这样想,前者容易产生权钱交易,后者容易产生一业,二是当前国家的退休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5苏 言堂或暗箱操作,都带来了不公平。”31张展新认春红等认为:“延迟退休会改变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口 为:“一旦施行了弹性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也就意味结构,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而老年抚养比下降, 着拥有高技能和公务员等岗位人员将延迟退休,这些 而这二者均会对失业率产生显著影响。”181 公共部门的岗位正是对大学生就业最具吸引力的岗由此,我们还可以假设,在城镇职工中,越年轻的位。”喇庆龙指出:“职位高者支持延迟退休政策,而人群,对就业关注越多,出于就业原因反对延迟退休低职位者更追求上位,所以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往往政策也就越多。是往下阻力较大,往上积极性不够,导致相应改革三、研究设计难启。”is为了验证上文提出的两个基本判断是否成立,我 综上所述,我们判断在城镇职工中,职位高低影们设计了问卷,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大致检响着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态度,职位越高越支持延验。迟退休政策,反之,职位越低越反对延迟退休政策。通过随机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我们获得的73 2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人们一旦份有效问卷中,城镇在职居民会因为自身职业群体、 进入某一路径,无论这一路径是好还是坏都会继续走年龄群体、职位群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意愿,因 下去,直到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甚至在以后发展中此,我们把目光锁定在两个方面:不同职业群体对延 对这一路径的方向产生自我强化。年轻人会对自己选迟退休的态度;在反对延迟退休政策的人群中,不同择的工作前景充满期待,而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延长年龄段人群反对延迟退休的原因。 了现有领导在位时间,影响年轻人对工作前景的期1不同职业群体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我们把调查 待,可能产生更大的就业问题。群体的职业划分为“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工厂职早在2004年,miehello和f0rd就发现美国实行 工”“公司职员”“重体力劳动者”和“私营企业员工”五 的以推迟退休为目的的社会保障改革与降低失业率 种群体。在73份有效问卷中,来源于政府机关及事业 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认为延迟退休将会对就业产生不单位的问卷共计37份,其中34份对延迟退休持反对 利影响。61 态度,占92;3份支持延迟退休,占8。而在34份 国内许多学者也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延迟退休政反对问卷中,只有3位职位较高,占反对人数的9, 策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带来就业问题。唐钧在参与 其中一位确定养老金等于或高于现有工资;3份支持 访谈节目深水区(延迟退休专题)时认为:“我们观 的问卷中,三人职位都很高。而其他四类职业群体共 察过一组数据,实施延退的欧洲4国年轻人失业率高 计36人,32人反对延迟退休,占89;4人支持延迟 得吓人,西班牙58,希腊55,法国26,英国 退休,占11。在反对的32人中,4人职位较高,占 22。难道这跟老年人不退休没有关系吗?”针对中国 125,其中2人养老金等于或高于现有工资;在支持未来缺乏劳动力的说法,唐钧进一步指出:“其实我们 的4人中,3人职位较高,还有1位是普通职员。 做过一个调查,中国的失业人口是96,也就是说中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政府机关 国有将近l亿人失业或者半失业,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及事业单位职工,还是其他各岗位员工,反对延迟退 最高峰的时候中国还有7亿多劳动力。但是现在中国 休的比率都很高。在反对的声音中,多数人职位都不 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是说提倡少用人,所以 高,属于普通员工,而在支持延迟退休的人中,大部分 我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当中是不缺劳动力 都是高职位者。高职位者退休时间推迟无可厚非地l万方数据带出了年轻人难上位的问题。多数城镇在职居民认为从以上调研数据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年纪大的不退位,年轻的上不了位,尤其在我国劳动 20一35岁年龄段的人群会比较关心年轻人就业的问 力供给过剩的大背景下,如今“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题,所以对延迟退休可能给年轻人带来的就业压力特 使大部分低职位者苦不堪言。对于体力劳动者中的 别敏感;36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比较关注延迟 低职位群体来说,由于工作性质和环境,劳动强度较 退休对劳动力更新换代的影响,只有老一代“换血”, 大,消耗体力较大,60岁明显会由于体力下降而不能他们才能爬到更高的位置;5l一65岁这个年龄段的 继续从事体力劳动,迫切要求退休。体力劳动者所属所有调查对象都不担心养老金不能满足自己日常所 的企业,也不会欢迎这些劳动效率明显降低的老人,需,因为大部分人都已经能确定自己退休所得的具体 所以无论企业还是职工,都不支持延迟退休。额度,并且按近年国内养老金趋势,短期内只会往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脑力劳动人群还是体 涨不会往下降,所以这类人群倾向于关注延迟退休对 力劳动人群,职位低者出于对自身工作前途的考虑会公众关于社会养老体系信心的影响。 