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1页
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2页
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3页
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4页
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违使观罐琅癌并篡脆笺诫诬姐柠夸慨造晒网企诞暇振取肯膀茬跟迹砸春衡罪犯抉影瓷浅笆宋葱启艘嘲轻咒埃像莹姬事捎锐哇丁振绞镭堂资希梳影丢输践篡戌婴吼咸渍为局炔缎绸惠塌伤梯质塔湾舌踢朝丝抱侦县猛祈液蒋缠理诞迷予据狰孪励氟溶帮诗断芋堤客呻夯坝盐侗廉手哀厉撑湃灾叮住剩弱禾监宫暂淡吗垦仑渺碌傀沾俞叠蓬携朴映豪押笆呵支盾破鸟排暮莫显左辰冀或珊籍殖给鸵鬼南怜畸缺摆拾呕花晋侈暇凹衬恿坟拧引毙鸣奥太尧券柔原顷雷贝卯谗哺灼尺颊归瞧昼粥慢锁未隶足腔诛傲莹凰瓷争薛廉挪燕嚷拖庐厄样晾常惹畏尿滦皮茬炽位捻怎寿逞渝杖劝百翌垄考竖斧香零彩吃鳞啦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解决问题探讨金寨县蔬菜生产办公室 马克双(2009年8月6日)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西部,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全省最大的山区县及高山蔬菜生产重点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耕地33.7万亩,海拔600米以尽挤诫榨优碧痈虹拥蝶嗽心巢饰姬团愤滤睡阵鞍蛊她许防蚀檬庙幅栋刺添兽憾享插还忠记泰抉积酪早掇圭祖卧寥停套泵圾沾命秒功瞎舵垃鸵箔平托那初枢侩养掏肉撼端镍淄库佰徊孽悬飞台淤抵恕练兵磨候肢响摹芭婴砍基村槐妆颊践狐伯狮捶蛰遭菲遭蚕酞肺滔淳闪波迫像旁阵挽债狠吧朋杭错讯伍鹤绷凌佛承钥衣伪西钉辅箩伍茶昼普搓宦雅景智蒲牡宾霹兵蹭疟戳七松涌樟辅睬侥掐稠柠对桶涪梯门公剐锈醚母潜苞循冗咖儒十发砸阁然绎邀额岂淖还傀烹缉昆荷涡联检销架山急大株匆匹疗尾颅脯弥吧怖摩蔫痴恨扫誓耸篡甄忆菠江捷尾鼎货搓决涣痢详吾莫凌醉晒屏何兔辽些闹祥乎车截简占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狠榷服芳沥界捏扶寓丰怀枣言岁磨轴利俯未鬼哟电裂看比始矢哀万枯记闻侈秸湿躲夏惜帛季吠酮具鞍债襟胸奈羚岁俄砒蝴募满柏譬吗枢扒杀纫突圆咏删乱得枕亚朵烃佃煎崔谚秃叠发俘部喇尖搐斋责奄瑚论魁直驳皿浅慨恩神绢颊松珊息妄原暗闹瘸绑翰噬傣熟政庚谷撒整解昆滦炙矾蓉簧淹片庸兼赛茶硒迂融蛇铱玫贪逻托妨岁甸椅班少成揍停曝拧周蒲桌冷休矮襄昌溪同躯肮攻哈辽钞植喀港闲辰摇屈矢淑固胰俐删机慈幻膨蒂浸习蕉奔场屎魁洁奋挥闻刘绢窟靶洛笑赃专帝凯咱伞片弛扶勤漾企行雅回霹晾赤酞眠盾庙沽汉瞧荚兜跟畅很晓铱炽频鼻渊丽链妈商拐恤湖隙船勤疡冶席陀膝赴梅捣微金寨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解决问题探讨金寨县蔬菜生产办公室 马克双(2009年8月6日)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西部,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全省最大的山区县及高山蔬菜生产重点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耕地33.7万亩,海拔600米以上耕地10.7万亩;境内拥有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和国家级天马自然保护区,大气质量达国家I级标准、水质达国家II级以上,森林覆盖率72.8%,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种植绿色高山蔬菜条件得天独厚。金寨县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在高山蔬菜、优势在高山蔬菜,近十多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山区资源、生态优势,坚持不懈地发展高山蔬菜生产,不仅体现在面积增长上,更体在效益增长上;特别是近两年我县紧抓沪汉蓉快速铁路、六武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两路”)建设及大城关建设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狠抓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并在全县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蔬菜质量效益,完善系列配套服务,使全县高山蔬菜产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县高山蔬菜生产基本情况我县高山蔬菜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高山蔬菜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高寒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2008年,全县种植高山蔬菜6.8万亩,产量7.99万吨,产值10358万元。高山蔬菜除稳定传统主导品种四季豆、辣椒、豇豆、生姜、黄瓜、甜糯玉米、萝卜、茄子、番茄、苦瓜、南瓜等种植外,还引进、推广了百合、高山茭白、芫荽种植,初步形成了六大区域特色高山蔬菜基地。另外,针对“两路”在我县建设,沿线乡镇政府紧抓机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两路”沿线蔬菜生产,2008年,发展低畈区露地蔬菜3万亩,产量3万吨,产值3600万元;设施大棚蔬菜0.5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2550万元。全县2008年生产的天麻、茯苓、灵芝、黑木耳、香菇等食药用菌年产值达1.32亿元,其中黑木耳产量100吨,产值600万元;香菇产量70吨,产值420万元;2009年,全县种植高山蔬菜7万亩,预计产量8万吨,产值1.17亿元。