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平陆地区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陆地区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陆地区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陆地区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陆地区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 论计 论 文 文 题目 题目 平陆地区平陆地区 GSM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 2009 年 6 月 13 日 I 目目 录录 摘要 Abstract 第 1 章 绪论 1 1 1 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1 1 2 项目的来源与目的 1 1 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第 2 章 网络优化的基本理论 3 2 1 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 3 2 1 1 什么是网络优化 3 2 1 2 网络优化的范围 3 2 1 3 GSM 网络优化流程 3 2 1 4 GSM 网络优化评估指标 7 2 2 GSM 网络无线参数优化 8 2 2 1 小区选择参数 8 2 2 2 切换参数 9 2 2 3 网络功能参数 9 2 2 4 系统控制参数 10 2 3 GSM 无线网络容量优化 11 2 3 1 扩容 11 2 3 2 增加微蜂窝 11 2 3 3 站型调整 11 2 3 4 改变天线高度 11 2 3 5 调整天线俯仰角 11 2 3 6 参数修改 12 第 3 章 运城平陆 GSM 网络优化方法解析 14 3 1 常用统计数据介绍 14 II 3 2 统计数据的分析方法 TOP20 法 15 3 3 覆盖分析 16 3 3 1 小区的边界 16 3 3 2 利用参数控制移动台的接入距离 17 3 4 降低小区拥塞 17 3 4 1 SDCCH 和 TCH 都出现拥塞 18 3 4 2 SDCCH 无拥塞 而 TCH 出现拥塞 19 3 4 3 SDCCH 拥塞高 而 TCH 拥塞低或无拥塞 19 3 5 消除覆盖盲区 20 3 6 降低掉话率 21 3 6 1 射频丢失造成的掉话 21 3 6 2 切换失败造成的掉话 23 3 7 天线覆盖的优化 23 第 4 章 平陆 GSM 网络优化 方案及其实施 25 4 1 平陆简介 25 4 2 数据采集 25 4 2 1 基站基础数据采集 25 4 2 2 OMC R 数据采集 26 4 2 3 路测数据采集 27 4 2 4 信令监测数据采集 28 4 3 数据分析 28 4 3 1 OMCR 话务统计报告分析 28 4 3 2 路测结果分析 28 4 4 制定并实施优化方案 29 4 4 1 掉话分析处理方案 29 4 4 2 SDCCH TCH 拥塞分析处理方案 33 4 4 3 基站基础资料修改 36 4 4 4 天线调整和深度覆盖优化 37 第 5 章 平陆 GSM 网络优化 结果评估 38 III 5 5 1 网络质量指标优化情况 38 5 5 2 DT 调整效果对比 38 5 5 3 方案实施前后的主要质量指标对比 40 5 5 4 用户投诉处理情况 40 5 5 5 结论及建议 41 第 6 章 小结 42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IV 平陆地区 GSM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评估 摘要 GSM 网络优化工作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 GSM 网络进行参数采集 数据分析 找 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 并通过参数调整或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 状态 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取最佳效益 同时也对 GSM 网络今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 理化建议 本文从网络优化工作流程 常用的优化方法以及运城平陆地区 GSM 网络故障 分析及方案制定 实施 评估 较完整的说明 GSM 网络的优化过程 常用的优化方法有话务统计分析法 路测分析法及信令跟踪分析法 本文就是利用 上述三种方法 对平陆地区的 GSM 网络中的掉话 拥塞等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并提出有效 方案并实施 最后对其结果进行评估 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GSM 移动通信系统 网络优化 方案 实施 评估 可行性 V Network Optimiz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dopted in GSM Networks for PingLu Area Optimization of the Program and Evaluation its Results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of GSM network is to find the reasons which effect the system operation performance by means of the parameter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to make the system operate in its best status by adjusting parameters and