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电话代诗歌阅读 阅读导航亲爱的同学:你知道吗?每个民族最先出现的文学体裁都是诗歌,因此,有人说,诗歌是文学家族的长子。七年级的上、下册我们已经学过新诗歌。你对那些优美的诗句是否还记忆犹新呢?进入九年级的第一个单元,我们又来学习诗歌,不同的是这次我们可以一下子相对集中地来学习新诗,让你真正地过把诗歌瘾。下面我们就围绕“诗歌”这一话题,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以及突破这些重点难点的方法。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鉴赏的大门。所以我们学习诗歌首先要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来把握诗歌的形象,然后再领会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这既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怎样来品味诗歌凝炼形象的艺术语言呢?我们不妨从以下的方面入手:(1)要理解诗的语言含义。诗歌的语言要精练含蓄,有时还具有跳跃性。所以诗的语言是诗人经过比较、筛选,耗费大量心血苦心经营的结果。这就同样要求我们咀嚼其字词,仔细地体会作品中每个词语的含义和韵味,这样才能领会到作品的神妙之处。(2)认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诗的原始含义是“精致地讲话”,没有语言的“精致”,读者见到的就不是诗。形象而新奇的比喻;避免直言浅露借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反衬;以及通感;排比;反复;对偶等都是诗歌语言“精致”的法宝。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些修辞手法丰富的表现力。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下面诗歌鉴赏的另外两个方面是难点:一要悉心体会诗歌的情味和意蕴。(1)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都有感情所变形,投上感情色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浓郁的感情中往往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生活智慧在闪光。所以了解诗人的经历、遭遇、气质、个性、追求,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则有助于我们对诗歌情味和意蕴的鉴赏。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诗歌鉴赏对读者联想、想象的能力要求更高。这种想象和联想以具体的诗歌形象为出发点,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予以诗歌创造性的拓展,才能使诗歌更丰满、充实、完善,才能领悟到诗歌的意境之美。对缺乏想象力的人来说,再美的诗也是毫无疑义的。二要学会把握诗歌的艺术形式。(1)要注意全诗结构形式的分析。许多诗歌都会有标志性的语言或重要的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诗歌的结构层次。找出这样的标志语言,有助于我们理清作者的思路。例如星星变奏曲怎样利用结构相同,内容相反的两个小节来实现诗歌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蝈蝈与蛐蛐全诗对应的两个部分,怎样以标志性的语言点明主旨,以代表性的画面来表现主题等。(2)诗的表现技巧复杂多样,也是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整体把握诗歌结构的同时。分析理解诗的表现手法,则可全面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例如:雨说运用怎样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让“雨”的喃喃细语来营造一种活泼欢快,亲切感人的氛围;星星变奏曲以“星星”来象征光明等。另外:诗歌是最适合朗读的文学体裁,所以最好都熟读成诵。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体会诗歌的魅力。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切不可以舍本逐末,丢掉朗读、背诵这个有效的方法。阅读方阵第1课 沁园春雪(毛泽东)“阅读在线” :课内精读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比一比下列带点词的意思是否一样?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B稍逊风骚 ( ) 出言不逊( )C须晴日( ) 播种后须三四天时间才能出苗( )D数风流人物( ) 各领风骚数百年( )2、“稍逊风骚”中的“风”本指 ;“骚”本指 。两者合称历来泛指 。在文中的含义是: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用了互文交错的修辞手法,意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我们曾在木兰诗学过这种修辞手法,你还能写出原句吗? 4、叶圣陶先生曾经很创意地点评“望长城内外”一句中的“望”字像位司令员,带领着它的部队合着进行曲的拍子,大踏步走来。你能说说这支“部队”由谁组成?然后念念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5、查查历史书上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历史人物是怎样评述的?我们又怎样认识诗中对他们的评价? 6、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将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全词浑然一体气象雄浑。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意为:群山连绵,高原不断,在飞雪的映照下像舞动的银质长蛇,像奔驰的蜡质大象。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点出了全词的主题:新时代的风流人物将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创造更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自信和伟大的抱负。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展开对当今英雄人物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课外美文赏读七律(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注苍黄:变化急剧。剩勇:没有用完的勇气,旺盛的士气。沽名:买名声,追求虚名。1、你能简单概述一下“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用的一个典故吗? 2、与“不可沽名学霸王”“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带点词相关的两个成语分别是 , 。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钟山风雨起苍黄 风雨: (2)天翻地覆慨而慷 慨而慷: 4、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作者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与本诗相同,这篇课文的题目是: ,体裁是 。5、关于这首诗,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虎踞龙盘”据说语出于诸葛亮对孙权说的“秣陵地形,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这句话中的“秣陵”“钟山”“石城”都指南京。B孙子兵法上说“穷寇勿迫”,诗中的“追穷寇”反其意而用之,是一种创造性运用。C本诗前四句偏重于论理,而后四句偏重于记事。D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引用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写作片断训练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气势恢宏。生活在江南的你,观察过江南的雪景吗?感受过江南雪景的神韵吗?请你写一段文字来描绘江南的雪景,并要写出的的感受。