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开展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doc_第1页
浅谈对开展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doc_第2页
浅谈对开展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doc_第3页
浅谈对开展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doc_第4页
浅谈对开展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凯里学院成人教育本(专)科毕业论文(或设计)浅谈对开展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张蓓(凯里学院成教学院,贵州 凯里:556000)摘要:开展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充分、扎实、快乐是每位教师的必生梦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便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实施方向。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三年来,不乏有许多成功经验,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地域和人口素质的差异,改革的成果也不尽相同。做为广大教师的一员,我一直在教育第一线,通过对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的调查和思考。发现纵然改革存在不同的差异,但只要扎根于根本,仔细研究课堂教学,抓住学校自身特点,一定会总结出一套适和当地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但目前有些地区和学校缺少自主研究的主动性,存在盲目跟风学习先进经验的现象。故由此写出此文,希望提出观点,供大家共同探讨。关键词:课程改革;理念;课堂;问题;师生关系Problems and thoughts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the new curriculumconcept intheZhang Bei(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Caili University,GuizhouKaili: 556000)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classroom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every education, let the students go to school in the classroom full, solid, happiness is every teacher will have dream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rogram (Trial) provides guidance and direction for the target.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thirteen years, there are many successful experiences,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due to differences in geographical and population qualit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reform is not the same. As a member of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I have been in the forefront of educ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Even though the reform that is different, but as long as rooted in the fundamental, careful stud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seize the schools own characteristics, it must be concluded a set of suitable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local teaching method. But the initiative at present in some regions and schools lack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there are blindly follow the trend of learning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phenomenon. So thus to writ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views, which can be discussed.Keyword: curriculum reform; ideas; classroom;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目前全市的中小学都在进行高效课堂改革,旨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整体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效果。但在开展过程中,面对大力提倡生教生,生帮生,生生互动,甚至是无师课堂的精神,教师对如何将文本知识有效转换给学生,让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乐中学习,还是比较模糊。大部分教师也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学,使的一些课堂上缺少了教师的智慧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如果真的进入无师课堂,学生是否能够对教材正确把握?老师的角色到底应该是什么?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现将我对在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记录入下。1、 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所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一)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问题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不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显而易见,纲要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但部分教师在实施高效课堂时,却忽视了引导学生这一环节,一堂课往往变成学生通过课前利用各种工具书的预习照本宣科的,缺少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悟。比如我曾听过一节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公开课,教学内容为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看得出来这个班的学生对课前预习还是比较熟悉的,学生们用便签贴将从工具书中摘抄下来的词语、句段的解释贴在课文中,着实让人觉得花了不少功夫。上课后,教师的导入简洁明了,没有预设问题,也没有学生交流讨论,而是直接出示了一个预习目标,一个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按照这两个目标组成4人小组进行自学。其中预习目标要求学生学习生字,读通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学习生字划出生词、读通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学习时,我注意到教师在不停地看时间,课后一打听,原来按照规定,小组讨论必须控制在20分钟)小组学习结束后,便是汇报展示时间(17分钟)。师问:“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学会的生字?”一位学生站起来,高高举起手里的一块塑料写字板,板上用信号笔写了一个生字,说:“通过预习,我认识了这个字,焰(生齐读),yn焰(生齐读),谢谢大家。”师再问,生再答。师问的一样,生也答得一样,可谓井然有序。接下来学生又对文中的句子进行了汇报,其形式同汇报生字一样,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如同一人。在这期间教师并无过多语言,连评价也变成了单一的“为他鼓掌!”最后3分钟,教师做了一个简短的课堂小结,教学结束。这便是通过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而改进的5-20-17-2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暂且不去研究这节课在时间上的控制是否合理,就只看教师在这节课中的作用,除了没有任何的引导外,连最基本的课堂智慧都消失了。