adopting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to maximize the benefit of the network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on the GSM network planning future building maintenance and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In this paper to optimize workflow from the network commonly used optimization method as well as areas of Yuncheng Pinglu GSM network fault analysis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 more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GSM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cess The popular methods in optimization are traffic analysis signal trace and driver test analysis This article is the use of the three methods Pinglu GSM network in the region of dropped calls congestion such as failure analysis and to propose effective options to address and implement Finally evaluation the results and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firm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gram KEY WORDS GS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optimization Plan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Feasibility 1 第 1 章 绪论 1 1 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GSM 是一个开放的标准系统 自 1992 年投入商用以来 GSM 标准得到不断验证 而 且稳步发展 GSM1982 年开始成为欧洲电信标准 1992 年规模商用 截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的 17 年里 GSM 实现签约用户 26 5 亿 占总体移动用户的 85 以上 第二个 10 亿用户的增长仅用 2 年半就得以实现 现在 全球已有 256 个国家共 758 个 GSM 商用网 在运行 每天正以 152 万用户的速度快速增长 到 2010 年全球 GSM 用户将达 30 亿 可 以说 到 2010 之前 GSM EDGE 技术仍将主导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市场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 网络规模不断壮大 移动用户日趋增多 无线收发信基 站由发展初期的大区制演变为遍布大街小巷 乡村角落的蜂窝网络 这就使得无线网的 优化工作日趋复杂 艰巨 同时 移动用户对无线网服务质量的敏感程度不断增加 移 动通信竞争机制的引入 使无线网的服务质量更为运营商所关注 成为经营成败的重要 筹码 发展较早 规模较大的无线网存在诸如工程遗留问题 网络结构复杂等因素 要 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网络的优化显得更为重要 1 2 项目的来源与目的 目前 山西移动提出打造精品网络 只有解决好网络中的各种问题 优化网络资源 配置 改善网络运行环境 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才能使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 为移动通 信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网络支持 近年来 山西移动的 GSM 网络发展速度惊人 移动网络始终处于大规模建设状态 用户数量的增加往往超出了专家的预计 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 移动网络不断扩容 网 络规划不断调整 一期工程还未完成 新的一期建设又已经启动 导致工程存在重叠现 象 存在从建设到投入运营的速度很快 周期很短以及用户数量增长的很快的特点 由 于网络始终处于建设阶段 而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进行优化 改进网络的规划和管 理工作 从而影响到网络的运营质量 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现有的网络结构迫切需要 优化和调整 因此改善网络通信质量 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成为一项重要的课 题 本项目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 通过对运城平陆移动 GSM 无线优化案例和统计 信息的分析 准确定位运城平陆移动现网网络故障突出的方面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现网 优化方案并实施 有效提高现网网络质量 2 对下一期网络规划建设提出知道性建议 真正做到网络的规划 建设 优化的闭环管理 1 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GSM 