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学与问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3了解说理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习写作方法。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5培养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文品句,体会“多问”与“勤学”的关系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随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课文中的新词语“相辅相成、翱翔”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哥白尼和沈括。3.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明确作者的观点、列举的事例和得出的结论。【提高性目标】基本理解大林寺桃花这首古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什么是学问?怎样才能有学问?2.今天学习说理性课文, 板书: 23.学与问 二、回忆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说理性课文?说理性课文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提出观点列举事例得出结论三、学生自学课文学习要求: 1. 划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用横线画出作者提出的观点。3.作者围绕观点列举了几个事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写在书中。四、检查自学情况: 1.你画出的作者的观点是哪句话?出示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找一找。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理解 相辅相成)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板书:勤学好问2. 学、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篇文章重点写的是?(问)课文围绕“问”列举了什么事例?把你概括的内容和大家交流:A哥白尼爱问稀奇古怪的问题。你了解哥白尼吗? 出示课件:哥白尼,波兰杰出天文学家,著有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打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教学生字“懈”。理解“懈”的意思:B沈括自己观察思考,解开了心中的疑团。学生简介沈括。 教学生字“括”。特别要正音。 出示课件:沈括,北宋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晚年居住在镇江梦溪园,为后人留下科学著作梦溪笔谈。五、学习大林寺桃花1.指名读课文第四段。2.课件显示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学生自己学习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人间:指山下平原地带。这里的“人间”与下句的“山寺”对举。 芳菲:泛指开放的花。 尽:完了。山寺:此指大林寺,是庐山上香炉峰顶的一座寺庙。恨:遗憾。 春归:春天结束了。 觅:寻找。此中:指大林寺中。请一个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六、总结:学与问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从小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到知识的天空翱翔。教学生词“翱翔”。理解意思,练习书写。六、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2、为课文编列提纲,感知说理性文章的一般写法。3、积累关于学与问得名言两句。4、选做题:背诵大林寺桃花,写下诗句的意思。板书: 学 与 问 提出观点 知识是学来的 ,也是问来的 哥白尼 列举事例 沈括 得出结论 学与问相辅相成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 明白有了问题要善于思考,虚心请教的道理。2、积累有关学与问的名言。2、培养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性目标】了解说理性文章中的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方法的不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呈现学生作业中编列的提纲。要求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这篇说理性文章的。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首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齐读。 师:是啊,知识是学来的,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知识,可你每天都问了吗?(调查几个同学)其实,问和学一样重要,因为,齐读论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二、为什么问(问的重要性)1、为什么要问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指名回答。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2、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问很重要)3、指名朗读,通过你的朗读把问的重要性表现出来。(2名)4、同学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问就显得更加重要(齐读:“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三、怎样问?过渡:“问”在我们的学习中这么重要,那我们又该“怎样问”呢?这“问”可也是一门学问。课文的24自然段例举了2个名人的例子,一位是外国科学家哥白尼,一位是中国科学家沈括。从他们身上,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自学提示:默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作者告诉我们该怎样问?画出重点句子。交流检测:(一)多问(好问)1出示: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板书:多问 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2课文例举了哥白尼的例子,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哥白尼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哥白尼的资料。1)指名读。2)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哥白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好问,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4再去读一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哥白尼好问?你可以抓住某一句话、某一个词、甚至是某一个标点谈谈你的理解。5指名朗读,读出一个好问的哥白尼。6小结拓展:这就是哥白尼,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其实像哥白尼这样,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探求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你能例举一个吗?(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7同学们,我们应该像哥白尼、牛顿、瓦特那样,遇事多问几个问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因为: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8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1)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能者为师”。2)齐读第3节有关内容。出示: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3)读到这里,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重温一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两句名言: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齐读这两句名言就是告诉我们要不问年龄,不看地位,以能者为师。把这几句话说给自己听好吗?(说时把“你”改成“我”)4)其实,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有了问题不仅可以拜能者为师,还可以向谁请教?(网络。国际互联网包罗万象,它也是我们的老师)(二)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同学们要想获得真知,做到了多问,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以及拜能者为师就行了吗?还要怎样问?1生: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板书: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齐读2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为我们列举了我国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学生概述事例。妈妈的回答不很肯定,沈括就仍然把问题放在心上。想一想,沈括会怎么一直在想呢?提示:听了妈妈不肯定的回答,沈括心想;吃饭了,沈括;晚上,沈括躺在床上,作者为什么不把沈括一直在想的过程写下来呢?(说理性文章中的叙事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事,它要求简练,能说明道理就行,不需要具体的细节描写。)沈括之所以能成为宋代的大科学家,原来也是与小时候勤学好问,善于观察思考分不开的呀!难怪作者会说(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齐读)拓展:正因为沈括勤学好问,善于思考,他在科学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出示沈括的资料。(指名朗读)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1是啊,同学们!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结合板书)师述:勤学、好问、并善于观察、思考,相信一定可以获得真知。(板书:真知)2出示第5节,引读3(机动)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你搜集了哪些呢?(生交流)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 王充(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 郑燮(xi)(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五、了解结构,小结写法1.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文,学完了课文,你发现课文的写作结构是什么?(先提出观点,再说明问的重要性即为什么问,然后写怎样问,最后得出结论,首尾呼应)2.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选择了中外两个名人的典型事例,一个侧重告诉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另一个主要说明要善于将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这样说理全面深刻令人信服。)六、拓展延伸同学们,上课前老师送给你们这样一句名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的疑问都解决了吗?其实,要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还贵在 (恒、勤、法、方、思、练、趣)七、作业设计:1选择你喜欢的勤学好问的名言或自己的创作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同学和朋友。2小练笔: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语高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团考试题及答案
- 1.3 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
- 开学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基础模块下册-高教版-(数学)-51
- 跨境物流变革:2025年智能快递无人分拣技术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 跨境物流2025年智能分拣技术合作项目合作模式创新与优化
- 股份制银行工作总结
- 武昌区消防施工方案
- 延安建筑铝模板施工方案
- 简单庭院造景施工方案
- 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2025年审计部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Bowtie安全分析培训课件
- 退役军人优抚政策课件
- 财务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 肿瘤病人疼痛评估与干预策略
- 计算机视觉技术课件
- 大学书法教学课件
- 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招聘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