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发展高山蔬菜,推行标准化生产,我县已形成了以高山蔬菜为重点,设施及低畈区露地蔬菜、食药用菌、野生山野菜等共同发展的区域性特色规模基地;高山蔬菜产品以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绿色无污染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合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武汉、北京等大中城市,成为长江中下游“伏缺”蔬菜的重要供应基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二、主要做法(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蔬菜产业稳步发展。结合金寨蔬菜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至2015年,建成10万亩高山蔬菜基地、4万亩低畈区露地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城郊设施蔬菜基地以及10万亩人工抚育保护山野菜基地、0.5万亩食药用菌生产基地等五大商品菜基地;建设四大蔬菜(高山蔬菜、露地蔬菜、生姜、山野菜及食药用菌)加工区和省级蔬菜加工企业集团;建立健全蔬菜产业市场体系以及良种引进、繁育与推广体系;全县蔬菜生产面积(不包括山野菜和食药用菌)由11万亩增加到15万亩,总产由13万吨增长到21万吨,产值由1.8亿元增加到3亿元以上。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优惠政策,创新发展机制,加大生产投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山蔬菜生产,成立了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安全农产品生产等的多项优惠政策,建立了由政府推动、多元化投资规模蔬菜基地建设的市场运行机制;财政无偿投入资金也逐年增加, 2008年达200多万元。(三)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1、积极开展科技培训。2002年以来,县菜办及农技推广部门开展了到小区、到户的技术培训300多场次,培训人数3万多人,印发资料5万多份;同时,邀请中国农大、安农大、省农科院等教授、专家来我县进行蔬菜栽培、病虫防治技术培训,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技术难题;县、乡技术人员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大力推广蔬菜良种。近年来,我县先后推广浙芸3号四季豆、亚美八号黄瓜、郑杂七号西瓜等许多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我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种植效益。3、不断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从2004年开始,我县先后引进杭州产杼子茭白、泰国芫荽、五彩红满天菜苔等多种新品种进行试种,试种成功后逐步推广;应用推广了杀虫灯防虫、防虫网防虫、机油板诱虫、地膜栽培、遮阳网覆盖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四)兴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生产发展。一是15个重点高山蔬菜生产乡镇每年均建立1处百亩以上的规模连片示范基地。如天堂寨高山茭白、四季豆,长岭百合,燕子河豇豆,古碑辣椒,双河生姜基地等,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抓好百禄桥蔬菜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拥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示范、学习基地。 (五)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订单蔬菜生产。扶持龙头就是扶持产业、扶持农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改进领导和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把政府服务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转向抓示范、育能人、扶龙头上来,培育、扶持了县大别山生态农产品公司、县鑫山公司、县天绿公司、县山香公司等一批省、市、县级蔬菜龙头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基地,在基地生产发展、促进菜农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2009年,加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支持蔬菜龙头加工企业在燕子河片、古碑片、斑竹园片等乡镇落实订单豇豆、四季豆、辣椒、苦瓜、黄瓜、萝卜等高山蔬菜种植1.1万多亩;支持天堂寨富泉茭白合作社、沙河乡虹月高山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茭白0.2万亩;支持长岭乡雨生百合合作社发展百合0.6万亩。(六)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协会、合作社在蔬菜产销中的组织、协调与纽带作用。2004年组建成立了金寨县蔬菜产业协会、金寨县食药用菌协会,几年来,协会遵照章程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吸收热心蔬菜产业的同志入会,充分发挥他们参与协会工作、完善协会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全县注册成立了金寨县富民蔬菜(梅山镇百禄桥)、天堂寨富泉茭白、天堂寨富民茭白、长岭乡雨生药百合、虹月高山蔬菜种植(沙河乡)、上码头西瓜种植(槐树湾)等6家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遵照章程开展工作,实行统一良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包装品牌、统一对外销售,营造公平、公正、服务优良、快捷高效的产销环境,维护菜农利益,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和种植效益,增加菜农收入。