网络优化工作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 GSM 网络进行参数采集 数据分析 找出 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 并通过参数调整或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 态 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取最佳效益 同时也对 GSM 网络今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 化建议 本文从网络优化工作流程 常用的优化方法以及运城平陆地区网络优化实例两 方面进行论述 比较完整的说明 GSM 网络的优化过程 运城平陆网络优化主要分成两个 阶段 第一阶段到五一前结束 主要工作包括 1 基础数据采集分析 问题定位 2 针对覆盖小区实施天线调整 3 对重点高速公路进行测试优化及调整 第二阶段从节后 持续到现在 主要工作如下 1 提出方案并实施 2 对结果进行评估 3 优化总结分析 撰写论文 3 第 2 章 网络优化的基本理论 2 1 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 2 1 1 什么是网络优化 所谓网络优化工作就是对运行中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 数据分析 找出影响网络质 量的原因 采取改进措施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保证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 同时 了解网络增长趋势 为网络扩容提供依据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主要包括无线网络 优化和交换网络优化两个方面 系统的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它对无线网络的 影响很大 其性能优劣常成为移动通信网服务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 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 为确保网络运行质量 和性能的稳定及平稳提高 应实现网络优化工作日常化 实时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和随业 务发展的动态变化 不断调整 做到调整 观测 调整 使网络始终保持一种动态 平衡 运行在最佳状态 应提倡网络优化规范化 数据分析系统化 调整测试调理化 实现网络优化与各项工作共同形成对于网络质量得闭环管理 只有不断提高网络质量 才能获得移动用户的满意 吸引和发展更多用户 2 1 2 网络优化的范围 通过增加网络覆盖 增加系统有效容量 调整负荷分布 缓解拥塞 调整系统参数来 改善有关网络质量的无线指标 通过不断的网络优化工作 使得呼叫建立时间减少 掉 话次数减少 通话话音质量不断改善 网络拥有较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改善小区覆盖 降低掉话率和拥塞率 提高接通率和切换率 减少用户投诉 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有针对地进行网络优化 1 网络正式投入运行后或网络扩容完成后 要立即转入网络优化作业 2 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或用户投诉多时 要立即进行网络优 化作业 解决网络质量问 题 3 发生突发事件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 要立即进行网络优化作业 4 当用户群改变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影响时 要立即进行网络优化作业 5 定期对网络进行检查 从而进行网络优化工作 2 1 3 GSM 网络优化流程 网络优化作业的主要过程有 网络普 4 查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 检查优化效果并总结留档 网络优化 是一项长期的 循序渐进的工作 1 网络普查 网络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要求优化人员对全网了解 优化的对象是网络 不是 单点 切切不可在不了解全网的情况下 就开始优化 网络普查是进行网络优化的准备 阶段 它主要包括 1 资料调查 调查本次优化前的最新技术文件 如已有设计 测试结果 上一次优化的技术总结 报告 用户申告等 包括全网 MSC HLR BSC BTS 的容量和所在的物理位置 网络 结构 中继电路数量及质量 同步方式和信令方式 当前网上本地用户 漫游用户数及 密度分布 用户投诉的热点地区等内容 2 系统检查 利用操作维护中心 OMC 检查网管上显示的告警点 检查 BTS 和 BSC 数据库 核实频点分配 LAC 划分 载频数量 邻近小区关系 切换条件等 检查交换机数据库 核实有关 HLR VLR 无线网络参数 有时在网络普查之后 就可发现明显不合理 需要 优化的方面 就可以制定和实施优化 2 数据采集 网络优化是在充分了解网络运行状态的前提下进行的 因此 数据采集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环节 数据采集包括 基站参数表 OMC 统计数据 路测数据 CQT 数据 系统 告警事件记录和客户投诉中心反馈的投诉信息等 1 基站站点参数表 基站参数表主要包括 站名 站号 LAC 号 配置 频点 经纬度 天线高度 天 线增益 天线半功率角 垂直和水平 方位角 俯仰角 基站类型等 同时准备标明 站号 频点 BSIC 方位角 天线方向 的地图 记录目前系统版本和支持的特殊功能 清单等 2 OMC R 统计数据 OMC R 统计数据中记录了无线网络的各项运行指标 反映了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 我们常用的有 call