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酸碱盐试题汇编.doc_第1页
2011年酸碱盐试题汇编.doc_第2页
2011年酸碱盐试题汇编.doc_第3页
2011年酸碱盐试题汇编.doc_第4页
2011年酸碱盐试题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1.泰安市)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2. (2011.徐州市)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3. (2011.徐州市).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4. (2011大连市)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5. (2011泰安市)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 NaCl B. KOH C. MgO D.Cu6. (2011泸州市)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干冰 CO2 B生石灰 Ca(OH)2C烧碱 NaOH D食盐 NaCl7. (2011广州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 .Na0H B.Na2O C.Na2SO4 D.Na8. (2011苏州市)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酒精 乙醇 C2H6O B纯碱 氢氧化钠 NaOHC熟石灰 氧化钙 CaO D铜绿 氢氧化铜 Cu2(OH)2CO39. (2011苏州市)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10. (2011苏州市)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11. (2011.河南省)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氧元素,它不可能是酸碱盐有机物中的( ) A B C D12. (2011.泰安市)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稀盐酸 B.Y是水 C.Z是石灰水 D.无法确定X、Y、Z13. (2011.桂林市)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 )ACO2 BKOH CNH3H2O DKCl 14. (2011广州市)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15. (2011广州市)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10KOH B. 20KOH C10HCI D. 20HCl16. (2011.雅安市)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唾液(pH:6.67.1)B. 血液(pH:7.357.45)C. 胆汁(pH:6.87.4)D. 胃酸(pH:0.81.5)17. (2011.娄底市)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物质食醋牛奶食盐水牙膏肥皂水pH2367789910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18. (2011.咸宁市)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19. (2011滨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20. (2011.黄石市)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C. 用托盘天平称取5.4g氯化钠 D. 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21. (2011苏州市)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22. (2011.天津市)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C. 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 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23. (2011南通市)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 ) ANH4HC03 BK2C03 CCO(NH2)2 DCa(H2P04)224. (2011泸州市)下列化肥中,能促使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是( )A尿素CO(NH2)2 B氯化钾KCl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硫酸铵(NH4)2SO425. (2011广州市)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氮肥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6. (2011广州市)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 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7. (2011.临沂市)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硫酸 D. 氮气和氧气28. (2011.内江市)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29. (2011南昌市)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 )A浓盐酸 B铁粉 C生石灰 D石灰水30. (2011.聊城市)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溶液 31. (2011南昌市)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右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 )A氯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32. (2011南昌市)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Cl KNO3 B Fe(NO3)2 AgNO3 CSO3 Na2SO4 DH2Cu33. (2011泉州市)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将碘酒滴入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C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溶液由无色变红色34. (2011.咸宁市)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35. (2011.内江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凡电离时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都称为碱B. 燃烧都是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合反应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D.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6. (2011滨州市)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37. (2011.咸宁市)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38. (2011.河南省)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五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I BBaCI2、Na2SO4、NaOHCCaCl2、Na22CO3、ASNO3 DK2SO4、NaNO3、NH4Cl39. (2011荆门市)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 Na2SO4 BNa2CO3 NaCl Na2SO4CCuSO4 NaCl NaNO3 DNa2SO4 HCl KCl40. (2011.广安市)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2SO4 Ba(OH)2 KClB. Cu(NO3)2 NaCl KNO3C. Na2CO3 KNO3 NH4Cl D. MgSO4 NaNO3 KCl41. (2011盐城市)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CK、Ba2、OH、SO42 DK、Ag、NO3、C142. (2011.肇庆市)下列溶液无色,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 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 CNa2SO4 NH4Cl ZnCl2 DK2SO4 AgNO3 NaCl 43. (2011.湛江市)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aNO3 NaCl H2SO4 B. CaCO3 NaOH Na2SO4 C. BaCl2 NaNO3 CuSO4 D. AgNO3 Na2SO4 NaCl来源:学|科|网44. (2011德州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试纸上,测定其pH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45. (2011泸州市)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46. (2011泸州市)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CO2 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 DHClAgNO3AgClHNO347. (2011成都市)在A + B 盐 + 水的反应中,A 、B分别是 ( )A硫酸和熟石灰 B纯碱和熟石灰 C小苏打和盐酸 D熟石灰和氯化铵48. (2011.桂林市)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银和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 C铝和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49. (2011.