第2课 雨 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阅读在线”: 课内精读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和牧场等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滞留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当我来临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拒绝可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哗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1979年1、全诗以 为中心意象。以 为内在线索。外在语言形式上则五次以 为提示语,从而结构全诗。2、这首诗采用的拟人手法,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不是一种修辞手法。(1)你能说说两者的区别吗?(2)本诗这样写好在哪里?我们过去学过的课文也有用过这种表现手法的,试举一例。(1) (2) 3、欣赏品味下面语句的精彩之处。(1)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 (2)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4、人们评价郑愁予的诗有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你能从这首诗所描写的形象上来举例说明一下吗? 5、本诗中古典诗词的融化和影响很明显,它使你想到了那些古典诗词,能写出一些吗?(1)使你产生联想的诗句: 联想到的古典诗句: 作者: 诗名: (2)使你产生联想的诗句: 联想到的古典诗句: 作者: 诗名: 课外美文赏读春之怀古(张晓风)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第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春天必然曾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苦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祝祷而美丽起来。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间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经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1一、三自然段中“一首澌澌然的歌唱”“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使我们想起苏轼写春水的诗句:“ ”。“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一城的杜鹃花”又使我们想起了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 。”2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1)第一自然段中“一首澌澌然的歌”所指的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中“一株柳的分号”所指的是什么? 3根据文章表现的主旨,正确理解文句意义。(1)第三自然段“长期虔诚祝祷”在具体指什么? (2)“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这句话中,作者有一个怎样的向往? 4品味语言(1)“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第四自然段连用三个“在之前”,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本文第三自然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明了自己对春天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B本文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诗化的语言,把春景写得美不胜收,映衬出作者对美好春景的渴盼。C本文标题的意思是“对湮远年代中自然春景天的深深地怀念”。D本文通过对自然春景的想象和怀念、向往,表现了作者对都市生活的某种厌倦。E本文辩证地写出了春的魅力生机和春的娇气敏感。6“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你能仿照作者的笔法,用诗歌的形式再写几个生动的例子来描写春天吗? 7郑愁予的雨说本文虽然体裁上一诗一文,但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你能归纳一两条吗? 写作片断训练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为“雨”填上一个修饰语,然后抓住你填的修饰语的特点,写一个雨景片段。 的雨第3课 星星变奏曲江河“阅读在线”:课内精读星星变奏曲江河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如果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黄金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1、本诗的作者江河是80年代 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诗派其他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二至三个) 2、这首诗歌用 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 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题是 。3、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1)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4、请从一、二节诗句的语气、内容、意境三个方面说说诗歌是怎样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课外美文赏读呵,有一只鹰(曾卓)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有一只鹰在飞翔它飞得那么高呵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鹰在高空中自由地盘旋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呵,鹰,蓝天的骑士你也有你的歌么更高更高地飞吧,鹰生命的歌要唱得更响,更响呵,有一只鹰在高飞怀着真正的鹰的心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1、诗中的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本诗在第一、二节诗人以两幅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鹰的飞翔状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说说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1)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 (2)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 4、全诗押什么韵?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5、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片断训练“托物言志”是最常见的写作方法之一,请你在下面的事物中选取一种,赋予它象征意义,借它的某种特征来抒发你的感悟。 蝉:蚕:灯:小草:风帆:第4课 外国诗歌两首 “阅读在线”:课内精读蝈蝈与蛐蛐(济慈)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章啊!他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他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1、本文的作者约翰济慈,是 国 诗人。2、概括全诗的主旨。 3、诗中分别描写了盛夏河冬夜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这些景物描写又分别有什么作用?盛夏的景物: 作用: 冬夜的景物: 作用: 4、找出划分全诗前后两个部分的语言标志,并说说两个部分是什么样的关系。 5、说说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6、 查找生物书或向生物老师请教: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有什么不同? 