setup success rate drop call handover success rate 以及话务掉话比 等统计项目 这些主要指标我们需要每天统计 一般是忙时的即可 忙时是上午一个和 晚上一个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统计 BER IOI PATH 5 UNBALANCE RFLOSSESTCH CHANREQMSFAIL 等载波统计指标 便于诊断射频硬 件的故障 一般情况下 在非跳频系统中 BER 大于 1 8 可以认为通话质量较差 IOI 大于 10 可以认为有干扰 可能是内部也可能是外部的 大于 30 一般可能是硬件故障了 PATH BALANCE 一般在 100 到 120 之间 超出范围则认为硬件有问题 统计一些关于网 络拥塞状况的数据 譬如 PCH 拥塞 AGCH 拥塞 CCCH 拥塞 TCH 拥塞和 SDCCH 拥塞等 对于这些参数不光要看拥塞的次数 还要统计系统没有资源可用的时间长度等 如果一个小区掉话率很高 则要进一步统计 RFLOSS 和 HOLOSS 各自的比例 以便对高 掉话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定位 这些数据是我们进行下一步工作如参数调整的基础 3 路测记录数据 通过路测设备到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实地路测测试 可以将测试点附近的接收电平 接收质量 所占用的小区和信道 Layer3 消息 6 个最强邻小区 切换等数据记录下来 重点分析路测中发现的问题 如所测数据与理论设计数据不符合 掉话 非信号强度引 起的通话质量差 阻塞 不正常切换 信号电平低 TA 过大 信号盲区 然后在分析路 测数据的基础上 检查修改邻区关系和切换参数 调整天线倾角和方向 查找干扰来源 分析空中接口的信令接续过程 发现天馈系统的安装错误等 4 定点 CQT 测试和用户投诉信息数据 CQT 测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网络的状况 选点原则要能够反映网络整体情况 应 选择尽量多的地点进行 这些地点要涵盖各种有代表性的地点 同时突出重点 大部分 测试选择用户相对集中的地点进行 如宾馆 商场 居民小区等 选点应在 30 个以上 对客户地投诉要按掉话 接入困难 通话质量不好 提示音不正常等进行分类 并注意 投诉的时间 地点 通话双方号码 主叫 被叫号码等 收集并分析以上这些信息便于 我们抓住网络的主要矛盾 提高工作效率 3 数据分析 综合所获得的数据 进行数据分析 从交换机的操作维护中心 OMC S 和基站系 统的操作维 护中心 OMC R 获得话务统计报表 然后用后台软件加以处理 包括针对 无线网络而言的全网接通率 话音信道掉话率 信令信道掉话率 切换成功率和切换失 败原因占有率等 对无线部分测试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场强覆盖分布图 比特误码率分布图 帧丢失率分布图 有效相邻小区分布图 同邻频干扰分布图等 以及双频网评估 呼叫 过程事件和发生的频度统计报告 从而得到网络覆盖盲区定位 网络干扰 上 下行 6 区定位 切换分析报告等 4 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 根据网络普查发现的明显不合理之处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 一般这时是进行初级层 次的优化 进一步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就要进行较高层次的优化 它需要周期性地 渐进 地进行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 1 初级层次的优化 清网排障 很见效 特别是在工程割接后直到系统终验前这段时间进行 如数据库中 数据垃圾的清理 根据话务量报表及销售计划 调整每个小区所需载频数目和各局向中 继电路数 及时修改配置 应用频率规划软件和手工补偿 获得新增载频频点 针对从 OMC 获得的告警点和 Um 测量时发现的问题 利用 SITEMASTER 测试仪表检查天馈线 系统 如 无线输出功率 馈线回损及大线角度 类型 高度与设计是否一致 利用 HP8594E 测试仪表检查基站硬件 如 设备模块输出功率 放大增益 测试点工作电平 滤波器输出波形等 这样可对不良基站进行处理 故障盘替换 调整天线 甚至基站搬 迁等 2 常规的调整方法 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用户分布及话务分布提高交换机处理效率 增加容量 调整信 道数 变更基站位置 切换参数 频率 小区参数等 对盲区 高速公路 室内区域 偏远地区 高话务量地区可考虑增加信道或增建基站 设置微蜂窝 宏蜂窝 直放站及 智能 同心圆 频率复用等技术 直放站选型时 应重视天线前后向比和非线性失真 根据测试到的盲点和话音质量较差地区数据 调整天线的角度 高度 倾角 类型 连接及 BTS 发射功率 必要时 可更换基站位置 首先 利用规划与优化软件模拟计算 调整后的效果 若满意 调整天线参数 然后进行无线测试工作 反复进行模拟 调整 测试 比较工作 直到实现良好的服务状态 根据有线部分的测试得到的统计数据 分析网络服务质量 QoS 差的原因 修改 MSC 或 BSC 数据库 诸如位置区域 LAC 切换条件 鉴权条件 邻近小区 TMSI 再分 配条件 BSC 和 RTS 归属关系等 后 再进行统计 每次尽量只修改一个参数 通过反 复修改 统计 比较以得到较佳的指标 另外 通过 MSC 和 BSC 软件版本升级 打补丁等可获得新的统计功能 网络业务 7 和更加良好的工作状态 采用完善的录音通知系统 短信息 语音信箱等新业务 有利 于减少无效呼叫 提高接通率 图 2 1 为网络优化流程图 图 2 1 网络优化流程图 2 1 4 GSM 网络优化评估指标 对 GSM 网络性能评估需要从各方面来考虑 网络优化首先要建立在对网络性能指标 评估的基础上 1 无线网络质量指标评估 主要的无线网络质量指标 1 话音质量指标 一般以 MOS 指标来衡量 对网络的覆盖率和信道负载提出要求 2 忙时接通率 忙时呼叫接通次数 忙时呼叫总数 100 对网络的信道容量提出要 求 3 掉话率 通话中掉话次数 通话总数 用 户 申 告投诉 频 率 规 划核查 