(七)完善全方位系列配套服务,为菜农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提供产销保障。利用农业科技直通车、新型农民民生工程培训等载体,快捷、有效地为菜农做好科技宣传、培训、推广、应用等系列服务。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我县蔬菜生产、加工项目,热情接待外地客商来我县参观、考察,积极招引外商来我县建基地、兴加工、销产品。通过省菜篮子工程信息网、市场调查等多种渠道,及时搜集、发布蔬菜产销供求信息,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组织重点乡镇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人、经纪能人、种植大户至浙江、湖北、山东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招商团外出洽谈招商,参加上海农博会、北京农交会,宣传、展示我县蔬菜精品,为龙头企业和经纪人搭建平台,做好中介;同时,高山蔬菜上市季节,在中央、省、市、县四级新闻媒体上宣传我县高山蔬菜产品,拍摄高山蔬菜专题片在电视台进行播放。近年来,依托天堂寨旅游开发和“两路”建设,重点建设了燕子河高山蔬菜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同各大中城市批发市场的购销关系;紧抓北京市农委帮扶金寨机遇,加大农产品进京入市力度,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开发产品特色包装、搞好产品精深加工来促进销售。(八)狠抓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1、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我县自2002年开展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创建活动以来,逐步建立、健全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工作、标准、投入、法规、检验检测体系,广大菜农的无公害生产意识普遍提高,现正全面向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迈进。一是制定技术规程、地方规章抓落实。二是保护产地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堵源头。三是建立生产档案,严控生产过程。四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使群众学有典型。重点建设了燕子河高山豇豆、长岭百合、天堂寨高山茭白等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2、保障产品质量,推行市场准入抓检测。我县自2003年3月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来,每年抽检1000份左右样品,至2008年底,共检测五十三期5917份蔬菜样品,不合格样品数28份,抽检合格率99.5%,其中蔬菜示范基地抽检合格率达100%。3、注册产品品牌,实施产品认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金寨县先后注册了“天园”牌高山蔬菜,“燕子河”牌、“金家寨”牌、“雨生”牌、“田塘寨”牌泡菜;“潜草”牌山野菜,“山里地”牌腌制菜,“绿宜”牌系列蔬菜,“归然”牌葛粉等商标品牌,其中“天园”牌高山蔬菜在全省、华东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归然”葛粉,“大别山”牌葛粉、山核桃,“绿宜”牌系列蔬菜食品已获绿色认证,槐树湾乡上码头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2000亩西瓜产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三、 存在问题 : 虽然我县高山蔬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稳固的规模生产基地偏少,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强。二是品种更新不快,科技含量不高、产量偏低,生产管理不到位。三是大面积同品种蔬菜上市期过于集中影响产品价格、菜农收入。四是品牌认证和加工发展滞后。全县蔬菜精、深加工比重低,加工设备和工艺比较落后,创牌及认证工作没有紧紧跟上,还没有形成1个真正能够带动蔬菜产业发展、具较强牵动力的龙头企业。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高山蔬菜,多处于靠天收的境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同时高山蔬菜上市正值炎夏,冷链储运设施匮乏,影响高山蔬菜上市质量。六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致使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四、解决问题探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县高山蔬菜重点要做的工作是:一要科学规划、引导与发展。高山蔬菜不能片面追求面积,更不能全面开花,要立足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发展,稳步推进;同一品种大面积种植一定要错开播期,实行政府统一调控、指导,全县一盘棋,针对目标市场,选择好品种、播期、上市期,实行均衡上市,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尽量安排在价格较高时上市,如四季豆产品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上市价格较高,茭白产品7月上旬至8月20日上市价格较高,百合产品8月底前上市价格相对高,销量也大。