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美”与“真糟教案设计 主备人:张海英 备课成员:王晓琳 何晓枫 郑微 闫红 陈晓艳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真美”和“真糟”是长春版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板块的第二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作者在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 真美”,爸爸的评价却是“真糟”;作者在“真美”的鼓励中,在“真糟”的警示中,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逐渐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评价,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人文性较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特别是蕴涵在严厉批评中的爱,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这篇课文语言朴实,形象鲜明,感情浓郁,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可谓文质兼美,且富有人情味。文章前一部分文字虽然浅显、但却生动,后一部分个别语句含义较深,极具启发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的思考及感悟的空间。 【学情分析】 六年三班共有学生76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学习态度较端正;班级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好,在升级考试中成绩还需努力;班纪班风良好。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人数不少;有相当一部分男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语文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理念的定位,联系学生实际,我准备以“以读处思”为教学主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充分讨论中,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同时,辅以“谈话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会正确面对父母及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的爱。 2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分配】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走进课文,探究质疑。 三、用情朗读,用心感悟,合作解疑。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质疑再探。 五、创新延伸,总结拓展。 六、作业。 七、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人生道路的成功起很大的决定作用,有一首诗,就说明了这一点: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嘲笑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 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什么伴随着你,我的孩子们? 是啊,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作用。那是什么的教育伴随着巴德舒尔伯格的童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真美”与“真糟”,来体味一下什么样的教育伴随着作者的童年? 板书课题: “真美”与“真糟” 二、走进课文,探究质疑。 1.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认为这篇课文重点应该探究哪些问题呢?(同学们提问,把问题写在黑板边上) 2.问题源于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形式,边朗读边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朗读完及时的汇报出来,难的用屏幕打出来,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 简单的问题如:妈妈的评价是什么?爸爸的评价是什么?面对这两种评价,我的表现怎样? (一)作者巴德八岁时写下的第一首小诗,妈妈是怎样评价的? 课件出示妈妈评价的句子: 1.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写的吗?”妈妈赞不绝口,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 2.“不过,本,巴德创造了一个奇迹,”妈妈劝慰道,“他写了一首诗,写得美极啦!” (1)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妈妈由衷的真正的赞美。母亲的心情如何?(兴奋)你能读出母亲兴奋的心情来吗?(指名读) (2)这两句都有什么描写?(语言描写)作用是: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比较父亲的两次评价那父亲是如何评价的呢? (二)课件出示父亲评价的句子: 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我听见爸爸将诗稿放回盘子里。接着,他直截了当地评判说:“依我看,诗写得很糟。” 这是父亲的真心话,是父亲的真批评,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很坚决而且不假思索的评判呢?这个句子中有几个动词?你从这些动作、语言中读出了什么呢?(父亲坚决地、肯定地认为这首诗写得太差,很生气,)(指名读) 父亲的评价还有吗? 课件出示句子: “世上的劣诗已经太多了。”爸爸却很固执,“如果孩子写不出好诗,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他非得去当诗人不可!” 这次的评价该怎么读呢?父亲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一次比一次严厉,同学们你能读出父亲一次比一次严厉的批评吗?(齐读) (三)分析”我”不同的反应 听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 “我”分别有怎样的反应呢?(用“”画出“我”听了母亲的表扬后的反应.用“”划出“我”听了父亲的批评后的反应.) 1.听了母亲评价后的反应: 课件出示句子: 我面红耳赤地承认了,心里充满了骄傲. “面红耳赤”是什么样子?“骄傲”呢?(没想到因为一首小诗母亲竟如此兴奋地称赞我)此时,“我”的心情如何?(自豪) 这句是什么描写?(神态描写) (四)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非常想把诗给父亲看呢? 课件出示句子 1.我简直等不得了-他呀,是好莱坞电影公司著名的剧作家,一个大名鼎鼎的大人物!我想:他一定比妈妈更能评判我的诗。 2.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迎接他的到来。首先,我用花字体将诗好好地重新抄写了一遍,接着再用彩笔画上花边,最后,我将诗稿放在餐桌上爸爸的盘子里。” (1)自由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对父亲的期待) (2)此时“我”的心情怎样?(自豪、充满自信) 课件出示句子: 我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七点半,爸爸这才气冲冲地回到家中。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七点半之前,“我”满怀信心地期盼父亲到来,此时,“我”的心情达到了对父亲期盼的最高值) “我”满怀信心地期盼父亲回来,此时,“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可“我”等来的却是父亲的批评,父亲是怎样批评“我”的呢?(学生读父亲批评的句子)“我”有怎样的表现?你怎样理解? 课件出示句子: 我抬不起头来,眼中顿时涌出了泪花。 