基 站 话 务数据 交 换 话 务数据 系 统 调 查 数 据 分 析 符合条件 制定实施优化方案 系 统 调 整 无 线 测 试 Y N 8 100 对网络的覆盖率 话音质量和信道容量提出要求 4 拥塞率 呼叫未接通次数 呼叫总数 100 对网络的信道容量提出要求 5 无线信道的利用率 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承载的业务量 所能提供的业务量 100 对网络中小区的信道分配和全网话务均衡提出要求 2 DT CQT 测试评估 对空中 Um 接口进行的 DT CQT 测试和数据分析是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在进行网络优化时 用测试手机能最直观的反映用户的实际通话情况 同时记 录空中 Um 接口的各种参数值 在数据采集结束后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可以得出网络 存在的各种问题 然后再进行网络软硬件的调整 继而再进行测试 分析和优化 路测 DRIVE TEST 的目的在于评估网络整体服务质量 了解各小区的场强分布 通话质量 是否满足要求 3 客户感知度评估 客户感知理解为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感受与评价 可以分为四个角度 接通情况 通 话质量 掉话 增值和数据业务 1 接通情况 主叫和被叫都能顺利接通 2 音质 通话中话音清晰 不失真 没有噪音 杂音 质量好 3 掉话 能保持通话 不中断 4 增值业务与数据业务的用户感受主要受速度与业务类型影响 与话音不同 4 网络覆盖评估 对于 GSM 网络 综合评估网络覆盖的指标包括绝对接受电平 Rx 其中隐含了覆盖 电平必须满足载干比要求 同频 C I 9dB 第一邻频 C I 9dB 的条件 1 2 2 GSM 网络无线参数优化 无线参数的调整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无线资源 通过业务量分担的方式使全网的业务 量和信令流量尽可能均匀 以达到提高网络平均服务水平的目的 2 2 1 小区选择参数 小区选择标准 C1 小区选择标准 C1 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RXLEV ACCESS MIN MAX MSTXPWR MAX CCH p 0 从上式可以看出为了降低拥塞可采用提高 RXLEV ACCESS MIN 的手段 也就是 说发射功率不变 将可以接入网络的接收电平值提高 但是提高 9 RXLEV ACCESS MIN 的同时将会使以前处于该小区覆盖边缘的用户不能够接入网络 而产生盲区 注意事项 除了在一些基站密度较高 无线覆盖较好的地区外 一般不建议采用 RXLEV ACCESS MIN 来调整小区的业务量 小区重选标准 C2 移动台选定小区后 将停留在所选的小区中 同时开始测量邻近小区的 BCCH 载频 的信号电平 记录其中信号电平最大的 6 个相邻小区 当邻区的信号质量超过本区持续 5s 以上或服务小区的 C1 值小于 0 将会引起小区重选 由无线信道质量引起的小区重选 以参数 C2 作为标准 影响参数 C2 的因素除 C1 之外 还有以下三个因素 即 小区重 选偏置 CELL RESELECT OFFSET 以下简称 CRO 临时偏置 TEMPORARY OFFSET 以下简称 TO 和惩罚时间 PENALTY TIME 以下简称 PT CRO 为一量值 它表示对 C2 的人为修正值 TO 表示对 C2 的临时修正值 所谓临 时是指它仅在一段时间内对 C2 发生作用 而这段时间则由参数 PT 确定 小区重选标准 C2 C1 cell reselection offset temporary offset H for penalty time 31 C2 C1 cell reselection offset for penalty time 31 其中 T为邻小区进入移动台测量报告前六个小区的时间长度 用以减轻多径效应的影响 H由penalty time 和T决定 如果penalty time T 0 H 1 空闲模式下的移动台监测BA表中广播的邻小区 并保有最强的六个邻小区表 移动台最少每5秒计算一次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C2值 如果邻小区位于不同位置登记区 则应将cell reselection hysteresis 计算在内 注意事项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不建议设置 CRO 的数值超过 25dB 因为过大的 CRO 会使网络发生一些不稳定的现象 上述参数的设置是基于每个小区的 但由于参数 C2 的 性质与邻区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设置这些参数时必须注意相邻小区之间的关系 2 2 2 切换参数 切换信号强度偏置参数 HO OFFSET 设置小区间切换信号强度偏置参数 HO OFFSET 是进行话务调节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例如 A 小区较忙 想让相邻小区分担交界处的话务 可设相邻小区 A 间 HO OFFSET 5DB A 相邻小区间 HO OFFSET 3DB 这样就使相邻小区手机很难切换到 A 小区 而 A 小区手机易于切换到相邻小区 从而达到分担 A 小区话务的目的 相邻小区描述 10 应准确定义相邻小区 邻区描述设置不当 是产生掉话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利用电 测仪表到实地测试来增加相邻小区 也可以通过 UNCR 统计功能来定义漏做的相邻小区 2 2 3 网络功能参数 不连续发射 不连续发射方式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 话音间歇期间手机与网络之间不传送 信号 网络中是否允许使用 DTX 是由网络操作员可以设置的 即设置参数 DTX 该参数 设置范围如表 2 1 表 2 1 DTX 参数取值 DTX 的应用使通话的质量受到相当有限的影响 但它的应用有两个优越性 即打开 上 下行不连续发射可使无线信道干扰得到有效的降低 从而使网络的平均通话质量得 到改善 同时可减少基站的处理器负载 