孝感市)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 )ACaCl2CaCO3Ca(OH)2 B. AgNO3Fe(NO3)2Zn(NO3)2C. NaNO3NaOHNa2CO3 D. Fe2O3FeSO4Fe(OH)350. (2011.桂林市)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 ) 51. (2011.娄底市)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52. (2011成都市)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pH657071758585120125颜色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乙的质量53. (2011.南充市)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如下曲线描述的是 ( ) 序号甲乙A铜锌的混合物粉末稀盐酸来源:学|科|网Z|X|X|KB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钡溶液C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碳酸钠溶液D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54. (2011荆门市)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投入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Mg BMgO CMg(OH)2 DMgCO355. (2011.肇庆市)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ABCD实验目的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检验氯离子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方案一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加稀盐酸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方案二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加澄清石灰水56. (2011.肇庆市)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 A B C D57. (2011成都市)为除去Cu(NO3)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AgNO3,某同学给出了两种方法。加入足量NaCl溶液,过滤;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方法中产生的沉淀只有AgCl B回收方法的不溶物,可直接得到纯净的银C方法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NaNO3,所以不可行D两种方法均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58. (2011泰州市)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59. (2011泰州市)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60. (2011.广安市)、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 61. (2011.雅安市).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在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所有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62. (2011.龙岩市)如右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甲和丁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乙和戊都是氧化物C.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D.丁和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3. (2011.桂林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KCl固体 (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DNaCl溶液(NaHCO3)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64. (2011南昌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65. (2011.淄博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AO2H2O蒸汽通过浓H2SO4B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来源:学_科_网Z_X_X_KNa2CO3粉末来源:Z#xx#k.ComNaHCO3粉末加热D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66. (2011.湛江市)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A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NaCl(Na2CO3)盐酸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CMnO2(NaCl)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Cu(CuO)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67. (2011.雅安市)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H2气体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NaCl溶液Na2CO3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C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Fe2O3DH2SO4溶液HCl加入AgNO3溶液,过滤68. (2011.襄阳市)下列除去杂质所选择牟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ACO2水蒸气浓硫酸BCaCl2溶液盐酸CaCO3CCuCuO稀盐酸DNaCl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69. (2011达州市)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技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O2中混有CO(点燃) B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CCO中混有CO2 (氢氧化钠溶液) 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70. (2011德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反应类型AH2O(H2O2)足量MnO2分解反应BCa(OH)2 (CaO)适量稀盐酸化合反应CCO2 (CO)足量CuO置换反应DCuO (Cu)足量O2复分解反应71. (2011.无锡市)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操作方法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点燃B氯化钾碳酸钾稀盐酸蒸发C锌铁稀硫酸过滤D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蒸发72. (2011.烟台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CO2CO通入O2,点燃B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D碳酸钙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73. (2011.宜宾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CaOCaCO3HClBCuOCu灼烧CNaOH溶液Na2CO3适量Ca(OH)2溶液、过滤DO2H2O干燥74. (2011滨州市)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75. (2011.重庆市)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括号内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 )A.高锰酸钾(KMnO4 ) B.熟石灰 (CaO) C.硫酸铁 (FeSO4 ) D.烧碱( Na2CO3)76. (2011.绵阳市)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式A+kCu(Fe)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O(O2)缓慢通过灼热铜网CNaCl溶液(Na2CO3)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D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77. (2011济宁市)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uSO4溶液稀H2SO4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BNaCl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Cu粉Fe粉用磁铁吸出DKClKClO3加入少量MnO2,加热。78. (2011.咸宁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混合物思路方法选用物质ACO2(CO)点燃空气BNaOH(Na2CO3)沉淀过滤石灰乳Ca(OH)2CFeCl2(CuCl2)置换、过滤铁粉DNaCl(MgCl2)沉淀、过滤NaOH79. (2011.合肥市)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NaCl 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Cl 溶液 Na2C03 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C KNO3 溶液Ba(N03)2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D N2 02 通过红热的铜丝80. (2011.