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原理 第十二章 行政监督 ppt.ppt_第1页
行政学原理 第十二章 行政监督 ppt.ppt_第2页
行政学原理 第十二章 行政监督 ppt.ppt_第3页
行政学原理 第十二章 行政监督 ppt.ppt_第4页
行政学原理 第十二章 行政监督 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行政监督第一节行政监督及其作用第二节历史上的行政监督制度第三节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第四节我国行政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 0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一 行政监督的含义二 行政监督的特点1 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 监督对象的特定性3 监督内容的广泛性4 监督程序的法制性三 行政监督的作用 一 对于行政系统的作用 二 对于社会系统的作用 四 行政监督的对象五 行政监督的范围1 填补和协调行政执法空挡与重复交叉现象2 撤消违法或不当的抽象与具体行政行为3 处理行政执法中的越权 滥用职权或失职渎职现象六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法1 行政命令的方法2 法治的方法3 社会舆论的的方法 0 第二节历史上的行政监督制度一 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监察制度 一 秦汉唐宋明代监察制度简述 二 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特点1 有一套较完整的官吏管理制度2 赋予监察机构以特殊地位和权力3 注重监察官员的任职条件和程序4 注意监察权力与行政权的联系5 加强对监察机构自身的约束 三 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徒有虚名的原因 1 监察官吏营私舞弊 2 监察官吏的选任不当 3 行政机构代替监察机构 二 近代西方的行政监督思想 一 人民主权理论1 卢梭 国家主权应当属于人民2 潘恩 共和制是为公众谋福利3 杰斐逊 民主共和政体在于人民能够控制政府 二 分权制衡理论1 洛克首创三权分立说 立法权 行政权和对外权2 孟德斯鸠完善三权分立说 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 国外行政监督的理论依据和主要模式 一 理论依据 分权制衡理论1 分权 权力拥有者与权力行使者相分离2 制衡 各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二 主要模式1 宪法监督制度2 委任立法制度3 司法审查制度4 议会督察专员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一 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体系 一 权力机关监督1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监督的内容 1 法律监督 2 工作监督2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监督的形式 1 会议监督 2 日常监督 二 执政党的监督1 执政党对行政监督的内容 1 路线监督 2 组织监督2 执政党对行政监督的形式 一般监督 专门监督 三 司法机关的监督1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通过行使检察权2 人民法院的监督 通过行使审判权 四 人民政协的监督 工作监督 五 公民监督 六 新闻舆论监督 二 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一 一般监督 1 层级监督 2 职能监督 3 主管监督 二 行政监察1 行政监察机构的设置 1 国家监察部 2 监察部派出机构 3 地方行政监察机关2 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3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 1 检查权 2 调查权 3 建议权 4 行政处分权 三 审计监督1 审计监督的含义2 审计机关的职权 1 检查权 2 调查权 3 建议权 4 处理权3 审计程序 1 准备阶段 2 实施阶段 3 终结阶段 第四节我国行政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一 我国行政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的表现1 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2 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3 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小4 政府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5 新闻舆论监督禁忌多二 加强我国行政监督的途径 一 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 加强专门机构建设 2 完善法律 明确职权 3 完善监督程序 4 落实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责 二 充分发挥执政党监督的作用1 改制分权 党政分开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