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淘汰十七个空调品牌.doc_第1页
一年淘汰十七个空调品牌.doc_第2页
一年淘汰十七个空调品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一年淘汰十七个空调品牌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与中国家电网日前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空调白皮书显示,本年度空调行业共消失了17个品牌。 对于这个空调行业遭遇的“10年不遇的寒冬”,人们通常认为是原材料成本上涨、贸易壁垒冲击等主因所致。 在近日于佛山举行的中国空调行业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家电研究院等部门的专家却不认同上述看法,他们一致认为,上述原因只是表因,而国内空调市场同质化严重、缺乏产品创新引发的产品附加值过低,“才是今年行业危机的主因!” 行业矛盾集体爆发已建立起全球最大产能的中国空调业,今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业寒冬”。根据统计,今年中国空调行业销量普遍下滑10,一些品牌降幅甚至达到40。空调品牌从2005年度的69个,减少到现在的52个,品牌淘汰率是22.64。 发起并组织此次行业自主创新发展论坛的广东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表示,多年的价格战使得中国空调企业已经没有资金和精力进行技术研发,导致中国空调业面临着缺乏核心技术的危机。而国内空调行业缺乏差异化竞争力、缺乏规范和标准又导致了同质化产品只能继续价格战、规模战。这个恶性怪圈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压力下显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空调产品的技术变革,突破口就在于压缩机、制冷剂等关键环节上,而这些技术无一例外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所以说2006年的行业窘境并非偶然,只是行业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原材料成本上涨只是行业寒冬的表面原因。”出席论坛的中国家电研究院副院长吴尚杰指出,国内空调市场同质化严重、缺乏产品创新引发的产品附加值过低,才是今年行业危机的主因。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专家的一致认同。“没有创新就难以自主,”中国制冷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炎如认为,“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们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20,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因此,中国的产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原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叶柏林则认为,目前中国空调业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短期利益行为。一些空调企业总爱拿规模战和价格战说事,或者把可有可无的小功能大肆概念化渲染,不重视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创新,结果走向了不归路。可喜的是,以格力、志高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空调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了榜样,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相继研发成功。 巨头开始整合创新。 在论坛上,还有专家表示,目前空调行业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各个对手将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包括渠道资源、供应链、资金链、企业管理等的整合创新。 事实上,一些主流空调品牌已经暗暗发力。先是TCL空调联手杜邦,推出采用了舒瓦环保冷媒的新品,大打高能效环保牌。随后格兰仕空调宣布与经销商合作成立销售公司,开辟三四级县乡镇级市场。美的则一方面高调推新品,一边宣布在8个城市试点成立合资销售公司。志高则喊出“打造全球绿色供应链”,从源头上抓好原材料的采购与质量控制,从而实现产品品质升级。 “今后3至5年内,国内空调需求量仍会呈现稳定下滑趋势,空调企业在冷冻年刚刚结束之时,就迫不及待地上市新品、变革渠道,至少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挖取第一桶金成为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