课外美文赏读(甲)夜(叶赛宁) (乙)夜(李小雨)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鸟在棕榈叶下闪着眼睛,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静悄悄地,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十片绿色的月光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一百片绿色的月光明月撒下他的光辉, 在这样的夜晚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大河银星万点,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 小溪银波微漾。 绿的家乡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他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甲、乙两诗分别是怎样写夜的静谧的?他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甲诗: 乙诗: 相同之处: 2、我们经常用到“夜色”这个词,甲、乙两诗分别是怎样写夜的色彩的?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甲诗: 乙诗: 不同之处: 3、甲乙两诗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甲诗: 乙诗: 4、你感受过夜色的宁静和美丽吗?请你也尝试着写几行小诗来表现夜的这一特点。 写作片断训练“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你仔细观察过大地上的那些小生命吗?请你写一个片断,来记录他们的某个生长过程,某种生活习性中,同时记下你的感悟。参考答案:第1课 沁园春雪(毛泽东)课内精读1、A都是“弯”的意思,折腰:弯腰;折枝:树枝被压弯。B不同:逊色/礼貌C不同:等到/须要D不同:排算、列举/几2、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文学才华。这里用文学才华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长城、大河、高山、天公5、历史书上的表述略。本词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是在诗词中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议论的艺术典范。它将本来可能是枯燥的议论,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形象化、诗化,这段评论以“惜”字统领,既肯定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又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6、B(银蛇:银色的蛇;蜡象:白色的大象。)课外美文赏读1、秦末,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兵力远胜于刘邦,但他贪图虚名,几次失掉战机,最后落得垓下被围,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2、沽名钓誉;沧海桑田3、风雨:这里指百万雄师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的革命形势。慨而慷:即慷慨之意,这里指人民群众激昂的革命情绪。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5、C第2课 雨 说课内精读1、雨、雨的诉说的内容变化和情感递进、雨说2、(1)二者的区别是:前者用于整体艺术形象的塑造,后者仅仅用于语句的修饰(2)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切合儿童阅读心里,七年级上的行道树3、(1)诗中将所有事物都拟人化表现,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这句就巧妙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和风细雨中,柳条轻轻摆动,真像笑弯了腰。雨从石狮子面部滴下来,真像笑出了泪。(2)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把白云比喻为雨的襁褓,就是对雨从云孕育而来的巧妙而形象的想象4、例如诗中描写到的许多形象“蓑衣”“斗笠”“小燕子”等都是江南四月的代表性景物,在许多描写江南春天的古典诗句中经常出现,已经具有了某种江南文化的丰富代表性5、(1)“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可以联想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2)“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可以联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3)“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 可以联想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课外美文赏读1、“春江水暖鸭先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雪溶时潺潺的水流声 柳种诞生的新芽3、(1)桔梗苦守老根,屋梁抱着燕巢 (2)本文通过对自然春景的想象和怀念、向往,表现了作者对都市生活的某种厌倦。4、(1)拟人,这句话的含义是桃花开遍了山村水郭。(2)突出时间的久远5、BCD 6、略7、语言风格上两者都透出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前者见课内阅读的第5题和课外阅读的第6题,后者可从两文所描写的意象和作者都非常细腻的笔触分析。表现手法上两文活泼的语言都得益于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另外两文在结构上都有标志性的提示语第3课 星星变奏曲课内精读1、舒婷致橡树北岛回答顾城一代人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2、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3、(1)这句话运用了暗语的修辞手法,表明写“苦难的诗”时所受到的束缚和不自由使人心灵颤抖,感到寒冷孤寂。(2)燃烧代表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所作的牺牲,寂寞则突出了这种寻求过程的孤独。4、第一节和第二节用了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句子的语气已从肯定变为否定;内容又对光明的向往转为对现实的否定;意境又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课外美文赏读1、诗中的鹰是一位健朗、积极、无畏的勇者的化身。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象征手法。2、第一幅画面: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理美甲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其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其他酒具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资金管理在企业可持续经营中的重要性与应用研究
- 2025年厨房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基于2025年趋势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成果评价报告
- 制造业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2025年行业深度分析
- 2025年家电制造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海外市场拓展战略布局报告
- 2025年教育大数据在智慧校园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挑战研究报告
- 海龟汤题目和答案(100题)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竞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赛项选拔赛备考试题库(附答案)
- 门窗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5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选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覆盆子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2025届物理八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未婚先孕分手协议书
- 《电商运营基础知识》课件
- 新版处方管理办法解读
- 《社交媒体的传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