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自主招生样题详解45N纬线穿越图1所示区域。L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看到太阳在M地落下的时间恰为16时(地方时)。判断: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及L、M间的距离约为A270,1720 m B240,2410 m C300,1204 m D240,1720 m解析:如下图,设L为观测者,A为正午太阳所在位置,M为下午16时太阳所在位置。ALBMDC日出日落ALB为正午太阳高度角。设:L、B、C、D同处一个等高平面,值为400m,则MC=860m。3月21日ALB=90-(45-0)=45ABLB,ABL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LB设MDAL,MC等高平面,则MCDC,推得ABMC;推之ABLMCD,M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MC=CD。MC为860m,则CD=860m,得MD=1216.04m又因为ALLD,则MDLD,得LDM为直角三角形。春分日太阳从正东升,正西落,观测者看到太阳一天中升落轨迹刚好是180,16时时太阳位于距日落处30的M处。即MLD=30LM=MD/Sin30=1216.04/0.5=2432.08m求方位角就比较简单了,正北为0,顺时针方向绕至M处差不多为240。 所本题目的正确答案选B。选择题:每小题设四个选项,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2、3分。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多选该小题不得分。 145N纬线穿越图1所示区域。L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看到太阳在M地落下的时间恰为16时(地方时)。判断: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及L、M间的距离约为 A270,1720 m B240,2410 m C300,1204 m D240,1720 m 【答案得分 A1分 B3分 C0分 D2分 得分层次性彰显发展性评价新创意 方位角度是以正北方为0,按顺时针表达角度的,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关于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学生可能认为春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而选270,若进一步考虑到太阳落下的时间是地方时16时,春分日北半球正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18时位于正西方,由12时到18时太阳运行方位变化90,每小时太阳方位移动15,所以16时太阳方位距正西30,应该选240,选240比选270思维能力有进步;有学生可能认为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一般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M地位于L地的西南方,应该选240,这一传统定势思维虽然不是正确思路,但都不应该选300。 L、M间的距离,从试题图中只能读出两地的相对高度860米,有学生可能认为该日地方时18时太阳位于地平面,太阳高度为0, 16时与18时时差2小时,太阳高度应该相差30,由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边等于斜边一半,得L、M间的距离1720米;如果学生进一步考虑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是45,18时为0,按6小时太阳高度变幅为45,则16时的太阳高度应该远远小于30,于是L、M间的距离应该远大于1720米而排除,选1204米则更是没有理由的。 所以,选C无论是方位还是距离皆是最没有道理的,得0分;选D比选A方位判断上更加明确,但距离都有问题,所以选D可得2分、选A只能得1分;选B则两者考虑最佳,获最高分3分。多年的高考单项选择题中,很多学生能排除12个错误答案,但最后两个却难以判断,0分和满分的结局反映不出学生能排除前两个错误答案的智慧。该试题答案的呈现与评分有层次性,体现了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认同与尊重,充满了对学生每个智慧都给予肯定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对学生思维发展性评价拓宽了创意,更为选拔性考试追求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展示了样本。 求真准确数字需要太阳运行轨迹图支撑 有限的时间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所以,作为选择题学生可以通过上述办法搞定该题。但如果追寻具体答案的得来、或作为填空题呈现,那其难度就超越普通高中生所能掌握的能力,也超出了现有地理必修教材内容,需要具有天球及天体运行的基本知识,能简单绘制太阳运行轨迹图(如右图,方法见地理教学2010年第5期P21)。 根据纬度45N,绘出以L点为观测点的春分日太阳运行轨迹图,该日太阳正东(E)升、正西(W)落,正午太阳高度为45。地方时16时太阳位于M位置,距太阳位于正西时相差2小时,连线LM得知MLW30;作M的铅垂线与地平面交于m,Mm即是M与L的相对高度860米;作M垂直EW得a,Mam就是太阳运行轨迹面与地面的夹角45。由Mmma860米得Ma1216.22米,进而得LM直线距离2432.45(直角三角形MaL的30角所对边Ma是斜边LM的一半)。再因MmL是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得LM的水平距离Lm2275.35米。由SinmLama/Lm0.37796,得mLa22.2,于是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为270-22.2247.8。虽然题目没有明确45N纬线是否穿越L地,没有明确所示区域的大小,但从理想状况得到的水平距离不大,可以把L地看为45N,于是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及L、M间的距离应约为(247.8,2432.45米) 该题准确答案的得来需要较好的天体运行知识、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熟练的数学运算技巧、直至应用计算器。顶尖高校选拔顶尖人才,该试题的设计显现出超强的选拔筛选功能。更值得欣赏的是,该题还具有引导我们关注生活中的地理,注重地理知识的空间性、文理科交融性、科学学科性特点,倡导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绘图能力、运算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对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指引诱导功能。 思考地理教学呼唤加强探究、实践活动 中学地理教材中“借助手表辨别方位”原理及众多教学参考资料大多认为:太阳每小时的方位移动15。笔者觉得该试题设计者照顾了这一思想,致使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240与计算所得247.8有一些差距。 太阳视运行在其运行轨迹面上的确是每小时移动15,但我们的太阳方位角度是以观察者为中心按地平面来度量的。如果太阳运行轨迹面与地平面平行,则每小时太阳方位移动15,然而除极点外太阳运行轨迹面都不可能与地平面平行,观察者看太阳方位移动并非是等速的,并且太阳高度的变化也并非是等速的。 以春秋分日为例: tanmLa=ma/La tanMLa=Ma/La cosMam=ma/Ma tanmLa=tanMLacosMam 纬度越高,太阳运行轨迹面与地面夹角Mam越小,则太阳方位mLa的变速越接近每小时15的MLa变速。Mam=0时太阳方位移动是等速的每小时15(如上右图实线所示太阳不同时刻方位)。纬度越低,太阳运行轨迹面与地面夹角Mam越大,则太阳方位mLa的变速与每小时15的MLa变速差别拉大,正午前后太阳方位移动快,接近6时、18时前后太阳方位移动慢(如上右图虚线所示太阳不同时刻方位)。 非春秋分日情况更加复杂,从教学时间、内容难度、学科支持等方面看,要在中学课堂里广泛讲清这一知识实属不易,但要纠正一些惯性错误观点,笔者觉得教会学生绘制太阳运行轨迹图,真真实实参与立杆测影等探究、实践活动,是最简单的理论阐述与最实在的验证方法,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加强探究、实践活动的确是求真务实学地理之所需。 阅读资料,完成11-12题。2009年以来,北冰洋海域永久性冰盖的范围大幅度退缩,浮冰平均厚度变薄。11.分析北冰洋冰盖退缩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12.简述北冰洋海域冰情变化对生态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咨询摆摊方案模板
- 咖啡馆营销策划方案
- 钢结构发泡保温施工方案
- 住宅建筑方案设计总说明
- 活动方案策划科技馆
- 户外拓展方案咨询
- 500人相亲活动方案策划
- 城市管理行业工艺流程与标准制定
- 2025国家电网安规变电部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房建工程外墙涂料开裂施工方案
- DL∕T28112024变电站二次系统通信报文规范
- 新疆劳动就业白皮书课件
- 2025年“好年华 聚福州”(福州大学场)福州地铁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地球的外衣大气层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知识解读
- 2025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三级律师试题题库及答案
-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 肺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