教师的问题简单单一,学生的回答方式单一且模式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是显得可有可无,无任何指导和引领作用,更别说妙语连珠般的对答和机智的应变了。听课者听得也是平淡无味,听完后一片茫然。不能不说,这样的教学无疑已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运用到了极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了自学,但纲要指出的不仅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还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其中的“引导”和“个性”在这节课中毫无体现。那还何谈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何谈自由的个性发展?试想:如果每节课都按照此模式进行,也许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得到提高,但他们对本文的理解,对自己个性的发展,对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提高呢?我认为不但没有提高,还有可能退化。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有功能的,他的功能不能单纯的理解为要成为一个组织者,在我看来,他还更应是一个协调者、一个管控者、一个引导者。即组织学生的学习,协调学习中的问题,管控总体的秩序,引导分析赏析文本的意境。这其中又蕴涵着多少智慧和机智啊!一位学富五车、妙语联珠、充满智慧的教师,你不让他在课堂上施展魅力,那他用什么去感染学生,用什么去影响学生呢?因此,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能以点带面。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三年来,不乏有许多成功经验,但还需结合本地区的地域和人口素质的差异,还需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运用能力。不可盲目跟风学习、生搬硬套,或者只学其皮毛,不去研究其精髓,要避免造成“生学得死、师教得虚”的现象。(二)课程开设及落实问题由于师资分配不均,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课、美术课都是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很难做到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项教学。另外,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地方课程开设不全,加之对这些课程的评价不到位,使这些课程开设效果不佳,学生综合素质难以真正提高。(三)教学评价问题目前,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养成进行评价,显然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传统评价模式,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比如学校的年度考核标准,虽然几尽详细,但细细看来,几乎都没有涉及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养成进行评价的内容,而是以分数做为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这种现象造成教师们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和探索不能投入更大的精力,使得高效课堂的教学流于形式。还有现行的考试制度,考题也越来越偏向于“能力题”,但这种“能力题”是学生在目前的高效教学模式下难以解答的,最后还得经过“题海战术”的磨练才能拿到高分。这又和纲要相悖,体现了实际操作所出现的矛盾。2、 解决的办法和实施方式(一)增强教师培训力度、扩大教师培训面积首先,要鼓励教师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参加课程培训,拓展教师培训方式,将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做为奖励方式,鼓励教师将培训心得或问题或思考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不让培训流于形式。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学校领导不能以安排任务的姿态徘徊于外,而应该直接参与到培训中来,带头进行研究、钻研,及时分享心得和经验,以身作则,激励教师自觉学习,使学校的校本培训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全体教师能够自觉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杜绝培训走过场、发言无重点的不良现象,切实有效的提升学校的整体教研氛围。(二)加大力度,继续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谢绝盲目跟风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而课堂则是这块阵地的最前哨。要想深入开展课堂改革,开发出适和学校环境的“高效”课堂,只有立足于根本,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而盲目跟风学习其它地区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不科学和缺少主动的。比如山东的杜郎口教学模式,其在形式上,在内涵上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才取得的成功,且他们的尝试和探索也是基于其学校本身的实际条件上的。于我们确实有许多可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我想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他们这种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教学效果的劲头。而不是只刻板的学习他们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因为只有结合各自的自身特点进行探索、研究和开发,才能真正找到一条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比如现在新课程教材数学科的内容多,可课时量又少,如何舒缓目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再比如小学低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如何缩短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学习差距?如何在有限的教学中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如何培养促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这些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并时时会碰到的问题才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付出,离不开决策者们给教师创设的一个个研究平台。(三)继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文化素养是教学活动的奠基石,教师对学科的重点知识的准确把握,对各学科内容的衔接的熟悉程度,是推动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助力。学校在鼓励教师自我提升的同时,还应该组织教师互帮互助,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教研活动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技能竞赛和读书活动,调动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存储典型事例,创设学习氛围。(四)开全开齐课时为落实新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要开全课程,开齐课时,特别是制定音乐、体健、美术、综合实践和校本地方课程实施的评价方案。通过这些课程的开展,提高学生综合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课程研究及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五)鼓励多样而恰当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鼓励教师做到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就是因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取长补短,因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发展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二年级的恐龙的灭绝一课,教师选择探究合作教学法,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资料,课堂上围绕恐龙是如何灭绝的这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展示,学生学得兴致勃勃,课堂气氛轻松又不失严谨,学习效果很好。可是如果将此方法用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中,显然难以达到教学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