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产生抵触情绪;而职位高者出通过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整个 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会支持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 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一定的背景下,延迟退因此,调查结论支持了之前的假设,职位越高的休政策的推行延迟了老一辈人群离开工作岗位的时 群体越支持延迟退休政策,职位越低的群体越反对延间,挤压了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了 迟退休政策:阻碍作用,所以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推行延迟退休政 2不同年龄段人群反对延迟退休的原因。许多研策。因此,我们认为,越年轻的群体,越关注就业问题, 究表明,对工作的满意度随员工特征不同而变化,其尤其是年轻人就业问题,所以他们更会为此而反对延中年龄是重要特征之一。9ryoung berg和迈塞杜尼分 迟退休政策。 别于1963和1969年提出“随着工人年龄增长,他们四、结论 更趋近于成熟的考量工作,对工作满意度因而增加”1民众大多认为延迟退休会造成工作岗位的挤 的观点。因此我们将调查人群按年龄划分为三个阶 占,增加就业难度。通过调研不难看出,对“工作岗位 段:2035岁、3650岁、5165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挤占”问题最为关注的人群主要分布在2035岁,随群反对延迟退休的原因,如图l。着年龄的增长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会逐渐降低。在我国 劳动力总数逐年递增的背景下,延迟退休所带来的工 作岗位挤占问题将会日益凸显,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大于总需求,劳动力供给过剩所带来的就业 难度会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所以延迟退休政策的推 行必须谨慎。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之前必须确定适合延 迟退休的具体年龄,因为延迟退休政策本身就一直处造成劳动力过剩一影响公众对社会养老体系信一c在社会各种呼声的博弈中,国家只有在切实履行了应尽责任后,才能顺利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否则难免会 遭遇公众的普遍反对。现在国内普遍认为渐进式退休 政策会更加适合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就 必须尽快据此确定合适的延迟退休具体年龄。在确定 具体年龄时必须结合我国人口状况、养老金收支状一 镒坤剜过剩况、失业就业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让人们更容易一j目影响年轻人就业造成劳动力过剩适应延迟退休政策带来的职业生涯期限的改变。_ 影造影 响成响 年劳公 轻动众 人力对 就过社业剩a口 养 老 奉 礁心影响公众对社会养老体系信正2高职位人群(尤其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高职图1不同年龄段人群反对延迟退休的原因位人群)普遍比较支持延迟退休,而低职位人群则认l万方数据为延迟退休有失公平。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意味着人2】2夏永祥,管斌彬延迟退休与社会公平辨析叨苏州大学 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也在推迟,人们需要工作更多的学报2015(1):112118 年限而享受养老金的时间却随之减少,这也就带来了3延迟退休已“等不起”:专家观点存在分歧n】人民日报201 1-11_4网民所指的“先解决养老制度公平问题,再谈延迟退4】张展新直面中国人口老龄化【j中关村2004(7):休年龄”之说。所以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之前必须解30一38决两个问题:养老制度公平问题。让养老金并轨,既5刘庆龙从中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测评结果看其发展趋增加了人们每年的养老金收人,又节省了财政对于政势阴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4):31-42府机关及事业单位退休者的一部分补贴。改变人们 【6】michello,fordthe unemployment effects of proposed 对延迟退休政策的传统观念。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 changes in social securitys normal retirement agejbusiness 来意味着未来会有大批退休人员需要领取养老金,而 economics2006(41):3846未来缴纳社保费的人数会减少,也就是说,我国中长 【7欧翠珍对我国低龄退休现象的经济学思考【j】中山大 期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可能成为我国面学学报1997(6):1322 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所以当务之急,应尽可能扭转人8】苏春红,张玉,李松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国失业率的影 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传统抵制观念,让更多的人接受响:理论与验证阴山东大学学报2015(1):1122【9】刘凤瑜,张金成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及延迟退休政策,从而减少延迟退休政策推行的阻力。民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田人力资源2004(7):98104参考文献:【10】lrjames&apjohnperceived job characteristics and1不少国家都面临老龄化问题n】当代生活报job satisfaction:an examination of reciprocal causationj1person2014-1212nel psychology1980(33):97135survey on attitude of postponed retirement of urban residentsa case study on g city xu luimo yuhuan(gui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guiyang guizhou,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