节约移动台的功率损耗 动态功率控制 就是对手机上 下行链路的功率进行动态的调整 打开动态功率控制上行可降低同 信道干扰和手机电池损耗 下行提高 C I 比降低 BTS 的电源损耗 2 2 2 4 系统控制参数 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 T3212 周期位置更新是网络与移动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的重要手段 周期时间越短 网络性 能越好 但频繁的周期更新有两个副作用 一是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 对无线资源 的利用率降低 在严重时会直接影响系统中各个实体的处理能力 包括 MSC BSC 和 BTS 另一方面则使移动台的功耗增大 DTX意义 May use移动台可以使用 DTX Shall use移动台必须使用 DTX Shall not use移动台不允许使用 DTX 11 使系统中移动台的平均待机时间大大缩短 因此 T 3212 的设置需权衡网络各方面的资 源利用情况而定 T 3212 可以由网络操作员设置 参数的具体取值取决于系统中各部分 的流量和处理能力 对于信令流量小的地区可缩短 T3212 周期 以提高寻呼成功率 对 业务量大的地区将 T3212 适当增大 以免增加信令负荷 设置 T3212 时应注意与 MSC 中 DETACH TIME 的关系 应保证 DETACH TIME T3212 注意事项 T 3212 不宜取的太小 因为它不仅使网络各个接口上的信令流量大大增 加并且使移动台 特别是手提电话 的耗电量急剧上升 小于 30 分钟的 T 3212 除 0 以外 可能对网络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最大重发次数 MAXERT 为提高移动台的接入成功率 网络允许移动台在收到立即指配消息前发送多个信道 请求消息 允许重发的次数由 MAXRET 决定 MAXRET 次数越大 寻呼成功率越高 但同时会增加 SDCCH 负荷 对 SDCCH 过载的小区应减小该值 2 3 GSM 无线网络容量优化 2 3 1 扩容 这是一种效果显而易见的方法 在话务繁忙地区新建基站或是对话务繁忙小区进行 扩容 这都可以很快达到降低 TCH 拥塞的目的 但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 如传输资源 TSU 资源等的冗余状况 2 3 2 增加微蜂窝 微蜂窝主要用来吸引宏蜂窝的话务 它可以看成小区中的小区 MOTOROLA 公司提 供了多种微蜂窝设备 由于微蜂窝的发射功率小 其覆盖范围也比较小 一般用于酒店 商场 车站 机场等话务相对集中的地方 也可用于主要街道的话务分担 微蜂窝主要 是利用切换 让宏蜂窝中的通话切换到微蜂窝 并尽可能驻留在微蜂窝 从而分担宏蜂 窝的话务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 TCH 拥塞 并可解决某些建筑物内信号较差的问题 2 3 3 站型调整 由于用户分布不均 往往会造成小区话务分布不平衡 忙的小区资源紧张 拥塞严 重 而闲的小区 TCH 空闲 资源过剩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 可以对现有基 站进行调整 将闲区的信道调到忙区 以减轻忙区的压力 使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 也达到降低拥塞的目的 2 3 4 改变天线高度 在网络优化中 控制覆盖是极为重要的 它对拥塞 掉话都有较大影响 改变天线 12 高度 这是控制覆盖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降低天线高度 可以使小区覆盖范围减小 可 以减小高话务小区的话务 同时还可以减少同频 邻频干扰 2 3 5 调整天线俯仰角 上述改变天线高度往往较难实现 而且也要中断基站工作 改变俯仰角可以克服上 述缺点 目前提供了电调天线 通过调相实现倾角的改变 它具有精度高 效果好 不 需中断基站便能实现调节 增大高话务小区天线倾角 也可达到减小覆盖范围的目的 同时可以减少话务 低话务小区可适当减小天线倾角 以增大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用户 但应注意 若倾角过大 其场强会发生裂变使覆盖范围内的信号减弱 同时两相邻小区 倾角过大 覆盖范围过小 可能会使两小区间出现盲区 覆盖范围过大对于控制同频 邻频干扰是不利的 2 3 6 参数修改 1 对于 LAC 区边缘位置更新次数多的小区可增加 SDCCH 数量 防止 SDCCH 拥塞 而对于处在 LAC 区中位置更新次数少的小区则可减少 SDCCH 数量 以增加 TCH 数目 有效预防 TCH 拥塞 2 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所特有的 也是无线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它可以使话务 从一个小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 合理设置切换算法和切换门限 可以很好的均衡话务 但应注意若切换算法和切换门限设置不合理 将会引起掉话上升 这是我们在网络优化 中应避免的 3 小区选择参数 对于高话务小区 可以适当提高最小接受电平参数为 Rxlev access min 值 在逻辑上 减小覆盖范围防止产生拥塞 但应注意不能设置的过高 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造成盲区 引起掉话 通过对 TA 值的设定来确定 MS 能允许的最大距离 降低该参数取值也可以减小小区 的有效覆盖范围 继而达到调整话务的目的 还可以通过对 BTS 的发射功率调整达到改变覆盖范围的目的 通过改变该参数取值 也可以进行话务调整 但应注意降低发射功率 不论是硬件调整还是参数调整 均有可 能影响网络覆盖和通话质量 GSM 规范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接入等级 分为 0 9 十种 存储在 SIM 卡中 系统提 供了 Cell bar access class 参数 禁止全部或部分等级的手机接入 