我再也忍不住了,从餐厅跑到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痛苦地呜咽着。 找生读,齐读,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爸爸啊?同学们有没有对巴德爸爸不理解的,谁来批评一下巴德的爸爸。那有没有同学理解巴德的爸爸的?指名说,那这么说爸爸的做法也蛮有道理的。 4.听了父亲一次比一次严厉的批评,小巴德如此伤心,作为爸爸会心疼吗?这是什么?(即使心疼也要默默忍受,这就是父爱) 小结:刚才我们共同亲历了巴德童年的一段小插曲,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真切地感受了他的内心由“骄傲”到“自信”,再到“紧张”、“伤心”这样复杂的变化过程。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语言大师,他笔下人物的语言描写是那样的生动、形象;人物的心里描写刻画得如此细腻、传神,让我们不禁随着他一起欢喜,一起忧伤。这一写法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让我们的习作有声有色。 三、用情朗读,用心感悟。 (五)有了这场风波,我们不免担心:巴德会不会从此弃笔了呢?他是怎么做的?风波过后,巴德有了什么变化? -说明巴德后来的成功跟他自己的坚持有很大关系!显然巴德还不够理解爸爸,那什么时候巴德开始理解爸爸了呢? 过了几年巴德理解了什么?(理解了爸爸的用意)还理解了什么?无论妈妈的表扬还是爸爸的批评,都是对他的爱,正是这两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才使巴德成功,他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课件)今天,当我被无数的表扬和批评包围着时,我怎样?我庆幸什么? 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又有爱说“真糟”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行行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 “真美!” “真糟!”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这两段话是文中的重点句段,老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请同学们打开书先朗读这段话,边读书边考虑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以下由学生汇报:(老师适当做以补充) 1.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庆幸?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2.反义词。 3.同学们,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巴德感受到爸爸的否定和妈妈的肯定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爱,但是当巴德步入青年、中年、踏入社会听到更多的是来自父母之外,他人的评价。那这评价是怎样的评价呢?用文中的一个词? 课件: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是什么意思?(各种各样的肯定和否定) 社会上“真糟”的声音有真批评、严要求 但也有恶意的打击、挖苦讽刺 社会上“真美”的声音有真正的赞美 但也有不切实际的虚假的赞美和奉承 这时候我应该怎样正确去对待? 课件: 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 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 勇往直前, 克服陶醉(板书) 3.看最后一段。 跋涉的意思?(艰难地行走)在两股强风中跋涉,我得不被批评的风吹倒,不被赞扬的风迷失,所以他说我得:(板书:竭尽全力) 最后巴德真正理解了父母吗?(我从心底知道,“真美”和“真糟”的共同出发点-那就是爱。 “真美”是母亲对孩子的(赞扬),母爱像(阳光),它(沐浴着我的成长)。 “真糟”是父亲对孩子的(批评),父爱像(高山),它(激励着我前进)。 4.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父母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在于作者的态度。作者最大的成功是了解到了父母的评价都来自一个出发点爱。他并没有因为母亲的赞美而自我陶醉,也没有因为父亲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在母亲的鼓励下不断写诗,但不骄傲与自我陶醉;在父亲的批评中吸取经验,但绝不丧失信心。教师要告诉学生面对挫折不要气馁、绝望,面对荣誉不要自大、骄傲。要从容面对,不断努力,才会获得成功。 小结:“真美”是一种鼓励式的爱;“真糟”是一种严格要求的爱。双方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难得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行,给了巴德无限的力量。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质疑再探。 回顾一下课文,结合黑板上的内容,我们看一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巴德理解了父母的爱,所以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老师也严厉地批评过你们,你们可曾理解呢?我想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有过同样的经历,那么此刻对于给过你爱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五、创新延伸,总结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呢,我想大家一定会有很多收获,那么你能不能编出一些习题考一考你的同伴呢? (课件)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出一二道题,来考一考你的同伴,你可以从字词、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表达方法等方面入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tearoyl-L-carnitine-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rac-Butoconazole-d5-Nitr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报关员资格证考试题型及答案
-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
- 海水考试题及答案
- 保安队长笔试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测仪表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筛分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高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元代山西晋商的早期商业活动(如盐业)
- 高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宋代福建地区的瓷器烧制(德化瓷)
- 结构施工图审图要点
- 电影赞助招商方案
-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提升系列讲座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美术创意《橙子变变变 》课件
- 温儒敏谈读书
-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件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基本情况登记表(模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协议(模板)
- 一种新型离心擒纵式速度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 20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 世界和中国芍药栽培区的分布及地理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