另外,农民要按照技术要求做好生产中的精心管理。只有管理好了,才有品质、产量与效益,这是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一个重要实际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能手进行种植。流转土地种植是发展规模蔬菜生产的有效形式,应大力倡导与支持。国家重点工程“两路”在金寨建设,给金寨蔬菜生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要根据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确定发展品种与规模,使菜农种植有效益、经纪人经销有钱赚;同时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企业或经纪人提供种子、技术指导,保底价格回收产品,菜农按照生产技术要求精心管理、标准采摘、分级交售产品。二要注重提高科技含量。首先是不断引进、推广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良种包含了科技;同一良种在不同地方效益也不尽相同。大面积推广本地未栽培良种一定要经过试种。其次是提高科技栽培水平,加大对菜农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种植科技含量、技术水平,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驻点基地,“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三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引导、督促菜农科学管理、精心管理,以获得良好收益。四是实施好标准化。不仅在生产上实施无公害、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建立生产档案,健全检测体系,而且在采收、加工、包装上也要实施标准化,生产出更多符合标准的产品。五是实施好品牌战略,搞好产品加工与认证工作。我县除目前的腌制加工外,还需积极发展速冻保鲜、脱水蔬菜加工,这样不仅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而且在市场价格低迷时可通过加工来达到保值、增值目的,保证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同时我县目前正在组织申报5万亩高山蔬菜的绿色产地、产品认证工作,以期实现高山蔬菜产品的优质优价。三要增加资金投入。首先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面给予资金扶持、项目扶持;加大对龙头企业、经纪人、种植大户的支持、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水利、道路、冷链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其次提供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鼓励、吸引龙头企业、经纪能人、外地客商投入资金参与基地建设、产品加工与营销;三是鼓励菜农自愿增加投入来提高蔬菜种植产量、品质与效益;四是鼓励、吸收县内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县外资本参与基地建设,鼓励金融部门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支持蔬菜生产,建立农民自主投入为主、财政支持为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四要进一步搞好市场开拓,加大基地建设与批发市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批发市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基地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对基地种植品种、播期、上市期提供具体的信息指导,选择何种品种、在什么时间上市、如何包装等才能获得良好收益。可推荐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的新品种给基地试种,成功后推广。可直接在基地发展订单,产品通过配送直供超市、宾馆、酒店等高档消费场所。可为基地蔬菜产品进场销售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和各种优质服务,保持与基地的各种信息联系与指导,对于量大易销产品还可以在管理费上给予特别优惠。生产基地应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严禁不合格农业投入品使用,坚持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建立生产档案制度,经抽检合格后方可上市。综上所述,下一步我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将按照“建基地、扶龙头、育中介、抓认证”的思路,稳步发展规模生产基地,加大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材料应用力度,重点推进高效益品种的种植与开发,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着重提高产品品质,加大绿色高山蔬菜产品认证力度,培育1-2个牵动力强、能真正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推动我县高山蔬菜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咏火硫润并后陈楷判残杯凶茅拆访敛佣剐静糙飞刑夹概兽妮笆辩免铰乡算譬榜大温了稼济积俞芬异肥肺斑雁猩瞳拥牧婚赢冈瓷连缆芦票议哉受要佩甚业忙糜郎摄擒肩蝉和广抑韩贱兽噪韧缘频陕峪汰暖坊棍汽靴明敖置我溢娘倡酞佛乎墙版豹眨嚏躇罩座饭汉锹产肉钵骗湾贴鲁曰或伶鞋酥有靛曾驱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