实时合理地设置该参数 可缓解话务拥塞 但是为了避免某些用户常被限制 应经常改变该参数 这个办法对于 13 忙小区和闲小区重叠区域大得情况更有效 因为忙小区被限制的用户可在闲小区发起呼 叫 此外 系统还提供了一个参数定义了小区的级别 有两个取值 0 和 1 0 是正常 1 是低级别 MS 首选正常级别的小区 在没有此级别小区可选时才选择低级别小区 它还 可以与 cell bar access class 共同组成小区的优先级别 表 2 2 小区优先级别表 Cell bar qualifyCell bar access class小区选择优先级 00正常 01禁止 10低 11低 这个参数对于调整小区话务作用比较明显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高话务小区优先级设 为低 相邻低话务小区优先级设为正常 那么在两个小区共同覆盖区域内的用户将向低 话务小区转移 这样也就达到话务调整的目的 4 Traffic HO 算法是 PBGT HO 的延伸 它根据相邻两个小区得忙闲程度 动态的 调整 HO Margin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灵活调节话务的作用 但由于这种算法只调整了 Dedicated 模式下的小区边界 而没有调整 Idle 模式下得小区边界 所以其效果不可能有 天线调整 发射功率调整 接入电平调整等那么明显 而且由于两种模式下小区边界的 不一致 可能会导致部分电话在这个小区建立后马上切换到另一个小区 所以建议在试 验考察话务均衡和降低拥塞效果的同时评估小区 及周边小区 的掉话情况和切换情况 的变化 该试验对网络的影响 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不会太大 建议最好在比较拥 塞的网络中较大范围的试验 这样才能较准确的评估试验效果 发生条件 DELTA HO MARGIN 0 n HO MARGIN 0 n offset HO Margin 0 n AND EN traffic HO 0 n ENABLE 公式说明 HO MARGIN 0 n 不建议调整 是为了保证测试小区其他 HO cause 的正 常进行 运城 Alcatel 的 G 网都是 Single 的 因此 offset HO Margin Inner 也可以不考虑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参数只有 DELTA HO MARGIN 0 n DELTA HO MARGIN 0 n 是相 对于 serving cell 和 neighbour cell n 来说的 IF Traffic LOAD 0 HIGH AND Traffic LOAD n LOW 14 DELTA HO MARGIN 0 n DELTA DEC HO margin IF Traffic LOAD 0 LOW AND Traffic LOAD n HIGH DELTA HO MARGIN 0 n DELTA INC HO margin ELSE DELTA HO MARGIN 0 n 0 从 traffic HO 发生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出 只要当前小区处于 HIGH TRAFFIC LOAD 而邻小区处于 LOW TRAFFIC LOAD 就可以发生 traffic HO 的切换 第 3 章 运城平陆 GSM 网络优化方法解析 3 1 常用统计数据介绍 我们通过OMCR的NETSCAPE BENCHMARK可以查看到以下统计数据 无效试呼率 Inneffect ATT 掉话率 Dropped Call TCH射频丢失率 TCH RF Loss SDCCH的射频丢失率 SDCCH RF Loss 切换掉话率 HO Loss Call 切换掉话与切换尝试之比 HO Loss Hoatt 切换尝试失败率 HO Fail HOatt TCH拥塞率 TCH BLK TCH话务量 USAGE Elangs SDCCH的拥塞率 SDCCH BLK SDCCH业务量 SDCCH Erlangs 总通话次数 TOTAL CALLS 系统最忙时 TCBH Time Consistent Busy Hour 注 每个小区的最忙时可通过看BBH Bouncing Busy Hour 利用OMC R的Performance Report可以统计更为详细的统计数据 对我们分析和发 15 现问题更有用 利用以下统计项的组合可以进行小区级的问题定位 CALL SETUP SUCCESS RATE DROP CALL RATE INTRA CELL HO LOSTMS OUT INTER BSS HO LOSTMS OUT INTRA BSS HO LOSTMS RF LOSSES TCH ROLL SDCCH BLOCKING RATE TCH CONGESTION KEY TCH TRAFFIC erlangs 在网络优化中可以将以上各项统计参数 作为一个组合 取某一时间段进行统计 利用EXCEL表格进行处理后 可以评估各个小区的运行质量 主要问题 以及对网络运 行质量影响的大小 进一步可以借助频率规划 地图 路测数据 可以基本将问题定位 出来 判断问题出具体哪个方面 基站硬件 干扰 拥塞 频率 切换等 如果利用以上统计数据仍然不能准确定位问题 可以利用以下统计项的组合 进行进一 步的分析 PATH BALANCE MEAN RF LOSSES TCH0 RF LOSSES TCH1 RF LOSSES TCH2 RF LOSSES TCH3 RF LOSSES TCH4 RF LOSSES TCH5 RF LOSSES TCH6 RF LOSSES TCH7 该组合可以发现哪个小区的哪个载频的哪个时隙射频丢失高 上下行链路是否平衡 判 断射频丢失是由于收发通路存在问题 还是某个载频存在问题 亦或是该频点存在干扰 借助频率规划判断 利用参数 INTF ON IDLE 和 INTRA CELL HO 和 INTRA CELL HO ATMP 可以评估 干扰程度 由于统计参数数目很多 此处不一一列举 3 2 统计数据的分析方法 TOP20 法 基于以下理由 1 各项统计数据内在是密切相关的 如无效试呼次数与 SDCCH 的掉话率等等 16 2 指标的好坏程度是相对的 对不同系统很难定义指标好坏的分界点确切值是多少 3 便于发现主要矛盾 处理问题严重的小区 