无锡市)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 ( )甲乙丙丁ACOO2H2SO4CuOBMgHClCuSO4NaOHCKOHSO3NaOHCuSO4DNa2CO3Ca(OH)2HClCaCl281. (2011鄂州市)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HCl CuCl2 NaNO3 Na2SO4 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FeCl3 HCl NaCl NaOH DNa2CO3 Na2SO4 HCl H2SO4 82. (2011.烟台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检验铵态氮肥C. 检验CO32一的存在 D. 用水吸收CO83. (2011.烟台市)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84. (2011.孝感市)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甲乙H2SO4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大理石BaCl2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锌粒 A B. C. D. 85. (2011.无锡市)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C.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86. (2011日照市)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Co + 2HCl = CoCl2 + H2;CoCl2+2NaOH = Co(OH)2+ 2NaC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为置换反应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C为复分解反应 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87. (2011鄂州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88. (2011济宁市)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B C只有D89. (2011济宁市)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 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 )AH+ Na+ 0H- NO3- BNa+ K+ Cl- OH-CH+ K+ CO32- HCO3- DK+ Ba2+ Cl- SO42-90. (2011泰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 A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H2(HCl、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KNO3(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91. (2011.眉山市)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粗盐提纯中蒸发时用玻璃棒是为了受热均匀B. 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g氯化钠和80g水D. 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肥效92. (2011.百色市)下列物质分别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反应并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93. (2011鄂州市)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94. (2011滨州市)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 t时,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95. (2011.鸡西市)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 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D. 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96. (2011.天津市)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A. 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C.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D. 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97. (2011.绵阳市)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Ni+2HCl=NiCl2+H2 NiO+2HCl=NiCl2+H2ONiO2+4HCl=NiCl2+Cl2+2H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反应和都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98. (2011.鸡西市)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盐酸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99. (2011泸州市)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_。107.(2011.广安市)(4分)身边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6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小苏打 石灰石 盐酸 酒精 水银 食醋 (1)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 ;(2)生活中常用 来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3)能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100. (2011.眉山市)(5分)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KClCaCl2NaClMgCl2ZnCl2FeCl2CuCl2反思: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 顺序归纳整理的。(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3)此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如右图)。比如用稀硫酸除铁锈;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金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请从、中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1. (2011.鸡西市)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及主要成分化学式:序号名 称食 醋白 酒白糖水石灰水纯碱溶液主要成分CH3COOHC2H5OHC12H22O11Ca(OH)2Na2CO3溶液pH377118请结合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当你被蚊虫叮咬(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后,为减轻疼痛,可在叮咬处涂 (填序号);(2)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可用 (填序号)少量多次清除。102. (2011鸡西市)右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离子。103. (2011济宁市)(4分)小林的妈妈把家庭久置不用的食盐、纯碱、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碳酸钙)和生石灰干燥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打包准备扔掉。小林为研究白色粉末的组成,将其带到实验室,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1)将部分粉末放人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到白色浊液,杯壁温度无明显变他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定没有_,可能含有_;(2)向实验(1)的浊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浊液变红。查阅资料知食盐、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他又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经反思,小林感觉实验设计还不完善,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食盐。104. (2011.天津市)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别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因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 A.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 稀盐酸105. (2011.无锡市)(4分)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实验(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106. (2011.武汉市)(6分)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1)由实验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取适量实验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的均相同。通过实验和实验,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