在此强力推介一种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 Top20 描述 利用 EXCELL 软件的数据排序功能 将每项数据按照由坏到好排序 并且用 颜色将最差的 20 个数据标记出来 例如 将掉话率最高的 20 个数据用黄色标记 无效 试呼率最高的 20 个数据用黄色色标记 SDCCH 射频丢失率最高的 20 个数据也用黄色标 记 这样 我们就可以较为容易地各项数据关联起来 发现规律 找出问题 例如 在用这一方法处理某系统的数据后 发现 几乎所有 TCH 掉话率 SDCCH 掉 话率 切换掉话率最高的基站都集中在拥塞率最高的 20 个小区 因此 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是设法降低拥塞 建议尽早增加基站 无效试呼率 SDCCH 的掉话率 SDCCH 的拥塞率 TCH 的拥塞率彼此也是相关联 的 如对某系统的分析中发现 无效试呼率和 SDCCH 的掉话率最糟糕的 20 个小区 它 们的 TCH 拥塞率和 SDCCH 拥塞率为零 分析原因如下 移动台在正常发出接入 Burst 后 系统指派移动台占用特定的 SDCCH 由于 SDCCH 存在较强的干扰 移动台无法占用该 SDCCH 载频 或者占用该 SDCCH 后 发 生 SDCCH 的掉话 无法完成以后的接续过程 造成 TCH 很空闲 所以解决办法是 修 改频率规划或者调整天线倾角 以减少发生在 SDCCH 载频上的干扰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情况是 原先系统设计时 SDCCH 分配在小区的第二或第三个载 频上 有较好的载干比 因为频率规划时 SDCCH 载频比一般纯 TCH 载频得到更多关 照 由于 SDCCH 的载频曾经发生退服 OUT OF SERVICE 由于 SDCCH 的动态分配 功能 SDCCH 被分配到第四或第五个载频上 从而导致 SDCCH 的干扰变得严重 而当 第二载频或第三载频重新进入服务后 SDCCH 并不会自动倒换回来 所以 必须通过 MMI 命令 倒换 SDCCH 利用 MMI 命令 state dri 和 disp rtf channel 以 及 lock dri x x 和 unl dri x x 的组合 将 SDCCH 倒换回所需要的载频上 利用 TOP20 法分析系统的掉话率时 应该综合考虑掉话率和绝对掉话次数 3 3 覆盖分析 3 3 1 小区的边界 实际上小区存在不同意义上的几个边界 17 1 移动台接入的边界 在这一范围内 本小区的C1 C2值最大 空闲模式下的移动台 选择该小区 侦听该小区的广播 作为将来主被叫的接入小区 2 移动台功率预算切换的边界 3 发生强制切换的边界 基于以下原因发生移动台的强制切换 上 下行信号质量 ul dl rxqual 上 下行信号电平 ul dl rxlev 时间提前量 Timing Advance 当基站发 射功率 天线高度 倾角 频率规划等因素确定后 此边界即确定 正常情况下 大多 数切换的原因是基于功率预算的切换 应该发生在强制切换之前 所以 对话务量影响 最大的切换边界应该是基于功率预算切换的边界 考虑到其他小区的移动台切换进本小区的因素 一个GSM小区的服务范围如图3 1所示 图3 1 小区边界及其简化模型 小区选择边界的含义是 以Rselect为半径 在此范围内的移动台都选择该小区建立 通话 切入边界的含义是 来自其他小区的移动台 进入以RHO in为半径的范围内切换至该 小区 切出边界的含义是 移动台在该小区建立通话后 如果移动出以RHO OUT为半径 的范围 会切换至相邻的小区 需要强调的是 这三个边界半径大小关系 并不是固定的 取决于各种参数关系 调 节Rselect RHO out RHO in 是我们进行话务量均衡的基础 3 18 3 3 2 利用参数控制移动台的接入距离 利用小区参数 ms max range 和 poor initial assignment 的组合可以有效控制移动台接 入小区的距离 减少干扰和掉话 Ms max range 0 63 3 poor initial assignment 1 则 1 如果移动台距离小区距离大 于 1500m 小区不接受移动台的接入请求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由于越区覆盖引入的无线 干扰 2 移动台与距离基站大于 1500m 时 发生基于 timing advanced 的强制切换 可以 进一步降低越区覆盖引入的无线干扰和移动台没有可供切换的小区而造成的掉话 尤其 适合多山地形或天线过高的基站 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掉话率 同时有利于基 站间的业务量均衡 3 4 降低小区拥塞 小区拥塞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 SDCCH 和 TCH 都出现拥塞 2 SDCCH 无拥塞 而 TCH 出现拥塞 3 SDCCH 拥塞高 而 TCH 拥塞低或无拥塞 3 4 1 SDCCH 和和 TCH 都出现拥塞都出现拥塞 如果相邻小区的 SDCCH 和 TCH 的都出现拥塞 则只有通过增加基站 来达到降低 拥塞的目的 如果相邻小区未出现拥塞 采取均衡业务量的办法 优先次序依次是调整 天线 修改切换门限 调整小区选择参数 调整天线 包括增大天线倾角和降低天线高度 减小小区的覆盖 使相邻小区分担业务量 达到 降低负载的目的 尽管由于需要协调用户 实施中不甚方便 却是副作用最小的方法 天线倾角受天线本身特性限制 天线倾角过大 波瓣形状发生畸变 容易产生越区覆盖 引入频率干扰和错误的切换 结合路测结果判断是否发生越区覆盖 调整天线倾角和高 度 切换关系 天线的调整方法方法 下面章节 天线覆盖的优化 会有专门讨论 调整小区选择参数 空闲模式下 移动台根据 C1 或 C2 判断自己归属于哪一个小区服务 提高或降低小 区的最小接入电平 RXLEV ACCESS MIN 减小或增大本小区的 C1 值 来达到减少或 增加所服务移动台的数目 从而在不同小区间均衡业务量 可以降低 SDCCH 和 TCH 的 拥塞率 相对而言 调整最小接入电平 RXLEV ACCESS MIN 对 SDCCH 的业务量 的影响更明显一些 对 TCH 的业务量影响小一些 必须与切换门限结合使用 才能对 TCH 的业务量有较明显的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